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最基本的内容

佛教最基本的内容

佛教最基本的内容
佛教最基本的内容

佛教最基本的内容

常有未信佛教的人提问,说佛教讲些什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五十年,其内容谁都无法三言两语就表达完毕。本文专为刚要接触佛教的人,介绍佛教最基本的观念:一、轮回。二、业、业力、因、缘、果、空、缘起性空。三、苦、假乐、无常、我、假我、无我。四、修行,离苦得乐,出离轮回,成佛,渡众生。五、殊胜的念佛法门。

一、{轮回}

任何一个众生,每次死亡后,下一世又出生在这三界六道中的某一界某一道。像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在三界六道中轮来轮去、回转来回转去,就叫做轮回。若人不但没修行而且做大恶,则下一世必轮回入三恶道(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那么,什么是三界?什么是六道?

(一)三界

1、无色界(有4层天界)——四空天;

2、色界(有18层天界)——四禅九天、三禅三天、二禅三天、初禅三天;

3、欲界(有6层天界)——有色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含六欲天、人道的四大部洲、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六欲天:即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现在说法处及释尊降胎处)、焰摩天、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佛教的帝释、道教的玉帝、耶教的耶和华所居住之处)、四天王天。] (二)六道(又名六趣)

天道(以上所提三界之28层天。详见《莲邦宝典》第360项)、人道(包含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就是地球所属的这一洲]、西牛货洲、北俱庐洲)、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佛教说人死后第八意识(带业的灵魂)不会消灭,但由于生前种的业因(或善或恶)受业力牵引而转世投胎于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禅定修得越好,下一次投生处的天界层次越高。但如果没有好到超越无色界,则天界之寿命完毕后,须坠落下生到各道之中。

二、{业、业力、因、缘、果、空、缘起性空}

业/业力/善业/恶业/业因/业缘/业障/业报(花报/果报)/共业/不共业(各人别业)/缘起/空

从无始以来,由于最初的无明(不能分辨对错好坏),而做了错事坏事,“天地间、冥冥之中”就记录下这一笔账。所谓“这一笔账”,就是“业”。做了一件坏事就有一份“恶业”;做了一件好事就有一份“善业”。恶业和善业都有一股力量,那就是“业力”,会牵引“行为者”;行为者做了好事,业力就牵引这个人往好的方向发展;行为者做了坏事,业力就牵引这个人往坏的方向发展。做好事就是造善业;做坏事就是造恶业。行善、为恶就是“业因”。行善、为恶都是业力所牵,促成业力发挥作用的人、事、物就是“业缘”。人的一生中,会造一些善业及一些恶业,这些善的账和恶的账,都会牢牢地附着在人的第八意识上。因缘成熟时,就产生“报应”。好的报应叫善报;坏的报应叫恶报。这就是“业报”。业报分为“花报”(一般都是现世先稍微受报,比方生重病破产等等)及“果报”(来世报)。现世报有时不发生,来世报则必然发生;也有人既受现世报(花报),也受来世报(果报)。修行的障碍就是“业障”。“共业”是召感共同果报的业因,如一起出生在贫困天灾多的地区;“不共业、各人别业”是召感个别不同果报的业因,

如身体不同、禀赋不同、苦乐不同等。因此,佛教力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缘起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有因(内因、主因)和缘(外缘、助缘)才生起才存在才能成为果(结果、存在、成立)。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若要它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助缘,才能开花结果。种子是花的因(基因、本质);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是缘;长成花就是果。

再以杯子为例,有粘土及其他材料是因;有工艺和制造师傅是缘;制造完成杯子这个物件就是果。杯子摔破,就是因缘不再和合,则不成其为杯子。所以杯子的本性是“空”的,不永恒。杯子的存在是虚幻的,是“性空幻有”。万事万物皆然。所以说万法皆空: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空的、空性。(请注意,这个“空”并不是“无”、不是“没有”,而是指事物的性质“空性”,不永恒。)

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随著因缘分散而幻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或物件的“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缘失而灭,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不永恒,都会幻灭。

说到这里,会有一个疑问,既然都不是真的,我们自己是什么呢?有没有真实的东西?有,那就是“真空妙有”。本身具备空性,但却真实存在,可以说是永恒的,不灭的。以每个人或动物而言,第八识(俗称的灵魂,一般是带业的)就是永恒不灭的。但是这个灵魂(第八识)却带着因果业报的业因种子在六道中轮回,一再转世投胎。有时生在人间,有时生到天上,有时生为动物,甚至生为鬼道众生。

现在我们举一些性空幻有的例子:例如阳焰(岚)、海市蜃楼、镜中花、水中月、万有引力等,人道众生、畜牲道众生、植物、矿物、人间器物房舍杯盘等(器世间万物)。天人、阿修罗道、鬼道地狱道众生的身体也是业力所感,虽然人的肉眼看不到,人手也摸不到,既不可见也不可即,但还是有生住异灭,有因缘造作,因此也不能算真空妙有,必须归于性空幻有;其第八识则是真空妙有。

真空妙有的例子:例如最高境界者是佛法身、佛报身、清净佛性(清净无垢识)。而极乐世界(以及所有佛国净土)的众生、万物、乃至光明水流树林鸟声妙音说法,也都是真空妙有。佛号和咒语的功德、威神力,也都是真空妙有。任何有情世间的藏识(第八意识,灵魂)即使含藏善恶业因种子,都可看成真空妙有。业报业力也是真空妙有。大体上,不可见、不可即、但确实存在的、非有为法的,而是无为法的,都可看成是真空妙有。(有因缘造作而成的,叫“有为法”;无因缘造作而成的,叫“无为法”。)

再看缘起,像本文,笔者愿意写,这就是‘缘起’。而读者愿意看,看过后收起本文。写本文看本文这件事不能永恒存在,这就是“性空”。笔者能写,大家愿读,这就是因(主因,内因);有文字、电脑、网络、墨水、纸张等,能让笔者表达,这就是缘(助缘,外缘)。大家读了本文,增长了对佛教的认识,这就是果,结果。因+缘=果

三、苦、假乐、无常、我、假我、无我

除了佛以外,一切的生命体都叫作“众生”。众生都在六道之中轮回,都在受苦。有时候有一些快乐,但那些快乐不永恒,都是性空幻有;甚至为了追求这些快乐而造业,受恶报,又更苦。受苦、受恶报的原因无法瞭解而产生迷惑。迷惑

中为了追求快乐,又造业;造了业,又受报。循环不已。

受苦

↗↘

造业←迷惑

因为快乐、圆满都不永恒,所以叫作“无常”。通常指丧命、破产等等,本来情况好好的,却忽然起了大变化,由乐变苦。

1、领悟“诸法因缘生,当体即空,无有自我的体性”,此即无我;若言诸法有体性,则其体其性为空,这个空就是我。

2、当体悟此四大假合之色身不是“真我”,只是因缘和合而有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是“非我、假我”。

【注: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而实际上没有常一之体,所以说“无我、无有我”。关于无我,初机行者体认两点即可:1、无有实我。一切万法,只是因缘假合,虚幻存在,性空幻有。2、忘却自己。即修行已达某一境界。】

人间有八种基本的苦,叫作人间八苦。那就是: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祈求经常求不到)、爱别离苦(相爱的人不能长聚)、怨憎会苦(互相怨恨憎恶的人却经常相会在一起)、五阴炽盛苦(简单讲,就是个人的七情六欲得不到满足而痛苦)。【注:生也是一种苦。婴儿的头和身体那么大,从母亲那么窄小的阴门挤出来,婴儿和母体都在受苦。】

四、{修行}

“离苦得乐”是佛教的宗旨。修行就是为了离苦得乐,要达到真正的离苦得乐就是要出离轮回,更进而渡众利生,也让其他众生出离轮回。最终目标是自己成佛,也帮一切众生都成佛。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修行”。修行有许多方法,佛教用“八万四千法门”来形容方法之多。例如:行善积德、诵经持咒念佛、守五戒等等都是修行。

1、狭义的修行,就是舍五欲、守五戒十善,断贪、嗔、痴、慢、疑、妒、恶见、邪见、邪修等,修六度万行,终极目标修成佛。最狭义的说法则是修禅定才是修行,没修禅定就不算修行。【注: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妄指的是妄语,就是绮语(花言巧语)、两舌(搬弄是非)、诳语(撒谎)、恶口(骂人)。贪、嗔、痴(不信因果叫作痴,愚痴)、杀、盗、淫、绮语、两舌、诳语、恶口,就是十恶。十恶的相反就是十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出世间的智慧)。万行表示很多很多方式的修行。】

2、广义的修行,“依教奉行”就是修行。念佛法门是释尊所教,念佛当然就是修行,不注重禅定、持戒等;而念佛中修禅定持戒等,当然也可以。

3、修梵行,就是修清净之行。狭义的梵行指断绝淫欲,不做房事。因为男女交媾,会出秽物,故言不净;而且,不断淫欲,无法使修道之心真正清净,修禅定也无法有大成就。广义的梵行指断除五欲十恶等一切令身心不净之行。

4、以这个时代(末法时期)而言,最简单、最殊胜出离轮回的方法就是念佛,念“南谟阿弥陀佛”,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佛教说宇宙中的佛,是至高无上的。佛有无数无量,不是仅有的、单一的。每一尊佛成佛的时候,会感应出祂自己的一个佛国净土。极乐世界是无数无量的佛国净土之一。到了佛国净土,就没有轮回的苦恼了。万事万物的生起、存在,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不是任何一尊佛

所创造的。

5、为何要吃素?

天台宗智者大师说:

(一)为培养不杀生之慈悲心。

(二)为坚定“欣厌心”:欣慕净土,厌离婆娑。

(三)不吃鱼不吃肉,就不与被杀之动物结恶缘,来生也不必还它,不必被它杀。[轮回中的恩怨相报,是由于大家有业识(第八识,灵魂),善恶的业因种子,包含恩仇的业因种子,贮存其中,遇到外缘成熟时,业力自然会造成恩怨相报的事。] (四)众生皆有佛性,终究可以成佛,今日杀生等于杀佛种。

(五)累世轮回中,互为眷属,今世不忍(不应)宰食。

(六)五辛类葱姜蒜洋葱韭菜等,生吃增嗔恚,熟食助淫欲,而且魔鬼魑魅爱接近其气味,会来食者唇吻舔舐。故五辛类列入荤类而戒食。

(七)其他原因,例如为亲人祈福等等。

6、为何不光吃水果

动物本性较强,有业识,杀他必结恶缘,会冤冤相报。而且被杀时,反应强烈,令人不忍。植物没有业识,不会冤冤相报。

【注】业识就是召感业力业报的情识、意识。人就有业识,那就是第八识,贮存善业恶业的业因,内因;当今世或来世外缘到来,因缘和合(成熟)时,就会引发业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也就是轮回的可怕之一:恩怨纠缠、冤冤相报。

7、允吃三净肉

佛陀在世时,允许吃“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念佛的人,或者修禅定禅观的人,初始阶段,若吃鱼肉的习性未灭,无法一时完全断掉鱼肉,可以先从吃三净肉入手,再逐渐戒绝,才会有大成就。而五辛类,如葱、蒜、洋葱、韭菜、韭菜花、蒜薹、蒜苗……吃了口中会产生不良气味,让别人闻了不舒服;甚至会招来鬼道众生附着于嘴唇。身心脆弱时,容易生病潦倒。因此务必断绝。“请参阅《莲邦宝典》第282页[注2] 修定的障碍顺序。”

五、殊胜的念佛法门

前面说过,修行是为了离苦得乐,而且念佛就是修行。念佛的成就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的成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出轮回,寿命无限;2、第二阶段的成就,是在极乐世界修行修到成为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那样,达一生补处;3、第三阶段的成就,是他方世界机缘成熟,虽佛位出缺,却已合当有佛出世,又与我们各人所成就的等觉菩萨之缘分也成熟,则到该世界成佛。所以,念佛是保证成佛的修行,但时间快慢不一定。如果有人弘法时说念佛是到极乐世界成佛,那是口误。极乐世界或任何佛国净土都只能有一尊佛,因为该净土是该尊佛成佛时感应出来的,也可以说该净土是酬报该尊佛的修行而产生出来的(业因感应出果报,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修因感果的佛国报土);别人成佛,会感应出别人自己的佛国净土。没有任何一个净土是两人或多人共同感应出来;也就是没有任何净土同时酬报两尊佛或多尊佛。

如何着手修念佛行?主要分为散心念佛和摄心念佛。

(一)散心念佛

口中念佛,心里想着别的事,不专心。甚至一面做别的事,一面念佛。例如一面看电视、习字、做画、绣花、下棋、打铁、挑砖、做家事等等,而一面念佛。这样子,不能入定,不会有功行道力或神通。但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不减。十声一

声都能往生。而只要念佛数量多,往生品位就高。前面提过,《大品经》说:“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往生极乐世界自然就是不尽的福报。(二)摄心念佛

就是念佛时“都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守规矩,心无旁骛,专心念佛。目标是“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念佛中不起杂思妄念而入定、入深定。摄心、专心念佛,假以时日,就能够入定、入深定。同样,念佛数量多,往生品位就高。只要摄心专心念佛,即使不懂什么善巧方便,多少都会入定。

1、浅定

心思沉浸在念佛中,心住一境,心思住于念佛之境,这就是在“定”中,

是入定。但老是会产生杂思妄念,入定质量不够好。

2、深定

嘴里念佛,也是心住一境,心思住于念佛之境,心里没产生杂思妄念。入定质量好。日久功深,会有功行道力,证悟佛经开示的境界,也会逐渐和前世的修行接轨。前世有神通时,今世也会发神通;前世没有神通时,今世须另外修才会发神通。由于定功深厚,修起来也比较容易。(修禅定的目的就是得出(证悟)佛教的观点、境界、智慧(般若)和功德利益。发神通是额外收获。因此说神通是禅定的副产品。)

笔者不太提倡修定,因为既困难,也没有必要;不管是散心念佛或摄心念佛,都必定往生,“出世间”(往生)的效果一样;只是“在世间”的效果不一样而已。散心念佛,不会入定,在世时,不会有什么功行道力;摄心念佛,会入定,若定功深厚,在世时,会有功行道力和神通,渡众利生较方便。散心念佛和摄心念佛差别就是这样,在世间时有差别;对往生的出世间法,则没有差别。顺其自然就行,念佛中,能入定就入定,不能入定就不入定。若要修定,请详阅《莲邦宝典》第三章,有详尽的解说(也是笔者实修实证的详细记录)。除了阐述念佛中能入定之外,还详细解说修《佛说观无量寿经》的定散十六观法,完全秉承阿弥陀佛的化身善导大师的教导。修成就时,能觐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能见到极乐世界、能发神通。

有些人觉得光只散心念佛太单调不够味;也向往有一些“证量”,发一点神通。那么,笔者介绍一个简单殊胜的方法,能达到这个目的。那就是“双重念佛”。{双重念佛}

坐下来,不必盘腿,轻轻闭眼,嘴里念佛,念“南谟阿弥陀佛”六字,小声即可。以5秒钟念10声以上的速度念佛(别人听起来只是一片嗡嗡嗡嗡之声,但自己心里很清楚念的是“南谟阿弥陀佛”六字弘名圣号)。同时心里默念“阿弥陀佛”四个字。要领是“系心一缘,双重念佛”。修定的方法中,这个双重念佛的方法是效果最好的。修定中所系的缘就是阿弥陀佛四个字。念佛和复诵的速度都要快,都不要慢;但口称和默念不必同步(默念也可以念六字“南谟阿弥陀佛”)。一心两用,既要口中念佛,又要心中默念,刚开始有点不习惯、有点困难,勤于练习就没问题。如果杂思妄念很多,是正常情况,没关系,认真修,杂思妄念会越来越少,终究会不再生起。要领就是以想佛,想四字“阿弥陀佛”或六字“南谟阿弥陀佛”,联赛取代杂思妄念。此法修习惯后,会变成所复诵的四字佛号(或六字弘名圣号)并不出现,而是成为“忆念阿弥陀佛”,成为忆着佛、想着佛、思着佛、念着佛、腻着佛、粘着佛。至于忆念中的佛,是在天边,或在眼前,或在脑海里,都没关系,都不必在意,入定效果才会好。若要把佛设定在眉间也可以。

这个方法也可当作《文殊般若经》开示的“一行三昧”之善巧方便。成就时,也能在定中觐见阿弥陀佛。(若一面口中称名念佛,同时一面心里默念,这样做不来的话,则口中称名念佛省下不做,只是心中默念“南谟阿弥陀佛”。这样也行。但以口中称名念佛,心中忆佛念佛较好。)

因为还没修观,所以也不是观想阿弥陀佛。不过,此法入定效果能达到很好的境况,能让第七识寂灭,再有善巧方便之法,就能开悟见性。见佛以及开悟见性,当然都是很好的成就。善巧方便之法,可以参越《莲邦宝典》开悟见性的方法。修行中家里设佛堂,点香拜佛后才开始修定,成效较佳。但没有条件设佛堂的话,不设佛堂也没关系。设佛堂时,没有静室就设在大厅。若拜水果食物时要点三柱香;修行时点一柱香即可。

{人天福报}

做大善事,或者修行修得不错但不够好,则下一辈子投生在人间富贵之家,一辈子享福;或生于天界享福、享乐(天界无苦,但寿终又堕入轮回)。然而往往富贵之人造的恶业反而更大,因有财有势之故,而业报就更苦了。天人因为实在快乐,常不思出离而不进修,天寿尽时常堕入恶道。越高层次的天人,寿命越长,而命终时越痛苦。

{皈依}

皈依就是归附依止、归投依靠。三皈依,简称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师即是对三宝弟子行皈依仪式的出家法师。有皈依仪式而入佛门是一般的程序,当然很好。但没有皈依仪式,只有心灵上真正的皈依佛教,精进修行,一心向佛,只信佛教,不信外道,这也是皈依。是内心真正的皈依,胜过形式上皈依了却还拜鬼神、甚或退转。有人说没有皈依仪式的人,好比没有注册,不算佛教徒。这话有待商榷。笔者就没有皈依仪式,谁能说笔者不是纯正的佛教徒!印光大师说,只要精读他的著作而修行,就是皈依在他门下。如果有人说必须有皈依仪式才能算佛教徒,那么,就是说印光大师在胡乱主张。笔者修佛初期,算是皈依在他门下。皈依在他门下,就是皈依僧;学他传的佛法,就是皈依法;而当然是皈依释迦牟尼佛以及阿弥陀佛了。后来领悟他是第十九愿机类,不够好,就转而直接皈依阿弥陀佛,秉持第十八愿之旨趣而修念佛行。笔者曾点香膜拜阿弥陀佛,矢志皈依佛教,皈依阿弥陀佛,仰蒙阿弥陀佛允杯赐准、确认。请参阅本书第二章第三节的论述,念佛,专念“南谟阿弥陀佛”就是皈依在阿弥陀佛门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