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赛迪顾问-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布局与发展战略

赛迪顾问-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布局与发展战略

赛迪顾问-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布局与发展战略
赛迪顾问-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布局与发展战略

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布局与发展战略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

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内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机场70座,改扩建101座;到2015年,中国将新增飞机2000架,总数将从目前的2800架左右上升到4700架,机场的新建与扩建及飞机保有量的大幅提升为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航空装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先进制造业,具有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战略意义,已被国家产业政策列入重点鼓励发展范围。2012年5月,工信部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以市场应用为先导,以重点产品研制为主线,统筹航空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化、市场开发与服务发展”,重点发展“通用飞机和航空配套装备”;最近颁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将航空装备工程列为20项重大工程之一加以扶持。赛迪顾问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制造升级背景下,航空装备制造业是将成为我国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后续国家将出台更多的政策予以支持。

二、研究目的

航空装备制造业以航空整机的研制、生产为核心,包括机身部件、动力设备、航电设备等零部件及配套的生产,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效应强,可带动包括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等在内的多种关联产业,平均带动效应可达1:10,对于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业经济附加值,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赛迪顾问以航空整机和零部件制造为重点,总结全球和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分布特点、发展经验,分析航空装备制造业生产力布局,并对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希望能够为国家和地方发展航空装备及相关产业提供参考依据。

三、主要结论

1、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六大聚集区,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以陕西为核心的西部地区是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

2、全国各地进入航空基地建设快速发展期。在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有关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从2009年起全国掀起了航空基地建设热潮,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国家级航空产业园11个,地方航空产业园更是多达数十个。传统的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近年来东部地区,如上海、天津等地航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内航空装备发展的新兴力量。

3、目前,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已初步形成集聚。未来,航空装备制造业新兴城市仍将不断涌现,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将进一步增长;同时,区域分工、协同将在各区域性产业集群中得到体现。

4、地方政府应抓住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把握航空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特点,从资源集聚、配套环境、产业供应链条和市场等方面入手,为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发展特色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

第一章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区域分布特征

一、总体布局特征:初步形成三中心多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

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目前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初步显现集聚特征,聚群化分布、区域分工日趋显现。初步形成以陕西、珠三角、东北地区为中心,以北京、天津、四川等研发、制造为支撑的航空装备产业格局。其中,既有在国家三线建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布局下发展起来的传统航空工业强市,如哈尔滨、西安、成都、沈阳、南昌等,也有近年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新兴航空城市,如上海、天津、珠海。

图1 2011年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产业地图

数据来源: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赛迪顾问高端装备产业数据库2012,10

二、重点领域发展现状

1、整机制造发展现状

国内航空整机制造企业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中航工业旗下各企业,作为中国航空制造的龙头企业,中航工业承担了国内航空制造业的众多重大项目,产品涉及广泛,其布局对全国航空制造业产业布局起着决定性影响;二是民营企业,如山东滨奥、青岛海利、珠海雁洲,由于资金、技术和政策限制,加上民营企业的市场导向性特点,民营航空整机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通用航空整机制造领域,以轻型飞机为主。目前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业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由于国家政策限制,外商投资整机制造必须采取合资方式,考虑到市场和技术风险,国外整机制造企业多选择与中航工业旗下企业合作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因此国外企业在国内的布局基本与中航工业布局一致,如空客公司与中航工业在天津合资建立空客A320总装基地,意大利阿古斯特与昌河航空在南昌合资建立的直升机生产基地等。

在航空装备制造业布局中,整机制造起着关键作用,能带动零部件、原材料乃至运营服务等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在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业布局中,中航工业起着决定性影响,围绕中航工业的整机制造基地,往往能带动航空制造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汇集,西安、沈阳、成都等城市都是在中航工业布局带动下成长起来的航空制造强市。目前,国内航空整机制造分布仍主要以中航工业布局为主导,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上海以及东北地区,近年来随着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推动以及通用航空的发展,中航工业对全国布局进行一定的调整,上海、西安、天津等地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航空装备制造业实力不断增强,此外,珠海、重庆等城市抓住通用航空发展的机遇,通过招商引资、争取资源,其航空装备制造业也在逐步崛起。

图2 中国航空整机制造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高端装备产业数据库2012,10

2、航空配套及零部件业发展现状

国内航空配套及零部件业的布局与整机制造有极大的相似性,这主要是由于航空装备制造业具有明显的整机拉动特点导致,如陕西汇集了西控公司、西非公司、航空动力、中航电测、中航起落架等多家生产航空零部件企业,成都集聚了中航凯天、成发科技、中航工业成飞等企业。

目前,国内航空配套及零部件制造主要可分为机身部件、动力系统、航电设备及其它零部件配套。随着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业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许多国内大企业都进入了国家航空装备转包生产供应链,为国际航空巨头转包生产飞机零部件,如昌河航空为阿古斯特CA109制造机身和尾梁,为波音767-300BCF生产部分零部件,西飞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意大利阿莱尼亚、欧洲空客等10多家世界著名航空制造商建立了转包生产合作关系。由于技术差距,在航电设备和动力系统方面,国内企业仍主要集中于仪器仪表、传感器等零部件的制造,2011年,中航-通用电气民用航电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一体化航空电子系统,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中国航电系统制造水平提升。

图3 中国航空零部件及配套制造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高端装备产业数据库2012,10

三、重点区域发展现状

1、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经济优势,是国内航空装备重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

北京:作为国内航空装备人才与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形成以海淀区为核心的北部研发制造基地、以大兴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南部高端制造集聚区和以航空发动机为重点、以顺义航空航天产业园为载体的航空应用集聚区,使北京成为国内航空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

天津:在A320总装项目的带动下形成航空装备和配套企业的聚集,拥有空客A320系列总装、中航工业直升机产业化基地、美国古德里奇飞机短舱、法国左迪雅戈航空设备维修、泰雷兹雷达组装、加拿大FTG航空仪表盘、德国汉莎航空货栈和海航租赁控股、大新华物流等一批世界一流航空项目。

河北:以石家庄航空产业园为核心,依托中航工业,积极布局航空装备产业。2012年,河北与中航工业集团签署《深化通用航空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将合资生产通用飞机;石家庄与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签订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将引进生产赛斯纳公司成熟的涡桨及活塞机型,从事赛斯纳208系列飞机总装、系统集成、设备测试等工作。

辽宁:以沈阳航高基地以及沈阳通航园为核心,以航空器组装制造、零部件制造为重点,以飞机维修、航空物流与保税、通用航空运营为支撑,发展航空产业。沈阳作为辽宁航空装备产业的龙头,已拥有庞巴迪公司Q400型螺旋桨支线飞机中机身项目、C系列商务飞机机身装配项目、沈飞民机公司钣金生产线项目、沈飞民机公司原材料保税仓库项目、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海关监管库及快件监管中心项目等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和带动效应的项目。

图4 环渤海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赛迪顾问高端装备产业数据库2012,10

2、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的航空装备产业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浙江为两翼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在内的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智力、资本汇集地,上海航空产业的发展研发与制造并重。依托615所、633所、118厂,上海航空产业以中国商用飞机为核心,以新支线客机和C919大型客机整机制造商为主导,集中了中航工业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关键配套企业,初步形成了包括民用飞机研发设计、航空电子、总装制造、试验测试、营销服务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江苏:以南京、镇江为中心,航空装备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南京拥有中航工业、国防科工委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央属企业,具有雄厚的航空装备研发和生产能力,近年来汇集了轻型飞机制造、直升飞机制造、空中轿车公务飞机制造以及航空发动机维修服务等项目,推动南京航空装备进一步发展;镇江以C919配套作为契机,大力发展航空装备配套产业,已聚集

涉及C919客舱内饰系统、机身复合材料、铝材、机舱灯具、座椅等各方面辅助装备的一批国内外企业,如FACC(中国)、中国航天三院复合材料、航天海鹰、鼎胜铝业、捷科彤明、美国古德里奇公司。

浙江:浙江航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依托丰富的民间资金和活跃的民营机制,在民用轻型飞机、飞机零部件及附属专用设备、航空电子仪器设备、机场专用设备、机上易耗品等领域有较快发展。

图5 长三角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赛迪顾问高端装备产业数据库2012,10

3、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的航空装备产业基本形成以珠海为龙头,以广州、深圳为依托的“三角形”产业空间布局。

珠海:依托珠海航空产业园,以通用飞机产业基地为核心,打造集飞机制造、发动机和机载配套一体化发展的航空装备产业链,形成展览、维修、培训、保障服务等服务业配套发展的华南航空产业集聚区。目前,珠海已拥有中航通飞、美国西锐FBO、民航校飞中心南方基地、广东西工精密机械、青岛黎明云路、亚飞希科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广州天海翔无人机等一批航空装备相关企业。

广州:主要分布在广州空港经济区,凭借在机械和装备制造业方面的雄厚实力,重点发展航空材料、航空相关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同时,广州依托南航总部,积极发展航空运营服务业,根据计划“十二五”期间南航将在广州投资100亿元建设航空产业城,建设南航总部基地、航空金融中心等。

深圳: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及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发展航空电子制造与零部件制造。2010年,中航工业集团在深圳建设航空电子产业基地。2012年,西北工业大学在深圳建立“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生产基地”,主要进行无人机的研发和制造。此外,拥有深圳凯卓立液压公司、深圳三叶精密制造公司、深圳艾特航模公司等航空零部件配套研发、生产企业。“活塞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工程中心”成功实现发动机控制关键领域的国产化;深圳市康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五轴数控加工设备技术,可加工涡轮叶片、曲面外壳等高质量、高精度的产品。

图6 珠三角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赛迪顾问高端装备产业数据库2012,10

4、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航空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在国家的三线建设期间,中航工业在湖北、湖南布局了中航工业601所、中航工业特飞所、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奠定了这些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基础。

湖南: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其中株洲是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授予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军民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航空装备产业以中小型发动机、飞机传动、起落架、中轻型燃气轮机、飞机刹车材料及产品为主,拥有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31厂)、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608所)、中航飞机起落架责任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以及长沙航空工业园、株洲航空城等通航产业园区。未来,湖南航空装备产业将以小型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为主要突破口,致力于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国内重要的直升机研发与生产基地。

江西:以南昌、景德镇、九江为中心,以直升机、教练机为主要产品,现拥有两个飞机研究所、两所航空院校,是国家重要的航空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资源大省。江西计划到2015年,实现航空产业年销售收入350亿元,占全国的18%,力争成为全国直升机、教练机研制生产主要核心基地,通用飞机、大飞机主要部件研发生产和航空转包制造基地。

湖北:主要依托中航工业,布局在武汉、襄樊、荆门三地。其中,武汉主要生产航空仪表;襄樊拥有20多家航空、航天、电子类军工企业,总资产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3万多人,骨干企业航宇救生装备公司,是亚洲最重要的航空坐椅、弹射救生设备和其他相关配套产品生产企业;荆门则集中了航空设备研发中心,中航工业荆门特飞所已自主研发A2C水上飞机、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等多种型号的飞机。

图7 中部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赛迪顾问高端装备产业数据库2012,10

5、西部地区

西部航空装备产业以四川、陕西为龙头,产业特色鲜明,依托工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势头最为强劲。

陕西:以西安为中心,蒲城、咸阳、宝鸡、汉中为支撑形成“一基地五园区”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其中除宝鸡外,均以航空装备作为产业发展重点。阎良航空制造园重点发展整机制造、大部件制造和零部件加工;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通用飞机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飞行员培训、航空俱乐部等;咸阳空港产业园重点发展民用飞机维修、定检、大修、客改货、公务机托管、零部件支援、航空物流等项目;宝鸡飞行训练产业园重点发展飞行员及空勤、地勤人员培训、公务机试飞、转场飞行训练等项目;汉中航空制造园依托陕飞公司,重点发展整机制造、特种机改装和零部件加工。

四川:以成都天府新区为核心,绵阳、德阳、宜宾和泸州为支撑,形成整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航空电子、维修服务为支撑的航空装备产业体系。四川是全国航空工业配套最齐全的省份之

一,具有完整的飞机总体设计研究所和飞机总装制造企业,有航空发动机、航空仪表及电子、燃气涡轮等诸多专业,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航空科研院所和试验基地,具有全国一流的航空整机研发能力,在歼击机、机载设备的设计、研制、试验和生产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并拥有市场化运作的军机国际合作研制和民机转包生产方面的条件和经验。但目前配套产业链优势并未完全发挥,需要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同配合,从而与陕西竞争,提升在全国的影响力。

重庆:主要布局在两江新区,近年来在招商引资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2011年以来,重庆先后与国内外航空装备企业签订一系列投资合作协议,推动重庆航空装备产业的发展:与瑞士皮拉图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两江进行PC-6、PC-12的制造、维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架PC-6和50架PC-12的生产能力;与美国海因茨天顶飞机签订协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00架CH2000等六个机型的生产能力;与霍尼韦尔签订框架协议,生产航电设备等飞机零部件;与欧直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生产轻型直升机;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中国民航学院重庆分院。

图8 西部地区航空装备制造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赛迪顾问高端装备产业数据库2012,10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现状与未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从1956年至今,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研究与发展,同时各种卫星应用技术、空间加工与制造技术、空间生物技术、空间能源技术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经过艰苦努力,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5种类型、近50颗人造地球卫星和3艘试验飞船。如今,航空航天行业是支持整个中国的重要行业。 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不仅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还将发挥保护人类、保护地球的重要作用。比如,卫星通信技术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电话、电报、传真、数据传输、电视转播、卫星电视教育、移动通信、数据收集、救援、电子邮政、远程医疗等上百种服务,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而载人航天、空间站、天体探测与地外资源开发技术又为人类的未来开辟了美好的前景。航空航天事业对国家,在军事国防上讲,具有中流砥柱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开展“两弹一星”工程的主要原因。拥有航天火箭发射能力,是一个国家拥有核威

慑力能力,远程核打击能力的前提条件。现代战争,是海陆空天为一体的立体复杂信息化战争。拥有制空权、制天权是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力量。 航天技术作为高科技前沿,其产业化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传统产业的支持。航天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航天技术的发展将牵引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航天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可以直接或经过二次开发后在传统产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和移植;航天技术的管理方法、通用软件、人才和设备优势也可以为传统产业借用,极大地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 如今,中国航空航天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以大型飞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以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为引领,加强航空航天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顶层衔接,促进军民用技术相互转移和军民融合式发展,全面振兴航空航天事业,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同行共享发展成果。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不断推出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扶持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业现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是物流业需求呈扩趋势。经济增长需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主动拉动,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需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主动带动,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在国际上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国是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这两个“转变”和“转移”,带来了物流需求“量”的扩和“质”的提升。 二是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明显。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物流功能的整合和物流业务的分离外包。企业物流的专业化趋势也相当明显,几乎所有大型连锁企业都在力图优化自己的专业供应链。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的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 三是物流企业呈个性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传统服务的整合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会越来越薄,而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自主物流服务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 四是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明显。各行业物流的规模、结构和要求不同,其物流需求的速度、成本和服务也有很大差别,这就加速了物流市场的细分化。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将加快并购国企业,完善在中国的网络布局,国的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面临国际化竞争,国大型物流企业将随着中国产品和服务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

浅谈中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战略

浅谈中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战略 李泽川飞行器动力工程130141815 选修课选了航空物流概论,通过几周的课上学习和自己课下查阅资料,现在对航空物流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我的专业是飞行器动力工程,是机务,与物流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我选了一个比较大众化的题目谈谈我对航空物流的了解,下面我对中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做简单的介绍。 一航空物流的概念和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物流对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物品,从其生产地至消费地的空间转移都是依靠物流的中心环节——运输来完成的。作为五种基本运输之一的航空运输因其具有较快的速度,较短的运输时间以及对供应链运输总成本的节约,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纷纷抬高货运业在公司的地位。同时通过一些配套增值服务使航空物流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国际航空运输业虽然于1903年就问世,但真正作为国际贸易运输的一种方式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的。作为新兴的一种运输方式能迅速发展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3大特点: 运输速度快:在“时间就是效益”的现代社会,节省时间就可以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航空运输路线不受地面条件的制约和航空飞行器本身高速的特点,航空运输的速度居五大基本运输方式之首。 运输附加费低:由于航空运输速度快,货运时间短,因此运输途中的货损、货差也相对来说较小,货物的包装也因而可以相对简化,从而降低了包装的费用和保险费用。 运输的安全准确:据数据统计,2009年到2011年全球航空事故率为0.7l%,即每140万次飞行发生一起事故。航空飞行制度的健全,减少了货物运输的货损以及盗窃几率,保证了运输质量。 这些特点推动着航空货运业的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业存在着它的局限性:

我国的航天航空成就与发展

我国航空航天的成就与发展 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已取得的重大成就 1、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前身第七机械工业部,钱学森同志任院长。 2、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其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后第五个能制造与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进入了新时代。 3、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顺利升空,此后在空间运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4、1981年,我国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一次把三颗卫星送入太空。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5、70年代末,研制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攻克了姿态控制、通信转发器、统一载波测控系统等关键技术。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又于1986年6月2日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欧空局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力的国家。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广播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此举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6、80年代初,开始了开展气象卫星的研究。于1988年9月7日,发射成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之后利用其所发送回至地面的卫星云图,进行天气预报,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7、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定点于东经105度地球同步轨道,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能同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与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与此相配套的由我院研制的指令与数据接收站投入运行,成功地保证了第八届全运会的举行,同时还为长江截流提供了可靠、优质的气象服务。 8、随着卫星研制技术的已日臻成熟。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姿控、温控、地面指令与数据接收站研制技术等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在此基础上建立形成了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卫星、对地观测卫星与现代小卫星等4个系列的卫星平台,这些卫星平台的建立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将有效地提高卫星可靠性与寿命,同 时还将大大加快研制速度,努力达到年均研制4到6颗卫星的能力。 9、1984年4月8日,我国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迎来了中国卫星通信的新时代,其社会效益就是无法估量的。 10、多项搭载试验,使空间微重力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新材料的研制生产、合成新的药物、改善传统的农作物栽培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就是用返回式卫星进行的空间育种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空间育种选育的水稻卫-36株系,单株质量在50克以上,比对照

中国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势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逐步发展成一种崭新的运作方式和商务模式,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引发了经济领域里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的同时,物流业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物流作为第三利润已经成为新兴重要产业,从我国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 探讨我国物流的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物流;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3 前言当今社会,物流正成为企业除降低物质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外的“第三利润源”,被经济学界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企业脚下的金矿”。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认清我国物流的现状与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引导物流业健康、高效发展,打造强大的物流产业,进而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我国物流的起步我国物流活动是在上世纪 80年代未90 年代初,伴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物流的定义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组织,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国内贸易局物流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标准正式颁布。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1978年中国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业已经走过了 30 多年的历程。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了国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代物流成为中国发展的热点之一。二、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中国的物流业,如果从引进概念的 1978年算起,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基本同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期。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物流企业群体加速成长,物流集聚区逐步形成,物流运作的设施设备、信息化水平、行业基础工作和政策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出现了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8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近9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5 %,物流业的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16.5%,占GDP的6.6%, 近年来我国又加大了物流投入,取得了初步的建设成果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建设稳步推进物流刚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总体来说,我国的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4 (1)物流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①交通运输铁路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以八纵八横路通道为路网主骨架加以重点建设。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 7.8万公里排世界第三。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铁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到2010年,发达完善铁路网的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铁路信息化。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客货主买票难、运货难的问题明显缓解,旅行环境显著改善,客货运输的基本服务大为改进,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到2008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 368 万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和公路密度比1978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

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

中国航空运输业研究报告

中国航空运输业研究报告 姓名:严路莎专业:金融学号:320100919270一.行业定义 航空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基础产业,是20世纪产生的新兴行业,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实体,航空运输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等基础性设施产业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的提高。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的优点表下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速度快。航空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快,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且距离越长,所能节省的时间越多,快速的优势也很显著。因而航空运输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邮件运输和精密、贵重货、鲜活易腐物品的运输。 2、机动性大。飞机在空中运行,受航线条件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可跨越地理障碍将任何两地连接起来。航空运输的这一优点使其成为执行救援、急救等紧急任务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3、舒适、安全。现代民航客机平稳舒适,且客舱宽敞、噪音小,机内有供膳、视听等设施,旅客乘坐的舒适程度较高。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的不断改善,航空运输的安全性比以往已大大地提高。 4、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发展航空运输的设备条件是添置飞机和修建机场。这与修建铁路和公路相比,建设周期短、占地少、投资省、收效快。 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 飞机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小,运载成本和运价比地面运输高。 飞机飞行往往要受气象条件限制,因而影响其正常、准点性。 此外,航空运输速度快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显示。 二.行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民航事业始于1949年,该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次年7月与苏联合资成立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开通新中国第一条国际航线。同年8月,新中国国内航线正式开航。然最初航空线路既短又少,航空运输设施差,运输能力低。真正发展是在建国后,1978年以来中国航空运输发展迅速,现已拥300多条航线,航线总长达50多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260多条,通航百余城市,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至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航空干线网。以货运为例,截止到2004年我国大陆已经开辟定期航线1279条,其中81%为国

航空航天产业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 投资指南 二○○八年八月

目录 一、产业现状 (2) (一)、产业基础 (2) 1、基本情况 (2) 2、发展动态 (3) (二)、产业链情况 (4) 1、产业链 (4) 2、在蓉重点企业及国内外优势企业 (7) (三)、市场概况 (11) 二、投资环境 (11) (一)、人力资源 (11) 1、人力资源供给 (11) 2、劳动力成本 (13) 3、人力资源服务 (15) (二)、基础设施 (17) 1、自来水 (17) 2、电力 (18) 3、天然气 (18) (三)、物流条件 (18) 1. 航空 (18) 2. 铁路运输 (20) 3. 公路 (21) 4. 水路 (21) (四)、环保要求 (22) 三、产业发展规划 (22) (一)、产业政策 (22) (二)、产业规划 (23) 1、总目标 (23) 2、产业发展目标 (23) (三)、一区一主业 (25) 四、“5.12”汶川地震对成都市产业发展的影响 (28) (一)、汶川地震对成都市的影响 (28) (二)、汶川地震对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的影响 (30)

航空航天产业是成都市的优势产业与战略性先导产业。成都有着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科研基础、制造优势、技术创新和市场辐射能力。 一、产业现状 (一)、产业基础 1、基本情况 成都现有航空航天工业及运输、维修业规模以上企业和研究院所33户,主要企业资产310余亿元,职工5万余人,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 航空方面形成了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为龙头,成都发动机集团公司、成都航空仪表公司、成都锦江机械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第二十九研究所、海特集团、华太公司、Snecma、国航西南公司维修基地等单位配合协作的完整的飞机设计、制造工业体系。成都已发展成为我国设计研制和批量生产歼击机及重要民用航空运输、维修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航空产业科研生产基地。 2008年2月,国家正式批准在成都市、哈尔滨市、安顺市、沈阳市建设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目前,成都航空工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二,拥有成飞公司、成发公司等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 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 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将对物流设施、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布局调整,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五是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态深度融合,已经和正在带来物流领域的深刻变革。“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摆在物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六是开放型经济和全球化的新要求

浅谈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浅谈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学号:021210229 姓名:梁欢欢

回顾中国航空事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我们感慨万千,有不少叹息,又不禁赞叹,真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长河,一曲跌宕起伏的歌谣。 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较晚,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在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我们的清政府仍然固步自封,妄自尊大,这直接导致中国当时的经济、科技水平远远落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改革是翻天覆地的。工业与科技的落后,文化教育的愚昧无知注定先进的航空技术无法在旧的条件下得到发展。虽然有一些努力,但是毕竟是改变不了这种现状。1910年,留日归来的李宝、刘佐成受清政府委托,在北京南苑建立了飞机制造厂棚,并于次年四月造出了一架飞机,但在试飞时因发动机故障而坠毁。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军政府组成了航空队,一些有志于航空的爱国志士纷纷投身于此报效祖国。在众多先行者的不懈努力下,再加上军阀混战中飞机成了实力的象征,旧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些飞机修理厂、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国外飞机,但仅局限于机体制造和装配,许多重要部分如发动机、金属螺旋桨等则完全依赖于进口国外成品,而且当时中国使用的绝大部分飞机都还是从国外购买的。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由于飞机数量太少,就连带弹巡逻的4架战斗机也参加了阅兵式。所以在旧中国,没有发展航空工业的能力。 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开始了空军和航空工业的创建历程。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的迫切需要,大大加快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的步伐。当时,周总理明确指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是先修理后制造,再发展到自行设计。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之下,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很快,便争取到了苏联的援助,两国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这对于正在筹建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年的4月18日,中央决定在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一切维修工作,新中国的航空工业终于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中诞生了。我们学校南航,还有北航等一批航空院校正是在这种目的下成立的。 我国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建立了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等一系列的研究所和工厂,并且生产出了飞机。可是,在随后的几十年航空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不尽人意。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是仿制前苏联的飞机,并摸索走自行设计之路,但是由于国外技术的封锁以及自身工业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航空技术的复杂性,我国在航空领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1960年7月,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合同,撤回了专家。再加上“大跃进”所造成的恶果和三年自然灾害的降临,新兴的航空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最为困难的是航空材料和器材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航空工业走上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道路。 然而60年代末至70年代,正当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航空工业,研制新的高性能军用和民用飞机时,刚刚走上自力更生道路的中国航空工业再一次遭受到严重破坏,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严重地妨碍了航空工业的发展,文革中各种新型号的飞机长期延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时间上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中国与发达国家航空工业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后来,改革开放以后,航空工业恢复了正常的研制生产秩序,中国的航空工业才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航空教育濒临解体的地步,人才培养中断,造成航空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发展。 然而,就是在这样曲折的道路中,我们的航空事业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航空工业实现了由修理到制造的跨越,1959年,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歼6试制成功,我国跨入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行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空工业进入独立建设和发展时期,在克服重重困难和严重干扰中继续发展,1965年,我国自行设

蓝海战略概述讲解

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 蓝海战略概述 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是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W. Chan Kim)和莫博涅(Mauborgne)提出的。 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 蓝海以战略行动(Strategic Move)作为分析单位,战略行动包含开辟市场的主要业务项目所涉及的一整套管理动作和决定,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指出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景框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

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 一个典型的蓝海战略例子是太阳马戏团,在传统马戏团受制于“动物保护”、“马戏明星供方侃价”和“家庭娱乐竞争买方侃价”而萎缩的马戏业中,从传统马戏的儿童观众转向成年人和商界人士,以马戏的形式来表达戏剧的情节,吸引人们以高于传统马戏数倍的门票来享受这项前所未见的娱乐。 如何构思蓝海战略 构思蓝海的战略布局需要回答四个问题: ?哪些被产业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元素需要剔除? 这个问题剔除产业中企业竞争攀比的元素,这些元素经常被认为理所当然,虽然他们不再具有价值。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减少到产业标准之下? 这个问题促使作出决定,看看现有产品或服务是否在功能上设计过头,只为竞比和打败竞争对手,企业所给超过顾客所需并徒然增加成本。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增加到产业标准之上? 这个问题促使去发掘产业中消费者不得不作出的妥协。

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库扫瞄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资讯行提供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交通/仓储/商业 【地区分类】中国 【时刻分类】20001113 【文献出处】中国商报 【标题】中国物流现状及进展趋势(2990字) 【副标题】张铎 【正文】 物流进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进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定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运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备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打算等先进技术与治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运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完全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成效是省力化,另外还能够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升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专门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不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物资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进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刻。 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那个地点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运算机通讯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运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运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ernet)。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定,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要紧特点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操纵、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理的决策支持等咨询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好在专家系统、

我国航空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未来我国航空发展的看法

总结我国航空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未来我国航空航天发展的看法(一)我国航空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8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30多年来,我国共研制发射了15种类型、51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达90%以上,初步形成了4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第一次是在1999年11月,第二次在2001年1月,第三次在2002年3月。随着“神舟”四号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已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问鼎苍穹,浩瀚太空从此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两年后,中国将两名航天员成功送上太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中国载人航天又迈出了一大步。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08年9月27日下午,随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舱门的

航空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民航运输业分析报告 系部名称:经济管理系 专业、年级:13级经济学 同组学生:房博文、朱楚致、许新狄、马济佳、 韩林苍、宋克林、杨孟帆、徐星星评定成绩: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整个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交通运输这一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的一个子部门。在运输业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民航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渐重要,其运输时间短的优势是其他交通工具远远不及的。航空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快速安全等特点。经济全球化对远距离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物资和人员在世界各地的流动更加频繁,其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航空运输产业的运输总量增长十分迅速,航空运输服务的种类也愈加丰富,是国际上十分具有朝气的行业。同时,该产业与科技进步联系紧密,产业价值具有很大的成长潜力。 一、行业定义 航空运输业的简称是民航业,其是指以飞机作为运输工具,以民用为宗旨,以航空港为基地,通过一定的空中航线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航空运输产业之中主要包括:机场、航空公司、通用航空、空管部门和直接服务的部门,按照其业务的性质划分主要有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两大类。其民航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的航空运输业。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 二、行业基本概况 (一)行业需求 我国民航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继续承压,但民航业受出境游需求扩大影响,总体依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看,2015年,全行业完场运输总周转量85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0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宏观经济调整传导到各行各业,民航业也一改前几年迅猛增长的态势,转入温和发展阶段。

《蓝海战略》读书笔记

《蓝海战略》一一读书笔记(王振洲S100473蓝海战略这本书的主要介绍了两个理念,一是超越产业竞争,另一个是开创产业竞争。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战略布局图、蓝海战略的顺序和利益模式、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的六项原则以及战略的四个组织障碍。 全书一共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蓝海战略,主要有怎样开创蓝海以及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和要构建的框架;第二部分是如何制定蓝海战略,主要有如何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怎样超越现有需求,同时还要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第三部分讲的是执行蓝海战略,主要有要克服关键的那些组织障碍,还要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最后有介绍了一些蓝海战略的可持续性及更新状况。 蓝海以战略行动作为分析单位,战略行动包含开辟市场的主要业务项目所 涉及的一整套管理动作和决定,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指出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 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景框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 第一章开创蓝海。 产业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持续演进的,操作在改良,市场在扩张,市场主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蓝海的市场空间是瞄准未来还没有出现的行业,这些行业还存在尚未开发的市场,没有竞争。 此外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游戏规则,大家各凭自己的本事,天高海阔凭鱼跃,是一种新时代有活力的战略。 为什么说开创蓝海势在必行呢?有五方面的原因: 产业生产率提高,产品数量增加,供大于求;产品与服务的流通加速,价格战愈演愈

中国近代航空发展史

中国航空发展史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发明和创造的风筝、火箭、孔明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从18世纪后半叶,气球、飞艇先后在西方研制成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航空知识传入中国。首先是航空新闻和科学幻想小说,其次是外国飞行家来中国作飞行表演。中国政府也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航空,购买气球和飞机。但直到1949年,中国的航空事业还十分落后,发展极为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航空发展史的浅述,意图使大家对中国的航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引发人们对于中国与西方航空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近代史;航空;发展 1855年,上海墨海书店刻印了《博物新编》,其中介绍了氢气球和巨伞图。《天上行舟》画的是航空设想。在中国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是1901年石印的《皇朝经济文编》中的《飞机考》。1903年以后开始出现翻译和编著的航空科学幻想小说。 博物新编

气球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武备学堂数学教习华蘅芳制成直径5尺(约1.7米)的气球,灌入自制的氢气成功飞起。这是中国人自制的第一个氢气球。 飞艇澳洲华侨谢缵泰于1899年完成“中国”号飞艇的设计。“中国”号飞艇用铝制艇身,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谢缵泰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他不得已把“中国”号构造说明书寄给英国飞艇研究家,获得很高评价。 飞机冯如于1909年9月造出一架飞机,9月21日试飞成功。在国外制造飞机著名的中国人谭根于1910年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水上飞机,夺得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冠军,后在菲律宾创造了当时世界水上飞机飞行高度的纪录。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立是从筹建空军开始的。1913年9月正式成立的南苑航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先后训练出4期飞行学员,共159人。之后成立的还有广东军事航空和东北军事航空,为我国的早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1913年,北洋政府在筹办南苑航空学校的同时,也购买了修理工厂的设备和器材,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从1919年起,各省相继办起了修理厂。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杭州笕桥航校修理厂、南京首都航空工厂、上海高昌庙海军制造飞机处、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武昌南湖修理厂。 1934~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与美国、意大利合办了几个工厂,其中有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主要也是装配、仿造和修理飞机。近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于1918年的海军飞机工程处,以后有广州飞机修理厂,以及30年代建设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和杭州保险伞厂,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成都飞机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制造厂等。 海军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工厂,以制造水上飞机著名。 广州飞机修理厂:是中国早期制造飞机的第二个工厂。 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1934年2月中美合办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 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1935年1月,中国与意大利4家航空公司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意式飞机。

《蓝海战略》概要

1、作者的两个发现: 1)没有永远卓越的企业; 2)没有永远卓越的行业; 2、蓝海战略代表着战略管理领域的X式性转变,即葱花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的转变。蓝海战略是基于价值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的创新,是基与对现有市场现实的重新排序和构建而不是对未来市场的猜想和预测;既可以出现在现有产业疆域之外,也可以萌生在产业现有的“红海”之中。蓝海战略鼓励企业去冲破充满血腥竞争的红海,开创无人争夺的市场空间,把竞争甩在脑后。 3、传统的迈克尔·波特企业竞争战略五力结构和三种战略选择: 五力:供方侃价能力、买芳侃价能力、替代品、市场门槛和市场跟随者。三种战略选择:成本领先、差异化、专业化 4、开创蓝海的作用: 开创蓝海对利润和增长的影响 新业务项目收入上的影响 利润上的影响 红海项目蓝海项目 5、开创蓝海的紧迫性与日俱增: 1)科技的加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厂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达到前所未有的纷繁多样: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供应超过了需求; 2)全球化的趋势使情况更加复杂化:产品和价格的信息瞬间传遍全球; 基于以上因素,产品和服务加速“货品化”,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利润率不断下降。而且,根据对世界主要品牌的研究证明一个趋势:各种品牌已经变的越来越相似,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基于价格做出选择。

6、战略行动(strategic move),而非企业或产业,才是解释蓝海的开创以及持久的上乘表现的最佳分析单位。一个战略行为,包含着推出一桩开辟市场的主要业务目标所涉及的一整套管理动作和决定。 7、价值创新:蓝海战略的基石(P14): 企业的战略行动,才是把开创蓝海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区别开的一贯因素。身陷红海的企业采用的都是常规的方法,也就是在已有的产业秩序中树立自己的防御地位,竞相去击败对手。令人吃惊的是,蓝海的开创者根本就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采用完全不同的一套战略逻辑,也就是我们说的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在价值创新的指引下,你不是把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是放在全力为买方和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争夺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 价值创新对“价值”和“创新”同样重视。只重价值,不重创新,就容易使企业把精力放在小步递增的“价值创造”上;只重创新,不重价值,则易使创新仅为技术突破所驱动,或只注重市场先行,或一味追求新奇怪异,结果是常常超过买方的心理接受能力和购买力。 只有企业把创新与效用、价格、成本整合一体时,才有价值创新。 8、价值创新与“竞争的战略思想”(P15): 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战略思想中最广为人们接受的信条,即价值和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常规认为,一家企业要么以比较高的成本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要么用比较低的成本创造还算不错的价值。这样,“战略”也被看作在“差异化”和“低成本”之间作出选择。 10、基于竞争的红海战略假设,产业的结构条件是给定不变的,而企业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