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化的起步》说课稿

《工业化的起步》说课稿

《工业化的起步》说课稿
《工业化的起步》说课稿

《工业化的起步》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博爱县玉祥中学的历史教师刘志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点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工业化的起步》是人教版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了解了一个新建国家各个方面都处于初级阶段,都需要进行发展,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2、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三、教学重、难点

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这一问题很抽象,对初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而我将它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比较法。(通过和其他国家工业势力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2)探究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3)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等)

(4)讲述法、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学法】

课前准备、史料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步,即创设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新知、知识整合梳理、练习反馈运用、课后延伸升华。

1、创设情境导入

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改革》,下面我给学生看一段视频(出示幻灯片),土地改革的意义之一就是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新中国的经济底子太薄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出示幻灯片),那么这么大的差距如何才能赶上去呢?带着以上问题引领学生进入第四课的学习:工业化的起步。

2、合作探究新知

1、首先我让学生来看书自学第一部分内容“第一个五年计划”思考探究以下几

个问题:(幻灯片演示)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53---1957)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取得了哪些成就?

前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其中答案,关于第三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看书归纳总结,教师启发学生,主要成就可以简单概括为“4 厂 1 桥 3 条路” ,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在图上找出这几项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让学生欣赏当时的有关图片。

(4)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面对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有两位同学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呢?学生各抒己见,小组探究交流合作,概括一五计划的意义。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从此,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过渡;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召开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什么时候召开的呢?正当一五计划轰轰烈烈的开展的时候,有一位“新闻直通车”栏目的记者,给我们发来了这样一条新闻,我们一起来看看:记者:“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闻直通车栏目”,现在是北京时间1954年9月28日,历时14 天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即将闭幕。本次大会,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到现场去看看……(幻灯显示),让学生继续记者没有说完的话,介绍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况。给学生两分钟准备时间,之后展示小组内的探究成果,用这样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第一部宪法颁布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讨论以下问题(幻灯演示)

(1)回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下颁布的?

(3)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前三个问题学生能够看书直接说出其中答案,关于宪法的性质,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宪法的引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然后我从宪法内容上启发学生,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得出: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知识整合梳理

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板书设计总结如下:

我的板书设计如图所示“三个一” ,一个计划、一次会议、一部宪法,这样的总结形式加强了学生的直观印象,突出了重难点。(幻灯片演示)

4、练习反馈运用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课堂练习题:

1.选择题:

(1)下列描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B.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我国解放后土地改革开始到完成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

C.沈阳第一机床厂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做课本第21页的练一练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它的颁布结束了哪一文件代替宪法的使命?

(2)根据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3)此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5、课后延伸升华

为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这样来设计本节课的作业:

(1)本课练习册一、二、三大题。

(2)活动探究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的家乡有哪些重要建设成就?

写份调查报告。(可以访问老人,借阅有关书籍,上网查资料等.)近代史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然而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而且推动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党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最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学效果的预测

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预测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工农联盟”难以理解,给清晰明了地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带来障碍,因此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宪法内容上理解宪法的性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得出: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工业化的起步》说课稿博爱县玉祥中学刘志杰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设计一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图册》第7页第2题的答案。]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完成《填图册》第6页第1题第1个小题的答案:A.先在课本第17页或地图册第8页上标注出重要企业、新 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着在填图册上完成答案。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巩固小结 1.成课本18页“练一练”:(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试制成第一架喷 2.式飞机 C.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E.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F.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3.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本课其余题目。(但是,第1题的2、3两小题属于下一课范畴) 3.醒学生预习第5课《三大改造》。 教学后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4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1)

《工业化的起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 2、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反映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比较法。(通过和其他国家工业势力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2)探究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3)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等)(4)讲述法、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学法】 课前准备、史料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改革》,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出示幻灯片),土地改革的意义之一就是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新中国的经济底子太薄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出示幻灯片),那么这么大的差距如何才能赶上去呢?带着以上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2、合作探究新知 1、我们经常在电视里或者下边听过五年计划这个词语,你知道现在我国处于第几个五年计划之中吗?第一个五年计划都有哪些内容?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请同学们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53---1957)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基础知识。2.解读图表《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体验与感悟“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观看《鞍山大型轧钢厂》《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奠基石》《长春一汽》《一五计划工业和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等图片,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点: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体悟教学;角色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学习目标】1、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的作用。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和作用 【学习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时间与目的:__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______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的宪法。 【合作探究】(C级) 1、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重、难点解析】 1.为什么“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解放前,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受帝国主义挤压,内受封建及官僚势力压迫,我国的现代工业很少,大多进口外国机器,经营些加工行业或机械修理行业,国家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威胁,要提高国家地位,就要发展工业,而重工业是工业的中心环节,只有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我们才可能生产制造现代化的机器和交通工具,如火车机车、汽车、飞机等;才能制造现代化的武器,来装备保卫祖国的战士,使国防更加坚固。同时,只有在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显著地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能够不断地增加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2.为什么“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建设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1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等基础知识。 2.解读图表《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体验与感悟“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 观看《鞍山大型轧钢厂》《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奠基石》《长春一汽》《一五计划工业和 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等图片,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教学、体悟教学;角色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 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 论? ,工业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 平低 。 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材 列 和下(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 本 义 主 资 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斯大林说 :“在 快 须赶 以必 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 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两个原因: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预习笔记 知识点 习题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预习 笔记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建设。 2、背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国,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3、时间:从1953年至年。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 5、成就:鞍山钢铁公司等三大工程、长春厂、沈阳机床厂和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等铁路30余条;川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年9月,在北京召开。 2、文献:大会制定了《》。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的宪法。宪法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制度。 3、领导机构:大会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为国务院总理。 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 点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从1953 年至1957年。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基础知识。 2.体验与感悟“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和下列材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斯大林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两个原因: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第4课_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课题: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执笔:审核:班级:八年级 授课人:温彩艳授课时间:学案编号:4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及取得的成就。 3.掌握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及其内容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开始起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框教师由此导入 【合作探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 18页—19页,思考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上面临怎样的局面?(背景)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多媒体出示背景 (1)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2)中国、印度、美国的工业的对比表格。 (3)毛泽东的话语。 教师归纳 背景1: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背景2:我国工业水平落后 【教师提问】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当时的经济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 学生回答: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多媒体展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图片)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第二段内容看一下,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学生看书]…… [教师要求]请大家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复述一遍。 多媒体展示一五计划的任务 [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一般来讲,应该是先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对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1. 当时的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 2.受苏联发展的影响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毛主席词作《水调歌头·游泳》 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 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2.史料展示: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 3.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提示: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4.教师讲述: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1.请学生说说: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提示:时间:1953-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图片展示: 3.提出问题:结合教材,说说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两条铁路,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四厂是指鞍山无缝钢管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4.教师讲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富强的历史真正揭开了新的篇章。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苏联的帮助支持;中共的正确领导;劳动人民的热情付出,勤奋努力。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史料展示: 材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学目标 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 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 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归纳分析共 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认识到“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在政治方面,全国人大的召 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建立人民政权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 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18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 后加以理解记忆: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 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图册》第7页第2题的答案。]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完成《填图册》第6页第1题第1个小题的答案:A.先在课本第20页或地图册第8页上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 取得的主要成就;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毛主席词作《水调歌头·游泳》 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 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2.史料展示: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 3.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提示: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4.教师讲述: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1.请学生说说: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提示:时间:1953-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图片展示: 3.提出问题:结合教材,说说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课标要求】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目标】1、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的作用。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和作用 【学习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 【学习方法】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时间:____ 年,目的_____ ,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工业方面:①1953年底,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架式飞机试制成功。④1956年,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①1957年,建成,②、、公路修到世界屋脊。③建成了、铁路。工业基地的建立: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4、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______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的宪法。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范文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范文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工业化的起步》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人民政权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

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liuxue86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知道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培养其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导入 小助教复习旧知。 提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简略补充有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知识。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课外上网:你能通过强大的网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如果还未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可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然后,设法找到1993年和1999年两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看看在哪些方面作了重要的修改? 课前采访: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 小作业: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

工业化的起步(2)

工业化的起步参考资料 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情况 解放前夕中国社会经济已是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局面。以几种主要产品产量为例:1949年钢产量为15.8万吨,原煤3 200万吨,粮食1.13亿吨,棉花为44万吨。同历史上最高年份相比,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粮食产量下降了25%,棉花产量下降了48%。从抗日战争起到国民党政府崩溃的12年当中,通货增长了一千四百多亿倍,物价上涨八万五千多亿倍,人民生活极端贫困。1949年,城市失业工人达400万,农村灾民达四千多万人。旧中国留给人民的是这样一个破烂不堪的“遗产”。 194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 注: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185页。 195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

注: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第185页。 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 注: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第279页。 第一个五年计划 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实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1951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对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试编,1952年8月编制出计划的轮廓草案。同年12月中央发出指示,要求中央各经济和

文教等部门编出1953年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纲要。1953年6月,国家计委根据中央指示,并参考苏联国家计委的意见,对已编出的五年计划修改了一次。1954年4月,中央成立了编制五年计划纲要的工作小组(陈云任组长),开始了全面的编制工作。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计划规定:以发展重工业为主,5年内将建立许多我国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巨大的钢铁、汽车、飞机、拖拉机、新式机床、重型机器、发电和矿山设备等工矿企业。计划还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文教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农业和副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3%;私营工业的产值将有一半转变为公私合营,三分之一左右农户参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5年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三分之一,并采取若干措施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鞍山钢铁公司 鞍山钢铁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黑色冶金工业基地,1950年苏联政府开始派出专家帮助进行设计,从1952年起大规模施工。1953年11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新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这是苏联政府援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项目中,首先竣工投入生产的三项重要工程,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为此,鞍钢全体职工于12月21日写信向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报告这个喜讯,25日毛泽东复电表示祝贺。 长春汽车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投资总额为6.5亿元。1953年7月15日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年产载重汽车3万辆。 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由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全长668千米。全线共有隧道280座,大、小桥梁900座,大部穿行秦岭、大巴山、剑门山等地,横跨嘉陵江和涪江。由于线路险峻,隧道、桥涵密集,工程艰巨,解放前曾多次勘测,都因工程浩大未能动工。这条铁路从1952年7月1日开始修建,经过筑路大军4年的奋战,1956年7月12日全线完工接轨,1958年1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它贯穿陕、甘、川3省19个市、县,使四川有了同全国铁路网联结起来的铁路干线,从此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 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由江西鹰潭到福建厦门,全长697千米。它从1955年2月动工兴建,1957年4月全线通车,1958年1月开始正式营运。国家累计投资3.9亿元。鹰厦铁路斜贯福建省中部,工程艰巨,有“山岳铁路”之称。为了把厦门岛同大陆连结起来,筑路大军炸掉三十多座石山和荒岛,开采一百六十多万立方米的花岗岩,填平二千米左右的海峡,修筑了集美海堤和厦门海堤,使火车直达厦门港。这条铁路的建成,初步改变了福建交通落后的面貌。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横跨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9月全部建成,同年10月15日通车。国家投资1.37亿元。大桥全长1670.4米,其中正桥长1155.5米,有2台、8墩、9孔。上层为公路桥,路面宽18米,可同时并行6辆汽车。下层为双线铁路桥。铁路、公路两侧各有2.25米的人行道。桥下到最高水位的距离为18米,可通行大型轮船。桥头建筑高35米。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京广铁路南、北段连成一线。 川藏公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课题: 第4 课工业化的起步 一、教材内容分析 《工业化的起步》选自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本单元的题目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这一探索为我国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课程标准 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们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材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教师:那么,西方侵略者之所以可以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