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热力学答案

第八章 热力学答案

第八章 热力学答案
第八章 热力学答案

1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2014)

一.选择题

1、 【基础训练4】[ A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就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就是A →B 、

(B)就是A →C 、 (C)就是A →D 、

(D)既就是A →B 也就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参考答案】根据热力学过程的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知AD AC AB A A A >>; 再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吸热E A Q ?+= AD 过程0=Q ; AC 过程AC A Q =;

AB 过程AB AB E A Q ?+=,且0>?AB E

2 【基础训练6】 [ B ]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

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就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 【参考答案】该过程就是绝热的自由膨胀过程,所以0=Q 0=A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0=?E ∴0=?T 2

20

/

0/

p P V V =

?=由 3【基础训练10】 [D ]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参考答案】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就是不可逆的,故熵增加。

4、 【自测提高3】 [ A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 所示的abc 过程,(图中虚线ac 为等温线),与图(2)所示的def 过程(图中虚线df 为绝热线).判断这两种过程就是吸热还就是放热.

(A) 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 (B) abc 过程放热,def 过程吸热.

(C) abc 过程与def 过程都吸热. (D) abc 过程与def 过程都放热. 【参考答案】内能就是状态量,与过程无关。所以图

(1)中:abc 过程与ac 过程的内能增量相同,并由ac 为等温线可知 0=?E 。而功就是过程曲线下的面积,显然abc 过程的功0>A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abc 过程:0.>=?+=A E A Q 所以abc 过程就是吸热过程。 同理,在图(2)中:def 过程与df 过程的内能增量相同,并由绝热df 过程知 A E -=?

根据过程曲线下的面积:def 过程的功/

.A 小于df 过程的功.A

所以def 过程0)(/

/

/

<-+=?+=A A E A Q 所以def 过程就是放热过程

5、 【自测提高4】 [ B ]用下列两种方法

p 0 p O V a b c

p

O V d e f 图(1) 图(2)

2

(1) 使高温热源的温度T 1升高ΔT ; (2) 使低温热源的温度T 2降低同样的值ΔT , 分别可使卡诺循环的效率升高Δη1与Δη2,两者相比,

(A) Δη1>Δη2. (B) Δη1<Δ

η2. (C) Δη1=Δη2. (D) 无法确定哪个大. 【参考答案】

由卡诺循环效率公式 1

2

1T T -=η 有 T T T T T ?+-=

-=?1212/

11ηηη 1

212/

22T T T T T ?--=-=?ηηη 012

1221

?-?T

T T T T T ηη 6、 【自测提高6】 [ B ]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

阴影部分)分别为S 1与S 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就是:

(A) S 1 > S 2. (B) S 1 = S 2.

(C) S 1 < S 2.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既然就是绝热过程就有E A ?-=,而两个绝热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值相同E ??的数值相同,所以作功A 的数值相同,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相同。

二. 填空题

7、 【基础训练1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 200 J.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 500 J;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 700 J 、 【参考答案】 据题意)(200J T R M

m

V P PdV A =??=

??==? 对于单原子分子 内能)(3002002

3

2J T R M m i E =?=??=?

所以)(500300200J E A Q =+=?+= 对于双原子分子)(5002002

5

J E =?=

? )(700J E A Q =?+= 8、 【基础训练14】给定的理想气体(比热容比γ为已知),从标准状态(p 0、V 0、T 0)开始,作绝热膨胀,体积增大到三倍,膨胀后的温度T = 01)31(T ?-γ 压强p = 0)3

1(P ?γ

【参考答案】已知绝热过程的体积变化,求温度的变化,选绝热

过程方程T V T V ?=?--101

γγ ∴

01010)3

1()(T T V V T ?=?=--γγ 同理已知绝热过程的体积变化,求压强的变化,选绝热过程方程

γγ

PV V P =00

有 000)3

1

()(

P P V V P ?=?=γγ 9、 【自测提高12】如图所示,绝热过程AB 、CD ,等温过程DEA , 与任意过程BEC ,组成一循

p a

b

p

3

环过程.若图中ECD 所包围的面积为70 J,EAB 所包围的面积为30 J,DEA 过程中系统放热100 J,则:(1) 整个循环过程(ABCDEA )系统对外作功为40J .(2) BEC 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热为140J

【参考答案】(1) Q AB CDEA =?E+A=0+A

=A EABE (逆循环)+A ECDE (正循环) =(-30)+70=40J

(2)Q ABCDEA =Q AB + Q BEC + Q CD + Q DEA

= 0+ Q BEC +0+ Q DEA = Q BEC +(—100)=40J

所以 Q BEC =140J 10、 【自测提高13】如图示,温度为T 0,2 T 0,3 T 0三条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围成三个卡诺循环:(1) abcda ,(2) dcefd ,(3) abefa ,其效率分别为η1 33、3% ,η2:50% , η3. 66、7% 【参考答案】由1

21T T -=η (1T 对应高温热源的温度,2T 对应低温热源的温度)

3

1

32111001=-=-

=-

=T T T T T T ab cd 高

低η 212111002=-=-=-

=T T T T T T cd ef 高低η

3

2

3111003=-

=-

=-

=T T T T T T ab

ef 高

低η 11、 【附录B----13】附图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 -V 图,其中MT 为等温线,MQ 为绝热线,在AM 、BM 、CM 三种准静态过程中:

(1) 温度升高的就是CM BM 和过程;

(2) 气体吸热的就是CM 过程. 【参考答案】

*温度如何变化要与等温线比较——过

A B C 三点做形如等温线MT 的曲线(就是双曲线的一支,图中未画出),可知靠近原点且过C 点曲线对应温度低,过B 的温度略高,过A 的对应的温度最高,所以CM BM 和过程就是升温过程,AM 过程温度降低。

*就是吸热还就是放热要与绝热过程比较——对于绝热过程,A E -=?,即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对CM 过程而言,内能增加的比绝热过程的多(温度增加的多),而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却少于绝热过程,所以一定从外界吸收了部分热量。即CM 过程就是吸热过程、[对AM 过程来说,内能减少,0

BM AM 和过程都就是放热过程。]

12、 【附录E----19】如附图所示,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ABCDA 循环过程,回到初态A 点,则循环过程中气体净吸的热

p O

V

3T

2T

T 0

f

a

d b c e

p (atm) V (L)

第十章 3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A组素养达标] 1.(多选)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个可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计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碳可视为理想气体,则此过程中() A.封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B.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 C.封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D.封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析:因为不计气体的温度变化,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即ΔU=0,选项C正确;因为气体体积减半,故外界对气体做功,即W>0,选项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可知Q<0,即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选项B正确,D错误. 答案:BC 2.(多选)关于气体的内能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B.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气体内能越大 解析: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故A正确;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不一定相同,内能还与气体的体积有关,故B错误;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加,故C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而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故D正确. 答案:ACD 3.如图是封闭的汽缸,内部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则缸内气体的()

热力学所有答案

1-2 试确定表压力为0.01MPa 时U 形管压力计中液柱的高度差。 (1)U 形管中装水,其密度为1000kg/m 3 ;(2)U 形管中装酒精,其密度为789kg/m 3 。 解答: m 29.1789 81 .91001.02m 02.1100081.91001.016 6 =??=?=??=?= ?∴?=酒精水)()即(h h g P h h g P g g ρρ 1-3 用U 形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力。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柱(如图1-3)。已侧的水柱高850mm ,汞柱高520mm 。当时大气压力为755mmHg 。 问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多少MPa ? 解答:MPa P P P P Hg O H 178.080665.98503224.1335207552b =?+?+=++=)( 图1-3 图1-4 1-4 用斜管压力计测量锅炉烟道中烟气的真空度(如图1-4)。管子的倾角o 30=α;压力计中使用密度为 800kg/m3的煤油;斜管中液柱长度l=200mm 。当时大气压力mmHg P 745b =。问烟气的真空度为多少毫米水 柱?绝对压力为多少毫米汞柱? 解答: mmHg P P P mmHg Pa h g P v b o v 1135.7391050062.78.7847452801001972.18.784 8.81784.930sin 2.0800131=??-=-==??=???=?=--绝)()(ρ 1-7 从工程单位制热力性质表中查得,水蒸汽在500℃、100at 时的比体积和比焓分别为 kg kcal h kg m v /6.806/03347.03==、。在国际单位制中,这时水蒸气的压力和比热力学各为多少? 解答: kg kJ pV U MPa P /8.304803347.01080665.91868.46.806h 280665.91080665.910013 4=??-?=-==??=)()( 1-8 摄氏温标取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和沸点分别为C 0 o 和C 010o ,而华氏温标则相应地取为F o 32和

NO.6热力学基础答案

《大学物理C 》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NO.6 热力学基础 一 选择题 1.气体经过如P —V 图中所示的三个过程abc ,adc ,aec 由a 到c ,则各过程 (A )吸热相等 (B )对外做功相等 (C )吸热和做功都不相等,但内能变化相等 (D )吸热、做功及内能变化都不相等 [ C ] 解:功和热量都是过程量,都与过程有关,三个过程abc ,adc ,aec 不相同,因此吸热和做功都不相等。 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是状态函数,只与初态、末态有关,因三个过程abc ,adc ,aec 都是由a 到c ,所以内能变化相等。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过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由热力学定律可断定 (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了正功 (3)该理想气体系统内能增加了 (4)在此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做了正功 (A )(1)(3)正确 (B )(2)(3)正确 (C )(3)正确 (D )(3)(4)正确 (E )(4)正确 [ C ] 解: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温度升高只能说明内能增加了。而功和热量都与过程有关,不能只由温度升降而判断其正负。 3.如图所示,工质经a1b 和b2a 构成的一循环过程, 已知在a1b 过程中,工质与外界交换的静热量为Q , b2a 为绝热过程,循环包围的面积为A ,则此循环效 V

率η为 (A ) Q A ( B )Q A < (C )Q A > (D )1 21T T -(T 1,T 2为循环过程中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 B ] 解:此循环效率为 2 1 21Q += - =Q A Q Q 净η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热机不能从单一热源吸热而对外做功,该循环的效率应小于Q A 。 4.已知孤立系统B 态的熵S B 小于A 态的熵S A ,即S B <S A ,则 (A )系统可由A 态到B 态 (B )系统可由B 态到A 态 (C )对不可逆过程,可由A 态变为B 态,也可由B 态变为A 态 (D )上述说法都不对 [ B ] 解:由克劳修斯熵公式0d ≥= -=?? B A A B T Q S S S 可逆 , 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不等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孤立系统内发生可逆过程时,系统的熵保持不变,发生不可逆过程时,系统的熵增加。 5. 甲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热机的效率不可能等于1.”乙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效率等于 100%的热机不可能制造成功.”丙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卡诺循环的效率都等于)/(112T T - .”丁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理想气体卡诺热机(可逆的)循环的效率等于)/(112T T -”对以上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A) 甲、乙、丙、丁全对. (B) 甲、乙、丙、丁全错. (C) 甲、乙、丁对,丙错. (D) 乙、丁对,甲、丙错.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热力学》2016-2017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化工热力学》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分数: 一、(2?8=16分)正误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标在[ ]中) [√]剩余性质法计算热力学性质的方便之处在于利用了理想气体的性质。 [×]Virial 方程中12B 反映了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因此120B =的气体混合物,必定是理想气体混合物。 [√]在二元体系中,如果在某浓度范围内Henry 定律适用于组分1,则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Lewis-Randall 规则必然适用于组分2。 [×]某绝热的房间内有一个冰箱,通电后若打开冰箱门,则房间内温度将逐渐下降。 [×]溶液的超额性质数值越大,则溶液的非理想性越大。 [×]水蒸汽为加热介质时,只要传质推动力满足要求,应尽量采用较低压力。 [×]通过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可以判断汽液平衡数据是否正确。 [×]如果一个系统经历某过程后熵值没有变化,则该过程可逆且绝热。 二、(第1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18分)填空题 (1)某气体符合/()p RT V b =-的状态方程,从 1V 等温可逆膨胀至 2V ,则体系的 S ? 为 21ln V b R V b --。 (2)写出下列偏摩尔量的关系式:,,(/)j i E i T p n nG RT n ≠???=?????ln i γ,

,,(/)j i R i T p n nG RT n ≠???=??????ln i ?, ,,(/)j i i T p n nG RT n ≠???=?????i μ。 (3)对于温度为T ,压力为P 以及组成为{x}的理想溶液,E V =__0__, E H =__0__,/E G RT =__0__,ln i γ=__0__,?i f =__i f __。 (4)Rankine 循环的四个过程是:等温加热(蒸发),绝热膨胀(做功),等压(冷凝)冷却,绝热压缩。 (5)纯物质的临界点关系满足0p V ???= ????, 220p V ???= ???? ,van der Waals 方程的临界压缩因子是__0.375__,常见流体的临界压缩因子的范围是_0.2-0.3_。 二、(5?6=30分)简答题(简明扼要,写在以下空白处) (1)简述如何通过水蒸汽表计算某一状态下水蒸汽的剩余焓和逸度(假定该温度条件下表中最低压力的蒸汽为理想气体)。 剩余焓: ①通过线性插值,从过热水蒸汽表中查出给定状态下的焓值; ②从饱和蒸汽表中查得标准状态时的蒸发焓vap H ?(饱和液体的焓-饱和蒸汽的焓); ③通过00()T ig ig ig p p T H C dT C T T ?=≈-? 计算理想气体的焓变; ④通过R ig vap H H H H ?=-?-?得到剩余焓。 逸度: ①通过线性插值,从过热水蒸汽表中查出给定状态下的焓和熵并根据G H TS =-得到Gibbs 自由能(,)G T p ; ②从过热蒸汽表中查得最低压力时的焓和熵,计算得到Gibbs 自由能0(,)ig G T p ;

(有详细答案)教师版高中物理选修3-3学案:第十章-热力学定律3-含答案-精品

10.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并会运用于分析和计算.2.理解并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3.知道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及其不可能制成的原因.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导学探究](1)如图1所示,快速推动活塞对汽缸内气体做功10 J,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若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外界对汽缸传递10 J的热量,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 图1 (2)一根金属丝经过某一物理过程,温度升高了,除非事先知道,否则根本无法判定是通过做功的方法,还是使用了传热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加.因为单纯地对系统做功和单纯地对系统传热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既然它们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等价的,那么当外界对系统做功

为W,又对系统传热为Q时,系统内能的增量ΔU应该是多少? 答案(1)都增加了10 J. (2)系统内能的增量ΔU=Q+W. [知识梳理]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与热传递.两者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等价的. 2.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ΔU=Q+W. [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一定增加.(×) (2)系统内能增加,一定是系统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5 J,内能可能增加5 J.(√) (4)系统内能减少,一定是系统对外界做了功.(×) 二、能量守恒定律 [导学探究](1)使热力学系统内能改变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热传递是把其他物体的内能转移为系统的内能.在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时,能量的总量会减少吗? (2)有一种所谓“全自动”的机械手表,既不需要上发条,也不用任何电源,却能不停地走下去.这是不是一种永动机?如果不是,维持表针走动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答案(1)能量的总量不会减少. (2)这不是永动机.手表戴在手腕上,通过手臂的运动,机械手表获得能量,供手表指针走动.若将此手表长时间放置不动,它就会停下来. [知识梳理] 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1)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2)各种物理现象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联系在一起. 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1)第一类永动机:人们把设想的不消耗能量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2)第一类永动机由于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 [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热力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过程: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所经历的全部状态的集合。 2循环:热力系统(工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回到初态,这一系列变化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3稳定状态: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4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必然处于热平衡。5内能:指组成热力系的大量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用u表示。 6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开口系。 7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8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令过程逆行而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为可逆过程。 9卡诺定律: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所有热机中,以可逆热机的效率为最高。 (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机,热效率相等,与其工质无关。 (2)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机,其热效率低于可逆机的热效率。 10基本状态参数:描述系统所处状态的一些宏观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热工学中状态参数有六种,即压力、比容、温度、内能、熵、焓,其中压力、比容、和温度是三个可以直接测量而且又常用的状态参数,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11理想气体:凡遵循克拉贝隆状态方程的气体(分子之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容积)称为理想气体。12稳定温度场:换热系统中空间各点温度场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场。 *13制冷:用人为的方法将物体或空间冷却,并使之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 *14传热过程:热量从间壁一侧的热流体通过间壁传给另一侧的冷流体,这种热量传递的过程称为传热过程。 二、判断判断命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稳定流动热力系必为平衡热力系 (×) 平衡热力系各状态参数值是确定的,且不随时间变化。稳定不一定平衡,系统可能有内外势差存在。 2.两种相对湿度相同的湿空气,温度高者其吸收水分能力强。 (×) 湿空气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只与相对湿度有关,而与温度无关 3.两个不同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所有热机以卡诺机的热效率为最高。 (×) 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热机中,卡诺循环的效率最高。 4.可逆过程就是系统可以逆向进行回复原态的过程。 (×) 可逆过程不是能自发的逆向进行,而是说若当过程逆向进行时,逆过程在外界留下的痕迹能将原来正过程的痕迹完全消除(必须指出可以自发进行的)。 5.工质以初态1变化到另一状态2,不论中间经历什么过程,其内能的变化量均相等。 (√) 内能是指组成热力系的大量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是一个状态量。内能的变化量?u=u2-u1=Q-W,变化量的大小是由从初状态1到另一状态2过程中工质做功和吸热(或放热)大小所确定,与中间经历的过程无关. 6.任何状态都可以用坐标图上的点表示。 (×) 热力系不平衡状态,是无法表示在坐标系中的,因为热力系各部分状态参数不一致。 7.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 可逆过程=准静态过程+无耗散效应,所以可逆一定是准静态过程,而准静态过程不是可逆过程。可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8.一杯沸水比一杯同体积的凉水具有更多的热量。 (×) 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而单纯说热水和冷水,不存在热量传递过程。可以这么说,一杯沸水比一杯同体积的凉水具有更多的热力学能量。 9.循环效率越高,则循环向外输出的功也越多。 (×) 效率高,只能说明在同样循环吸收热量的条件下,循环向外输出的功越多。 10.工质经历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变为零。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全 1. 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 至原来的3倍. (普适气体常量R =8.31 1 --??K mol J 1,ln 3=1.0986) (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 (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 等温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 0000333ln d d V V V V RT V V RT V p W 2分 =8.31×298×1.0986 J = 2.72×103 J 2分 (2) 绝热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V V V p V p W V V V V d d 000 03003??-== γγ RT V p 1 311131001--=--=--γγγ γ 2分 =2.20×103 J 2分 2.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 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 ,又经过等容、 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 (1) 求A →B ,B →C ,C →A 各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W ,内能的增量?E 以及所吸收的热量Q . (2) 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解:(1) A →B : ))((211A B A B V V p p W -+==200 J . ΔE 1=ν C V (T B -T A )=3(p B V B -p A V A ) /2=750 J Q =W 1+ΔE 1=950 J . 3分 B → C : W 2 =0 ΔE 2 =ν C V (T C -T B )=3( p C V C -p B V B ) /2 =-600 J . Q 2 =W 2+ΔE 2=-600 J . 2分 C →A : W 3 = p A (V A -V C )=-100 J . 150)(2 3)(3-=-=-=?C C A A C A V V p V p T T C E ν J . Q 3 =W 3+ΔE 3=-250 J 3分 (2) W = W 1 +W 2 +W 3=100 J . Q = Q 1 +Q 2 +Q 3 =100 J 2分 1 2 3 1 2 O V (10-3 m 3) 5 A B C

化工热力学本科试卷A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 泰山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2005级、2007级3+2化学工程与 工艺专业本科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化工热力学》试卷A (试卷共8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请将答案 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只要温度、压力一定,任何偏摩尔性质都等于化学位。 2、对于确定的纯气体来说,其维里系数B 、C 、……只是温度的函数。 3、孤立体系的熵总是不变的。 4、当过程不可逆时,体系的作功能力较完全可逆的情况下有所下降。 5、二元液相部分互溶体系及其蒸汽的达到相平衡时,体系的自由度为2。 6、理想溶液中所有组分的活度系数均为1。 7、二元混合物的相图中泡点线表示的饱和汽相,露点线表示的是饱和液相。 8、二元组分形成恒沸物时,在恒沸点体系的相对挥发度等于1。 9、若化学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则反应的标准焓变化0H ?为负值。 10、纯物质的平衡汽化过程,其摩尔体积、焓及吉布斯函数的变化均大于零。 1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理想溶液的组分逸度与其摩尔分数成正比。 12、对于理想溶液的某一容量性质恒有0i i M M =。 13、能量不仅有数量的大小还有质量的高低,相同数量的电能和热能来说,电 能的做功能力大于热能。 14、无论以Henry 定律为基准,还是以Lewis-Randall 规则为基准定义标准态 逸度,混合物中组分i 的活度和逸度的值不变。 15、逸度与压力的单位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1-5题每空1分,6-11题每空2分,共25分) 1、在相同的初态下,节流膨胀的降温效果 (大于/小于) 等熵膨胀的降温效果。 2、恒温恒压下,吉布斯-杜亥姆方程为 (以i M 表示)。 3、形成二元溶液时,当异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小于同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时, 形成正偏差溶液,正偏差较大的溶液具有最 的沸点。 4、对于二元混合物来说一定温度下的泡点压力与露点压力 (相同/不 同)的。 5、当过程的熵产生 时,过程为自发过程。 6、当化学反应的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对体积增大的气相反应,增大压力,反 应进度 ,加入惰性气体反应进度 。 7、已知平衡压力和液相组成,用完全理想体系下的汽液平衡准则计算泡点温 度时,在假设的温度下算出1i y <∑,说明假设的温度 , 应 ,重新计算,直到1i y =∑。 8、正丁醇(1)和水(2)组成液液平衡系统,25℃,测得水相中正丁醇的摩 尔分数为0.00007,而醇相中水的摩尔分数为0.26,则水在水相中的活度系数为 ,水在醇相中的活度系数为 。 9、某换热器内,冷热两种流体进行换热,热流体的流率为 -1100kmol h ?,-1-129kJ kmol K p c =??,温度从500K 降为350K,冷流体的流率 也是-1100kmol h ?,-1-129kJ kmol K p c =??,温度从300K 进入热交换器,该换热器表面的热损失-187000kJ h Q =-?,则冷流体的终态温度t 2= K,该换热过程的损耗功W L = kJ/h 。设300K T Θ=,冷热流体的压力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工程热力学课后作业答案(第十章)第五版

10-1蒸汽朗肯循环的初参数为16.5MPa 、550℃,试计算在不同背压p2=4、6、8、10及12kPa 时的热效率。 解:朗肯循环的热效率 3 121h h h h t --= η h1为主蒸汽参数由初参数16.5MPa 、550℃定 查表得:h1=3433kJ/kg s1=6.461kJ/(kg.K) h2由背压和s1定 查h-s 图得: p2=4、6、8、10、12kPa 时分别为 h2=1946、1989、2020、2045、2066 kJ/kg h3是背压对应的饱和水的焓 查表得。 p2=4、6、8、10、12kPa 时饱和水分别为 h3=121.41、151.5、173.87、191.84、205.29 kJ/kg 故热效率分别为: 44.9%、44%、43.35%、42.8%、42.35% 10-2某朗肯循环的蒸汽参数为:t1=500℃、p2=1kPa ,试计算当p1分别为4、9、14MPa 时;(1)初态焓值及循环加热量;(2)凝结水泵消耗功量及进出口水的温差;(3)汽轮机作功量及循环净功;(4)汽轮机的排汽干度;(5)循环热效率。 解:(1)当t1=500℃,p1分别为4、9、14MPa 时初焓值分别为: h1=3445、3386、3323 kJ/kg 熵为s1=7.09、6.658、6.39 kJ/(kg.K) p2=1kPa(s2=s1)对应的排汽焓h2:1986、1865、1790 kJ/kg 3点的温度对应于2点的饱和温度t3=6.98℃、焓为29.33 kJ/kg s3=0.106 kJ/(kg.K) 3`点压力等于p1,s3`=s3, t3`=6.9986、7.047、7.072℃ 则焓h3`分别为:33.33、38.4、43.2 kJ/kg 循环加热量分别为:q1=h1-h3`=3411、3347、3279.8 kJ/kg (2)凝结水泵消耗功量: h3`-h3 进出口水的温差t3`-t3 (3)汽轮机作功量h1-h2 循环净功=0w h1-h2-( h3`-h3) (4)汽轮机的排汽干度 s2=s1=7.09、6.658、6.39 kJ/(kg.K) p2=1kPa 对应的排汽干度0.79、0.74、0.71 (5)循环热效率1 0q w =η=

热力学习题答案

热力学习题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第9章热力学基础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平衡态、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2. 掌握内能、功和热量的概念。 3.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在各等值过程中及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量。 4. 掌握循环及卡诺循环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循环及卡诺循环的效率。 5. 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概念。 6. 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了解两种表述的等价性。 7. 理解熵的概念,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及无序性。 二. 内容提要 1. 内能功热量 内能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内能是系统的态函数,它由系统的态参量单值决定。对于理想气体,其内能E仅为温度T的函数,即 当温度变化ΔT时,内能的变化 功热学中的功与力学中的功在概念上没有差别,但热学中的作功过程必有系统边界的移动。在热学中,功是过程量,在过程初、末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过程不同,系统作的功A也不相同。 系统膨胀作功的一般算式为 在p—V图上,系统对外作的功与过程曲线下方的面积等值。

热量 热量是系统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量度。热量也是过程量,其大小不仅与过程、的初、末状态有关,而且也与系统所经历的过程有关。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增加内能,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即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式为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几种过程的A 、Q 、ΔE 的计算公式 (1)等体过程 体积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体积V =常量;其过程方程为 在等体过程中,系统不对外作功,即0=V A 。等体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内 能的增量相等,即 (2) 等压过程 压强不变的过程,其特点是压强p =常量;过程方程为 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 系统吸收的热量 )(12T T C M M Q P mol P -= 式中R C C V P +=为等压摩尔热容。 (3)等温过程 温度不变的过程,其特点是温度T =常量;其过程方程为 pV =常量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内能无变化,即 (4)绝热过程 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其特点是dQ=0,其过程方程 pV γ=常量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减少,即 7. 循环过程 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了初始状态的整个变化过程。其特点是内能变化为零,即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统计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 下面有关统计热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微观平衡体系 B.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宏观平衡体系 C. 统计热力学是热力学的理论基础 D. 统计热力学和热力学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两门学科 B 2.在研究N、V、U有确定值的粒子体系的统计分布时,令∑n i = N,∑n iεi = U, 这是因为所研究的体系是:( ) A. 体系是封闭的,粒子是独立的 B 体系是孤立的,粒子是相依的 C. 体系是孤立的,粒子是独立的 D. 体系是封闭的,粒子是相依的 C 3.假定某种分子的许可能级是0、ε、2ε和3ε,简并度分别为1、1、2、3 四个这样的分子构成的定域体系,其总能量为3ε时,体系的微观状态数为:( ) A. 40 B. 24 C. 20 D. 28 A 4. 使用麦克斯韦-波尔兹曼分布定律,要求粒子数N 很大,这是因为在推出该定律时:( ) . 假定粒子是可别的 B. 应用了斯特林近似公式 C. 忽略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D. 应用拉氏待定乘因子法 A 5.对于玻尔兹曼分布定律n i =(N/q)·g i·exp( -εi/kT)的说法:(1) n i是第i 能级上的粒子分布数; (2) 随着能级升高,εi 增大,n i总是减少的; (3) 它只适用于可区分的独立粒子体系; (4) 它适用于任何的大量粒子体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1)(3) B. (3)(4) C. (1)(2) D. (2)(4) C 6.对于分布在某一能级εi上的粒子数n i,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n i与能级的简并度无关 B. εi值越小,n i 值就越大 C. n i称为一种分布 D.任何分布的n i都可以用波尔兹曼分布公式求出 B 7. 15.在已知温度T时,某种粒子的能级εj = 2εi,简并度g i = 2g j,则εj和εi上分布的粒子数之比为:( ) A. 0.5exp(ε j/2kT) B. 2exp(- εj/2kT) C. 0.5exp( -εj/kT) D. 2exp( 2ε j/kT) C 8. I2的振动特征温度Θv= 307K,相邻两振动能级上粒子数之n(v + 1)/n(v) = 1/2的温度是:( ) A. 306 K B. 443 K C. 760 K D. 556 K B 9.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无关:( ) A. S、G、F、C v B. U、H、P、C v C. G、F、H、U D. S、U、H、G B 10. 分子运动的振动特征温度Θv 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Θv越高,表示温度越高 B.Θv越高,表示分子振动能越小 C. Θv越高,表示分子处于激发态的百分数越小 D. Θv越高,表示分子处于基态的百分数越小 C 11.下列几种运动中哪些运动对热力学函数G与A贡献是不同的:( ) A. 转动运动 B. 电子运动 C. 振动运动 D. 平动运动 D 12.三维平动子的平动能为εt = 7h2 /(4mV2/3 ),能级的简并度为:( )

化工热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1章 绪言 一、是否题 1. 孤立体系的热力学能和熵都是一定值。(错。G S H U ??=?=?,,0,0但和 0不一定等于A ?,如一体积等于2V 的绝热刚性容器,被一理想的隔板一分为二,左侧状 态是T ,P 的理想气体,右侧是T 温度的真空。当隔板抽去后,由于Q =W =0, 0=U ?,0=T ?,0=H ?,故体系将在T ,2V ,0.5P 状态下达到平衡,()2ln 5.0ln R P P R S =-=?,2ln RT S T H G -=-=???,2ln RT S T U A -=-=???) 2. 封闭体系的体积为一常数。(错) 3. 理想气体的焓和热容仅是温度的函数。(对) 4. 理想气体的熵和吉氏函数仅是温度的函数。(错。还与压力或摩尔体积有关。) 5. 封闭体系的1mol 气体进行了某一过程,其体积总是变化着的,但是初态和终态的体积相等, 初态和终态的温度分别为T 1和T 2,则该过程的? =2 1 T T V dT C U ?;同样,对于初、终态压力相 等的过程有? =2 1 T T P dT C H ?。(对。状态函数的变化仅决定于初、终态与途径无关。) 6. 自变量与独立变量是一致的,从属变量与函数是一致的。(错。有时可能不一致) 三、填空题 1. 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的变化与途径无关,仅决定于初、终态 。 2. 单相区的纯物质和定组成混合物的自由度数目分别是 2 和 2 。 3. 1MPa=106Pa=10bar=9.8692atm=7500.62mmHg 。 4. 1kJ=1000J=238.10cal=9869.2atm cm 3=10000bar cm 3=1000Pa m 3。 5. 普适气体常数R =8.314MPa cm 3 mol -1 K -1=83.14bar cm 3 mol -1 K -1=8.314 J mol -1 K -1 =1.980cal mol -1 K -1。 第2章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一、是否题 1. 纯物质由蒸汽变成液体,必须经过冷凝的相变化过程。(错。可以通过超临界流体区。) 2. 当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纯物质就以液态存在。(错。若温度也大于临界温度时,则是超临 界流体。) 3. 纯物质的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蒸汽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则纯物质的P -V 相图上的饱和汽体系和饱和液体系曲线可知。) 4. 纯物质的三相点随着所处的压力或温度的不同而改变。(错。纯物质的三相平衡时,体系自 由度是零,体系的状态已经确定。)

传热学杨世铭第四版第十章答案

第十章 思考题 1、 所谓双侧强化管是指管内侧与管外侧均为强化换热表面得管子。设一双侧强化管用内径 为d i 、外径为d 0的光管加工而成,试给出其总传热系数的表达式,并说明管内、外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面积。 01 10 0001101111000010111112)/ln(1 1 12)/ln(1βπβπηβληβηβππληβπo d d d h d d d d h k d h d d d h t 算面积为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得计 算面积为管内表面传热系数得计传热系数:得以管内表面为基准得= 答:由传热量公式: ++= + +?Θ 2、 在圆管外敷设保温层与在圆管外侧设置肋片从热阻分析的角度有什么异同?在什么情 况下加保温层反而会强化其传热而肋片反而会削弱其传热? 答:在圆管外敷设保温层和设置肋片都使表面换热热阻降低而导热热阻增加,而一般情况下保温使导热热阻增加较多,使换热热阻降低较少,使总热阻增加,起到削弱传热的效果;设置肋片使导热热阻增加较少,而换热热阻降低较多,使总热阻下降,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但当外径小于临界直径时,增加保温层厚度反而会强化传热。理论上只有当肋化系数与肋面总效率的乘积小于1时,肋化才会削弱传热。 3、 重新讨论传热壁面为平壁时第二题中提出的问题。 答:传热壁面为平壁时,保温总是起削弱传热的作用,加肋是否起强化传热的作用还是取决于肋化系数与肋面总效率的乘积是否人于1。 4、推导顺流或逆流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式时做了一些什么假设,这些假设在推导的哪些环节中加以应用?讨论对大多数间壁式换热器这些假设的适用情形。 5、对于22112211221m1q c q c q c q c q c c q m m m m m =<≥及、 三种情形,画出顺流与逆流时冷、热流体温度沿流动方向的变化曲线,注意曲线的凹向与c q m 相对大小的关系。 6、进行传热器设计时所以据的基本方程是哪些?有人认为传热单元数法不需要用到传 热方程式,你同意吗? 答:换热器设计所依据的基本方程有: m m m t KA t t c q t t c q ?=" -'="-'=)()(22221111φ 传热单元法将传热方程隐含在传热单元和效能之中。 7、在传热单元数法中有否用到推导对数平均温差时所做的基本假设,试以顺流换热器效能的计算式推导过程为例予以说明。 答:传热单元数法中也用到了推导平均温差时的基本假设,说明略o 8、什么叫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什么叫校核计算? 答:已知流体及换热参数,设计一个新的换热器的过程叫做设计计算,对已有的换热器,根据流体参数计算其换热量和流体出口参数的过程叫做校核计算。

热力学习题答案

热力学习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9章热力学基础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平衡态、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2. 掌握内能、功和热量的概念。 3.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在各等值过程中及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量。 4. 掌握循环及卡诺循环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循环及卡诺循环的效率。 5. 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概念。 6. 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了解两种表述的等价性。 7. 理解熵的概念,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及无序性。 二. 内容提要 1. 内能功热量 内能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内能是系统的态函数,它由系统的态参量单值决定。对于理想气体,其内能E仅为温度T的函数,即 当温度变化ΔT时,内能的变化

功热学中的功与力学中的功在概念上没有差别,但热学中的作功过程必有系统边界的移动。在热学中,功是过程量,在过程初、末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过程不同,系统作的功A也不相同。 系统膨胀作功的一般算式为 在p—V图上,系统对外作的功与过程曲线下方的面积等值。 热量热量是系统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量度。热量也是过程量,其大小不仅与过程、的初、末状态有关,而且也与系统所经历的过程有关。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增加内能,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即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式为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几种过程的A、Q、ΔE的计算公式 (1)等体过程体积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体积V =常量;其过程方程为 在等体过程中,系统不对外作功,即0 A。等体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内 V 能的增量相等,即 (2) 等压过程压强不变的过程,其特点是压强p =常量;过程方程为 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

化工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

模拟题一 1. T 温度下的纯物质,当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则气体的状态为( c ) A. 饱和蒸汽 B. 超临界流体 C. 过热蒸汽 2. T 温度下的过冷纯液体的压力P ( a ) A. >()T P s B. <()T P s C. =()T P s 3. T 温度下的过热纯蒸汽的压力P ( b ) A. >()T P s B. <()T P s C. =()T P s 4. 纯物质的第二virial 系数B ( a ) A 仅是T 的函数 B 是T 和P 的函数 C 是T 和V 的函数 D 是任何两强度性质的函数 5. 能表达流体在临界点的P-V 等温线的正确趋势的virial 方程,必须至少用到( a ) A. 第三virial 系数 B. 第二virial 系数 C. 无穷项 D. 只需要理想气体方程 6.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 a ) A. 丙烷、丁烷和少量的戊烷 B. 甲烷、乙烷 C. 正己烷 7. 立方型状态方程计算V 时如果出现三个根,则最大的根表示( ) A. 饱和液摩尔体积 B. 饱和汽摩尔体积 C. 无物理意义 8. 偏心因子的定义式( ) A. 0.7lg()1s r Tr P ω==-- B. 0.8lg()1s r Tr P ω==-- C. 1.0lg()s r Tr P ω==- 9. 设Z 为x ,y 的连续函数,,根据欧拉连锁式,有( ) A. 1x y z Z Z x x y y ?????????=- ? ? ?????????? B. 1y x Z Z x y x y Z ?????????=- ? ? ?????????? C. 1y x Z Z x y x y Z ?????????= ? ? ?????????? D. 1y Z x Z y y x x Z ?????????=- ? ? ?????????? 10. 关于偏离函数M R ,理想性质M *,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R M M M =+ B. *2R M M M =- C. *R M M M =- D. *R M M M =+ 11.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纯物质无偏摩尔量 。 (B )任何偏摩尔性质都是T ,P 的函数。

作业(热力学答案)

作业8(热力学) 一、选择题 [ ] 1. 有A 、B 两种不同的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则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内能之间的关系为: (A) A B E E V V ????< ? ?????; (B) A B E E V V ????> ? ?????;(C) A B E E V V ????= ? ?????;(D) 无法判定 [ ] 2.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Q 为: (A) 1/3; (B) 1/4; (C) 2/5; (D) 2/7 [ ] 3.“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 ] 4.在给出的4个图像中,能够描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过程中密度随压强变化的图像为: (A) (B) (C) (D) [ ] 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压缩过程后,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如果要使外界所做的机械功为最大,那么这个过程应是: (A) 绝热过程; (B) 等温过程;(C) 等压过程;(D) 绝热过程或等温过程均可 [ ] 6. 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1)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2)难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4)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以上4种判断正确的是: (A) (1)(2)(3); (B) (1)(2)(4);(C) (2)(4);(D) (1)(4) [ ] 7. 你认为以下哪个循环过程是不可能的: (A) 绝热线、等温线、等压线组成的循环; (B) 绝热线、等温线、等容线组成的循环; (C) 等容线、等压线、绝热线组成的循环; (D) 两条绝热线和一条等温线组成的循环 [ ] 8.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 (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 (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同步练习: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2节

第十章第2节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 1.(山东济南一中2016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B ) 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解析: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罐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因体积不变,做功为零,从外界吸收热量,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A、C、D错误。 2.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D )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 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 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 解析: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及物体的质量决定,不是只由温度决定,故A、B错;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内能大的物体内能继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继续减小,故C项错;关于热量的论述,D项是正确的。 3.关于热量、温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的转移量;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量度B.在绝热容器中,放入两个温度不等的物体,则高温物体放出温度,低温物体吸收温度,直到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C.高温物体内能多,低温物体内能少 D.两个质量和比热容都相等的物体,若吸收相等的热量,则温度相等 解析: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量度,表示冷热程度;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的转移量,内能包括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与温度、体积、物质的量有关。D项,不知道初始温度,只能说温度变化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