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剖析政府机构改革典型案例

剖析政府机构改革典型案例

剖析政府机构改革典型案例
剖析政府机构改革典型案例

剖析政府机构改革典型案例

——随州市“大部制”改革之路

王洁盛宏伟张中华朱丹王志鑫①

摘要: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已进行半年了,各级地方政府也将开始部门改革。

随州市“大部制”改革自2000年开始已有8年历史,通过研究随州“大

部制”改革,可以为地方各级政府改革提供经验和教训。我们通过调查

发现随州“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主要存在强势部门“改不动”,内外部

压力重重,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等问题。调研结果给我们的思考是:一、

改革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改革过程中要注重部门间的协

调;三、职权集中后要解决好权利监督问题;四、机构合并、设立要有

科学论证、决策过程。

关键词:随州大部制权利利益监督

Abstract: The “big system” reform of the State Council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a half year, and all levels of Local authority will also start the department reform. T he “big system” re form of Suizhou started from 2000 and already has a history of 8 years. The research of Suizhou “big system” reform will provides experience and lesson for all level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 we found that in the reform process some strong department “remain unchanged”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s pile up, and there isn?t any perfect safeguard system. What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result gives us is: the reform is a process,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get it done at a stroke. And in the reform process we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among departments. What?s more, after the authority centralism we must solve the right surveillance problem. Above all, the merger and setting up of organizations must have a scientific examin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key word: Suizhou, “big system” reform, Right , Benefit , Surveillance

①王洁,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0601班;

盛宏伟,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0502班;

张中华,法学院法学0605班;

朱丹,公安学院治安0602班;

王志鑫,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0502班。

一、前言

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第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开始。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中国一大热题。这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是为了谋求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机构和体制结构,使其逐渐实现向大交通、大农业、大科技管理方式的过渡。

从2000年开始,湖北省随州市以升格为地级市为契机,在初建时经济基础状况较弱,改革成本较低,行政包袱较轻的天然条件下开始了精简机构的“大部制”改革。2000年6月出台的《随州市直党政群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方案》,其基本思路很清晰,就是“合并同类项”:该方案主要强调了用三大原则“合并同类项”:职能基本相近的单位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设置;职能衔接较紧的单位采取挂牌设置;职能交叉的单位能不单设的尽可能不单设。内设机构设置时,也不搞“上下对口”,而是综合设置科室,统一确定机关人事、财务,原来配备的文印员等工勤岗位全由机关干部兼任,财务全部集中到市财会核算中心管理,工作由各单位办公室负责承担;科室领导职数统一定为一科(室)一职,绝大多数单位纪检、工会和机关党委(党组)也没有配专职干部。全市七成多科室仅设一人,自己管自己。在这个方案的指导下,随州开始了“大部制”改革。经过严格有效的措施,随州市编制总量从5569名减少到5134名,精简率达8%.当时市本级只有行政编制860名,跟周边地市相比少了三分之一左右。随之而来的是随州市政府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政府机构精简带来的种种便利。

如今,随州市的大部制改革已历经八年。随州市八年的改革,有得有失,一路坎坷。八年来,随州市趟着“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严格控制编制,合并机构设置。行政编制比地级市前精减435人,财政供养系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前随州市市长李红云在接受采访时曾用一句“改革试行八年以后,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大部门制的优越性。大部门制一方面节省财力,关键是运行灵活,运转有效,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模式,所以我们把它坚持到现在。”来表达在改革中他对大部制的真切感受。

随州的大部制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中也曾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如今,机构数量也由最初的55个退回到了64个。但随州市毕竟将大部制改革坚持至今。到底是怎样的信念和何种措施,使随州市的大部制改革一路乘风破浪坚持到现在?又是怎样的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使随州的大部门制得以顺利而又良好地运行?我们带着这些疑惑开始了这次调查。

二、改革历程

(一)改革背景

随州早在1986年就申请与湖北荆门、鄂州一起升级为地级市,但未成功。2000年,国家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如火如荼进行,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随州再次适时提出升格为地级市的请求,同年6月25日,获得国务院批准。

随州市进行大部制改革是一种自觉行为。随州升格为地级市,在原来省管市的基础上组建机构。升格以后,广水市按由随州代管的县级市运行,随州市一个市里面的编制则划分为两块,一个是地级市随州,一个是随州的曾都区。当时刚刚升格的随州市面临两个主要困难:1、公务员编制受限制。当时省委领导强调升格以后不增加编制,保持一种高效的运行机制。由于公务员的编制受到严格限制,按照原来地级市的组织架构来组建机构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随州市在政府组织架构上做一些新的尝试。时任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也有意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因而给予了大力支持。2、财政吃紧,财力短缺。作为一个刚刚升格的地级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配套措施以及方方面面的改革无疑都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而随州市2000年的财政收入只有5.85亿元,财政资金短缺。

在这种时代与社会背景下,大部制改革呼之欲出。随州临时组建的领导班子,经过商量后提交了《随州市直党政群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方案》。在充分考虑到随州底子薄、经济基础较差,所管理的行政区划比较少的实际情况后,方案的主要核心确定为精简机构。这份方案力求精简机构的内在正好符合国家地方机构改革的要求,很快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批准,当年11月初就开始正式实施。

(二)改革发展概况

随州的机构改革指向目标是建立大部门体制,即政府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将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中。从而达到精简机构与人员,减少开支的目的。

新生的随州市不受机构设置的旧惯例和规则限制,更易于构建新的机关体系;上级领导的支持也是改革能进行的坚强后盾: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力挺”随州的改革。这些先天性的条件是随州“大部制改革”能顺利进行的关键。

随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在改革中起设计与把关作用,改革遵循三大原则:职能相近的单位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设置;职能衔接较紧的单位采取挂牌设置;职能交叉的单位能不单设的尽可能不单设。不搞上下对口和横向看齐。

随州改革采取了先整合机构再选用干部的做法。在所有的机构进行整合后,开始在原有曾都区和后划归入的广水市公务员系统内公开选调。根据精简后的哪些部门需要多少工作人员来制订选调计划,这样提高了选用公务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很多单位都是几块牌子,一套班子。精简机构的另外一个办法是与下级政府实行“错位设置”。直接服务群众的部门,在区、县一级的人员编制远多于市里。比如随州市下属的曾都区设了移民局,市里则只在民政局内设一个移民科。把人力放在群众最需要的部位,提高服务质量,避免系统内“闲置”干部的存在。

内设机构设置时,不是“上下对口”,而是综合设置科室,统一确定机关人事、财务,不单设科室,工作由各单位办公室负责承担;科室领导职数统一定为一科(室)一职,绝大

多数单位纪检、工会和机关党委(党组)也没有配专职干部。在机构内部中也讲究精简:全市成立一个财会核算中心,所有单位不再设财务科,各单位只设兼职的报账员;过去行政机关配有专职的文印员、通讯员和收发员等,改由机关干部兼任。

经过有效严格的措施,随州市编制总量从5569名减少到5134名,精简率达8%.当时市本级只有行政编制860名,跟周边地市相比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后来一直坚持在2~3年内只允许暂按定编数的80%选调工作人员,留下20%的编制逐年用来招考公务员和接收军转干部。市直机关可用行政编制1076名,实有在编在岗行政人员878名,节余编制198名。改革后的随州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系统减少的机构都在2个以上,直属事业单位减少的更多。据统计,全市在岗的行政人员比原随州市减少近250人。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年工资2.5万元计算,此项一年就节省开支近700万元,这还没考虑同时大大减少的办公或行政成本。随州市在总结改革经验中认识到,只有严格控制编制,才能较好地抑制住机构及人员的臃肿膨胀,才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政府支出,为纳税人省钱,把更多的行政和财政资源用在为群众服务上面。

(三)改革中的特点

通过调查,我们体会到随州“大部制”改革的独特之处,以下我们从几个直接易察的角度入手来阐述其特点:

1)“一套人马,几块牌子”成普遍现象

按照确立的三大改革原则,随

州将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集中在

一个大的部门中。同时采取了先整

合机构再选用干部的做法。在所有

的机构进行整合后,开始在原有曾

都区和后划归入的广水市公务员系

统内公开选调。按精简后的哪些部

门需要多少工作人员制订选调计

划,这样提高了选用公务员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因此很多单位都是几

块牌子,一套班子。由于部门众多,

本文中我们只根据文章论述需要举

例若干。

调查中我们发现,随州政府按

照各个部门的不同职能与特点采取了不同合并方式。一些职能相近的机构被合并,有的只挂牌不单设。比如,外事、侨务和旅游合并,设立“外事侨务旅游局”;文化局、文物局、体育局、新闻出版局合并统称为“文体局”(图2)。此外,社科联、作协、文明办、网络办、外宣办都挂在宣传部;党史办、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档案局、档案馆也合并成一个机构;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台湾工作办公室和台湾事务办公室是一家。由于湖北省一级的政府还是传统体制,为了应对各项职能,随州的不少机构门外同时挂了几块牌子,但都是同一套班子。比如: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市党史办、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四块牌子、一套班子。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农业局的一个科级机构,同时加挂市农药监督管理站、市土壤

肥料工作站、市植物检疫站、市植物保护站、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市种子管理站、市农

业科学研究所的牌子,都是同一套班子。紧把编制关的相关部门对我们的解释是:对于农业

这块,地市(州)就是二传手,自己不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工作弹性很

大。不该开的会不开,不该做的事情不做。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整合后,随州市政府组成部

门和直属事业机构共25个,比一般地市州少10个以上。 表1为随州市政府组成部门名单

2)领导不配秘书 大部制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从数字

看,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制成效明显:湖北全省地市财政供养系数控制目标为1.8%,随州市

直部门仅为0.3%,全市为1.6%。

目前各地级市的政府部门大多由一位市长具体管一个领域,配备一位秘书长,秘书长下

属一个科,科下面还有几位科员,市长身边还有一位秘书,有工作任务和决定时,经过市长

到秘书,秘书到秘书长,秘书长再下到科长的过程,科长再具体分给某人落实。而在随州,

文体局

文物局 文化局 体育局

新闻发展局 图2

表1

所有的“四大家领导”全部都没有专职秘书。每个市长有一位副秘书长跟着分管的一块,市长、秘书长包括科长,从决策到落实就这三个环节,市长一旦有决策以后,秘书长就协调到每个部门去了,编制缩小,费用降低,工作传达办理的环节简化,提高了效率。领导如果确实因为工作需要配备秘书,可以写报告,但到目前没有一个领导写报告。随州的领导能长期坚持不配秘书,这让我们有些意外,因为据我们了解,在全国的地级市里面“四大家”主要领导没有配专职秘书还是比较少的。经过这种合并,看似加重了相关干部的工作量,实际上减少了很多内部之间文字上的甚至于事务性的纠缠,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来办实际的事情。不需要几个部门平衡的协调,指示直接下达,中间减少了很多环节,也减少了工作量,运行效率很高。

3)任何人、任何情况下,公务员队伍不壮大

在媒体对随州市时任市长李红云的采访当中,我们了解到,随州市的“大部制”改革把“任何人、任何情况下公务员队伍不壮大”作为一条基本的改革原则。而在对随州改革的具体调研中,我们发现这条原则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大部门制改革意味着随州市的公务员必须承担更多的职责和风险,更加繁忙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提高收入。另一方面,机构和人员的精简必定造成富余人员需要离开干部队伍,在公务员队伍中的竞争与压力倍增。随州的领导班子经常面临下属机关系统要求增设部门,要求增加公务员编制的压力。这种压力非常大,几乎逢会必讲。

但在实际的协调中,相关部门综合在一起运作往往更高效。相近职能的部门互相结合,节省了分开时部门间必须的沟通时间,避免部门间的扯皮推诿。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高效地完成一项职能。如果分很多部门,就需要协调别人,同时自己内部的协调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花费很大的物力和人力来平衡,不利于一项政务的完成。随州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我们了解到:随州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吸收新鲜血液到乡镇去锻炼,锻炼以后当部门空一些岗位时就从选拔一些人进来,如果没有岗位就让他们在下面继续锻炼,有岗位再进来。其次,部门的设置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政府开常务会议,到编委会开会,再到市委常委会议,最终决定要不要搞。而之前有个严格的前提,在不影响城市发展及影响国民经济的情况下,一般不研究这个问题。这样使随州机构格局得到比较好的保持,现在有了比较好的机制,要实现这个目的需要顶住来自公务员内部的巨大压力,难度是很大的。

4)秘书长当秘书用科长当办事员用

经过随州“大部制”改革和八年的保持,部门规模虽小有反弹,但相比其他地市级政府系统仍体现出一个明显特点:编制少。如:“大宣传部”只有14个编制;市委办包括秘书长加起来29个人;“随州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市党史办、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四块牌子、一套班子,仅有12个编制,却还有2个没有到位。

升格后的随州市编制总量从5569名减少到5134名,精简率达8%。自2000年至今,全市财政供养系数连续7年出现负增长。其中市级机关编制始终严格控制在907名,实际到岗仅869名,比一般地级市少近20%。

机构撤并后,随州各单位人事、财务一般不单设科室,相应工作由办公室承担,财务全部集中到市财会核算中心管理。仅设一人的“单人科室”在全市占七成以上,正所谓“秘书

长当秘书用,科长当办事员用”。如市编办,有3个科室,只有4个编制,司机师傅兼做保洁、打字等。

原有编制大大压缩,按我们的设想,公务员们工作压力增大,而相应的待遇并没有提高,很容易造成干部的不适应。事实上也造成了随州干部队伍常有要求增加编制的呼声。但随州政府始终坚持“编制和部门设置不可以谈”的原则。而人员紧缺催生了一套独特的办事“气候”。

人手减少了,更多时候要求几个部门互相合作协调,此时需要建立一个沟通机制。在工作实践中,随州的很多部门都设置了一个独特职位——办公室秘书长。一个部门忙不完时,秘书长就负责统一调配,让其他部门的人过来协助;加班的频率也大大增加。几个部门是一套班子的,迫使干部学会统筹安排,避轻就重。慢慢地,“不该开的会不开,可以不下乡的就不下乡,不用发的文件就不发”已经成了随州公务员队伍中的共识。此举大大节省了行政成本和财政成本,但资源整合得更好了。我们认为,这说明了公务员队伍的工作效率还大有潜力可挖。本课题的几位作者都曾在政府机关中进行过社会实践,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公务员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增加一些工作量是可以承受的。但长期相对清闲的工作环境造成公务员工作抗压能力不强,应变性弱,工作效率不高。随州的“大部制改革”带给很多干部“阵痛”之感,此时,随州领导班子的坚持是改革能够走得更远的保证。

三、现状

(一)组织基本情况介绍

1、政府组织机构图示

2000年6月,随州获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11月随州市的地方机构改革方案得到省里批准,开始实施。随州市编制总量从5569名减少到5134名,精简率达8%,当时市本级只有行政编制860名,跟周边地市相比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2005年市里一家协会换届选举,向省主管单位递交方案没有获批,理由是该协会不是独立单位。因此只好将该协会重新“分离”出来。

此后,市里又有五六个部门也因类似原因而单设出来,还有的是国家要求必须新设的机构。机构由最初的55个退回到64个。但比起诸多兄弟地级市,随州仍少10个左右。目前,市直机关可用行政编制1076名,实有在编在岗行政人员878 名,节余编制198名。

现在随州市政府的主要组成机构有24个,具体部门如下图所示。

图3

2、各部门合并情况

随州市的改革很具地方特色。在访问中我们知道,随州大部制改革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经济委员会与国资委合并成立经贸委(如图4),以及12个相关部门的合并成立了农业局(如图5)。

图4

经贸局中“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既是经委的人,又是国资委的人,身兼数职。在改革的试点中,随州市探索出这样的机构设置更好。这些部门综合在一起运作比分开运作更有效率。在实际运作中,国资委、经委、中小企业局、信息产业局都在一个部门。此部门有20多人,对口上面的5个部门,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也就更好地促进了随州市经济的发展。

图5

随州市在改革中把农业、种子、化肥、农药等12个部门合并为农业局。一套人马,13个人。在2007年防治农业病虫害的工作中,这套人马高效运转,一管到底,避免了在分设很多部门的情况下既要协调别人又要在内部协调上花费很多财力和物力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效能,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图6

现在随州市的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国有资产交易中心都坐落在同一栋楼中,共7人。这种精简人员、节省办公空间的做法获得了省里的高度认同,湖北省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认为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3、现主要部门职能

(二)优点

1、有利于问责和监督

随州通过大部制改革,精简了政府部门和机构数量。目前的政府部门机构数量是64个,比兄弟地级市少10左右。相关部门的职能整合,大大减少了职能交叉和权责不明晰的现象。按照传统做法,在面对一项综合工作时,通常是建立一个由涉及到的各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来解决问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利益可得的问题多方插手、互相牵制,而无利益可得的问题则互相推诿、无人过问的现象。而通过大部制改革,相关职能部门合并之后则大大减少了政出多门、互相推诿的现象。有关责任直接问责到部门甚至直接问责到个人,这就使问题能更有效、更快速的处理。另外,大部制改革之前,一些政府部门往往是集决策

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的,这样就很不利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而在大部制改革之后,大部门的职责主要在于决策、协调和监督,具体的操作执行则由各专业管理局负责执行,这样就使得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也就更有利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2、一站式服务

随州市在进行大部门制的有效探索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以随州市的社保工作来说,社会保险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每件事,每笔账都影响着群众的切身利益。随州有52万多名参保人员。而他们统一由随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负责。随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设的“四保合一”,“六户合一”副处级事业单位,承担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结算、保障信息等方面的工作,为这52万多名参保人员提供社保登记和核定、记账分账、个人账户管理、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管理等工作,定编27人,一个单位与上级五个单位对口。2001年为了解决社保中心人手不够且缺乏监督和制约的困难,建立了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一厅办结业务,按社会保险工作环节设置七个科,各科之间工作相互衔接,相互监督,既方便群众,又提高了效率。另外社保中心还把每年200项工作、40多项指标分解到科室,并将工作完成时间与完成质量与个人考核、奖惩挂钩,这样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便利。

3、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最主要职能之一。政治体制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组织保证。大部制改革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根据垂直方式进行管理,设立了很多部门管理特定的事务,分工很细,以对国家经济进行全面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行政模式,建立有限政府行政模式。政府应该尽可能的退出市场,把一些事务交给市场自己处理,而不是什么都管又什么都管不好。特别是对于一些政府失败的领域更是如此。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更应扮演一个服务者的角色。而在“大部门体制”中,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其职能由一个集中的大部门统一行使。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职能交叉和互相推诿的现象,简化公务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横向协调的困难,使政府更能统领全局,抓好经济工作重心。

4、降低行政成本

改革后,由于随州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系统的机构比周边地区少2个以上,全市行政人员比原随州市减少近250人。若按每人每年工资2.5万元,此项一年就可节省开支近700万元。再加上由于机构精简、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手续的减免以及一些相关会议等的减少,一年的办公或行政成本可降低近千万。另外随州市改革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领导不配秘书”。随州市改革后“四大家领导”全部没有专职秘书。按随州市政府的设置来看,如果每人配一个秘书,就得有30多个秘书,编制就一下子上去了。于是当时的随州市市长李红云坚持不配秘书,其他领导如需秘书就打报告,但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领导写报告,不配秘书的传统也就一直坚持到现在。于是也就有了随州“秘书长当秘书用,科长当办事员用”的形象说法。下表是随州市2004年的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与咸宁市的比例对比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04年

由此可见,随州市在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后,行政支出确实比其他地级市减少了很多,这样就更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对随州市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很有好处。

5、资源整合,办事效率提高。

改革后,一些职能相近部门进行了重组和合并。这种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一种资源整合。它涉及到政府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服务机制以及人员任用和配置问题的改革。这就要求随州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统筹考虑机构合并、职能整合、人员优化与领导安排,统筹考虑协调机制与监督机制、行政审批制度等等。这种资源整合不仅使各部门的优势资源更加集中,能够“集中优势兵力”,使一些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还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一方面,由于实行大部制改革后,职能相近部门进行了重组,大大减少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要处理的事务往往在自己局内进行协调就可以处理,这就避免了到权责交叉部门多处审批的困难和时间上的延误。另一方面,由于整合后机构人员减少了,而需要处理的事务不减反增,推诿塞责、“踢皮球”的现象大大减少,这就充分的调动起了机构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效用。因此,政府的办公效率在改革后反而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政府管理也就更侧重具体性、直接性和执行性。

四、存在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

探索实行大部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

湖北省随州市成立以来,以“推行大部门体制、打造经济型政府”为目标,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铁腕管机构、人员编制,初步探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

模式,较好地遏制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膨胀。探索推行大部门体制后,随州市的编制总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使全市行政编制、政法编制总量从原省直管的随州市和广水市的行政及政法编制总量5569名减少到5134名,减少了435名,精简率达8%。从2000年至今,由于较好地推行了大部制,全市财政供养系数连续6年出现负增长。

在对随州市进行调研以后,我们看到了随州市在大部制改革中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认为随州市的大部制改革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改革主要依靠人治,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和制度保障随州市八年改革的推行,主要依靠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随州市政府领导的坚持,人治因素过大。

随州市的大部制改革是在随州刚刚升级为地级市,随州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拉开序幕的。随州建地级市时间晚、基础差、财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随州市领导一直坚持大部制的行政体制。随州市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靠市领导的强力坚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放在随州市领导面前的一大难题,也是我国大部制改革在地方顺利推行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上没有制度保障

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所说,对权力的约束与监督问题是进行大部制改革的挑战。

我国目前的监督体制是多元化的体制,监督的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多、渠道多,但监督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国目前的监督体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对于政府的监督,其监督主体既可以是人大、司法机关、部门的上级和领导,也可以是广大群众和舆论媒体。但在实际运行中又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机制,这就使得多种监督主体在监督时彼此既有交叉,也有空隙,职责权限不清,又缺乏沟通和协调。实行“大部制”管理后,一个部门的权力更大,能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改革思路,重构政府权力结构和政府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随州市在这八年的改革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坚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方式,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在内部监督体制上,随州市坚持用制度管人,如随州社保中心建立了督办监督制度,以制度管人。在外部监督上,设置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负责每年对随州市各个部门进行评议排名。与此同时,随州市领导还通过明察暗访、督办督察、受理市民的举报等方法对随州市的各个机构进行监督。

在这八年的改革中,随州市在权力监督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随州市在对部门和机构的监督中主要还是依靠随州市政府内部的监督。如何做到既有效利用内部监督体制进行监督,又保障人大监督和公众监督的真正实现,确保随州在大部制改革后能保证部门权力不被滥用,是随州市在大部制改革后面临的问题。

(三)随州市在“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经受了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改革阻力很大。

外部压力: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按照上下对口的方式来设立的。这种行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沟通,有利于管理的有序,但它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随州市在大部制改革之初并没有大部制概念,改革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精简机构,减少行政人员,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000年出台的《随州市直党政群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方案》不搞上下对口,不搞横向看齐,基本思路是“合并同类项”:职能基本相近的单位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设置,职能衔接较紧的单位采取挂牌设置,职能交叉的单位能不单设的尽可能不单设。

于是,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台湾工作办公室和台湾事务办公室合并成一家;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市党史办、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四块牌子、一套班子;文化局、文物局、体育局、新闻出版局合并统称为“文体局”。

随州不仅在党政机关设置上大动干戈,同时还严格事业单位的规模。有的事业单位最多加挂了7块牌子。市农业局下设的农技推广中心,同时加挂市农药监督管理站、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市植物检疫站、市植物保护站、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市种子管理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牌子。

在内设机构的设置中也贯穿着“精简”:全市成立一个财会核算中心,所有单位一律不设人事科和财务科,各单位只设兼职的报账员;并且,过去行政机关配有专职的文印员、通讯员和收发员,改革后绝大多数单位的这类工作由机关干部兼任。

新成立的随州市设置了55个市级机构,比其它地级市少设11个机构(党委2个、政府3个、群团4个、直属事业单位2个)。

不仅机构“瘦身”,人员也“减肥”。随州市本级只有行政编制860名,与其他地(市、州)相比,几乎少了近三分之一,并且还留下20%的编制的空缺,用来逐年招考公务员和接收军转干部;整个市的编制总量从建市前的5569名减少到5134名,精简率达8%。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机构设置,随州市政府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受了很多的压力。湖北省随州市编办主任夏明元用“坚决反对,多方干预”来形容一些上级部门的态度。有些上级部门以不重视或者担心拨款是否能够真正用到本机构为由而对随州市政府施压,要求设置上下对口的部门或者机构。

内部压力:

随州市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经济型的政府,随州市大部制改革也是在随州市财政紧张的背景下开展的。在推行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往往一个部门担任了相比于其他地方由几个部门承担的职能,随州市政府官员的工作量也相应比其他地方的官员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随州市曾引发一场要求和其他部门看齐,和其他地市看齐,要求回归全面对口的浪潮。如何做好随州市各级政府官员的工作,形成坚持大部制改革的统一思想,是随州市大部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随州市“大部制”改革没有反映大部制实质特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

大部制改革的实质在于内部机构分工,建立“小三分”机制:即,一些机构专门行使决策权;一些机构专门行使执行权;一些机构专门行使监督权。而现行随州市大部制改革是一种浅表性大部门制,和十七大提到的大部制改革还存在差距。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认为,随州的改革具有大部门制的特点,但还没有反映大部门实质性特点,即十七大提到的权力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问题。它还是在原有的行政结构框架内实行的机构改革,是浅表性大部门制,不是深层次的大部门制。

随州市在改革中坚持人员编制限制和机构数量限制的双限制,但在缩减机构上采取的是一个班子、几块牌子的合并模式,没有做到真正的大部制。这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五)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还不够,未能真正撼动强势部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曾说:“中国的…大部制?改革很难一步到位,而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应该选择那些职能交叉突出、涉及公众、服务对象广泛、外部改革呼声比较大的部门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而且一定要把结构调整和功能的定位进行有机结合。在设计机构改革方案时,要借助专家力量,加上民众的讨论,坚持科学性,立足长远,用智慧和制度规范…大部制?改革。”这是我国大部制改革面临的现状。随州市在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同样面临改革机构的选择问题。但作为一个地级市,随州市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比较弱势的单位,未能真正撼动强势部门。

“我们现在实行大部制都是针对相对弱势的单位,强势部门我们一个都不敢动,怕得罪上级主管单位!”2008年3月7日,湖北省随州市编办主任夏明元曾这样向某报记者袒露该市大部制改革过程中的无奈。

中国大部制改革的阻力在于利益的重新分配,在人员的再次安置上。虽然随州市的大部制改革是在随州市升级为地级市的情况下开展的,包袱较轻,“一张白纸好画图”,但是由于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随州市在机构设置上依然需要考虑实体利益部门,以顺利开展工作。

随州市政府一位官员坦陈,现在实行大部制的部门,都是业务相对边缘的部门,而那些垂直领导的部门和业务要害部门,尚有很大整合的空间。该官员举例,“国土局和规划局职能重叠的较多,农业局、林业局和水利局管的都是农业上的事,地税局与财政局业务联系非常紧密,技术监督局和工商局两者工作相近。但随州大部制改革没有对这些机构进行整合。”(六)随州市的“大部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不能摆脱“精简—膨胀---精简”的怪圈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部委已进行过5次改革。我国历次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成效同人们的预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尚有不少差距,许多时候还未能跳出“精

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随州市从2000年开始改革以来也经历了同样的状况。首先,科协从科技局分离。2000年科协被并到科技局,但2005年因上级部门的要求,科协重新单独设置。此后,市残联、规划局、宗教局、法制办等也因类似原因而单设出来。另外招投标监督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安全监督局等也因工作需要而增设或重新单独设立。

现在随州市的机构已经由55个上升为64个。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需要随州市政府进行更深的探索,更需要我国尽快出台大部制改革方案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五、前景和展望

(一)今后的改革思路

从1982年开始,我们已经经历过五次大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落脚点基本上是“精简、统一、增效”。而此次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更多强调的是部门整合和职能整合的有机统一。即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政府管理的“大部门体制”,主要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最早探索实行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研究显示,目前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内阁机构大多实行“大部门体制”。

中国几十年来都是中央高度集权,有一定优势,符合过去的实际,但也逐渐成为一种弊端。很多地方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要集中到中央,权力集中到中央,矛盾也汇集中央。十七大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经济同世界越来越接轨的情况下的,对政府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的大部制改革首要坚持的是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建设服务型政府。大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然后通过职能转变,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最后达到一个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利的这样一个行政管理体制。推行大部制仍然是在中央层面进行的改革探索。从现实情况看,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职权,尚需时日。但是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的体制改革都要着重解决几个大的基本性问题:第一,如何以政府职能转变服从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历过五次政府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的政府整体上由一个计划经济的政府转向市场经济政府,这个政府转型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政府转型,我们的经济社会不会发展到今天。从目前来看,政府在改革中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任务相当繁重,特别是市场机制还不成熟,经济增长还是一种粗放的方式。

以经济发展方式为例,我们遇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以“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换来了一个经济的高增长。如果我们不转变增长方式,经济很难持续。第二,通过增加出口,扩大对外贸易来拉动我们经济增长,这样我们内需对经济拉动就比较小。我们要改变这种过多依赖外贸拉动经济方式,转变为内需拉动经济方式,。这两个问题在我们国家都与政府有关联,与政府行为有关。所以能不能进行这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政府管理。

第二,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机构调整如何适应基本公共服务要求;

现在政府体制改革到现在,已经20年了,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从改革中获利益,但是出现明显的贫富差距,有一些老百姓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民生问题解决了,其中的作用因素很多,但都与政府有很大关系,如果政府在财政收入多了以后,不能花在老百姓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方面的话,公共服务不能及时供给,民生问题就很难解决。所以提供公共服务也是政府的责任。

以这次的中央大部制改革为例,表现在更加重视就业、住房、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建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进一步落实食品综合监督责任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民生问题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政府改革关注的重点领域。

第三,政府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如何有机统一

我国的改革正进入全面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传统的体制中的某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需要进一步在加快改革中解决传统体制的问题,以推进制度创新;另一方面,改革发展又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这些年来,利益结构的变化包括某些利益集团的形成,都给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不仅要打破旧制度,也需要根据新阶段的新的问题来建设新制度。用新的制度促进和支持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政府的机构调整如何同加强新阶段的政府自身建设相结合。

现实中,政府自身建设的一系列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同政府转型相联系,政府转型实现不了,政府自身建设中的某些体制机制性的矛盾问题也是解决不了的。也就是说,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已成为全面改革的关键,也成为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这些年的改革,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政府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政府改革成为牵动全面改革的关键和重点。从现实的情况看,新阶段的政府改革着重要在三个方面能够有所突破:

第一,实际地推动政府转型,就是说,要从原来的经济建设型政府真正转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上,从原来的行政控制型政府切实转到服务型政府上来。也就是说,新阶段政府改革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同过去有所变化。

第二,解决政府现在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改革的相对滞后,行政成本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社会各方面对政府在某些方面的效率不高也提出一些意见。也就是说,在这一次行政政府改革当中,如何通过一个“大部制”的改革来解决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这样一个突出问题。

第三,政府改革要同建立良好的公共治理结构相联系。我们现在的某些体制机制性的腐败问题,都同我们现行的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不分相联系,也同社会的参与、监督渠道不畅相关联。所以,如何建立一个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体制和机制,如何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需求,使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事务。这就对新阶段的政府改革提出一个基本性的要求,这就是要尽快建立良好的公共治理结构。

(二)改革过程的注意点

1、改革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过程,就是说现在要利用12年时间,来达到建设一个现代型的管理机构体制框架,所以说在改革的推进策略上我认为就要非常慎重。就是说,因为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国,所以中国搞行政体制改革有几个基本前提:第一,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不会引起社会大的震荡。第三,不能造成政府管理大的混乱。这是几个前提条件,在这样几个大前提下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行政体制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包括在大部制改革方面应该选择若干方面进行试点、示范,选择的标准是职能交叉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的,社会公众认可度也比较高,在这样一些领域可以选择一些

大部制改革的试点、示范,这种试点、示范既可以在国务院层面展开,也可以在地方展开。这样把示范的经验总结以后,然后逐步再推进。在12年之内,就是从2008年―2020年,建立全面小康社会大目标下,不会是一届政府来考虑,通过大部制试点,有些成熟以后,才进行跟进或者推广。所以说,“大部门体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应当把握趋势,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又应当把握节奏,审慎稳妥,循序渐进。

2、改革过程中注重部门间的协调

利益的问题已经成为扭曲改革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背景下,尽快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高层次的综合性的改革协调机构,能够摆脱各类利益因素对改革决策的影响,能够纠正改革的扭曲机制,尽管建立改革协调机构不属于大部门制的基本范畴,但从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看,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也应当考虑改革协调机构的建立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过去有过经验,现在也有教训。所以,我很迫切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比较超脱的改革协调机构。

3、职权集中后的监督问题

此次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更多强调的是部门整合和职能整合的有机统一。即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机构改革以后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个机构的编制庞大和权力集中的问题,从而可能出现腐败和其他问题。所以在把职能相对统一以后,还必须要加强对这个部门监督机制,使权力在一个相对公开、透明的过程中运行,保证公共权力的公平、公正。

4、机构设立的决策

大部制要求政府部门的横向覆盖更宽泛,但纵向层级减少,即政府管理体制纵横架构的科学化。实际上是要从上到下来讲是减少层次,从左右角度来讲是减少数量,它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组织效率,以及执行效率,当然要成功的话,实际上需要有很多具体的条件。但是机构的设立应该有一个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过程,这样的话,才有可能从真正公共利益的角度,从整个组织效率的角度来设置出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案,而且能够实施。但是如果只是按部门利益则来决定自己的部是取还是舍,每一个部门都会想出自己的理由,当每个人都想出很强有力的理由的时候,它就会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

(三)对大部制改革的展望

真正的大部制什么时候实现呢?根据政府体制改革的规划,相关部门改革工作的推进,以及考虑到事业单位改革的速度、力度,估计要等到2020年才能实现。所以很多人说,今年大部制到底在哪儿?很多人就置疑,说大部制能不能解决职能交叉,机构重叠的问题,我们说至少从一两年来看还不能解决,因为很多改革还没有到位,当然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是先要把改革进行到一定的水平,如果进行到一定水平还不进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等等的改革都会遇到阻力。

当然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政府的组织效率只是政府的一个方面。比如说政府的基本的职能的转变,内部职能的配置,具体的一些部门之间,一些技术上的职责关系的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三者之间有一个更为理性的关系,而不是那种官本位的。官本位的机制肯定大部制是搞不起来的,因为只要是实行官本位的体制,那么上层就会集中非常多的权利,而集权的结果往往是敏感性集权,而迟钝性散权,把所有的权都集中在一线,实际上以这样的体制要搞大部制是非常地困难。

从未来的角度来讲,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如果从1982年开始计算的话,到目前为止实际上已经走过了大约20多年的时间。经过6次的改革,政府从量到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是有欠缺,应该说改善的空间还是非常大。对于未来来讲,机构改革之路只要这样循序渐进地走下去,它还是能够达到很好的预期的。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摘要】日前我国多数省份的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广大人民对地方政府的改革举动深为关注。以前的地方政府人员臃肿、机构过多、职权交叉导致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所以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再者,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难度超过其上级、上上级政府机构的改革。因此,本文将抓住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研究和探讨,着力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叙述。 【关键词】大部制省直管县因地制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央、省级政府就已经经过了好几次的机构改革,地方政府也不例外。而地方政府的改革成效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地方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总是跳不出人员及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在此方面,地方政府亦是面临同样的窘境。2008年10月,随着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被中央正式批复,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随即也拉开了大幕。此次,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应该极力避免以往出现的现象,以全新的方案对机构进行改革。但是同时我国的地方政府相对政府机构其上级、上上级政府机构的改革有其更困难的地方。 首先,地方政府财政不足。要想在改革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财政就要有所保障,而财政正是地方政府遇到的最大难题,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做保障,再好的改革方案也是空谈。因此,地方政府在改革机构的时候在财政方面需要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自身也要有所准备。 其次,地方政府在机构设置上也是改革成效取得成效的一大绊脚石。现在的理论工作者对中央政府亦或是省级政府的改革或许已然是研究得很透彻了,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研究确是毫无成效,或是直接将中央或是省级政府机构 第1页

以案为镜个人剖析材料

以案为镜个人剖析材料 以案为镜个人剖析材料 按上级领导的部署,我校全体党员集中开展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警示活动。首先,我们阅看案例,剖析危害,了解到一些干部为了自身的利益贪污受贿。其次,观看警示教育片活动。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和集中学习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材料,以案说法、以案明纪,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最后,王书记上廉政党课活动。他以生动的案例警示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腐-败行为的危害性,要坚定信念,提高党性修养,谨慎地走好反腐倡廉的每一步;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些位高权重,风光一时的高-官要员之所以堕落成腐-败分子,沦为阶下囚,甚至走上断头台,正是由于他们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严重扭曲,使他们最终腐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这些腐-败分子心存侥幸、不惜触犯党纪国法、肆意放纵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他们走向了人生旅途的不归路。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自身的廉洁警示教育,要加强学习,坚定信念。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要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省能力,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要以案为鉴,廉洁自律。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结合科学发

展观教育活动的开展,观看案例警示教育片,思想受到极大震撼。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这些反面的案例也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忠实践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廉洁自律、洁身自好。通过这次学习,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洁从政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引以为戒,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打牢思想政治基础,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以警示教育中的反面典型为鉴,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思想道德防线,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时刻用反面典型警醒自己;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并结合自身的工作、思想实际,干好本职工作,做到依法从政、务实为民,为保民生、促发展、维稳定、促和-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个人以案为镜反思剖析材料根据镇党委、镇纪委安排部署,我们在5月13日党员活动室观看了反腐倡廉纪录片。观后大家认为这次纪委安排的警示教育活动,尤为及时,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人以案为镜反思剖析材料900字3篇个人以案为镜反思剖析材料900字3篇。通过胡星、段义和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看到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我们对此感受颇深,启发很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改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改革 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2年.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实行了干部年轻化.其成功点不仅在于精兵简政.这次改革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二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第二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8年.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机构人员编制比原来的实际人数减少19.2%,并首次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我国改革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尽管由于后来复杂的原因,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但其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直到现在,仍然是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 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93年.改革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这次改革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目标,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行政管理职能转向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这次政府机构改革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如果说过去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到1992年终于“摸”到了这块“石头”,即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强调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98年.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更名的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这是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主要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了1/4,移交给企业、地方、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的职能达200多项,人员编制减少了一半.与此同时,新组建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4个部委.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这次改革精简力度很大,一个突出特点是,行政管理从具体的工业经济管理中淡出.除了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两个管理部门外,这次改革将其他直接管理工业的10个部委都撤消了.同时,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机构,提出公务人员要减一半,国务院当时3.4万人减了1.7万人. 第五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2003年.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由28个部门组成.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商务部,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国家经贸委下属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即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

客户投诉典型案例汇编与分析

前两天,一位业主来管理处办事,称赞我们的物业服务越来越好了,可谁能想到在此之前,该业主曾两次将管理处投诉到总部,再看看现在她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我觉得我们的努力和真心得到了回报。 有很多人不把物业管理工作放在眼里,想当然地认为:“物业管理?不就是管管保洁、保安什么的吗?是个人就可以做。”但是通过三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一位好的项目经理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文化底蕴,热爱这个职业并能全身心地为它奉献;必须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会同自己的亲和力、凝聚力,将一个团队牢牢“绑”在一起,一同抵御未知的困难,一齐品尝工作的硕果;面对问题,要善于思考,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尤其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在崇尚效率的今天,将“有效沟通”进行到底。 下面,我就针对业主的不同类型,以案例方式谈谈如何与各种类型业主进行有效沟通。 一、理性型 这样的业主占绝大多数,凡事好说好商量,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敞开胸襟,坦荡行事,因误解而产生的摩擦、干戈自然会渐渐瓦解、冰释。 二、忧郁型 这样的业主看什么都是灰色的,甚至处处只看到事情的阴暗面。他们或因家庭、婚姻出现矛盾,或因事业或工作出现变故,心情烦躁就找物业管理公司撒气,甚至无理取闹,作为提供物业服务的一方必须敢于承受、一如既往地耐心服务。 三、情绪型 这些业主常常随着情绪变化而变化,在与物业管理人员交流时,态度也随着个人心情变化而起伏变化。 案例一:我们小区规定,为了保持大堂整洁,运送所有装修材料和装修垃圾都要走二层电梯厅。某业主自称与某中央领导认识,又与某开发商是朋友,是从事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在装修时无视物业规定,硬把水泥、灰渣等材料堆放在一层大堂的门边,装修工人在搬运过程中将一层大堂搞得脏乱不堪,管理处大堂保安上前制止时,与他们的装修工发生了冲突。双方在推搡时,业主的老母亲不慎摔倒,该业主报了警。我到达现场时,看到该业主情绪激动,而警察的立场明显倾

典型案例学习心得体会

开展违纪违法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典型案例,一例例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看到少数民警 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我对此感受颇深,启发很大。开展教育整顿活动,尤为及时、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学习,以案为鉴,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是加强学习。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 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地认识到违法违纪案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 二是以案为鉴。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认真研读了市 局《关于近年来全市查处民警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的通报》以及我局印发的典型案例材料,通过学习对照,既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又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 二、以身作则,作好表率,永葆公仆本色 一是带头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 关键。以身作则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 二是带头接受监督。要如履薄冰,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 群众的监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 三是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根本的纪律。遵守党的 政治纪律,坚决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 四是带头警示行为。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出以公心,正确看待 权力,做到眼光远大,心胸开阔,自觉奉献,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深刻反思,严以律已,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通过教育学习活动,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 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尽快克服和纠正,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制度,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另外,还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一)要树立责任意识。我们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尽心尽力履行好职责。具体讲,就是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赢得群众的赞誉;就要对职权范围内的棘手事负责到底,不推诿,不敷衍,不搁臵;就是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不退却。 (二)要树立学习意识。没有真才实学是做不好领导工作的,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刻苦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履行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新-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 精品

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 篇一:2019年国考申论热点:城管执法要机构改革更要权力法定2019年国考申论热点:城管执法要机构改革更要权力法定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即将开始,很多考生已经进入复习冲刺阶段,下面是文都网校公务员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帮助广大考生攻克申论,助力国考!【热点事件】据报道,住建部近日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局的通知》,决定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局,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和考核机制。 据称,住房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将整体改编为“城市管理监督局”,负责拟定城管执法的政策法规,指导全国城管执法工作,开展城管执法行为监督,组织查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大案件等职责。 【参考评析】现代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相互交织性,使得原有条块分割的部门执法体制捉襟见肘,旨在实现多部门综合执法职能的城管执法应运而生。 但是,自从建立伊始,城管执法便面临没有“婆婆”的体制尴尬。 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统一的立法指引,各地在城管执法体制设置上五花八门,组织机构、职权范围、执法监督等都不尽一致,客观上造成了实践中城管执法失范。 要改变“九龙治水”的部门执法弊症,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首先必须从组织体制入手,在现有的行政结构中组合出科学高效的城管执法体制。 此前,一些地方在划分调整部门职能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城管部门。 例如,北京市以原市政市容委为基础,成立职权范围更广的城市管理委员会。 但从国家层面看,中央政府始终缺乏专门的城管机构,相关职权虽然划归了住建部,但在住建部中也缺乏专门性机构,不便于更加专业、更为集中地开展工作。 此次住建部设置的城市管理监督局,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全国城管执法的“婆婆”。 从职能上分析,城市管理监督局只是住建部的“内设机构”,并不直接对外行使执法职能,负责“指导”而非“领导”全国城管执法工作。 但是,这种定位更加突出了规则供给和监督查处的功能,回应了当下执法实

学习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学习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为了贯彻落实xxxx专项整治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本人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反思2个多月以来的工作状态,对自身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作为一名xxxxx,首先需要做的是角色的转变,从一个毫无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转变为一名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之前一直向往着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决定此生就做一名社保人。满怀着对新工作的美好憧憬,来到了新的工作单位。然而,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实际的工作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简单。回顾这几个月的工作,我发现自己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1.理论储备不足 虽然一直在校园读书,但受自身能力和精力限制,难免陷入知识的狭窄化。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也多将其视为学习任务的完成,而没有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精神。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开始逐渐了解这些理论背后所折射出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的指导意义。在专业理论方面,以往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界观点上,忽视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而这对于实践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的。 2.对基层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刚刚从校园走出来,对新工作充满了期待。但当真正上岗之后,发现我所从事的工作是跟服务对象直接打交道,做的是具体而繁琐的业务时,心理确实有一些落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对工作的熟悉,我逐渐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窗口的工作与服务对象的利益切身相关,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给服务对象造成实际损失。与此同时,窗口工作也是一个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渠道,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我连最基础的窗口工作都做不好,又何谈更复杂更专业的工作呢?更何况社会保障事业本来就是一项伟大的事关民生的服务事业,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又何谈民生? 3.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因为才开始工作,业务知识不太熟悉,在做业务的过程中有时会出错。服务意识还有些欠缺,在为服务对象讲解相关政策时还不够耐心和详细,“以民为本”的理念不够强。有时由于服务对象认识的局限性,对于一些政策一时难以理解,便会渐渐失去耐心,想尽快结束相关咨询,较少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尽量以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解释。 4.工作缺乏灵活性 因为还在熟悉业务的过程中,对于大部分事情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固定模式做,当情况出现变化时往往手足无措。

2020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2020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监察法草案的说明、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按照国务院关于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一、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一)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组建生态环境部。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三)组建农业农村部。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

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 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将农业部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 不再保留农业部。 (四)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五)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 会办公室的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 约工作职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 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保留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民政部代管的中国老龄协会改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代管。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 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将民政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 作部、后勤保障部有关职责整合,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国务 院组成部门。 (七)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 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 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 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组建应 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以案促改典型案例通报”专题警示教育个人剖析材料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b91168377.html,)/心得体会/个人整改措施 〔“以案促改典型案例通报”专题警示教 育个人剖析材料〕 2019年1月25日,水利局党组召开了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以案促改典型案例通报”专题警示教育会议。深入贯彻省、市纪委以案促改工作会议精神,对项城市原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步超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材料进行了集中学习。作为一个司法系统干部,不能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反而收受贿赂以权谋私,肆意妄为知法犯法、理想信念丧失,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也给我们党员干部脸上摸了黑,更是给我们敲了个大警钟。 杨步超违纪违法问题的严肃查处和曝光,充分体现我们党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加强纪律审査、惩治腐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对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作为一名党员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引以为戒。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走在前,干在前,做表率。在思想和行动上也绝不能放松警惕,对已要常照镜,正衣冠,对身边人要扯袖、红脸、出汗。要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不忘初心和使命,对照党员标准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认

真查找不足,坚决从思想上深挖祛毒,从政治上划清界限,从作风上挖根除弊,时刻警钟长鸣。 一、个人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平时忙于工作,忙于事务,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较少。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有时侧重了对上级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学习,而忽视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掌握一些基本观点,现用现学,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 (二)工作业务知识不够扎实。对一些具体问题,由于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欠缺,尺度把握得不准,局势掌控不太好,工作中不能独立大胆,总想去依靠。要加强业务知识与能力的提速,及自信顽强和坚韧不拔毅力的提高。 (三)自我要求及创新不足。有时满足于上级部署什么就干什么,主动谋划、改革创新不够,总想在工作中找捷径,不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就可以把事情做好,对工作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待工作不能大胆创新,只满足于守好自家门,不出乱,对一些重点突击工作,往往局限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缺乏一盯到底的功夫。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立足本职。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

1608_行政管理--14858--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模板)(答辩类论题)_2016-06-17_10-17-45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这部分可以分两段论述:第一段写明课题的来源,即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二段按照文章的写作思路写清楚全文的研究内容。内容摘要部分要求约含200个字符。 关键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目录 内容摘要I 引言 1 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2 1.1 政府改革基本理论 2 1.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概念 2 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因分析 3 2.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压力分析 3 2.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力分析 3 3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研究 4 3.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 4 3.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侧重点 4 4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案例 5 4.1 案例分析 5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 结论与展望 6 参考文献7

引言 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第一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 注意引言内容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 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课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机构改革所涉及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研究的中心论题和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等。可分为四个部分论述。 第一段:选题的提出。即详细介绍本课题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段:本文的研究内容。按全文章节安排分别概括每章的写作内容。 第三段: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四段:本文的研究意义。 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 1.1 政府改革基本理论 (可根据自己对政府改革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理解,自行确定所写的内容,但所写的内容一定是对政府改革相关知识的总结及整理) 1.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概念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地方政府机构制度创新。我们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定义为:地方政府以新的观念为指导,通过制定新的行为规范,调整主体间的权利平等关系,为实现新的价值目标和理想目标而自主进行的创新性的活动。 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因分析 2.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压力分析 (压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民众要求新政府形象;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摆脱地方行政困境等方面,自己可以扩展开论述) 2.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力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写:建立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呼应的公共财政;参照企业绩效标准的公共行政等) 3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研究 3.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前两章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汲取已有理论,分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由中央集权走向地方合理分权,注重政府转型,加强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地方政府结构。) 3.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侧重点 (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的重点) 4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案例 4.1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工作或参考社会实例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案例进行分析)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结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措施) 结论与展望 这部分需要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要求不少于250字符。 参考文献

管理沟通经典案例分析

2011-2012第一学期管理沟通期中考试试题: 案例: 鹏的竞聘 鹏,2001年7月,毕业于工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应聘到了MV商业集团公司工作。由于在三个月的试用期,鹏工作富有激情,并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很快便得到集团领导的赏识。2001年10月,新入职员工的岗位分配时,按照鹏个人的第一志愿,他竞聘到了集团营销部工作,负责集团部报刊和广告方面的工作。 进入营销部后,鹏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善于钻研,经常向部门部的前辈和其他科室的领导请教工作方法以及业务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其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业绩也很突出,受到了营销部主管领导的好评。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鹏觉得目前的机关工作不利于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于是他协调各方面关系,终于得到了集团下属公司领导的认可,也得到了一次工作调动的机会。 2005年2月,鹏调至集团下属最大的分公司营业部A区营业部担任服务经理助理职务。鹏在这个职务上如鱼得水,很快便成为营业部的骨干。2005年10月,鹏被任命为营业部服务经理,全面负责营业部的顾客服务工作。一直积极要求上进的他工作更加努力,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正在鹏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时,2007年3月,MV集团公司决定拓宽业务领域,成立国际名品经营公司,面向集团部招聘一名总经理和两名业务经理。鹏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能够适合国际名品公司业务经理的要求,决定再一次挑战自己,便报名参加竞聘业务经理。 2007年3月20日,MV集团国际名品公司岗位竞聘大会在集团总部大楼会议室举行,集团总裁、总部机关各部门的领导和集团各分公司总经理出席了会议。参加业务经理竞聘的除了鹏外,还有MV集团B营业部的业务经理徐志强和2004年刚刚加入MV集团的国某名牌大学毕业生王嘉实。由于认真准备了讲稿,加之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工作经验充满自信,鹏认为此次竞聘成功的概率很大,至少自己比入职不满三年的王嘉实的工作经验丰富很多,胜算也大得多。 由于竞聘的顺序是按照的拼音排序,所以鹏第一个走上了讲台。整个演讲过程都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答辩。 为了给自己原来的部下鼓劲,营销部孟总第一个提问:“鹏,你在刚才的演讲中提到自己工作能力很强,能讲一讲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吗?” “作为入职集团近五年的大学生,我对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仔细思考,认真执行,同时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业务书籍,时常向老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员工请教工作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所以即使我不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一个,但我一定是进步最快的一个!”鹏满怀信心地答道。 “你刚才提到零售企业的顾客服务工作十分重要,甚至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深入地说一说服务的主要作用吗?”为进一步考察鹏的工作能力,集团总裁继续提问。 “我从2005年2月到现在一直从事服务工作,处理的棘手问题很多,我认为服务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同时对公司的持续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就拿我工作的A营业部来说吧,两年我处理的顾客投诉问题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起了,客服部的工作很重要,工作开展也很难,有些顾客如不给予经济补偿就百般纠缠。我们营业部2006

案件剖析材料(多篇范文)

案件剖析材料 纪委案件剖析材料 案件剖析报告是纪检监察机关对调查终结的典型案件,剖析发案原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协助发案单位总结经验教训的综合性材料。 一、制作依据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调查结束后,调查组要总结工作,并应协助发案单位党组织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纪委陕西省监察厅关于实施查办案件“一案双报告”的暂行办法》规定,“一案双报告”是指在案件调查结束后,案件调查组要形成案件调查报告、案件总结剖析报告。案件总结剖析报告侧重以下内容:1、被处分人违反党纪政纪情况,所犯错误的性质、危害及后果;2、被处分人所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3、发案单位在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4、发案单位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应进行整改的建议。案件

总结剖析报告由案件调查组与发案单位共同研究起草,经案件承办室同意后,报分管常委和主管副书记批准,案件承办室送达发案单位。 二、例文评析 关于汪×× 贪污受贿案的剖析报告最近,县纪委监察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单位负责人汪×× 的贪污、受贿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县纪委、监察局决定给予汪×× 党内严重警告、行政撤职处分,县委组织部已免去了汪×× 担任的×× 单位负责人职务。 汪××,男,汉族,…… (一)主要违纪事实 (二)发案原因分析 汪×× 贪污受贿案是近年来全县×× 系统发生的一起严重违纪案件,社会影响恶劣,教训十分深刻。此案的发生暴露出×× 系统在抓干部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放松,廉政教育抓得不紧。局党委班子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自觉性不高,廉洁自律意识淡漠,有的干部甚至见利忘义,把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二是监管机制不够完善,项目管理比较混乱。从汪×× 贪污受贿案不难看出,该单位对下达村上实施的项目,监督检查不够到位,技术人员变动频繁,缺乏监督管理的有效机制。特别(版权归好:)在项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作者:中国人大网来源:中国人大网编辑:信息中心发布时间: 2008-3-17 10:5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机构图 1951~1953年 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

机构的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1954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1954~1956 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缩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比例较大。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1956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1956~1959年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1960年。18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务院设39个部委,21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机构总数达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1959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典型信访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 **月**日,*****有限公司重型专项作业车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先后两次组织多人围堵该公司大门,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给我**的发展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此事件发生后,****举办了一次主题讨论会,组织全办干部职工进行讨论,认真分析这起事件由一起单纯的交通事故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切实将讨论成果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和实际行动,推动我**“两个环境”建设工作实现大突破。 讨论会上认为,我****正处于改革开放建设的重要时期,跨越赶超的特殊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不仅表现为收入差距,还表现在财富占有、教育不公平等方面。这些差距的拉大损坏了社会公正原则,引起社会摩擦,导致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由单一趋于多元。一些人政治观念经济化、纪律观念自由化、宗旨观念利己化,过分追求自己的利益。一旦自己的利益受损,就产生对社会不满的情绪,采用不和谐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当前的特殊时期,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正确认识新时期的群体性事件,切实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我办主要采取了三点措施: 一、把握好“四项原则”

防治相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集体上访一般都有一个酝酿、形成、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增强责任心和敏感性,将工作“关口”前移,就容易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实践证明,防,可以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治,往往会“治”出群众的对立情绪,甚至“治”出大乱子。因此,防是根本,是治本之策;治是治标,是不得已而为之。 分级负责与各方协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分级负责,是哪一级的问题归哪一级处理,能根据实际状况准确分析判断各种因素,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过分强调分级负责,如果左右不配合,只能导致工作的被动;因此,必须坚持分级负责与各方协作相结合,上下同心协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才能妥善处理。 相信群众与教育群众相结合的原则。要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而不能简单地认为集体上访就是闹事。同时,也要树立教育群众的观点,要给他们讲清政策,讲清集体上访的危害。 坚持原则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必须尽可能帮助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讲明情况,取得理解。另一方面,对提出无理要求尤其是利用集体上访向政府施压的“上访专业户”,必须坚持原则,决不能迁就照顾。 二、注意的“五个问题” 在态度上要表明一个“不赞成”。上访是人民群众的权利,正常的上访,党和政府是欢迎的。但是,应该根据《信访条例》向群众讲明白:集体上访的危害性大,我们是不赞成的。

2017年以案促改案件剖析材料

2017年以案促改案件剖析材料 第一篇:纪委案件剖析材料 纪委案件剖析材料 案件剖析报告是纪检监察机关对调查终结的典型案件,剖析发案原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协助发案单位总结经验教训的综合性材料。 一、制作依据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调查结束后,调查组要总结工作,并应协助发案单位党组织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纪委陕西省监察厅关于实施查办案件“一案双报告”的暂行办法》规定,“一案双报告”是指在案件调查结束后,案件调查组要形成案件调查报告、案件总结剖析报告。案件总结剖析报告侧重以下内容:1、被处分人违反党纪政纪情况,所犯错误的性质、危害及后果;2、被处分人所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3、发案单位在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4、发案单位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应进行整改的建议。案件总结剖

析报告由案件调查组与发案单位共同研究起草,经案件承办室同意后,报分管常委和主管副书记批准,案件承办室送达发案单位。 二、例文评析 关于汪××贪污受贿案的剖析报告最近,县纪委监察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单位负责人汪××的贪污、受贿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县纪委、监察局决定给予汪××党内严重警告、行政撤职处分,县委组织部已免去了汪××担任的××单位负责人职务。 汪××,男,汉族,…… (一)主要违纪事实 …… (二)发案原因分析 汪××贪污受贿案是近年来全县××系统发生的一起严重违纪案件,社会影响恶劣,教训十分深刻。此案的发生暴露出××系统在抓干部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放松,廉政教育抓得不紧。局党委班子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自觉性不高,廉洁自律意识淡漠,有的干部甚至见利忘义,把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9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解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监察法草案的说明、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按照国务院关于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一、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一)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

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组建生态环境部。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三)组建农业农村部。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将农业部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 不再保留农业部。

对照典型案例个人剖析材料

对照典型案例个人剖析材料 -----叶军博根据镇党委、镇纪委在学习传达县纪委下发的“十年来发生在我县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典型案例”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的精神,按照要求开展了相关活动,特别是通过学习案情通报,使我思想上进一步清醒和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为汲取教训、防微杜渐,现对照个人思想工作实际,剖析自身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学习上还不够。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在学习中,不能认真读原著、悟原理,对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及各级反腐倡廉指示精神的学习和理解不深、不透,学习还不够系统,有时仅浮于形式,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自觉主动学习不够,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使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 (二)思想认识有偏差。认为自己位卑言轻,远离各种诱惑,甚至错误地认为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太大,违法违纪的事情离我还很远,只要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干好本职就行了,不会出啥事,危机感不强。 (三)自我反思和自我检讨不够。平时只是忙于工作,在组织生活会上均碍于面子,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大胆,没有触及自己内心感情深处,没有“刮骨疗伤”的勇气,

也达不到“红脸出汗”的境界。 (四)工作缺乏担当。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缺乏担当意识,不敢主动作为,不敢干、缺乏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害怕干,即使干了也不大胆,在干的过程中积极动性不够强、创新意识不够,害怕出了差错被批评或处分。有时仅满足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领导叫怎么干就怎么干。 二、改进措施 (一)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我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参加集中学习、集体讨论。通过读典型案例,我知道他们轻视了组织纪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而且间接使人民群众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失。通过警示教育活动,使我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在党的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上的中的深谋远虑。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遵纪守法自重、自律、自警。 (二)以案促改、警钟长鸣。通过学习案例分析,参加集中学习和分别谈话的方式,以摆事实、讲道理来引导,用发人深醒、令人深思的案例来警醒,进一步认清“明理、戒骄、敬畏、慎行”是把握正确方向的首要。通过学习对照,既要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又从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此,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严于自律、自律自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