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救治重度横纹肌溶解症1例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救治重度横纹肌溶解症1例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救治重度横纹肌溶解症1例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救治重度横纹肌溶解症1例

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2-18T10:51:29.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丁卫芳樊芳雷田杰[导读] 人工肝血浆置换时通过血浆分离器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丁卫芳樊芳雷田杰 (江苏无锡市传染病医院ICU 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317-02 人工肝血浆置换时通过血浆分离器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尽管人工肝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新的选择,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已知和未知的缺点、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针对性及预见性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值得仔细探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85例重型肝炎病人,共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212例次,人均 2.5次。其中男68例,女17例,年龄16岁-82岁,平均年龄41.5岁。每次置换血浆量约2000ml-3000ml,治疗时间为 3.5h- 4.0h。其中急性重症肝炎5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5例,慢性重症肝炎16例,淤胆型肝炎5例,肝癌2例,药物性肝损害1例。诊断符合200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 1.2方法对85例212例次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病例在治疗中及治疗后(1d-2d)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3 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3.1 过敏反应 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输入大量的异体血浆,易造成过敏反应。故治疗中、治疗后均须严密观察病人有无畏寒、发热、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情况,并告诉病人出现上诉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当病人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现将血流速暂时调慢,并及时予抗过敏药或对症处理,以解除病人的痛苦,避免发生意外。 3.2 低血压 本组中有10例次在治疗中出现血压下降,10例次出现心率增快,造成低血压及心率增快的原因是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液输出速度过快或输出量过多,而静脉端补充不及时或由于重症肝炎病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原因所致血容量低,静脉的等量回流不足以纠正低血容量所造成。 护理措施:①密切监测血压情况,除常规监测动脉血压外,还应监测静脉压,如静脉压、收缩压降低,脉压差缩小,则说明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压降低,需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如静脉压高,则需注意是否有静脉回路的阻塞,如凝血、破膜、穿刺针不在静脉内等,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整个通路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②心率的检测:治疗前测定基础心率,治疗中连续动态监测心率,并根据情况补充晶体和胶体液体。 3.3 电解质紊乱 3.3.1 低血钙 由于置换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枸橼酸钠,使血中的钙离子降低,因此病人出现低血钙表现,本组中有11例次出现口麻、腿麻及小腿肌肉抽搐等低血钙症状,10例次治疗后发生低血钙血症。护理上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低血钙症状及血液生化改变,如出现腿麻、小腿肌肉抽搐等可给予热敷、按摩及补充钙剂等对症处理。 3.3.2 低钾、低钠血症 重症肝炎病人由于摄入减少、呕吐等原因可造成电解质紊乱。经本科检测证实:血浆置换所用血浆的电解质略低于生理水平,故同时大量置换血浆也可造成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本组中有9例次出现腹胀、头晕、恶心、呕吐等低钾、低钠症状,28例次治疗后血液生化检测未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因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钾、低钠症状,如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 小结 血浆置换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疗法,它是重型肝炎及肝脏功能衰竭效果理想、可靠的辅助治疗方法。我们所治疗的85例病人均系急症或重症肝炎病人,经血浆置换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缩短了疗程,降低了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安全有效。但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的观察、护理对其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浆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术的护理常规 发表时间:2018-06-27T14:13:35.5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作者:苟敏[导读] 血浆置换术是一项高风险操作,采用时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以下进行探讨和总结经验。 苟敏(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四川绵阳 621000) [ 摘要 ] 目的:血浆置换术是一项高风险操作,采用时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以下进行探讨和总结经验。 [ 关键词 ] 血浆置换;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术:是通过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将血浆中诸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毒物等大分子物质清除,以减轻此类物质对机体伤害,逆转病理过程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减少或去除血浆中的毒性或病理性物质;例如: 生物毒素, 免疫球蛋白, 脂肪。适应症:广泛用于100多种疾病的治疗;对于致病因子或毒性物质广泛存在于血浆中的各种疾病均适用;主要针对中毒性、代谢性、自身免疫病及肝脏疾病(尤其是肝衰竭)等。1992年美国TPE临床应用指南(表)血浆置换是首选的标准治疗方案,它能够逆转疾病的发展,降低器官衰竭率和机体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某些疾病还是急诊血浆置换的适应证,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神经系统和肾脏并发症者。术前: 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电解质,以及生命体征等,查看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尤其是询问有无输血史及过敏史。 术中:过敏反应:通常出现在血浆输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寒战、皮疹、发热和低血压,喉头水肿与心肺功能衰竭少见。在血浆置换之前,应用抗过敏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异丙嗪、肾上腺素等,可降低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在膜式血浆分离中,也有对膜分离器消毒剂过敏的报道。此时在置换前多进行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术中降低全血流速或停止分离,术中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时调节液体平衡。 低钙血症:主要表现为口唇与远端肢体皮肤麻木,严重者有肌肉痉挛及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在开始治疗后15~20分钟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注射时间超过15分钟),每1小时可重复1次。另一类不良反应发生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枸橼酸代谢物碳酸氢盐不能从肾脏排出,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低钾血症:采用白蛋白溶液进行置换时,白蛋白中不含钾离子,对有低钾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每1个血浆量置换后血钾浓度大约可降低25%,低钾血症偶尔会并发心律紊乱,因此每升白蛋白溶液中加入4mmol的钾将有助于减少此类并发症药物同时被清除:血浆置换理论上能够降低血药浓度,如环磷酰胺、泼尼松、地高辛及万古霉素等,所以对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最好是在置换术后进行输注。 术后: 血浆置换术后,尤其是多次血浆置换,采用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时,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总是存在,而且会持续几周时间,如果在此阶段同时合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出现白细胞减少时,感染机会大大提高,病毒等的感染也会接踵而至,此时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00~400mg/kg)静脉注射可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在血浆置换术中,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没有科学的措施,常会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降低并发症的负面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透析与人工器官》2006年第12卷4期,38-39 [2] 龚方.血浆置换术的心里护理[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6,17(4):63-73

血浆置换原理与应用

血浆置换原理与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庄海舟 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将血浆中的一些大分子物质,诸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毒物等进行清除,以减轻此类物质对机体的伤害,从而达到逆转病理过程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一、血浆置换的原理 血浆置换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快速去除一些特殊的致病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尿毒症毒素;各种毒物; IgG 和 IgM 类自身抗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15 万 D 和 97 万 D ;循环免疫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50 万 D ~ 300 万 D ;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相对分子质量 240 万 D ;各种异型蛋白,包括轻链、重链及免疫球蛋白。 ( ppt5 )图片显示的是血浆置换的一个简单模式图。可以看出,血液从患者的体内引出,经由血管通路的动脉端引入模式分离器,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然后补充等量的置换液,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致病因子。补充置换液之后的血液又由血管通路的静脉端流回体内。 二、血浆置换的技术要求 (一)血浆置换技术的发展:放血疗法是最早的血浆置换。 1914 年由 Abel 首创提出血浆清除法; 60 年代开始出现离心式血浆分离器; 70 年代出现膜式血浆分离器,利用血细胞的不同分子量,通过不同的膜孔径分离出来。近年来,新技术如冷滤过法,双重滤过法等不断涌现并应用于临床。 目前在临床中,最常用的是膜式血浆分离器。膜式血浆分离器是由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要是中空纤维滤器。其膜孔径大约在 0.2-0.6 μ m ,其滤过的分子量为6 ~ 600 万的范围,可以进行非选择性或者选择性的分离。 (二)血浆置换的技术要求: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Pladma exchange,PE)是将人体的致病物质或毒素从血浆分离弃去或将异常血浆分离后,经免疫吸附或冷却滤过除去其中的抗原或抗体,再将余下的血液有形成分加入置换液回输的一种技术。1956年血浆分离设备问世,1959年Waldenstrom应用于治疗疾病。 一、PE原理 人体循环中的致病因子在一些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导致器官功能的损害,这些致病因子包括: (1)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如IgG、IgM; (2)沉积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 (3)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 (4)各种副蛋白,如冷球蛋白及游离的轻链或重链等。 (5)循环毒素,包括过量的药物以及外源性和源性毒性物质等。 PE作用机制归纳如下:(1)PE可以及时迅速有效地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如抗体、免疫复合物、同种异体抗原或改变抗原、抗体之间量的比例。这是PE 治疗的主要机制。PE对致病因子的清除要较口服或静脉使用免疫抑制剂迅速而有效。 (2)PE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如补体产物、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改善相关症状。

(3)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网状皮系统清除功能。 (4)可从置换液中补充机体所需物质。应该说明的是,PE治疗不属于病因治疗,因而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针对病因的处理不可忽视。 PE包括两部分,即血浆分离和补充置换液。血浆分离又可分为膜式血浆分离和离心式血浆分离。 二、PE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离心式血浆分离法。 1、间断性离心式血浆分离。 2、持续性离心分离。 (二)膜式血浆分离 目前已生产出各种类型血浆膜式分离器,它是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膜孔径为0.2-0.4U,除血液的有形成份外都可以通过该膜,膜式血浆分离操作规程条件: (1)血流量100 ml/min左右。 (2)跨膜压<50mmHg。 (3)血浆分离速度30-50ml/min。 (3)血浆分离速度30-50ml/min。

血浆置换护理常规

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临床症状、生命体征、体重情况。 2、评估患者的血管状态,如动静脉内瘘的局促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确保管路通畅。 3、评估患者的辅助检查:血型、血常规、凝血常规或有活动性出血者,应纠正贫血、出血后方可进行。 [护理措施] 1、护士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流程,及常见报警的处理措施。 2、清醒患者给予解释,说明目的,并交待上机后注意事项,争取配合。对昏迷、躁动患者予适当镇静剂和必要的约束,以免患者抓脱导管。 3、严格按照输血“三查八对”原则,双人核对血浆制品无误后方可使用。 4、遵医嘱给予抗凝剂的使用,配置肝素液。选择合适的血浆分离器,肝素盐水(肝素25000u+0.9%生理盐水3000ml)进行4次预冲,排尽空气。 5、设置各种参数,检查管路通畅,先动脉端连接患者,当血浆分离器内的预冲液快排尽时,连接静脉端,开始治疗。 6、血浆开始置换时,血液速度宜慢,观察2-5min,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进行。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机器运转情况,包括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和膜内压的变化等。 8、治疗过程中有一名护士专门负责血浆的更换,每次更换时保证无气体进入,并两袋血浆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 9、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有无皮疹、寒战、荨麻疹、胸闷等。若出现过敏反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必要时停止治疗。 10、观察血浆分离器内有无凝血出现。 11、观察患者穿刺点有无出血现象。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血浆置换的原理和意义,以及如何配合的技巧。 2、告知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汇报。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临床护理常规》、《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7-1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时的并发症及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时的并发症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10T09:41:07.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谭红梅 [导读] 血浆置换(PE)是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进行滤过,将分离出来的血浆全部排除,代以置换同等量的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溶液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谭红梅(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谷城 441700) 血浆置换(PE)是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进行滤过,将分离出来的血浆全部排除,代以置换同等量的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溶液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使含有病因物质的血浆成分全部被排除,赢得肝细胞修复时间。重症肝炎时,最适宜的对策即进行血浆置换。但由于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力低下,因而治疗时易发生并发症,若护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合文献及我们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常见并发症 1.1感染 感染是PE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术中插管,有开放伤口存在,术中置换大量血浆和血浆代用品,易合并感染。 1.1.1血管插管感染 PE时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且静脉插管往往需在体内留置一周左右,因而易发生局部皮肤感染,蜂窝组织炎及败血症等。而在菌血症或败血症时,病人可表现为寒战,发热并有明显的中毒症状。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较低,因而体温常不是很高。加上PE时,部分病人治疗后也有发热,故治疗后发热时间超过24h者,要警惕继发感染的可能。 1.1.2血源性感染 PE治疗时,需补充大量的异体血浆,血浆代用品,如对血源监测消毒不严格,临床上易发生血源性感染,虽然各地血站对血源严格检测,但仍有治疗后发生丙型肝炎,疟疾及艾滋病的可能。 1.2出血 重症肝炎病人凝血功能差,治疗时予以肝素抗凝,加之创伤性操作易导致出血。 1.2.1插管时出血:插管时由于损伤动、静脉血管,易导致局部渗血,皮下出血,严重可危及生命。 1.2.2拔管时出血:留置管与皮肤结合部松动,病人活动量增加,易导致导管自行脱落。 1.2.3消化道出血:少数患者曾因应急性溃疡或胃部溃疡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肝性脑病。 1.2.4颅内出血:危重病人,突然出现脑疝或呼吸不规则,要考虑颅内出血的可能,此类患者预后差。 1.3过敏 过敏反应较为多见,其原因可分为: 1.3.1血浆过敏 PE时由于输入大量的异体血浆,较易发生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哮喘及喉头水肿等。 1.3.2肝素过敏 个别病倒应用肝素后出现畏寒,发热,关节疼痛,气管痉挛等,其原因多是生物制品提纯不够致。 1.3.3鱼精蛋白过敏 对抗肝素时必须使用鱼精蛋白,因是异体蛋白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1.4低血压 在PE过程中,多在治疗初期,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悸,严重者表现为面色苍白,意识障碍,收缩压在90mmHg以下。 1.5电解质紊乱 在PE过程中,选用较多代用品(如生理盐水,白蛋白)时,较易发生低钙,低钾。如治疗过程中,发生破膜或溶血,也可发生高钾血症。 1.6溶血 1.6.1血浆分离器的滤膜或血泵,管道内表面接触物均对红细胞有机械性损伤,如患者红细胞脆性差,易引起溶血。 1.6.2异型输血:置换血浆中如含有少量红细胞,加之同型血浆不够,在异型输注时,可发生溶血。一般为少量溶血,可在治疗中发现静脉回血呈淡红色或葡萄酒色。 1.7空气栓塞 一次性大量空气进入血液会引起患者猝死。故空气栓塞是人工肝治疗中少见但危害极大的并发症。 1.7.1管道接头不紧,各侧管帽密封不严,当负压太大时,空气易入管道。 1.7.2血路管道或膜破裂,易造成空气吸入。 1.7.3监测装置失灵 1.7.4治疗操作失误:在进行动脉血管通路泵中补液时,当液体输完后未及时夹住管道,易使空气被吸入血流。治疗结束后回血不慎,也可将空气驱入血中而致空气栓塞。 2 并发症的护理 2.1严格消毒隔离,防止感染。 2.1.1此类病人均处于肝功能失代偿期,抵抗力低下,故对病人执行保护性隔离。病室及一切物品均消毒,灭菌处理,进入室内必须穿隔离衣,换消毒鞋或鞋套,所有操作,如插管,更换置液,血浆,穿刺部位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2.1.2由于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液.体液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实施严格的体液—血液隔离,需要插管者应注意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抗生素百多邦作局部皮肤抗菌处理,输液管,血液回流管,穿刺针,血浆分离器等均一次性使用,污染物品随时消毒灭菌处理。

血浆置换、血液灌流(7)

血浆置换流程 一、准备 1.材料:CRRT管路、血浆分离器、注射器2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 2.药品:冰冻血浆2000ml、林格氏液500ml、0.9%NS500ml+肝素钠50mg NS500ml、0.9%NS50ml+肝素钠50mg 3.预冲管道:肝素水预冲管路。 二、操作步骤 1.开机,自检通过后选择TPE治疗模式,安装管道、血浆分离器。 2.用肝素水预冲并泡管30min,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 3.将管路与病人连接。 4.肝素钠负荷量10~20mg,维持量每小时3~8mg,按医嘱执行。 5.先接林格氏液500ml再接冰冻血浆2000ml. 6.接0.9%NS250ml+白蛋白10g. 7.接生理盐水冲管。 8.收机。 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 透析器、血液灌流器(碳肾)、5%GS500ml、0.9%NS1000ml 1套血透管路(动、静脉管路)及连接管、血液透析导管或穿刺针、 0.9%NS50ml+肝素钠50mg 2、透析机与管路、透析器连接好预冲,暂不用接血液灌流器(碳肾)。 2.1将透析机预冲好后,用止血钳夹住管路连接血液灌流器(碳肾)。 2.2连接5%GS。 2.3将灌流器动脉端朝上,用专用扳手逆时针拧开小帽,与动脉管路相连,将吸附柱翻转过来,静脉端朝上,同法拧开小帽,与连接管一端相连,打开血泵,用500ml5%GS冲洗,速度为100~200ml/min,冲洗过程注意观察有无树脂颗粒随液体流出,如无异常,将连接管另一端与透析器相连。固定吸附柱。 注意:(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不要将灌流器内灌注液放掉,以免重新排气)2.4打开血泵,进行糖化,防止血糖下降。冲洗完毕,关闭血泵,打开盐水冲洗约200ml后,关泵,关闭盐水,将动静脉管路闭合,加入100mg肝素钠于管路中,开泵,闭路循环(200ml/min)至少20min,以保证吸附柱充分肝素化。注意:灌流器肝素化时间不应少于20 min 3灌流 3.1灌流器肝素化完成后,关闭血泵,动脉端与生理盐水连接,开泵,冲洗200ml~300ml生理盐水后,调节血流速至50ml/min,将动脉管路与患者相连引血,调节超滤量和透析时间,将追加肝素安放在肝素泵中,血流量从50ml/min(视患

血浆置换疗法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措施研究

血浆置换疗法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24T16:41:22.0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作者:李海英王娟朱晓霞[导读] 长沙市中心医院在PE治疗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应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进行相应护理。 长沙市中心医院 410004 摘要:目的:探究血浆置换疗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行血浆置换(PE)疗法的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分析,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及概率,并分析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共行PE疗法135次,治疗过程中过敏6例,出血4例,低血压12例,低血钙3例,血浆分离器破损2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7%。给予相应护理后,以上并发症均得到缓解,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在PE治疗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应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进行相应护理,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保证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血浆置换器;并发症;临床护理 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是临床治疗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对血浆细胞和血浆进行分离,然后对问题血浆进行处理,并与等量的血浆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净化血压的效果。他不仅可以去除有害因子,同时也能补充机体所需的成分,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或者控制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的效果[1]。但是在采用PE治疗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治疗结果。笔者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60例行PE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60例行PE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6.2±8.7)岁,疾病类型:重症肝炎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格林巴利综合症1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例。 1.2治疗方法 留置颈内深静脉或者股静脉三腔静脉管,进行体外循环路和血浆分离器的无菌安装,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然后用100mg/500mL的肝素对管进行循环。调整血流速度为120mL/min,新鲜的血浆和白蛋白2500-3000mL作为置换液进行等量置换,每次置换时间为2.5-3h,每天进行一次或者隔天进行一次。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等状况来选择低分子肝素或者普通肝素作为抗凝剂。 1.3治疗结局 60例患者共行PE疗法135次,治疗过程中过敏6例,出血4例,低血压12例,低血钙3例,血浆分离器破损2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7%。 2.护理措施 2.1过敏护理 过敏史PE治疗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引发原因可能与大量使用异体的血浆以及短期内大量的异体蛋白输入机体产生的变态反应。发生过敏反应后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寒战、皮疹、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在本次的研究资料中,我们对6例发生过敏的实施是首先减慢输血的速度,同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和吸氧等对症处理,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没有影响以后的PE操作。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防治过敏:在置换前使用5-10mg的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者使用12.5-25mg的盐酸异丙嗪进行肌肉注射;尽量选择制备时间较短的新鲜血液[2]。 2.2出血护理 在本次研究资料中有4例发生出血,出血概率为2.96%,我们分析发生出血可能与抗凝剂使用过量、患者凝血障碍、患者机体活动过度以及PE过程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过度丢失等有关。在患者出血时,护士不要过度紧张,应积极采取措施补救。防治措施:在血浆置换前,先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如果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差,则应该小剂量血浆输入;在血浆置换患者过程中如果要使用抗凝剂,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剂量,对于出现出血的患者适当减少抗凝剂的用量。对于血浆置换术应该由熟悉业务的人员进行操作,最好一次完成穿刺,避免伤害患者,多次穿刺后皮肤会受伤。如果误穿刺到患者的动脉,应立即按压穿刺部位,按压时间一般在30min以上,按压结束后再做加压固定[3]。本次出血的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出血得到控制。 2.3低血压 PE过程由于血液的输入过多,会有部分的血液停留在体外,使得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血容量不足,最终会导致患者血压过低,心率加快等。因此在引血过程中要控制血泵的速度,从50mL/min开始,根据血压逐渐加速;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建立静脉通道,并积极补充体液;也可以适当使用升压药。 2.4低血钙 大量使用枸橼酸后可能会引发低血钙症,出现低血钙症候患者一般会出现口麻、腿麻以及抽搐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脏骤停。本组有3例发生低血钙。发生低血钙后进行的处理方式为:在置换术前静脉注射10% 10mL葡萄糖酸钙;置换过程中每交换600-700mL血浆就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10mL进行比例补充[4];给予按摩、热敷等基础护理。 2.5血浆分离器破损 血浆分离器破膜的原因可能有:管路打折使得血液流动受阻,管内压力上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得管道凝血,导致跨膜压力过大,从而引起血浆分离器破损;在PE的操作过程中,比如不按规则进行预冲,使得预冲速度过快或者盐水使用量不足等引起破膜。在本次资料中有2例发生血浆分离器破膜。对于可采取的护理措施:正确安装血管通道,切勿打折或者缠绕;预冲透析管道时采用肝素盐水,用量最好不少于2000mL;在治疗过程中随时测定活化凝血时间方便及时调整干式的用量;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认真细心,确认管路接头连接紧密,夹子处于有效的夹毕状态。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原理p lasma exchange,pe 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这样便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血浆置换法不仅可以清除体内中、小分子的代谢毒素,还清除了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对有害物质的清除率远比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为好。同时又补充了体内所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较好的替代了肝脏某些功能。其特点为:①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作用。②对肝功能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水负荷过重的情况无改善作用。 ③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血浆,能补充人体必要的大量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但多次大量输入血浆等血制品,有感染各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能。④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患者。 ⑤置换以新鲜冷冻血浆(FFP)为主,可加部分代替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量的比例。这是PE治疗的主要机制。PE对致病因子的清除要较口服或静脉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迅速而有效。 2、血浆置换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如补体产物、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改善相关症状。 3、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功能。 4、可从置换液中补充机体所需物质。应该说明的是,血浆置换治疗不属于病因治疗,因而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针对病因的处理不可忽视。 血浆置换包括两部分,即血浆分离和补充置换液。血浆分离又可分为膜式血浆分离和离心式血浆分离。 血浆置换-方法 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 血浆置换前先建立动静脉通道,将动脉端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经分离作用,使血液净化。然后将净化了的血液再由静脉端回输体内。 ①动静脉保留插管法。一般选用足背动脉和内踝大隐静脉插管;亦可采用Seldinger扩张性导管穿刺股动、静脉。 ②动、静脉外瘘。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的头静脉,用两根硅橡胶管分别插入动、静脉的向心端,行皮肤外连接,形成体外分流。 ③动、静脉外瘘。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作侧侧或

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

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 周宇明 (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老年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 分为三组,其中灌流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置换组30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联合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h-CHE )、B-型钠尿肽(BNP )、C-反应蛋白(CRP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27例,高于灌流组的21例以及置换组的23例,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昏迷时间等均短于置换组以及灌流组(P <0.05);联合组各项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对抢救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有良好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 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有机磷中毒 〔中图分类号〕R59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22-4879-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11基金项目:赣州市科技局计划课题(No.2011- 18)第一作者:周宇明(1972-),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医学工作。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情发展快,可在数小时内导致患者 出现呼吸衰竭、昏迷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阶段以口服途 径中毒最为常见。传统的内科治疗主要采用洗胃、导泻、清除 胃肠道内残余农药为主,用药主要采用抗胆碱能药物及胆碱酯酶复能剂,虽然对轻中度中毒有良好疗效,但是对于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的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 )疗效欠佳〔1〕。本文旨在评价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老年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老年有机磷中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ASOP 诊断和

25例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5例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临床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保证临床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完成。方法对本组25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共53次,采用Prismaflex系统CRRT机,TPE-2000血浆分离器,将患者含有毒素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同时代之以1000~3000mL新鲜冰冻血浆,通过对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的观察,总结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2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1例出现低血压;1例发生低血钙;未见穿刺针脱出滑出、出血倾向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术中的密切观察护理可以预防血浆置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血浆置换顺利完成的关键。 标签:血浆置换;并发症;预防与护理;低血压;低血钙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种血液净化新技术。它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采用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并弃去,同时代之以新鲜冰冻血浆。血浆置换治疗疾病的主要机制在于清除体内的致病因子(内源性和外源性),而这些致病因子存在于血浆中,以大分子的形式存在,或与血液蛋白结合,即不能有效的用药物抑制和排除,也不能用血液透析加以清除。血浆置换通过分离去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补充正常血浆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血浆置换死亡率为万分之三,而PE过程中有很多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导致治疗无法进行,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10年10月~2015年5月对25例患者进行了53次PE疗法,通过加强对PE 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0月~2015年5月,25例患者在我科行血浆置换共53次,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12~80岁,平均(43.3±20.7)岁。疾病类型包括肝硬化失代偿期8例,肝衰竭患者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例,重症肌无力3例,格林一巴利综合征1例,急性脊髓炎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1例,横纹肌溶解综合症1例。 1.2方法 仪器使用Prismaflex系统CRRT机,血浆分离器为TPE-2000。血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抗凝剂选用肝素(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43156,1.25万U/支)盐水预充。根据病情,置换液为新鲜血浆1000~3000mL,血流速度100~200mL/min,治疗时间2~4h。 1.3观察与护理

25例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015年11月第5卷第22期·护理研究· 25例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赵茜芸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临床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保证临床血浆置换治疗 的顺利完成。 方法对本组25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共53次,采用Prismaflex系统CRRT机,TPE-2000血 浆分离器,将患者含有毒素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同时代之以1000~3000mL新鲜冰冻血浆,通过对 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的观察,总结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结果 25例患 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1例出现低血压;1例发生低血钙;未见穿刺针脱出滑出、出血倾向及感染 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术中的密切观察护理可以预防血浆置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血浆置换顺利完成的关键。 [关键词]?血浆置换;并发症;预防与护理;低血压;低血钙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2-84-04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for the complications of 25 patients with plasma exchange ZHAO?Qianyun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causes, preventio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of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lasma exchange and then guarantee the completion of clinical plasma exchange treatment. Methods This group contains 25 cases of patients who have been operated with plasma exchange at 53 times totally. The Prismaflex system CRRT machine and TPE-2000 plasma separator were used to separate patients serum containing toxins or pathogenic substance, replacing with 1000 to 3000 mL fresh frozen plasma. It is expected to summarize the causes resulting in the complications from the obser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and m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s to prevent and nurse.Results Among 25 cases of patients, it appeared allergic reaction for 1 case; developed hypotension for 1 case and 1 case of low blood calcium;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such as puncture needle dropping out, bleeding tendency, and infection. Conclusion It could be achieve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lasma exchange via the skilled oper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clos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in operation, which are also very crucial to accomplish plasma exchange successfully. [Key words] Plasma exchange;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and nursing; Hypotension; Hypocalcemia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种血液净化新技术。它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采用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并弃去,同时代之以新鲜冰冻血浆[1]。血浆置换治疗疾病的主要机制在于清除体内的致病因子(内源性和外源性)[2],而这些致病因子存在于血浆中,以大分子的形式存在,或与血液蛋白结合,即不能有效的用药物抑制和排除,也不能用血液透析加以清除。血浆置换通过分离去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补充正常血浆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3]。近年来血浆置换死亡率为万分之三[4],而PE 过程中有很多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导致治疗无法进行,甚至危及患者生命[5]。我科自2010年10月~2015年5月对25例患者进行了53次PE疗法,通过加强对PE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0月~2015年5月,25例患者在我科行血浆置换共53次,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12~80岁,平均(43.3±20.7)岁。疾病类型包括肝硬化失代偿期8例,肝衰竭患者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例,重症肌无力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急性脊髓炎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1例,横纹肌溶解综合症1例。 1.2?方法 仪器使用Prismaflex系统CRRT机,血浆分离

血浆置换、血透、血滤、血灌

血浆置换(PE) 血浆置换原理示意 血浆置换法是将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引入一个血浆置换装置,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补充一定的新鲜血浆或者代用品,如4%人血清白蛋白,林格氏液等。来帮助清除体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接受这一治疗的部分患者在治疗前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很高,治疗后显著下降,常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目录

某些功能。其特点为:①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作用。②对肝功能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水负荷过重的情况无改善作用。③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血浆,能补充人体必要的大量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但多次大量输入血浆等血制品,有感染各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能。④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患者。⑤置换以新鲜冷冻血浆(FFP)为主,可加部分代替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血浆置换-作用机制 1、血浆置换可以及时迅速有效地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如抗体、免疫复合物、同种异体抗原或改变抗原、抗体之间量的比例。这是PE治疗的主要机制。PE对致病因子的清除要较口服或静脉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迅速而有效。 2、血浆置换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如补体产物、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改善相关症状。 3、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功能。 4、可从置换液中补充机体所需物质。应该说明的是,血浆置换治疗不属于病因治疗,因而不影响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针对病因的处理不可忽视。 血浆置换包括两部分,即血浆分离和补充置换液。血浆分离又可分为膜式血浆分离和离心式血浆分离。 血浆置换-方法 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 血浆置换前先建立动静脉通道,将动脉端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经分离作用,使血液净化。然后将净化了的血液再由静脉端回输体内。 ①动静脉保留插管法。一般选用足背动脉和内踝大隐静脉插管;亦可采用Seldinger扩张性导管穿刺股动、静脉。②动、静脉外瘘。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的头静脉,用两根硅橡胶管分别插入动、静脉的向心端,行皮肤外连接,形成体外分流。 ③动、静脉外瘘。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作侧侧或端侧吻合;亦可用钛制轮钉(孔径为2.0~2.5mm)行吻合术。吻合两周后,即可在静脉动脉化处作穿刺。 ④锁骨下静脉导管法。将双腔导管插入锁骨下静脉,血经外套管侧孔吸出,流经血浆分离器后,再由内管回输体内。 2、肝素的应用 治疗过程需抗凝。抗凝方法则视患者有无出血倾向而定。可选用: ①全身肝素化法,为常规方法。治疗前5分钟,给肝素0.5~0.8mg/kg,静注治疗开始后每小时追加肝素10mg;治疗结束前1小时停用肝素。 ②局部(体外)肝素化法。用肝素泵将肝素以0.25mg/分的速率持续注入动脉管道,同时在静脉管道将鱼精蛋白以0.25mg/分的速率注入,以中和肝素。治疗结束后3小时静注鱼精蛋白30~50mg,以防肝素反跳。 ③边缘肝素化法。首次肝素剂量为0.5~0.7mg/kg,以后每小时补给肝素5~7mg,保持分离器内血液凝血时间 3 血浆分离器

血浆置换等诊疗指南

血浆置换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 适应症: 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格林巴利综合征,自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goodpasture综合征;I型急进性肾炎,韦格内氏肉芽肿,严重肝功能衰竭(胆红素升高)等。 禁忌症: 患心血管疾病不适宜进行体外循环治疗者;高敏体质对输入血浆者 过敏;低血压休克 治疗方案与操作规范: 1.建立中心静脉插管通路,通常选择股静脉 2.使用Gambro小单泵,安装血浆分离器和体外循环管路,启动血泵200ml/min流速,用0.9%的无菌生理盐水2000ml冲洗血浆分离 器和体外循环管路,排净空气。将血浆分离器的底端用无菌小帽封闭,上端连接消毒胶皮软管,接废液袋。 3.将低分子右旋糖酐1000ml,706代血浆1000ml, 4%的白蛋白溶液(20g白蛋白加入0.9%的无菌生理盐水500ml)1000ml, 放入50度左右加温器中预热。 4.将输血器连接到体外循环管路的静脉壶接口处,架高输液架,准备依次输入血浆置换液低分子右旋糖酐1000ml, 706代血浆1000ml, 4%的白蛋白溶液1000ml,确认管路通畅后,关闭输血器开关,开启 血泵,血流速50ml/min起步,然后加至100-150ml/min,肝素首剂 在凝血功能正常者20-30mg, 每半小时追加5-10mg,凝血时间延长者,

肝素首剂及追加剂量减半,严重凝血障碍者可无肝素。 5.待废液袋中有黄色血浆流出后,开放血浆置换液通道,保证出血浆量与静脉补置换液的量相平衡。 6.置换血浆量达3000-3500ml左右时,可结束治疗。用0.9%的无菌生理盐水200-500ml回水。在治疗结束后可输入新鲜血浆或冰冻血浆。 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1.同普通血液透析并发症,处理也基本相同 2.产生过敏反应,可使用地塞米松5-10mg,观察 3.置换液加温不足引起寒战。 4.置换液和血浆滤出量不平衡,引起低血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