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品欣赏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品欣赏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1862-1918)

作品欣赏

《吻》

周洋成制作

伟大的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1862-1918)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震惊世界。他是19世纪下半叶席卷欧美的“新艺术”运动中领袖之一,也是维也纳分离画派的领袖。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年7月14日出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父亲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克里姆特是他七个儿女中的长子,在这个工艺美术家庭的熏陶下,他与两个弟弟一起进入维也纳奥地利工艺美术馆附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毕业后进行壁画、壁饰的艺术创作。

1905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这个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城市,已成为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克里姆特组织发起了一场旨在反对学院派美术泥古不化的保守势力,以“维也纳分离派”为称号,力求进行艺术创新,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吸取营养,发展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他早年的画风承习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创立“分离派”后,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纩、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

克里姆特热衷于收藏东方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中国、日本、朝鲜的艺术品和文物,这些收藏的屏风、绘画、花瓶、雕像,成为他的作品中的背景,这种东方艺术风格的造型和图案纹样的运用,借助色彩之富丽和诱人的牧笔触,表现出克里姆特融东方情趣于欧洲传统绘画的探索之举,建立在他深厚的素描功底和构图分割的平面化处理上,这对于欧洲现代绘画发展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克里姆特是一位独具艺术个性,又有强烈民族风格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这正是他所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功之处。

1918年2月6日,55岁的克里姆特死于中风和肺炎

《少女》

《吻》

作于1907--1908年的《吻》,是克姆特的代表作之一.《吻》是一幅抽象主题的寓意画,他要表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的爱,而是人类的普遍的共性之一:对异性的性爱。这幅画在风格上带有浓郁的伤感情调,也带有浓郁的东方装饰风味,可说是克里姆特画风的最典型的作品,它充分展示了画家独有的艺术特色。

那个高高的男性正紧紧地拥抱着他心爱的情人在亲吻,女人仰着头,闭着眼,似乎正沉浸在恬静而又迷茫的爱情之中。她的双膝慢慢地滑向铺满鲜花的地上,一只手轻轻挽住爱人的颈脖,另一只手和男人的交织在一起。身躯倾斜,正扑向爱人的怀抱。两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而从女人的肩、臂、足以及男人的颈、背来看,他们都被装饰得璀璨的斗篷包裹起了赤裸的身体,融入沉醉的情绪中,好像正欲从吻进一步使爱得到升华

《女人的三个阶段》

画家运用象征的手法将

女人的一生——幼年、

青年和老年三个阶段浓

缩在一幅画中,这是一

首不可逆转的人生三

部曲,表现出画家对命

运的感伤。克里姆特擅

长以具象写实塑造人物,

而以图案装饰环境和衣

饰,达到多样变化和谐

统一的美感。在这幅画

上构图类似十字架,上

方大块黑颜色,这可能

喻含对死亡的恐怖,表

现了画家生与死的观念。

《达娜厄》达娜厄是希腊神话中海耳

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

儿。这个题材曾为提香和

伦勃朗等大师画过,不同

时代、不同画家所创造的

达娜厄的形象都不同。克

里姆特所塑造的这幅蜷缩

在方形的画面被各式图案

纹样所包围的形象十分特

别,他以写实的手法,从

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发,

描绘了一位体态丰润充满

性感诱惑力的裸女,表现

出一种潜意识中的压抑和

欲望。

在长方形的画面上

安置着不同情态的

裸女,若现若隐,

流动的曲线和明亮

的裸体使画面充满

生命的活力。

画家巧妙地运用不

《金鱼》同的曲线变化和色

块构成图案似的画

面,装饰中有写实,

抽象中杂着具象,

画风独特。

莎乐美《莎乐美》取材于圣经故事:犹太希律王生日时,侄女莎乐美为他跳舞祝寿,他兴致所至便许诺她任何要求,侄女受母唆使,说要施洗约翰的头(因其母与希律通奸被约翰指责,记恨在心,此时报复),国王就斩了约翰。画中莎乐美的形象被置于长构图中,由两条鲜明的弧状线包围着,上身裸露的双乳突现,充满淫艳性感,而僵硬的双手却呈现出可怕的杀气,在她那美丽的面孔上却隐含着悔恨之意,这是一个有着复杂矛盾的艺术形象。在画面下部隐现约翰半个头像。画家以写实的造型描绘莎乐美的冷艳面孔和袒露的胸肩,其余画面则填满了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图案纹样。在这幅装饰画里潜藏着一股悲壮的冲击力,交织着情爱的感伤和生死的矛盾。妖艳、死亡和梦幻充满了这个装饰空间。

《生与死》

现代艺术-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风格特点: 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文森特·梵高﹑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 有人把野兽主义看作是广义的表现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野兽派不是一个艺术运动,祗是马蒂斯等人艺术生涯中短暂的一个阶段,一个特别注意线和色彩表现力﹑不受任何程序束縳的阶段。马蒂斯后来回忆说:“对我来说,野兽时期是绘画工具的试验,我必须出一种富于表现力而意味深长的方式,将蓝﹑红﹑绿并列融汇”。 艺术原则:野兽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通过颜色起到光的作用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全部采用既无造型,也无幻觉明暗的平涂,手段要净化和简化,运用构图,在表达与装饰之间,即动人的暗示与内部秩序之间,达到绝对的一致。马蒂斯说过:“构图,就是以装饰方法对画家用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各种不同素材进行安排的艺术。” 野兽主义画家们广泛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结构上的原则,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纯单色来代替透视。马蒂斯的老师莫罗曾对他说过:“你必须使绘画单纯化。”所以作为野兽主义始终的代表马蒂斯顽强地使色彩恢复它本来具备的力量,单纯和表现的意义。 影响意义:野兽主义作为社团存在的时间祗有二三年。参加这一社团的艺术家后来朝着不同的目标,继续作新的探索。是20世纪在欧洲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它摆脱了物体固有的色彩特征,运用简练的线条和夸张的颜色来实现色彩在画面中的完全释放和独立,野兽派的出现把欧洲从几百年的传统的自然色彩概念中释放了出来,野兽派的产生意义,就在于色彩不必依附于任何自然形态以及他们的真实性,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品格特征。 代表人物: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 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他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他作画,偏爱用平涂的画法。他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而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同时,他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他的画,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装饰绘画大师克里姆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918363503.html, 装饰绘画大师克里姆特 作者: 来源:《新少年》2013年第04期 向艺术家致敬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年),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他提倡世界各民族美术相互吸取营养,重视发展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他把埃及、古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等材质,模仿蜗牛壳的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装饰性极强。在当时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潮。 《布罗赫-鲍尔夫人》 这是一幅装饰性绘画。画中的女人是一位贵妇,身着华服。 画面背景及裙子大量使用了金片、银箔等装饰性要素。既衬托出妇人的华贵形象,又使画面看上去熠熠生辉。 这些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各色图案,仿佛史前人类的神秘符号,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也充斥着神秘的象征意义。 画面上色彩主要是金黄色,点状的背景以及美丽的裙子、华贵的椅子,把整幅画衬托得唯美而轻柔。让人无论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 克里姆特的拥护者给了这幅作品极高的评价:“还没有人给我们提供过一幅欧洲女子如此高大完美的肖像。” 而谦逊的克里姆特在给友人的信中却写道:“我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画儿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地看看我的画儿。” 我们也来试一试 虽然我们无法使用金箔作画,但并不影响我们学习克里姆特对装饰性图案的运用手法。充分感受作品,运用色块和线条等绘画元素来创作一幅富有装饰性的作品吧。 《窗台上的花》 这里有好多花儿,窗台上、墙壁上、桌子上……

2020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配套选择练习题

配套练习二 选择题 1、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A A.约瑟夫?帕克斯顿 B.塔特林 C.飞利浦?约翰逊 D.贝聿铭 2、天鹅椅是丹麦家具设计师()的经典之作。 C A.汉斯?华格纳 B.艾洛?萨里宁 C.安尼?雅各布森 D.马谢?布鲁尔 2、被称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的是()D A.彼得?贝伦斯 B.理查德?汉密尔顿 C.雷蒙?罗维 D.卡尔?马姆斯登 3、丹麦建筑设计师()设计了一系列各种式样的灯具,其中“PH灯具”以其柔美的照明效果,获得1925年巴黎博览会金奖。B A.汉斯?华格纳 B.保罗?汉宁森 C.安尼?雅各布森 D.博格?摩根森

5、下列不是法国汽车集团的是()D A.标志公司 B.雪铁龙公司 C.雷诺公司 D.大众公司 6、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的风格,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来源。B A.罗马 B.哥特 C.拜占庭 D.巴洛克 7.()是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D A.家具设计 B.室内设计 C.金属设计 D.平面设计 8.马克穆多设计的()是比较早的具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它是一本季刊,其设计以流畅的黑白线条装饰插图见长。A A.《玩具马》 B.《沙乐美》 C.《东方杂志》 D.《呼啸平原的故事》 9、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在法国和英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在英国的平面设计领域,英国设计家() A

A.马克穆多 B.马金托什 C.萨穆尔?宾 D.穆卡 10、维也纳分离派主要画家()作品,《吻》具有强烈的新艺术风格特征。 B A.比拉兹来 B.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C.查尔斯?里克茨 D.谢列特 11.对于促进日本风格的作用来讲,美国画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C A.比拉兹来 B.谢列特 C.詹姆斯?惠特思 D.威廉?布莱克 12.新艺术运动风格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诱因是() D A.自然风格 B.装饰风格 C.哥特风格 D.日本风格 13.除了日本风格对新艺术运动由较大影响外,()对其也有比较大影响。 A A.埃及装饰风格 B.中国装饰风格 C.印度装饰风格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最新整理)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摩羯座) 法国画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且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成了20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我。”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莫罗,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说:“野兽派是我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并列、对比,

使之更具表现力的一种试验。它产生自我心中的某种需求,而不是诞生于任何主观或理性的态度。”马蒂斯毕生最求的艺术理想是宁静、愉悦、优雅的画风,“野兽主义”画风只是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造型组合,也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最终营造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世界。总体上来说,马蒂斯的艺术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追求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现代伊苏,以表现自我为创作的目的、以单纯的平面装饰语言为表现手段。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即用简单的方式抽象表现人或物的形态,并大胆地运用色彩构成视觉冲击,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马蒂斯为野兽派的发起人。他出生于法国北部的勒卡多镇的商人之家,曾入大学法律系学习,后改学绘画。1892年入美术学院莫罗画室学习,在五年学习中与鲁奥、德兰等建立起友谊。1905年他与朋友们创作的一批作品参加秋季沙龙,惊骇了观众从而渐渐出名。不久马蒂斯去意大利、西班牙、俄国旅行写生,对异国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画风变得明丽和单纯,作画追求平面造型,色彩薄而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

之尘埃”。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8、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赏析】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此《欲借风霜二诗帖》是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9、吴冠中《乡村》【赏析】这幅《乡村》是是一幅极具吴冠中个人特色的墨彩画。乡村的题材,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厚重的墨汁点化出层层的户落。作者似乎在以鸟瞰和俯视的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乡村生活,风筝线不断,乡情更不会断。10、丰子恺《买粽子》【赏析】朱自清先生在看了丰子恺这幅题为“买粽子”的画后曾说过:“上海也不曾委曲你,瞧你那买粽子的劲儿。”是两个小孩子将篮子从楼上的窗下垂下街口买粽子,这些画,和丰先生的文字一样,性灵自在其中,充满生活情味。 11、张大千《荷花》【赏析】此幅作于1944年,那时的大千已经是名满天下,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这幅《荷花》是张大千的代表作品,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绝非过誉之辞。12、怀素《自叙帖》局部【赏析】《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

克里姆特的《达娜厄》构图分析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极致 ——克里姆特的《达娜厄》构图分析 100多年前,在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奥地利首都维,未来的“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任主席克里姆特组织发起了一场旨在反对泥古不化的学院派美术保守势力的运动,至此“维也纳分离派”正式走向历史舞台。而作为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更是为欧洲艺术史从传统走向现代增添了绚烂瑰奇的一笔。 克里姆特于1907年创作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的天价收藏,成为有史以来最贵的画作。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克里姆特的作品得到了主流收藏家们的青睐,他的作品到底有什么魔力呢?在这里我想以这位和毕加索处于同等地位的绘画大师的名作《达娜厄》为例。 达娜厄是希腊神话中海耳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这个题材曾被包括提香和伦勃朗在内的大师们表现过。每位画家所创造的达娜厄的形象都不同,但克里姆特所塑造的达娜厄尤为特别。在这幅画中,美丽冷艳的达娜厄蜷缩在方形的画面里并被周围各式各样的图案和纹样所包围。克里姆特以写实的手法,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发,描绘了一位体态丰润充满诱惑力的少女形象,形象的表现出深藏达娜厄潜意识里的压抑和欲望。 在形式构成要素方面,《达娜厄》主要由曲线、几何图形和金色的圆点组成。画中流畅、优雅、波浪起伏的线条表现出达娜厄公主圆转飘逸的身形。这种借鉴了东方传统绘画表现方式的线条用它们的虚实、穿插,叠加等表现方式同时也突出了人物问的前后空间关系,使欣赏者获得心理上的空间感。 在这幅画中克里姆特用写实方式表现人物的脸部和躯体局部,但画面中人物肢体结构比例并不严谨,他将更多的笔墨用背景装饰上。在这幅画中,达娜厄被极富动感和韵律的黑色带花纹的纱巾和金色的圆点所包围,这些由生动的线条和点组成的面分割了画面,其间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图案丰富多彩却又非常和谐统一,营造出超强的视觉效果,显示出唯美的氛围。 在构图形式方面来说,这幅仿若天马行空的画真的是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精心设置的近乎于圆形的构图使画面有一种饱满、柔和的感觉,突出了达娜厄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睡梦中对冲破束缚的向往,同时这种富有生命力的回环在一黄色为基调的画面中更是表现出了一种蓬勃而出的生命力。 这幅画构图原理和形式上的美感主要体现在金碧辉煌变化多样但非常统一色彩,极富韵律感的线条,错落有致的主体与背景,极具诱惑神秘气质但不媚俗的人物以及通过黑色的纱巾相互联系的画面上。

克里姆特装饰绘画_从立意_形式_色彩简评克里姆特的的绘画风格

58 克里姆特装饰绘画 ——从立意、形式、色彩简评克里姆特的的绘画风格 文/王 琳 吻 克里姆特是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他在追求绘画内容的哲理性以及艺术手法上的象征性和实用的装饰风格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独辟蹊径发现新的美,敢于尝试的风格,后来他最终脱离了 象征主义,成为分离派大师,后来又走向装饰画。 理念探索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19世纪下半叶曾经席卷欧美的“新艺术”运动中三个伟大代表之一,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任主席,也是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一位艺术家。克里姆特是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他的艺术创作曾在绘画史上受到了空前的赞美,而在后来却又遭到猛烈的抨击。他在追求绘画内容的哲理性以及艺术手法上的象征性和实用的装饰风格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独辟蹊径发现新的美,敢于尝试的风格,后来他最终脱离了象征主义,成为分离派大师,后来又走向装饰画。 要解读这位敢于尝试新风格的大师作品,我们以其代表作品为例从三个方面来简略分析一下这位艺术大师绘画风格的形成。 一、精神立意 任何艺术想要在历史中永垂,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创造精神,而克里姆特正是把自己对于绘画,对于生命的理解融入其画面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形式。刘海粟认为,表现在画面上的线条、韵律、色调等,都有情感在里面,精神也在里面,生命更是永久地存在里面。在绘画中,克里姆特能做到不受自然限制,不受理论束缚,不受金钱奴役,把自己的人格个性和对生命的理解全部表现在画面上,在他的画面中所表现的就是生命的艺术,这正是他的是艺术之花能够在繁星满天的艺术海洋如此璀璨夺目的根本。在他画中,所赋予的精神便是他作品的附庸美,克里姆特在表现自己对于美的理想的同时,又包含着道德观念。克里姆特在表现画面人物的时候,主角有的苗条轻柔,有的丰满肉感,人物形态有的优雅,有的狂放;在姣好的面容下,有的神情迷醉,有的娇媚迷人,有的颓废压抑,在每一个画面主角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当我们慢慢去审视这些多姿多彩的装饰画的时候,却能体会到一种幽幽的情节。即

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_解析马蒂斯绘画的形式结构_刘健

罗杰?弗莱指出,审美感情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情,即有形式的某种关系可引起特定的情感。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就是对这种形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人物或事件形象再现效果的反应。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就是体现在能构造出自然表面以下的永恒的、真正的形式结构。而所谓的形式结构则是指由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体积、线条、色彩等所组成的综合情感表达的意味。 后印象派在形式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认为艺术所表现的不是客观的自然界,而是艺术家的主观心灵,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后印象派的艺术是超越表象和感觉的,他们关注的不是对象外在的形色,而是力图揭示不同对象普遍的内在结构。 野兽派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中也体现着对这种形式结构的追求。马蒂斯从塞尚绘画中领悟到内在结构的价值,从梵高绘画中领会了线条和色彩是表达感情的手段,高更使他明白平面性才能使他在绘画中倾注更多的感情因素,才能使他得以超越传统绘画带给他的束缚。可以说后印象派画家塑造了马蒂斯,改变了他的绘画风格,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内在的结构 塞尚在形式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注重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认为艺术不是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在他看来,绘画毫无社会功利可言,只是形、色、节奏、空间在画面上如何构成,是“为构成而构成”的。塞尚绘画形式结构的产生是来源于客观物象,是画家根据自己的感觉对客观物象作了形式上的提炼的结果。从《花房中塞尚夫人》《苹果与桔子》等作品我们能看出他对画面结构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马蒂斯对塞尚十分崇拜。他说,在他大胆从事探索的紧要关头,塞尚的《三浴女》如同黑暗中的一颗明星,给了他信念和毅力。马蒂斯从塞尚的画中领悟到,艺术是超越表象和感觉的,艺术不应关注对象外在的形色,而是力图揭示不同对象普遍的内在结构。从其作品《钢琴课》可以看出马蒂斯对画面内在结构的探索。画中表现的是在拥有大窗户面对着庭院的室内,马蒂斯的儿子正在弹钢琴。作品几何形态的分割较为严谨,画面通过纵、横、斜轴组成严密内在结构,钢琴上的节拍器与窗外草坪的三角形,窗框的矩形与右上角的油画,形成几何对比,窗上的曲线扶手和乐谱台上的花纹,与画中的孩子、上方油画及左下角的青铜小品,遥相呼应,一切都融合得恰到好处。毫无疑问,内在结构形式是这幅画的的实质。 二、单纯的线条、强烈的色彩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绘画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用单纯的线条、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梵高的线条和色彩既是造型手段也是表达感情的手段。形式美和意境美在梵高作品里得到了高度的结合,在人像中如此,在风景、静物绘画中也如此。梵高的作品几乎都表现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正如苏珊?朗格所说:“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件表现性的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 梵高那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线条表达狂热感情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马蒂斯,使他在画面上大胆地追求更多的感情因素,开始强调线的造型功能,追求线条的表现性,尤其是采用强烈自由奔放的纯色作画。正如他所言:“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线条和色彩在马蒂斯艺术中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舞蹈》中人物的舞姿动感十足,激情满怀。色彩极其简约,天是蓝色的,地是绿色的,人是橘红色的。整个画面是由这三种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组成,画面形色简约,线色浑然一体。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并不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简单摹仿,而是对大自然高度和谐的赞美,是他内心情感的直接体现。 三、平面化的视觉画面 平面性是绘画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绘画艺术特有的条件,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野兽派实现了通过色彩平面来构成作品。1905年夏天,马蒂斯在参观高更南海绘画的藏品时醒悟:在他一切的探索中,平涂法才能使他在绘画中倾注更多的感情因素,才能使他得以越过凹凸、透视、明暗等光线作用下的物体固有色扩散等一些老问题。从那时起,他意识到绘画的本质在于它的非自然性,并因此走上色彩的单纯化、平面化道路。 《红色的和谐》是马蒂斯平面性绘画的代表作。画中一个女子将一盘水果放在桌子上。这个情节似乎可有可无,画家只是把这室内的景物作为构图的一种依据,使平涂的色彩纳入秩序的构图中,从而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内容,正如他所说,“我用色彩进行创作,我要像作曲家组合他们的和音那样来组合那些平涂色彩。”这幅作品说明,马蒂斯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而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 四、结语 马蒂斯吸收了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凡高和高更所长,借鉴黑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与传统艺术彻底决裂。他追求鲜艳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开创了具有独特形式与强烈色彩的野兽派时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解析马蒂斯绘画的形式结构 刘 健 西安财经学院 摘 要:后印象派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一观念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洁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情感世界,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后印象派画家对马蒂斯绘画影响的分析,介绍了形色简约的马蒂斯艺术的形式结构。 关键词:后印象派 马蒂斯 线条 色彩 形式结构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欧阳英译.马蒂斯论艺术[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王端廷.塞尚的隐居与中国文人的出世[J].荣宝斋,2010年第2期.北方文学https://www.doczj.com/doc/b918363503.html,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艺术元素

81 的气氛;《艾米莉》的竖长构图有利于对服装设计师艾米莉富有特色的漂亮礼服和模特般修长的身材进行自由的表现;《水蛇》的长条形构图则使人物造型更显修长,画面气氛愈显神秘等等。 剪影式的人物侧面像是克里姆特喜欢表现的人物形象之一,单纯到近乎二维的平面通过反复多变的装饰性图案作补充,从而丰富了画面的装饰效果。大部分肖像画人物被刻意拉长,形体团块明显。克里姆特的很多作品都是以长方形构图的,这种垂直拉长的构图形式在西方是很陌生的,让我们想起了中国的卷轴画。这足以表明克里姆特是吸收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长方形构图形式。 在作品《艾米丽?弗罗格》中,克里姆特尽量消减画面中的三维空间,不仅用近乎平面的方式去表达身体的结构变化,而且用各种丰富多样的装饰性图案将自然主义的面部处理和抽象的几何形体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整地存在于同一画面之内。 如果仔细观察,克里姆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像中国画印章一样的签名,它们也如中国画中印章一样,为了均衡构图,揣摩推敲选定在作品中的某个角落。如作品《艾米莉》右下方的两个方形签名,一深一浅,上下排列。正因为这两块印章样的图案,才能让画面重心稳定,并且增添异国情趣。作品《玛格丽特》左下角橘红色的方形,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装饰或者个人喜爱,都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大胆吸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艺术元素 文/任莹 王静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吸取了多种中国绘画元素,如中国卷轴画构图形式,中国印章、中国民间木版彩印,甚至把中国龙、关公图像引入到他的绘画作品中。这些吸收和借鉴, 使他的作品独具一格。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主要经历三个时期,分别是早期古典主义风格时期、中期金色风格时期和晚期中国艺术元素时期。在此主要阐述克里姆特绘画中的中国元素。 一、画面结构特点 克里姆特的绘画为三度空间的人物形象与二度空间的背景的结合,同时,也是西方写实性的人物形象同中国平面装饰的背景的结合。在结合中画家对立体化造型的人物作了平面化的调整,使其在平面上的两种基本造型方法在这里相遇并且和谐相处着,中西方绘画形式在这里也都相互补充地结合起来。他将中国的装饰性绘画运用到自己的主体的背景和气氛下,他充满感情地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从人的形象处理、线条表现到图案纹样的表现完全是中国式的,而且发挥油画笔法的性能,他成功地创造了独特的“克里姆特装饰风”。 克里姆特的作品边框以长条形和方形居多,不同的构图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画面气氛需求。而中国式的卷轴画,也是为了营造意境和空间的特有的构图形式。克里姆特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构图形式,并且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画面之中。如《金鱼》,长长的竖条形构图加强了水底神秘 克里姆特 《艾米莉》 绘画美学

世界十大绘画大师

米开朗基罗 (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蘭基羅」、「米高安哲羅」,1475年生于佛羅倫斯加柏里斯鎮,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梅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列昂纳多·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对他的研究与探索依然不断,在欧美各国和日韩、以色列等亚洲国家都有专门的达·芬奇研究机构。而对于他的祖国意大利来说,他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在这个国家,红酒、家具、餐厅、酒店、机场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数不尽数。意大利著名品牌Leonardo Di Gasun(中译老人头)也是以他的自画像做为Logo

探究绘画中线条的艺术魅力

探究绘画中线条的艺术魅力 摘要: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线的形态是无处不在的,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和思想情感表达,掌握线条的美感特征,探究在绘画作品中线条的丰富表现。线条作为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以其丰富的线条形态语言诠释着不同的艺术美感和视觉效果表达,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关键词:绘画;线条;情感;表现 大自然赋予我们线的形态是丰富多彩的。斑马身上的条纹,音乐中的旋律、蜿蜒的山路、田间的稻子、跨海的大桥、烈士塔……足以让我们感受到线的艺术魅力所在。这些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线,随处可见,也正是这些线的存在点缀着自然,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在绘画领域,线是构成形象的一种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创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主要艺术语言。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绘画中的线条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形体与形体,色块与色块之间所创造出来的视觉元素。线条是绘画的生命源泉,可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边界;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量感;可以表现物体的内、外部结构;还可以表现物体的节奏和韵律,甚至也可以表达出情感特征,等等。无论是素描、国画、油画还是设计等领域,都离不开线条,使其成为绘画艺术中主要的表现形式,具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有“线条是绘画的灵魂”之称。 一、线条的形态 线是形的抽象,是介于点与面之间的,它既不是点,也不是面,而是运动着的点,同时又在运动中创造着面。在几何学中,线只具有位置和长度;而在形态学中,线是具有宽度、形状、色彩、肌理的造型元素。线经常被用来描绘男性或女性的特征,或精确细密,或自由流畅等,这一切都有赖于其长度、宽度、方向、角度或与曲线结合的度数等因素。因此,线的形态首先可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平 行线、垂直线、水平线、斜线、锯齿线、虚线等,具有简洁明了、直率的性格,能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水平线首先会让我们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地平线等自然景象,给人以平稳、沉着、宽阔、安静的感觉;垂直线有力度、稳定,则使人联想到树、电线杆、广场的旗杆、建筑的竹子,有一种崇高的感受。因此他具有严肃、庄严、高尚、强直的性格。斜线会使人们想到飞机的起飞,运动员的起跑,因为重心转移,有一种速度感。曲线――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几何曲线包括弧线、双曲线、抛物线、波纹线等,具有圆滑、柔软、优雅、婉转、起伏、多变等性格特征,它是女性化的象征,比直线更有温柔的感情性格,也具有一种动力和弹力的感觉。几何曲线是利用工具绘制而成的,具有对称的、秩序的、规整的美感。而自由曲线则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更加

野兽主义与马蒂斯

野兽主义与马蒂斯 (2011级美术学王超凡 1103652044) 摘要:20世纪兴起的野兽主义绘画有着鲜明的风格特点,这些绘画虽然也直接面对客观对象作画,却并不写实,而是追求迸发性的视觉冲击力。被称为野兽派的画家主要有马蒂斯、阿尔伯特?马尔凯、乔治?鲁奥、安德烈?德兰、劳尔?杜飞等人。马蒂斯与毕加索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画坛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画家。野兽主义在色彩学、形式构成和空间透视等方面的研究,为人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野兽主义马蒂斯平涂色彩鲜明 野兽派即野兽主义,是20世纪最初首先在法国兴起的。野兽派画家从高更和凡高的艺术经验出发,以强化的色彩来作为表现自我意象的工具。野兽主义绘画有着鲜明的风格特点:色彩单纯明亮,用尽可能接近原色的颜料作画,不画阴影,对抗透视,用笔放达真率,感情强烈。这些绘画虽然也直接面对客观对象作画,却并不写实,而是追求迸发性的视觉冲击力。①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他们三人在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勇猛。其中尤以马蒂斯最足以称为野兽派的一代宗匠。他的画多以女人作为主题,影响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复画女人的形体,注意韵律的和谐与优美。 一、野兽主义 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一个展厅内挂的都是野兽主义的作品,惟中央摆着一尊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雕塑,两相比较,给人的感觉反差很大。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当也合适的名称。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①彭亚、黄斌:外国美术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234页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及代表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及代表作品欣赏 吴冠中作品 1、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赵无极作品 2、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1921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北京。童年在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

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现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2013年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 丁绍光大型壁画《美丽的西双版纳》 3、丁绍光,1937年生于陕西。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2-1980年,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制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同年出版《丁绍光西双版纳白描写生集》。1980年七月,赴美定居。自1986-96年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400次以上,作品收藏遍及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著名美籍华人画家。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杰出的现代艺术家,11岁时就显示出不凡的创造力和才华,开创出闻名中国画坛的“现代云南画派” 。

最新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克里姆特简介

克里姆特简介 一、个人简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得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得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得富有感染力得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其他作品还有藏于奥地利美术馆得《接吻》。 二、个人主要经历 父亲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克里姆特是他七个儿女中得长子,在这个工艺美术家庭得熏陶下,他与两个弟弟一起进入维也纳奥地利工艺美术馆附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毕业后进行壁画、壁饰得艺术创作。 三、成就影响 克里姆特得作品强调个人得审美趣味、情绪得表现和想象得创造,他得作品中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得哲理性,同时又具有东方得装饰趣味。他注重空间得比例分割和线得表现力,注重形式主义得设计风格。他那非对称得构图、装饰图案化得造型、重彩与线描得风格、金碧辉煌得基调、象征中潜在得神秘主义色彩、强烈得平面感和富丽璀璨得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得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得影响。 四、人物评价 在欧洲得传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一直不登大雅之堂,是不能和绘画艺术同日而语得。但是,随着后来得发展,一度被否定得平面装饰艺术再次引起了人们得喜爱和重视。克里姆

特由于出生于一个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得家庭,从小就接触了许多有关传统手工艺和镶嵌画得知识,因而是他最早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艺术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开创了自己独特得艺术风格。 克里姆特是一位对人生有着独特体会和探索得艺术家,他得作品把生命得诞生、成长、衰老、死亡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得描绘,把绘画上升到了一种对人生哲理得思考和探索得层次,把宇宙人生得生死循环进行了艺术得表现。他绘画艺术得最大特点就是浓郁得装饰风格和深刻得思想内涵。他吸收了日本得“浮世绘”和中国得年画等装饰要素,把绘画得装饰功能发挥到了一个新得水平,为欧洲得新艺术运动增添了许多新鲜得因素,并开拓出了一种新得油画表现形式。

经典绘画欣赏

《经典绘画欣赏》课程论文 《现代绘画的审美变迁》

现代绘画的审美变迁 摘要:从野兽派到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再到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派,风格派最后到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写实主义,他们在艺术观念上无不体现出明显的审美差异性。在色彩的运用上,他们更倾向于色彩的主观化,色彩明显地鲜艳、纯粹起来,大量平涂色彩的运用,都是非自然主义的。分区域性的色彩,没有明显的过渡,只是生硬的色彩拼接,这是现代主义美术差异性的重要体现。 关键字:韵美和谐怪异魅力独特 正文: 关于现代主义绘画,美术史论家是这样下定义的,指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艺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的绘画艺术,如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波普风格等……流派众多、复杂多样。由于现代绘画的复杂性,夸张性等,所以对于我们如何审美这些作做品是有一定困难的。有各种绘画艺术的特点代表人物,我们就可以大概了解现代绘画主义在审美上的变迁。 从野兽派到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再到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派,风格派最后到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写实主义,他们在艺术观念上无不体现出明显的审美差异性。在色彩的运用上,他们更倾向于色彩的主观化,色彩明显地鲜艳、纯粹起来,大量平涂色彩的运用,都是非自然主义的。分区域性的色彩,没有明显的过渡,只是生硬的色彩拼接,这是现代主义美术差异性的重要体现。 野兽主义画家们广泛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结构上的原则,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纯单色来代替透视。野兽派的人物当首马蒂斯○1,马蒂斯说过:“构图,就是以装饰方法对画家用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各种不同素材进行安排的艺术。”

著名花鸟画家王小古作品欣赏

著名花鸟画家王小古作品欣赏 王小古(1915-1982),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原名王崇古,又名笑古。江苏灌南县人。少年时代酷爱绘画,1937年考入苏州艺术专科学校,解放前在江苏东海、新浦一带教书。在苏州艺术专科学校肄业后,得江苏省画家唐鲁臣赏识,收为入室弟子。初习仕女画,继攻花鸟画。先从工笔入手,后改小写意,晚年趋向大写意。工笔画兼取勾勒、没骨两种技法。他注重师法自然。为画好牡丹曾七下菏泽,写生上千幅,将春天的花,夏天的叶,秋天的枝干融为一体,达到形神兼备。画家关友声对王小古的草虫画称“可惜无声”。王小古一生创作了大量中国画作品,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有他的《百蝶图》、《玫瑰图》、《牡丹图》。先后出版过《公鸡枇杷图》、《四季花卉屏》等年画。曾应聘参加过《菏泽牡丹画谱》的绘制。1982年夏,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山东美术馆在济南为他举办个人画展。他创作的《鸡上架》、《扁豆蝈蝈》、《墨牡丹》等,曾在日本、西德、香港等地参加展出。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王小古画集》收入了他的代表作品。遗稿有《花鸟技法十三讲》和未完成的《中国历代绘画题记》。王小古对诗词、书法、治印亦有较高造诣。近年(21世纪)有人将他的部分诗结集,称《王小古诗五百首》。他长期从事美术教育。1952年起调任山东临沂师范,后又在临沂艺

术学校、临沂聋哑学校、临沂教育学院任教。历任临沂师范美术教师、临沂教育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曾担任临沂地区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县政协副主席。生前是中国美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提起画家王小古先生,在临沂以至鲁南苏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他67年的人生路程中,他倾注心血培育的艺术人才遍天下,他挥毫泼墨创作的书画作品数以万计。他虽然已经仙逝20多年,但他的鲜活的形象仍然矗立在人们心中,他留下的艺术珍品仍在被海内外的人们所欣赏、珍藏,他多年磨练形成的雅俗共赏的画风,仍象春风化雨一样滋润着画苑,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高贵精神、人格魅力还熠熠放光,还将绵绵不绝地影响着一代一代人。 他急匆匆地走完了一生,但他每一步都留下鲜明的足迹,都显示出他极高的生命价值。他的画陈列在全国的最高殿堂 -----人民大会堂里,他的佳作获得全国展览的奖励。他生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临沂县政协副主席、临沂教育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他在艺术道路上是成功者、幸运者,但有几人知他坎坷曲折的人生,他的诗句“葡萄身世苦酸甜”,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商务英语实习报告

商务英语实习报告 篇一:大学毕业外贸商务英语岗位实习报告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实践(顶岗实习)报告 题目:商务英语在业务实践中的应用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21年 6 月 4 日 目录 1.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 1.1实习目的 (2) 1.2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 1.2.1实习单位简介 (2) 1.2.2实习岗位简介 (3) 2.实习内容及过程 (4) 2.1熟悉产品 (4) 2.2网站推广 (4) 2.3与客户接洽 (5) 2.4接单 (5) 2.4.1在线订单 (5)

2.4.2邮件询盘 (5) 2.5收取货款 (6) 2.5.1制作价格单 (6) 2.5.2提供付款方式 (6) 2.5.3收款 (6) 2.6履行订单 (6) 2.6.1安排生产 (7) 2.6.2跟踪订单 (7) 2.6.3拍照确认 (7) 2.6.4安排包装 (7) 2.6.5委托发货 (7) 2.6.6客户接货 (8) 2.7文件存档 (8) 2.8总结 (8) 3.实习收获与体会 (8) 3.1电子商务 (8) 3.2商务礼仪 (8) 3.3工作心态 (9) 3.4人际交往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商务英语在业务实践中的应用

吴惠瓶 内容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习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实习,深入外贸企业内部,切实应用在校所学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于外贸实际业务中,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又区别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提升,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国际间交往频繁,外贸迅猛发展,商务英语在外贸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其在外贸中发挥它的最优势成了重要议题。[1]此期间,我选择了厦门顺艺鸿商贸有限公司进行实践。在那里,我承担了独立接单及履单的工作任务,接触和学习到更为实用的外贸知识,熟悉了商务运作并熟练了外贸业务的流程,通过每天的工作实践,增强了实战能力,使我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关键词:毕业顶岗实习,商务英语,外贸 【Abstract】:Practice is the unique standard to test truth and is also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university life. As a graduate,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go into th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to apply the professional business english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at school into practice; to combine the theory with actual situation while distinguish from it; thereby to eich and consolidate our learned knowledge as well as enhance our ability of discovering,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Nowadays, due to the frequ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business english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how to utilize the best advantage of business english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period of time,I chose Xiamen Shunyihong Trade Co.Ltd to practice.During internship, I was in charge of receiving and executing an order independently and have met and learned much mor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foreign trade also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