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 18课战略大决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上海市淮海路》、《徐州市淮海医院》、《淮海公园》、《淮海中学》图片,并抛出问题:这些地名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有“淮海”二字。来自于什么事件?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那么除此之外,三大战役还有哪些战役呢?又是如何发展的?结果如何?

下面我们学习第18课战略大决战,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研读教材共同探究

第一篇三大战役——主力决战三战三捷

1947年夏天,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标志着蒋介石二十多年的反动统治开始由发展转向灭亡。特别是到1948年8月,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更明显的变化,出示《国共力量对比表》。并提问:进入1948年8月时国共的态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人民军队人数上升到280万,解放区面积扩大,军民士气高涨。

2: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到365万,军民士气低落,危机四伏,国民党收缩到一些战略要地。

经过两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已由130万增至280万人,军队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解放区面积已占全国1/4,人口占全国1/3,土地改革大部完成,后方更加巩固。

国民党被歼264万人,它的总兵力已由430万下降为365万人,其中用于一线约174万余人。蒋军虽然还有相当大兵力,但在战略上已被人民解放军分割为五个孤立集团,国民党主力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国统区的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爱国民主运动深入发展,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已呈现不稳。在这种形势下,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了。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敌军主力,加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任务。

第一捷、辽沈战役——决战东北关门打狗

出示材料:

材料一:到1948年秋,全国形势进一步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军在东北的正规军有70万,地方军30万,合计百万人,是全国战场上兵力超过蒋军的唯一战场。在东北蒋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非常困难。而且蒋军战略意图或撤或守,还在举棋不定。

材料二:从敌我双方的政治形势看,也是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统治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解放区政治经济形势蒸蒸日上,东北的根据地地域广阔,群众基础好,支援战争的物资力量雄厚。

提问: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

首战东北有几大好处:

一、东北解放军共有100多万,而国民党只有军队55万,其中正规军48万。被围困在长春、

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东北战场是我军兵力超过敌军兵力并完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惟一战场,这就将初战的胜利放在了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二、人民解放军歼灭了东北敌军,可挥师入关,支援关内战场。

三、土改完成,人民群众支援,敌人在撤守问题上摇摆不定。

四、如果把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华北战场,则会受到国民党华北、东北两大集团军的夹击而陷于被动;如果首先指向华东战场,则会使东北敌军迅速撤入关内,实现其战略收缩的意图。因此,将战略决战的初战放在东北战场就成为全国战局发展的关键。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讨论回答:辽沈战役开始时间,采用了什么战术?战绩如何?有什么作用?(有利于学生把握基础性知识)

1948年9月打响了辽沈战役,采用关门打狗的战术,歼敌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提问:东北的门在哪里?为何叫关门打狗?

锦州是东北的门户。解放军首先占领锦州,关上了东北的大门。展示图片:克锦州,关东北大门。

【拓展资料】教师可以辅助展示下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首先向北宁线锦塘段出击,经31小时激战,全歼守敌8万余,生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等,攻克锦州,完全封闭了东北境内敌人陆上的退路,这就决定了东北敌军全部被歼的命运。长春曾泽生率六十军全军26000余人起义。东北“剿总”另一副司令郑洞国率四万余人投诚,长春宣告解放。打虎山地区的援锦廖耀湘兵团十万之众全部就歼,廖耀湘等均被活捉。11月2日,沈阳、营口解放。10日,锦西被收复。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辽沈战役战果:辽沈战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1个冀辽热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此外,还有1个骑兵司令部,5个炮兵团、战车团等特种兵部队。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以6.9万的损失歼敌47万。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出示辽沈战役基本情况表,请学生总结填写。

第二捷、淮海战役——烽烟劲起猛虎掏心

齐读课文第3-4段,找出淮海战役的起止时间,地点、参战部队,指挥员、意义?

1948年11月-1949年1月,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在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和谭震林的统一指挥下,以徐州为中心展开了淮海战役,歼敌55万余人。淮海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出示《淮海战役基本情况表》以及《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照片。

1949年11月7日,淮海战役打响了。淮海战役采用了中间突破(猛虎掏心),肢解敌人的战术,把敌人分割包围在陈官庄等地,分而阡之。分别在双堆集、陈官庄和碾庄等地歼黄百韬兵团10万人,黄淮兵团的12万人、杜聿明集团的25万人等。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5天紧张艰苦的战斗,

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淮海战役战果: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淮海战役中,我军投入的兵力为60万人,而敌人在徐州地区的总兵力达80万余人,为什么在人数相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军能够迅速取得胜利?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因为这样,陈毅才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展示图片《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支前农民推独轮车照片》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于是,党中央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第三捷、平津战役——和战并用铸剑为犁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出平津战役的起止时间,参战部队,采用的战术,战绩及作用怎样?

学生阅读并讨论后回答,1948年11月—1949年1月31日,华北解放军一部与东北解放军,采用“分割包围,瓮中捉鳖”的战术,把敌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歼编敌人52万余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948年12月5日,入关的东北解放军攻克密云,打响了平津战役的第一枪。

为了防止敌人逃跑,对华北敌军采取了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策略。把敌人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同时令华野对杜聿明集团两星期内不作最后全歼的部署。12月21日对华北敌军分割包围完成。出示《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9年1月14日,向天津发动进攻,经29小时激战,歼敌13万余人,活捉陈长捷,解放天津。

为了减少人民的损失,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于1月16日向傅作义送出通牒,提出和平解放北平的办法。经过我党的努力工作,傅作义终于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古城北平遂告和平解放。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基本上解放华北地区。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编52万余人(内改编25万人)的巨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教师展示下列图片,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小体字讨论回答党中央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学生看图片,阅读教材小体字,小组讨论归纳、回答。

(1)和平民主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共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2)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人文环境不受破坏。

出示《平津战役基本情况表》

教师提问:三大战役打得很漂亮。它们在战术上分别有什么特色吗?请学生从军事家的角度出发并根据地图,找出各战役的战术特色。

请各组派代表把讨论的结果介绍给全班。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各个击破。淮海战役——肢解敌人,中间突破。犹如猛虎掏心。平津战役——分割包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也叫瓮中捉鳖。

设问: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得出:

三大战役共计歼编敌军154万余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教师抛出问题,请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后教师将意见归纳如下:

共产党:打的是人民的战争,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国民党:发动的是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政治孤立,贪官横行,统治腐败;军队厌战。

过渡: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陈兵江北,随时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而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这样国民党政府和平阴谋彻底破产。于是,百万雄师发起了渡江战役。

第二篇渡江战役——最后的胜利蒋家王朝一时倾

1949年4月20日夜,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联合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过长江,同国民党反动政权进行了最后的决战。

小组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结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

2、渡江战役有什么历史作用?

3、南京何时解放?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学生:结合课文中毛泽东、朱德的命令,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小结:目的是解放全中国;作用是捍卫了国家的领土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垮台。

展示视频《风雨下钟山》片头和占领总统府片段。

渡江战役小结:

小组讨论:让事实说话

教师先出示《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表》,看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并提出问题: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呢?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一:政治:官场腐败。

学生二:经济:经济崩溃。

学生三:军事:士气低落,战略失当。

学生四:民心:谋独裁,失民心。

学生五:协作:互相倾轧、不团结。

[教师小结]我们把上面同学们说的内容归结到一块,让它更加系统、条理。

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有:

1、从国民党看:

①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②将士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③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小结:逆民意、失民心。

2、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①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②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③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顺民意、得民心。

结论\启示:最后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论点。顺应民心、赢得民意是新中国建立的根本原因,也我们国家建设取得成功的保证。顺应民心、赢得民意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观后回眸,知识升华

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渡江战役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国共划江而治”的图谋;南京的解放,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正是:

三大战役大决战,歼敌一百五十万;

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一朝倾;

解放战争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最后请两名同学带领大家回顾一下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图片展示:

材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夕,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回答:

1、 这是毛泽东在1949年4月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指什么地方?“大江”又指什么?

3、 霸王指的是谁?

4 、如何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寓意?

5、在此事件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反动政权发动了哪三次战役?这三次主力决战有何影响?

【板书设计】

战前: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0月

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夏 (重大事件:转战陕北)

战中 战略反攻:1947年夏——1948年9月 (重大事件: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 人

民解放战

争时

(重大事件:三大战役)

本课在设计时根据四大战役、两个板块的特点,一是前三个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属第一板块为主力决战;二是渡江战役属第二板块为最后的决战。在设计时第一板块的三个战役从战术和地区特点上设计为“第一捷辽沈战役——决战东北关门打狗;第二捷淮海战役——烽烟劲起中原逐鹿;第三捷平津战役——和战并用铸剑为犁。”第二板块设计为“渡江战役——最后的胜利蒋家王朝一时倾”。

本课是战争题材,四个大战役,内容比较多,设计时利用了较多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战役行进方向、布局、结果等,提高了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和对战役的分析能力。通过设置“我讲历史”、“小组探究”、“史海拾遗”“以史为鉴”“史海拾趣”“读史明智”“实话实说”等活动,力求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增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史实的认识。活动的设计、使用证明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积极性,合作探究的主动性,讨论问题的合作性,大大增强。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学大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的研制、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 新形势下,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必须积极投身到历史课程改革之中,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发展的前沿动态理论分析与相应的实践探究作出全新的定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究准确认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对应关系从而更为有效地分析中学 历史课程标准,认识教材、利用教材、开发教材,培养学以致用、具有独立科研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型应用型优秀教师。 二、课程教学任务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优化组合、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的优化组合、中学历史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课堂教学共有36课时,分为五章。 课堂教学结构大纲: 第一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6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性质与价值、改革背景

第二节中学历史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第三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案例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第四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前沿动态 第二章中学历史教材研究(8学时) 1 / 5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性质与编写依据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 第三节中学历史教科书案例分析——“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四节中学历史教科书教学评价 第五节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前沿动态 第三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优化组合(7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标与历史教材内容选择 第二节中学历史课标与历史教材结构编排 第三节中学历史教科书实施建议 第四节高中历史教科书课例分析——“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四章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的优化组合(7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教学内容选择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教学流程实施 第三节高中历史教材备课研究——“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xx历史教材联系与教学衔接 第五章中学历史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8学时)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三国鼎立局面的学习,也让学生们认识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为以后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更让同学们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趋势。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把学生带入情境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适时地引导学生们说:正如歌词里唱到的世事成败转头空,三国时期多少英雄豪杰都已付诸谈笑中,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8课三国鼎立,重温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首先,检查一下提前下发的学案上的需要学生们预习的内容。 2、讲解第一目的内容:官渡之战: 过渡语:一说到三国就得从东汉末年说起,汉末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混战不得不提到我国北方的两个军阀:袁绍和曹操,同时出示PPT三国时的地图:袁绍和曹操各自的实力范围,简单地介绍和评价一下曹操。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寻找PPT出示的问题: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然后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回答这些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随后让学生观看一段简短的视频来直观形象地感受官渡之战,通过观看的视频方式,创设情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讨论曹操为什么能够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一、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 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 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三、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 在保持(实验稿)的总体框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划分的同时,适当弱化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 中国史和世界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中国史部分 1.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精品】最新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

【精品】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

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着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内容编排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2018-2019年度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历史 第18课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割据北方的曹操和袁绍两个军阀之间为控制北方地区进行的重要战役。袁绍的实力优于曹操,但曹操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自己的势力迅速壮大。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位。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所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了乘胜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学法指导: 1.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将历史的真实情况和自己以前从小说或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有关三国的故事进行比较,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 2.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节课许多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的东西。如: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的故事,反映了袁绍和曹操对人才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曹操善于抓住人心的特点。再联系到曹操恢复北方经济方面的措施,更能看出他胜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教案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陈吉海 〔导入新课〕:出示美国总统山图片并提问:这是位于美国拉什莫尔山著名的总统山,大家都知道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几位总统吗? 学:略 师:这四位总统分别是华盛顿、杰佛逊、林肯、罗斯福。 师:(出示林肯图片),提问:我们对于林肯有什么样的了解? 生:(略) 师:林肯是美国的第16任总统,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他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今天我们讲述的美国南北战争就会学到他的主要功绩。 师:下面看课本第111页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历史上又叫做“美国内战”的一场战争。 师:(出示课题)。 板书 18课美国南北战争

〔讲授新课〕: 板书:一、南北战争 1、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一)、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 师: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大家回忆一下它们的经济制度分别是怎样的? 生:(南方是大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现在我们阅读课本并分组讨论,第一、二组分别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和“北方工业资产阶级”,阐述各自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第三组同学在他们的阐述中找出双方有几对主要矛盾。 第一组南方:(略) 第二组北方:(略) 第三组矛盾(略) 师:出示南北双方矛盾简图,进行对比讲述:要进行生产,肯定离不了自由劳动力,而南方却占有了大量的黑人奴隶。要进行工业生产,必须要有原料,进行工业革命之后,北方对原料的需求增多,北方需要利用南方的

棉花等原料。而南方却更愿意把原料卖给国外,因为他希望进口便宜的英国商品。这样南方的市场被英国占据,北方缺少销售市场。而北方要控制外国商品的进入,扩大本国的市场就要利用海关了。这时我们想一下,南北双方会各自采取怎样的对策,来调整关税? 生:(北方:提高关税,南方:降低关税) 教师:对于北方来说,想卖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要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而这时,就要对进入本国的商品收税高还是低?而南方…… 师:这是南北双方在经济发展中的三个矛盾,这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无法调和,那么什么是其中的焦点呢? 生: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师:出示漫画图片,讲述其焦点就在于是否向西部扩张奴隶制。 板书: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二) 林肯当选总统 师:当矛盾无法调和时,最终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什么事件引发了这场战争呢? 生:导火线:(1860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板书:2、导火线林肯就认美国总统(1860年)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学习目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知识梳理】 一、三大战役 二、渡江战役:1949年4月,和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渡江作战。23日,。意义:标志着。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当人们站在长春市内公园的解放碑前,不禁会想到1948年使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解放战争期间,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3、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4、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三部应是() ①《辽沈战役》篇 ②《平津战役》篇 ③《淮海战役》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5、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练习题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选择题 1. 1931年某日,“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这段文字记录了(C) A.西安事变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浪潮。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史实的是( A ) A. 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B.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 C. 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斗争 D. 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时政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如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与该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甲午战争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4.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国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5.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其中“局部抗战”的力量主要有( D ) ①抗日义勇军②抗日游击队③抗日联军④八路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并举行游行示威,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一二·九”运动性质的是

( B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反对华北自治” D.“打倒汉奸卖国贼” 7.1935年期间,日本策划把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独立于中华民国政府的事件是( D )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华北自治运动” 8.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C )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9.西安事变也叫( C ) A.双十协定 B.八一三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七七事变10. 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C ) A. 周恩来 B. 杨靖宇 C. 张学良 D. 毛泽东 11.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D ) A.中国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 C.中国共产党 D.日本帝国主义 12. 右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C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13.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④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⑤使抗日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5) 一、课程性质 (5) 二、课程基本理念 (6) 三、课程设计思路 (6)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7) 一、知识与能力 (7) 二、过程与方法 (8)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9) 一、中国古代史 (9) 1.北京人 (10) 2.文明的曙光 (10) 3.先民的传说 (10)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0) 5.青铜器和甲骨文 (10) 6.动荡的春秋时期 (10) 7.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 (11) 8.百家争鸣局面 (11) 9.秦统一中国 (11) 10.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11) 11.秦末农民大起义 (11) 12.西汉的建立 (11)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1) 14.“丝绸之路” (11) 15.东汉的兴亡 (11) 16.两汉的科技文化 (11) 17.三国鼎立 (11) 18.西晋的兴亡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12)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2) 21.活动课 (12) 22.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12) 2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2) 24.盛唐气象 (12) 25.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12) 2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2) 27.北宋的政治 (12) 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2) 29. 金与南宋的对峙 (12)

3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 3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3) 35.明朝的统治 (13) 36.明朝的对外关系 (13) 37.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3) 38.明朝的灭亡 (13) 3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 4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4) 41.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14) 4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4) 4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典籍 (14) 44.活动课 (14) 二、中国近代史 (14) 1.林则徐禁烟 (15) 2.鸦片战争 (15)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5) 4.太平天国 (15) 5.洋务运动 (15) 6.中日甲午战争 (16) 7.戊戌变法 (16) 8.抗击八国联军 (16)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6) 10.辛亥革命 (16)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16)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6) 13.新文化运动 (16) 14.五四运动 (16)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16) 16.北伐战争 (16)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7)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7)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7) 20.工农红军长征 (17)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7)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7)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17)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17)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17) 26.内战爆发 (17)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8) 28.活动课 (18) 三、中国现代史 (1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

(新)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标实验稿的思路与特点 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定位 明确中学历史课程是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突出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性质,将历史课程定位在提升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 2.全面地阐释课程目标 明确提出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更为明确地提出了能力目标; 首次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 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尤其是注重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标的表述,是以学生为行为主语,并在行为动词方面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3.强调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关注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点,尽量避免课程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使历史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代社会,既体现出课程的时代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了多样的教学活动。 4.建构新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力图将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中学历史学习体系,采用了主题式的模式进行编排,突出历史时代主题,每个教学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的时代主题进行知识的建构,以使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各历史时期的重点问题进行认识。同时,精选课程内容,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课程的难度。 5.提倡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新历史课程在编制时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通过教学活动建议,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学生对历史进行探究的活动,设计 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并鼓励教师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营造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多样的组织与引导,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6.提出了指导性的评价建议 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并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还要检测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 二、对课标修订的具体做法 1.对前言部分的修改 (1)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2)课程基本理念: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 (3)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____三国鼎立

第18课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概 况; 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3、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自主学习 两次战争中都有一个共同人物,你能找出来吗?他在两次战争中得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 在戏剧舞台上,曹操一般以白脸奸臣的形象出现。我们 来认识下历史上真正的曹操 曹操(155—220),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 年,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192年(初平三年),占据兖州(今山东西南

部、河南东部),打败青州黄巾军,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196年(建安元年),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昌布等割据势力。200年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以后,逐步统一黄河流域。208年(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打败。216年封魏玉。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兼并。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写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今尚存有乐府诗二十余篇。他用诗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对当时军阀割据混战,加以揭露批判,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了《龟虽寿》一诗。诗中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传说中的神龟,可以活3000年,但终有死亡的一天;能够腾云驾雾的蛇,也免不了化为尘土。伏在马棚里的老骥,志在千里;年迈的战士,壮志不减当年)。表现出为统一大业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子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帝。 课堂小结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分天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达标检测 1.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 A.211年 B.222年 C. 220年 D. 263年 2、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 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3、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 4、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 A.台湾 B.海南岛 C西藏 D. 广州 5、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6、吴国都城建业在今 A.江苏省境内 B.湖北省境内 C. 江西省境内 D.安徽省境内 课后拓展 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表格,统计我们学过去的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内容包括战役名称,时间,战争双方,结果,意义。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案 (2)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了解英国在北美建立的13个殖民地、来克星顿的枪声、华盛顿主要活动及其作用、《独立宣言》、萨拉托加大捷、1787年宪法等基本史实,进而掌握美国诞生的概况。 2.知道《独立宣言》的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了解1787年宪法的特点,理解联邦体制和三权分立的原则。 3.归纳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学会根据线索记忆历史事件的能力;探究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重点 《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 难点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请同学们看自由女神像。这是法国于1876年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赠送给美国的礼物。1886年10月28日铜像落成,它承载了一个伟大国家诞生的故事,那就是美国的独立。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听听这个伟大国家诞生的故事吧! 一、独立战争 1.背景 教师:同学们,美洲大陆最早是谁发现的? 学生:美洲大陆最早是哥伦布发现的。 教师:对,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渐形成。而与此同步的是,西方也开始了一场残酷的殖民掠夺和扩张。面对着广袤的北美大陆,谁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学生:英国。 教师: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他们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但是北美经济的发展却遇到了空前的障碍。 史料1166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物品只能运往英国。1765年的《印花税法》规定,所有的印刷品、商业单 第 1 页共5 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优质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 1.出示图片:图为日军占领吉林东北军军械厂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单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提示:一是制造借口,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制造九一八事变炮制的借口;二是军事进攻,日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三是事变后日本快速侵占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3.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 4.教师归纳: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5.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从两方面讲述。首先,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其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

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6.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的呼声,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提示1: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提示2: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3.教师强调: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目标导学三:西安事变 1.展示资料: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后,就致力于争取张学良所部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所部的十七路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在红军前线政治工作的教育和争取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都赞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救亡口号,主动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受到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全国抗日潮流的推动,从1936年初,他们就实际上停止了同红军的战斗。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陕北举行联合抗日救国的会谈。不久,工农红军与东北军的前线停止战斗,联合抗日。 2.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内容,讨论回答: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③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④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教师讲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4.教师讲述:西安事变震惊了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看看材料。 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打内战 美英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国民党:讨伐派(亲日派何应钦)和和平解决派(亲英美派) 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解读初中历史新课标,准确锁定教学节点

解读初中历史新课标,准确锁定教学节点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修订的感悟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郭皓这次对课标的修订可以说既是对课程改革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今后教学的进一步指导。下面,我根据自己几年的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践行历史新课标、同时在多方听课、观察、探究、实践基础上,将这几年来对现阶段在初中教学中本人以及周围同行们的工作中体悟,简单的谈一下自己对新课标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完整、准确地把握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 以《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根据“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完成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修订后的《课标》,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突出了时序,改专题叙述近现代史的思路为以编年为思路叙述近现代史的思路。从内容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增加的内容也有删减的内容,有些则是表述上的变化,而表述的变化又体现出一些对课程价值的基本定位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直到今天为止的历史,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在《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导言中,按照时序的发展,概述了中国现代历

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脉络,点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对外交往的巨大成就,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中国现代史所涵盖的内容。《课标》对中国现代史教学设置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徐:首先,我们通过对中国现代史的导言部分解读,能看出来,他的宏观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真正认识到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1.根据中国现代史与“今天”的社会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特点,架起“昨天”与“今天”的联系桥梁,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尝试让学生表达出历史的内在联系。既要注意它是中国近代史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又要重视它与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2.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形成的基本制度、出台的重大政策方针、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不易,逐步学会用“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等概念和分析框架,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3.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