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砖砌体技术交底

主体砖砌体技术交底

主体砖砌体技术交底
主体砖砌体技术交底

建筑安装工程

技术交底单表—4

交底人:

共3页第1页

交底人:共3页第2页

交底人:共3页第3页

泥工施工技术交底+基础砌体

泥工施工技术交底基础砌体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浦江拓展大型居住区19,01地交底基础工程名称工序名称砌体工程块小学项目部位部分施工单位上海华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交底日期 2014年6月10日交底内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熟悉图纸,了解其各部位定位尺寸,标高、预埋件及详细做法等,严格按施工图施工。 2.备好各种所需的工具,卷尺、线锤、大铲、刨锛、托线板、灰槽、砂浆桶、施工线、扫帚、靠尺板、铁锹等。 3.本工程基础部分的砖块按设计文件要求采用MU15 200厚混凝土实心砖,砂浆采用DM10商品水泥砂浆。 4.作业条件: 基础混凝土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已放好基础轴线及墙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 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按规范要求留置砂浆试块 二、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 1.工艺流程: 复查定位墙线?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 排砖:

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 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排砖撂底: 按照规范要求,若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若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砌筑: 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 随盘靠平、吊直。 砌基础墙应挂线,连续墙体必须带通线 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变形缝的墙角应按规范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水电安装的预埋管件及洞口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5%。 雨期施工: 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覆盖砌体上表面。 2.质量标准

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砌筑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旬邑县档案馆综合楼 施工单位: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交底内容: 一、材料及主要机具: 1、烧结空心砖、粉煤灰砌块:本工程为砼框架结构,填充墙1层内外墙、2层以上外墙及卫生间周边墙均选用MU10烧结空心砖;其余墙均为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墙体厚度为240mm及120mm,砌块强度为MU10,主要砌块尺寸为115×240×240,另外还需少量的配砖和实心砌块。 2、水泥: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必须齐全。 3、砂:砌筑用砂为中砂,过5cm孔径筛子,配制M5、M10强度的水泥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含草根等杂物。 4、掺合料:选用石灰膏、磨细生石灰粉等。生石灰熟化时不得少于7d。 5、水: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6、其它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等,提前做好防腐处理。 7、主要机具:备有搅拌机、翻斗车、磅秤、吊斗、砖笼、手推车、胶皮管、筛子、铁锹、灰桶、喷水壶、托线板、线坠、水平尺、小白线、砖夹子、大铲、瓦刀、刨锛、工具袋等。 二、作业条件: 1、弹出轴线、500mm水平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 2、立皮数杆,宜用30mm×40mm木料制作,皮数杆上注明门窗洞口、拉结筋、圈梁、过梁的尺寸标高。砌体转角处及长度超过10m的砌筑墙体两端均应设立皮数杆,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 3、厨房、卫生间隔墙砌筑前应在墙根部位浇筑200mm高C20细石砼,方可在其上进行砌筑。 4、砂浆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准备好砂浆试模。 三、砌块的堆放及使用前的要求: 运至施工现场的砌块分规格进行堆放,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6m。砼砌块一般不宜进行浇水,若使用前天气炎热干燥,可洒少量水进行湿润。 四、操作工艺: 1、墙体拉结筋采用植筋方法植入两侧砼或柱内,沿墙高每500mm植入Φ6钢筋两根,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700mm。 2、砌筑前,应在砌筑位置上弹出墙边线,以后按边线逐皮砌筑,一道墙可先砌两头的砖,再拉准线砌中间部分。第一皮砌筑时应试摆。 3、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上、下错缝,交接处咬槎搭接,掉角严重以及有竖向裂纹的砌块不宜使用。 4、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15-20mm左右。 5、灰缝应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6、不够整砖部分,应用无齿锯加工制作非整砖块,不得用砍凿方法将砖打断。补砌时应使灰缝砂浆饱满。 7、砌块墙底部一皮砌块正砌,内灌砼,或底部砌三层实心砖。堵窗口砖时要内墙对齐,外墙留出1CM。 8、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斜槎不大于1.2m。 9、各工种预留洞、预埋件等,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剔凿。 10、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至少间隔7天后,再用实心砌块斜砌挤紧。

砖砌体技术交底全套

砖砌体技术交底 1、材料要求 1.砖MU10红砖,有合格证、检验报告。 2.水泥采用沂洲牌P.032.5,有合格证、检验报告。 3.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超过5%。 2、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应有砂浆搅拌机、筛砂机等 2.主要工具应有大铲、瓦刀、托线板、线坠、皮数杆、泥桶、砖夹、筛子、沟缝条、翻斗车、磅秤等。 3、作业条件 1.基础垫层已经完成,并验收,办完隐检手续。 2.已设置轴线控制桩,标出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标出基础及墙身轴线和标高,并弹出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办完予检手续。 3.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是否合适,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浆或在砂浆中掺细砖或 碎石处理。 4.砌砖前一天,应将砖湿润,砖以水浸入表面下10—20 mm深为宜,雨天作业不得使用含水率饱和的砖。 5.砌筑部位的灰渣、杂物应清除干净,基层浇水湿润。 6.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根据实际材料确定。 7.常温下拌制的砂浆应在3—4小时内用完,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8.脚手架应随砌随搭设,垂直运输机械应准备就绪。 4、施工操作工艺 1.砖基础砌筑前,应先用干砖试摆,以确定排砖方法和错缝位置,使砌体平面尺寸符合要求。 2.砌筑时,应先摆底灰,再分皮挂线砌筑,铺砖按一丁一顺砌法,做到里外咬槎,上下错缝。竖缝至少错开1/4砖长,转角处要用七寸头砖,并在山墙和檐墙两处 分层交替设置,不能同缝。砖墙转角处和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 3.内外墙基础应同时砌筑或作成踏步式。 4.砌筑时,灰缝砂浆要饱满,严禁用冲浆法灌缝,每皮砖要挂线,它与皮数杆的偏差,不得超过10 mm。 5.基础中,予留洞口及予埋管道,其位置、标高应准确,避免凿打墙洞,管道上部应予留沉降缝隙。基础上铺放地沟盖板的出檐砖,应同时砌筑,并应用丁砖砌筑,立缝碰头灰要打严实。 6.基础砌筑到防潮层时,应用水准仪找平,并按规定铺设20mm厚1:2.5—1:3水泥砂浆(掺加水泥重量3%的防水剂)防潮层。 7.砌完基础,应及时清理基槽内杂物和积水。 5、质量标准 1.砖的品种、强度、规格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同品种、同强度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得低于试块标准养护抗压强度。

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3#变电所工程量交底人 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多孔砖砌体部位砌体结构施工班组 (一)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MU10P型多孔砖、M7.5混合砂浆、M10水泥砂浆水泥,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砂浆搅拌机、脚手架、脚手板等砌筑工具。 2.主要机具:提升机、钢卷尺、粉笔、线坠、扳手、锤子、皮数杆、瓦刀等。 3.现场准备:轴线、定位边线位置已经经监理验收合格并且清晰直观的在现场弹放出来;施工机具安装调试和安全检验、安全防护措施搭设、临时施工通道畅通、临时用电、照明设备到位。 4.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帽、安全手套和安全带已备齐。 5.工序准备:上一道工序交验合格,完成报验程序。 (二)操作要点 1.抄平:砌砖前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按设计标高用水准仪对各墙转角处和横交界处进行抄平,设置出标高的标识,然后用M7.5混合砂浆或C15细石混凝土找平,以保证底层平整而且标高符合规定。 2.弹线:按照图纸上墙体的尺寸,在基础顶面上用墨线弹出墙的轴线、墙的宽度及门洞口位置线。 3.摆样转(铺地):在弹好线的基面上,按组砌形式先用砖块试摆,核对所弹出的门洞位置线、窗口等处的墨线是否符合条砖的模数,以便对灰缝进行调整,使砖块的排列和砌体灰缝均匀,组砌得当。 4.标高4.7m以下墙体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标高4.7m以上墙体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MU10P型多孔砖;上部梁下部墙体采用MU15混凝土实心砖,在一层墙体底部设置钢筋砼圈梁,各楼层外墙底部在结构板面处均现浇140高C30砼挡水沿。 5.墙体厚度除标注外均为240厚。 6.门窗洞口底部设钢筋砼窗台梁,其长度每端超出窗宽500mm。 7.混凝土多孔砖不宜浇水砌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多孔砖防雨、防潮;砌筑时应将混凝土多孔砖半盲孔面(铺浆面)向上砌筑;砌体砌筑应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

砌体工程质量技术交底

砌体工程质量技术交底 一、工程名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文物标本楼翻建工程 二、施工工艺: 1.本工程非承重外围护墙采用30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物内隔墙除卫生间隔墙采用200mm 后混凝土空心砌块,卫生间隔墙采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600x300x240及600x200x240两种规格 2.砌筑用砂浆:本工程采用不低于DM5.0-MP 地干拌砂浆(现场拌合M5.0地专用砂浆). 3.主要机具: 1)机械:卷扬机及井架、切割机. 2)工具:夹具、手锯、灰斗、吊篮、大铲、小撬棍、手推车、搅拌机. 4.作业条件: 1)现场材料及机械设备,人力已经具备砌筑条件. 2)砌筑前必须放好砌体墙身位置线、门窗口等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检合格后方可砌筑. 3)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立好标尺杆. 4)搭设好操作和卸料架子. 5)配制异形尺寸砌块(同材割制);砂浆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试模. 三、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

2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皮砌块地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 3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地方法和要求如下: 1)砌块砌体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地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地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2)砌块排列应从地基或基础面、±0.00面排列,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地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地75%~80%. 3)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地1/2,不得小于砌块高地1/3,也不应小于150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地压搭要求,应采取压砌钢筋网片地措施,具体构造按设计规定. 4)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时,按设计要求采取其它地构造措施;砌体垂直缝与门窗洞口边线应避开同缝,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5)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地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5mm,如果加钢筋网片地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为20~25mm,垂直灰缝宽度为20mm.大于30mm地垂直缝,应用C20地细石混凝土灌实. 6)砌块排列尽量不镶砖或少镶砖,必须镶砖时,应用整砖平砌,且尽量分散,镶砌砖地强度不应小于砌块强度等级. 7)砌块墙体与结构构件位置有矛盾时,应先满足构件布置. 4 后砌非承重墙应沿剪力墙全高每隔600mm设2Ф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地长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地1/5且不小于700mm,8、9度时应沿墙全长贯通. 5 砌体填充墙在下列部位设构造柱:(截面:墙厚×240,配筋:4Ф12、Ф6@200) (1)砌体填充墙高度超过层高地两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4m. (2)砌体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6 门窗洞口边设钢筋混凝土抱框柱,做法见下图,当洞口宽度≤1800mm时, 抱框柱仅伸至过梁顶部;当洞口宽度>1800mm时,抱框柱应伸至墙顶.抱框柱应与洞顶 过梁同时浇筑.砌体填充墙内地现浇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 抱框柱过梁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GD2301003□□ 施工单位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第八高级中学工程分部工程工程名称砌体工程 2016.2.26 期交底部位日教学区、宿舍区、体艺区交底内容:一、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体砌筑工程的施工,不适用于承重砌体结构施工。 1.2参考标准及规范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 11968-1997) 《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 890-2001) 《非承重砌体与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G 14-200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G614- 《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标准汇编》指引类(第一册 施工单位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第八高级中学工程分部工程工程名称砌体工程 2016.2.26 期交底部位日教学区、宿舍区、体艺区二、设计要求及构造要求 2.1设计要求 (1)材料:砌体砌块与砂浆的强度等级、砌块容重(KN/m3)如下表所示,砂浆采用预拌商品砂浆。 楼梯间设备房、消防控制室、电梯井外墙内墙厨房位置200或厚 100厚200厚管道井、风井、排烟井 200厚200 A5蒸压加气 A5蒸压加气混凝土实心砌混凝土实心砌砌体材块,配套专用块,配套专用,砂浆强度等级砼实心砖强度等级MU15M5.0 料砂砂浆砌筑(浆砌筑(强强度等级≥Mb5) 度等级≥Mb5) 砌块允20KN/m3 8KN/m3 许容重±0.00地面以下埋在土中墙体实心砖,强度等级MU20,用M10水泥砂浆砌筑。

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

一、交底依据 1、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及相关文件。 2、有关现行规范。 二、技术数据 1、标高±0.000m以下部分采用MU15页岩砖M10水泥砂浆砌 筑,,一~三层采用MU15页岩实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 四层MU15页岩实心砖,M7.5混合砂浆砌筑。 五层以上采用MU10页岩实心砖,M5.0混合砂浆砌筑。 2.拉墙筋加设 (1)、砼墙,柱及构造柱均设拉结筋与墙体连接。 (2)、填充墙、后砌隔墙与墙体交接处沿高500设2Φ6拉结钢筋。 (3)、顶层跳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2Φ6钢筋;钢筋应伸入两端墙体≥1.0 m;钢筋间距为一皮砖。 (4)、顶层在窗台下墙体水平灰缝内设置3道2Φ6钢筋;钢筋应伸入两端墙体≥0.6 m 钢筋间距为一皮砖。 (5)、在底层在门窗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3道2Φ6钢筋;钢筋应伸入两端墙体≥0.6 m 钢筋间距为一皮砖 3、构造柱: (1)、当墙厚不小于180而长度大于5米时,或当墙厚小于180而长度大于4米时,均需在墙中部及墙端交接处设构造柱。

(2)、构造柱采用C20砼现浇。 三、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砌砖→清理砂浆 四、普通砖砌体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 (4)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本工程按7度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2、一般项目 (1)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

砖砌体技术交底

砖砌体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或完成楼板结构施工。 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3、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4、弹好轴线、墙身线及检查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 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验收手续。 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15~20m,或每道墙的两端。 6、有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二)材料要求 1、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 检测报告。承重结构必须做取样复试。要求砖必须有一个条面和丁面边角整齐。 2、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水泥必须有 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砂:用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5、其他材料:墙体拉结筋、预埋件、已做防腐处理的木砖或砼块等。 (三)施工机具 应备有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捅、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二、质量要求 砖砌体工程质量要求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规定。 三、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砌砖墙→验收

四、操作工艺 (一)砖浇水 砌体用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期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拎不得浇水,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二)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加入粉煤灰或外加剂,搅拌不少于3min;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搅拌3~5min。 (三)砌砖墙 1、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 心砌法。 2、排砖撂底: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 根据弹好的门窗口位置线及构造柱的尺寸,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 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若留 破活,七分头或丁砖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移动门窗 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 虑在门窗口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所以排砖时必须全盘考虑。前 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日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七分头才是好 活。 3、选砖:外墙砖要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敲击 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或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4、盘角:砌砖前应先盘好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 吊、靠。如有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 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 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5、挂线:砌筑37墙必须挂双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共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 个支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砌24墙时,可采用挂外手单线(视砖外观质量要求情况,如果质量好要求高 也可挂双线,提高砌砖质量。)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 度奠定基础。 6、砌砖: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砌砖时砖要放 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 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砌筑砂浆要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 必须在3h内使完,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 7、留搓:砖混结构施工缝一般留在构造柱处。一般情况下,砖墙上不留直搓。 如果不能留斜搓时,可留直磋,但必须砌成凸磋,并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 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设一根ф6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其埋 入长度从墙的留磋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500mm,末端加90°弯钩。 8、预埋木砖和墙体拉结筋:木砖预埋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 度决定。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2~ 3m,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 分布。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防腐材料一般用沥青油。预埋木砖的另一 种方法:按照砖的大小尺寸制作砂浆块,制作时将木砖预埋好,达到强度后, 按部位要求砌在洞口。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按设计及施 工规范要求留置,不得错放、漏放。 9、安装过梁、梁垫: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 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边梁安装时,两端支 座长度必须一致。

砌体技术交底

鲁JJ-0050 0 1 工程名称淄江花园南三区施工单位青岛永富建筑劳务工程有 限公司 交底部位内墙砌筑工艺工法要求工序名称砌体工程 交底提要:墙体砌筑、构造柱及圈梁浇筑、 交底内容: 内墙砌体材料: 1、砌块:600*200*240、600*160*240、600*100*24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级别B06,强度级别为3.5MP。 2、砂浆:采用M5水泥混合砂浆及砂加砌专用薄砌砂浆 3、墙体拉结筋φ6,构造柱、Ф10 4、构造混凝土用C20混凝土,除注明外。 二、主要机具 大铲、刨锛、瓦刀、托线板、线坠、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笤帚等 三、作业条件 1、弹出的轴线、墙线、门窗洞口线经复合无误后办完预检手续。 2、皮数杆制作完毕,办完预检。 3、加气混凝土砌块龄期应超过28d,方可砌筑。 3、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前2d将砌块浇水润湿,灰砂砖在砌筑前1d将砌块浇水润湿。 4、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墙,经项目工程、技术、质检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四.操作工艺 1、砌筑的工艺流程: 设置构造柱、过梁(圈梁)、拉结筋→测量放线→排砖撂底→立皮数杆→排列砌块→拉线→找平→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水、电配合进行管线连接→验收。 1.1砌筑前根据砌筑墙体尺寸加工制作构造柱、过梁拉筋、拉结筋;将楼地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 1.2根据最下皮砖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砖缝厚度超过20mm用C15细石砼找平,不得用水泥砂浆找平。 1.3根据墙面尺寸,排砖撂底,要求组砌合理,便于操作。 1.4皮数杆制作:用30*40mm木料制作,皮数杆上要注明砖高、缝高、门窗洞口、预埋块、拉结

砖砌体施工技术交底整理

筋Φ6@300锚入墙、柱内,顶角配筋2Φ8;也可以按图二十八在墙垛端部设置混凝土边框。 (7)当挑梁上的单片砌体墙端未设构造柱时,应按图二十八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竖向纵筋采用2Φ10,水平分布筋Φ6@200(每一皮砖设置),作为拉接筋在墙体内通长并锚入相邻墙、柱内。 (8)抗震设防区构造柱设置原则如下(碧桂园集团两防要求): 1 砌体墙的端部(无混凝土墙、柱时)及转角、丁字接头处; 2 宽度大于等于 2.1m 的洞口两侧; 3 当墙长大于 5m 或 2 倍层高时,应在墙中部设置构造柱; 4 当墙长大于 8m 时每隔 3.0-3.5m 设置构造柱; 5 外围护墙的阳角(包括悬挑结构的阳角)应设置构造柱; 6 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抗裂构造柱,间距小于等于 3m。 2.2砼边框的设置要求 (1)外墙宽度小于2.4m而不小于1.2m的洞口两侧、内墙宽度小于2.4m而不小于1.5m 的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砼边框,边框构造详图二十八。 (((2)或图纸有要求的地方。 2.3 圈梁设置 (1)当填充墙高度大于4米时,需设钢筋砼水平圈梁一道,圈梁一般位于墙的半高处,,宜

料砌体均设置窗台压顶。 2 窗台压顶可采用预制式、分段预制和现浇式。 1)对于分段预制的窗台压顶,需预留出连接筋,可先砌筑后浇筑。 2)对于现浇窗台压顶,窗台压顶必须先浇筑,后砌压顶以上砌体。 3)窗台压顶嵌固长度不应小于 300mm,当两侧设有砼边框时,与砼边框同时浇筑,可不考虑嵌固长度。 3 结构找坡:窗台飘板面必须向外找坡,坡度按设计要求,严禁平设或向内找坡。 4 各层阳台坎台顶坡向阳台;屋面女儿墙、护拦压顶均坡向屋面;严禁坡向外墙或外立面。压顶坡度>6% 2.5 过梁设置 (1)当洞顶与结构梁(或板)底的距离小于钢筋砖过梁或钢筋砼梁高度时,过梁与结构梁(或板)浇成整体,如图二十六所示。一般当门窗洞口上至梁底距离小于200mm时,门窗过梁应与结构梁整浇。 (2)过梁截面和配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 (3)蒸压加气砼砌块墙体的门窗口过梁,搁置长度不应小于30cm。 (4)宽度大于30cm的洞口(包括强电箱、消防箱等),宜按设计要求设置预制或现浇过梁,搁置长度不应小于30cm。

砌筑工程技术交底大全

天安新城市花园三期一批5#房工程 砌 筑 工 程 技 术 交 底 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五O五项目部

砌筑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天安新城市花园三期一批5#房分部工程名称:基础、主体分项工程名称:砌筑工程 交底容: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准备:1、对砌筑用砖进行浇水,保证砌筑用砖湿度适中备用。2、砌筑用水泥、砂必须现场取样送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施工机械准备:1、对搅拌用的砂浆机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使用。2、准备好足够的运输工具,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二、操作工艺及技术要求: 基础四周的围护墙采用标准砖(240*115*53mm)砌筑,砌筑用砂浆为M7.5水泥砂浆,施工前,应在建筑物的主要轴线部位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基础,墙身和轴线的位置及标高。砌筑基础前,必须用大钢尺校核轴线尺寸。基础砌筑完毕后,应及时回填。 主体外墙填充墙均采用KM1空心砖(190*190*90mm)砌筑,砌筑用砂浆为M5.0混合砂浆砌筑,砌筑施工时的皮数杆上按设计要求的门、窗和层以及每批砖加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记号。砌筑时采用双面带线法施工。 铺底砖要先沿着放好的墨线摆样砖,以控制好竖缝。一个一个顶砖

搁摆,并对门洞之间墙进行均匀摆放,等待调整到合理灰缝且缝子均匀后,方可开始砌砖。首先两大角盘好角后,拉好线,采用一刀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法”或采用“铺浆砌筑法”进行砌筑。砌筑大角时,要立皮数杆,根据皮数杆上标志的每批砖的厚度进行砌角,且大角要三批砖一吊线,五批砖用靠尺杆靠平,砌至1米高后要校核好垂直度和平整度,垂直度控制在0~1mm以。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外搭砌。灰缝要掌握在10mm为宜,且不小于8mm和大于12mm。根据窗下墙和窗间墙高度和砖的厚度平衡后进行认真核算,窗下墙灰缝要一致,窗间墙的灰缝不一定与窗下墙一般宽,但要控制窗间墙的水平缝和顶头缝要求均匀一致。门窗洞口四周的砖砌筑应按(图集)施工,用来固定门窗框的木砖改用现浇砼砌块,尺寸同KM1砖,砼砌块预埋防腐木砖。砌体加固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其间距不超过500mm设置两根φ6.5钢筋埋入墙中不小于1000mm,设置砌体加固筋的地方必须设置绑扎丝以便检查。 在构造柱砌筑时,要注意位置正确,砌筑时应先退后进砌筑,两面边马牙槎要上下顺直,槎砂浆应清除干净。门窗洞口砌筑要严格控制垂直度和洞两这边的平整度,要上下宽窄一致,不能让偏差大于±5mm 每层的室标高,要在各个房间的四周墙体上,从地面和楼板面往上500mm处,用水平仪打点后,弹上标高控制线,以控制门、窗洞口的高度。 砌体框架梁下的填充墙时,当砌筑到梁下一皮砖时应改用斜砖砌筑

房建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房建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房建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一、作业条件 (1)基槽或基础垫层已完成,且已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3)已放好基础或墙身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4)根据皮数杆最下面的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找平。 (5)常温施工时,黏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 (6)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二)砖墙施工 1、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控制在±5%以内。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 1.5min。 2、砖浇水。黏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

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砌砖墙。 (1)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2)抄平、放线。砌砖墙之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楼层上定出各层的设计标高,并用M7.5的水泥砂浆或C10的细石混凝土抄平,使各段墙体的底部标高均在同水平标高上,以便有利于墙体交接处的搭接施工和确保施工质量。外墙找平时,应采用分层逐渐找平的方法,确保上下两层外墙之间不出现明显的接缝。 根据龙门板上给定的定位轴线或基础外侧的定位轴线桩,将墙体轴线、墙体宽度线、门窗洞口线等引测至基础顶面或楼板上,并弹出墨线。二楼以上各层的轴线可用经纬仪或垂球(线坠)引测。 (3)摆砖撂底。摆砖是指在放线的基础顶面或楼板上,按选定的组砌型式进行干砖试摆。以期达到灰缝均匀、门窗洞口两侧的墙面对称,并尽量使门窗洞口之间或与墙垛之间的各段墙长为1/4砖长的整数倍,以便减少砍砖,节约材料,提高工效和施工质量。摆砖用的第一皮撂底砖的组砌一般采用“横丁纵顺”,即横墙均摆丁砖,纵墙均摆顺砖。每一段墙体的排砖块数和竖缝宽度确定后,就可以从转角处或纵横墙交接处向两边排放砖,排完砖并经检查调整无误后,即可依据摆好的砖样和墙身宽度线,从转角处或交接处依次砌筑第一皮撂底砖。

砖砌体技术交底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为了保证砌体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工程任务,实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目标,为建造一个满意的工程产品,特进行技术交底。 一、砌体施工前准备一般规定: 1、砌体前,熟悉图纸、了解门窗洞口的位置以及相关尺寸,构造柱、圈梁、节点处钢筋构造及各部位做法;楼层应弹好墙体边线,门窗洞口线. 2、根据现场使用材料,由试验室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砂浆、混凝土配合比. 3、植筋要求:植筋应满足植入深度入粘结牢固,拉墙筋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其间距结合砖砌模数按500㎜留设,圆钢作90o弯钩,冷轨带肋不弯。对剪力墙位置植筋时应弹好竖向控制线保证位置准确,; 4、龄期不足28天及潮湿的页岩砖不得进行砌筑,须清除页岩砖表面污物; 5、砖砌体进场应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分类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有防潮湿防雨雪措施和堆放砌体场地要有排水措施. 6、楼层清洁必须清理干净,墙体线放完后应检查合格。 7、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杂物等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 二、砖砌体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放线、立皮数杆→基层表面清理、湿润→砂浆拌制→砖墙砌筑→砌筑,同时按设计要求设置、绑扎钢筋→构造柱混凝土浇灌→拆模养护→质量验收 三砖砌操作要点及要求 1立皮数杆:在砌体转角处,交接处及高处立好皮数杆.皮数杆要进行抄平,使杆上所示楼层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一致. 2砖浇水湿润,基层表面清理,湿润:砖砌体砌筑前,楼层砌筑基层表面要清理干净,洒水湿润.砖提前1-2d浇水湿润,不得随浇随砌,对结普通烧砖含水率宜为10%-15%,现场检验含水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 3挂线:砌筑时可依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砌几皮砖,再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其中第一皮应以弹的墙体边线为准;墙体要双面挂线. 4砂浆拌制:砂浆拌制应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物→水,总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 5砌筑:⑴砌筑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度,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⑵注意十字及丁字接头处的砖块搭接,在这些交接处,纵横隔皮砌通,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⑶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接,页岩砖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且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块. 四质量要求和保证措施 1、砌筑前在剪力墙上弹出+500mm楼层标高控制线,根据+500mm楼层标高控制门窗洞口高度,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的标高,拉线检查楼面表面标高是否合适,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浆处理. 2、立皮数杆:楼层弹的+500mm与皮数杆保持一致时,在楼层转角处,交接处立好楼层砖砌体皮数杆, 控制每皮砖砌筑的竖向尺寸,并使铺灰、砌砖的厚度均匀. 3、门窗过梁:砌筑墙体时,在预留门窗洞口上部安装预制过梁,过梁和墙体的搭接长度不少于250mm。宽度超过300mm应设置过梁,(一般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并加以覆盖,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如果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

砌体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苏TJ1.8 工程名称2015-G-24地块二期项目分部工程名称主体 分项工程名称砌体工程交底记录 一、施工准备(施工作业环境、材料、机具要求及劳动力安排); 1、施工作业环境 二次结构施工作业主要在室内进行,但由于本工程楼层空洞多、存在交叉存在,危险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高空坠落、物体(如材料、机具等)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等安全隐患,施工中,作业人员要特别注意安全。 2、材料、机具要求 材料准备 (1)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规格:600mm×200mm×200mm、600mm×200mm×100mm、600mm×200mm×250mm;240mm×200mm×200mm. (2)自拌砂浆,强度:M5.0; (3)墙拉筋,规格:Φ6 ;构造柱钢筋,规格:Φ10;门框柱、腰梁钢筋,规格:Φ10;过梁钢筋,规格:Φ10;箍筋,规格:Φ6. (4)模板,规格:1830×915×12。 机具准备 手推车、垂直运输工具、铁锹、小白线、铺灰铲、大铲、刀锯、带齿刃、小锤、线锤、托线板、水平尺、灰桶、小水桶、圆盘锯、手锯、钢筋加工机械等; 3、劳动力安排 钢筋、模板、瓦工班组要根据现场情况和进度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以保证施工进度。 二、墙体砌筑施工 1、导墙浇筑要求 1)导墙施工前,构造柱、门框柱的植筋应提前完成。 2)导墙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3)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插入式振动棒,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以防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质量缺陷。浇筑完成后,止水坎的表面要抹平收光以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2、构造柱施工要求 1)构造柱设置要求 a.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墙体长度大于5m时,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3m,墙端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具体定位详见附图)。构造柱宽200mm,厚度同墙厚,纵向配筋4φ10,箍筋φ6@200,加密区φ6@100。 2)构柱砌筑要求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长60mm,从柱脚开始,马牙槎先退后进,槎口边缘必须横平竖直。构造柱与墙间应采用2φ6的拉结筋拉结,间距应为两皮砖,每边伸入墙内10cm或伸至洞口边。 3、门框柱施工要求 1)门框柱设置要求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门洞两边必须设置门框柱,门框柱宽100mm,厚度同墙厚,纵向配筋1φ10,箍筋φ6@420。门框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长60mm,从柱脚开始,马牙槎先退后进,槎口边缘必须横平竖直。

砖砌体技术交底大全记录

年月日 工程名称宁波鄞州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部工程砌体子分部 交底部位:砖砌体、填充墙砌体 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1)、本工程主要为框架填充墙,非承重墙体:采用200mm厚A5.0强度加气混凝土砌块,局部房间为150mm厚墙体,预拌砂浆为强度为M5混合砂浆,一层埋土部分采用水泥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2)、预制砼块及预制过梁需提前预制,保证现场用量。 2、砌筑前所需机具设备准备工作 (1)砌筑前首先考虑工程量和工程要求,并为砌筑人员进场配备必须的设 备:如:高凳(架),脚手板,水桶,铝合金杆,灰斗、斗车(平板车)其数量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2)砌体所需的砌块、砖、砂、预拌砂浆等,材料进场由材料员、施工员、项目工程师共同对材料进行观感检查验收,并及时索要材料出场检验报告、 合格证,通知资料员在监理见证下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 (3)、砌体所需蒸压加气砼砌块砼砌块龄期应大于28天、含水率宜小于30%。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底人:

年月日 工程名称宁波鄞州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部工程砌体子分部 交底部位:砖砌体、填充墙砌体 交底内容: (4)、烧结空心砖应提前1天~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60%~70%,蒸压加气砼砌块应在当天对砌块砌筑面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40%~50%。(5)砖砌体施工前,楼层内所有砌体线和门窗洞口线已完成,柱、剪力墙上弹好 1000mm/500mm控制线。 (6)预制砼砖(供门窗安设固定用)提前预制,砌墙时随砌体一道,置于各 洞口内。 3、墙体砌筑前,拉结钢筋的植筋孔位根据块体模数及填充墙的排块设计进行定 位,拉结钢筋的植筋已完成,并已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拉拔试验。 4、对卫生间做200mm防水导墙,要求凿毛支设模板浇捣上翻砼。 二、砖墙砌筑技术要求及措施 工艺流程:加气砼砌块施工流程:放线定位→砌体施工→预埋拉结筋→马牙 槎的留置→构造柱钢筋绑扎→模板的支设→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拆模砖砌体施工前,首先砌筑样板墙,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验 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砖砌体工作。 1、放线定位:砌体施工前应先做好构造柱、砌体定位放线工作,立好皮数杆,在皮数杆上排出砖块的皮数及灰缝厚度,并标出窗台、洞口及墙梁等构造标高。 2、砌体施工:采用预拌砂浆,使用前应根据说明书要求进行搅拌和使用,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底人:

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一.墙体砌筑: 1. 砌墙前应先弹出墙边线、门窗洞口线,且在房屋四角和楼梯间转角处设立皮数杆,间距不宜超过15米,应牢固、垂直、标高一致。 2. 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直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70%时不得拆过梁底模。 3. 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直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8~12mm,灰缝中有配筋时厚度为15mm。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用细石砼找平,不得用砂浆找平或砍砖找平。 4. 应尽量对孔错缝搭砌,当个别无法对孔砌筑或竖向灰缝中出现两皮通缝时,须加一道钢筋网片。 5. 对设计规定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预埋,严禁在砌好的墙上打凿。在小砌块墙体中不得预留水平沟槽。砌体内不宜设脚手眼。 6. 在框架柱与填充墙交接处,沿高度每隔500 mm左右用2根φ6钢筋与柱拉接,且钢筋自柱边通长伸入墙内。当填充墙高大于4m时,在墙中部或窗顶标高处设置混凝土连系梁,宽同墙厚,高为180㎜,内配4φ12,箍筋为φ8@200。 7. 砖块排列尽量不镶砖或少镶砖,必须镶砖时,应用整砖平砌,且尽量分散,镶砌砖的强度不应小于砌块强度等级。 8. 木砖预留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洞高在1.2米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1米每边放3块;高大于2.1米每边放4块,预留木砖部位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各30㎝处,中间均匀分布。 二.质量标准: 1. 使用的原材料其技术性能、强度、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 砌筑竖缝应符合规定,不得出现竖向通缝,压缝尺寸要达到标准要求。 3. 转角处、交接处必须同时砌筑,必须留槎时应留斜槎。 4. 砌筑砂浆应密实,砌块应平顺,不得出现破槎、松动。 5. 拉接筋、钢筋网片规格、根数、间距、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允许偏差项目:

灰砂砖砌筑技术交底

灰砂砖砌筑技术交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灰砂砖砌筑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作业条件 15~20m,或支立于每道墙的两端。 (6块为一组)。 .材料要求 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7d,或采用粉煤灰等。 .施工机具 应备有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捅、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2、质量要求 砖砌体工程质量要求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规定:

3、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排砖→砌砖墙→验收。 4、操作工艺 砖浇水湿润 砌体用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期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如加入粉煤灰或外加剂时,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搅拌3~5分钟。 .砌砖墙 8的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1/5墙长,且大于700,如设计有要求时,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有抗震要求时每边留出长度不得小于1000。所有拉结筋的末端必须加90°弯钩。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如有砖柱砖垛时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墙必须挂双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共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24墙时,可采用挂外手单线(视砖外观质量要求情况,如果质量好要求高也可挂双线,提高砌砖质量。)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砌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完整版)

技术交底记录 施表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准备 1、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600×200×200(长×宽×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天然容重≤m3,强度等级为。 2、砂浆:宜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强度等级为。 (二)作业准备 1.砌筑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并铺满水泥砂浆作找平层,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配块,并应每层进行挂线砌筑,确保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 2.砌筑前应将砌块砌筑面浮灰清除干净。 3.第一皮砌块应采用经过防水处理的砌块(可满刷专用界面处理剂)。 二、施工工艺 (一)结构要求

6.砌体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设的临时间断处, 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砌体高度。 (三)特殊构造做法 1.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及底层外墙的砌块墙体应砌在高度不小于200mm的 素混凝土基座上,并做好墙面防水处理。 2.下列部位内外应加挂200mm宽通长耐碱玻纤网格布,与基体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mm 2.1.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如砌块墙体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窗台板等相 交接处; 2.2.门窗等洞口的角步; 2.3.暗埋箱体或接线箱处;暗埋管线的孔槽处; 2.4.抹灰总厚度超过35mm处。 3.建筑首层的的砌块墙体应在室内地面以上开始砌筑,砌块底部采用C20素混 凝土浇筑,厚度同砌块墙体厚度(当室外场地高于室内标高时,C20素混凝土 应浇筑至室外地面上来300mm高处)。所以高低跨屋面与墙体交接处的墙体

均应上反400mm高C20素砼反口,同墙厚。基层处理及反梁加固方式详见下 图。 4.窗台处(窗台为钢筋混凝土的除外)均做钢筋砼窗台板200mm×80mm内配2 Φ10钢筋Φ6@200箍筋C20细石砼,每边各伸入墙体250mm 5.门洞口预制水泥块构造:对有洞口砌块墙时,应设置预制水泥块。预制水泥 块(从下到上)设置要求如下:第一块水泥块设置起步高度应在150~200mm 之间,中间按照“隔一设一”原则进行设置,最后一块水泥块设置高度离梁 底或过梁底应在150~200mm范围内。 6.门窗洞口加气配筋过梁:过梁两边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300mm,洞口大于 2100mm以及特殊门窗的洞口可采用混凝土过梁或钢过梁。 (四)二次结构 1、参照12G614做法,即墙长大于5m或层高两倍者必须设置构造柱。 2、构造柱整体设置原则:墙体转角,纵横墙体相交处,直墙端部,挑梁端 部。 3、构造柱做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