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法复习资料

电法复习资料

电法复习资料
电法复习资料

一、大地电磁测深

1、什么是MT?MT的源是什么?源的特点?MT的优缺点?

答:MT:大地电磁测深法。场源是天然电磁场源(天然源电磁场指的是地球大气层及地球内部电流机制产生的电磁场)。

优点(1)仪器比较轻便(省去供电设备、成本低)。(2)有丰富的频谱;(3)勘探深度大;(4)能穿透高阻层;(5)等值作用范围小、对低阻层分辨率高;(6)场源为平面波,理论相对简单。

不足:(1)被动场源(2)分辨率(3)观测误差(4)复杂地质条件下解释方法技术

2、MT的两种模式TM和TE如何划分、判断?

从理论上说,倾子的旋转方向可以唯一地确定走向和倾向,但是由于倾子观测精度的限制,由倾子确定的电性主轴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了比较准确地确定TE和TM极化,我们主要是在综合实测阻抗和倾子旋转方向的基础上,利用已知的地质构造走向及其它地球物理资料逐点分析,划分出ρTE和ρTM。

3、MT阻抗张量如何求取?

答:

4、 MT 的处理流程?

答:

当对一个频率完成以上计算后,就转至下一个,如此循环以后,打印输出以下信息:1)视电阻率ρTE,ρTM曲线;2)相位φTE和φTE曲线3)电性主轴方向;4)倾子;5)相干度;6)信噪比;7)功率谱;8)水平非均匀程度;9)Bostick反演结果等。

5、什么是倾子,倾子相对阻抗张量的优缺点?可用倾子做解释

答:

优点:倾子可判断介质结构性质,可唯一确定地下构造走向

缺点:但是由于倾子观测精度的限制,由倾子确定的电性主轴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6、阻抗张量的优缺点?

答:缺点:不能唯一确定地下构造走向(平行,垂直,90°?)

优点:?

7、什么是静位移?为什么要研究静位移?静位移是如何引起的?静位移的特征?有哪些校

正方法?

答:静位移是地表电性不均匀造成的MT两条视电阻率曲线首支(高频端)发生移动,而相位位曲线却影响不大的现象。

为什么:(1)前人们对大地电磁静位移及其校正的研究还比较肤浅,校正也还基于区域构造为一维或二维的情况,若用二维方法对近地表局部三维体进行解释肯定存在问题。

(2)许多校正方法也只是形式化的校正,特别是对三维区域构造和三维表面电性不均匀体来说,还没有真正涉及,三维解释可以做区域的,但无法对近地表局部三维体进行解释。理论和实际问题还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如何引起的:静位移由近地表局部三维体引起的。

特征:(1)在区域构造为二维的情况下,TM曲线的静位移表现为沿视电阻率曲线的平移,其位移量与频率关系不大。而地形产生的位移量与频率有关。

(2)由于表层电性不均匀体的存在,使得MT视电阻率曲线发生了位移,因而相邻测点的视电阻率,就发生突变,所以在视电阻率断面图上就出现等值线挂面条的现象。

(3)TM极化的表层电性不均匀的影响比TE极化明显,静位移对视电阻率的影响比对相位的影响更大。

校正方法:(1)曲线平移法(2)统计平均法(3)空间滤波法(4)阻抗相位积分法(5)不变量参数法(6)畸变张量分解法(7)曲线自身校正法

8、地形影响的特点

答:地形影响可以看为静位移,但又与静位移不同。概括起来有:(1)地形对视电阻率和相位均有影响,但对视电阻率的影响更大。地形对TE和TM均有影响,但对TM的影响更大;(2)地形和电磁波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对TM曲线的影响最大,随T的增大,地形对视电阻率和相位均有影响就逐渐变小;(3)山峰比山谷地形对视电阻率和相位均有影响更大。

要点:

9、MT的频率范围:10^3—10^(-4)Hz

10、MT测量的五个量:Ex、Ey、Hx、Hy、Hz

11、在二维的情况下,有两条视电阻率曲线:

和ρTM

TE

12、MT中不测量Ez的原因:(1)主要是实际操作不方便;(2)可用其他5个量推导出Ez。

13、如何处理噪声?

答:对于不相干噪声,可以多采集数据,叠加处理后可以压制噪声;对于相干噪声,采用远参考的方法处理,如在近海处测量E,在陆地测量H,由于电场E随空间变化大,磁场H随空间变化小,故近海处的H可用陆地测量的H代替。资料采集越好,E、H的相干度越高。

14、为什么不用相位资料进行解释?

答:(1)相位资料差。但是静位移对相位曲线影响小,故可以参考相位资料,这是矛盾的地方。(2)在用阻抗相位积分法校正静位移时,实测相位相对实测振幅来说,缺少有关电阻率绝对值的信息,因而单纯对相位资料作解释,或单纯利用相位资料作静校正,有可能遗漏或模糊地下实际存在的横向电性变化。

二、瞬变电磁

1、什么是瞬变电磁法?瞬变电磁法与大地电磁法的异同点?

答:瞬变电磁法或称时间域电磁法是以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通以脉冲电流为场源,以激励探测目的物感应二次电流,在脉冲间隙测量二次场随时间变化的响应。

区别:瞬变电磁法为人工源,时间域的,测量的是二次场;

大地电磁法为天然源,频率域的,测量的是总场;

相同点:从方法机理来说,频率域方法和时间域方法没有本质的不同。前者研究谐变场特点,后者研究不稳定场特点。

2、瞬变电磁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答:①把频率域法的精确度问题转换成灵敏度问题,加大功率灵敏度可以增大信噪比,加大勘探深度;

②在高阻围岩地区不会产生地形起伏影响的假异常;在低阻围岩区,由于是多道观观测,早期道的地形影响也较易分辨;

③可以采用同点组合(同一回线,重叠回线等)进行观测,使与探测目标的耦合最紧,取得的异常强,形态简单,分层能力强;

④线圈点位、方位或接收距要求相对不严格,测地工作简单,工效高;

⑤有穿透低阻覆盖的能力,探测深度大;

⑥剖面测量与测深工作同时完成,提供了更多有用信息,减少了多解性。

主要解决问题有:

矿产勘探;

构造探测;

水文与工程地质调查;

环境调查与监测

考古等。

几乎涉及物探工作的各个领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年在找水、市政工程、土壤盐碱

化和污染调查以及浅层石油构造填图都有良好的报导。

2、瞬变电磁法中的压制干扰?

答:为了压制工频干扰,基频的周期必须是工频周期的偶数倍。

数据预处理来压制干扰:对于密集采样获得的瞬变响应实测数据,可通过数据予处理压制随机干扰和工频干扰,提取弱信号(有用信息)。

1)剔除坏数;

2)数字滤波(陷波、低通和相关滤波);

3)多项式拟和。

4、快速成像中的反射系数序列解决方法原理?

见ppt

他们问老师说就四个大题,师学名出两个,王书明两个!

三、直流电部分:(具体见PPT)

1、飞点的剔除:切除或内插

2、浅部不均匀造成联合剖面法的视电阻率曲线跳跃,可用比值法消除,浅部的归一,反映

深部。

3、消除地形影响

4、高密度电法

5、处理与解释的基本任务

(1)综合分析、研究、对比各种资料,解释可能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2)运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和简单的定量计算方法,推断研究对象的赋存状态(形态、产状、埋深等);

(3)结合测区的地质特点及其它资料,以各种推断成果图形式表达测区地质构造等有关问题。

6、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则

(1)综合研究的原则;(2)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3)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4)点面结合的原则;(5)及时不断地解释推断原则;(6)定性和定量解释相结合的原则

7、处理与解释的基本过程

1、资料的预分析和处理

(1)在资料整理中应进行各项相应的校正;(2)分析观测结果的质量,包括观测精度、测网密度、反映异常的详细程度、是否存在局部地段的系统误差;(3)识别人工和其它非地质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估计其影响的程度,视需要和可能进行必要的补充工作;(4)确定视参数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5)划分异常。

2、资料的定性解释

定性解释是在资料的预先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初步解释引起各个异常的地质原因。对有意义的异常体,还应确定其大致形状、走向、倾向、分布范围、埋深等,并绘出相应的定性解释图件。(1)研究单一方法的异常;(2)综合研究各物探方法的异常;(3)密切结合地质及其它资料。

3、资料的定量解释

定量解释一般是在定性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解释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有意义异常体的赋存情况,以推断异常体的几何形态、产状要素、埋深情况。对于电测深,定量解释主要用来确定层参数,进一步查明引起异常的原因。(1)定量解释对资料的要求;(2)正确使用定量解释方法。

目前电法资料的定量解释主要是半定量解释和定量解释,有的方法是用的半定量解释,有的方法(如电测深)是用的定量解释。

8、电剖面法资料处理与解释

野外现场:

(1)视电阻率剖面曲线图(2)草测地形剖面图,注明特殊地形、地貌、岩石露头、干扰等,作为解释资料的参考资料。

室内资料处理与解释

(1)绘制测网布置图和综合成果图;(2)绘制视电阻率剖面平面图;(3)各测线视电阻率剖面图;(4)视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

数据圆滑是资料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原则上适用于各种电极排列的测量结果,但是考虑到偶极排列异常和地电体之间具有较复杂的对应关系,因此,一般只对对称四极排列的测量结果进行圆滑处理。

圆滑处理一般采用坏点切除和滑动平均等。

异常确定原则:

–结合地质

–结合其他物探资料

–注意地形影响

–注意地表不均匀体的影响

确定异常性质经验:

–低阻条带异常+低阻正交点:断层破碎带、低阻矿脉

–阶梯状条带异常:高低阻岩层接触界线

–高阻条带异常:高阻岩脉、岩墙

–局部高阻或低阻异常:局部不均匀地电体

9、联合剖面法资料解释

产状的判断、埋深的判断、比值法处理

应用:陡立、低阻薄板

10、对称四极剖面法资料解释

古河道探测

应用:基底起伏、古河道、岩溶发育带

11、中间梯度剖面法资料解释

深度判断:H=0.5q

12、地形影响

地形影响机理:地下电场发生畸变

地形改正:比值法、边界元法计算的比较法进行三维地形改正例子

13、电阻率测深法

定性解释:曲线类型,确定电性层分层

定量解释:每层厚度及参数

表层不均匀体的影响、旁侧影响、各向异性的影响、地形影响

定性解释例子

定量解释:特征点法、直接近似反演法、正演拟合法

14、直流电测深的正演

作业:

(1)查找资料,进行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图的定性解释;

(2)编程实现对称四极测深视电阻率计算程序。

15、二维电阻率法的正反演

高密度电法的正反演

1 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

2 高密度电法仪器及其观测系统

3 高密度电法的应用

16、正反演步骤,公式推导,编程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工程物探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6年11月

1实验目的 了解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方法原理、野外工作布置及装置形式;掌握高密度 电阻率法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熟练操作高密度电阻率法软件。 2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属于直流电阻率法的范畴,它是在常规电法勘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勘探方法,仍然是以岩土体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地下传导电 流的变化分布规律。相对于传统电法而言,高密度电阻率法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利用程控 电极转换器,由微机控制选择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实现了高效率的数据采集,可以快速 采集到大量原始数 据。具有观测精度高、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生产效率高等特 点。一次布极可以完成 纵、横向二维勘探过程,既能反映地下某一深度沿水平方向岩土体 的电性变化,同时又能提供 地层岩性沿纵向的电性变化情况,具备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两 种方法的综合探测能力。 该观测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和资料处理两部分,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设置在 一定间隔的 测点上,测点密度远较常规电阻率法大,一般从 1m~10m 。然后用多芯电缆将 其连接到程控式多路电 极转换开关上,电极转换开关是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电极自动换接 装置,它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进行电 极装置形式、极距及测点的转换。测量信号 由电极转换 开关送入微机工程电测仪, 并将测量结果依次存入随 机存储器。将数据回放 送 入微机,便可按给定程序 对数据进行处理。高密度电 阻率法现场工作时是在 预先选定的测线和测点 上,同时布置几十乃至上 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 将它们连 接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电极转换装置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 电极距,进而用自动电测仪,快速完成多种电极装置和多电极距在观测剖面的多个测点上 的电阻率法观测。再配上相应的数据处理、成图和解释软件,便可及时完成给定的地质勘 | 説据处返邮分 説孫輕野汨分

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

第23卷第5期物 探 与 化 探V ol.23,No.5 1999年10月GEOPHYSICA L&GEOCHEM ICA L EXPL ORAT I ON Oct.,1999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 王 聿 军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临沂 276006) 摘 要 结合实例说明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配合激电测深法在某山区找水中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 电阻率联合剖面法;激电测深;水文地质;山区找水 随着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查明与开发地下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用物探方法寻找山区地下水也逐渐显示出其方法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我院用电阻率联剖同激电测深相配合,在某山区寻找构造、岩溶水的应用效果作一概述。 1 工区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工区地处蒙山两侧,区内大多数地表被第四系地层复盖,层厚几至几十米不等,下伏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和侏罗、白垩系的砂岩、砾岩、火山凝灰岩为主,局部有第三系地层存在,富水性差。 区内NW向、NE向断裂发育,倾角50 ~70 ,是造成该区地层富水的主要因素。查明断裂构造产状、形态是本区找水的关键。 区内断裂构造具有隐蔽性,但仍有一定延伸和宽度,且构造带内岩石易破碎含水。灰岩地层易形成岩溶(洞)。因此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含水具有相对低阻(几十至几百欧姆)高极化率(1%~3%)的特征,寻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具备地球物理前提。 2 施工方法技术 由于本区主要含水构造为NW向和NE向,找到某一走向的断裂构造是找水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首先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布测NE和NW向剖面线进行扫面工作寻找断裂构造。实践证明,应用A O=110m,MN=20m极距的剖面装置寻找富水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是行之有效的。如某一观测剖面,发现低阻异常后,再加密布测2~4条观测剖面,追索断裂构造走向,从中选出异常最佳位置(考虑用水单位的地域范围等条件)再加大供电极距,如A O= 170m或210m重复观测该异常点所处剖面线各点,用以发现了解断裂带下延或深部岩溶发育情况,同时确定断裂带倾向。断裂构造倾向一经确定或有地下岩溶发育可疑地段,则用激电测深,了解垂向地下岩性与断裂富水情况是本区找水的有效手段。 3 异常的划分 根据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其含水断裂和富水岩溶所表现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注意选取了下列几方面的异常。 1999年6月16日收稿。

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及解释

《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及解释》实习报告 (姓名:范畅 班号:061084 指导老师:王传雷 成绩: ) 一、实习要求 (1) 每人选择相邻的两个排列的高密度测量数据文件进行处理; (2) 处理内容包括数据圆滑、格式转换、二维反演计算; (3) 二维反演计算误差要求%20 ; (4) 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地质任务;测线位置及地下情况;高密度电法数据资料质量评价;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及地球物理-地质解释(岩溶、裂隙发育情况调查,发育深度识别,基岩面的岩性划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1.地质任务 对广西合浦公馆石灰石矿区进行地球物理调查,探明岩溶、裂隙发育情况,发育深度识别,并进行基岩面等岩性划分。 2.侧线位置及地下情况 公馆矿区南邻北部湾,地表主要为虾池和荒地,地层比较单一。上覆为第四系地层,局部基岩出露,揭露的第四系地层厚度为0-9米,其下为灰岩。 【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上泥盆统天子岭组(D 3t )、帽子峰组(D 3m )和下石炭统孟公坳组(C 1ym )。简述如下: A.天子岭组(D 3t ) 上部薄层条带泥灰岩、粉砂质灰岩、厚层状灰岩互层;下部主要为灰绿色含磷细砂岩。厚413m 。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南一带。 B.帽子峰组(D 3m ) 灰、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页岩互层,夹薄层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等,底部带有一层灰绿色含磷细砂岩。表层风化严重,呈砖红色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厚63-167m 。主要分布于矿区东西两侧。

C.孟公坳组(C1ym) 上部主要为中厚层状微粒生物灰岩;下部薄层-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质灰岩夹生物灰岩,局部相变为细砂岩、粉砂岩互层。根据矿区钻孔揭露,表层灰岩质地相对较纯,颜色也较浅,下部炭质含量增加,颜色逐渐变深,局部地区转变成炭质页岩。该层厚403m,为主要水泥用石灰岩。 【构造】 区内主要为一向斜构造。轴部走向为北东向,向斜核部地层为下石炭孟公坳组(C1ym),两翼地层微上泥盆统帽子峰组(D3m)和天子岭组(D3t)。 矿区内发现有一条断层通过,断层走向北北西向。该断层将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地层错断。其断层性质不详。 3.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及资料质量评价 A.首先利用软件ZH38对高密度电法资料进行数据圆滑处理,手工圆滑的基本原则是:电场不能突变。 B.其次将圆滑后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可以转换为sufer格式,也可以转化为二维数据反演格式。 C.利用已有二维数据反演软件继续进行二维数据反演,使用的最小二乘法。最后记录三次迭代误差。 图1 一号测线第一排列最小二乘法反演结果

核磁共振找水方法

核磁共振找水方法 潘玉玲李振宇万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简介  核磁共振(NMR)技术是当今世界上的尖端技术,用核磁共振方法直接探查地下水是该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开创了地球物理方法直接找水的先河。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找水的首创国是前苏联。从1978年起,前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化学动力学和燃烧研究所(ICKC)以A G Semenov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找水的全面研究。他们用三年时间研制成了原型仪器,在其后十年间对仪器进行改进,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在地磁场中测定NMR信号的仪器,称为核磁共振层析找水仪(Hydroscope)。该仪器作为新的探测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于1988年在苏联和英国申请了专利。在此期间他们进行了仪器改进和解释方法的研究,试验研究遍及前苏联的大部分国土,北到极地附近的新地岛,南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及西部的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根据在中亚等地区已知的400多个水文站上的对比试验,总结和研制出了一套正反演数学模型、计算机处理解释程序和水文地质解释方法,这一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在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先后进行的试验,也证明了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可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新方法。  1992年俄罗斯的核磁共振层析找水仪在法国进行了成功演示。两年后法国地调局(BRGM)的IRIS公司购买了该仪器的专利,并与原研制单位ICKC合作,着手研制新型的核磁共振找水仪—核磁感应系统(NUMIS)。法国在1996年春推出商品型NMR找水仪,并生产出6套NUMIS系统。法国IRIS公司研制的NUMIS系统是在俄罗斯Hydroscope的基础上改进的。到目前为止,拥有NUMIS系统的国家除俄罗斯和法国外,还有中国和德国。1999年IRIS公司将NUMIS系统(勘探深度为100m)升级为NUMIS+(勘探深度为150m)。拥有NUMIS+系统的国家有法国、中国、毛里塔尼亚和伊朗。  1997年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引进了法国IRIS公司研制的NUMIS系统。这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NUMIS系统。1999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新疆水利

学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

成都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 第一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考试试卷 注意: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10分) 1、接地电阻 2、电磁波波数 3、正交点 4、视极化率 5、静态位移 二 不定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 1分,总20分) 1、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有( ) A 地形 B 装置 C 测点位置 2、利用自然电位法勘探某金属矿,在其上方中心处通常能观测到( ) A 明显的正异常 B 明显的负异常 C 正负异常伴生 3、激发极化法可解决下列地质问题( ) A 寻找浸染矿体 B 寻找水 C 寻找碳质、石墨化岩层 4 、电磁偶极剖面法中,哪些装置能观测纯异常(二次场)( ) A (X ,X ) B (X ,Z ) C (Z ,Z ) 5、下列方法中受地形影响最小的方法是( ) A 电阻率法 B 激发极化法 C 电磁感应法 得分 得分

6、本学期《地电学》课程实习“电阻率测深仪器及装置认识实习”过程中,采用电源电瓶最高供电压档位为() A 63伏 B 90伏 C 120伏 7、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电偶极子场特征认识”过程中,实习要求中,要求同学们完成的图件有() A 电位图 B 电阻率图 C 电场强度图 8、本学期《地电学》课程实习“电测深正演模拟”实习过程中, 给出地电模型是() A 二层模型 B 三层模型 C 四层模型 9、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过程中,学习了绘制二维电阻率异常剖面图的软件是() A SURFER软件 B GRAPHER 软件 C GEOPRO 软件 10、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仪器及装置认识实习”过程中,采用的装置有() A 中间梯度装置 B 对称四极装置 C 偶极装置 11、中间梯度法理论上在勘探哪些电性和产状的矿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A 陡立低阻矿体 B 陡立高阻矿体 C 水平的高阻矿体 12、联合剖面法理论上在勘探哪些电性和产状的矿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A 直立的低阻矿体 B 直立的高阻矿体 C 水平的低阻矿体 13、下列方法能有效勘探产状较陡的良导矿体的有() A中梯法 B联剖法 C 回线法 14、用联合剖面法工作时电阻率异常曲线能看到高阻正交点的有()

测控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二0—三年 ^一月 ^一日目录 一、液压泵站综合控制实验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二、液压实验台PLC控制实验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内容 4 —振动测试与故障诊断综合实验( 一) 一)实验目的 5 二)实验内容 5 四.振动测试与故障诊断综合实验(二)(一)实验目的 6 (二)实验内容 6 五.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7 (二)实验内容7 六.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综合实验8 (一)实验目的8 (二)实验内容8 七.地震仪器综合设计9 (一)实验目的9 (二)实验内容9 八.电法仪器综合设计10 (一)实验目的10 (二)实验内容10 九、实验心得11 一、液压泵站综合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液压控制的装置,熟悉PLC编程,并且了解 置的原理并且用于实践生活中去。(二)实验内容 此实验是液压的测量实验用PLC处理器控制来实现,液压PLC综合控制实验室是我公 司根据高校机电一体化对气、电、液控制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我公司专利产品YY-18透明 液压传动演示系统的基础上,综合了我公司气动PLC与液压PLC控制实验设备的优点,采 用了开放型综合实验台结构,广泛征求专家教授与老师的意见,经不断创新改进研制而成的。是目前集气动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以及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技术于一体 的理想的综合性实验设备。实验时,它们可以相互辅成,交叉控制。可以让学生直观、感性地对比、了解气、电、液各自具有的特点、特色、及优缺点等。 信号采集电路原理设计: (1)前置放大电路要求有阻抗匹配设计(前置放大器采用集成运放OP07、 采用电压负反馈设计、增益为10、50 两档手动设计) (2)主放大器采用级联组合程控放大、增益动态范围为10 至1500 倍之内。 (增益程档位要求有30 至40 梯度之内,具体每档增益值不做具体要求但要求梯度 增益呈线性) (3)主放大器末端输出值(Up-p)设计为5v,如有溢出则在设计说明中明。 PLC控制在工业领域的发展。理解液压装

电法在找水工作中的应用

电法在找水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区出现干旱现象,找水成为解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途径。寻找基岩裂隙水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该文结合实例叙述了寻找基岩构造裂隙(带),确定地下水层位的方法技术,多种方法综合应用达到找水的目的。 标签:构造破碎带;联合剖面;激电测深;找水 引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随着近年来气象条件的恶化,许多地区频频出现干旱灾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寻找地下水资源,解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成为当务之急。而地球物理勘察结合水文地质勘察是找水的最佳途径。联合剖面ρa——主要用于确定构造带的展布及产状,电测深常用来解决水文地质方面的一些问题,如确定古河床的位置,寻找埋藏较浅的含水层,探测石灰岩中岩溶发育情况和岩溶发育带的范围等。电测深法有不同的装置类型,如三极电测深、对称四极电测深、偶极电测深等[1]。在找水工作中对称四极电测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隐伏构造破碎带的探测 1.1 含水层的地质——物性特点 含水层的地质——物性特点可分为两类:一是第四纪地层中的含水层主要是孔隙率大、透水性强的砂卵(砾)石层、砂层。它们与透水性弱的粘性土层相比,一般具有电阻率高、电化学活动性强、自然放射性强度小等物性特点;二是基岩中有裂隙带、岩溶发育带、断层破碎带等含水层(带)。基岩含水层(带)与其围岩相比,通常具有电阻率低、电化学活动性强、弹性波速度低、自然放射性强度存在差异等特征。 1.2 隐伏构造破碎带地质--物性特点 断层的总体特征是二维板状体,向下延伸很深。相对于围岩介质的电阻率,断层可表现为低阻断层[2]或高阻断层[3],决定于断层的性质、破碎带宽度、胶结程度、含水特征、岩脉侵入等特性及围岩电阻率特性。一般来说,新活动断层电阻率值较低,断层越老,胶结程度越强,电阻率值越高;断层破碎带越宽,越破碎,电阻率相对较小;地下和地表水越丰富,电阻率越小;压性断层少水,则为高阻,张性断层富水,则为低阻;有岩脉顺断层侵入,多为高阻[4]。 1.3 隐伏构造破碎带的探测方法 用电阻率法探测隐伏构造破碎带时,常采用联合剖面法,电极距大小通过实验确定,选择AO=BO=5~10H,点距采用10米或20米,MN等于点距或2倍

AMT音频大地电磁法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型生产实习 题目AMT生产实习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ZRY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地点东苑及5417 实习成绩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AMT音频大地电磁法 摘要 学会使用V8仪器以及野外音频大地电磁法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进行数据资料的采集;此外也需要学会使用SSMT2000软件对所采集的电磁信号进行处理,最终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到最终的成果,这是要求学会AMT数据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关键字:V8;SMT;SSMT2000 第1章AMT数据资料的采集 1.1数据采集仪器 V8主机,AMTC-30磁棒,不极化电极,GPS,电线及屏蔽电缆,CF卡以及读卡器,蓄电池等,参数设计工具软件TBLEDIT.exe,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 其中V8多功能电法仪具备时间域的常规电剖面、电测深、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测量功能;具备频率域的MT(大地电磁法)AMT(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SIP(频谱激电)勘探测量功能. 1.2实习内容 1.学习使用V8仪器,会熟练操作V8仪器; 2.学会AMT数据资料采集的野外布线方式; 3.掌握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方式。

1.3V8布线方式 1.3.1“十”字布极法 图 1“十”字布极法 工作特点:AMT/MT单点测;张量观测:五分量测量;为适应不同地形条件。 1.3.2“L”型布极法 图 2 “L”型布极法 工作特点:AMT/MT单点测;张量观测:五分量测量;为适应不同地形条件。

1.3.3“T”字型布极法 图 3 “T”字型布极法 工作特点:AMT/MT单点测;张量观测:五分量测量;为适应不同地形条件。 1.3.4 RXU-3ER连接方法 图 44 RXU-3ER连接方法 工作特点:AMT/MT单点测深;张量观测:2电道观测;也有三种布极方法;只测量两个电道与V8主机共用磁道;提高工作效率 本次实习采用的是“十”字布极法。

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

第23卷第5期物 探 与 化 探Vol.23,No.5 1999年10月GEOPHYSICAL&GEOCHEMICAL EXPLORA TION Oct.,1999电法在某山区的找水效果 王 聿 军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临沂 276006) 摘 要 结合实例说明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配合激电测深法在某山区找水中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 电阻率联合剖面法;激电测深;水文地质;山区找水 随着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查明与开发地下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用物探方法寻找山区地下水也逐渐显示出其方法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我院用电阻率联剖同激电测深相配合,在某山区寻找构造、岩溶水的应用效果作一概述。 1 工区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工区地处蒙山两侧,区内大多数地表被第四系地层复盖,层厚几至几十米不等,下伏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和侏罗、白垩系的砂岩、砾岩、火山凝灰岩为主,局部有第三系地层存在,富水性差。 区内NW向、N E向断裂发育,倾角50°~70°,是造成该区地层富水的主要因素。查明断裂构造产状、形态是本区找水的关键。 区内断裂构造具有隐蔽性,但仍有一定延伸和宽度,且构造带内岩石易破碎含水。灰岩地层易形成岩溶(洞)。因此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含水具有相对低阻(几十至几百欧姆)高极化率(1%~3%)的特征,寻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具备地球物理前提。 2 施工方法技术 由于本区主要含水构造为NW向和N E向,找到某一走向的断裂构造是找水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首先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布测N E和NW向剖面线进行扫面工作寻找断裂构造。实践证明,应用A O=110m,M N=20m极距的剖面装置寻找富水断裂带和岩溶发育带是行之有效的。如某一观测剖面,发现低阻异常后,再加密布测2~4条观测剖面,追索断裂构造走向,从中选出异常最佳位置(考虑用水单位的地域范围等条件)再加大供电极距,如A O= 170m或210m重复观测该异常点所处剖面线各点,用以发现了解断裂带下延或深部岩溶发育情况,同时确定断裂带倾向。断裂构造倾向一经确定或有地下岩溶发育可疑地段,则用激电测深,了解垂向地下岩性与断裂富水情况是本区找水的有效手段。 3 异常的划分 根据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其含水断裂和富水岩溶所表现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注意选取了下列几方面的异常。 1999年6月16日收稿。

高密度电法实习报告

高密度电法勘探实习报告 一、基本原理 高密度电法指的是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但由于从中发展出直流激发极化法,所以统称高密度电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物理解释的结果。显然,高密度电阻率勘探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由于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具备的上述优势,因此相对于常规电阻率法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 (1) 电极布设是一次完成的,这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扰,而且为野外数据的快速和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2) 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测量,因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3) 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大约每一测点需2~5 s) ,而且避免了由于手工操作所出现的错误。(4) 可以对资料进行预处理并显示剖面曲线形态,脱机处理后还可以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5) 与传统的电阻率法相比,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勘探能力显著提高。 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电阻率法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较高密度的测点,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布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然后进行观测。由于使用电极数量多,而且电极之间可以自由组合,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电信息,使电法勘探能像地震勘探一样使用覆盖式的测量方式。与常规电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点:(1)电极布设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干扰和由此带来的测量误差;(2)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测量,从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结构状态的地质信息;(3)数据的采集和收录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而且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和错误;(4)可以实现资料的现场实时处理和脱机处理,大大提高了电阻率法的智能化程度。 按布线方式分类。一、集中式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如WGMD-3 WGMD-4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它以WDJD系列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为测控主机,再配以WDZJ系列多路电极转换器。二、分布式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如WGMD-9超级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它以WDA系列超级数字直流电法仪为测控主机,在配以分布式开关电缆,即可完成测量工作。

高密度电法在石灰岩中找水实例

高密度电法在石灰岩中找水实例 冷冬灵李桂龙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物探公司(广东韶关512028) 前言:许多厂矿和临时工地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很大,接自来水不方便,且费用高,需要就地取水。石灰地区仅凭经验很难把握地下水位置,有的地方连打四、五口井,井深百米,都未见水,财力耗去不算,用水方等得着急,这时物探方法确定井位能取得很好效果。物探方法找水有很长历史了,原理很简单,水是低阻性质,就是要找到低阻体。以前用的方法一般是电测深或联合剖面,特别是电测深方法中通过利测深曲线的脱接特征找水,效果很好。联剖的正交点对低阻构造的反映也有很好的效果。但自有高密度电法以后,这些方法使用得较少了,电测深方法工作量很大,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测点,几天才能完成一个剖面,联合剖面法的无穷远极也很难选到合适的位置,且在灰岩地区效果不佳。但高密度电法在资料解释方面确有不同,本文据笔者经验用实例略作说明。 一、物性特征 有溶洞发育的位置,洞内含水或充填则为低阻,无充填则为高阻,当埋深较大或位于地下水以下时,多为含水溶洞,当溶洞位于灰岩界面以下不远时,溶洞易为粘土充填。溶洞按形态有立洞、平洞,平洞分布范围较广,立洞较狭。立洞为干的较多,常形成于背斜轴向构造带处,经流水形成。能形成陡立溶洞的,则多能形成平洞。对于非纯净可溶岩,如炭质灰岩,当水流量较低少时,因为有杂质包住方解石

晶粒,故较难溶解,而形成溶洞较难,但当水流作用强烈时,杂质被搬运较快,岩石的溶解速度比纯净岩更快,因此这类灰岩溶洞没有则已,若有多为大溶洞。溶洞常分层发育,单个溶洞呈各种形态,溶洞之间常会联通。就整体来说,溶洞的发育受岩性和构造带控制,如岩性变化层、成份不同的灰岩分界面,构造破碎带等位置,溶洞较发育。这样在物性方面,有溶洞处物性差别很大。溶洞相通是,有溶洞的地段整体上会呈低阻性质,出现低阻异常,溶洞分层或不独立,则为局部异常。 二、常常形态 高密度电法测得的视电阻率值一般不对单个点绘制电测深曲线,而是使用surfer作剖面等值线,异常形态只是这剖面上的形态。 当基岩完整时,电性在横向基本是均匀的,在竖向上呈有规律的变化,一般电阻率随深度增高,视电阻率等值线反映为平行光滑,有规律。反之,当基岩发育有溶洞或裂隙时,电性不再均匀和有规律,电阻率曲线在平行和疏密程度上都不同,或呈陡立,或局部低阻。所以判断溶洞是否存在,只要看剖面视电阻率曲线是否园滑、完整和有规律。 例外的情况是,岩性分界面局部低洼,而在剖面上有低阻异常。根据溶洞形成的基本原理,这种地段形成溶洞的可能情也较大,但多为通天溶洞,水质不好。 三、水平位置的确定。 用surfer作的剖面等值线,在横向上分辨率自然是很低的。因

多道瞬态面波探测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前防空洞多道瞬态面波探测实验报告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指导老师:吴健生赵永辉 小组成员:刘佳叶何文俊马驰 2011年6月

目录 1. 目的 2. 原理 3. 仪器介绍 4. 野外实施 5. 数据处理 6. 保证质量措施 7. 问题对策 8. 结论分析 9. 体会展望 10. 参考文献

摘要: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探测方法,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达到了解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黑松林斜坡地下的情况。 关键词:面波探测黑松林斜坡 1.实验目的 通过人工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的方法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黑松林斜坡进行勘察。要求勘探出黑松林斜坡地下的情况。 2. 实验原理 面波分为拉夫波和瑞利波。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是瑞利波。同一频率的面波的相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映出地质条件的横向不均匀性;不同频率的面波的相速度的变化则反映了地下介质在深度方向上的不均匀性。 通过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 ,即可达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的目的。 3. 仪器介绍 4. 野外实施 4.1 实验区概况 试验区域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前,入口朝北,由于无法进入内部,初步估测

该防空洞在平面上呈长方形。实验区上部覆盖种有草皮的土壤层,堪探时土壤较湿润。 4.2 野外布线 此次实验本小组总布线条数为 2条,布线方向为南北向。我们根据实验场地具体情况,在防空洞入口边缘布下了第一条线,在第一条线西侧距离为3米处布下第二条线。在实验过程中,炮点距为1米,检波器间距为1米,检波器每次向北移动距离也为1米。进行人工激发时,我们在每点处各激发两次并采集数据,总共得到数据14组。 4.3 野外操作 1. 排线,布检波器 第一道测线 第二道测线

10种插值方法在物探数据处理中的对比_以电法和磁法资料中的应用为例

2009年9月第29卷第4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l.29 No.4 Dec,2009 474 10种插值方法在物探数据处理中的对比 ——以电法和磁法资料中的应用为例 李富,王永华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 610082) 摘要:介绍了10种常用的网格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了其优缺点。以电阻率法与磁法测量的物探数据对 10种网格化方法进行对比,得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等值线;插值方法;克里金 中图分类号:O17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09)04-0474-03 物探工作中,常以等值线图研究各种电性、磁性等特征。制作等值线图前,应对数据网格化。网格 化数据的方法可以分三类:距离加权平均法、方位取点法和曲面样条插值网格化法。距离加权平均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法、改进谢别德法和自然邻点插值法;方位取点法包括方位加权法和趋势面法;曲面样条插值法包括最小曲率法、三角网/线性插值法、局部多项式法、局部多项式法和趋势面法。 1 常用10种插值法介绍 1.1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首先是由气象学家和地质工作者提出的。计算的权值随结点到观测点距离的增加而下降。配给的权重是一个分数,所有权重总和等于1.0。该法综合了泰森多边形的邻近点法和多元回归法的长处,通过权重调整空间插值结构;缺点是在格网区域内要产生围绕观测点的“牛眼”,给电法与磁法数据解释带来不便,因此,实际应用较少。 1.2 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 又称空间自协方差最佳插值法,是一种特定的滑动加权平均法,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水模拟、土壤制图、矿床中金属品位估计等领域 [1]。该法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按在满足二阶平稳(或本征) 假设时可用普通克里金法;在非平稳(或有漂移存在) 现象中可用泛克里金法。计算可采储量时要用非线性估计量,就可用析取克里金法;在区域化变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可用对数克里金法;当数据较少,分布不大规则,对估计精度又要求不太高时,可用随机克里金法等。近年来,还新发展了因子克里金法、指示克里金法。对于有磁异常偏移的磁法数据,采用泛克里金法比较合适;对于电法数据,由于数据量小,采用普通克里金法就能满足要求。 1.3 最小曲率法 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该法的特点是在尽可能严格地尊重数据的同时,生成尽可能圆滑的曲面。使用最小曲率法时要涉及到两个参数:最大残差参数和最大循环次数参数,而且最小曲率法要求至少有四个点[2]。实际应用中该法用于平滑估值,绘出的等值线主要用于定性研究。 1.4 改进谢别德法 使用距离倒数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做了两方面的改进:①通过修改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权函数wi(x,y)= 1/[di(x, y)]u ,以改变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全局插值,利用局部最小二乘法来消除或减少等值线的“牛眼”外观。②用节点函数Qi(x,y) 来代替离散点(xi,yi)的属性值zi,Qi (x,y)是一个插值于(xi,yi)点的二次多项式,即有Qi(xi, yi)= zi(i= 1, 2, ?, n)。而且Qi(x,y) 在点(xi, yi) 附近与函数属性值z(x, y)具有局部近似的性质。改进谢别德法可以是一个准确或圆滑插值器。在用改进谢别德法作为格网化方法时要涉及到圆滑参数的设置。圆滑参数是使改进谢别德法能够象一个圆滑插值器那样工作,增加圆滑参数的值可增强圆滑的效果[2]。可以看出,改进谢别德法明显优于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收稿日期:2009-03-19 作者简介:李富(1980—),男,四川遂宁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应用物理研究

高密度电法(1)

实验二高密度电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采集工作方法;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二、高密度电法的勘探原理 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大体相同。它是以岩土体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电探方法,根据在施加电场作用下地中传导电流的分布规律,推断地下具有不同电阻率的地质体的赋存情况。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系统由主机、多路电极转换器、电极系 3 部分组成。多路电极转换器通过电缆控制电极系各电极的供电与测量状态。主机通过通讯电缆、供电电缆向多路电极转换器发出工作指令、向电极供电并接收、存贮测量数据。数据采集结果自动存入主机,主机通过通讯软件把原始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将数据转换成处理软件要求的数据格式,经相应处理模块进行畸变点剔除、地形校正等预处理后,做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在等值线图上根据视电阻率的变化特征结合钻探、地质调查资料作地质解释,并绘制出物探成果解释图。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本实验在室外采用温纳装置做剖面观测,学习电法勘探的野外工作过程和仪器操作,对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编写实验报告。 (二)仪器 高密度电阻率勘探工作仪器包括测量系统和反演软件系统。测量系统包括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测控主机)和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该系统具有存储量大、测量准确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并且可方便地与国内常用高密度电法处理软件配合使用。(三)装置形式 采用的装置形式为:固定断面扫描装置α排列(温纳装置AMNB)见图1-1。测量时,AM=MN=NB为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一条剖面线;接着AM、MN、NB增大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剖面线;依此不断扫描下去,得到倒梯形断面,由于供电电极AB和MN均按一定比例增大,所以在反映深部信息是

常规电法在江西大南磷矿区的找水应用及电法异常的指导意义

常规电法在江西大南磷矿区的找水应用及电法异常的指导意义 江西大南磷矿区电法异常虽然简单,但在空间分布上有规律,联剖低阻正交点与对称四极低阻点的位置较为吻合,平面分布上与寒武系地层(从上至下为)白云质灰岩、硅质泥岩、白云岩与硅质页岩夹灰岩、石灰岩和炭质页岩相对应,通过对矿区电法低阻(正交)点特征的辨识,进而解释推断,经布孔验证,在大南磷矿矿区成功地找到了有开采价值的岩溶(洞)水,满足了甲方要求。 标签:找水联剖对称四极低阻点电法异常特征解释推断指导意义大南磷矿江西 用物探方法找矿,关键是对异常特征的认识,从而使异常的形态简单,清晰明了,突出矿异常,滤去非矿异常,进而解释推断,指导找矿。 近来,我们在赣东北地区依据区内水文资料,开展地面电法剖面测量,发现了好几个电法异常(低阻点),通过对电法异常特征的辨识,进而解释与推断,为矿区找水布孔发挥了决策性的指导作用。 1矿区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区内主要出露寒武系(C)与震旦系(Z)地层。寒武系中上统(C2+3)的中下部为中薄层石灰岩和炭质页岩夹灰岩薄层,下统荷塘组(C1h)中上部为硅质页岩夹灰岩,下部石煤层。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主要是白云质灰岩、硅质泥岩,陡山沱组为白云岩。见附图(江西省广丰县大南磷矿电阻率法找水成果—地质平面略图与地质剖面图A-A/部分)。 地表被稻田所覆盖,观测到的视电阻率ρs≈n.1000Ω.Μ,推测覆盖层下覆盖岩石以灰岩为主。相对灰岩而言,泥质页岩、含水破碎带、炭质页岩都能引起低电阻率异常。在本区用电法找水是有效果的,但是泥页岩、含炭页岩成为电测水的干扰。 2野外工作方法和质量评述 工作采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选择装置AO为150m,MN20m,(A极为小号点,B极为大号点),剖面方位1300,剖面长度300m,线距125m,点距为20m,采取逐点观测逐点移动的方法进行测量。装置形式具体见附图(江西省广丰县大南磷矿电阻率法找水成果—电法装置部分)。 主要依据水文人员提供的水文资料而定的,水文人员原计划在观测剖面的15/1、30/-1号点布孔,故两条剖面分别通过水文人员的两个原计划布孔位置布置。铺设剖面采用GPS定位、森林罗盘仪与GPS的线导航及罗盘相结合定向、测绳测距之方法进行定点,点距误差<4%,利、符合规范要求。

物探方法在找水定井中的应用

物探方法在找水定井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因此地下水的高效率、高精度勘查就成为水资源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找水定井中的几种物探方法进行介绍,并以实际勘察工作为例探讨了物探方法在找水定井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探;找水定井;激发极化法;瞬变电磁法 一、找水定井中的物探方法 水文地质物探是根据地下岩层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借助于专门的物探仪器,通过测量、分析其物理场的分布、变化规律来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的一种勘探手段。物探方法众多,下面对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介绍。 (一)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就是以岩、矿石激发极化效应的差异为基础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类勘探方法。近年来,激发极化法找水效果十分显著,被誉为找水新法。我国将激电场的衰减速度具体化为半衰时、衰减度、激化比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不仅能较准确地找到各种类型的地下水资源,而且可以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预测水量大小,把激电参数与地层的含水性联系起来。另外利用激发极化法找水或确定地层的含水性,最好与高密度电阻率法相结合,这样可以降低解释的多解性,提高找水的成功率。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确定高阻或低阻地质体方面具有优越性,但低阻地质体并不代表富含地下水,可能是由于泥岩引起地层的电阻率下降。这时,可以通过使用激发极化法来区分含水地层和泥岩。 (二)瞬变电磁法(TEM) 瞬变电磁法(TEM)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而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实际应用中,电磁法在揭示有关含水层结构及位置的同时,也能测量磁场以便绘出地下水位置显著的断层和岩脉。新式的宽频带数字航空设备及处理系统能够对大于200m深的含水层进行迅速而廉价的探测。计算机解释技术能够作出深度和含水层的电导率图,这种资料能够直接帮助水文地质学家识别并开发地下水。 (三)可控源大地电磁法(CSAMT)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澍CSAMT)是在大地电磁法(MT)和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测深方法。这种方法是使用接地导线或不接地回线作为场源,在波区测量相互正交的电、磁场切向分量,计算波阻抗—卡尼亚电阻率,并同时获得阻抗相位—电、磁场分量间的相位差。

成都理工大学电法勘探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年月二〇年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目录 一、实习目的 (4) 二、实习安排 (4) 三、实习内容 (5) 3.1高密度电法 (5) 3.2对称四级电测深 (10) 3.3联合剖面法 (12) 四、实验心得体会 (12) 五、手绘附图 (14)

一、实习目的 主要目的: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要求能掌握以下几点: 1、掌握电极距选择规则 2、掌握对称四极电测深、高密度电阻率法α、β、γ的野外施工方法和数据采集 3、学会对所采集数据初步整理与绘制实测曲线 4、学会高密度电法的数据处理及计算机作图方法 5、进行高密度电法项目设计和报告的编写。 二、实习安排 图 1 电法勘探实习安排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实验数据处理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作图法求K ° HAC。 (1)根据公式: (c/C〉m 1 1 上m 上'm K^HAc(上"m)2 如果以1/ A m对C A m作图,截距即为1/ Am,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求得K° 。 (2)为求得相应的1/ A m和C A m的数值,实验测得以及计算所得的相关数据见表一所示。 (3 )以1/ A m对C A m作图(见图一)。 图一以1/ A对C A m作图求K HAC

图二 以1/ An 对C A m 作图拟合结果 根据拟合结果: 直线的斜率为:42664.10717 ;直线的截距为:28.1034 根据公式: K 6 HAc =(截距)2 *10-3 /斜率 =1.85*10-5 通过查阅《普通化学原理》附表,知: 25C 时,醋酸的K 6 HAC =1.75*10-5 相对误差:5.71% 2、求醋酸的电离度a 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摩尔电导率的关系: A m 求出五组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见 表二。 其中25C 下的人蔦由表三得到。

3、计算法求K ° HAC 根据公式: 根据计算的结果,只有 c/16的K ° HAC 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这与通过作图拟合时的数 据一致,通过图一中对无根数据的拟合, 可以看出也是c/16的数据点偏离拟合直线比较多, 应该是实验误差所致。 4、对第一次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处理结果。 注:本次实验我们小组测量了两次, 原因是第一次实验测量的数据通过拟合直线虽然斜率是 可靠的,但是其截距是负值, 这与直线方程的截距物理意义不符合, 通过询问前面几组的数 据,我们发现用右侧仪器的小组数据都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因此我们决定用另外一个仪器 第二次测量。 (2)作图法求 2000 ° 表四。 通过计算的方法求得 K °HAc ,与作图法以及标准值比较,相关数据见 表四 计算的方法求得 K HAc K ^HAc (c /

“电法勘探”实验指导书17页

“电法勘探”实验指导书 欧东新、韦柳椰编著 实验一WDDS-1数字电阻率仪测量均匀大地的电阻率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WDDS-1数字电阻率仪及掌握其使用方法。 2、掌握在水槽中测量均匀半空间视电阻率的方法。 3、掌握各种装置的视电阻率K值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准备 WDDS-1数字电阻率仪一台,万用表一台,电池箱一个,带鳄鱼夹导线若干,大头针若干,水槽跑极装置一套。记录纸一张,直尺一把,铅笔,橡皮。 三、实验步骤 1. WDDS-1数字电阻率仪认识及参数设置 (一)熟悉仪器的面板(图1.1)。 图1.1 WDDS-1面板 图1.2水槽WDDS-1测量视电阻率装置图 第 1 页

(二)检查仪器。 (1)开机,按“↑↓”键,调节液晶屏对比度。 (2)按“电池”键,检查仪器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 9.6 V 时,更换8节2号或3号 1.5V 电池。 (3)按“设置”键,设定供电时间仪器默认为0.2秒(显示数字为2),实验一般选用 0.5秒,输入数值5后按“确认”键。 2. 按照 图1.2 接好实验装置。 测线布置在水槽中间,测点距10cm ,一直延伸到水槽边沿。 3. 测量(以对称四极电剖面为例)。 (1)按“电源”键开机。 (2)按“排列”键输入线号 ,如:NL=01。按“确认”键后,显示排列方式。 (3)排列方式共有9种。按“↑↓”选择对称四极电剖面,不用按“确认”键确认。 9种排列方式如下: 1.4P-VES 四极电测深 2.3P-VES 联合电测深(含三极电测深) 3.4P-PRFL 对称四极电剖面 4.3P-PRRL 联合剖面(含三极动源电剖面) 5.RECTGL 中间梯度装置 6.DIPOLE 偶极—偶极装置 7.IP-BUR 井-地电法 8.INPUT K 传送K 值 9.5P-VES 5极纵轴电测深 (4)按“极距”输入极距号,如:NO=01,按“确认”键,显示:AB/2=XXXX,MN/2=XXXX, 输入数据(单位为m )并按“确认”键,再按“停止”键,显示:K=XXXX.利用式(1-1) 验算K 值。(仪器由于利用二进制进行存储,由于位数原因,有误差。) 1 11112 -???? ??+--=BN AN BM AM r r r r K π (1-1) (5)按“测量”键进行测量。显示结果参数如下: NL= NP= SP= mV= R= e= V= V = NL 测线号,NP 测点号, SP 自然电位(mV ), R 电阻率(欧姆米) e 电阻率重复误差(%) , V 一次场电压(mV ), V 一次场电流(mA ) 将相关数据记录到记录纸上(每个点要至少测量两次,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5%),利 用式(1-2)验算视电阻率。采用同样的装置从水槽中心的测点一直测到水槽边沿,并现场 绘在坐标纸上(图1.3)。横轴为测点,纵轴为视电阻率。这种装置不变,横向移动测量的方 法称为剖面法,绘制的图件称为视电阻率剖面曲线。 图1.3 视电阻率剖面图 I U K MN s ?=ρ (1-2) (6)跑极,向水槽边沿平移所有电极,每次移动10cm ,直到边沿为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