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913910364.html,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王根宋元周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6期

摘要; ;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本文结合铜陵市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实践,对稻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特点及生活习性进行简单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技术,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 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 S435.112+.1; ;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112-01;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稻纵卷叶螟属于水稻上常发的一类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又名苞叶虫、刮青虫等,在我国各水稻生产区均可发生,主要以幼虫对水稻产生危害,可导致水稻枯萎死亡,降低产量。水稻是铜陵市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水稻的安全生产对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影响重大。4—5月是铜陵市水稻生产水肥调节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该市以水稻高产创建核

心区为示范点,以专业合作社为单位,组织种粮大户紧锣密鼓地进行统一配药、统一配肥、统一技术、统一喷防的夏季田管,确保水稻稳产高产[1]。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铜陵市连续严

重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为了有效防控稻纵卷叶螟,降低其对水稻的危害,笔者结合实践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技术简单总结如下。

1; ; 形态特征

稻纵卷叶螟的成虫体长平均为7~9 mm,体表为淡黄褐色,前翅上有2条褐色的横向线条,2线之间有1条短线,外缘可见到1条较宽的条带,为暗褐色,后翅同样有横向的线2条,外缘具宽带。雄蛾前部翅的中间可见到“眼点”,为凹陷状,闪光;雌蛾前部翅膀上未见到[1]。卵的形状为椭圆,中部稍微隆起,长度平均1 mm左右,初产呈透明白色,快孵化时的颜色转为淡黄色,被寄生卵颜色为黑色[1]。老熟幼虫的体长平均在16 mm左右,最长约19 mm,低龄幼虫颜色初为绿色,之后转为黄绿,成熟的幼虫胸部毛片外围颜色为黑色,背部为橘红,腹部毛片的颜色为黄绿[2]。蛹为长圆筒状,初期颜色为黄色,之后转为褐色,体长7~10 mm,末端有明显的尾刺突出,带8根钩刺[2]。

2; ; 危害症状

稻纵卷叶螟基本知识介绍

稻纵卷叶螟基本知识介绍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刮青虫。主要为害水稻,幼虫在分蘖期、孕穗和抽穗期危害叶片,水稻受害后千粒重降低,空瘪率增加,生育期推迟,一般减产2-3成,重的达5成以上,大发生时稻叶一片枯白,甚至颗粒无收。有时为害小麦、甘蔗、粟、禾本科杂草。 一、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幼虫藏身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以孕、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 危害状危害状 二、形态特征 成虫:长7-9毫米,淡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1条短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后翅有两条横线,外缘亦有宽带;雄蛾前翅前缘中部,有闪光而凹陷的“眼点”,雌蛾前翅则无“眼点”。 卵:长约l毫米,椭圆形,扁平而中稍隆起,初产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被寄生卵为黑色。 幼虫:老熟时长14~19毫米,低龄幼虫绿色,后转黄绿色,成熟幼虫桔红色。 蛹:长7~10毫米,初黄色,后转褐色,长圆筒形。

卵幼虫 蛹成虫 三、地理分布 周年繁殖区:1月份平均气温4-16度等温线以南地区,主要包括广西桂南地区、钦州、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省的南端以及滇南冬季温暖区。 越冬区:1月份平均气温4-16度等温线之间,以南岭山脉为界,岭南为常年越冬区,岭北为零星越冬区。 冬季死亡区:1月份平均气温4度等温线以北地区。 四、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我国一年发生的世代数随纬度和海拔高度形成的温差而异,且世代重叠,自北而南一年发生1~11代。 台湾南部、海南岛、云南沅江和西双版纳一年发生9-11代,周年危害,无越冬现象; 南岭以南的两广南部及福建南部发生6-8代,此区常年有部分幼虫和蛹越冬;南岭以北到北纬31°的长江中游沿江南部地区及重庆发生5-6代,此区有零星蛹越冬; 长江以北到山东泰其山区到陕西秦岭一线以南地区,发生4-5代,此区任何

几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几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摘要近年来,稻纵卷叶螟上升为水稻主要害虫,预测和防控有一定困难。几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表明:抑太保乳油450 mL/hm2、美满悬浮剂450mL/hm2、锐劲特悬浮剂450mL/hm2和同一顺乳油1 500mL/hm2对稻纵卷叶螟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 关键词药剂;稻纵卷叶螟;防效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继螟虫、稻飞虱后上升为水稻主要害虫,由于发生量大,虫情复杂,给预测和生产上防控造成一定的困难。为寻求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适应当前无公害稻米生产的需要,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特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太湖糯。供试药剂有抑太保(氟啶脲)50g/L乳油,日本原产业株式会社制造;24%美满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锐劲特悬浮剂,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同一顺乳油,南京第一农药厂生产;25%杀虫双水剂,安徽锦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抑太保乳油450mL/hm2(A);24%美满悬浮剂450mL/hm2(B);锐劲特悬浮剂450 mL/hm2(C);同一顺乳油1 500mL/hm2(D);25%杀虫双水剂4 500 mL/hm2(E);清水对照(CK)。每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50m2。 1.3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九成畈监狱农场四大队自种田的机插秧田内,水稻长势良好,稻纵卷叶螟发生相对一致。施药时间为2007年7月15日,处在四(2)代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此时水稻处于分蘖盛期,每小区用水量为4kg,用工农-16型手动背包式喷雾器均匀喷细雾。 1.4调查方法

稻纵卷叶螟测报办法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为害水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及澳洲等地。我国除新疆、宁夏分布情况不明外,其他稻区均有分布。稻纵卷叶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趋绿和群集特性。卵散产于叶片上,通常以叶背为多。初孵幼虫爬到叶尖卷叶取食,稍大幼虫则钻入叶心、叶鞘内或叶面上咬食叶肉,并吐丝将叶的两边纵卷结苞。结好苞后就在苞内顺叶脉食叶肉及上表皮,被害叶呈现长短不一的条状叶斑。幼虫老熟后,在植株下部及叶鞘部重新结苞化蛹。1头幼虫一生可食害5~9片叶,被害严重田块呈现一片枯白。水稻分蘖期受害,影响其正常生长;中后期受害,影响产量更明显,特别是后期剑叶受害,造成秕谷率增加,损失严重。 1 预测依据 稻纵卷叶螟的预测要根据成虫迁入量(前代蛾量)、气候因子、品种及生育期、天敌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虫害发生发展趋势。 1.1 气候条件 成虫盛发期遇气温22~28℃、高湿、多雨日、雨量大,是大发生的预兆。尤以8月下旬至9月初水稻生长中后期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大的为害性,应重点进行防治。 1.2 迁入数量 迁入蛾群的降落,多数伴随降雨过程。因此,迁入期的雨日、雨量常对迁入数量及当代发生轻重有着重要影响。 1.3品种及生育期 稻纵卷叶螟产卵有较明显的趋嫩绿习性。水稻孕穗期产卵多,易受害;乳熟期受害轻。软质、矮秆、阔叶品种、杂交水稻及氮肥用量大的田块易受害重,反之则轻。 2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越冬调查(以本地越冬虫源为翌春主要虫源的地区进行) 在冬后成虫羽化前调查1~2次。选稻田、绿肥田及田边、沟边等主要越冬场所,取样20平方米以上,调查稻桩、再生稻、落谷稻、冬稻及杂草上的幼虫和蛹的越冬情况。统计死、活幼虫和蛹数及被寄生数。调查结果记入表1。

稻纵卷叶螟测报调查规范

稻纵卷叶螟测报调查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 the rice leaf – roll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纵卷叶螟越冬、蛾量、卵量、幼虫发育进度、残留虫量以及发生程度和受害程度的调查方法和测报过程中资料整理与归档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承担系统测报任务的区域病虫测报站使用。 2 越冬调查 2.1 限以本地越冬虫源为翌春主要虫源的地区进行。 2.2 调查在冬后成虫羽化前进行7 > < 次。 2.3 调查方法 选稻田、绿肥田及田边、沟边等主要越冬场所,共取样20m2以上,调查稻桩、再生稻、落谷稻、冬稻及杂草上的幼虫和蛹的越冬情况,记载死、活幼虫和蛹数及被寄生效。 2.4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载入“稻纵卷叶螟越冬调查记载表”(表1)。 表1 稻纵卷叶螟越冬调查记载表 年

3 成虫及雌蛾卵巢发育进度调查 3.1 赶蛾 3.1.1 调查于主害代及其上一代常年始蛾期前一周开始,至当代蛾盛期结束为止。隔天上午9时以前进行一次。 3.1.2 调查方法 选择具代表性的三种类型田各1块,合计3块。 手持长2m的竹竿沿田埂逆风缓慢拨动稻丛中上部,用计数器计数飞起的蛾数。每块田调查面积为50~100m2以上。 3.2 雌蛾卵巢解剖 3.2.1 调查于主害代及其上一代蛾的主要峰期,结合田间赶蛾进行剖查2~3次。迁出代成虫迁出时期内,如遇多阴雨天气,再剖查1~2次。 3.2.2 调查方法 在赶蛾的各类型田块中用捕虫网采集雌蛾20~30头,带回室内当即解剖、镜检卵巢级别和交配率。 3.3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载入“稻纵卷叶螟赶蛾剖蛾记载表”(表2)。 表2 稻纵卷叶螟赶蛾剖蛾记载表 4 幼虫发育进度及残留虫量调查

稻纵卷叶螟

防治稻纵卷叶螟重在适期用药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气候的变化,防治药剂的改变,稻纵卷叶螟大发生频次提高,防治难度加大,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和稻农的经济效益。笔者长期从事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工作,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认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关键是在防治适期(卵孵盛期—1-2龄幼虫盛期)内施药,其次是药剂品种和施药质量。稻纵卷叶螟难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在最佳防治适期内用药。 稻纵卷叶螟是迁飞性害虫,自北向南一年1—11代,在江苏、安徽北部一年发生3—4代,主害代为五(3)代和六(4)代,在田间世代重叠。苏皖北部均为单季中稻区,五(3)代发生时正值水稻分蘖末期,叶片嫩绿,营养丰富,极利于稻纵卷叶螟取食为害。六(4)代发生时水稻处于破口抽穗期,此时水稻叶片已经出齐,稻纵卷叶螟为害功能叶片,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五(3)代和六(4)代为防治的重点。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苞为害,幼虫在苞叶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组织,留下下表皮造成白叶。由于幼虫结苞为害,药剂很难喷洒到虫体上,因此,一般的药剂防效较差,必须掌握在卵孵盛期,幼虫结苞为害之前施药。 由于稻纵卷叶螟是远距离迁入害虫,迁入地的迁入时间和迁入量每年各有不同,每年的防治时间也不尽相同,如果不能在卵孵高峰期用药,而是看到大量结苞白叶时再用药,此时虫龄已大,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

二、施药质量差。 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目前主要是以各家各户分散防治为主,许多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搞管理的多是中年妇女或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了节省体力,每亩仅喷15—20公斤的药液。由于水稻田的特殊环境,行走困难,很难喷洒均匀。因而,漏治情况较多,而补治时虫龄已大,防治效果下降,所以有连续多次用药治不死虫的现象时有发生。也有一些农民不是喷细雾,而是将喷头摘去直接喷水柱,这样防效更差。弥雾机施药有快捷、雾细的优点,防治效果很好,但许多弥雾机手不懂田间施药操作规程,也造成施药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三、防治适期内和防治高龄虫用药不匹配。 当稻纵卷叶螟处于卵孵盛期和1龄虫盛期时,虫体小,没有结苞,抗药性很小,此时使用传统的杀虫单、杀虫双、乙酰甲胺磷等药剂和复配剂也能取得很好的防效,但幼虫2—3龄后,结苞为害,食量大,抗药性强,如果还使用这类农药,防治效果就大大降低。 在苏北稻区,五(3)代主要是迁入虫源,代次分明,蛾峰明显,便于预测,防治效果好。六(4)代是五(3)代转化和迁入蛾源共同组成,世代重叠,田间成虫、卵、低龄幼虫和高龄幼虫并存,防治上比较困难,因此,六(4)代必须使用高含量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酰胺等高效药剂。 四、追求速效。 总是希望施药后立即死虫,造成诸如敌敌畏、辛硫磷、三氟氯氰之类的触杀剂的大量使用。但幼虫已经结苞,很难将药液直接喷洒到虫体上,

1稻纵卷叶螟

敌敌畏: 速效广谱性磷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对高等动物毒性中等,挥发性强,易于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高等动物体内。对鱼类和蜜蜂有毒。对害虫和叶螨类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以及胃毒、触杀作用。具有高效、速效、持效期短、无残留等特点。 可用乳油配成高浓度药液喷洒在仓库害虫、害螨、密闭3~4天后再通风散气,气温较高时药效更好。药液喷洒在棉仓墙面上熏蒸,可防治水稻褐飞虱、棉红铃虫。毒土或毒糠田间撒施熏蒸,可防治粘虫。药液喷洒,可防治稻纵卷叶虫等隐蔽性害虫。敌敌畏施用后能迅速分解,持效期短,无残留,可在作物收获前很短的时期内施用,以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故适用于苹果、梨、葡萄等果树及蔬菜、蘑菇、茶树、桑树、烟草上,一般收获前禁用期为7天左右。对高梁、玉米易发生药害,瓜类、豆类也较敏感,使用时应注意。 纯品为无色至琥珀色液体,微带芳香味。制剂为浅黄色至黄棕色油状液体,在水溶液中缓慢分解,遇碱分解加快,对热稳定,对铁有腐蚀性。对人畜中毒,对鱼类毒性较高,对蜜蜂剧毒。 毒死蜱的作用特点有哪些? 毒死蜱是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不具内吸性但具有渗透性,在叶片上残留时间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则较长,因此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对作物上的鳞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害虫和螨类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线虫有一定效果,还可 南方竹柳新叶畸形的原因和防治 2014-5-30 浏览:9 南方基地竹柳在生长发育期间,常因病虫危害或药害、肥害造成叶片畸形。由于被害症状非常相似,好多种植农户很难对症下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而且延误了防治时机,造成大量的落叶,严重影响了竹柳的产量和品质。根

据症状特点,正确诊断发生原因,是防治竹柳新叶畸形的关键。 一、症状的相同点 一是危害部位均发生在上部2~4片新叶上;二是受害叶片均表现窄小细长;三是植株矮小、生长不良,严重时落叶;四是叶片边缘卷曲、叶面凹凸、皱缩。 二、症状的不同点 1.新叶边缘卷曲的方向不同。病毒病叶缘向上卷曲;茶黄螨危害的叶缘向下卷曲;叶面肥中激素过量或除草剂飘移药害,叶缘上下起伏,叶尖向下卷曲,严重的卷曲成圆形或半圆形。 2.新叶背面光泽不同。茶黄螨危害的叶片背面发亮,有灰褐色或黄褐色光泽;病毒病和激素危害的叶背面没有光泽。 3.叶面凹凸不同。病毒病危害的叶面凹凸不平,略有皱缩;茶黄螨和激素危害的叶面不皱缩。 4.叶脉畸曲不同。激素药害易造成叶片主脉呈多三角折曲;病毒病和茶黄螨危害的叶脉不变形。 5.发生特点不同。病毒病一般气候干旱发生较重;茶黄螨发生初期多为点片发生;激素飘移药害时常沿一个方向由轻到重。 6.病源不同。病毒病是由蚜虫或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病害;茶黄螨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昆虫在危害;激素药害多是人为使用药剂不当引起的。 7.生理性缺锌小叶病。辣椒缺锌时顶端发展迟缓,发生顶枯,节间缩短、植株矮小,顶部小叶丛生,叶畸形细小,新叶片失绿,发生黄斑、叶片卷曲或皱缩,甚至枯黄或脱落,还易感染病毒病。 三、防治方法 1.人工剪除畸形病叶。 2.病毒病发生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并注意蚜虫和灰飞虱的防治,以减少病害发生。 3..茶黄螨防治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主要防治叶片背面。

近四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总结

近四年娄底市稻纵卷叶螟情况总结 2008年 (三)纵卷叶螟:全市大发生,部分乡镇暴发,发生特点:迁入蛾峰次数多、峰期长、世代重迭。全市发生面积513 万亩次,防治面积553 万亩次。挽回损失141330吨,实际损失12670吨,损失较去年增加3974吨。 (1)发生期。第一代:发蛾高峰期出现在5月12至29日,比去年早12天,5月20日至5月28日为卵孵高峰期;第二代:出现两次发蛾高峰,发蛾高峰期:一次为5月28至6月1日,6月5日至10日为卵孵高峰期;二次为6月9日-12日。6月20日-30日为卵孵高峰期。第三四代:发蛾高峰期出现在7月9-14日。第四五代大发生,来势猛,峰次多,蛾量大。出现二次较明显蛾峰,分别在8月3-6日、8月16-23日, 8月下旬和9月初出现低龄幼虫高峰,一般亩虫量10-12万条,高丘25万条。20%稻田进行了补治。 第五六代大发生。9月5-11日出现较明显蛾峰,亩平蛾量690-1000只。防治效果好,损失轻。 (2)发生量。第一代中等发生,是近年最重年份。第二代偏重发生,第三代大发生。其中第一代盛发高峰期亩平蛾量160-360只、卵9700粒、幼虫4000-8600头。第二代盛发高峰期亩平蛾量400-2600只、卵2-3万粒、幼虫1.5万头,高丘幼虫11.2万头。第三四代盛发高峰期亩平蛾量2712只、卵5.6万粒、幼虫4.9万头。第四五代盛发高峰期亩有蛾量4200只、卵8.2万粒、幼虫5.8-12万头,高丘25万头。 (3)为害程度。第一代只为害早稻,卷叶率为3.9-5%,为去年同期的2倍,

高丘15%。第二代早稻、中稻平均卷叶率分别为3%、3%。第三四主要为害迟熟早稻、中稻,平均卷叶率分别为1.1%、5.8%。。第四五代主要为害中稻,晚稻。平均卷叶率分别为8.4%、4.8%。第五代主要为害晚稻平均卷叶率为2.8% 纵卷叶螟迁入峰次多,发生复杂,6-9月因气候、桥梁田等因素影响,田间蛾、卵、幼虫长时并存,密度一直较大。有的农户由于降水天气错过了防治适期药效不理想,造成卷叶率高,有的丘块卷叶率达30%。极少数农户甚至没有防治,致使田间幼虫基数大。 2009年 稻纵卷叶螟:全年中等偏重发生,比去年轻。其中早稻中等发生,晚稻大发生。其发生特点是早稻发生危害较轻,晚稻发生危害逐渐加重达到大发生程度。全年发生面积423万亩次,防治506万亩次,通过防治挽回损失181300吨,实际损失8560吨。 第一代轻发,比去年明显减轻。4月30日始见蛾,其间未出现明显蛾峰,田间仅见零星白叶,不需防治。 第二代中等发生,比历年轻,灯下诱蛾量仅为去年的二十分之一。两次蛾峰分别出现在6月10-15日、6月18-23日,亩平蛾量分别为570只、1020只,亩平幼虫量分别为19800条、36000条。 第三四代偏重发生。蛾峰出现在7月10-16日。主要危害双季晚稻和单季晚稻。7月下旬晚稻本田出现低龄幼虫高峰,虫量大,亩平幼虫26000条,高丘7.2万条。 第四五代大发生。来势猛,峰期长,峰次多,蛾量大。出现三次较明显蛾峰,分别在7/28-8/5日、8月9-13日、8月22-30日, 8月上中旬和9月初出现低龄幼虫高峰,一般亩平虫量4.6万条,高丘12万条。 第五代中等发生。蛾量较大,但卵、幼虫量较少。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913910364.html,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王根宋元周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6期 摘要; ;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本文结合铜陵市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实践,对稻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特点及生活习性进行简单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技术,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 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 S435.112+.1; ;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112-01;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稻纵卷叶螟属于水稻上常发的一类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又名苞叶虫、刮青虫等,在我国各水稻生产区均可发生,主要以幼虫对水稻产生危害,可导致水稻枯萎死亡,降低产量。水稻是铜陵市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水稻的安全生产对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影响重大。4—5月是铜陵市水稻生产水肥调节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该市以水稻高产创建核 心区为示范点,以专业合作社为单位,组织种粮大户紧锣密鼓地进行统一配药、统一配肥、统一技术、统一喷防的夏季田管,确保水稻稳产高产[1]。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铜陵市连续严 重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为了有效防控稻纵卷叶螟,降低其对水稻的危害,笔者结合实践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技术简单总结如下。 1; ; 形态特征 稻纵卷叶螟的成虫体长平均为7~9 mm,体表为淡黄褐色,前翅上有2条褐色的横向线条,2线之间有1条短线,外缘可见到1条较宽的条带,为暗褐色,后翅同样有横向的线2条,外缘具宽带。雄蛾前部翅的中间可见到“眼点”,为凹陷状,闪光;雌蛾前部翅膀上未见到[1]。卵的形状为椭圆,中部稍微隆起,长度平均1 mm左右,初产呈透明白色,快孵化时的颜色转为淡黄色,被寄生卵颜色为黑色[1]。老熟幼虫的体长平均在16 mm左右,最长约19 mm,低龄幼虫颜色初为绿色,之后转为黄绿,成熟的幼虫胸部毛片外围颜色为黑色,背部为橘红,腹部毛片的颜色为黄绿[2]。蛹为长圆筒状,初期颜色为黄色,之后转为褐色,体长7~10 mm,末端有明显的尾刺突出,带8根钩刺[2]。 2; ; 危害症状

稻纵卷叶螟

中文名称:稻纵卷叶螟 英文名称:Rice case worm 中文别名:刮青虫 拉丁学名:Chaphalocrocis medina 分布区域:1、周年繁殖区:1月份平均气温4-16度等温线以南地区,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省的南端以及滇南冬季温暖区。 2、越冬区:1月份平均气温4-16度等温线之间,以南岭山脉为界,岭南为常年越冬区,岭北为零星越冬区。 3、冬季死亡区:1月份平均气温4度等温线以北地区。 形态特征:成虫长7一9毫米,淡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1条短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后翅有两条横线,外缘亦有宽带;雄蛾前翅前缘中部,有闪光而凹陷的“眼点”,雌蛾前翅则无“眼点”。卵长约l毫米,椭圆形,扁平而中稍隆起,初产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被寄生卵为黑色。幼虫老熟时长14~19毫米,低龄幼虫绿色,后转黄绿色,成熟幼虫桔红色。蛹长7~10毫米,初黄色,后转褐色,长圆筒形。 为害作物:水稻、大麦、小麦、甘蔗、芦苇等。 为害症状: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幼虫藏身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以孕、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 分类属性:鳞翅目螟蛾科 发病特点:稻纵卷口十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北而南—年发生1~11代;南岭山脉一线以南,常年有一定数量的蛹和少量幼虫越冬,北纬30‘以北稻区不能越冬,故广大稻区初次虫源均自南方迁来。成虫有趋光性,栖息趋荫蔽性和产卵趋嫩性,适温高湿产卵量大,一般每雌产卵40~70粒;卵多单产,也有2—5粒产于一起,气温22—28~C、相对湿度80%以上,卵孵化率可达80~90%以上。初孵幼虫大部分钻入心叶为害,进入2龄后,则在叶上结苞,孕穗后期可钻入穗苞取食。幼虫一生食叶5—6片,多达9一10片,食量随虫龄增加而增大,l一3龄食叶量仅在10%以内,幼虫老熟多数离开老虫苞,在稻丛基部黄叶及无效分孽嫩叶上结满茧化蛹。稻纵卷叶螟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适温高湿情况下,有利成虫产卵、孵化和幼虫成活,因此,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猖獗发生。纵卷叶螟天敌约80多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卵期寄生天敌,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幼虫期如纵卷叶螟绒茧蜂,捕食性天敌如蜘蛛、青蛙等,对纵卷叶螟都有很大控制作用。 流行动态:稻纵卷叶螟近年在我国各水稻生产区均连年发生为害,尤其以长江流域的浙江、江苏、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和其它南方稻区的为重,年发生面积在1.5-2亿亩次之间,而且地区间和田块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一)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一) 摘要介绍了稻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分析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生;防治 稻纵卷叶螟又叫稻纵卷叶虫,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的害虫,主要为害水稻,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皮及叶肉组织,留下表皮,造成白叶。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导致严重减产。1龄幼虫不结苞;2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近叶尖的叶缘,即“卷尖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白叶;3龄后食量增加,虫苞增长;进入4~5龄频繁转苞危害,被害叶片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到50%以上,大发生时稻叶一片枯白,甚至颗粒无收。 1形态特征 稻纵卷叶螟成虫体长8~9mm,体黄褐色。前后翅外缘均有黑褐色宽边。前缘褐色,前翅有3条黑褐色条纹。雄虫体较小,前翅前缘中央有一个略为凹下的黑点,着生一丛黑褐色毛。前足胫节略膨大,其上有一丛褐毛。静止时前后翅斜展在背部两侧。腹部末端常举起。卵为长椭圆形,长1mm,宽0.5mm。周围扁平,中央稍隆起,壳薄光滑,初产灰白色,孵化时为淡褐色。幼虫一般5龄,少数6龄,体黄绿色或绿色,前胸背板前缘具两黑点。4龄幼虫前胸背板两黑点两侧各有1个黑点组成的弧形斑。中、后胸背面各有黑圈横列2排,前排6个,后排2个。腹足趾钩三序缺环。蛹的体长约为7~10mm,圆筒形,末端较尖削,有臀刺8根。体初为淡黄色,渐变为黄褐色,羽化前带黄金色,腹足背面后缘多皱纹、突起,近前缘有2根刺毛。第5~6腹节腹面各有1对腹足痕。 2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北而南1年发生1~11代;南岭山脉一线以南,常年有一定数量的蛹和少量幼虫越冬,北纬30°以北稻区不能越冬,故广大稻区初次虫源均自南方迁来。成虫有趋光性,喜群集在生长嫩绿、荫蔽、湿度大的稻田,生长茂密的草丛或棉花、大豆等田中;夜间活动,飞行力强,需补充营养,常吸食植物上的花蜜及蚜虫排泄的“蜜露”。适温高湿产卵量大,卵多单产,少数2~3粒连在一起。卵大部分集中在中、上部叶片上,尤以倒数1~2叶为多,单雌产卵量平均100粒,气温22~28℃,相对湿度80%以上,卵孵化率可达80%~90%以上。稻纵卷叶螟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适温高湿情况下,有利于成虫产卵、孵化和幼虫成活。因此,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猖獗发生。 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的世代数,主要代各地不一,发生量及危害程度各地各年也不一样。影响各地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迁入期、迁入量、气候、食料和天敌。 3.1迁入情况 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早,迁入量大,峰期长是当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3.2气候 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2~28℃。适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30℃以上或相对湿度70%以下,不利于它的活动、产卵和生存。在适温下,湿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发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雨量过大,特别是在盛蛾期或盛孵期连续大雨,对成虫的活动、卵的粘着和低龄幼虫的存活率都不利。 3.3食料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品种、生育期和施肥水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是多肥嫩绿、生长旺盛、密闭、阴湿的稻田产卵量越多。氨是引诱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的重要物质。因此,叶色浓,叶绿素含量高,大量氨基酸的存在是引起稻纵卷叶螟落卵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一般连作稻条件下的发生世代大于间作稻,不同水稻和品种受害程度分别是粳稻大于籼稻;杂优稻大于常规稻,

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东南亚和东北亚危害水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我国除新疆和宁夏分布情况不明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有发生。此虫20世纪60年代前仅在局部地区偶发危害,其后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增加和加重;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国主要稻区大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在2003—2004年,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重庆等地连续大发生。数量之大、危害周期之长、波及范围之广,乃历史罕见,严重危害水稻生产。在自然条件下,其寄主除水稻外,很难发现取食完成其世代的其他植物。以幼虫吐丝纵卷叶尖为害。为害时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和绿色叶肉组织,形成白色条斑,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1形态特征稻纵卷叶螟的成虫体长7~9mm,翅展12~18mm,黄褐色。前、后翅外缘有黑褐色宽边。前翅前缘暗褐色,有3条黑褐色横线,中横线短,不伸达后缘;后翅黑褐色横线2条。雄蛾体较小,前翅前缘中央有1黑色毛簇组成的眼状纹;前足跗节基部有1丛黑毛;停息时,尾部常向上翘起。雌蛾体较大,停息时尾部平直。卵近椭圆形。长约1mm,宽0.5mm.扁平,中央稍隆起,卵壳表面有网状纹。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淡黄褐色。被寄生的卵呈黑褐色。2龄幼虫啃食叶肉留皮,呈白色短条状,吐丝纵卷叶尖1.5~5厘米。3龄幼虫啃食叶肉呈白斑状,纵卷叶片虫苞长10~15厘米。4龄以上幼虫暴食叶片,食肉留皮。1头幼虫可食稻叶6~10片。老熟幼虫在稻丛下部枯叶鞘内、枯黄叶片稻丛之间、老虫苞里、新鲜叶片和田边杂草丛间叠苞结茧化蛹,或在土隙缝中化蛹。显纹纵卷叶螟在穗期还能群集钻蛀茎秆,造成枯孕穗和白穗。 2生活习性稻纵卷叶螟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植株丛中,一遇惊动,即做短距离飞翔。有趋光性。栖息趋荫蔽性,产卵趋嫩性。适温高湿情况产卵量大。幼虫孵化后在叶或茎秆上爬行,钻入心叶、叶鞘内或在叶面上取食叶肉,后吐丝将叶的两边纵折成苞,在内取食为害,幼虫老熟后在稻基部黄叶及无效分蘖上结茧化蛹。喜欢吸食植物的花蜜和蚜虫的蜜露补充营养。水稻受稻纵卷叶螟危害后,叶片造成白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引起水稻减产,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地区减产50%以上。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受迁入虫源数量、迁入后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及长势等因素影响。一般阴雨、寡照、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干旱、高温对其发育不利。糯稻重于粳稻,粳稻重于籼稻,叶色深绿宽软比叶色浅淡挺直的品种重,成虫喜欢栖息在生长茂密的稻田,在生长嫩绿的稻苗上产卵(一般为散产,大发生时几粒连在一起,多产于叶上部、叶背),幼虫取食分蘖期至孕穗期的稻株存活率高,有利于发育。 3发生条件一是气候。气温在22—28℃。相对湿度达80%以上,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卵巢发育、交尾产卵、卵的孵化以及幼虫成活、结苞;温度高于30℃或低于20℃,或相对湿度低于70%,均不利于发育。二是食料。凡早、中、晚稻混栽地区,种植的品种复杂,田间水稻生育期不一。为各代稻纵卷叶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其繁殖率和成活率相应提高,发生量大。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的生育阶段,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程度有一定差异。一般叶质软、叶片宽的品种受害较重;在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危害期,正处在分蘖期或孕穗期的水稻受害较重。三是天敌因素。绒茧蜂、稻螟赤眼蜂、蜻蜓、青蛙、蜘蛛、隐翅虫等可捕食稻纵卷叶螟的蛹、卵、幼虫、成虫,这些天敌对稻纵卷叶螟的虫口数量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目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杀死了较多数量和种类的天敌,使天敌自然控制作用下降。也是造成稻纵卷叶螟危害猖獗的重要因素。四是栽培因素。水稻分蘖至孕育期,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稻叶嫩绿,郁蔽度大,灌水深的田块,发生尤重。

稻纵卷叶螟

水稻稻纵卷叶螟 学名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鳞翅目,螟蛾科。别名刮青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 寄主 主要为害水稻,有时为害小麦、甘蔗、粟、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 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 雌成蛾体长8—9mm ,翅展17mm ,体、翅黄溜色,前 翅前缘暗褐色,外缘具暗褐色宽带,内横线、外横线斜贯翅面, 中横线短,后翅也有2条横线,内横线短,不达后缘。雄蛾体 稍小,色泽较鲜艳,前、后翅斑纹与雌蛾相近,但前翅前缘中 央具1黑色眼状纹。卵长1mm ,近椭圆形,扁平,中部稍隆起, 表面具细网纹,初白色,后渐变浅黄色。幼虫5—7龄,多数 5龄。末龄幼虫体长14—19mm ,头褐色,体黄绿色至绿色,老 熟时为桔红色,中、后胸背面具小黑圈8个,前排6个,后排 2个4蛹长7—10mm ,圆筒形,末端尖削,具钩刺8个,初浅 黄色,后变红棕色至褐色。 生活习性 东北年生1—2代,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以北5—6代, 海南南部10一l1代,南岭以南以蛹和幼虫越冬,南岭以北 有零星蛹越冬。越冬场所为再生稻、稻桩及湿润地段的李氏 禾、双穗雀麦等禾本科杂草。该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在我 国北纬30度以北地区,任何虫态都不能越冬。每年春季,成 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 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秋季,成虫随季风回迁到南方 进行繁殖,以幼虫和蛹越冬。如在安徽该虫也不能越冬,每 年5—7月成虫从南方大量迁来成为初始虫源,在稻田内发生 4—5代,各代幼虫为害盛期:一代6月上中旬;二代7 月上中旬;三代8月上中旬;四代在9月上中旬;五代在10月中旬。生产上1、5代虫量少,一般以2、 3

《如何识别稻纵卷叶螟幼虫龄期》

《如何识别稻纵卷叶螟幼虫龄期》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以幼虫为害稻叶,除有少数初孵幼虫偶尔取食嫩叶鞘外,叶片是其取食的唯一部位;而幼虫为害叶片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缀叶吐丝作苞,一叶一苞,一苞一虫;二是只啃食叶片的上表皮和叶肉,残留下表皮,受害处呈明显透明的白色条斑。 稻纵卷叶螟幼虫共分五龄,不同龄期幼虫所造成的叶片被害状有较明显的区别。因此,反过来可从叶片上的被害状,识别出是哪一龄期的幼虫所害,这一方法,误差甚微,收效甚好,现将以被害状确认幼虫龄期的方法简介如下: 一龄:盛蛾高峰期过后2-3天,当水稻处于分蘖期,认真检查稻株心叶和稚嫩叶鞘处,若发现针头大小、半透明的小白点,且未结苞,细找定能找到2-3头群居的头黑胴白的幼虫,它便是一龄幼虫。 二龄:在青绿色稻叶或离叶尖3-5公分处,有一束折成的小虫苞,苞长2~4.5公分,缀苞虫丝新鲜,有光泽,撕开虫苞,有一幼虫,受惊乱蹦下垂,叶片有明显的长短不一的白条斑,且淡绿色,较湿润,有粗粉状虫粪,这是二龄幼虫所害。 三龄:色浓宽大叶片被作成13~16公分长的纵条状虫苞,由透明的虫丝缠绕,虫苞两端开口,苞内有与叶脉平行纵向白条斑,湿润粪便较多,苞内均有一头幼虫此为三龄幼虫所害。 四龄:虫苞长15-18公分,苞内绿色部分大部分被吃掉,呈现白叶、扭曲,叶片失水,干枯,虫粪颗粒状,干缩,苞内多数找不到虫,而转移

它叶另作新苞,这便是四龄幼虫所致。 五龄:虫苞大小与四龄虫苞相似,但苞内绿色部分丧失贻尽,叶片焦白、干柘,甚薄,纵裂,虫粪色淡,干粉状,苞内无虫,已潜逃化蛹,此为五龄幼虫被害状。 根据以下不同龄期的被害状,可按期大小划分为相应的五个为害期: 一龄为“白点期” 二龄称“束尖期” 三龄叫“纵卷期” 四龄是“转苞期” 五龄是“暴食期”(注:有些人认为高龄幼虫不取食是错误的,相反,随着虫龄变大,食量大大增加,只有进入到化蛹前卷叶螟才停止取食) 预蛹为“停食期”

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的迁飞研究综述

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的迁飞研究综述 农林学院植保061班王洁元学号:200610124123 摘要: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两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水稻为害较重。它们有着 各自不同的特性。了解掌握它们的迁飞规律和特性,对防治策略的制定以及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其迁飞最新研究作综述如下 关键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飞 一、稻飞虱的迁飞研究 在越南、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越南虫源作用最大, 以上虫源地飞虱随季风褐飞虱是水稻上迁飞性害虫,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分布不均性和隐蔽性等特点,给测报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一旦控制不好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1 ] 日本专家认为, 稻飞虱越冬虫源地主要迁入中国、再由中国迁入日本和韩国, 可多次迁入。越南南部常年发生由褐飞虱传播的两种水稻病毒病(Ragit stuntvirus 和Grass stunt virus) , 而越南北部一般不发生, 中国和日本在1977 年有发生,且日本仅发生这一次, 由此判断, 中国和日本的稻飞虱虫源地主要在越南北部。在日本发生的飞虱可能有三种去向, 即回迁、原地死亡和自生自灭。 稻飞虱远距离迁飞路径模型研究日本中央农业综合研究中心病虫害研究班大塚彰等研究出稻飞虱远距离迁飞模型( long-distance migration of rice planthoppersby 3-dimensional simulations) , 该研究主要是通过东亚季风规律预测稻飞虱由越南北部迁入中国再进入日本和韩国的可能路径。该模型有三个模拟模块: “AnalysisA”是指稻飞虱从越南北部迁入中国广西,再迁入广东、江西、福建、浙江, 依据此模型分析, 由越南北部的虫源可用24h 迁至广西、江西等地; “Analysis B”为稻飞虱由中国江浙一带越洋迁入日本岛国; “AnalysisC”则是稻飞虱由日本西部九州回迁到中国台湾省。利用以上模型, 不仅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稻飞虱迁飞峰到达区域和密度, 且在发现迁飞峰的同时, 可预测其迁往地。目前从越南起飞的预测( “Analysis A”)和从中国起飞的预测( “Analysis B”) 分别在下面的网页上公开: http: //agri.narc.affrc.go.jp/和http: //agri.narc.affrc.go.jp/sea/。 三个迁飞路线模拟模型只是依据风向阐明稻飞虱可能迁飞的路径, 目前对稻飞虱迁飞数量降落虫口密度仍然无法预测, 很多关键指标仍须大量实际数据进行验证, 特别是跨地区、国界的田间调查数据对该模型的验证显得更为重要。为此, 日本已在越南北部设观测点, 计由此获取越南虫源数据, 预测中国稻飞虱的发生程度, 并计划在获取中国发生实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准确预测日本稻飞虱的发生与发展。[ 2 ] 二、稻纵卷叶螟迁飞研究 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 edinalis Guené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东非的重要水稻害虫。在我国,除新疆和宁夏以外所有水稻产区该害虫均有分布,但在发生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主要危害区在泰沂山至秦岭一线以南地区[ 3, 4 ] 。稻纵卷叶螟属于间歇性爆发害虫,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为害明显加重,但发生水平年度间波动很大,地域、田块间发生分布也极不均匀[ 5, 6 ] 。自2003年起,我国南方稻区稻纵卷叶螟再度猖獗,以特大发生年2007为例,全国发生面积近2700万hm2。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在我国范围内每年有5次北迁和3次南迁过程[ 1 ] ,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为其远距离往返迁飞提供了必要条件型迁飞蛾类,在高空迁飞过程中表现为自由定向、乘风飞行,其空中运行速度、高度和位移方向与各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关系密切。 五(3)代稻纵卷叶螟从7月24日开始进入成虫盛发期,而后田间蛾量持续增加, 7月30日至8月8日平均蛾量均维持在15头/ m2左右。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8月中旬末进入盛发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