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教学计划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教学计划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教学计划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教学计划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单元教学计划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教材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水平二》为依据,并结合学校实际选择的教学内容。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构建课的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主教材《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是小学水平二阶段技巧与器械课重点教材之一,本教材四课时为一个单元,这是本单元教材中的第一次课。在小学低年级的技巧与器械课教学中,应以小学生体验学习为主,同时学习并掌握基本技能与方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双脚踏跳,直臂支撑;难点是助跑、踏跳连贯。

辅助教材: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天气、季节等客观因素,刻意安排了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之一:游戏“小小斗牛士”,运动强度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负荷与活动兴趣,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初步的了解,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主教材《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感到比较陌生,略知一些技巧课的内容,对技巧与器械练习稍有一些认知基础。因此,本节课力求使90%的学生学会助跑几步后接起跳,直臂支撑,屈膝提臀的动作,逐步提高支撑跳跃的能力,部分能力较强学生初步掌握《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的技术动作,同时使学生体验在运动中的不同心理感受,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胆怯、畏惧等心理障碍。

四、教学目标

1.90%的学生学会助跑几步后接起跳,直臂支撑,屈膝提臀的动作,逐步提高支撑跳跃的能力,部分能力较强学生能初步完成完整动作。

2.通过各种辅助练习、游戏等形式,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协调、灵敏、平衡能力,增强下肢肌肉力量。

3.通过同伴和群体间的讨论,彼此勉励和互相保护与帮助,体验集体学习的乐趣和情趣。

4.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五、组织教学

1.本课在组织上采用集体练习与分组不轮换练习的方法。在开始部分,采用问答式队列练习、游戏、纱巾操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活动肢体。在纱巾操的练习中,师生在音乐伴奏下共同练习,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的活动,使身体的各个关节、韧带进一步得以充分活动,为完成下一步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2.在基本部分采用自主探索练习与小组合作练习、启发拓展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提出:“踏跳时,为什么要提腰、收臀?蹲撑时,为什么头要保持正直?落地怎样才能站稳?”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自主探索,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对一些协调性较差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并进行随机点评和表扬,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的学习技术动作。通过游戏更进一步拓展自我保护的方法、技巧。结束部分师生共同进行身心放松游戏并进行课堂评价,最后小结本课。

六、主要教学手段

1.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让学生明确助跑、踏跳、顶肩、含胸、提臀和完整动作的帮助与保护的方法。

3.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顶肩、含胸、提臀”连贯动作。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练习的兴趣和情趣。

5.注意观察学生练习情况,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价。

6.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要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学生身体状况,及时调控练习的密度与运动量和练习次数。

七、本课特点

1.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队列常规礼仪训练,一改过去陈旧的整队、踏步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式的形式,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仅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全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队列口诀:师:两臂生:前后摆,师:抬头生:向前看,师:左右生:要看齐,师:前后生:一条线,师:学习生:解放军,师:踏步生:有精神)。

2.在教法上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手段,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的进行调控。把四个跳箱分别设置成了高低不同的高度,在练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该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选择不同高度跳箱练习,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打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提炼、移植和变化,增加课堂色彩。让学生最终学会一些自我防范自救的技能,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始终。

4.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把生活中的事物渗透到教学当中,如:游戏“小小斗牛士”就是受到西班牙斗牛活动的启发,经过提炼加工创编的;放松活动“炸油条”受中国式早餐“炸油条”的灵感而萌生创意,此活动不仅能起到放松的作用,而且深受学生喜爱。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教学设计(水平二)授课教师:马新海授课年级:三年级授课人数:21人

基本部分1.跳上成蹲撑、

起立向前跳下

动作方法:

①助跑几步,单

脚起跳,双脚踏

板。

②两手积极前伸

支撑于箱面,顶

肩含胸、提臀、

提膝。

③两脚上箱成蹲

撑,站立跳下,

屈膝缓冲,直立

挺胸、抬头,两

臂斜上举。

口诀:

助跑单跳双踏,

支撑跃上箱面。

蹲撑保持平衡,

起立挺身跳下。

重点:

双脚踏跳,

直臂支撑。

难点:

助跑踏跳连贯。

2.游戏:

《小小斗牛士》

口诀:

1.教师讲解和示范完

整动作。

2.教师示范助跑、踏

跳、顶肩、提臀动作并

提出问题。

3.教师组织学生探讨

上箱方式。

4.在教师的指导下进

行集体练习

①侧重强调单脚起跳,

双脚踏板。

②教师注意观察学生

助跑、踏跳、顶肩提臀

的帮助与保护的方法

并及时给予指导。

5.教师示范跳上成蹲

撑、直立跳下动作及说

明帮助与保护的方法。

6.组织学生进行完整

动作练习,注意学生的

帮助与保护的方法。

7.指名学生进行展示、

师生共同评价共性问

题。

8.降低难度,提高自

信。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及规则

1.原地两人撑肩、提臀

动作辅助练习。

2.跑几步上板练习。

3.原地撑箱面、顶肩、

提臀动作练习。

4.助跑、踏跳、顶肩、

提臀、提膝动作练习。

5.选择适合的高度,在

教师或同学的保护下

练习完整动作。

6.优生展示,随机点评

7.以小组为单位轮换

练习。

8.允许部分女生或身

体素质较弱的学生采

用跪上箱面再起立跳

下。

游戏方法:以两人为一

组,一人模仿牛顶,一

人拿红纱巾引斗,一定

场地设计:

散点进行

18'

-

20'

3-

4

3

4-

6

4-

6

6-

7

1

6-

7

3-

4

基本部分小小斗牛士,

要学真本领。

你斗我来顶,

看谁有本事。

音乐:《西班牙斗

牛舞曲》

2.组织部分学生演示

3.共同参与

4.教师点评

时间轮换。

规则:

①两人一组,大家必须

在规定的区域内游戏;

②在群斗时要注意相

互躲闪、避让,以免发

生碰撞。

要求:组与组之间不能

互相干扰

8′-

10'

4

结束部分1.放松游戏

“炸油条”

2.小结

3.下课

1.教师讲解方法并示

范。

方法:学生两人一组,

一人平躺,一人双手来

回推搡滚翻,一定时间

内轮换。

2.共同参与

1.学生两人一组进行

游戏。

2.听到哨声后相互交

换。

4′

脉搏曲线180

160

140

120

100

80

0′5′10′15′20′25′30′35′40′

器材

录音机一台、红巾41条、

大垫子4块、跳箱四副

预计运

动负荷

练习强度:中下

练习密度:30%--35%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