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心理测量学-人格测验)【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心理测量学-人格测验)【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心理测量学-人格测验)【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心理测量学-人格测验)【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

第四部分心理测量学

第十章人格测验

人格指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是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感情、态度、性格、气质、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

人格测验发展缓慢,原因在于:①人格内涵复杂,对于人格的结构及分类问题,至今没有一致结论;②人格是动态的,常随环境而改变。目前,人格测验多达数百种,由于依据的人格理论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有自陈法、投射法、评定法、情境法等。

第一节自陈量表

一、自陈量表概述

自陈量表是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是一种自我报告式问卷。自陈是指让受测者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由于自我报告对有关变量难以控制且不容易客观评分,因此,自陈法多采用客观测验的形式,在量表中包括一系列陈述句或问题,每个句子或问题描述一种行为特征,要求受测者做出是否符合自己情况的回答。

自陈量表的题目形式主要有是非式、折中是非式、二择一式、文字量表式、数字量表式。

自陈量表的特点是:

1.测量工具一般为调查表。

2.题目数量多。

3.在同一个测验中往往包含几个量表,可同时测量几个特质。

4.测验通常采用纸笔形式,因而可以团体施测。

二、自陈量表举例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MMPI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郝兹威与莫金利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采用经验法编制的。MMPI共有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其中16个为重复题目(主要用于检验被试反应的一致性,看作答是否认真),实际只有550题。题目的内容范围很广,包括生理状况、精神状态以及对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问题的态度。MMPI由10个临床量表和3个有测题的效度量表共13个量表组成(不包括Q量表)。MMPI的临床量表有10个,均以所采用的效标组命名: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男性化—女性化、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和社会内向。其中男性化—女性化与社会内向量表只能说明人格的趋向,与疾病无关。从这10个量表可得到10个分数,即代表10种人格特质。

MMPI还设置了四个量表去识别被试是否作假:说谎分数、诈病分数、校正分数和疑问分数。

对于测验得分的解释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和具有一定经验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来进行。一般来说,得分越高,变态的可能性越大,但也不尽然。正常人也可能在某个临床量表上表现出很高的分数。因此,不能仅仅根据量表的名称而望文生义地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

MMP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人格测验,它的各个量表都是根据经验法编制的,较为客观。另外,MMPI在编制时釆用正常与异常两组人为样本,因此也可用于正常人的个性评定。MMPI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题目集,可用于编制新量表和各种类型的研究工作。

MMPI的缺点和局限在于信度较低,常模不充分,施测时间较长,测验结果不易解释。

(二)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教授编制的。这16种因素是: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主性、紧张性。这些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每一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度极小。经研究,这些因素普遍地存在于年龄及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群之中。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性。l6PF不但能明确描绘16种基本人格特征,还能根据测验结果推算出许多种可以形容人格类型的次元因素: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怯懦与果断性。

l6PF英文原版共有A、B、L三个复本,每本各有187题。每一种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题组成的量表来测量。16种因素的测题按序轮流排列,以便于计分,并保持受测者作答时的兴趣。为防止被试勉强作答或不合作,每一测题都备有三个可能的答案,使受测者有折中的选择。为了克服动机效应,尽量采用“中性”测题,避免含有一般社会所公认的“对”或“错”的题目。而且,被选用的问题中有许多表面上似乎与某人格因素有关,但实际上却与另外一人格因素相关,因此,受测者不易猜测每一测题的用意,从而据实作答。

(三)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的“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默瑞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应的一致性),每题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要求受测者按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二者中圈选其一。这15种需求是:成就、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谦逊、慈善、变异、坚毅、性爱、攻击。

全量表的题目平均分配测量这15种需求,成为15个分量表,施测后每人得到15个分

数。根据个人所得的15个分数绘制的剖析图,即可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概括的了解。EPPS 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强迫选择法来控制社会称许性。所谓社会称许性指的是题目内容受社会舆论赞许和反对的程度。所谓强迫选择法就是要求受测者在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的社会称许性而又测不同特质的题目之间作一个选择。

(四)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教授编制的,他搜集了大量有关人格方面的特征,并通过因素分析归纳出三个维度,从而提出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内外倾性、情绪性和心理变态倾向。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表现程度,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EPQ目前有成人问卷和青少年问卷两种。成人问卷包括90个条目,让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是否。然后,按E、N、P、L四个量表记分。E、N、P分别代表艾森克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L是后来加进的一个效度量表。

E:内外倾性。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

N:情绪性。其两极是情绪稳定和神经过敏。

P:心理变态倾向(又称精神质)。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在此维度上的分数明显较高,则易发展成行为异常。

L:测量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的程度。L与其他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第二节投射测验

一、投射测验的原理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

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亦即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投射法是指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他的人格结构。在这里,刺激情境对决定受测者的反应并不重要,它的作用只像银幕一样,受测者把他的人格特点投射到这张银幕上来。因此把利用这种方法编制的测验称作投射测验。

投射法的基本假设是:①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其原因且可以预测的;②这些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情境,但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状况,及整个的人格结构,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起了很大的作用;③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其意识说明自己,而当他面对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等“泄露”出来,即把一个反映他的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上。

投射测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意义,其结构和意义完全由受测者自己决定;②受测者有广泛的反应方式,可作多种反应;③受测者不知道测验的目的;④可同时测量几个人格维度,并对结果作整体性分析。

根据受测者的反应方式可将投射测验分为下面五类:

联想法――使受试者说出某种刺激所引起的联想。如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克墨迹测验。

构造法――要受测者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如主题统觉测验。

完成法――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等材料,令受测者自由补充,将之完成。如语句完成测验。

选排法――要受测者根据某一准则来选择项目,或作各种排列,可用图画、照片等作为刺激项目。

表露法――使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如绘画、游戏、心理剧等)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如画人测验。

二、罗夏克墨迹测验

罗氏测验有10张墨迹图,施测时每次出示一张,同时问受测者“你看这像什么”或“这使你想到了什么”,并允许受测者转动图片从不同角度去看,然后让受测者按照自己所想像的内容作自由描述,此为自由联想阶段,没有时间限制。主试者要逐字逐句详细地记下受测者的话,并记下每张图片从出现到第一次反应所需的时间,各反应之间较长停顿的时间、每张图片反应所需的总时间、受测者的情绪表现、附带的动作及其他重要行为等。接下去是询问阶段,主试再将各图片逐一交于受测者,并询问受测者是根据墨迹的哪一部分作出反应的,以及引起反应的因素是什么,对其回答也要详作记录。受测者在此期间可能进一步对其先前的反应加以补充或澄清。

墨迹测验的主要应用是在精神医学的临床诊断方面,由于该测验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还广泛用于人格发展和跨文化研究。对罗氏测验有各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对该测验的主要批评是记分困难,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不易掌握,而且对结果的解释带有主观性,测验本身的效度与测验者解释分数的效度难以分清。

三、主题统觉测验(TAT)

主题统觉测验是另一著名的人格投射测验,由默瑞与莫根于193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创制。其理论基础是默瑞的“需要—压力”理论。

全套测验包括30张内容模糊的黑白图片,另加一张空白卡片。图片内容多为人物,兼有部分景物。就刺激情境而言,TAT较墨迹测验有组织、有意义。不过,TAT对受测者的反

人格测试题库-气质类型测验

气质类型测验 指导语:下面60道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答这些问题时,你认为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 1、做事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3、宁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又觉得什

么都没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时无时,别的是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景,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21、对学习、工作、事业怀有很高的热情。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符合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吭。 27、喜欢参加热烈的活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原意实际动手干。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34、疲倦时只要短暂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心理有事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6、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是不罢休。 37、学习、工作同样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虑后果。

新编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版_40

一: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他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以表象和词语等形式将个体经验积累和保存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重新重复出来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动机: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性格: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又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选择、填空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离开大脑,离开社会现实,离开社会实践,人的心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可是人脑本身并不能产生心理,必须要在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之下才能产生心理。 3、脑是心理的器官,心里是脑的机能。 4、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及时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 7、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是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8、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9、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 10、刚刚能察觉出差异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心理学》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 、冯特D、马斯洛 8.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基础心理学试题一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4.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和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两大部 分。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和___。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3、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的注意。 4、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5、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 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和 验证期。 A.马斯洛 B.勒温 6、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和言语表情。 C.默里 D.罗杰斯 7、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和。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8、气质的 4 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和。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9、从到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10、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分)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9.能力是一种()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2.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10. " 一俊遮百丑 "、 " 一坏百坏 " 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分)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1 、自我意识 1

常用性格测试

附录2-常用性格问卷 人格测验用于人才选拔或测评有以下的几点优势:首先,人格测验在作为考核、评价指标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能够事前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其次,人格测验不仅可以描述外在行为特征,而且也能够测量不易观察到的内在特征(诸如心理健康,工作潜能等),从而使我们对被试者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第三人格测验以自陈为主,也结合了“他评”因素,能够更好地反映被试者的心理全貌。在心理测评过程中,测评师很少使用单一的工具或单一的方法,而往往把不同的测验结合起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人格测试是重要的测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且测试的目的是搜集尽可能全面的心理数据,而解释的工作仍然需要由具有专业背景与经验的人士结合个案情况加以分析与研究。 ?荣格的心理类型 近代比较有影响的人格分类有荣格的心理类型论与约翰·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的流向把人划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两类,外向型的人重视外在世界,活跃,自信,勇于进取,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经常内省,沉默寡言,容易害羞,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把人的四种心理活动: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与上述的两大态度类型两两配对,便得出了人格的八大机能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MBTI 荣格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经凯瑟琳·布利格斯与伊莎贝尔·布利格斯·迈尔斯两人加以演化,最后又形成了四个维度,八个偏好,十六种人格类型的人格类型量表,简称MBTI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见表一)。目前,MBTI已经发展成应用心理学领域知名的专业鉴别工具。 MBTI四个维度、八个偏好、十六种人格: 我们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外向型(E)和内向型(I) 我们的接受信息的方法与态度如何?:感觉型(S)和直觉型(N) 我们如何做决定?:思维型(T)和情感型(F) 我们喜欢以固定模式还是自发方式行事?:判断型(J)和知觉型(P) 每个人的性格落足于四个维度中点的这一边或那一边,每个维度的两端代表一个特定的心理偏好。例如:如果你落在外向的那一边,那么你就属于外向型;如果你落在内向一边,那么你属于内向型。四个维度,八种偏好两两组合,共组成十六种人格类型。以各个维度的字母表示类型,如下表: ESFP ISFP ENFJ ENFP ESTP ISTP INFJ INFP ESFJ ISFJ ENTP INTP ESTJ ISTJ ENTJ INTJ 这16种人格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表现,这种表现也适应于不同的工作或团队。因此MBTI 目前普遍应用于职业咨询,团队建设等心理测评、咨询领域。

基础心理学 期末考复习重点

基础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一、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状况进行实际 了解,从而收集有关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访谈法;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被研究者)的交谈来收集有关 资料的一种方法 三、问卷法;是将严格设计的问题或白哦个以书面的形式发给研究 对象,请求如实回答,进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额一种方法 四、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对条件刺 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 程。 五、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 件反应后,其他用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起反应条件 六、接近学习律:刺激的某一组合,如果某种有动作伴随他出现, 则当这一刺激组合再次出现时,那种动作也会随之发生。学习室一次性完成的,要么完全学会,要么完全学不会 七、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刺激反应的过程。 八、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个反应,如果在这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

九、意义学习:奥苏泊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十一、(罗斯杰)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是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十二、内化: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有意识的知音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 十三、支架式教学:通过支架(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的协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儿童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十四、最近发展区: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 十五、认知学徒制: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学习的模式它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 选择填空 1.教育心理学是19世纪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产 物。。 2.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19世纪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2012-12-13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科学。个体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与伦理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总的有两个:1、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2、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 2、格式塔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 其中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格式塔学派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魏特墨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现代心理学发展表现为三个特点: 1、派系融合,兼收并蓄。 2、学科融合,促进发展。 3、注重应用,日益广泛。 第三章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直接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感觉。 2、什么是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什么是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可分为:绝对 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5、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具有选择性、礼节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征。 6、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它有两种基本特征:一、选择性二、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 a、不随意注意,即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决定的。如在嘈杂的背景中听到有人小声叫自己的名字。 b、随意注意,即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如一个人经常思考如何减肥以及减肥的方式。c、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 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它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因此,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务。

艾森克人格测验(EPQ)

开拓者心理测评系统 [艾森克人格测验(EPQ)]试题 测验指导语: 下面是一份人格测验, 该测验共有85个问题,完整而真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了解您的人格倾向。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决定该问题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符合的请选“是”,不符合的请选“否”,这些题目是用于测试您的个人情况,每个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请注意: 1.请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目上太多思索。 2.回答时不要考虑应该怎样,只回答你平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3.请不要遗漏,每个题都要回答。 4.每个题目只能选择一个选项。 5.请将您的答案记录在答题纸上,不要在本试题上做任何记号。 《艾森克人格测验(EPQ)》测试题目 1.你是否有广泛的爱好? 2.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你是否都要考虑一番? 3.你的情绪时常波动吗? 4.当别人做了好事,而周围的人却认为是你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洋洋得意? 5.你是一个健谈的人吗? 6.你曾经无缘无故地觉得自己“可怜”吗? 7.你曾经有过贪心使自己多得分外的物质利益吗? 8.晚上你是否小心地把门锁好? 9.你认为自己活泼吗? 10.当你看到小孩(或动物)受折磨时是否感到难受? 11.你是否时常担心你会说出(或做出)不应该说(或做)的事情? 12.若你说过要做某件事,是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把他做成? 13.在愉快的聚会中,你通常是否尽情享受? 14.你是一位易激怒的人吗? 15.你是否有过自己做错了事反倒责备别人的时候? 16.你喜欢会见陌生人吗?

17.你是否相信参加储蓄是一种好办法? 18.你的感情是否容易受到伤害? 19.你想服用有奇特效果的或是有危险性的药物吗?20.你是否时常感到“极其厌烦”? 21.你曾多占多得别人的东西(哪怕是一针一钱)吗?22.如果条件允许,你喜欢经常外出(旅行)吗?23.对你所喜欢的人,你是否为取乐开过过头的玩笑?24.你是否常因“自罪感”而烦恼? 25.你是否有时候谈论一些你毫无所知的事情? 26.你是否宁愿看些书,而不想去会见别人? 27.有坏人想要害你吗? 28.你认为自己“神经过敏吗”? 29.你的朋友多吗? 30.你是个忧虑重重的人吗? 31.你在儿童时代是否立即听从大人的吩咐而毫无怨言?32.你是一个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人吗? 33.有礼貌、爱整洁对你很重要吗? 34.你是否担心将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35.在结识新朋友时,你通常是主动的吗? 36.你觉得自己是个非常敏感的人吗? 37.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是否不常说话? 38.你是否认为结婚是个框框,应该废除? 39.你有时有点自吹自擂吗? 40.在一个沉闷的场合,你能给大家添点生气吗?41.慢腾腾开车的司机是否使你讨厌?

基础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基础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人的心理现象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注意、意志、需要、动机、能力、气质等。 我们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有意识现象与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现象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科的学科特点:(1)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2)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反应时法、信号检测论、间接测量法)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的主要学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 (2)机能注意心理学,詹姆士 (3)行为注意心理学,华生 (4)格式塔心理学,惠特海默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 (7)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8)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第二章:心理和脑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对内、外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无条件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铃声不能引起狗分泌唾液,对于分泌唾液来说铃声是无关刺激物。 铃声这种无关刺激物就转变成为条件刺激无,即成为了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信号而引起狗分泌唾液,于是形成了条件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指的是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属性。第二信号指的是语言、词汇组成的刺激物。 兴奋过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抑制过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由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由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第三章:感觉 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高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指的是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人格测验问卷介绍

人格测验 人格也称个性。人格的定义繁杂,理论众多,内容各异。最简明的定义就是,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或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独特性 差异性、内隐性、稳定性和统一性是大多定义公认的人格特性。 人的一生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评价他人或自己的人格特点,如,内向、外向,沉稳、冲动,热情、冷漠等等。心理学家对人格的测量是从个体差异的评定开始的。很多人格测验以特质论作为理论基础,强调测量行为深层次下的心理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它决定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殊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儿童青少年的许多情绪障碍、行为问题都与人格特点有关,因此,人格的 测量是心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人格测量的工具之一是人格测验。由于人格的内隐性和儿童青少年人格的相对不稳定性,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测验其发展相对落后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等的发展,人格测验的信、效度一般也低于智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人格测验分为投射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投射性测验是利用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易于引发多种反应的刺激,鼓励被试暴露出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思想、情感、欲望、动机等,以此推断它的人格结构。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和绘画测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技术性很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客观性测验通常是用经过精心编制的一系列问题调查表,让被试按照一定的要求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作出反应。 结果一般可以参照常模作出解释。广泛使用的人格问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适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问卷相对较少,这里仅介绍几个有影响的儿童青少年人格问卷。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夫妇编制的,1975年发表了最新修订本。问卷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分别适 用于16岁以上成人和7~15岁儿童,施测仅需要10~15分钟。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编制是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的。在早期的研究中,艾森克通过因素分析抽取出两个维度,即神经质(Neuroticism,又称情绪性) N和内外倾性(Extroversion)E,以后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又增加了第三个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m)P或称心理变态倾向。艾森克认为,神经质、内外倾性和精神质是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的表现程度,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现在广为流行的“大五”人格结构理论中仍包含神经质和内外倾性两个维度。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 2.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3.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4. 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特征:整体性、意义性) 5.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6. 意志过程 二、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基本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3)问卷法(4)测试法(5)谈话法(6)个案法(7)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一词源于“灵魂的学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心理现象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中就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威廉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四、心理学的流派 1. 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特,铁钦纳(学生) 容: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 方法:实验省份 缺陷:忽视个体差异,不考虑应用。 2. 机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卡尔 容:意识流,强调意识在有机体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 代表人物:华生 容:反对研究意识,主研究行为 方法:客观实验 4. 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要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专业 . .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试卷数量:两套任选一 试卷分布情况: 单选、判断、填空各10题各10分总的是30分 1、简答题5题50分 2、论述题1题20分,要联系实际作答 可能是1月3号考试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科学。个体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与伦理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总的有两个:1、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2、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 2、格式塔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 其中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格式塔学派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魏特墨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现代心理学发展表现为三个特点: 1、派系融合,兼收并蓄。 2、学科融合,促进发展。 3、注重应用,日益广泛。 第二章不考在此略去!!!!!!!! 第三章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直接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感觉。 2、什么是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什么是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可分为:绝对 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5、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普通心理学-九型人格测试题说明

测试题说明 测试题1:性格测评 1、测试打分方法:见测试题下方注释。 2、计算4列得分,第1列得分最高的受测试者为第1组,依次类推,将受测试者分为4个组。4个组分别集中到教室的四个角落,每个组发一张空白纸,每个组的每个成员在空白纸上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然后将纸条随便放在任何地方。 3、老师按顺序解读各个组的性格特性; (1)、第1组:权力型,我们称之为“豹子”。 性格特征:狠、猛、快。反应敏捷,果断,注重成效,权力欲望重,不达目的不罢休。 举例子:朋友打电话到办公室约“豹子”晚上一起吃饭,电话响起,响一声“豹子”马上就接起电话:“哪位?哦,老兄,是你啊!今晚吃饭?太好啦!在哪里?几点钟?好,那就这样,晚上6点,穿金路昆明老房子见”(老师模仿“豹子”声音时充满豪气、激情、干脆)。 特征分析完后,老师寻找第1组的纸张,发现第一组把纸张放在讲台上。 老师宣读第1组组员写的“我的最爱”,结果发现第1组写的内容和老师形容的“豹子”性格非常相似。 (2)、第2组:认同型,我们称之为“孔雀”。

性格特征:敏感、热情、开朗,表现欲望强,喜欢穿亮丽鲜艳的服装,追求时尚,赶时髦,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喜欢“串岗”。 举例子:朋友打电话到办公室约“孔雀”晚上一起吃饭,电话响起,整屋子的人,“孔雀”第一个跑过去接起电话:“谁呀?哦约,是你呀,想死我了。今晚吃饭?那太好了,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地方,我带你去,娜威森林西餐厅,很有情调,还好吃。另外,我昨天卖了一件呢子大衣,可好看了,到时给你看看。好啦,就这样,到时我们顺便逛逛翠湖边的商店好吗,Bye—Bye”。(老师模仿“孔雀”时,声音带点撒娇的味道)。 特征分析完后,老师寻找第2组的纸张,发现第2组把纸张放在最现眼的地方。 宣读第2组组员写的“我的最爱”,结果发现第2组写的内容和老师形容的“孔雀”性格非常相似。 (3)、第3组:同意型,我们称之为“海豚”。 性格特征:犹豫、细心,粘,考虑周详,动作缓慢。 举例子:朋友打电话到办公室约“海豚”晚上一起吃饭,电话响起,电话响了三四声,海豚慢慢接起电话,“你好。是你呀。什么?晚上吃饭?有什么好事啊?是吗,那都有些什么人参加?是吗?哦,嗯,我现在还定不下来,这样吧,你到下午4点再打个电话,我再定好吧。好的,那就这样,再见。(老师模仿“海豚”时,显示出海豚含糊,不决断,怀疑的特征)。 特征分析完后,老师寻找第3组的纸张,发现第3组把纸张放在

《心理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提示 一、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C )。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C)倒U形曲线关系(D)一种直线关系 2.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ACD )。 (A)巴甫洛夫(B)乔姆斯基(C)班杜拉(D)斯金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2.5分)。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2.5分)。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2.5分)。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2.5分)。 2.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分):①能力的类型差异。(3分)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分)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分) (四)论述题(20分,从2个题中任选1个完成。)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分)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2分)③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2分)④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2分)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2分)⑥人格和谐完整。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心理学》期末必考考试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导引 第一章心理学概观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 一、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2、科学的基本特征: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 二、 1、心理学的目标: (1)描述:客观地陈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只是将研究问题的有关现象呈现出来。如认知能力和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趋势; (2)解释: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如抑郁性别差异的ABC理论; (3)预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如判别分析; (4)控制:采取措施,使事物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消极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如书写考试焦虑可提高考试成绩。 描述和解释属于理论任务,预测和控制则属于应用任务 第二节心理学的方法 一、 科学方法的6个基本步骤:观察;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发表研究结果;建构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定义: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 (2)优缺点: 优点:适合特点的研究问题;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其行为和心理很少干扰,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预期行为的出现;自然条件下行为难于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结果难于重复;观察结果易受无关因素影响。 (3)注意事项: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拟人化错误 2、实验法: (1)定义: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从而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2)优缺点: 优点:能控制无关变量,推论因果关系;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可使某种行为在不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 缺点;有些问题无法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讨。 (3)典型概念: 安慰剂效应:指没有实验操纵时,被试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 3、相关法: (1)定义:了解两种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 (2)优缺点: 优点:适合研究不容易被操纵或者因伦理学原因无法操纵的心理现象;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甚至做出预测。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3 )(答案)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目的 人格是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人格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为活动中,影响管理者的活动方式、风格和绩效。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一些样式的人格类型和管理活动有着特定的关系,它们对团体的贡献不同,所适宜的管理环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测验方法对管理者或应聘人员的人格类型进行诊断,可为人事安置、调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建议。这正是本测验的使用目的所在。16PF广泛用于人员的选拔和评定。 功能 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特点 本测验是卡特尔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的。卡特尔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为了测量这些根源特质,他首先从各种字典和有关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文献中找出约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选定171项特质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特质代表着人格组织的基本构成。 适用对象 本测验是评估16岁以上个体人格特征的最普遍使用的工具,广泛适用于各类人员,对对象的职业、级别、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均无限制。 构成 16PF测验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卡氏采用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以及因素分析统计法,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确定十六种人格特质,并据此编制了测验量表。16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每一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极小。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性。测验由187道题组成。每一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题组成的量表来测量,共16个分量表。16种因素的测题采取按序轮流排列,以便于计分,并保持受试者做答时的兴趣。每一测题有三个备选答案。 请记住: 1.每一个测试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2.每个问题都要回答,不要有遗漏 3.尽量不要选择中性答案 4.本测验不记时间,但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 5.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作出一种倾向性选择。 6.把答案写在序号的下面空格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