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拉桥发展概况

斜拉桥发展概况

斜拉桥发展概况
斜拉桥发展概况

斜拉桥发展概况

自1955年瑞典建成世界第一座现代斜拉桥以来,斜拉桥的建设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但现有斜拉桥大多是独塔双跨式和双塔三跨式,而具有连续主梁的三塔四跨式斜拉桥很少。伴随着内陆经济发展,三峡库区蓄水工作逐渐完成,长江做为最大的黄金水道其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也要求桥梁必须能够保证通航,多跨连续斜拉桥正好可以完整适应这一要求。

1斜拉桥的发展及其结构特点

斜拉桥是现代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结构形式,特别是在跨越峡谷、海湾、大江、大河等不易修筑桥墩和由于地质的原因不利于修建地锚的地方,往往选择斜拉桥的桥型。它的受力体系包括桥面体系,支承桥面体系的缆索体系,支承缆索体系的桥塔。斜拉桥不仅能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和动力特性。它以其跨越能力大,结构新颖而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发展最快,最具有竞争力的桥型之一。

2国内外斜拉桥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现代斜拉桥的历史虽短,但是利用斜向缆索、铁链或铁杆,从塔柱或桅杆悬吊梁体的工程构思以及实际应用可追朔到17 世纪。斜拉桥发展几乎与悬索桥同时代(Virlogeux M, 1999)。在我国古代,城墙外面护城上架设的可以开启的桥梁应属于斜拉式,东南亚地区的原始竹索桥的布置与近代的斜拉桥颇为相似。15, 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极大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源于亚洲的原始形态的斜拉桥对欧美近代斜拉桥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欧美,最早见于记载的斜拉桥是1617年意大利威尼斯工程师V erantius建造的一座有几根斜拉铁链的桥。1784年,德国人C.J. Loscher建造了一座木制斜拉桥。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愈义上的斜拉桥。

但是,18 世纪初两座斜拉桥的损毁,致使这种斜拉体系在18 世纪到19 世

纪期间的发展几乎停滞[Podolny W, 1976]。1918 年,位于英国Dryburgh-Abber 附近,跨越Tweed 河长约79m 的人行桥,在风力振荡的情况下,致使斜链在节点处折断而出现事故。1824 年,另一座位于德国Nienburg 附近,跨越Saale 河的约78m 的人行桥,在建成初始荷载试验时己证实梁体挠度太大,后来给予加固,但在 1 年后的一次火炬游行中由于拉索的破坏而倒塌。受到当时科学技术、工业发展水平、对结构的认识、力学分析及施工工艺的限制,对斜拉桥整个结构体系内力理论的缺乏,对斜拉体系的性能与各种高次超静定体系的力系平衡与变形协调的控制方法都缺少了解,因此在某种因素破坏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18-19 世纪斜拉桥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直到1938 年,德国工程师迪辛格尔(F.Dischinger)在研究一座双线铁路悬索桥时,发现在高应力状态下增用高强钢索作为斜缆,可以显著提高桥梁的刚度。1955 年,他设计并建成的瑞典斯特姆斯(Stromsund )钢斜拉桥在现代斜拉桥历史上写下了第一页,从此开始了现代斜拉桥的发展历史。

第一座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意大利人摩兰第(Morandi)设计,于1962 年建成的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Maracaibo)大桥。这种体系被称为“摩兰第体系”(现在一般称疏索体系),属第一代斜拉桥,此后的一段时期大多采用这种体系。其优点是结构形式简洁、受力明确、分析容易及斜拉索集中易养护,缺点是由于索距太大,主梁必须很高,导致主梁很重,配筋较多。

自1955 年世界第一座斜拉桥问世以来,斜拉桥的发展,方兴未艾,具有强烈的势头,并开始出现多跨斜拉桥。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90 年代迅速发展,不到半个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己经迅速普及。结构分析的进步、高强材料和施工方法以及防腐技术的发展对于大跨径斜拉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到了60 年代,结构分析发生了重大变革,采用电子计算机分析高次超静定结构效率极高,从而导致密索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密索体系的优点是减轻了主梁自重;简化了斜拉索的锚固装置,有利于悬臂施工;增强了抗风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斜拉桥的跨越能力。于是便从疏索体系转向密索体系,使斜拉桥发展到第二代。

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今,拉索普遍采用密索体系,桥的跨度向更大方向发展。目前日本的多多罗大桥(Tatara Bridge)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比1995 年1 月通车的法国诺曼底大桥的主跨径还要长34m,建成于1999 年,跨径为270m+890m+320m,其桥塔为倒Y 形高达220m,为双塔双索面混和式钢箱梁斜拉桥。但是目前在我国建设的苏通大桥建成后,就将一跃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m,列世界第一;主塔高度306m,列世界第一;斜拉索的长度580m,列世界第一;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m x48.1m,列世界第一。

1975 年,重庆云阳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主跨为76m 的公路斜拉桥,揭开了我国斜拉桥发展的序幕。我国第一座铁路斜拉桥是1980 年建成的广西红水河铁路斜拉桥,其跨径为96m。其后,又先后修建了济南黄河大桥、重庆石门大桥、上海南浦大桥与扬浦大桥、重庆长江二桥及武汉长江二桥等等。近些年来,斜拉桥以其独特优美的造型及优越的跨越能力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至今我国建成各种斜拉桥100 多座,其中跨径大于200m 的有60 多座。由于混凝土斜拉桥造价低廉,在我国得到最优先发展,我国也是世界上建造混凝土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南浦大桥与扬浦大桥的建成标志我国混凝土斜拉桥的建造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我国斜拉桥建设的阶段

从我国斜拉桥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从1975 年建设第一座斜拉桥至1982 年,是我国斜拉桥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斜拉桥发展的第一高潮。以1982 年建成的主跨220m 济南黄河桥为代表,短短七年间,我国斜拉桥跨度增加了三倍,共建成11 座,这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掌握了大跨度斜拉桥设计与施工技术。在这一阶段,我国桥梁工作者先后研究开发了斜拉桥线性、非线性静力分析以及自动调索施工控制等专用程序,并对斜拉桥的线性、非线性动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斜拉桥静、动力特性进行大量深入研究之后,提出把斜拉桥分类为四种基本体系,即:漂浮体系、梁墩

固结体系、支承体系和刚构体系。这种体系的划分,给出了十分清晰而又简单的概念,大大方便了这种桥型的规划与设计。

2、1983 年至1986 年为我国斜拉桥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第一阶段已建斜拉桥的拉索防护要么层次多、成本高,要么过于简单或处理不当而失败,以至有的桥建成3-4 年拉索防护就损坏,危及桥梁安全。这促使桥梁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总结和提高。这一阶段仅建设了少数几座斜拉桥,但对拉索防护作了有益的尝试,也是为下一阶段斜拉桥持续发展的准备阶段。

3、80 年代中后期至今,是我国斜拉桥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修建的斜拉桥近40座,跨度从200m 到600m 以上,我国400m 以上的大跨度斜拉桥均是在这一阶段设计,并于90 年代初开始建设的。这些大跨度桥梁的工程实践,使我国大跨度斜拉桥的发展和技术开发逐趋完善和成熟,并开始迈进世界先进行列。

概括起来,斜拉桥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稀索布置,主梁基本为弹性支撑的连续梁。

(2)中密索,主梁既是弹性支撑连续梁,又承受较大的轴向力。

(3)密索布置,主梁主要承受强大的轴向力,同时又是一个受弯构件。

总之,斜拉桥作为一种大跨结构,它充分利用了结构和材料特性,虽然我国斜拉桥建设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广大桥梁工作者的刻苦努力和计算技术的提升,现在我国的斜拉桥建造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结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组合结构和钢结构等斜拉桥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斜拉桥多采用密索体系,多以漂浮和半漂浮式为主而且开始出现了多跨斜拉桥。由于斜拉桥良好的力学性能、建造相对经济、景观优美,已成为大跨径桥梁建设中最有竞争力的桥型。新世纪里斜拉桥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我国分别于2002 年和2003 年动工建造的特大跨径斜拉桥—江苏苏通大桥、香港昂船洲大桥则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里程碑式的项目。而正在建设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是中国斜拉桥技术领先世界的标志性

项目。

禹磊

2010.10.22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斜拉桥施工方案要点

南阳市光武大桥建设工程 斜拉索挂索、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十五局集团 南阳市光武大桥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光武大桥采用两联80+80m单塔双索面斜拉桥,塔高34.21米。全桥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斜拉索为双索面,每个箱梁中央布置一个索面,横桥向对称布置在索区里。斜拉索直接穿过中腹板锚固于箱梁底面。斜拉索在梁上索距为8.0m;塔上索距2.05m,等间距布置。拉索的水平倾角在25.153°~37.682°。 斜拉索采用防腐性能优越的喷涂环氧钢绞线斜拉索体系,规格为OVM250AT-61,两端采用可换索式250AT锚具。每个索塔斜拉索横向单排布置,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单层环氧涂层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体系,单根钢绞线直径15.24mm,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斜拉索外包HDPE整圆式护套管规格为ф260mm。全桥斜拉索共12对拉索,钢绞线约191吨。整束斜拉索钢绞线防护体系由单根钢绞线PE管、哈弗管外套、锚具、锚头防腐固体油脂、锚头环氧砂浆等组成。 全桥斜拉索布置情况 二、编制依据 1、《南阳市光武大桥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OVM平行钢绞线斜拉索施工指南》 三、OVM250AT斜拉索体系结构说明 斜拉索由锚固段+过渡段+自由段+抗滑锚固段+塔柱内索鞍段+抗滑锚固段+自由段+过渡段+锚固段构成, 1、锚固段

主要由锚板、夹片、锚固螺母、密封装置、防松装置及保护罩组成。在锚固段锚具中,夹片、锚板、锚固螺母是加工上主要控制件,也是结构上的主要受力件。 A.密封装置:其主要起防止漏油、防水的密封作用。它由防损板、内外密封板、密封圈构成。并在密封装置内注防腐油脂对剥除PE层的钢绞线段起防护作用。 B.防松装置:主要由空心螺栓和压板构成,在钢绞线张拉并预压结束后安装此装置,可实现有效地对单个锚固夹片保持夹紧力,从而对夹片起防松、挡护作用。 C.保护罩:保护罩安装在锚具后端,并涂抹无粘结筋专用防护油脂,主要对外露钢绞线起防护作用。 2、过渡段 主要由预埋管及锚垫板、减振器组成。 2.1预埋管及垫板:在体系中起支承作用,同时在垫板正下方最低处应设有排水槽,以便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 2.2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索的整体寿命。本桥拟采用可调式减振器,以充分发挥减振器的减振作用。 3、自由段 主要由带HDPE护套的无粘结镀锌钢绞线、索箍、HDPE外套管、梁端防水罩、塔端连接装置等构成。 3.1无粘结镀锌钢绞线:为拉索的受力单元。 3.2索箍:因受张力大而采用钢质索箍,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主要作用是将索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几何整体形状。 3.3 HDPE外套管:主要对钢绞线拉索起整体防护作用,本工程采用规格分别为ф260mm,HDPE管的连接方式采用专用HDPE焊机进行对焊。 A.梁端防水罩:主要起支承HDPE外套管和防止雨水由梁端预埋管进入拉索锚具的防 护作用。 B.塔端连接装置:由于HDPE外套管的热胀冷缩特性,其主要为塔端HDPE自由端热胀冷缩过程中提供空间和起密封防护作用。 4、抗滑锚固段 主要由锚固筒、减振器、索箍组成。 4.1锚固筒:锚固筒安装在塔外预埋的索鞍(分丝管)钢垫板上,主要对减振器起支承作用。 4.2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索的整体寿命。 4.3索箍:因受张力大而采用钢质索箍,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主要作用是将索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几何整体形状。

中国钢桥发展

中国钢桥发展 历史的回眸 ? ?中国建设钢桥的历史可以追朔到百年以前,在我国7万多公里的铁路线上,有8000多座钢桥在服役,其中超过百年的老龄钢桥有160多孔。而早期的老龄钢桥大多是外国人设计并建造。旧中国的铁路钢桥建设,由于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限制,材料、设计水平、制造水平、施工技术等条件都很落后,钢桥的发展极为缓慢。 ? ?1934年~1937年,39岁的茅以升先生带领中国工程师设计并监造了钱塘江大桥(主跨 65.84m,全长1453m),开创了我国自行建造钢桥的历史 ? ?中国最早的钢桥制造厂有超过百年的历史(1894),但是,直到50年代初期,桥梁工厂只有制造铆接桥的技术。1956年,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合作,在沈阳桥梁厂试焊成功第一孔24米焊接板梁,此后,第一批320孔24m焊接板梁桥,架设在石太线和湛江附近支线上,这是我国第一次制造焊接桥。 ? ?1957年,借助前苏联专家的技术和材料,中国建造完成了武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桥梁全长1155.5m,主跨128m,该桥的建设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钢桥设计、施工、制作、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为中国钢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68年,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材料,自行设计建造了正桥长1576m,铁路桥全长6772m,公路桥全长4588m的南京长江大桥,主跨160m,首次使用国产的16Mnq钢。? ?六十年代中期,在中国西南成昆铁路建设中,由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单位组成了栓焊梁战斗组,系统地研究了栓焊钢桥建造技术,编制了我国最早的《栓焊钢梁设计暂行办法》,并以此为指导,在成昆线上建成了不同形式的栓焊钢桥44座,结束了中国铆接钢桥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栓焊钢桥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以特大型桥梁建设为标志的五个里程碑 1、武汉长江大桥(第一个里程碑) 特点: (1)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桥 (2)跨度:128m (3)材料:3号桥梁钢(Q240) (4)铆接

中国桥梁发展史

桥梁工程发展史 qiaolia ng gon gche ng fazha nshi 桥梁工程发展史 history of bridge engin eeri ng 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在19世纪20年代铁路出现以前,造桥所用的材料是以石材和木材为主,铸铁和锻铁只是偶尔使用。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现今使用的各种主要桥式几乎都能在古代找到起源。在最基本的三种桥式中,梁式桥起源于模仿倒伏于溪沟上的树木而建成的独木桥,由此演变为木梁桥、石梁桥、直至19世纪的桁架梁桥;悬索桥起源于模仿天然生长的跨越深沟而可资攀援的藤条而建成的竹索桥,演变为铁索 桥、柔式悬索桥,直至有加劲梁的悬索桥;拱桥起源于模仿石灰岩溶洞所形成的“天生桥”而建成的石拱桥,演变为木拱桥和铸铁拱桥。 在有了铁路以后,木桥、石桥、铁桥和原来的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就难于适应需要。但到19世纪末叶,由于结构力学基本知识的传播、钢材的大量供应、 气压沉箱应用技术的成熟,使铁路桥梁工程获得迅速发展。20世纪初,北美洲曾在铁路钢桥跨度方面连创世界纪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公路钢桥和 钢筋混凝土桥的跨度记录又都超过了铁路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被破坏的桥梁急待修复,新桥急需修建,而造桥钢材短缺,于是,利用3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关于高强材料和高效工艺(焊接、 预应力张拉及锚固、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等)的经验,推广了几种新型桥——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箱形截面钢实腹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斜张桥。 60年代以来,汽车运输猛增,材料供应缓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桥梁工程又在提高质量、降低造价、降低桥梁养护费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改进。国外桥梁工程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以前(有铁路之前) ①木桥。在公元前 2000多年前,巴比伦曾在幼发拉底河上建石墩木梁桥,其木梁可以在夜间撤除,以防敌人偷袭。在罗马,G.J.恺撒曾因行军需要,于公 元前55年在莱茵河上修建一座长达 300多米的木排架桥。在瑞士卢塞恩至今保存着两座中世纪式样的木桥:一是1333年始建的教堂桥,一是1408年始 建的托滕坦茨(Totentanz)桥,这两座桥都有桥屋,顶棚有绘画。在 1756?1766年,瑞士建成跨度为 52?73米的三座大木桥,两座是亦拱亦桁,另一座

斜拉桥的分类

斜拉桥的总体布置与结构体系 总体布置主要有跨径布置、拉索及主梁的布置、索塔高度与布置。 一、跨径布置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 (1)双塔三跨式。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跨径布置方式。下面是立面图与其荷载作用不同位置时发生的索塔与主梁的形变。 (2)独塔双跨式。这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跨径布置,但由于它的主孔跨径一般比双塔三跨式的小,故特别适用于跨越中小河流、谷地及作为跨线桥,或用于跨越较大河流的主航道部分,也可用主跨跨越河流,索塔及边跨布置在河流一岸的方式。

独塔双跨式斜拉桥立面图 (3)多塔多跨式。多塔多跨式斜拉桥适用于需要多个大通航孔的大江大河、宽阔湖泊或海峡上,但这种结构一般采用较少,主要原因是中间塔顶没有端锚索来有效地限制它的变位,使结构柔性及变形增大,整体刚度差。 多塔多跨式斜拉桥示意图 二、拉索的布置,拉索的布置分为空间上的布置与索面内的布置。 (1)拉索索面在空间可布置成单索面和双索面,而双索面又可分为竖直双索面和倾斜双索面。

单索面斜拉桥(临海大桥) 竖直双索面斜拉桥

倾斜双索面斜拉桥 (2)拉索在索面内的布置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辐射形、竖琴形及扇形。 辐射形:拉索与水平面的平均交角较大,拉索的垂直分力较大,故拉索的用量最省。由于在拉索的水平分力在塔顶基本平衡,故索塔的弯矩较小,索塔高度也较小,但由于拉索都固定在塔顶,所以塔顶的结构复杂,集中应力现象突出,给施工和养护带来困难。 竖琴形:所有拉索的倾角完全相同,且拉索与索塔的锚固点分散布置,使拉索与索塔、拉索与主梁的连接构造简单,易于处理。竖琴形布置拉索加强了索塔的顺桥向刚度,对减少索塔的弯矩和提高索塔的稳定性都有利。但是其拉索的倾角与水平方向的交角较小故所需的拉索数量大,布置密集,一般都用于中小跨径的斜拉桥中。

我国钢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钢结构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文关键词】钢结构建筑;现状;发展前景;推广应用 【论文摘要】钢结构目前在我国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因其材料和结构形式的特点,钢结构具有建筑功能分区的可变性强、房屋自重轻、抗震性能优越、生产自动化施工装配化程度高和造价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推广和应用钢结构还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钢结构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包括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民用住宅等。不过,钢结构的研究还处于起动阶段,研究力度还不够,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这些都急需解决,以利于钢结构在我国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 钢结构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钢结构建筑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盛时期(50年代~60年代初),二是低潮时期(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三是发展时期(80年代至今)。50年代以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为契机,取得了卓越的建设成就。60 年代国家提出在建筑业节约钢材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误区,限制了钢结构建筑的合理使用与发展。80年代沿海地区引进轻钢建筑,国内各种钢结构的厂房、奥运会的一大批钢结构体育馆的建设,以及多栋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建成是中国钢结构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但我国每年的建筑用钢量仅1%被用于预制钢结构,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用量比较,差距巨大。可喜的是,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未曾有过的兴旺景象。主要表现在: 1.1 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中外合作到国产化的起步 我国著名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多是中外合作的产物,如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深圳地王大厦、北京京广中心等。中外合作设计对于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及锻炼培养人才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1998年建成的大连远洋大厦(高201m,51层)标志着高层钢结构建筑国产化的起步,1999年建成的深圳赛格广场(291.6m,72 层)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 1.2 轻钢结构建筑的迅猛发展与国外公司的大批涌入 近年来、轻钢建筑以其商品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应用面广、造价低等优势获得了迅猛发展。全国每年约有200万平方米轻钢建筑竣工。在此背景下,国外轻钢结构生产厂商也纷纷在我国设分公司、制造厂,获得了很大的销售量。 1.3 空间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量大跨度的建设项目陆续兴建。如天津体育中心(直径108m,1994年)、上海8万人体育场看台顶盖(1998年)、沈阳博展中心室内足球场(144 × 204m,2000年)等。 2、大力推广钢结构技术、广泛开展钢结构建筑设计的紧迫性 2.1 环境问题逼迫、促发的紧迫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建筑界责无旁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砌体建筑与混凝土建筑大国。每年生产7000亿块砖(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5亿吨水泥(占世界总产量1/3强),生产砖的代价是每年毁农田约15万亩,消耗标准煤约7000万吨,生产水泥的代价是每年排放温室气体CO2约3亿吨(生产1吨水泥熟料,排施1吨CO2),破坏的矿山与排放的废水则难以统计。如此触目的数字,不能不让人反思。因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合理地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钢结构的发展带来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突破口。首先,钢材是一种高强、高效能的材料,具很高的再循环价值,边角料也有价值。其次,钢结构抗震性能好,使用灵活,施工时既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钢模板和水,也不会产生强的噪音与空气污染。再次,钢结构的发展

斜拉桥方案图纸汇总

斜拉桥方案图纸汇总 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桥施工图纸 斜拉桥施工图纸 大桥主通航孔420斜拉桥施工图纸 大桥斜拉桥上部结构图纸 斜拉桥实例 斜拉桥的计算 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 桥南汊斜拉桥施工控制设计图纸 大桥主桥斜拉桥主梁牵索挂篮施工工艺 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方案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如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均为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现代斜拉桥可以追溯到1956年瑞典建成的斯特伦松德桥,主跨182.6米。 斜拉桥(92第1版)大桥局

斜拉桥设计--刘士林,王似舜主编 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 斜拉桥建造技术 斜拉桥125m部分斜拉桥方案设计图纸 某斜拉桥工程毕业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工程毕业设计 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施工图集 MIDAS-斜拉桥成桥阶段和正装分析 独塔斜拉桥设计 铁路斜拉桥施工挂篮设计计算书 斜拉桥(cable stayed bridge)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斜拉桥是由许多直接连接到塔上的钢缆吊起桥面,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第一座现代斜拉桥始建于1955年的瑞典,跨径为182米。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苏通大桥,主跨径为1088米,于2008年4月2日试通车。 小跨斜拉桥图纸 南京钢箱梁斜拉桥全套图纸

斜拉桥施工方案完整版

斜拉桥施工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x x斜拉桥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整体部署,斜拉桥分南、北两岸对称施工,上、下游幅(两幅的间距为)基本上并列施工。 南岸(北仑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 0、D 1 、D 2 墩位范围的工程;北岸(镇 海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 3、D 4 、D 5 墩位范围的工程。 索塔、主梁及斜拉索施工处于关键线路上,辅助墩、过渡墩、边跨支架段作为非关键工程,可根据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来确定其经济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索塔施工 整体方案概述 基本构造 索塔为双菱形联塔,可分为上游幅索塔、下游幅索塔,每幅索塔有内塔肢、外塔肢两个塔肢,塔肢高度上可分为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连接内、外塔肢的结构有塔座、下横梁、上横梁。塔座采用C40纤维混凝土,下塔柱第1m高度内采用C50纤维混凝土,索塔其他部位采用C50混凝土。 塔肢(纵桥向)宽度由塔顶7.0m单斜率变化到塔底。 索塔一般构造图 塔肢(横桥向)宽度:中、上塔柱基本宽度为,为单箱单室横截面;单幅索塔的上塔柱内、外塔肢连成一体,形成单箱三室横截面;上、下游幅索塔的内塔肢在下横梁中线以上、以下范围内连成一体,形成实体断面(或者单箱小二室横截面);下塔柱由4.0m双斜率(塔肢内外侧面斜率不同)变化至塔座顶面的,为单箱单室横截面。 索塔上斜拉索锚固段设水平预应力钢绞线束来平衡斜拉索产生的水平力,预应力在上横梁及其以上高度的索塔内呈“井”字,锚固在索塔外表面;预应力在上横梁以下段呈“U”型布置,锚固在索塔塔壁内。 施工工艺流程图

中国焊接钢桥四十年

中国焊接钢桥四十年 清华大学陈伯蠡 ⒈中国钢桥发展概况 常见的钢桥型式有:梁桥(I型板梁、桁梁、箱梁),拱桥(系杆拱、下承拱、上承拱、中承拱),以及悬索桥和斜拉桥等。大跨径公路钢桥主要是悬索桥(图1 a)和斜拉桥(图1b);铁路钢桥多为梁桥和拱桥。图1c为低塔斜拉公铁两用梁桥。按造桥方法,钢桥可分为: a b C d 图1 焊接钢桥的几种桥型 a---西陵长江大桥(公路桥);b--- 南京长江二桥(公路桥); c---芜湖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d---贵州北盘江大桥(铁路桥) 铆接桥(工厂制造和工地拼接均为铆接)、栓焊桥(工厂制造为焊接,工地拼接为高强度螺栓连接)和全焊桥(工厂制造和工地拼接均为焊接)。栓焊桥和全焊桥统称为焊接桥。 我国仅在长江上已有各种型式的桥梁29余座,其中接近半数为钢桥。“万里长江成了中国当代桥梁的展台。”(北京日报,2002.07.17)。关于焊接钢桥,可以公路桥为对象作比较,按大跨径悬索桥的跨径L≥600m,大跨径斜拉桥L≥400m,进行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中国已建成大跨径悬索桥7座,大跨径斜拉桥10座;同时期国外建成的大跨径悬索桥有10座(其中日本6座),大跨径斜拉桥有15座(其中日本6座)。按跨径大小排序〔1〕〔2〕,在世界上建成的全部悬索桥中排名前十位的焊接钢桥中,中国有2座:江阴长江大桥(L=1385m)排名第四,香港青马大桥(L=1377m)排名第五;日本明石海峡大桥L=1990m,居首位;丹麦的Great Belt大桥L=1624m,排名第二。而在全部斜拉桥排名前十位的焊接钢桥中,日本的多多罗大桥L=890m,居首位;中国有6座桥,排名第三、四、五、六、七和第九(南京长江二桥L=628m,排第三位;武汉长江三桥L=618m,排第四位)。其中“不少已跻身‘世界级’桥梁,展示出中国当代建桥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京日报2002.07.17)。 1996年布达佩斯国际焊接钢桥会议中,日本东京大学伊藤教授在题为“东亚焊接桥的

钢桥工程发展与未来

土木水利概论大作业 姓名刘荣桢 学号201151019 班级土1104

钢桥工程发展与未来 前言 桥梁是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跨越山川,河流而设计的建筑物。桥梁的建造往往要占道路总造价的百分之十到二十。桥梁的建设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在设计,施工方面的水平。一个好的桥梁工程往往是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骄傲。它的设计,不仅可以提供跨越障碍的建筑物,还可以帮助美化城市。其中桥梁结构中,按材料分类可以分成好几种,分别有木桥、圬工桥(包括砖、石、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钢桥等。本文所写的是钢桥。 钢桥利用钢为原材料,使得桥梁强度更高,刚度更大,但是重力却更小。大部分钢桥在工厂首先预制,然后运往工地拼接,施工用的时间段,加工方便且不受季节影响。钢桥的跨越能力是所有其它桥中最大的、它最合适无工业化制造、便于运输、安装快、钢桥构件易于修复和更换,但是钢材容易腐蚀,维护所需要的费用较大。 我国发展历史 我国的钢桥建设开始于100多年前。清朝末期,政府没有技术人才,当时的钢架桥大多是由外国人主持建造。例如说1986 年由俄国和比利时建成的哈尔滨松花江桥,1905 年由比利时人建成的郑州黄河桥等。

我国第一座钢桥工程是滦河大桥,由詹天佑设计指导完成。詹天佑的钢桥工程,开启了我国钢桥建设的新纪元。詹天佑之后,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37年开始设计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的建设,拉开了我国大跨度钢桥建设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桥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到1990年时主跨大于100 m的铁路钢桥就已经有了十余座。像是1957 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为公铁两用桥,正桥为三联,每联为3 ×128 m 连续铆接钢桁梁;1968 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也为公铁两用桥,上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由一孔128 m的剪支钢桁梁和三联3 ×160 m连续钢桁梁组成。在此时期,公路钢桥发展也尤为迅速,如1984 年建成的拉萨河达孜悬索桥,其主跨度为500 m ,1989 年建成的上海南浦大桥为主跨长464 m 的三跨连续组合斜拉桥。 中国进入90年代是,钢桥发展速度到达了历史最快的时候。大量跨度大,难度大的钢桥建成。例如江苏苏通长江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建成于2008年。 我国主要钢桥 我国钢桥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世界主要的桥梁的结构有斜拉桥和悬索桥。比较起来悬索桥要比斜拉桥的跨度更长。 我国目前建成的世界跨度最长的斜拉桥是江苏苏通长江大桥。它是七跨连续钢箱梁斜拉桥,总长度有2088m,它的主梁是

中国桥梁焊接发展历程

中国桥梁焊接发展历程 君子兰 ⒈中国钢桥发展概况 常见的钢桥型式有:梁桥(I型板梁、桁梁、箱梁),拱桥(系杆拱、下承拱、上承拱、中承拱),以及悬索桥和斜拉桥等。大跨径公路钢桥主要是悬索桥(图 1 a)和斜拉桥(图1b);铁路钢桥多为梁桥和拱桥。图1c为低塔斜拉公铁两用梁桥。按造桥方法,钢桥可分为: a b C d 图1 焊接钢桥的几种桥型 a---西陵长江大桥(公路桥);b--- 南京长江二桥(公路桥); c---芜湖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d---贵州北盘江大桥(铁路桥) 铆接桥(工厂制造和工地拼接均为铆接)、栓焊桥(工厂制造为焊接,工地拼接为高强度螺栓

连接)和全焊桥(工厂制造和工地拼接均为焊接)。栓焊桥和全焊桥统称为焊接桥。 我国仅在长江上已有各种型式的桥梁29余座,其中接近半数为钢桥。“万里长江成了中国当代桥梁的展台。”(北京日报,2002.07.17)。关于焊接钢桥,可以公路桥为对象作比较,按大跨径悬索桥的跨径L≥600m,大跨径斜拉桥L≥400m,进行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中国已建成大跨径悬索桥7座,大跨径斜拉桥10座;同时期国外建成的大跨径悬索桥有10座(其中日本6座),大跨径斜拉桥有15座(其中日本6座)。按跨径大小排序〔1〕〔2〕,在世界上建成的全部悬索桥中排名前十位的焊接钢桥中,中国有2座:江阴长江大桥(L=1385m)排名第四,香港青马大桥(L=1377m)排名第五;日本明石海峡大桥L=1990m,居首位;丹麦的Great Belt大桥L=1624m,排名第二。而在全部斜拉桥排名前十位的焊接钢桥中,日本的多多罗大桥L=890m,居首位;中国有6座桥,排名第三、四、五、六、七和第九(南京长江二桥L=628m,排第三位;武汉长江三桥L=618m,排第四位)。其中“不少已跻身‘世界级’桥梁,展示出中国当代建桥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京日报2002.07.17)。 1996年布达佩斯国际焊接钢桥会议中,日本东京大学伊藤教授在题为“东亚焊接桥的技术进展”〔2〕(p.67)中讲了日本的情况,并着重评述了中国钢桥的发展,“中国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经济工作,条件允许,也需要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大规模建设永久性基础设施。在建设大跨度索承载桥(cable-supported bridge)方面,中国仅次于日本,也有显着的成就。”“(中国)目前正在非常积极地开发焊接桥梁。”“关于焊接桥,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正努力开发几百米跨径的全焊结构。”实际上他还并不完全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这时中国已经建成第一座全焊钢桥,即西陵长江大桥(L=900m,单跨悬索钢桥,1996年)。当然,这较之世界上第一座全焊悬索钢桥Severn大桥(英国,1966年,L=987.6m)晚了30年。在〔2〕中,伊藤教授提到:“日本钢结构的生产超过了其它所有国家”,“研究开发了多种用于日本钢桥的焊接技术,但迄今为止,关于工地焊接方面似乎还有些保守。”这说明当时日本还未全力开发全焊钢桥。看来,中国焊接钢桥已经开始疾步赶上并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为了便于了解,将我国近50年来有代表性的钢桥按建成年代排序,如表1所示。所谓有代表性,不涉及任何方面评价问题,而是为说明各时期桥型、钢材及钢梁制造安装方法等的演变。 中国焊接钢桥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设计、冶金、焊接各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密切配合,经历了几个阶段,努力不懈地试验研究,攻克一个个难关,才可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中国钢桥是从建设铁路桥起步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是采用铆接制造技术。采用的钢材是低碳钢。60年代初,开始栓焊钢桥的研制,并于1962年和1964年分别建成雒容(L=44.62m)和浪江(L=61.44m)两座试点钢桥,取得了初步经验。 修建成昆铁路时,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于1965年组成“栓焊梁战斗组”,集合有铁路系统内外19个单位共68人。其中,清华大学与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担负焊接试验工作,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负责超声波探伤开创工作。以成昆铁路建设为契机,中国开始进入了栓焊钢桥时代。成昆铁路全线共建成栓焊钢桥44座122孔,用钢量1.2万吨(16Mnq),高强螺栓100万套。“栓焊结构基本上代替了铆接结构,是我国钢桥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并为我国钢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大量实践的经验,起到了促进作用。”〔3〕 我国在70~80年代,桥梁用钢的质量不理想,同时也存在对焊接技术可靠性的疑虑,

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1.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同时,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1.1木桥桥梁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公元前13世纪,但均不详细。《水经注》记有春秋时晋国公平年间(公元前556~前532年)曾在汾水上建木梁木柱桥。秦代(公元前221~前200年)建都咸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时所修建的渭河桥、灞河桥等,在《水经注》、《三辅黄图》中都有确凿记载。这些桥屡毁屡建,多采用木梁木柱或木梁石柱桥式,当桥的跨度大于木材长度时,曾使用悬臂梁式桥及拱桥。按南北朝宋代《沙州记》记载,在安西到吐鲁番之间,羌人曾修建单跨悬臂梁桥,称为“河厉”。其法是“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相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如是多跨桥,则是在各桥墩上用大木纵横相叠,各向跨中伸出,再在伸出端之间用纵梁相连;为保持稳定,一般需在桥墩台纵横大木之上修建楼阁,用其重量压住悬臂的固端,如始建于南宋理宗宝六年(1258年)的湖南醴陵渌江桥。 在拱式木桥中,宋代虹桥构造奇特。据《渑水燕谈录》等书,知其始建于宋明道中(1032~1033年)。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上绘有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虹桥(见彩图[《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代虹桥,一种构造奇特的木拱桥])。其承重结构实际由两套多铰木拱各若干片相间排列,配以横木,以篾索扎成。其中一套多铰木拱拱骨包括长木3根,作梯形布置;另套木拱拱骨包括长木2根,短木2根,作尖拱状布置。各木以端头彼此抵紧,形成铰接;一套拱骨的铰,恰好是在另一套拱骨长木中点之上;用蔑索将两套木拱夹着横木扎紧,于是,两套木拱就形成了稳定的超静定结构(图5 [虹桥和梅]" class=image>[桥的承重结构比较])。根据画面,估计此桥实际跨度大约18.5米,桥上大车荷载约3吨。北宋之后,这一桥式传至浙江和福建等地。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的浙江云和梅木拱桥(图4 [浙江云和梅桥结构(长度]桥结构(长度" class=image>[单位:cm)])跨度为33.4米,至今仍保持原貌;其两套木拱的布置和宋代虹桥稍有不同(图5 [虹桥和梅桥]桥" class=image>[的承重结构比较]),宋代虹桥的横木是搁在两套木拱之间,而梅桥横木是置在每套木拱的铰接点处。 1.2石桥在河南新野安乐寨村1957年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图6[东汉画像砖]),刻有石拱桥图形,桥上有车马,桥下有两叶扁舟,证明当时已经修造跨河石拱桥。在《水经注》水条,对晋太康三年(282年)所建成的旅人桥有这样的描述:“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成净跨37.02米、历1300多年而无恙的赵州桥。金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位于今北京西南的卢沟桥,共11孔,跨度11.4~13.5米,桥栏上配有栩栩如生的大小石狮485个;13世纪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誉为世所罕见。北京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玉带桥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者的拱洞随桥面缓和的上下坡从桥中向两端逐渐收小;后者则以两端有反弯曲线的玉石穹背高出绿丛。这两座桥都以同环境协调,使湖山增辉见称。在长江以南,从唐代以来曾修建不少以弧形板石及横向长条锁石结成拱圈的石拱桥,以及巨形石梁桥。弧板石拱桥自重较轻,对地基承压强度要求较低,能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拱圈内的板石和锁石在榫槽相接处能发生小量相对转动以适应基础沉降和温度变化;此外,拱上夯实的灰土能在拱圈变形时发生被动压力,提高拱的承载能力。福建长汀水东桥(南宋

斜 拉 桥 施 工 工 法

斜拉桥施工工法 一、主梁施工 斜拉桥主梁施工常用方法 (一)——支架法 斜拉桥主梁施工方法与梁式桥基本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顶推法、平转法、支架法和悬臂法等四种形式。支架法和悬臂法是目前斜拉桥主梁施工的主要方法。前者适用于城市立交或净高较低的岸跨主梁施工;后者适用于净高较大或河流上的大跨径斜拉桥主梁的施工。 [支架法]:有在支架上现浇、在临时支墩间设托架或劲性骨架现浇、在临时支墩上架设预制梁段等几种施工方法。其优点是施工最简单方便,能确保结构满足设计线型,但仅适用于桥下净空低、搭设支架不影响桥下交通的情况。我国 永和桥(主跨260m)是在临时支墩上拼装主梁的(见下图)。 支架法的施工步骤为:(1)在永久性桥墩和临时墩上架设主梁;(2)从已完成主梁的桥面撒谎能够安装塔柱;(3)安装拉索;(4)拆除临时墩,使荷载传至缆索体系。

(二)——悬臂浇筑法 悬臂法一般是在支架上修建边跨,然后中跨采用悬臂施工的单悬臂法,也可以是对称平衡施工的自由悬臂法。悬臂施工法一般分为悬臂拼装法和悬臂浇筑法。[悬臂浇筑法]:是从塔柱两侧用挂蓝对称逐段就地浇筑混凝土。我国大部分混凝土斜拉桥主梁都是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斜拉桥主梁的悬臂施工与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类似,不同的是如果能利用斜拉索,可以采用更轻型的挂蓝施工。下图为(主跨426.7m)的悬臂浇筑和挂蓝施工照片。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筑的高速发展,斜拉桥以其优美的造型,较大的跨越能力,良好的结构受力性能,抗震能力强及施工方法成熟等特点,在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跨越江河的桥梁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得到了广泛应用。

悬臂浇筑法流程法流程

中国钢桥发展概况

⒈中国钢桥发展概况 常见得钢桥型式有:梁桥(I型板梁、桁梁、箱梁),拱桥(系杆拱、下承拱、上承拱、中承拱),以及悬索桥与斜拉桥等。大跨径公路钢桥主要就是悬索桥(图1 a)与斜拉桥(图1b);铁路钢桥多为梁桥与拱桥。图1c为低塔斜拉公铁两用梁桥。按造桥方法,钢桥可分为: a b C d 图1 焊接钢桥得几种桥型 a---西陵长江大桥(公路桥);b--- 南京长江二桥(公路桥); c---芜湖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d---贵州北盘江大桥(铁路桥) 铆接桥(工厂制造与工地拼接均为铆接)、栓焊桥(工厂制造为焊接,工地拼接为高强度螺栓连接)与全焊桥(工厂制造与工地拼接均为焊接)。栓焊桥与全焊桥统称为焊接桥。 我国仅在长江上已有各种型式得桥梁29余座,其中接近半数为钢桥。“万里长江成了中国当代桥梁得展台。”(北京日报,2002、07、17)。关于焊接钢桥,可以公路桥为对象作比较,按大跨径悬索桥得跨径L≥600m,大跨径斜拉桥L≥400m,进行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中国已建成大跨径悬索桥7座,大跨径斜拉桥10座;同时期国外建成得大跨径悬索桥有10座(其中日本6座),大跨径斜拉桥有15座(其中日本6座)。按跨径大小排序〔1〕〔2〕,在世界上建成得全部悬索桥中排名前十位得焊接钢桥中,中国有2座:江阴长江大桥(L=1385m)排名第四,香港青马大桥(L=1377m)排名第五;日本明石海峡大桥L=1990m,居首位;丹麦得Great Belt大桥L=1624m,排名第二。而在全部斜拉桥排名前十位得焊接钢桥中,日本得多多罗大桥L=890m,居首位;中国有6座桥,排名第三、四、五、六、七与第九(南京长江二桥L=628m,排第三位;武汉长江三桥L=618m,排第四位)。其中“不少已跻身‘世界级’桥梁,展示出中国当代建桥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京日报2002、07、17)。 1996年布达佩斯国际焊接钢桥会议中,日本东京大学伊藤教授在题为“东亚焊接桥得技术进展”〔2〕(p、67)中讲了日本得情况,并着重评述了中国钢桥得发展,“中国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经济工作,条件允许,也需要在广阔得中国大地上大规模建设永久性基础设施。在

浅谈我国钢结构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钢结构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11-13T10:49:17.6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刘双 [导读] 我国是桥梁大国,也是钢铁大国,钢结构桥梁性能良好,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目前我国钢结构桥梁所占比例很小,因此钢结构桥梁的推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钢结构桥梁的建设将迎来崭新的时代。 刘双 黑龙江省黑龙江大桥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我国是桥梁大国,也是钢铁大国,钢结构桥梁性能良好,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目前我国钢结构桥梁所占比例很小,因此钢结构桥梁的推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钢结构桥梁的建设将迎来崭新的时代。 关键词:钢结构桥梁;现状;建设前景 一、发展钢结构桥梁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是一个需要用到大量耗材的行业,在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在。建筑业也需要为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砖块生产和消耗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出砖块约7千亿,占世界砖块总量的一半有余;国每年产出5亿吨水泥,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砖块和水泥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毁坏大量的农田,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为了有效缓解建筑行业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在建筑中强化钢结构施工,来取代砖块和水泥的使用,是一个绿色的行业发展方向。同时由于钢结构本身具有强度高、可循环使用的特性,施工中又无需使用大量木材和水资源,因此,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成为了当前环保型建设的主流。在桥梁的建设中,运用钢结构取代以往的水泥砖块进行建筑,不仅使得桥梁的施工更加便捷,也能为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二、我国钢结构桥梁现状 2.1钢结构桥梁的应用范围 在现代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钢结构桥梁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从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甚至是政府部门,对于钢结构桥梁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耐用性均青睐有加。据统计,为了缓解原有桥梁的交通运输压力,同时也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横跨长江和黄河等大型河流的一千米以上的钢结构桥梁建设速度为每年六座,平均每座桥梁消耗的钢材为一万吨,这意味着单单是大型的公路铁路桥,每年消耗的钢材就有六万吨。我国近年来建设了大量的钢结构桥梁,范围覆盖面相当广,从铁路桥、公路桥、公铁两用桥,到人行桥,都已经大部分应用钢结构桥梁了。 我国桥梁钢结构的发展是随着钢材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的,我国的钢桥建设经历了从简单的连接,到铆接,再到焊接,最后到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发展历程,钢结构材料也经历着从低碳钢,到低合金钢,再到高强度高性能钢的转变。 2.2几种主要的钢结构桥梁 (1)悬索桥。悬索桥一般都是大跨径的桥梁,最大跨径理论可达4千米,也是千米以上桥梁的首选类型之一。悬索桥通过索塔上的主缆及锚固于两岸的缆索对桥上部形成支撑作用,缆索为最主要的承重部件,其形状由于受力平衡条件,从中部向两岸形成一种接近抛物线的缆索形状。在缆索上垂下吊杆吊住桥面,吊杆与桥面问设置加劲梁,两者结合能有效减小因荷载所造成的桥梁挠度变形。我国比较著名的悬索桥有三汊矶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以及南京长江四桥等。 (2)斜拉桥。或称斜张桥,其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斜拉索、主梁及索塔组成,这种桥通过桥塔固定所有拉索,并通过拉索与梁体相连,起到承压目的。在斜拉桥中,拉索起到了替代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的作用。这种建桥方式可有效减小梁体的内弯距,同时降低了建筑的高度。使之整体结构重量更轻,材料消耗也更小。我国比较著名的悬索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上海杨浦大桥和上海徐浦大桥等。 (3)钢拱桥。钢拱桥也是最常见的钢结构桥梁之一。其承重结构主要为拱肋,承受的轴向力,且弯矩很小或者没有弯矩。钢拱桥的建造中,主拱为多钢管,而横梁和主拱可进行分别的吊装与现场焊接工作,这不仅能有效解决一次性吊装过重的问题,也能极大的方便现场施工,对缩短工期也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比较著名的钢拱桥有广州丫髻沙桥、四川万县长江大桥以及重庆乌江大桥等。 三、钢桥发展的优势条件 3.1钢结构自身良好性能 结构方面:钢结构自重较轻,耐久性较好。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较高,同时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从而提高了钢结构桥梁的抗震性能。 3.2钢结构节能环保 钢结构可循环使用,建筑垃圾少,节约资源。运输和安装便利。钢结构制造的单元化及自重轻的特点便于构件的运输和安装;施工工期短。钢结构可在工厂提前加工,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小,具有更快的架设速度和更低的施工成本。质量的可靠性。钢结构构件一般都在工厂制造、加工,工业化程度较高,结构缺陷少。同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四、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良好发展前景的动力 4.1物质方面 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想要发展,绝对离不开钢铁。而近年来我国的冶钢业一直迅猛发展,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一个亿之后,我国的钢材产量就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这就为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良好发展打下了相当坚实的物质基础。除了产量外,通过近年来一系列的技术革新,我国出产的钢材在质量和种类上都有明显的提高,过去稀缺的H型钢现在早已不是问题。另外,我国很多桥梁厂的钢结构生产技术十分先进,这都为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良好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4.2技术方面 我国桥梁钢结构的技术进步也十分明显,从焊接、到震动、再到结构设计、建造等等一系列方面都有所进步,这就是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良好发展强大的技术支持。我国钢结构桥梁的焊接材料也在不断飞速的发展当中,研发高韧度、高强度的焊接材料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首要课题,尤其是复合钢板焊材,缺口更是非常之大,最近,我国研究出了复合钢板焊接的新方法,将复合钢板的焊接材料分为基材、不锈钢过渡层焊材和连接不锈钢焊材三个部分,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除了钢结构桥梁的建筑技术方面,我国在钢结构桥梁的维护方面也

钢桥的发展史

钢桥的发展史 一、桥梁历史概述 桥梁,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交通设施,从原始时期开始逐步发展,从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到后来的人造木桥、石桥一直到近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很钢构桥,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跨度越来越大,材料也日趋先进。特别是钢桥,虽然仅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自身的特性,在现代桥梁建设中得到了众多设计师的青睐,因而有许多著名的钢桥出现。 二、国外钢桥的发展 1779年英国建筑师与炼铁专家达比建成世界第一座铁铸拱桥。 1840年惠普尔用铸铁和锻铁建成全铁桁梁。 自1850年之后,工程界逐步掌握了静定钢桁架梁的内力分析方法。1867年,H.格贝尔哈斯富特建成了一座静定悬臂桁架桥。 1890年英国便建成了跨度521.2米的福斯湾铁路桥,它是公认的铁路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这是一座弦杆用管形杆件的双臂梁铁路桥,据说这座桥的结构系统是从中国的木伸臂梁演变而来的。 19世纪60年代,炼钢技术的逐步发展,美国于187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路易斯钢拱桥。 1883年交付使用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是当时世界上最初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7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至今仍被使

用,它的抗风性能好,为悬索桥向更大跨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旧金山金门大桥,199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车。金门大桥横跨南北,将旧金山市与Marin县连结起来。花费四年多时间修建的这座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结构之一。它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但它却是最著名的。金门大桥的巨大桥塔高227米,每根钢索重6412公吨,由27000根钢丝绞成。 1998年4月5日,世界上目前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坐落在日本神户市与淡路岛之间,全长3911米,主桥墩跨度1991米,直径1.12米,由290根细钢缆组成,重约5万吨。明石海峡大桥首次采用180MP级超高强钢丝,使主缆直径缩小并简化了连接构造,首创悬索桥主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顶推法施工的跨谷斜拉桥。 三、中国的钢桥发展历史 唐朝中期,我国已发展到用铁链建造吊桥,我国保留至今的有跨长约100m的四川泸定县大渡河铁索桥(1706年)。 1934-1937年,39岁的茅以升先生带领中国工程师设计并监造了钱塘江大桥(主跨65.84m,全长1453m),开创了我国自行建造钢桥的历史。 1956年,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合作,在沈阳桥梁厂试焊成功第一孔24米焊接板梁,此后,第一批320孔24m焊接板梁桥,架设在石太线和湛江附近支线上,这是我国第一次制造焊接桥。 1957年,借助前苏联专家的技术和材料,中国建造完成了武汉长

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难点 本项目的难点工程为:塔柱较高,其中7#主塔高188.4米,8#主塔高183.4米;斜拉索较重最大有13.5吨;主桥采用边肋主梁,现浇段较长,达31米;最大块段8米,主梁现浇段采用牵索式前支点挂篮施工.这些各部位结构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要求精度高,是本工程的难点;30M梁的预制,运输和架设,属于长大构件,其横向刚度和稳定性差,须在高墩上进行架设,在施工上也有一定难度。 二、重点工程 除以上难点工程外,还有以下为重点工程: ㈠7#、8#主塔施工均在半山腰上,山坡很陡,上下运输不便,工程量较集中。桥两头几乎没有场地,引桥施工较困难。因此场地和便道选择上必须下力气。 ㈡由于本项目塔高、墩高,跨度大,又位于峡谷,风和温度对施工的影响很大。它的影响包括:测量观测,临时支架的稳定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和结构物安全等。 ㈢本工程业主要求创精品,所以在确保内在质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砼外观质量的控制,在人力、模型、机械配置和施工方法上同时考虑。 三、主要措施 ㈠进点后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优先安排重点、难点工程施工,对前期的场地及便道必须有详细的设计。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尤其是主塔施工,安排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难点工程除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外,必须制定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并对特殊工种和上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认真做好技术交底,确保工程的施工工期,具体施工措施详见施工方案与方法及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工期等技术组织措施。 ㈡考虑塔的高度及风的不利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主塔和主梁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如对主塔施工,必须每隔一定高度设横撑;为限制起吊设备的安全每隔13米设一道附着支撑。主梁悬灌施工,对挂篮进行尽心设计和验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