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压测量电路设计

气压测量电路设计

气压测量电路设计
气压测量电路设计

SY-027

传感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完整版)智能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期末试卷A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2学期 《智能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期末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MEGA16单片机I/O 端口的方向寄存器作用是(对端口输入输出选择)。 2、MEGA16单片机I/O 端口的输入寄存器作用是( 判断端口电平高低 )。 3、MEGA16单片机I/O 端口的数据寄存器作用是(对端口写入“1”或“0” )。 4、ATmega16单片机是( 8 )位单片机。 5、MCUCR 寄存器是( 控制寄存器 ),用于设置 INTO 和INT1的中断( 触发)方式。 6、GICR 寄存器是( 中断控制寄存器 ),用于设置外部中断的中断(允许 )位。 7、全局中断使能位是(状态)寄存器中的 第( 七 )位 即( BIT/7 )位。 8、TCNT0是定时器( T/C0)的(数据 )寄存器,作用是( 对计数器进行读写 )。 9、T/C0的计数时钟源可以来自( 内部 )和( 外部 )两种。 10、T/C0工作在普通模式时,( 计数初值 )由TCNTO 设置,最大值为( OXFFFF )。 11、使用MEGA16单片机的AD 相关寄存器有( AD 多工选择寄存器 )、( ADC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A )、( ADC 数据寄存器)、( 特殊功能IO 寄存器 )。 12、MEGA16单片机TWI 相关寄存器有( TWI 比特率寄存器 )、( TWI 控制寄存器 )、( TWI 状态寄存器 )、( TWI 数据寄存器 )。 13、MEGA16单片机与SPI 相关的寄存器有( SPI 控制寄存器 )、( SPI 状态寄存器 )。 14、24C08是具有( I 2c )总线协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15、USART 模块的管脚发送数据管脚名称为( TXD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MCUCR 寄存器中的中断触发模式位是?(D ) A 、ICS00\ICS01 B 、ICS10\ICS11 C 、SM2 D 、A 和B 2. ATmega16的GICR 寄存器中外部中断0的中断使能位是(B ) A 、INT1 B 、INT0 C 、INT2 D 、INT3 3.多位数码管显示器通常采用(B )法显示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课程名称: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焦道楠 学生学号:1314020114 年级:2013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1)班 指导教师:王留留 电子工程学院制 2016年3月

目录 1 绪论 (1) 2 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1)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3 设计方案制定 (1) 3.1 设计的原理 (1) 3.2 设计的技术方案 (2) 4 设计方案实施 (3) 4.1 单片机模块 (3) 4.2 传感器模块 (4) 4.3 A/D转换模块 (5) 4.4 LCD12864点阵液晶显示模块 (6) 5 各模块PCB图 (7) 5.1 单片机模块 (7) 5.2 传感器模块 (7) 6 系统的程序设计 (9) 7 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学生:焦道楠 指导教师:王留留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 绪论 在电学中的测量技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广泛应用于学校、工业、工厂、科研等各种领域,供实验室和工业现场测量使用。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成为主体的今天,电压、电流测量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在分析和总结了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实用、可靠、经济的设计原则为目标,设计出全数字化测量电压电流装置。系统主要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整个系统由中央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LED显示模块组成。可实现对待测电压、电流的测量,在数码管上显示。本次课程设计我所做的项目是基于单片机的电流检测系统,主要用到A/D转换和数码管显示。近几年来,单片机已逐步深入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各部门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单片机也根据社会的需求而相继开发出来。单片机是一个器件级的计算机系统,实际上它是一个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由于它功能齐全,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它可以应用到所有的电子系统中。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的可编程可插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的擦除多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的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 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利用单片机及其相关知识,设计一个电流检测电路。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画出相应电流检测电路的原理图,并进行检测,生成PCB板; (2)编写程序,实现电流检测功能; (3)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做出实物,并估算其成本。 3设计方案制定 3.1 设计的原理

数显式测量电路设计报告.doc

数显式测量电路设计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题目数显式β测量电路说明书_________________页图纸_________________页班级自控1202 姓名徐越学号2012014059 同组人郭腾龙指导教师曹晰2014年9月11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及基本要求二逻辑框图设计三逻辑电路的设计及参数计算四安装调试步骤及遇到的问题五印刷线路板设计六体会及建议七参考文献八附录(元件使用说明)九附图(框图逻辑图印刷线路板图)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及基本要求目的设计一个β数显式测量电路,以方便测量一个NPN三极管的β值要求1.可测量NPN硅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199,测试条件为1IB10μA,允许误差±2;2)14VVCE16V,且对不同b值的三极管,VCE的值基本不变。 2.用两只数码管分别用来显示十位和个位,发光二极管用来显示百位,其亮状态和暗状态分别表示1和0。 3.数字显示器。 显示的数字应当清晰,显示周期的长短要适合,应大于人眼的滞留时间(0.1s)。 4.设B、C、E三个插孔,当北侧三极管插入时,打开电源,显示器即显示该三极管的β值。

5.限定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如下所示通用型集成运放LM324 高阻型集成运放LF351 通用型集成电压比较器LM311 集成定时器NE555 2/5十进制计数器74LS90 BCD七段译码器74LS47 双D上升沿触发器74LS74 六施密特反相器74LS14 四2输入与非门CC4011 共阳极LED七段数码管 二、逻辑框图设计 三、逻辑电路的设计及参数计算1. β/Vx转换电路(1)采用固定偏置电流电路由测试条件10 uA,可选择合适的、2采用运放构成的电压并流负反馈,使Vx∝VXβIBR2 VX 极性为正由测试条件由β199时,取Vx最大值为13V,则可得到R2 为了平衡,R3略小于R2 2.压控振荡器(1)积分器、电压比较器的选择351高阻型;311专用电压比较器(转换速度快)(2)积分器中的D1使正向积分与负向积分的回路不通、时间不同。 R9R4′为能实现压控振荡,并忽略正向积分时间。 (3)后接的43k电阻的作用(4)积分器输出的V1波形 3.计数时间产生器电路(1)计数时间Tc须经反相器(4011)引出,因为译码器的消隐信号的相位是低电平有效。 (2)555定时器的VC2和VO的波形(3)计数时间与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相与(经与非门和反相器)4.计数、译码、显示电路(1)译码器采用47输出低电平有效,后接共阳极数码管;(2)90清零信号高电平有效,因此在使用

中考必考实验—粗略测算大气压值实验(实验精讲+典型例题)

实验十一、粗略测算大气压强的实验 【实验目的】: 粗略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实验器材】: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橡皮帽;刻度尺。 【实验原理】: P=F/S 知识依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 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实验步骤】: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实验记录】: 【数据处理】: ①注射器近似圆柱体,由体积公式可以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V/L ②根据公式p=求出大气压强;

【考点方向】 1、该实验求出的大气压是估测数值,和真实的大气压数值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答:一、活塞与注射器之间存在摩擦;二、空气难以排尽。 2、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3、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4、空气无法排尽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5、实验前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主要好处有:一、减小摩擦;二、增加气密性。 6、实验过程中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可以减小活塞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7、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或者为了拉动时更省力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减小活塞的横截面积) 8、该实验的原理依据是:P=F/S 知识依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 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9、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从而使得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只有大气压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10、实验过程中应该水平方向、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压力。 11、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除了采用涂抹润滑油外,还可以采用:在用橡皮套封住注射器端口前,将其注射器水平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密封端口后再次拉动测得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去摩擦力就是大气压力。 12、如果考虑活塞和筒壁之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所测的大气压值应该比标准值偏大。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1.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2.课程代码: 3.课程类别:实践教学环节 4.课程性质:必修课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6.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课总学时:256总学分:16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学时:3周课程设计学分:3 7.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各专业 8.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CB电路设计一、课程设计简介 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是着眼于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初步实验技能;毕业设计是针对本专业的要求所进行的全面的综合训练;而课程设计则是针对某几门课程构成的课程群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群中所学到的理论学以致用,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包括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方案的论证、方案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板电路(即PCB)设计、元器件的选型、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安装与焊接,电路的调试,撰写设计报告等实践内容。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讨论和研究相结合为辅的方式进行,着重就设计题目的要求对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形成、电路调试和参数测量等展开讨论。 由指导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学生自选题目需要通过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共同审核批准),讲解示范的案例,指导学生各自对自己考虑到的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行

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并进行论证,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电子产品,撰写设计报告。需要注意是,设计方案的原理图须经Proteus软件仿真确信无误后,才能进行印刷电路图的制作,硬件电路的制作,以避免造成覆铜板、元器件等材料的浪费。电路系统经反复调试,完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后,再完善设计报告。设计的整个过程在创新实验室或电子工艺实验室中完成。 二、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升从事工程设计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思路、内容、步骤和方法。使学生能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设计、安装、焊接、调试等实践过程,使电子产品达到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性能指标的能力。 3、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转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工程设计的程序和实施方法;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可以给毕业设计提供坚实的铺垫。 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调工作能力。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撰写科技报告和技术文件打下基础。 5、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基本要求: 1、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路分析、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的工程设计能力。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能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问韪、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摆实验周期测量电路设计方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单摆实验周期测量电路的设计 班级34010104 学号2013040101164 学生姓名周兴荣 指导教师滕金玉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单摆实验周期测量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说明与技术指标 在物理实验中,通常采用人工计时测量单摆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测量单摆摆动的周期时间,拟采用时钟电路配合触发电路测量单位时间单摆摆动次数,具有方便快捷、方便准确的特点,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二、设计要求 图1单摆实验计数器电路原理框图 1.电源输出电压为:+5V。2.最大定时时间100S,摆动开始时,触发时间计时,测量5个单摆整周期时间停止,通过5个周期的时间得出一个整周期的时间。3.计数显示用LED数码管。 4.根据技术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电路和元器件参数。5.画出电路原理图(元器件标准化,电路图规范化)。 三、实验要求 1.根据技术指标制定实验方案;验证所设计的电路,用multisim软件仿真。 2.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推荐参考资料 1.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五、按照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2015 年7 月19 日

一、概述 步入新纪元,高科技的发展如火如荼,各行各业百废俱兴,方便、快捷、高效成为高科技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单摆实验周期测量时一定有不少人深有体会,高中或初中的单摆实验在记录单摆周期时间时使用的是电子秒表,当然这还需要手动,我们在开始计时时和结束计时要尽可能的同步于单摆,可想而知实际同步那是不可能实现,但在要求高精度的实验中要这样做,也绝不可能。单摆实验周期测量的数字电路出现可以解决使用秒表计时时出现的计时不同步的的问题,这样便可以减少误差甚至没有误差,为测量单摆实验周期提供更加精准的计时时间。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摆试验周期测量电路的设计,在硬件方面上使用了一个十六进制的74161N计数器和三个十进制的74160N计数器芯片,一个D触发器芯片,也同时使用了四个LED管与555定时器等。实验设计分为计数部分与计时部分,十六进制计数器芯片连接的LED数码管显示的是单摆第一次经过最低点记数开始,以后每次经过最低点的次数,开关则是每次最低点闭合一次单摆计数器计数一次,LED并显示。555定时器产生1S的时钟信号脉冲,用于三个并联74160N计数器芯片的记时,并同时在三个与之相连的LED管上显示时间。当74161N为零时记时芯片是被清零的,这保证了记时的同步性。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记时的最大值为X,则可当记时为(X+1)时进行记时置零,同时实验要求记录A个周期内的时间,在单摆计数显示数等于(2A+1)时使用三输入与门从计数芯片部分产生高电平触发D触发器,Q*出来便是低电平与个位记时芯片的ENP端相连,对于74160N芯片ENP端低电平时则保持此芯片的的状态,这样当计数部分走到(2A+1),此时也就是A 个周期时停止记时,所记录的便为A个周期的时间。然后便用记时显示的时间除以A就得到我们所求的时间。

传感器电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传感器电路设计

目录 1. 引言 1 2. 溶解氧传感器简介 1 3.信号输入部分电路 4 3.1 电源滤波电路图 4 3.2 信号放大电路 5 3.2.1信号放大电路图 5 3.3 AD623放大器简介 6 3.3.1AD623放大器的特点 6 3.3.2AD623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6 4 单片机电路7 4.1 单片机电源电路图8 4.2 89LPC925芯片简介8 4.2.1 P89PLC925芯片主要功能8 4.2.2 P89PLC925的低功耗选择11 4.2.3 P89PLC925的极限参数11 4.2.4 P89PLC925芯片管脚图11 5.MiniICP下载线的电路连接13 6.PCB板的绘制13 7.程序流程14 8. 总结16 参考文献16

传感器电路设计 摘要:溶解氧数字化传感器是应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传感器,它可以对液体中溶解氧 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量。本设计从总体上介绍了溶解氧数字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着重介 绍了电路元器件的选取以及输入信号的放大和P89LPC925芯片的工作原理,利用P89LPC925 芯片实现对溶解氧浓度的准确测量。 关键词:溶解氧传感器;P89LPC925;AD623 The design of the dissolved oxygen sensor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Class2 Grade2003, 0323110235) Abstract:Dissolved oxygen digital sensor is a king of intelligent sensor which use single-chip computer to control, it could measure the oxygen dissolved in liquid accurately. This design introduces the work principle of dissolved oxygen digital sensor, it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the circuit components and amplification of input signals and the work principle of P89LPC925 chip, P89LPC925 chip using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Key Words: dissolved oxygen sensor; P89LPC925; AD623 1 引言 氧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氧也是与化学、生化反应、物理现象最密切的一种化学元素,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医疗、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水产养殖中,水体溶解氧对水中生物如鱼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缺溶氧(溶解氧低于4mg/L)时将导致水生物窒息死亡;低溶氧导致水生物生长缓慢,增重率低而饵料系数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发病率高,生物的生长受到限制;高溶氧时某些鱼类幼体可能会出现气泡病。因此溶解氧浓度的精确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2 溶解氧传感器简介 溶解氧是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该定义是可查资料[1]-[4],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溶解氧测量已从水介质延伸到了非水液体介质,如丙酮、苯、氯苯、环乙烷、甲醇、正辛烷。分布方式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种.溶解氧的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溶解氧随着温度、气压、盐分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温度越高,溶解的盐分越大,水中的溶解氧越低;气压越高,水中的溶解氧越高。

(完整版)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精选题

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 1.(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 A.玻璃管太长了 B.玻璃管放斜了 C.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 D.玻璃管比较粗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由竖直变为倾斜,则 A.水银柱长度增大,高度升高B.水银柱长度不变,高度降低 C.水银柱长度减小,高度减小D.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3)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 C.玻璃管顶端突然破了一个小孔,水银会向上喷出 D.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2.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请完成下列问题: (1)蘸水的目的是. (2)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写出最终的化简结果) (3)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3.(2017春?西城区校级月考)某物理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取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 ③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1)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原理是. (2)活塞的横截面积S= .(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3)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4)如果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量的大气压值.(选填“偏小”或“偏大”) 4、如图所示,小宁用轻质吸盘等器材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B.将蘸水的塑料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测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D. E.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宁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应为. (2)实验中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3)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4)实验中计算大气压的表达式是P=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5)小宁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了以下原因:

环境噪声检测电路设计

环境噪声检测电路设计 作者:电气11-18 王鸿舸 根据老师提供的电路图以及两个基本要求,我做了以下两个噪声检测电路: 一.基本噪声检测电路 我大体上把这个电路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输入信号放大部分,第二部分是输出信号检测部分。 1.输入信号放大部分 首先我用了一个20mv的电源串联一个100Ω和10Ω的滑动变阻器然后接地,用来充当输入信号并进行调节。

然后我用了两级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每个放大器均放大十倍。因为第一个放大器需放大较小信号,第二个放大器需放大较大信号,两个信号对放大器的要求不同,所以两个放大器我采用了不同的型号。由于第一个放大器对放大精度要求较高,我在第一个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正向输入端之间我接了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调整放大器的放大精度,调到最佳后,我测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其换成定值电阻。

因为放大器的工作需要正负电源供电,所以我用一个正电源与NE555电路产生了一个负电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3脚输出高电平时C1、D2导通,对C1充电;当3脚输出低电平时C1、D1导通,C1放电并带动C2放电,由于C2下端接地,故C2上端电势被压低为负,也就产生了负电源。 2.输出信号检测部分

当输入信号经两级放大后形成一个较大输出电压信号,根据要求要把输出信号与基准电压50mv、0.5v进行比较以判别其大小。在这个电路的设计中我采用了或非门电路,整体工作原理是:如上图,左上角电源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分别为U3与U4提供0.5v与50mv的基准电压。当输入一个高于0.5v的信号时U3输出一个高电平,Q2导通,红灯亮;当输入一个介于0.5v与50mv之间的信号时U3、U4均输出低电平,故U5输出高电平,Q1导通,绿灯亮;当输入的信号低于50mv时,U4输出一个高电平,Q3导通,黄灯亮。 二.程控噪声检测电路 我把这个电路分为了三块:第一,输入信号检测电路;第二,单片机控制电路;第三,放大电路。 1.输入信号检测电路 这部分电路的设计与上个电路的输出信号检测电路的设计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个发光二极管由单片机编程控制进行点亮。 2.单片机控制电路

测量放大电路的设计

测量放大电路的设计 作者: 【摘要】:测量放大器能够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在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在自动控制领域,往往需要用电压信号进行控制,也就必然离不开电压测量放大器,由于测量放大器应用十分广泛,因而现在已经有集成的测量放大器供使用了。本次设计就是围绕测量放大器展开的,测量放大器主要是通过运用集成运放将所测量的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并且不对所测量的电路产生影响,这就是需要放大器有高的输入电阻和较高的共模抑制比。 【关键字】:放大电路二阶高通有源滤波器二级低通有源滤波器 一、设计技术与要求: 如图所示,测量放大器由基本测量放大器、二阶高通有源滤波器、二阶 低通有源滤波器三部分组成。 1、性能技术指标: (1)输入阻抗Ri>1m? (2)电压放大倍数Au≥1000(即输入信号Ui-p=1mv时,输出信号Uop-p>1v (3)频带宽度B=10?10KHZ (4)共模抑制比Kcmr>80dB 二:基本测量放大电路 如下图:放大器电路有两个同相放大器和一个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组合而成;该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电压增益容易调节,输出不包含共模信号等优点。若不接R时,该电路由于引入了串联负反馈,所以其差模输入电阻Rid和共模输入电阻Ric都很大;当接入电阻R后,由于R很小,则R与Rid(或Ric)并联后,该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Rid≈2R,共模输入电阻Ric≈R/2。其中RL是负载电阻。 基本放大电路有(前置放大电路组成)下:

图(1) 1其中放大倍数: Aud1==1+2R2/R1=81 Aud1’==1+2R2/R1=31

2其中放大倍为: Aud2==Rf/R3=20 由上可知在前置放大电路中,总的放大倍数为: Aud==Aud1·Aud2=81·20=1620 Aud==Aud1’·Aud2=31·20=620 由以上电路图(2)可观察到,Ri1是一个高输入阻抗的模块的组合放大电路,即输入电阻 Ri1=∞Ω>1MΩ 但由于引入了电阻R,因此,其引入的R达到要求的指标,两个R串联电阻之和2R满足: R>0.5MΩ 为了有更好显示效果,取标称值R=1.2MΩ。 同时,共模抑制比K CMR ,由于放大电路由两级放大电路组成,K CM R1 表示第 一级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 K CMR2 表示第二级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即该型运放的共模抑制比,则 K CMR = K CM R1 ·K CMR2 其中,K CM R1=Aud1/Auc1,K CMR2 = Aud2/Auc2。 又Aud1≥1,K CM R1 ≥1,因此有; Aud1≈1+2R2/R1=81,Aud1==1+2R2/R1=31, Auc1≈1 则有K CM R1=Aud1/Auc1≈Aud1≈81,K CM R1 =Aud1/Auc1≈Aud1≈31,

单片机气压计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功能要求 (1) 第二章系统设计 (2) 2.1整体设计思想 (2) 2.2系统总框图 (2) 第三章主要元器件的功能作用 (3) 3.1 气压传感器MPX4250 (3) 3.2 数据转换芯片ADC0832 (3) 3.3 MC78L05电源电路 (4) 第四章模块设计 (6) 4.1 A/D转换模块 (6) 4.2数据处理模块 (6) 4.3显示模块 (6) 4.3.1数据采集模块 (6) 4.3.2数据转换模块 (6) 4.3.3 数据处理模块 (7) 4.3.4显示模块 (8) 第五章单片机调试仿真 (9)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程序代码 (13)

第一章功能要求 该课程设计数字气压计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当前的气压。 该课题的主要技术指标是LM016L上显示的气压是否准确,如果有波动,波动范围是否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第二章系统设计 2.1整体设计思想 本设计主要的功能是使整个电路能够完成液晶显示器上能显示出正确的气压读数。设计系统结构时,需要考虑整体的稳定性、复杂程度、整体造价及调试时要考虑的难易程度等因数。本设计是基于MPX4250的数字气压计的设计,主要包括对软硬件的设计和调试。软件部分应用C语言及单片机知识根据系统特点写出需要的单片机程序。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四大块,即大气压的非电信号数据的采集、转换、处理以及显示。 2.2系统总框图 气压计硬件部分由四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信息采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下图为系统总框图。 2.1系统总框图

第三章主要元器件的功能作用 3.1 气压传感器MPX4250 MPX4250是一款绝对压力集成传感器。它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可测量发动机进气管道的绝对压力,再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每个汽缸所需要的燃料量,以保证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在该集成传感器芯片上,除具有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外,还有信号放大器及用作温度补偿的薄膜电阻网络。薄膜网络可用激光技术进行校准。 测压范围20-250kpa。 相应的输出电压为0.2V-4.9V。 精度为±1.5%。 工作温度范围为-40℃-- +125℃。 MPX4250如图3.1所示。 图3.1 MPX4250 3.2 数据转换芯片ADC0832 气压传感器MPX4250输出的是模拟电压,因此,必须进行模拟到数字的转换才能交由单片机处理。 ADC0832是一种8位分辨率、双通道A/D转换芯片。其最高分辨率可达256级,可以适应一般的模拟量转换要求。其内部电源输入与参考电压的复用,使得芯片的模拟电压输入在0-5V之间。芯片转换时间仅为32μS,据有双数据输出可作为数据校验,以减少数据误差,转换速度快且稳定性能强。独立的芯片使能输入,使多器件挂接和处理器控制变

大气压测量实验

大气压测量实验 1、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V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为L .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________. 2.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20cm 3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 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13-47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为18N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为10cm 。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3.某物理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 .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14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C .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 D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 (1)完成实验步骤A 的目的是 . (2)活塞的横截面积S = . (3)请根据实验步骤将记录表格的第一行栏目补充完整(不要求填入实验记录数据). 大气对活塞 的压力F /N 注射器的容积V /m 3 活塞的横截面积S /m 2 (4)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 . (5)由于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量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小”或“偏大”) 3、已知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 。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究竟有多大?他设计的实验方案 是:将蘸水的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设法量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如图所示)。它选择的实验器材是:量程为5N 的弹簧测力 图13-47 图14

位移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

成绩评定:_______ 传感器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位移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

电涡流传感器由于具有对介质不敏感、非接触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对金属的位移检测中。为扩大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采用恒频调幅式测量电路, 引用指数运算电路作为非线性补偿环节。利用Matlab计算软件辅助设计了直径为60mn电涡流传感器探头,并结合测量电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大测量范围接近90mm验证了该系统工作的稳定性,证明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关键词: 电涡流传感器; 测量电路;大位移; 线性化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 1 2.1 设计任务 ---------------------- 1 2.2 设计要求 ---------------------- 1 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 1 3.1 设计方法----------------------- 1 3.2 设计步骤 ---------------------- 2 3.3 设计原理分析 -------------------- 6 四、课程设计小结与体会--------------- 6 五、参考文献- ------------------------- 6

一、设计目的 1.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的前景及用途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2.1设计任务 扩大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采用恒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引用指数运算电路作为非线性补偿环节。验证了该系统工作的稳定性,证明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2.2设计要求 1. 工作在常温、常压、稳态、环境良好; 2. 设计传感器应用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 应用范围:测量物体的位移。 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 3.1设计方法 电涡流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非接触、对介质不敏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对金属位移等的测量中。尽管用电涡流传感器非接触测量位移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测量位移的线性范围受到传感器线圈直径的限制,位移测量范围为线圈直径的1/3~1/5,大直径的传感器,其测量范围最大可以接近到直径的1/2。在许多领域希望能进一步扩大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以满足大位移的非接触测量。文中采用指数运算电路作为非线性补偿环节来改善传感器原有的传输特性,扩大传感器测量范围。 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闭合金属导体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闭合的感应电涡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传感线圈由交流信号激励在产生焦耳热的同时,又要产生磁滞损耗,它们造成交变磁场能量的损失,进而使传感器的等效阻抗Z发生变化。 影响阻抗Z的因素有被测导体的电导率、磁导率、线圈的激励频率f及传感器与被测导体间的位移x等,只要保证这些影响因素只有位移x变化,其他都保持不变,则传感器

基于气压传感器的高度测量系统设计

基于气压传感器的高度测量系统设计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基于气压传感器的高度测量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气压传感器的高度测量系统设计。系统通过Arduino微控制器读取传感器BMP085的温度、气压值及温度补偿校正参数;利用温度、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结合软件编程及插值优化计算出海拔高度或相对海拔高度;在LED屏上显示当前温度、气压、海拔高度或相对海拔高度值。整个系统集传感器和微控制器一体,具有结构精简、灵敏度高、低功耗、体积小、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 关键词:气压传感器、线性插值、高度测量 0引言 当前对海拔高度的测量主要的方式有利用GPS的测量,采用仪器的测量和基于气压的海拔高度测量三种方式。GPS精度能达到要求但成本较高;仪器的测量因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相比较而言,采用微控制器的基于气压传感器高度测量系统在灵敏度、体积、成本、智能性等方面更符合实用要求。该系统采用Arduino微控制器利用温度、气压值等传输参数经过处理后将大气压值转换成海拔高度值。经实验得出该系统得到的数据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在便携气象仪系统、低空飞行器系统、气象控制系统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部分由Arduino微控制器、供电模块、LED显示模块、数字气压传感器BMP085以及外围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 图1气压高度计硬件系统框图 气压传感器BMP085通过IIC总线接口和微控制器Arduino相连,从而将温度、气压数据传送到微控制器,经过软件编程将微控制器获得的数据处理得到当前海拔高值或相对海拔高度值,将处理后相对精确的数据值再由显示器输出。系统的硬件接口布线如下: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实验报告 班级:电信12305班 指导老师:朱婷 小组成员:张壮安剑锋罗杰杨康熊施任务分工:1.张壮实验报告的撰写 2.安剑锋检查元件及整理 3.罗杰电路的焊接 4.杨康元器件的保管及测试 5.熊施协助电路的焊接 2014年11月14日

项目一:红外线电路设计 一、电路工作原理 常用的红外线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直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红外线而不会死可见光。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线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二、电路原理图设计

课题名称元件数量备注 红外线发射——接收模拟 电路红外线发射管 1 红外线接收管 1 发光二极管 1 运放uA741 1 20K可调电位器 1 100Ω电阻 1 10kΩ电阻 1 330Ω电阻 1 元件清单表 三、电路设计与调试 (1)各小组从指导老师那里领取元器件,分工检测元器件的性能。(2)依据电路原理图,各小组讨论如何布局,最后确定一最佳方案在洞洞板上搭建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图。 (3)检查电路无误后,从信号发生器送入适应电压。 (4)调节可调电阻R3的阻值,观察发光二极管LED是否出现闪烁现象,如果出现说明有发射和接收,如果没有检查电路。(5)实验完毕,记录结果,并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不能天大(小于200mA);(2)在通电前必须检查电路无误后才可; (3)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峰峰值1.5~2.5V。 项目二:定时电路的设计一、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三相检测电路设计指引

电控设计规范三相检测电路设计指引 1.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 1.2相电压:火线对零线的电压。 1.3线电压:火线与火线间的电压。 2总述 在三相空调室外机上,常用到三相检测电路来检测三相电的相序和缺相,以达到保护压缩机的目的。下面介绍其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3电路原理 3.1电路原理图 图1 3.2工作原理简介 3.2.1在了解电路工作原理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三相交流电的知识。 所谓三相交流电是指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其三角函数表示为: 三相交流电有星型(Y)和三角形(Δ)两种接法,如图3所示: a星型接法b三角形接法 图3 星型接法采用三相四线制,有一根公共的零线;线电压是380VAC,相电压是220VAC,因此可以提供380VAC和220VAC电压,适用于三相负载平衡和不平衡的场合。目前市电是采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本标准只适用于该接线方式。 三角形接法采用三相三线制,没有公共零线;只能提供380VAC线电压,一般用于三相平衡的场合。有些船舶等环境下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该接线方式。 3.2.2从原理图1可以看到,需检测的电源是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每一相的电压(A、B、C相和零线之间电压,220VAC)通过4007二极管和68K大功率电阻加到PC817光耦上,在正半周期光耦导通,负半周期则光耦截止;由于光耦输出端有上拉电阻,故光耦导通时芯片检测到低电平,光耦截止时芯片检测到高电平。A、B、C三相电的相差是120o,芯片检

RLC测量电路设计

RLC测量电路设计 摘要: 仪器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智能化,智能仪器是近年仪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RLC 测量仪是一种以单片机为基础的自动测量电阻R、电感L、电容C等参数的智能元件参数测量仪器。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单片机RLC测量仪。测量原理采用的是伏安法,伏安法又可分为固定轴法和自由轴法。由于固定轴法对硬件的要求很高而且存在同向误差,故本课题采用自由轴法测量。课题的研究分为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编制两个部分。在硬件方面,我们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软件方面,我们采用汇编语言控制。 关键字:RLC测量, 电阻R, 电感L, 电容C.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ing of instrument science, instruments are getting more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instrumen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instrument science and a keen edge of researching. RLC elemental meter is a kind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 used to measure elemental parameter such as resistance R, inductance L, capacity C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we made a virtual RLC elemental meter based on MCS. The paper includes two parts, one is the designing of hardware circuit ,the other is the programming .We used of MCS to control in the designing of hardware; And we used of advanced language to control in the software. Key words: RLC elemental meter, Resistance R, Inductance L, Capacity C.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RLC测量定义 1.2 基于单片机智能测量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1.3 RLC测量仪器的发展和现状 第二章.单片机概述 2.1 什么叫单片机 2.2 单片机的特点 2.3 单片机的发展 第三章.单片机的硬件基础 3.1 8051单片机内部逻辑结构 3.2 8051单片机的封装与信号引脚 3.3 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 第四章.RLC测量电路设计 4.1 RLC测量系统的总体系统 4.2 局部电路分析 4.3 相关的子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