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共价化合物AlCl3,AlBr3,AlI3,FeCl3,FeBr3,AuCl3,HgCl2,Hg2Cl2,醋酸铅,Mn2O7

从规律上来说,除了铵盐,金属和非金属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但要记住几个特殊的。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铍,氮化铝,是原子晶体,就是原子之间全部以共价键结合,是共价化合物。

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你能找到吧,所以,如果不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是共价化合物),那肯定就是离子晶体。高中阶段的原子晶体有:晶体硼,晶体硅,晶体锗,金刚石,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铝,氮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硅,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也有的是共价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NaCl,CsCl,Na2O2,NH4Cl酸碱,以及大多数的盐~!并不是所有的碱盐!

存在形式

离子化合物(ionic compound)是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但也不全是,比如AlCl3就是共价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此类物质加热时易分解或易氧化)。在水中:有的可以导电,有的不可以导电(此类物质易与水反应或不溶于水)。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

与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涉及到电子的移动。

离子化合物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而共价化合物是通过共用电子构成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

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与离子键不同的是进入共价键的原子向外不显示电性,因为它们并没有获得或损失电子。共价键的强度比氢键要强,与离子键差不太多或甚至比离子键强。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NaCl,CsCl,Na2O2,NH4Cl碱,以及大多数的盐!并不是所有的酸、碱、盐

区分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存在于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等)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共价化合物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对于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果存在于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那么是非极性共价键,如是不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他们都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至少一个离子键,并且可能同时含有共价键。

区分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

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存在于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等)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共价化合物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对于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果存在于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那么是非极性共价键,如是不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他们都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至少一个离子键,并且可能同时含有共价键。

例如AlCl3含有金属元素,却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如下

此外还有Becl2(二氯化铍),FeCl3,SnCl4,GeCl4,HgCl2,OsO4,Pt(NH3)2Cl2等等

虽然共价化合物的构成元素是一般非金属元素,但某些不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之间也可以。

1.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之一

某些单质的分子也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例如氯气的分子就是由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对同时受两个原子核的作用形成氯分子。由于同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仿,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像氯化氢那样,以共用电子对(或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氨NH3等都是常见的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般都是分子晶体,像氯化铝AlCl3是共价化合物。(氯化铁,氯化汞,碘化银也是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之二

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1]。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或不活泼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原子间各出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为两个原子所共有,使两个原子形成化合物分子。例如,氯化氢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而组成的化合物分子。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NH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无水酸(如H2SO4、HNO3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蔗糖等)都是共价化合物。多数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时,熔点、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两个原子的原子核同时吸引共用电子对,产生作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子。

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一样,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一方的原子略显负电性,另一方的原子略显正电性,作为整体,分子仍显电中性。

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氧原子的一方,偏离氢原子的一方。

共价化合物一般硬度小,熔沸点低。

2.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1]。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形成闭合电路!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涉及到电子的移动。

离子化合物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而共价化合物是通过共用电子构成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与离子键不同的是进入共价键的原子向外不显示电性,因为它们并没有获得或损失电子。共价键的强度比氢键要强,与离子键差不太多或甚至比离子键强。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NaCl,CsCl,Na2O2,NH4Cl酸碱,以及大多数的盐~!并不是所有的碱盐

什么是共价键呢?初中所学的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我们前面学过,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这是它们在又一条件(即点燃)下反应的反应现象。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 2+Cl

2

====2HCl

在该条件下,氢分子被破坏成氢原子,那么,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它们是通过什么作用结合成氯化氢分子的呢?请根据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问答。

它们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氯化氢分子的。

像氯化氢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而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P13

成键微粒:一般为非金属原子。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不活泼的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来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不仅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且氢原子也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所以相遇时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于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因此,氯原子一方略显负电性,氢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但作为分子整体仍呈电中性。

*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有偏移的共价键。

以上过程也可以用电子式表示如下:

氯化氢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得失,未形成阴、阳离子,因此,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能标电荷。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O

2、NH

3

、CH

4

在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首先需分析所涉及的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若形成稳定结构,需要几个共用电子对;然后再据分析结果进行书写。

常见错误:

1.不知怎样确定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和位置;

2.受离子键的影响,而出现中括号,或写成离子的形式;

3.把“→”写成“==”。

点燃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通过共用电子对可形成化合物的分子,那么,通过共用电子对,能不能形成单质的分子呢?下面,我们以氢分子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

请大家写出氢原子的电子式。(H×)

要使氢原子达到稳定结构还差几个电子? 一个电子。

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要使每个氢原子都达到两电子稳定结构,氢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应怎样合作? 形成共用电子对!

那么,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时,由于两个氢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相等,所以其形成的共用电子对位于两原子的正中间,谁也不偏向谁。

*非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没有偏移的共价键。

由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氢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那是因为氢原子和氢原子相遇时,每两个结合就可以达到稳定结构。

为什么稀有气体是单原子组成的?

因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都已达到稳定结构。

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氯气、氧气、氮气。

[对具有典型错误的写法进行分析、评价]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即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它们的原子之间都能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稀有气体除外)。

*以上共价键中的共用电子对都是成键原子双方提供的,共用电子对能不能由成键原子单方面提供呢?我们可通过NH的形成及结构进行说明。

已知氨分子和氢离子可结合生成铵根离子。那么,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的呢?分析氨分子和氢离子的电子式,即可揭开此谜。

从氨分子的电子式可以看出,氨分子的氮原子周围还有一对未共用电子,而氢离子的周围正好是空的。当氨分子和氢离子相遇时,它们一拍即合,即氢离子和氨分子结合时各原子周围都是稳定结构。这样,在氮原子和氢离子之间又新成

了一种新的共价键,氨分子也因氢分子的介入而带正电荷,变成了铵根离子(NH),其电子式可表示如下:

像这种共用电子对由成键原子单方提供的共价键,叫做配位键。配位键的性质和共价键相同,只是成键方式不同。

在多数共价键分子中的原子,彼此形成共用电子对后都达到稳定结构,还有

分子中的一些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如BF

3

分子中的磷原子共用5对电子后,磷原子外层硼离子,外层只有6个电子;PCl

5

成了10个电子。同样的情况还有CO、NO

等分子,因此,化学键理论仍在不断

2

发展中。

在化学上,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又叫结构式。P14表1—6

以上提到的几种粒子,表示成结构式分别为:

H—Cl O==C==O N≡N

H H

观察与思考:P14

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那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不是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呢?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氢氧化钠的结构来对此结论进行判断。

氢氧化钠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判断依据是什么?

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是离子化合物。

已知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试用电子式表示氢氧化钠。

根据氢氧化钠的电子式分析,氢氧化钠中存在什么类型的化学键?

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是共价键。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这句话是否正确? 不正确。

因此,我们说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请大家标出其中存在的化学键。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在相应位置写上离子键、共价键]

通过以上实例及以前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而在共价化合物中却不可能有离子键。

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某些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都是共价键。如HCl中的H—Cl键和AlCl

3

的Al—Cl键。

从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比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成分子的主要因素。我们把这种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学了有关化学键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用化学键的观点来概略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如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第一步是金属钠和氯气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发生断裂(旧键断裂),其中金属钠破坏的是金属键,氯气分子断开的是共价键,它们分别得到钠原子和氯原子;第二步是钠原子和氯原子相互结合,形成钠氯之间的化学键——离子键(新键形成)。分析其他化学反应,也可以得出过程类似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请大家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H

2分子与Cl

2

分子作用生成HCl分子的过程。

先是H

2分子与Cl

2

分子中的H—H键、Cl—Cl键被破坏,分别生成氯原子和

氢原子,然后氯原子与氢原子又以新的共价键结合成氯化氢分子。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巩固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巩固练习及答案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 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作化学键 C.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D.化学键通常指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答案】D 2.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S B.NH4NO3 C.H2 D.CS2 【解析】A项Na2S是由活泼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离子化合物,B项NH4NO3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C项是非金属单质,D项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D 3.下列事实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不易分解 D.氯化氢溶液可以导电 【解析】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熔融时不发生电离,故其液态时不导电。 【答案】B 4.下列各组中每种物质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H2SO4、(NH4)2SO4 B.MgO、Na2SO4、HNO3 C.Ba(OH)2、Na2CO3、Na3PO4 D.HCl、Al2O3、MgCl2 【解析】A项中H2SO4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B项中MgO只含离子键,HNO3只含共价键;D 项中HCl只含共价键,Al2O3、MgCl2只含离子键。 【答案】C 5.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故A项错误。 【答案】A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 B.H2O C.SiCl4 D.PCl5 【答案】C 7.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 A.Z2Y B.X2Y2 C.Z2Y2 D.ZYX

九年级化学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判断

共价键 ?共价键: 1.本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或电子云重叠),使得电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 2.特征 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1)共价键的饱和性一个原子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与另一个原子中的一个未成对电 子配对成键后,一般来说就不能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了,即每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这称为共价键的饱和性。 例如,氯原子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所以两个氯原子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共价键,结合成氯分子,表示为氮原子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两个氮原子之间能够以共价三键结合成氮分子,表示为一个氮原子也可与_二个氢原子以三个 共价键结合成氨分子,表示为 (2)共价键的方向性 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这就是共价键的方向性。除s 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得越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 例如,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如果它们分布在互相垂直的轨道中,那么当硫原子和氢原子结合生成硫化氢分子时,一个氢

原子的1s轨道上的电子能与硫原子的轨道上的电子配对成键,另一个氢原子的1s轨道上的电子只能与硫原子的轨道上的电子配对成键。 说明: ①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着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如一个氢分子只能由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只能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空间构型。 3.分类 (1)按成键原子是否相同或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 (2)按成键方式分

(3)按共用电子对数分 ?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辨析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辨析 摘要:本文对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学键一节中“离子键”与“共价键”进行了辨析,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在解题过程中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关键字: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条件、存在形式、电子式 离子键和共价键同属于化学键,它们都是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是微观领域的结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出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我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了深入的辨析。 [例1]、在①H2、②NaCl、③H2O、④Na2O2、、⑤H2O2、⑥NH4Cl、⑦CO2、⑧NH4NO3、 ⑨Na2O、⑩HCl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 是:,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即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对于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感到疑惑,难以分辨。对此

准确理解上述概念,并充分了解实例,可以使我们快速、正确地得出答案: 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②⑨,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①③④⑤⑥⑦⑧⑩, 即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④⑥⑧,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②④⑥⑧⑨,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③⑤⑦⑩。 通过这题我们发现其中的联系,可以概括总结得出结论: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共价化合物中 d、共价键可能存在于单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 以上基础知识和规律的熟练掌握,有助于我们解决形式多样的此类试题。 [例2]、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H3 B、CaCl2 C、NaOH D、NH4Cl E、Na2S F、SO2 解析:NH3、SO2是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CaCl2、Na2S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NaOH、NH4Cl是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C、D [例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2O、Na2O2 B、HI、NaI C、H2O、H2O2 D、NaCl、NH4Cl 解析:A、Na2O只含有离子键,Na2O2既含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B、HI中只含有共价键,NaI中只含有离子键; C、H2O和H2O2中都只含有共价键; D、NaCl只含有离子键,NH4Cl既含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答案:C [例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D、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解析:A、错。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静电引力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 B、错。非金属原子间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例如:NH4Cl、NH4NO3等铵盐; C、正确。某些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例如:AlCl3 D、错。形成离子键的也可以是带电荷的原子团,例如:(NH4)2SO4等。 答案:C 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属于化学键,都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地相互作用。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及其形成过程,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电子得失和偏移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形成物质的键的类型(离子键还是共价键)和方式(通过阴、阳离子还是共用电子对形成)。电子式是本节的重、难点,特别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是考试中常易出错的知识点。

选修三第一章及共价键综合相关习题

选修三第一章及共价键综合相关习题(3.11) 制作:胡春艳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学表达正确的是() A.CS2的比例模型:B.铍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云图: C.乙醇的球棍模型:D.氮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 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0 B.单质具有还原性 C.是单原子分子D.电子数为10 3.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 A.B. C.D. 4.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Fe的基态原子核外的3d、4s轨道内,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A.B. C.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电子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D.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7.下列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②>①>③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8.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 Z W

A.若H m XO 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 Y Z M R Q 原子半径(×10-10 m) 1.860.99 1.43 1.600.750.74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1+7+3+2+5-- 最低负价---1-----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r(R3-)﹥r(X+)﹥r(Z3+)B.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C.Q2-比R3-更容易失去电子D.Y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R的含氧酸的酸性强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中C=C的键能是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 B.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C.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 D.NH4+中4个N-H键的键能不相同11. 3 NH、 3 NF、 3 NCl等分子中心原子相同,如果周围原子电负性大者键角小,那么 3 NH、 3 NF、3 NCl三种分子中,键角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333 NH NF NCl >>B. 333 NCl NF NH >> C. 333 NH NCl NF >>D. 333 NF NCl NH >> 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表示单核10电子粒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 B.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C.同一原子能层越高,s电子云的半径越大 D.N、O、F电负性逐渐增大 13.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X显负价,Y显正价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的酸性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 D.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14.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最小B.最外层电子数为5 C.第一电离能最大D.电负性最大

化学共价键

第2课时共价键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共价键、极性键的概念和实质。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用结构式表示简单的共价分子结构。3.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一、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1)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两个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两个氯原子达到8e-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氯气分子 请你根据上述图示,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 (2)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请你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2.共价键 (1)共价键的概念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其成键粒子是原子,实质是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2)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成键前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状态。 (3)共价键的类别: ①非极性键是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②极性键是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两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另一方略显负电性。 (4)共价键成键的原因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能达到饱和状态、

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原子形成分子后,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3.共价化合物 (1)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是不同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请举例说明常见的共价化合物的类型:酸(如HCl、H2SO4、HCl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NO2、SO2等);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2S、H2O等);有机物(如CH4、C2H5OH、CCl4等)。 4.共价化合物与共价键的关系 (1)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H2、O2等单质。 (2)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NaOH、Na2O2。 (3)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只有共价键。 归纳总结 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比较

※离子键 定义: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阴、阳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形成原因: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 Na+、K+;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 Cl-,NO3- 等含有离子键的物质(高中要求记住的) ☆离子化合物: ○1活泼金属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阴离子形成的盐类 例如 KCl Cs2SO4 KNO3 Na2S 等 ○2所有铵盐 例如NH4Cl (NH4)2SO4 ○3低价金属氧化物(注意必须是低价+1或+2价) 例如 Na2O K2O CaO ○4强碱(弱碱有些并不是) 例如 NaOH KOH ○5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碳化钙(CaC2 电石) 例如 Na2O2 CaO2 KO2 BaO4 注意: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形成的化学键,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不偏移。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H—Cl键,电子云偏于Cl一侧,可表示为H→Cl。 ○3配位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NH4+,N提供孤对电子,H+提供空轨道。 ☆共价化合物: ○1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除铵盐) ○2少数盐类( AlCl3和 FeCl3) ○3所有酸类 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 一般来说在高中阶段,只要你在题目中看到的化合物含有第一主族的金属(碱金属) 那么一定是离子键。只要你看到题目所给的化合物没有金属元素那么是共价键(除了铵盐)。 ※金属键 定义: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形成原因: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形成金属时,原子间的有价电子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原子跑到另一个原子,好象是价电子为许多原子所共有。金属的许多物理性质,如光泽,延性,展性,导热性,导电性和金属键都有关系。 键长,键能,键角。原子半径,离子半径比较。原子半径在同一元素周期内从左到右递减,在同一族内从上到下递增。结合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比较。 1同一元素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Na>Na+,ClLi+ 3同类离子与原子半径比较相同。如Na+>Mg2+>Al3+,F-F->Na+>Mg2+>Al3+ S2->Cl->K+>Ca2+ 5同一元素高价阳离子半径小于低价阳离子半径,又小于金属的原子半径。如Cu2+

高中化学共价键知识点总结word

知识点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实质 共用电子对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作用使原子结合起来 说明:原子之间通过核间高概率出现的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强烈相互作用 2、共价键形成过程的表示方法 说明: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例如: 说明:注意书写分子的电子式和分子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区别。 3、共价键的特征 ⑴饱和性:是指每个原子成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因为共价键是有原子轨道重叠和共用电子形成的,而每个原子能提供的轨道和成单电子数目是一定的。 例如:当两个H原子结合成H2分子后,不可能再结合第三个H原子形成“H3分子”。同样,甲烷的化学式是CH4,说明碳原子最多能与四个氢原子结合。这些事实说明,形

成共价键时,每个原子有一个最大的成键数,每个原子能结合其他原子的数目不是任意的。 ⑵方向性:是指一个原子与周围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具有一定的方向,角度。这是由于原子轨道(S轨道除外)有一定的方向性,它和相邻原子的轨道重叠要满足最大重叠原理。 最大重叠原理: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间总是尽可能的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成键。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高,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概率密度也越大,形成的共价键也越稳固。 说明:共价键的方向性使共价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例如,在硫原子和氢原子结合生成H2S分子时,因为硫原子的最外层两个不成对的3p电子的电子云互成直角,氢原子的1s电子云要沿着直角的方向跟3p电子云重叠,这样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应接近90度。 4、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b、种类:s-s σ键 s-p σ键 p-p σ键 (2)π键:(以“肩并肩”重叠形式)

共价键精品教案

第三节共价键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 2、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2和Cl2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呢? [讲]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 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讲]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 [板书](1) 成键粒子:原子 (2) 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 [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讲]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板书]2.形成条件: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 部分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FeCl3;

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和共价键 班级:姓名: 1.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即离子健 B.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C.一个阳离子只可与一个阴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 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 2.下列物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 水溶液能导电 C 融熔状态能导电D水溶液不导电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B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4.下列固体或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一组是 A.Ne、He B.MgF2、H2O2 C.NaOH、NH4Cl D.NaCl、KCl 5.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SiCl4 B H2O C BF3 D PCl5 7.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冰融化C.NaCl溶于水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8.下列物质的变化中,需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是 A.二氧化硅的熔化 B.碳酸钙受热分解 C.冰熔化 D.氧化铝熔化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不是由于氢键引起的是 A.沸点:H2O>H2S B.溶解性:NH3(易溶于水)>PH3(难溶于水) C.稳定性:H2O>H2S D. 等质量的体积:冰>水 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沸点:HI> HC1 B.半径:S2- > Na+ C.熔点:CS2> CO2 D.酸性:HClO> H2CO3 1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 H3O+ C. NaH D. H2O2 12.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错误的是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3.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 ①B2+>A+>C->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 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4.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微粒半径H+HBr>HCl>HF C.酸性H4SiO4Ca(OH)2>Mg(OH)2>Al(OH)3

12共价键精品教案

第1-3课时 [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的形成和NaCl 一样吗?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2和Cl2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呢? [讲]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 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讲]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 [板书](1) 成键粒子:原子 (2) 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 [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讲]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板书]2.形成条件: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 部分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FeCl3;[讲]象HCl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问]还有哪些是共价化合物呢?举例说明。 [讲]刚才我们所举例的化合物都符合我们所说的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条件,那

是不是所有的由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呢? [讲]象NH4Cl,(NH4)2SO4由非金属组成,但是是离子化合物。NH4+我们把它当作金属离子。 [问]那么共价间存在在哪里呢? [板书]3.存在: ○1非金属单质 ②原子团 ③气态氢化物,酸分子,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讲]共价键是在分子、原子、原子团中,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参与成键的原子各自提供未成对的价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一对电子同时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运动,并在原子核间出现的几率最大,通过这样的共用电子对与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稳定的共价键。 [讲]在HCl分子中,由于Cl对电子对的吸引力比H稍强,所以,电子对偏向氯一方,即氯略显负电性,H略显正电性,但作为整体仍显电中性,以上过程用电子式表示如下: [板书]4、电子式表示: [讲]在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转移,并未形成阴阳离子。因而,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时不能标电荷,在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首先需要分析所涉及的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需共用几对电子,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书写。 [点击试题]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O2、N2、OH―、H2O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O2、CH4、NH3 [讲]在HF分子中,F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H原子,电子对偏向于F 原子方向,即F原子带部分负电荷,H原子带部分正电荷,整个分子显中性,在HF的形成过程中并没有电子的得失,也未形成阴阳离子,所以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能标电荷。 [投影小结]在书写电子式时要注意:

高中化学共价键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共价键的练习题和答案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3.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有得失 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 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 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 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化学键的是( ) A.Na2O2 B.Ca(OH)2 C.HClO D.Ne 练方法技巧——发散创新探究的方法 6.A、B属于短周期元素,能以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式为AB2型的化合物,则B、A元素 不可能分别属于周期表中的族数是( ) A.ⅤA和ⅠA族 B.ⅥA和ⅤA族

C.ⅥA和ⅣA族 D.ⅦA和ⅡA族 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 B.H2O C.SiCl4 D.PCl5 8.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 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 A.XY B.X2Y C.X2Y3 D.X2Y5 9.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又已知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NH4H的电子式为 B.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C.NH4H中的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10.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 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 H+3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H+3的电子式是HHH B.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 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 D.H+3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2006-08-12 09:51:05) 转载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一、定义: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 不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此外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虽然含有金属元素,但也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情况下:除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外。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二、区别: 1、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共价化合物不都是电解质,若为电解质的在熔融状态下不可导电 2、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并且分子晶体彼此间引力较小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往往易于扩散,形成气体;而离子化合物都是由许多带不同电荷的离子以静电引力彼此吸引着、引力较大,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往往形成固体,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原子晶体通常也为固体。

例1:氯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例2:铝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 例3: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氨盐没有金属元素,但它是离子化合物 例4:HNO3, H2SO4 ,H2SO3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是共价化合物。既不是金属化合物,又不是铵根盐。 例5:共价化合物都是分子晶体吗? 错,二氧化硅晶体中,有一些电子是公用的,所以对每一个原子而言电子数量不变,那么就没有出现离子。所以说二氧化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而且SiO2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所以原子晶体,不一定为单质. 例6: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事实是? A.氯化氢不易分解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离子键与共价键 离子键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就是这个化合物有金属和有非金属构成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因为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非金属失去电子变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间产生了静电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就是离子键。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一般都是两个非金属元素组成的,这个就是你的第二个问题,一般两个非金属只能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公用电子对,才能形成化合物,而这个公用电子对,被两端金属共同吸引,就称为共价键。这个特性还涉及到物质的物理性质,比如熔沸点,导电性等等 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典型:金属化合物)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典型: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知道是共用电子对的方法:1、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非极性)2、其他情况:(一般情况吧)⑴写出结构式⑵提出最外层电子数,送一送电子,一起用用电子,考虑怎样才能达到8电子结构,通过过程,你应该会知道是否是共价键)如CO2,C 2,4 达稳定8差4个,2·O 2,6最外层达稳定8差2*2个所以正好可以互通有无,大家一起用电子,我差的4个电子就拿你的来用,你差的4个电子就拿我的来用

一般来说金属化合物的如盐,氧化物.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属于共价键.很好区分的.另外在中学阶段还有两个特例.三氯化铝AlCl3 它是金属化合物,但它是共价化合物.另外还有铵盐,如硫酸铵(NH4)2SO4,硝酸铵NH4NO3,它不是金属化合物,但它属于离子化合物.这也就是它为什么是金字旁铵的原因. 判断共价键与离子键:看组成原子1、组成原子是金属与非金属组合(氯化铝,氯化铁除外),则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若非金属原子个数大于两个且形成离子团的话,则物质中还含有共价键,相同非金属原子则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原子则含有极性共价键;若不形成离子团,则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2、组成原子是非金属与非金属组合的话(所有铵盐除外),则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 物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2006-08-12 09:51:05) 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一、???????? 定义: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 不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此外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虽然含有金属元素,但也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情况下:除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高锰酸二氧化猛外。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二、区别: 1、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共价化合物不都是电解质,若为电解质的在熔融状态下不可导电2、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并且分子晶体彼此间引力较小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往往易于扩散,形成气体;而离子化合物都是由许多带不同电荷的离子以静电引力彼此吸引着、引力较大,所以在常温常

压下往往形成固体,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原子晶体通常也为固体。 例1:氯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例2:铝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 例3: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吗? 错,氨盐没有金属元素,但它是离子化合物 例4:HNO3, H2SO4 ,H2SO3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是共价化合物。既不是金属化合物,又不是铵根盐。 例5:共价化合物都是分子晶体吗? 错,二氧化硅晶体中,有一些电子是公用的,所以对每一个原子而言电子数量不变,那么就没有出现离子。所以说二氧化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而且SiO2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所以原子晶体,不一定为单质. 例6: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事实是? A.氯化氢不易分解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 注1:共价键与离子键之间本并没有绝对的区别。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之间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注2: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铝高锰酸二氧化锰。牢记。☆

高一化学离子键共价键基础知识考查(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键共价键基础知识考查 一、单选题 1.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3.所含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电子结构都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两个电子层的离子化合物是( ) A.2MgCl B.2BaF C.NaBr D.NaI 4.下列各式用电子式表示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NaCl 、HCl 、H 2O 、NaOH B.Cl 2、Na 2S 、HCl 、SO 2 C.HBr 、CO 2、H 2O 、CS 2 D.Na 2O 2、H 2O 2、H 2O 、O 3 6.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将SO 2通入水中 B.烧碱溶于水 C.将HCl 通入水中 D.硫酸氢钠溶于水 7.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F 的沸点比HCl 的沸点高是由于HF 分子间存在 氢键 B.水在结冰时体积嘭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3NH 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化学键类型的是( ) A. Na 2O 2 B.Ca(OH)2 C. HClO D. Ne 9.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

高中化学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区别

1.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中学阶段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绝大部分盐类:如高锰酸钾、氯化钠、碳酸钙、乙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钾、亚铁氰化钾、冰晶石、明矾、新洁尔灭、氧化钙、过氧化钠、氧化铝。 2.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或不活泼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原子间各出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为两个原子所共有,使两个原子形成化合物分子。例如,所有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所有酸(有氧酸和无氧酸)、绝大多数有机物。如HCl、H2O 、AlCl3、CO2、CO 、SO2、CCl4、H2CO3、NH3、 NO2、N2、 H2、PCl3等。 3.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1、本质区别是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

①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是共价化合物 ②能导电的是离子化合物 2、从元素组成上区别: ①含有铵根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②所有不含金属元素也不含铵根离子的所有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③第一、二主族金属元素与第六、七主族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④钾钠铵钙镁盐、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如硫酸跟离子、硝酸跟离子、碳酸跟离子)之间形成的盐等大多数盐是离子化合物(除了AlCl3、HgCl2、 ZnCl2、BeCl2等) 3、从物质类别上区别: ①强碱是离子化合物, ②活泼金属过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③活泼金属氧化物 ④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合成的化合物(CO2、ClO2、B2H6、BF3、NCl3等)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离子键: 定义:使相邻的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形成原因: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K+ ;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Cl- ,NO3- 等含有离子键的物质(高中要求记住的) 1 活泼金属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阴离子形成的盐类例如( KCl CsSO4 KNO3 Na2S 等) 2 所有铵盐例如( NH4Cl NH4SO4 ) 3 低价金属氧化物(注意必须是低价1或2价) 例如( Na2O K2O CaO ) 4 强碱(弱碱有些并不是) 例如( NaOH KOH ) 5 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碳化钙(CaC2 电石) 例如( Na2O2 CaO2 KO2 BaO4 ) 注意: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定义: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共价键的作用力很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2)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3)配价键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这个高中不必学) 共价化合物: 1 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除铵盐) 2 少数盐类( AlCl3 和FeCl3 ) 3 所有酸类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看溶于水(或其它溶剂)是否导电高中阶段记住这些已经足够现在我教你怎么区分(最快的方法) 一般来说在高中阶段只要你在题目中看到的化合物含有第一主族的金属(碱

【 精品导学案】高中化学 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时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3.掌握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以及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能通过类比的方法认识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本课时的内容概念性比较强,宜采用直接切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对有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辅导其学习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共价键的形成 (1)Cl2的形成 氯原子的电子式为①,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需要获得②1个电子,所以氯原子间难发生电子得失;形成氯气分子时,两个氯原子各提供③1个电子,形成④共用电子对。氯气的电子式为⑤。像氯气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⑥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作共价键。氯气分子中,两个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因此⑦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作⑧非极性共价键,简称⑨非极性键。 (2)HCl的形成 在Cl与H形成HCl的过程中,氢原子中唯一1个电子与氯原子最外层的7个电子中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最多容纳的电子数。HCl的电子式为⑩,氯化氢分子中,氯原子与氢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该原子相对显负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作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2.电子式与结构式 (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写在两成键原子中间,每个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要标出,因为没有电子的得失,所以表示共价键的电子式不用标“[]”和正、负电荷数。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H2O:H NH3:H CCl4: (2)在化学中,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其他电子不用表示,称之为结构式。如氯气分子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Cl—C l”。 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H2O:NH3: CCl4:

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

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 一、共价键及其表示方法 1.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 (3)成键元素:一般是或的非金属元素。 (4)分类 共价键 非极性键——由① 元素原子成键, 电子对② 偏移极性键——由③ 元素原子成键, 电子对④ 偏移 微思考1 共价键形成时有没有电子得失? 2.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粒子 单质,如H 2:H ··H,N 2:··N ??N ·· 。 化合物,如H 2O:H ··O ···· ··H,CO 2:O ········C ····O ····,CH 4:H ··C ··H ·· H ·· H 。 (2)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 N 2:··N ···+··N · ··N ??N ··。 CO 2:·O ···· ·+·C ···+·O ·····O ········C ····O ····。 (3)用结构式表示 结构式为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一根短线表示,并且略去未成键电子的式子。 例如,N 2:N ≡N,HCl:H —Cl,CO 2:O C O,CH 4: 。 二、化学键 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分类

3.化学反应的本质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微思考2所有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吗?

(1)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2)写出CO 2、N 2的结构式和电子式。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aOH: ,H 2O 2: , Na 2O 2: 。 学以致用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NH 3的电子式: H ··N ·· H ··H B.次氯酸的结构式:H —Cl —O C.CH 4的结构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H ·+·Cl ······ H +[··Cl ······]- 名师点拨导悟 1.判断8电子结构的方法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共用电子对数=8,例如HCl 中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共用电子对数是1,则氯原子能满足8电子结构,氢原子满足的是2电子稳定结构。 2.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方式 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 电子式的 书写 ①带电荷;②阳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③阴离子最外层8电子(或2电子)用[ ]括起来 ①无电荷及中括号;②每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均达到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 存在 离子化合物中 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或某些离子化合物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