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再次,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份的基础上,在同形形色色的庸俗经济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遭到资产

阶级经济学家的责难和攻击。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总是拿他们的各种理论来对抗和抵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要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必须了解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知已知彼,百战不。同时,经济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向前发展。在新的形式下,面对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在合理地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中才能不断发展。非的随着历史学民俗学统计学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假设被推翻我们不禁要感叹经济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博兰尼说土地劳力金钱都是虚构商品永远不会彻底实现历史上从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社群文化生活纯粹以市场供求最大化物质欲望和利润等逻辑来运作甚至能够自我调节的经济体1 . 以物易物与交易等个人行为仅偶尔出现在原始社会经济学是最强调个人行为的不过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从来不是以单个人的身份出现的马克思对物物交换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可惜他把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割裂了开来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2 . 贸易并非出现在社区内部它是不同社群之间的外部事物是从群体之间的交易扩展到个人之间的交易3 . 贸易并不依赖于市场它起源于单向的运送无论是籍着和平或者不和平的手段市场是所有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课但市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古希腊市场功能主要是通过海盗等非和平手段实现的4 . 市场存在与否并不是本质上的特征地区性的市场并没有扩张的趋势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若交易效率高到使一国有限人口不足以容纳很高的最优分工水平时,国际贸易就会产生这不符合民俗学的实证研究5 . 分工并非起源于贸易而是起源于地理的生物的和其他非经济的事实斯密认为人类独自具有要求相互交换的倾向因为这对个人更有利因此形成了分工分工程度的高低受市场范围大小的限制但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前分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性别地理因素等原因劳动生产率不同造成了分工6 . 金钱并非是一项决定性的发明金钱存在与否并不必然造成经济类型在本质上的差异金钱并不是所有社会必然的产物很多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社会群体排斥使用货币7 . 中古时代乡村与贸易无缘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贸易也从来不是公平的贸易的差异是地方实力的体现8 . 重商主义迫使国界之内的城镇和省份的贸易更为自由并将自治市镇的制度扩展到全国重商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9 . 15世纪以前从来未曾有过国家保护政策现代意

义上的国家概念是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并没有很明确的国家概念更没有对外封闭的国家保护政策如日本中国10 . 垄断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竞争是特殊和少见的资本主义的成就是限制市场的产物积累大量资本的能力依赖于创造垄断的能力而每一次伟大的技术进步都为垄断部门创造了新的生命力. “大资本家总是试图做一切事贸易生产和金融只有染指所有部门他们才有望获得垄断优势只有二流的货色才会去专攻一门才会是商人或工业家本世纪就要在我们面前走完它的最后时刻,人类将从此跨入又一个千年。世纪回眸,千年阅读和阅读千年,与其说是对我还不如说是对经济学的挑战。80年代初,研修中国古代经济及经济思想史的书,我确实知道经济和经济思想那悠久和源源流长的历史,但我并不真正知道今天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到底有多古老。后来在西方,人们常说经济是古老的,但经济学却是年轻的科学。这显然是因为他们并不把比如思想大师亚里士多德视为经济学家的缘故。这自然是有道理的。我再补充一句希望能够破题的话:经济学虽然无法因过去的千年而显示其辉煌,但却因其辉煌而渲染着一个千年的结束。一、古典体系在19世纪末之前,西欧无疑是近代经济学成型和迅速成长的摇篮。从英国的配第到法国的魁奈,从斯密到萨伊,从李嘉图到瓦尔拉,从屠能到西尼尔,从格森到古诺等等。而在1750-18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从重农主义到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产生这段时间,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又成了近代的“经典”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熊彼特好象说过,在这一段时期,英国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古典体系”。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属于这个“古典体系”的除了斯密、李嘉图、穆勒之外,还应该包括象马尔萨斯、马克思等这样伟大的经济学家。作为古典的经济学,后人对于什么是古典经济学的中心论题以及什么又是古典的体系这样的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上一直是存有争论的。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如何评价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在“古典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李嘉图的经济学是否继承了斯密的“体系”?首先,我们必须重视“政治经济学”一词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的重要意义。在古典的意义上,“政治经济学”涵盖了今天我们称之为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全部内容。我所看到的许多文献在涉及古典的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时都提到斯密在《国富论》第4卷的导言中所写的一段话:“作为为政治家或立法者服务的科学分支,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明确的目标:首

先,它要为人们提供,或者更恰当地说,使人们能够为自己提供丰厚的收入或生活资料;其次,向国家或全体国民提供足以维持公用事业的财源。



《现代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最近一个月都在看薛治龙先生编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书本分十六章,接下来一段时间,将对每一章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一章:导论。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市场经济体系运动规律的科学。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西方经济学的源流,“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伴随着人类交往和社会经济生活由地域的、国家的到世界范围的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即人类对社会经济生活认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重商主义只看到了贸易会带来财富,这是对商品经济的表面认识。重农主义则看到了财富的形成和增长依赖于市场体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运作。这表明人类的认识已初步深入到市场经济的内部结构。斯密强调了一切部门的劳动和生产都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以及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和财富的分配。边际效用学派强调了消费者需要的物品、愿意支付货币购买的物品才是财富,即强调了社会财富形成的消费环节……马歇尔对前人的理论做了总结,基本上完成了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认识。自主运动的市场经济体系尽管给人类带来了财富和繁荣,但它也是有缺陷的,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人类建立了一套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以测量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并通过政府对其进行调节,以尽可能驯服它,达到经济生活稳定增长的目标。这就是宏观经济学努力要做的事情……宏观经济学正在发展,还没有最终完成,但人类的认识总有一天会完成它的。”——薛治龙《现代西方经济学》27页。

以上的总结简单明了的概括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总体上说,西方经济学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微观经济学考察市场经济系统各个要素及构成环节的微观结构,说明市场系统是如何构成和自发运作的,以及运作效率。

宏观经济学从总体上考察市场系统的运作质量、波动原因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以尽量保障市场经济系统稳定运作和国民财富的稳定增长。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

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的欲望无穷而言,人们可利用的满足自己欲望和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有限的或稀缺的。

机会成本: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对于

前面概念性和了解性的知识,我们可以不作太多的掌握,但对于机会成本,很值得我们作出深刻的思考和运用。萨缪尔森给机会成本下的定义是:“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举一个例子,假如我要在华农第一饭堂开一家小店,不过有两个限制条件:1、我只有50000元的资金,只能开一家小店;2、据我了解那里做饭、牛肉丸、糖水生意是有小利赚的。那么,对于前面两个限制条件,我选择了开饭店,就得放弃开牛肉、糖水店了。究竟如何选择呢?首先,我要分析开各个店的机会成本。例如,在我认知水平内,我能预测的情况是:饭店的年收益率为30%,牛肉丸店的年收益率为20%,糖水店的年收益率为10%。如果我选择了开牛肉丸店,对于开糖水店,我做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对于开饭店,我就失去了10%的年收益,这明显是不明智的,最终我会把50000元的资金投入到饭店上。道理很简单,但在做重大选择和决定的时候却是深刻的。这对于工作,关乎最高效率的问题;对于生产,关乎资源的最充分利用问题;对于经济,关乎最大收益问题。

我们在利用机会成本分析问题时,我认为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影响,那就是个人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如果我不对各种小店的盈利有个调查预测,我做的判断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缺乏科学性,不能达到最大收益,这是认知水平的限制;另外,如果我是潮汕人,对家乡特产有特别的偏好,宁愿赚少一点也想把家乡特产推广出去,于是我选择了开牛肉丸店,那么也不能达到最大收益,这是价值观的影响。

再拿机会成本分析一下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新老交流会上,我作为老生,向同学们介绍学习和工作经验,很多同学都会问到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再假设两个条件:1、在同一个时间,我只能做一件事情;2、我即将要上课,而且是专业课,另外,部长交给我任务,而且必须立刻去做;因此上课和工作都很重要,但因为上课时间就要到,我要不去上课,要不就请假去完成任务,我只能选择其中一件事情。那么应该如何决定呢?以下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来分析:首先是认知水平。我的学习能力强,即使不听课,课后可以补回课堂讲的知识,即使自己不能弄明白也可以请教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要是我的学习能力不强,即使在课堂听老师讲也不一定能听明白;对于工作,情况紧急,而且部长只有找到我才能去完成;即使不紧急,其他人也可以完成,但是做这个工作可以在我以后

的晋升中加分或得到部长的重视;那么可见,工作的边际收益明显高于上课,于是我选择了请假去完成工作。当然,以上的情况都是比较极端的,在实际中很少会发生课程很重要得必须去听同时工作很重要非得我去完成不可的情况。因此同学们也不必太过担心,而且我也不希望同学们真的是因为工作而影响到学习。另外,我们再用价值观来分析。我觉得现在大学生要想在大学里有所成就,发展方向大致有两个,一个是走专业化道路的方向,就是把专业知识学好,不管是第一学位、辅修、转专业还是双学位,牢牢的掌握好专业知识,拼命的学,不被外面缤纷的世界影响,学习好了,以后可以保研或保外;我们学院的专家学者都是在他们的专业领域里奋斗了多年,并且现在已是硕果累累了。说白了,掌握了一项专业技能,是以后生存和取得成就的本钱;另外一个是能力锻炼、自我增值的方向。一些同学,他们的个性比较强或者独立能力比较强,想在策划管理上或事业上有所收获。他们希望早点为以后踏足社会早做准备,那么他们就会参加一些社团和其他一些学生组织或者到社会去实习,工作;更有想法的是去创业。那么这部分人对于学习的热情就不怎么高涨,大学的作用就是提供他们能力锻炼的舞台,一般这些同学的社会适应性比较好,社会生存能力比较强。两种价值取向就直接影响了我们面对学习与工作发生冲突时的决定。如果我是第一个发展方向的同学,那么我选择去上课;如果我是第二个发展方向的同学,我会选择去工作。当然一些同学是不会有这种冲突的,例如一些学习学不好,工作又做不好,在大学里只知道享受的同学,他们的大学基本等于白过,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家庭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

最后做一个总结:

1、西方经济学的定义是:研究市场经济体系运动规律的科学。

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经历是: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经济学的诞生:亚当斯密和《国富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边际革命”(消费、边际效用决定价值)--马歇尔和新古典经济学(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重要贡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和需求,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共同决定物品的价格和价值)――凯恩斯革命(宏观经济学)。

3、从认识和考察市场经济系统的角度分析,西方经济学分为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4、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运用机会成本分析问题时,取决两方面因素: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自己总结出来的)。那

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增长见识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西方经济学

第一讲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调节的总结,也是认识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西经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它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一个基础。

西经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探讨对市场经济本身运行的规律。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是探讨整个经济运行的规律。并且,为改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指导。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它是介绍,分析个体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并且通过对个体经济决策的分析说明市场经济如何调节经济。所以,市场经济调节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就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三个大问题


1. 价格机制如何决定和调节经济运行

2. 对市场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

3. 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哪些缺陷


第一个问题:市场机制如何调节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被称为:“看不见的手”,也就是说,它象一只手那样调节着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那么,要了解市场机制如何调节经济,我们首先要知道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因为,我们所说的市场机制的调节,实际上也就是说价格的调节。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在分析价格决定的时候,我们首先对需求和供给要有所了解。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者的统一。

影响需求的主要有四个因素:

1。商品的价格 (尤其是商品本身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

3。消费者的嗜好或社会消费时尚(消费者的嗜好是由消费时尚决定的)

4。消费者的预期心里。

需求量――-需求量就是相对应与一种价格,消费者能够而且愿意购买的商品量。比如:当鸡蛋价格是2。4元的时候,消费者能够或愿意购买的鸡蛋数量是80斤,80斤的需求量就是我们所说的需求量。

需求―――需求就是在每一种价格的时候,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比如:鸡蛋价格在2元的时候,消费者能够买多少?2。2的时候能够买多少?2。4的时候能够买多少?我们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条线就叫做需求。

它两者是有差别的:

需求量的变动――如果是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了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变动,就叫做需求量的变动。比如:价格从2。4元下降到2。2元,消费者从购买的80斤增加到100斤,这就是消费量的变动。这种变动体现在图形上,就是在同一条曲线上,从一个点移动向了另

一个点。我们把这种变动叫做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就是整个曲线的移动,那么这时候整个曲线的移动,不是由于这种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而是由于这种商品的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比如:我们的收入增加了,那么原来在2。4元的时候,我们的需求量是80斤,现在鸡蛋的价格没变,但是,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尽管鸡蛋的价格仍然是2。4元,但是,我们的购买量增加了,这种需求量的增加,就体现为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这种整个曲线的移动,我们就称为需求的变动。

区分这两点的时候,要注意两点: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者差别的关键是引起变动的原因不一样,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是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而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比如收入的变动,消费时尚的变动,预期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我们称为需求的变动。

如果用图形来表示,在图形上是不一样的,需求量的变动就是表现为同一条曲线,一个点向上或者是向下的移动。如果是向下的移动,就是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如果是向上的移动,就是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那么需求的变动,是体现了整个需求曲线的变动上,如果整个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是需求增加,如果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就是需求减少。这种区分对于我们进行技术分析很重要,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字的内涵是什么。

需求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的,供给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来分析。

掌握了需求的概念,就能更好的掌握供给的概念。我们需要注意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有一点特别重要:需求,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它的需求量的关系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那么,供给呢?我们说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它的供给是同方向变动的,也就是说,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在图形上,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而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

影响需求的因素和影响供给的因素有两个地方是相同的。一个是价格水平,一个是预期。当然,生产者的预期和消费者的预期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都有一个预期问题。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两点值得注意:

1。商品的供给是由生产的要素生产出来的,所以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影响供给。这点,对于供给是很重要的。

2。供给,也就是产品,是由生产要素由一定的技术生产出来的,因此,技术状况对于供给影响很大。比如说,在技术进步以后,尽管价格没变,甚至价格下降,但是供给却会增加

,这就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使我们由一定量的生产要素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因此,供给会增加。

影响供给的消费时尚,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对于供给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分析市场上价格的决定,首先要了解需求和供给,因此,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是经济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