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

突破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

——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

淮阳中学高远征

新课改把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确立为最高的宗旨和核心理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具体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上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

一、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的困惑

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困难就学生因素而言主要表现为:表述能力差,综合概括能力不强,学习效率低,对问题判断失准,高水平学生的提升难度大。实际上学生的水平是由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的,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受人文素养制约。经过深入调查和反思,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1、什么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现,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就是使学生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合理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之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掌握知识结构和知识点,把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2、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的原因

目前教育的现状不是着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是片面追求升学人

数的功利思想占据了教育中教和学主体的主流,从而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

缺失。

自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特别是近些年,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人

们对读书受教育的要求变得异常功利,学生的读书目标是冲着求功名,找

出路,出人头地等而来的,受这种意识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

世界观就不是十分健全和健康了,当然也严重影响和制约能力的提升。家

长强烈的功利思想,只注重分数,忽视能力,更无视孩子的综合素质更别

提人文素养的培养了。基础教育也受功利思想的影响,片面地追求分数、

升学人数,片面地认为分数等于素质,升学人数等于质量。

正是目前这一现状,学生的功利、家庭教育的功利、基础教育的功利,

导致高中教育困难重重,举步难艰。高中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和考查学

生的三维目标及能力,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知识的掌握与能力提升都能

实现,而考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区分度较大的能力时,学生往往顾

此失彼,漏洞百出,包括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提高的能力,由于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层次上不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经过长时期

的思考与分析,我认为目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就是学生人文素

养的缺失,只有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突破这一瓶颈。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解决提高师生人文素养的突破口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目前的教育,普

遍存在以知识为核心,以认知为主线,没有把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放在

应有的位臵,从而导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偏差,只知

道享受关爱,即很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况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

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质,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

砝码。

(一)培养人文素养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只是培养他

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他的人文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教育更多地重视科学知识的

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21 世纪的中

国要实现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需

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特别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

知识、素养、行为是三个不同的层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

养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仅仅是材料和工具,是一种可

以量化的东西。拥有较多的人文知识不一定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

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中才能称之为素养。人

文素养最终反映在具体的行动上,即人们的人文行为,人文行为是人文素

养的外显,也是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学的作用

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培养健康和健全的人格,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文

化素养,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增长自身的文化修养。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少教育家、社会学家痛感中国

教育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

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摒弃

片面追求物质而轻视人文素养的肤浅意识,逐渐培养对人文科学的兴趣,不

断地学习、积累、涵养人文底蕴和精神素质,把自己的体会渗透到教育教

学的实践中去,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成就学生的同时,也

成就自己,成就教育。

(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人文素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 , 以及维护人的健康、控制社会稳定 , 协调人际关系等。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民族弘扬精神文化传统、铸造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它能够引导和帮助人们懂得什么

是人 , 懂得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唤醒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 履行义务 , 享受权利 , 最终实现人生幸福。人文素养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 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能够帮助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 , 利于学生顺利成人。

那么,如何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呢?

1、是创建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组织,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巴金曾说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

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

界。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 文学作品的魅力由此可见。营造“书香校园”将促使教师、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

对话,与经典交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学

校的办学品位。淮阳中学一百多年的历史,使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书声、书香,影响了一代代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书

香气”浓缩了这所学校的文化精髓。

21世纪的今天,社会更追求“人”的现代化:人的情感、思想、知识、创造力的开发。我们可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原则下寻求到做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自己也能得到精神的发展的人。开展读

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举措,而且这应该是未来学习的一种模式。教育不仅需要有限的物质空间,

更需要无限的精神空间,不过分依赖硬件设施,走内涵发展之路,营造“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组织”,让师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打造具有

特色的教育品牌。校园是师生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对学生成长,对教师成

长意义都非常重大,创建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组织,养成终身学习的习

惯,是提高师人文素养的重途径和方法。

2、创设人文课堂,让时事知识进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以生为本,创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构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一般认为,时事知识进课堂应该是政治科教师的事,顶多也是历史科教

师和地理科教师、语文科教师的事,其实不然,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

高考命题的新特点在试卷中的体现和《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

却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的教师也必须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人文素养上下功夫。

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也离不开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一、学

生有一定水平的人文素养,能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判断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经常反映:学生做题答非所问,或做题有缺漏。表面

上看是审题不认真、演练过程马虎所致,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题中所标

明的条件理解判断存在误差,或就不能悟懂其中的真正意思。其二、现在

的高考试卷选材非常贴近生活、贴紧现实,如果学生不注重这些方面的知

识、常识,或者理科教师不能自觉关注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状况并传授

于学生,对学生而言,显然是一种缺失,势必产生严重的后果。

3、搞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当传统文化内化为学

生的素养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

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

除课堂传授外,还应通组织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

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活动实践中感染熏陶。如:让学生读《封神

演义》最后一回,了解自己姓氏的起源,以‘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各乡的传统习俗、传说、典故等传统文化及渊源。也可以

通过社会调查、中秋赏月、春节、冬至包饺子,写对联,让学生体验并感

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模拟百家讲坛,开设书法鉴赏、美术鉴赏、音乐鉴

赏课,语言阅读课等活动或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总之,通过搞活社团活动,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形成积极的人

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完成历史现代以及未来赋予学生们的任务。

4、从规范做人、规范做事、规范做题三个层面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生是教育和培养的对象,可塑性较强,教育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成长的

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是良好

习惯的积累。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指导和教育下,学生能从规范做题的

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严谨思维,做事规矩,态度认真的做题习惯,就可

以在做事、做人方面具有很好的素养,形成人格力量,让学生受益终生。

所以三规范教育既是立足学生实际,又是为学生终身发展量身定做的一种

模式。

近二年来,郑现清校长给我们提出一个教学研究的课题,即“ 10分理论”。如何让高水平学生在考试中再上一台阶,怎么样再增加10 分,以己拙见,

师生只有在提高人文素养上找出路。用战争上术语叫“围点打援” ,“点”的工作,我校教师做的相当扎实了,“援”的问题的解决是困扰质量提升的

关键,此题突破,能收到“水涨则船自高”的最终效果。

学术道德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随着近年报导的越来越多的学术抄袭、造假、腐败等问题,学术道德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很多科研从业者只关注眼前的课题,忽视人文素养的发展,最后导致人文素养的缺失,限制了思维,并在往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学术道德与人文素养这门课,针对这两个与科研工作者息息相关的论点,让我对它们的理解大大提升,并在往后的科研生活中牢牢记住学术道德,努力发展人文素养。 首先是学术道德。学术道德是科研工作者应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没有它的约束作用,学术界必然一团糟。试想,科研人不再注重真正的科研工作,相互抄袭,伪造数据,贪腐经费,把名和利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这样科学研究还能进步吗更有甚者,过分强调自我,忽略国家和社会需要,追求享乐,不顾他人感受,这种行为行径必然污染学术氛围,制约整体发展。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暂时达不到科研者的高度,但防微杜渐,从最开始就培养这种对学术道德的自觉遵守,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会产生一个积极的影响。所以,加强我们的学术道德修养也是我们学习专业课程同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今社会浮夸之风、拜金主义盛行,赚钱多少很多时候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很多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默默坚守,为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这才是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系应该具备的。那么要怎么来提升整个社会的学术道德氛围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 舆论导向,先进社会网络发达,国家应该通过网络大力传播正能量。多宣传科研工作着的成功案例,大力传播他们的先进事迹。而下级政府单位,包括学校,应该鼓励科研工作者,多报导大家身边的优秀先进事例,奖励优秀并具备较高道德素养的个人或集体,使得广大学生和科研人有学习的目标,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提升的良好氛围。 2. 加大对违背学术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应该提升对负能量的打击,让大家明白学术抄袭,腐败,不正当的行为不会真的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相反只会把自己带向毁灭。这样就在学术界敲响警钟,提醒人们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 提升科研工作者薪资待遇。前面提到,当今社会赚钱多寡很多时候成为衡量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虽然这样的价值观是不对的,但在这样的大体氛围前,科研工作者的普遍收入不高必然会一定程度降低他们的成就感。而在我国,科研工作待遇普遍偏低,甚至很多科研从业者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处于难以养家的状态,这种情况让他们如何专心进行科研呢所以,提高科研工作者整体薪资待遇能让他们专心投身科研事业,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不再通过“灌水”,贪腐等行径来获取利益。 4. 形成正确的社会人生观价值观。说来说去,当今社会各种学术问题都是源于人们追求名利造成的,追名逐利成为很多人从事科研工作的终极目标,而从事科学研究来获取名利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也就产生了很多的学术“抄袭”、“一稿多投”等现象。所以政府机关应该引导整体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术研究应该是兴趣使然,而不应该是追名逐利。 以上是我对学术道德的看法,现在谈人文素养的问题。科学技术和人文素养是这个社会进步发展的两块基石,缺一不可。通过对以往那些大科学家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往往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都具备相当高的人文素养,或热爱文学、或钟爱艺术。人文素养不会浪费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相反,它能提升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让我们在思考学术问题时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最简单的方面,人文素养的提升能让我们在撰写学术报告、论文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更能让读者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现在全球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开始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那么,又要如何提高人文素养呢我认为这个首先应该从个人角度自觉形成对人文学科的热爱,很多人把对知识的获取完全看成是“任务”,因而反对对“多余”的人文学科的学习,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人文学科的好处不在于我们能看见的,很多时候,它在不

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人文素质和职业修养学习体会】 人文素质和职业修养学习体会 人文素养,百度百科的意思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 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质和职业修养这门课带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上的启迪,更是一种在精神上的影响。人文素质和职业修养可以解释为人 文素质和职业修养的相互影响,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 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职业素养是专业第一位,但是除 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因此,这门课对我们将来的就业也 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我们也要适应教学的安排,一天中总有那么几个时候是没课的,所以要合理安排空余的时间,积极为未来的就业做安排。大学 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校 园文化折射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规范,对学生的思想 和行为有很大影响。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 而关于做人,我们的确要有自主意识,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确定 自我。在每个角色中,安分于自身,不逾越。就像老师说的,该玩 的时候,玩的疯点没关系,而 在学习时也应该认真对待。 大学里,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每个人都从零开始,我们应该从现 在开始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可以做一个独立自主、诚实守信的人, 我们要合群、要有责任感。其实,我们还需要在这里学习一种叫团 队意识的东西,和别人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要倾听别人 的意见,和别人沟通交流,其实这也是一种素质的体现。

同样的,大学怎么可以不参加一些社团,在那里,我们参加活动, 认识更多的人,在这个小社会里,学习者为人处事。 我们的职业技能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学得这么辛苦,但 说实在话,现在如果不辛苦,那以后有更多的苦要吃。 其实,我蛮喜欢这门课的,在很多时候可以深刻剖析自己的内心, 了解自己究竟在想什么,到底要什么。我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 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时候在写实训报告的时候,感觉是一种诉说,让自己有个释放的地方。 总的来讲,我觉得学习和生活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协调的,只顾了学 习不行,但若只顾了生活,那也是不行的。在大学里,我们要不断 提高自己的素质,有了这个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学习为保障,那 还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冲向成功。 【篇二:人文素质和社会生活心得体会】 《人文素质和社会生活》心得体会 我们处在一个人文精神凸显的时代,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努力提 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这不但和每个大学生的 全面发展、人格建构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昌盛、富强。大一下学期,我们开展了《人文素质和社会生活》这门课,虽然只 有短短4个星期的时间,却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首先布臵给我们一个任务,就是设计一 条旅游线路,这个任务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的,我们小组共8人, 路线主题是:“海上花园,温馨厦门”,当谈到在一个团队里的收获,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于团队工作流程的切身体会、亲力亲为。讨论旅 游地点、查找资料、图片、整理资料、写策划文案、作ppt等每一 个环节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每一道工序都是我们经过反复讨论之 后得出的共识,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提高人文素养,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提高人文素养,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人文素养是师德素养的重要依托。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人文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语文的内涵是丰富而博 大的,语文教师若想高质量地完成语文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立足于语文学 科特性,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把自己看成是人类文明的 传承者,去探究文本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殿堂里感受到人 类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既决定教学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陶冶教化作用的综合素养。(一)如何培养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常读,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教师的角色更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的职业。常读书,会读书,提升自己人文素养,是一个语文教师自始自终的习惯和爱好。教师阅读面要广,又要精,语文学科涉及面广,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时政新闻,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在不同文本、不同题材、不同章节的课文中,因此,教师要胜任教学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涉及自己学科的知识,更要精深老道。学习经典的作品,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实际上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也可以学习历史知识,通过品读历史上的经典故事,可以感悟人生智慧,得到最佳的启发,从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可以展开对人生意义的谈论和反思,并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获得情感的愉悦和陶冶。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等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常思,人是有思想的最高级物种,有所思、有所想,方能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常思常想,悟出问题的实质,悟出事物的真谛,才能引出创造的火花。延续反复,便会沉淀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观点。教师要善于自省。自省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教师要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常议,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流碰撞,便会出现新的思想,在讨论探索中,相互砥砺,观点碰撞,抛弃陈旧尘渣,获得真知新感。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质询,现代通讯手段均可成为探讨砌磋的途径。 常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一思,探讨一答,读书一悟,灵光一闪,立即记下。作文是学生难题,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构思、写作,探讨作文的方法与途径,学生的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兴趣会逐步提升。每日一记,每周一记,教学后记,活动预案,生活感悟,时政见解,热点讨论,都可以诉诸笔端,日积月累,薄薄的纸便会积成厚重的书。

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何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来说,人文精神都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高扬了人文精神,社会才会生气勃勃、兴旺发达,人才活得有意义,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文化的传承、体现和创新。我们说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就是因为教师承担着这严肃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被赋予了塑造学生的任务。教师的这种社会定位,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表率,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虽然只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但作用却是异常巨大的。比起一般人来,教师特别需要学习人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 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铸造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地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三、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与效果 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的比较单纯,情绪化比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养同样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些,而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 四、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小题目: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大学生 综合素质的作用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嵌入式12-02班 姓名:高爽爽 联系方式:

流光容易把人抛,感觉才刚刚开始,却后知后觉已不再当初,无论心境还是人。是啊时光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晃一年已经过去了。昨日那埋怨时间过的太慢的情素似乎还游移在脑际,而今大二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在大一步步探索这些好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大学已然教会我太多。我已经深刻的体会到大学的自由时间是何其之多,一切都该由自己做主。还记得刚入大学时自己还像个孩子一样,什么都不懂,而如今在读过大学以后我却收获了不少,真正了解了大学的意义。它不仅是我们进入社会前期阶段的适应,更是提高我们自身价值的宝贵时期。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技能和提高人文素养,我认为大学是最美的人生阶段。 进入大学以后才认识到我们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需要业务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科学和人文素养则是提高大学生的两大支柱。了解科学是我们生活的手段,而人文素养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科学和人文素养来发掘自身的价值。 人文素养的提高利于大学生成人: 1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

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跨进高等学府的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单面人”,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近年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问题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九五”期间教育部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采取的十项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探索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目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开始被重视。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 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确立以育人为中心,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

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谈中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单位:龙游县求实职业中专 摘要:针对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技能养成,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方面的短板的问题,越来越影响中职学生的整体,全面,健康的发展。离党提出的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差之甚远的矛盾,本文就如何在职业学生中培养其人文素养的方法,途径提出个人的想法,建议并加以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学生管理,教育教学 身为一所职业学校,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确实能够使孩子成为某一方面的技术熟练工,或者是现代企业生产线的一个代工机器人。但是这些还是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全面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职业教育恰好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接续历史的伟大使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一种人的内在品质,他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它对人的全面健康,积极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来讲述一下学生人文素养应该如何培养的几点重要方面。 在日益急功近利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终极和崇高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有机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已经越来越迫在眉睫地成为当务之急。梁启超曾明确指出史学是:最博大、最切要的学问,能起到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的作用。1、历史课堂教学加强情感的投入与陶冶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职业。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同志在首届全国德育教学研讨会上说: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育,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它纵然能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但不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不能给学生以情感关爱,不能引导学生去追求真理。李大钊曾说过,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知识方面和感情方面二部分去说。从感情方面说,史与诗(文学)有相同之处,如读史读到古人当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自己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感情,被他们激发鼓动了,不由得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可见,历史极具以情感人的功能。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对学生有情感,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情感注入其中,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和毫无生气。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让我们敬,或让我们鄙;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怎能对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内容、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神采举止无动于衷,而不带感情色彩地去讲述呢?当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们怎能不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而忧思?当我们讲到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怎能

员工职业道德培训教材

员工的职业道德与基本素质修养 我国战国时哲学家荀况曾说:"积土成山,风土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 职业道德与人自身的发展。1.人总是要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生活: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职业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条件。2.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3.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的提高有利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人格升华的最重要的途径。 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1.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这就要求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应从大局出发,光明磊落、相互谅解、相互宽容、相互信赖、同舟共济,而不能意气用事、互相拆台。职工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觉悟。3.职业道德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职业道德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职业道德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职业道德有利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创造企业著名品牌 八个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1文明礼貌。2.爱岗敬业。3.诚实守信。4.办事公道。5.勤劳节俭。6.遵纪守法。7.团结互助。8.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服务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客户服务,一是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服务。搞好服务要求每个职工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文明礼貌、爱岗敬业。 一、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1)仪表端庄;(2)语言规范;(3)举止得体;(4)待人热情。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爱岗敬业,把自己的岗位同自己的理想、追求、幸福联系在一起,把企业的兴衰与个人的荣辱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形象和信誉。要想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光有服务于企业的认识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本领。要通过技能培训、岗位练兵、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三、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忠诚所属企业;维护企业信誉;保守企业机密。遵章守制,秉公办事。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而制定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执行。例如一楼收银员张百丽在收银时多收了一百块钱如数上交结算中心这种行为纸的我们大家学习。 四、更不能出于私心、从个人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具体要求如下: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五、艰苦创业,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企业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发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要求每个职工要转变观念,树

教师人文素养提升

教师人文素养提升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职业,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特殊的要求。一个教师若思想政治素质不强,他培养出的人也不会太强,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隐患。因此,每个教师都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进而帮助学生适应环境,鼓足信心迎接挑战,学好本领面对生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被赋予了塑造学生的任务。教师的这种社会定位,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表率,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虽然只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但作用却是异常巨大的。比起一般人来,教师特别需要学习人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 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铸造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 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地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三、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与效果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摘要 由于我国国情以及应试教育制度,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受到削弱,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很多都对人文素质失去耐心。所以,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创造富有人文情怀的大学环境,本文将结合实际与课程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 人文素质是什么 人文素质是一种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的素质,它可以让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人生,理想,人际关系等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可靠的把握。“是指人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综合而内化为一个人的品质, 它通过一个入的气质、修养、行为和人格表现出来”。 人文素质的结构主要包括:哲学、政治观点;社会经济知识;语言、文学素养;历史、文化知识和观点;道德、心理和审美水平等。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既是对个人基本素质的养成,也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每一个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经过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培养,在这十几年中,每一个同学都是按照老师所指示的去做。而正是这种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是抑制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当同学们完成了12年的基本教育,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之后,大学中突如其来的自由生活和放松的环境却让很多同学开始不知所措,开始对自己的目标产生迷茫,甚至对于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而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所造成的后果。 在进入大学之前,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一个统一的目标,那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这个目标往往不是来自每个同学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主流社会、老师、家长为每一个同学设定的,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只好接受别人强加的目标。进入大学之后,这个目标也就自动消失了。但是大部分同学都难以迅速找到一个新的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同学们对于当前大学生话和未来生活的迷茫。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发掘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为自己设定一个希望达成的目标。而想要完成这件事,就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岗位上进行职业活动时,从思想到行为都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它时刻体现着社会道德。它是社会道德基本规范与职业 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有社会的、时代的烙印。 今天或许人们更加关注职业人的职业道德,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 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爱,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经,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从业者应该自觉遵守的道德要求。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在职业活动中,却是了诚信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社会的支持,失去成长和发展的机遇。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语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都是平等的,他们的职业差别只是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而不是个人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同时,职业的划分也不是为特殊的利益集团和个人创造谋取私利的机会,而是为了公平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办事公道,就要做事讲原则,无论对人对己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不挟私欲,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来处事待人。 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共组,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些诗我国各行业职业道德共同规范。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 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要想 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站稳脚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动手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毕业生职业成功的基础,更是其通向理想彼岸的通行证。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适应职场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 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形象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人的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而职业道德是正职业素养中必备的元素。 作为刚刚进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要想使自己尽快成为一个职业人,除了提高职业道德 以外,职业意识和职业形象的提升也是大学毕业生成功的基础。 职业意识的提升,职业意识,即从业者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职业环境影响下,在教育培养和职业岗位任职实践中形成的某种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思想和观念。它反映一个人对于 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职业认知与职业行为的统合,包括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 志和职业行为,它可集中地表现为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也自然地体现在从业者自我 行为的规范、进取心和工作信条上。在职业素养的提升中职业意识的转变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行为由意识来控制,只有意识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行为才能发生根本变化。因此要想真正具备职业人的素质,转变意识是第一位的。而转变职业意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职业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 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把自 己造就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然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2、导航个人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在人的一生活动中,最能体现人的创造性以及人自身存在的价值。职业的发展

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五篇】.doc

如今所说的人文素养,即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的结果。亲爱的读者,为您准备了一些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请笑纳! 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1 前几天学习了关于教师人文素养培育与研究方面的文章,使我颇有体会。“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小朋友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首先就应当正其身,作好学生的榜样。同时,我觉得教师作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人”、“文明人”,更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 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工作中。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宽,接受的信息广,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做一个复合型的教师。 总之,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2 在20-年11月22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在学校品正楼会议室认真聆听了来自贵州师范大学谢萍教授的《教师的人文素养》的讲座,在两个多小时的培训时间里,现场所有的老师听得比较认真还作了笔记,谢教授所举得例子和培训的内容使我颇有体会。我们深知“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心得体会: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这是我初到公司以来参加的第一次培训学习——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尽管这次职业道德培训课时短,但觉得这次职业道德培训的主讲刘杰,对职业道德学习的内容,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使我深刻领会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同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发生联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学习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我们从事各行业的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事行业人员素质,加强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就必须以各行业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工作的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各行业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 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职业道德对每一位在岗职工的重要性。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更多文章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最新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中小

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1500字)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心得____年9月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体会让梦想变成现实--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____年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____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人文素养心得体会_0

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1人文素养心得体会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淌着,转眼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人文素养讲座的上课时间已经结束,但是,人文精神没有结束,在继续着。余老师精彩的讲解,使我懂得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余老师在这学期讲座当中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余老师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对于传统儒家的思想,张岱年先生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个概括大体

上说是对的,但我觉得还可以把它系统化或体系化。因为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其逻辑演进可以归结为:一,何为人;二,怎样做人;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记得余老师讲过佛家的“智慧”,在这节课中拓宽了我们对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佛教特别注重智慧,智慧甚至可以说是佛法的第一要素。佛教传到中国,逐渐被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儒学化、心性化,印度佛教的般若智慧逐渐转变为中国佛教的“心法智慧”。而这种心法智慧对于调整心态、化解心结、提升心境,培养一种健康的心理,从而实现一种智慧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禅宗思想是这种心法智慧的体现者。禅宗典籍里有许多故事和诗偈,句句直指人心,颇能启迪心智。有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般人经常会把不必要的事情堆在心里,压的自己喘不过气,偈中说的就是让我们把不必要的事情放下,不必庸人自扰,要有平常心。我们要学习和体悟人文知识,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不仅是只有中国几大家的思想及体系,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备之条件,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思考概要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思考 高校人文氛围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也是学校人文氛围状况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目前,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人文素养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素养”,一般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概而言之,广义上的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而狭义上的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文知识的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 (二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指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科学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发问卷70份,收回问卷61份,回收率达87%。 (二调查对象

青岛大学在校生 1、调查地点 本研究主要对青岛大学的现状开展了调查。 2、具体对象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在校本科生 (三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EXCEL等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眼中的人文素养 1、对人文素养的认知 (1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了解不具体。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8%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26.2%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比较清楚,52.5%的学生对人文素养只有一般了解,另11.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2学生普遍认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对如何提高的途径不明确。有42.6%的学生有想法但没有行动,54.1的学生有想法并有行动,3.3的学生表示没想法没行动 (3经顺序相关性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在人文素养的认知方面,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排序相关性很高,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排序相关性也很高,基本没有显著差异性。 2、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什么工作 (1学生认为有效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形式多样。调查中,有31.1%的学生选择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人文培养的重视程度作为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有

职业人文素养论文

浅论宋代文学的发展 内容摘要: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特殊的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剧。从整个文学史的大视角来看,宋代文学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发展阶段,它是中古文学第二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宋词宋代诗歌宋代散文 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韩愈等人发起的古文运动在唐末五代一度衰退之后,得到宋代作家的热烈响应,他们更加紧密地把道统与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倾向于通俗化,这两种趋势也得到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词的这种新诗体,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戏曲,说话等通俗文艺在宋代也有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后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高度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诗文的影响 政治方面。公元960年,周世宗蔡荣病死后,恭帝年幼,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利用手中的兵权,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割局面,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鉴于中唐以来藩镇强盛、尾大不掉的历史教训,宋王朝决定采用崇文抑武德基本国策。宋王朝即位的次年,以“杯酒释兵权”的手段,解除了禁兵统帅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封他们为仅有虚衔的节度使,从而根除了将领拥兵自重乃自割据叛乱的可能性。于此同时,宋王朝重用文臣,不但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转变主兵的枢密使等职也由文人担任。文臣由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他们成为宋代官僚阶层的主要成分。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军权,同时也使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以国家的栋梁自居,意气风发地发表政见。 经济方面。宋初百余年间,国内比较安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高度繁荣。冶金、造船、纺织、印刷、制盐,医药等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手工业和商业也非常繁盛,纸币的流通,商行组织的形成,城市、城镇乃至草市的兴盛,以及海外贸易的增加,都是明显的标志。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康,成都等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宋代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居住区和商业区的界限,不禁夜市,为商业和娱乐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此外,宋王朝优特士大夫,官员的俸禄及补贴收入比较优厚,官廷和官僚阶层的生活奢华,一般市民也崇尚奢靡的风气。 文化方面。宋王朝十分重视文治教化,印刷业和教育事业都有空前的发展。印刷业虽然在唐代已经发明,但印刷业的繁盛却始于宋代。宋代公私刻书业的兴盛使书籍得以大量流通,不但皇家秘阁和州县学校藏书丰富,就是私人的藏书也动辄上万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到宋代才首次出现,就是一个标志。与此同时,学校的数量和种类也大量增加。除了从国子学到县学的名级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也日益兴盛。像著名的白鹿同书院等四大书院,其规模和学术水准都堪与官办学校媲美。这样,宋代士人的总体学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学术修养的提高,无疑会使作家更善于深刻思考社会和人生,也善于细密周详地进行议论。 二、文人的忧患意识促使爱国主题的弘扬 儒家强调个体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应有的社会忧患意识。宋代的士大夫发扬这种传统。首先,宋代士大夫的国家主人公意识十分强烈,他们以国家天下为己任,密切关注国家的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