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六高强校”战略

浙江大学“六高强校”战略

浙江大学“六高强校”战略
浙江大学“六高强校”战略

积极实施“六高强校”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培育时代高才、构建学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积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六高强校”战略,是针对当前工作实际提出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路径。“六高”围绕的是学校办学的重大问题,也是师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更是努力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阶段性战略战术问题。只有真正在“六高”上实现了突破,学校才能持续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

“六高强校”战略是一个有机整体。培育时代高才、打造科研高地、积累文化高度,涵盖了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最基本的功能;培育时代高才、打造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统一于学科建设,支撑着学科高峰的构建;学科、学术、学生、学者,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体现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的影响力。文化高度体现大学的精神追求,改革高招是大学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学科高峰、名师高人是办学支撑,时代高才、科研高地是办学成果。

培育时代高才

■时代高才的基本内涵

从学校培养人的标准看,高才的主要内涵有志向远大、品学兼优、

素质全面、视野开阔、身心健康等等;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看,高才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力、适应力、领导力、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协调的能力;从历史视角看,高才必须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浙江大学必须向社会输送更多有志于治国兴邦、献身经济社会事业的栋梁之才,有志于解决重大难题、增进人类福祉的学术大师,有志于引领时代风尚、弘扬先进文化的思想巨擎,有志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财富的创业精英,有志于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未来领导者。

■努力方向

一是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上进一步破题。当前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宣传阐述好中国特色,引导青年学生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真正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能量。

二是在教育资源聚焦上进一步破题。加强“人”的投入,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强化专任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加强“财”的投入,持续加大教育教学投入,并明确向教学和一线师生倾斜;加强“物”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教学的支撑体系,满足更大范围的优质师资共享;加强“绩”的导向,强化教学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为更多潜心

教育教学的教师提供晋升通道,进一步引导教师加大教学投入。

三是在科研反哺教育教学上进一步破题。要不断完善以竺可桢学院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根据科研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让更多前沿知识充实大学课堂。要探索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或交叉导师团队,及时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要积极引导高水平科研基地、实验室等向学生开放,更好地支持学生培养。要大力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实践“第二课堂”教学,指导大学生参与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在完善学生培养机制上进一步破题。实事求是地坚持和完善分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改进本科生院和求是学院运行方式,完善学园、学院(系)学生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园、院衔接的有效机制,确保学生培养和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围绕教与学两个环节,创新培养模式和方法,增强学生自学学习、自我思考、自行探索、自发研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优化研究生生源质量和结构,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拓展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提高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适应科学研究和国家产业转型的人才需要。

五是在优化教与学的评价上进一步破题。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更

多引入学生评价与教学评估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教学评价的跟踪指导和结果运用,引导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和方法探究,真正实现以评促教。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转变,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提升和长远发展。

构建学科高峰

■学科高峰的基本内涵

一是拥有顶尖的师资队伍。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者为支柱,集聚形成学科领域内居于前列的高端学术力量;二是拥有一流的研究水平。以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领域的创新研究,不断输出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原创研究成果;三是拥有杰出的育人能力。以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软硬件环境,不断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人才;四是拥有良好的声誉影响。以崇尚创新的学术环境和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赢得同行和社会的美誉。

■努力方向

一是在战略谋划上要进一步强化。建设学科高峰不能平均用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按照优先时序来安排资源配置,择重、择需、择优进行分类分层建设。我们要深入分析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重中之重、战略必争?看准之后,就要集中资源

出实招;对于长期停滞发展、脱离社会需求的落后学科,要适时“腾笼换鸟”、“凤凰涅盘”;对于基础性、战略性学科要大力扶持和培育。

二是在加快造峰上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委决定筹措10亿元资金支持一流学科培育和高端人才引进,在若干重点领域加快形成学科高峰。资金支持只是造峰的一个条件,关键要有方向、人才和成果,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认真遴选重中之重的学科,将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三是在促进学科交叉上要进一步强化。推进学科交叉的关键在教授参与、调研论证、顶层设计;关键在专家牵头、领导协调、政策保障。校设研究机构要加强与相关学院、学科的融合,更好地促进学科的提升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优化各类研究机构,支持一批机构做大做强;前瞻布局一批问题导向的研究中心或平台,加强滚动支持;探索教师双聘、成果共享的有效机制,促进创新资源跨学科流动。

四是在国际合作上要进一步强化。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顶尖大学群开展深度合作,以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创新研究、高效率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导向,引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向。继续深入推进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探索完善学科国际评估,主动接轨世界一流学科的人才和机制,实现为我所用、借梯登高、借力发展。

打造科研高地

■科研高地的主要内涵

一是在数量上,人才要素体现高集聚度,只有群贤毕至、才能各显神通;二是在结构上,创新要素体现高融合度,各类人才要和而不同,协同作战;三是在质量上,产出成果体现高创新度,才能够占领制高点。具体而言,基础研究要能够站在国际科学前沿创造新知识,应用研究要能够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性重大技术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能够很好地回应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四是在效益上,人均学术成果体现高产出度。

■努力方向

一是在优化规划与布局上进一步破题。要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围绕国家区域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问题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加强科研力量组织,开展前瞻布局。特别是要有志于参与顶尖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在容易催生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乃至冲击诺贝尔奖的重大领域要未雨绸缪,为赢得下一轮竞争奠定先发优势。

二是在加强协同、提升品质上进一步破题。一要强化协同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参与“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目标加快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培育。二要在重大专项、军工科研、重大基础研究、新兴战略研究等领域,策划实施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群),力争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国际前沿上取得原创性成果。三要集聚一批

国家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技创新团队,加快专职科研队伍和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激发各创新要素活力。四要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潜心学术,将更大精力放在原创性研究上。打破科研工作的学科界限和院系壁垒,促进创新要素和资源进一步融合。

三是在服务区域创新驱动战略上进一步破题。要重点结合浙江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瞄准浙江急需开展前瞻布局,推动更多学科参与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和省级科技园区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面向产业需求,共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联合研究院,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创新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平台的功能,加强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做大做强技术推广体系,产生更加显着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要推动人文社科成果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和大众文化需要,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库。

汇聚名师高人

■名师高人的基本内涵

品德高:即道德高尚,自觉弘扬职业道德,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淡薄名利得失,树立优良师德,遵守学术道德;境界高:即视野开阔。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开展谋划,能够成为懂战略的教育家和科学家;

善于站在科学的前沿洞悉研究方向,能够成为开宗立派的领军人才;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善于整合国内外同行的资源;才学高:即能力过硬。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具备较高的教书育人水平,取得过重大教学成果和科研创新成果,深受学生的认可;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善于争取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名望高:即声誉卓著。有知名度,在国际学术领域十分活跃;有影响力,在国家区域决策层面、重要学术组织、权威刊物和媒体中有话语权;有号召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深得同行、同事认可,能够有效团结带领学术力量开展攻关。

■努力方向

一是人才工作联动机制要更快。加快形成全校联动的人才工作体系。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宏观谋划作用,围绕学科发展重点,谋划高层次人才布局。要发挥人才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发挥各院系的主体作用,探索人才工作“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有效机制。各级党委和行政要密切配合,将人才工作作为一项全员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主动寻找、引进和培养最优秀、最合适的人要成为院系领导班子的主要任期目标。

二是引进人才的权责和资源下沉要更实。要抓紧落实,持续推进人才引进工作“五子登科”。即有“票子”、给“帽子”、配房子、搭台子、优机制。下一步,要进一步理清现有的人才权责和资源在学校、学部、院系之间的分配状况,摸清底数,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抓紧实施。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科发展的匹配性,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更要关注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的引进。

三是培养人的工作要抓得更紧。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对于“名师高人”的培养,要着眼于在团队支撑、研究生招生、实验条件建设、业绩考核评价、学术活动机会、减轻行政负担、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予以倾斜。要形成良好的体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爱护和培养青年人才的角度出发,给青年人更好的基本保障条件,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有潜力的人才快速成长为“名师高人”。

四是评价和考核激励要更准。要以深化岗位分类管理改革为重点,切实做好岗位聘任工作,逐步实现保障与激励、能力与潜力、历史贡献与现实表现、分类管理与原则要求相兼顾的考评体系。对于“名师高人”的考核,主要着眼其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考评体系建设要注重贡献和实绩、尊重差异、倡导宽容。

积累文化高度

■文化高地的基本内涵

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有机整体,包括由价值观、理想追求、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由大学的物理空间、建筑布局、景观设置、教学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由

学风、教风、校风等大学主体的行为形态构成的行为文化,由大学的组织架构、运行规则、大学章程等构成的制度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环境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根本,制度文化是保障。

■努力方向

一是弘扬精神文化。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要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大特点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深入开展学校文化特质研究,提升浙江大学文化的内在感染力和外在凝聚力。

二是营造环境文化。要结合大学的文化特点,建设高文化品位的,充分融合科学美、自然美、人文美与艺术美的校园环境。要注重文化传承,推进求是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和校园文化景点建设,为广大师生校友留下可供追忆的浙大魂脉。加强各校区的整治,保持各校区有特色的风貌和环境。要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载体,重点培育校园体育、艺术文化品牌,扩大校园文化的感召力。要发掘校史资源,推动各学院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的文史资料和实物陈列,形成各具特色的院系文化品牌。

三是培育行为文化。加强求实崇真的的学风建设,克服心浮气躁,戒除急功近利,坚守道德底线,进一步营造追求真理、严谨务实、自

由探索的学术风气,形成有利于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学术领军人物成长的校园学术氛围。加强明德泽人的教风建设,大学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德执教,泽披后生,通过教师的行为垂范,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师德水平,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加强师生为本的作风建设,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将优良作风、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事业前进的动力。

四是打造制度文化。要坚持依法治校,实现学校自主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各项规章制度出台前应当充分征询师生意见,事关师生重大切身利益的事项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学讨论。既要加强广大师生的法律和制度意识,积极倡导按规则办事,又要在制度设计中尊重师生权利,合理把握制度的刚性和人本的柔性,赋予制度以人情味。要做到“三公”,制度本身要公正,制度设定要公开,制度执行要公平,这样才能取信于师生,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探索改革高招

■改革高招的基本内涵

一是体现改革决策机制的科学性。要系统性、前瞻性地设计改革举措,加强对决策事项的前期酝酿、可行性分析、沟通与协调等,重大改革方案事先要有专家论证,事中要有情况分析,事后要有总结评估,并与时俱进,优化完善。二是体现师生员工对改革的认可性。要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顺应发展趋势,倾听师生诉求,取得广大师生员工对改革的理解支持,凝聚各方面智慧形成改革的合力。三是体现改革实施的成效性。改革要有成效,要有成果。要抓住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破解发展的瓶颈问题,改革实施的结果与目标一致,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成效。

■努力方向

一是完善学校治理架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学校治理架构,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务会议、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会议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组织制定《浙江大学章程》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有章可循。

二是完善学校管理体制。一要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将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发挥院系办学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建立健全院系内部必须的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制。二要完善学术管理体制,强化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学部功能,发挥其在学术分类管理、评价等方面的作用。三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行政管理干部谋划发展、科学决策的能力,改革创新、驾驭全局的能力,精于管理、服务师生的能力,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三是完善学校决策机制。一要学校继续完善“三重一大”党委集体

决策制度,院系要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二要完善调研和联系制度,学校领导要带头联系若干院系和党支部,实行AB角制度。三要完善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机制,确保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术方面的审议、评价、咨询和监督权,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关系学校长远发展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行使审议、建议和监督权。四要畅通交流沟通渠道,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献计献策,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四是完善学校服务体系。一要简政放权,减少管理和项目审批环节。二要强化行政服务,巩固“一流管理、服务师生”主题活动取得的成果,不断优化行政服务办事大厅的办事流程,进一步提升行政执行力和服务水平。三要强化后勤服务,为师生提供优良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六高强校”战略,来自于基层,源自于师生,着眼于未来,集中体现了全校上下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当前,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的新成效,为实施“六高强校”战略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各院系、各单位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六高”总体要求,加强调研分析,结合任期目标任务的制定,提出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细化阶段目标和具体举措,抓紧抓好落实。机关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六高战略”,理清工作思路,抓好责任分工和任务分解,梳理、修订或制定相应制

度政策,努力克服不利于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政策举措,加强面上引导和指导,帮助、支持院系做好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发挥好先锋带头作用,以优良的作风团结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学校新一轮改革发展,为学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实验技术岗位聘任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实验技术岗位聘任实施办法 为构建一支素质高、技术精湛、结构合理,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实验技术队伍,使实验技术队伍与专任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成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力量,以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岗位聘任工作的总体安排,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优化结构,按需设岗。在优化现有实验技术队伍的基础上,各学院(系)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有效配置实验技术人员,统一调配岗位工作任务。 分级聘任,加强激励。对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分级聘任,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严格按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竞争上岗;同时加强评估和激励,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 高端引领,提升层次。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引领实验技术队伍;对新进实验技术人员,实行严格的岗位准入制度,全面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层次。 完善制度,稳定队伍。制定和完善实验技术人员评估、职称评聘、培养等相关政策,明确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二、岗位设置 (一)岗位设置原则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验室设置、规模、任务、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本着规模适度、规范合理、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 —1 —

实验技术岗位分公共实验技术岗位(岗位类别简称为“实验技术Ⅰ类岗”)和非公共实验技术岗位(岗位类别简称为“实验技术Ⅱ类岗”),实验技术Ⅰ类岗支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公共服务平台,实验技术Ⅱ类岗主要为某一课题组或研究所提供科研实验支撑服务。实验技术Ⅰ类岗不再区分实验教学岗和大型仪器设备岗。 实验技术Ⅰ类岗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和聘岗要求,实行分级分层聘任,按一定比例分设“求是特聘实验岗”(简称“特聘岗”)、关键岗、骨干岗和普通岗四级。 特聘岗:主要设置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科研基地、校级科研实验公共支撑服务平台。 关键岗:考虑实验教学、大型仪器等复杂程度和重要性因素,主要设置在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校级科研实验公共支撑服务平台。 骨干岗、普通岗: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分别设置在各级实验教学中心、科研基地、科研实验公共支撑服务平台。 (二)岗位核定程序 学校根据各学院(系)实际承担的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公共服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工作量,综合考虑核定各学院(系)实验技术Ⅰ类岗岗位数。 各学院(系)在学校核定的实验技术Ⅰ类岗岗位数内,根据岗位设置原则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级岗位的申报,人事处会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本科生院等职能部门进行核对初审,报学校实验技术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审定。审定后的关键岗、骨干岗和普通岗的岗位数统一核到各学部,由学部协调各学院(系)的各级岗位数。 —2 —

最新浙江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填料塔吸收实验报告分析解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指导老师: 叶向群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吸收实验 实验类型:工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填料塔吸收操作及体积吸收系数测定 1 实验目的: 1.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并熟悉吸收塔的操作; 1.2 观察填料塔的液泛现象,测定泛点空气塔气速; 1.3 测定填料层压降ΔP 与空塔气速u 的关系曲线; 1.4 测定含氨空气—水系统的体积吸收系数K y a 。 2 实验装置: 2.1 本实验的装置流程图如图1: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2015.12.26 地点:教十2109

2.2物系:水—空气—氨气。惰性气体由漩涡气泵提供,氨气由液氮钢瓶提供,吸收剂水采用自来水,他们的流量分别通过转子流量计。水从塔顶喷淋至调料层与自下而上的含氮空气进行吸收过程,溶液由塔底经过液封管流出塔外,塔底有液相取样口,经吸收后的尾气由塔顶排至室外,自塔顶引出适量尾气,用化学分析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 3 基本原理: 实验中气体流量由转子流量计测量。但由于实验测量条件与转子流量计标定条件不一定相同,故转子流量计的读数值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如下:

3.2 体积吸收系数的测定 3.2.1相平衡常数m 对相平衡关系遵循亨利定律的物系(一般指低浓度气体),气液平衡关系为: 相平衡常数m与系统总压P和亨利系数E的关系如下: 式中:E—亨利系数,Pa P—系统总压(实验中取塔内平均压力),Pa 亨利系数E与温度T的关系为: lg E= 11.468-1922 / T 式中:T—液相温度(实验中取塔底液相温度),K。 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顶表压及塔顶塔底压差△p,即可求得塔内平均压力P。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底液相温度T,利用式(4)、(5)便可求得相平衡常数m。 3.2.2 体积吸收常数 体积吸收常数是反映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其值也是设计填料塔的重要依据。本实验属于低浓气体吸收,近似取Y≈y、X≈x。 3.2.3被吸收的氨气量,可由物料衡算 (X1-X2) 式中:V—惰性气体空气的流量,kmol/h;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8届院级优秀毕业生名单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8届院级优秀毕业生名单计算学院(54人): 任丽娜施毅君徐寅江嘉倩陈海燕黄明李蕾张剑侠项铭侃王雪兰林志领韩俊杰王简之翁欣旦孙宇刚钟蓝邵达张挺周建伟毛俊寅王逸骏连金菲缪鼐束王蕾邵励徐锦丽周淼张艺琴胡建军刘任毅梁亚莲瞿宜李帅马里魏杰李建锋顾丹梅周震江啸李芳芳孔君君江妙送朱国伟戴颖胡丹沈金秋吴玉燕俞晓蓓沈雷斌鲁强姜淑琴林秋艳孟聪孟聆信电学院(48人): 王毓吴建敏张卉沈燕聂超君郭加贝徐峰斯琼颍沈金霞王昕胡明丰葛旺增林恩兵曹周俊徐卫民林海何影刘齐谢越诚俞丹赵宁戴一平沈启龙张旭洋何洁胡晓云张媛卿陈延纪张晓东樊锰奎蒋宇杰江帆陈国栋郎高一李红霞汤帅民王建谱卢伟史旭盈洪果王淋娟吴勇杨青何灵贵赵晓洁高云蒋佳颖吴珍珍工程学院(35人): 赵洋卜霄宇沈敏慧陈炜徐睿郎月

夏冬明叶春苗蔡万寒吴鹏戎陈哲郑维伟高千红陈超林潇章涛金方园薛菁徐寅善傅静李慧慧黄华姜寅余利亚厉寒艳江君梁林杰王晓凯杨展宏李达王伟峰许亮王岭张炜娜周易安 医学院(31人): 潘冬梅谢诒诚陈妮娜谭明明叶莹莹陈淑莹陈亚玲陈颖计林俊阮丽娜宋翼升徐桑黄林飞汪鸯倪杭琴金海萍胡倩张淑英杨飞飞夏晨曦杨耿陈璐励敏敏汪殷华高复旦金海燕鲍钇汝陈梅珍秦雪杉任雪姣周荣金 外语学院(19人): 吕丹菁张莹沈斯加翁琼琼钟笑含殷牧云李丹丹邵冬莹陈俞希王婧婧陈意徐茗荟蒋敏彤陈燕萍伦愿紫陈宏方淩啸郑晓华郑炜 商学院(122人): 黄茜茜李丹林双双陈不凡卢江南杨赛娜王佳毅郑志和徐帅昊冯海君林婷卢安妮吴曦曦叶金姬吴海燕郑瑶瑶赵璐璐王彦华傅晓琪孙洁王盈洪韵华黄兰芬杨艳

李佳虹王一君陈洁杨佩佩朱汪洁周怡黄洁琼陈海燕周燕华袁芳孙肖金诗瑜宋莎莉毛鉴梁蓥莹沈罗艺金小勤毕丹雯丁琰邵莹倩陆秋丽李琰周婉婉孙徐斐孔方媛洪偲婕陈幸薇薛雅琪马玲丽计玲艳王思苗沈滢王珂芳吕赟郑浙芳朱丹赵赛赛宋建斌方媛张岚平郭雯雯陆佳迪斯钟欢应汶成张维婕陆瑜方炜戴清清杨辉邱亚萍翁慧俐陈谦梁晨汤敏华陈威尔吕旻杨磊方洁朱旭霞朱李珏钱睿陈薇拉李国永龚锡维李亦竞曹雅琪卢琼娜许国菲李闽陈洁郑颖慧刘怡婷徐家璐朱桦璐沈丽东方范斐王颖斐哈赛欧陈敏姝钱瑾林彬拉姚轶斌王竹韵朱雪琴陈涛余斌白一岑肖琼吴婵婵胡敏娜兰瑞瑞郦文杰占娜卫卓张蕊金雯黄晓彬袁斌 传媒学院(31人): 杨叶沈洁俞懿峰赵飒飒姜倩周丽章浩景玥周翌洪燕飞林倩娅邵怡菲刘栋陈悠悠吴云霞俞孟霞贺一萍王玄霜吴颖珊赵娜陈颖陈文怿费国美俞迪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的提取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 2、实验原理: ①酵母细胞破碎 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液体剪切法固体剪切法压力和研磨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 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来。 ②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 2、实验试剂 石英砂,95%乙醇(-20℃),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砵(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1000ul)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1.5ml离心管(留样品Ⅰ、Ⅱ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20℃冰箱。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酵母细胞破粹(干磨法) ①称量:称取市售干酵母粉10g+约3-5 g石英砂放入研钵 ②研磨(干磨):至尽可能成细粉末状(约15min) ③加液+研磨:量取总体积40 ml的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分2次加研磨10min, 使呈糊状液体; ④离心:将糊状液体转移到2支50ml离心管中,两支离心管平衡后(托盘天平上),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⑤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1(样品I),另留1ml上清液(样品I )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和SDS-PAGE分析 2、热处理 ①水浴热处理:将上步抽提液(样品I),迅速放入50℃恒温水浴,保温30min, 并每隔5min用玻璃棒温和搅拌提取液。 ②冰浴冷却:保温后迅速用冰浴冷却5min ③离心:将热处理后的样品I转移至两支50ml离心管中,平衡后,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④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2(样品Ⅱ),另留1ml上清液(样品Ⅱ)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测定蔗糖酶活力和SDS-PAGE分析。 3、有机溶剂(乙醇)沉淀 ①冰浴:将热处理后的上清液加入相同体积的-20℃的95%乙醇,冰浴中温和搅动混匀,

浙江大学校聘岗位聘任表

浙江大学教师岗位聘任 申请表 姓名:陈叶烽 学院(系、平台等):经济学院 现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现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九级 教师岗位类别:教学科研并重岗 申报级别:B8 所属学部:社科学部 2013年11月5日

附件一: 浙江大学2013年申报教师岗位人员主要业绩 (考核期限:教学2011.09-2013.09,科研2010.01-2012.12) 学院(系、平台等)经济学院姓名:陈叶烽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10.28 所在二级学科:西方经济学最后学历及毕业时间:博士,2010.6.30 党政职务: 现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讲师,2012.6.30 现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及任职时间:9级,2012.6.30 现教师岗位类别:教学科研并重岗申报岗位聘任级别:B8 主要学术兼职:《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一)教学工作: 1、共开设课程 3 门,课程教学时数共计112 学时,年均112 学时。其中本科生课程1门,课程教学时数32 学时。具体开课情况如下(列出主讲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如本科生通识课 2、指导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学时(列出教学年度、主要内容、授课/指导对象、人数(次)、学时数): 3、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人(列出本科生专业、年级、姓名): 5):

(二)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情况: 1、主持或主参(前三位)科研项目 4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1 项,总经费 38 万,到校总经费 24.5 万。其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编号、起止时间、经费总额、本人排名/总人数如下: 2、主持或主参(前三位)教改项目 项,其中国家级教改项目 项,省部级教改项目 项,校级教改项目 项。其教改项目名称、项目级别、起止时间、经费总额、本人排名/总人数如下: (三)论文著作 1、发表论文共 7 篇。其中: ⑴被SCI 收录论文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影响因子、他引次数、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 ⑵被SSCI 、AHCI 收录论文 1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影响因子、他引次数、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 ⑶被EI 收录论文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 ⑷人文社科国内权威期刊论文 3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

古典的流体力学实验设备也可以惊艳你

应用流体力学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它的许多问题,即使能用现代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求解,最终还是要借助实验检验修正。因此,实验教学在流体力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流体力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为目标。因此,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仪器的品质成为了能否实现实验教学目标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以浙江大学流体力学与水力学实验技术为基础,近三十年来,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教学仪器,历经了第一代他循环、第二代自循环、第三代流量自动检测和第四代远近程控制采集这样的四代创新进程,是浙江大学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第三代仪器配置有1级精度的智能型数显瞬时流量仪;PLC触摸屏测控型与远近程AR型仪器则配有PLC数字巡检测控仪,实现压差、流量或流速、水位、测压管水头等所有测量值的数字化测量巡检,多支测管水头、实时流量或流速与零位检测等,同时配置实时校零、多测管同步电动排气、结束时自动排除其中积水,以防长苔等电控装置。 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系列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仪器配套有高教社出版的实

验教材,新开发的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全功能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等,同时还要配套的理论课教材《应用流体力学》,课外辅助教材《奇妙的流体运动科学》,多项教学配套,资源丰富。 毛根海教授团队巧妙应用了流体力学原理进行了多项前端测量结构创新,并结合现代量测技术,解决了桌面小型流体水力学教学实验设备小流量低水头的高精度数字化测量等难题,在实验仪器领域拿到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1项,公司新注册商标“毛根海”。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 B )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试

大学物理(上)期中试卷(B) 专业 编号 姓名 一、 填空 1、 两个惯性系中的观察者O 和O’以0.6c (c 表示真空中光速)的相对速度互相接近。 如果O 测得两者的初始距离是20cm ,则O’测得两者经过时间△t =______________s 后相遇。 2、 在_____________速度下粒子的相对论动量是非相对论动量的二倍,在 ______________速度下粒子的动能等于其静止能量。 3、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根长L=2m 的绳子,一端固定 于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0.5kg 的物体。开始时,物体位于位置A ,OA 间距离d=0.5m ,绳子处于松弛状态。现在使物体以初速度V A = 4m ·s -1垂直于OA 向右滑动,如图所示。设以后的运动中物体到位置B ,此时物体速度的方向与绳垂直。则物体速度的大小V B =__________________。 4、 一质点的运动速度v 时间 t 的函数 )/(34)(s m j t i t v +=,此质点在t=1秒时的切身向加速 度a t =_____________,法向加速度a n =_______________。 5、 一维保守力的势能曲线如图所示,有一粒子自右向左运 动,通过此保守力场区域时,在________________区间粒子所受的力F x >0;在_____________区间粒子所受的力F x <0;在x=______________时粒子所受的力F x =0。 6、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2dv Kv t dt =-(K 为正恒量) ,当t = 0时,初速度为v 0,则速度的大小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 7、 已知质点在保守场中的势能p E Kr C =+,其中r 为质点与坐标原点间的距离,K ,C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大小 F ,该力的方向 。 8、 如图所示,倔强系数为K 的弹簧,一端在墙壁上,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 体静止在坐标原点O ,此时弹簧长度为原长,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若物 体在不变的外力F 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则物体到达最远位置时系统的弹性势能 P E = 。 9、 升降机内有一装置如图所示,滑轮两侧悬挂的物体质量分 别为12m kg =, 21m kg =,若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 忽 m o a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

2002-2003学年工程流体力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 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为 98KPa,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水柱。 (a) 2m (b)1m (c) 8m (d)-2m 2、断面平均流速υ与断面上每一点的实际流速u 的关系是。 (a)υ =u (b)υ >u (c)υ

(a) 2300 (b)3300 (c)13000 (d) 575 9、已知流速势函数,求点(1,2)的速度分量为。 (a) 2 (b) 3 (c) -3 (d) 以上都不是 10、按与之比可将堰分为三种类型: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a)堰厚堰前水头 (b) 堰厚堰顶水头 (c) 堰高堰前水头 (d) 堰高堰顶水头 二、简答题(共24分) 1.静水压强的特性(6分) 2.渐变流的定义及水力特性(6分) 3.边界层的定义及边界层中的压强特性(6分) 4.渗流模型简化的原则及条件(6分) 三、计算题(共56分) 1、(本小题14分) 有一圆滚门,长度L=10m,直径D=4m,上游水深H1=4m,下游水深H2=2m,求作用在圆滚门上的水平和铅直分压力。 题1图题2图 2、(本小题12分) 设导叶将水平射流作的转弯后仍水平射出,如图所示。若已知最大可能的支撑力为F,射流直径为d,流体密度为 ,能量损失不计,试求最大射流速度V1。 3、(本小题16分) 由水箱经变直径管道输水,H=16m,直径 d =d3=50mm,d2=70mm,各管段长度见图,沿程阻 1 力系数,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封面个人简历模板

市学龄ZIIEJIANC;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金人简 戒功来自孑你的选拝和我的努力! Yoiir 7'MJ5t Hti/f JHIJ Strentfi iviCt Bnnij us to success ! 姓名:杜宗飞______ 专业:______ 学院:数理信息学院学历:本科 机: XXX E -mail:xxx 地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 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 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2014届毕业生。浙江大学城 市学院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 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 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 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 前茅。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 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 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 01 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 !求 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 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 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 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14年11月12日 尊敬的领导: 自荐信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知识分享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 卷及答案

2002-2003学年工程流体力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 下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 为98KPa,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水 柱。 (a) 2m (b)1m (c) 8m (d)-2m 2、断面平均流速υ与断面上每一点的实际流速u 的关系是。 (a)υ =u (b)υ >u (c)υ

的流量。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 不能判定 8、圆管流中判别液流流态的下临界雷诺数为。 (a) 2300 (b)3300 (c)13000 (d) 575 9、已知流速势函数,求点(1,2)的速度分量为。 (a) 2 (b) 3 (c) -3 (d) 以上都不是 10、按与之比可将堰分为三种类型: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a)堰厚堰前水头 (b) 堰厚堰顶水头 (c) 堰高堰前水头 (d) 堰高堰顶水头 二、简答题(共24分) 1.静水压强的特性(6分) 2.渐变流的定义及水力特性(6分) 3.边界层的定义及边界层中的压强特性(6分) 4.渗流模型简化的原则及条件(6分) 三、计算题(共56分) 1、(本小题14分) 有一圆滚门,长度L=10m,直径D=4m,上游水深H1=4m,下游水深H2=2m,求作用在圆滚门上的水平和铅直分压力。 题1图题2图 2、(本小题12分) 设导叶将水平射流作的转弯后仍水平射出,如图所示。若已知最大可能的支撑力为F,射流直径为d,流体密度为 ,能量损失不计,试求最大射流速度V1。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手册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手册 考试相关 要求:闭卷考试60分钟 题型:判断题(20分)选择题(40分) 多项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 内容:学籍管理细则优秀学生转浙大条例学分制、课程重修考试:考核管理、补考办法评奖评优、违纪处分文明公寓、文明班级 一、学籍管理细则 1.入学与注册、缴费p5 2.请假程序:请假时间长短、请假事由p6 3.课程考核:类型、实验课考核、重修考核p7-9 4.课程修读:免修、重修、免听、缓考p9-10 5.休学、退学、转学、转专业p10-14 6.提前毕业、获取学位、遗失证书p15-17 二、优秀学生转入浙大学习条例 ?第一条为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探索高等教育新的运行体制,按照浙江大学有关精神,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城市学院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综合办学实力,每年从一年级学生中推荐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转入浙江大学相关(相近)专业继续学习,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 ?第二条推荐范围当年城市学院在籍的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 ?第三条推荐人数城市学院推荐到浙江大学继续学习的学生名额为城市学院当年在籍同级学生总数的0.5%-1%。 ?第四条推荐时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结束至第三学期开学前一周。 ?第五条推荐条件 ?(一)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综合表现优秀,身心健康,体育课考核合格; ?(二)高考入学成绩必须在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以上; ?(三)参加浙江大学一年级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理工科类的学生考数学类和物理类课程;文科类学生考数学类和大学英语课程)的考试,且成绩合格; ?(四)学习成绩优秀,在专业排名前10%; ?(五)在校期间修读的课程层次、进度不得低于所在专业推荐性课程计划的要求,必修课程成绩没有出现过不及格;P27 三、学分制实施条例 1.课程学分计算以该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量为标准。理论教学课程16学时=1学分,实验课等32学时=1学分p30 2.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一般共计12学分p30 3.按课程性质分类,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p30 4.学生可根据自身学要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学习之后选择专业,经过两年学习之后选择专业方向。p31 5.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获取相应学分。p33 6.本科学制为四年(建筑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学籍保留最多可延长两年。p34 7.毕业类型可分为按期毕业、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p34-35 四、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1.考场规则p49-50 时间:10分钟、30分钟证件:学生证或身份证违纪:按零分

流体力学WEB(网络版)虚拟仿真实验CAI软件——浙江大学土建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以下介绍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的软件系列产品 名称:基于WEB的(网络版)流体力学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非单机版)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 1、配套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基于互联网+,电脑、IPAD、手机都可通过其上的WEB浏览器访问做实验,不需下载APP,网上实验真正做到了24小时全开放,方便学生实验虚实结合,随时随地进行实验预习和复习。 2、每项实验CAI 均包含仪器真实仿真,真实动态操作界面、实验原理、后台数据采集、真实成果分析、操作指南和问题解答。 3、可供学生利用网络做各项实验的真实过程操作、真实数据采集和成果分析,还设有实验提示、错误纠正等功能,以辅导学生按正确途径深入有序地进行实验。 4、所附的实验原理和问题解答除用文本形式外,均以多媒体动画和录像的形式给出,形象生动、简单易懂,可供学生实验预习与答疑,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实验。 5、实验数值仿真可靠,操作过程要求符合实际。 6、实验分析以表格形式显示,符合实验报告要求,具有图形分析自动处理

功能。 7、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系统,具有通过IE浏览器上网操作、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界面的用户管理功能。 源流公司与浙江大学土建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联合研发的最新流体力学实验 1、CAI 虚拟仿真WEB网络版(非单机版)。 2、浙江大学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CAI网上实验。 3、可随时随地上网用户名、密码登录即可操作虚拟实验。 以下是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系列实验仪器的简单介绍。 名称:自循环水击综合实验仪(水击综合实验仪) 型号:MGH-ZS 1-3-3 主要功能:水击的产生和传播;水击压强的定量观测;水击的利用——水击扬水原理;水击危害的消除——调压井工作原理. 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有机玻璃精制的自循环供水器,低噪环保型水泵,恒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术(重点)活动计划表

2012年学术(重点)活动计划表 序号学术活动名称时间人数地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负责人备注 1 旅游法学年会暨论坛2012.10 50 待定浙江省法学会法学院侯作前 2 地方法学院特色化发展研讨会2012.05 30 杭州法学院法学院侯作前 3 政府非税行为规范研讨会2012.11 30 杭州法学院财税金融法学研究中 心 谭立 4 文化产业版权问题研讨会:影视节 目网络传播版权问题 2012.09 30 杭州法学院法学院郑万青 5 2.5维有限元研究及其应用2012.04-05 40 理工2号楼工程学院岩土工程重点学科魏新江专家学术报告 6 地铁施工风险灾害控制2012.06 35 理工2号楼工程学院岩土工程重点学科魏新江专家学术报告 7 浙江省公路软基处理新技术2012.11-12 50 理工2号楼工程学院岩土工程重点学科/土 木工程测试与研究中 心 魏新江专家学术报告 8 浙江低碳(绿色)建筑高峰论 坛 2012.09 150 城市学院 土建安全与环保实验 室参与主办 土建安全与环保实验 室 魏新江 9 浙江省建工集团总工程师、教授级 高工金睿专题报告会 2012.05150城市学院 建筑工程经管与技术 研究所 建筑工程经管与技术 研究所 陈春来 现任浙江省建工集 团总工程师 10 浙江省钢结构协会会长、汉嘉总工 方鸿强专题报告会 2012.10150城市学院 建筑工程经管与技术 研究所 建筑工程经管与技术 研究所 陈春来 现任中国汉嘉设计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1 / 10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前沿2012.05 50 城市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重 点学科/先进设计与制 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 重点实验室/制造工程 及自动化研究所 刘桦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 俞小莉 12 杭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2.04 150 城市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重 点学科/先进设计与制 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 重点实验室/制造工程 及自动化研究所 孙树礼 杭州市经委副主任 郝志毅 13 国际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研讨会 (IWITEI 2012) 2012.06 50 英国利物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吴明晖 14 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应用2012.05 30 理四计算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计算 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吴明晖,陈天 洲 15 “教、学、管”移动校园应用平台 研讨 2012.03 30 理四计算学院 市级重点实验室/计算 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吴明晖,彭彬 16 杭州市“智慧城管”技术研讨2012.05 30 理四计算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计算 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陈观林 17 电子服务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2012.10 30 理四计算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计算 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翁文勇,苏健 18 车联网络前沿技术研讨2012.05 30 理四计算学院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实 验室/计算机系统工程 研究所 郑增威 19 钱江特聘专家专题技术(车联网) 讲座 2012.09 30 理四计算学院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实 验室/计算机系统工程 研究所 郑增威 20 与铭传大学资讯学院的学术交流 会 2012.10 30 杭州 城市学院、台湾铭传大 学 计算学院王泽兵 2 / 10

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云平台-浙江大学与杭州源流科技联合研发

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是目前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实验室建设任务。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具有典型性和统一性,值得兄弟院校借鉴和引用。 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主要包含项目如下: MGH-RJ 6-2-1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流体静水力学实验软件MGH-RJ 6-2-2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量方程实验软件 MGH-RJ 6-2-3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文丘里实验软件 MGH-RJ 6-2-4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雷诺实验软件 MGH-RJ 6-2-5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动量定律实验软件 MGH-RJ 6-2-6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孔口管嘴实验软件 MGH-RJ 6-2-7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局部水头损失实验软件MGH-RJ 6-2-8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沿程水头损失实验软件MGH-RJ 6-2-9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毕托管测速实验软件MGH-RJ 6-2-10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泵特性曲线实验软件

MGH-RJ 6-2-11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泵特性综合实验软件MGH-RJ 6-3-1 基于WEB云平台的水面曲线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2 基于WEB云平台的堰流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3 基于WEB云平台的水跃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4 基于WEB云平台的消能池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5 基于WEB云平台的消能坎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6 基于WEB云平台的挑流消能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的技术特性如下: 1、基于互联网+,电脑、IPAD、手机都可通过其上的WEB浏览器访问云平台网站做实验,不需下载APP,网上实验真正做到了24小时全开放,方便学生实验虚实结合,随时随地进行实验预习和复习。 2、无需下载APP,直接通过客户端的IE浏览器上网,登录流体力学实验虚拟仿真CAI网站云平台即可操作虚拟仿真实验,并具备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界面

浙江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 物理光学实验郭天翱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信息工程(光电系) 3100101228 蒋凌颖 2012年1 月7日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夫琅和弗衍射光强分布记录实验类型:_________ 课程名称:__物理光学实验_指导老师:_蒋凌颖__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单缝和多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光路的布置和光强分布特点。 2.掌握一种测量单缝宽度的方法。 3.了解光强分布自动记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束单色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到单狭缝平面上,在其后透镜焦平面上得到单狭缝的夫琅禾费衍射花样,其光强分布为: i?i0( 装 式中 sin? ? ) 2 (1) 订 ?? 线 ??sin?? (2) ?为单缝宽度,?为入射光波长,?为考察点相应的衍射角。i0为衍射场中心点(??0处)的光强。如图一所示。 由(1)式可见,随着?的增大,i有一系列极大值和极小值。极小值条件 asin??n?(n?1,n?2) (3) 是: 如果测得某一级极值的位置,即可求得单缝的宽度。 如果将上述单缝换成若干宽度相等,等距平行排列的单缝组合——多缝,则透镜焦面上得到的多缝夫琅禾费衍射花样,其光强分布: n? sin?2 )2 i?i0()( ?

2 (4) sin 式中 ?? sin??2???dsin? ? ?? (5) ?为单缝宽度,d为相邻单缝间的间距,n为被照明的单缝数,?为考察点相应的衍射角;i0为衍射中心点(??0处)的光强。 n? )2 (sin?2() 2称?为单缝衍射因子,为多缝干涉因子。前者决定了衍射花 sin (干涉)极大的条件是dsin??m?(m?0,?1,?2......)。 dsin??(m? m )?(m?0,?1,?2......;m?1,2,.......,n?1)n 样主极大的相对强度,后者决定了主极大的位置。 (干涉)极小的条件是 当某一考虑点的衍射角满足干涉主极大条件而同时又满足单缝衍射极小值条件,该点的光强度实际为0/,主极大并不出现,称该机主极大缺级。显然当d/??m/n为整数时,相应的m 级主极大为缺级。 不难理解,在每个相邻干涉主极大之间有n-1个干涉极小;两个相邻干涉极小之间有一个干涉次级大,而两个相邻干涉主级之间共有n-2个次级大。 三、主要仪器设备 激光器、扩束镜、准直镜、衍射屏、会聚镜、光电接收扫描器、自动平衡记录仪。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调整实验系统 (1)按上图所示安排系统。 (2)开启激光器电源,调整光学元件等高同轴,光斑均匀,亮度合适。(3)选择衍射板中的任一图形,使产生衍射花样,在白屏上清晰显示。 (4)将ccd的输出视频电缆接入电脑主机视频输出端,将白屏更换为焦距为100mm的透镜。 (5)调整透镜位置,使衍射光强能完全进入ccd。 (6)开启电脑电源,点击“光强分布测定仪分析系统”便进入本软件的主界面,进入系统的主界面后,点击“视频卡”下的“连接视频卡”项,打开一个实时采集窗口,调整透镜与ccd的距离,使电脑显示屏能清晰显示衍射图样,并调整起偏/检偏器件组,使光强达到适当的强度,将采集的图像保存为bmp、jpg两种格式的图片。 2.测量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光强分布(1)选定一条单狭缝作为衍射元件(2)运用光强分布智能分析软件在屏幕上显示衍射图像,并绘制出光强分布曲线。 (3)对实验曲线进行测量,计算狭缝的宽度。 3.观察衍射图样 将衍射板上的图形一次移入光路,观察光强分布的水平、垂直坐标图或三维图形。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甲下 04-05冬期末试卷

浙江大学2004-2005学年冬季学期 《Physics (Ⅱ)》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 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非存储计算器、纸质词典入场 考试时间:2005年 1月21日 所需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专业 学号 组号 任课教师 Permittivity constant ε0=8.85?10-12C 2/(N ?m 2) Electronic volt 1eV=1.6? 10-19J Permeability constant μ0=4π?10-7H/m Mass of an electron m e =9.11? 10-31kg Ⅰ. Multiple choices (there is one correct answer only): 1. The electric charge on a conductor is A.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volume. B. Confined to the surface and 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C. Mostly on the outer surface, but is not uniformly distributed. D. Entirely on the surface and is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the object. 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volume of the object and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s shape. 2.* You are given a closed circuit with radii a and b , as shown in the Fig. , carrying current i . The magnetic dipole moment of the circuit is: A. 4 )(22b a i +π. B. )(22b a i +π C. 2 )(22b a i +π. D. )(b a i +π. .

我为什么选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而不选择哈佛大学。。。

我为什么选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而不选择哈佛大学。。。 我为什么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而不选哈佛大学?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我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哈佛大学是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私立大学。两种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地位必然高于哈佛大学,这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2.学校的占地规模决定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强于哈佛大学,学校占地整整1000多亩,总共有整整2个校区。而哈佛大学总共占地才只有only500英亩,小得可怜。 3. 学生人数上哈佛大学再次告负。目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人数已经达到整整1.5万,而哈佛大学才只有only1.3万,相比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少了整整0.2万人。为什么会少了0.2万人?不正是说明世界人民心目中喜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人多于喜欢哈佛大学的

人吗? 4.学生的素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不但全部流利掌握中文,并且还通过了英语大学四级考试。而哈佛的学生除了会说英语,懂中文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同样,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有很多老师既有中国的教育背景,又有国外的留学背景。而哈佛大学,全校竟找不出几个有完整中国教育背景的老师来。 5.两个学校不同的校训预示了两个学校未来的命运。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校训”求实,创新”,读起来琅琅上口,一种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优越感,而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听起来让人有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 6. 另外结合很多人的个人经历,我更深深体会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作为一所世界级名校在所有学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我有一位同学,他作为一名美貌与智慧并存,温柔而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