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母线焊接作业指导书(发出)

铝母线焊接作业指导书(发出)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系统或设备)概况

发电厂一期工程计划建设2×600MW国产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并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预留脱硝装置并留有二期扩建场地。电厂规划容量为2×600MW+4×1000MW机组,所发电力送入辽宁省电网。

铝母线焊接包括主回路封闭母线、厂用分支回路封闭母线、公用变分支回路封闭母线、励磁及电压互感器回路封闭母线焊接。

1.2 工程量和工期

1.2.1工程量

2#机组母线的工程量:

计划工期:2010年11月01日—2011年3月01日。总工期为4个月。

2.编制依据

3.1技术准备

3.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3.3.1测量仪器精度及要求

3.3.2施工机械、机具

有关的负荷实验、计量鉴定证书、使用证、能力鉴定等资料报监理备案,备查。

3.4 材料及设备

3.4.1开工前,焊接技术人员应根据图纸及焊材定额确定现场所需的焊接材料,并作出相应预算。

3.4.2焊接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对不同批号或同一批号不同时期到货的焊材均应有厂家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凡无质量合格证或对其质量有怀疑的,应按批号进行抽查复检,若合格方可使用。

3.4.3焊接材料保管库房的布置应符合有关规定,库房温度、湿度应符合有关要求,并且配备温、湿度计,温、湿度计应检定合格。

3.4.4焊接材料的领用及发放应严格执行《焊材库管理办法》,焊工凭焊接技术人员填写的焊条领用单到焊材库领取焊条。

3.4.5物资部焊接材料管理人员应建立相应管理台帐,并利用计算机对焊接材料的使用进行跟踪管理。

3.5安全器具

3.6.1铆工对好焊口后向焊工交接,焊工验收符合焊接条件时方可施焊。

3.6.2焊口焊完后自检合格后提交质检员验收(外观检查)。

3.6.3质检员验收合格提交给技术员,技术员委托金属实验室做无损检验

4.作业程序、方法

4.1 施工方案

对进入到本施工现场进行铝母线焊接的焊工,将有针对性的进行岗前考试。具体考试方法见项目管理制度《焊工练习、鉴定管理方法》。

4.2施工工艺流程

作业程序如下:

焊前练习=====>施工交底=====>焊材发放=====>对口检查=====>点固焊=====>焊接=====>焊后自检=====>专检====>无损检验====>质量验收评定====>移交

工艺流程图:

4.3施工方法及要求

4.3.1焊前准备

4.3.1.1文件准备:焊接开工前技术人员根据图纸、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标准规并结合焊缝周围施工环境、状况编制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

4.3.1.2焊工资质:焊工必须按照《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DL/T754-2001)附录A的规定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资格,并经过专门铝材焊接练习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4.3.1.3焊前练习:经资质审查合格后,焊工必须进行焊前练习考试合格,并由焊接专业组核发“焊工上岗证”和“焊机使用证”。无“上岗证”和“焊机使用证”者不得进行施焊。

4.3.1.4技术人员在项目开工前及时对焊工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质量交底,让每个焊工都口述一遍交底内容,确认接受交底人员“接受交底,遵照执行”后进行交底双签字。

4.3.1.5焊材发放、领用:

a、物资部门应对入库的SalMg焊丝的质保书、批号、数量、合金成分以及力学性能进行验收。严禁不合格焊丝进入焊材库,严禁流入施焊现场。

b、焊工到焊接技术人员处开焊材领用单,凭领用单到焊条库领取焊丝。焊工拿到SalMg焊丝领用单后,应根据交底内容核实领用单是否填写正确,有疑问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如果焊丝领用单上有涂改或者不是技术员亲笔填写签字的,焊条库管理人员不许发放焊丝。4.3.2焊接方法和工艺

4.3.2.1对口前的清理

坡口加工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接头形式为角接。

焊接前必须将母材焊缝坡口和焊丝表面的油污、氧化膜和其他杂质清除干净。清理范围包括:坡口部位和其两侧。对接和角接接头清理范围为焊缝两侧各30~50mm,搭接接头除搭接面外还应向外延伸30~50mm。清理方法和要求如下:

1)除油污:用汽油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清除表面的油污;

2)除氧化膜:用用钢丝刷或刮刀等机械方法去除氧化膜;

3)清理后的焊件应立即进行焊接工作,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4.3.2.2对口检查

对口的接触面不得有氧化膜,加工必须平整,其截面减少不得超过原截面的5%。

焊件下料时留有1-2mm的精加工余量。焊件切口应平整和垂直,坡口制备应光滑、均匀、无毛刺。焊件组对时,应将焊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和开裂。

4.3.2.3点固

a、点固焊的长度为30-50mm,厚度为焊件厚度的2/3切不小于4mm。

b、点固焊数量;

板件:焊件不大于500mm时,点焊2-3点;焊件超过500mm时,每隔300mm进行点焊管件:直径不大于300mm时,不得少于3点;直径为300~500mm时点固3~5点;直径大于500mm时,应沿圆周每隔60°点固一处。

c、点固焊是正式焊缝的一部分,施焊时不必铲除,但必须进行修理,经检查无缺陷后,方可再行施焊。

d、角接或搭接形式焊件点固时,为使其接缝处严密,可采取木槌敲击方法密合后点固。

4.3.2.4预热

一般预热温度为100℃左右,在施焊过程中应保持预热温度。采用MIG焊接方法时,可不预热。

4.3.2.5焊接

a、母线应在各段全部就位并调整好后,且误差值能够符合规定时,方可进行焊接。

b、严禁在非焊接区域引燃电弧、试验电流。

c、铝母线材料厚度大于等于8mm时,采用分层焊接。

d、为减少焊接变形和接头缺陷,直径大于300mm的管件对接接头宜采用对称焊接。

e、避免在拘束条件下进行焊接,以减少焊接应力,防止开裂。

4.3.3焊后自检:

焊工的自检工作贯穿整个焊接过程,如打底、层间、盖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焊缝表面是否有未焊透、咬边、根部凸出、内凹缺陷,检查接头是否良好,填充金属与母材融合是否良好等。每一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次层焊接。如有问题,采用机械加工法清除缺陷后,再进行补焊。焊工自检合格后,做出可追溯的永久性标识

4.3.4焊口返修

4.3.4.1焊接接头经检查有超出标准限制的缺陷时,应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返修。4.3.4.2对于外观检验中发现的轻微的表面缺陷可采取打磨方式修整,对出现缩小导电面积情况时应予以补焊。

4.3.4.3对于裂纹或内部缺陷,应采取挖补方式返修。补焊工艺与正式焊接的工艺一致。4.3.4.4补焊时应彻底清除缺陷,并向缺陷两端各延伸30mm-50mm,确认缺陷消除后再进行补焊。返修中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4.3.4.5焊接接头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矫正,如必须矫正时,应指定措施向质量部门申报,

待批准后,方可施工。

4.3.5无损检验

按照图纸及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4.3.6质量验收评定:

4.3.6.1焊缝成型良好,焊缝波纹均匀,平直,焊缝边缘应圆滑过度到母材,焊缝外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3.6.2焊缝过度圆滑、匀直、接头良好,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弧坑、气孔、夹渣、对接单面焊未透等缺陷,具体要求见

5.4(质量标准及要求)。

4.3.6.3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它项目检查

质检员根据焊工自检记录和自己复检情况以及渗透检验结果,填写质量验收单进行验收。

4.3.6.4资料整理、汇总,上交质量管理部。

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5.1质量目标

根据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和专业分项目标,制定本项目的质量目标:

●焊口外观成型美观,焊缝经无损检验合格。

●杜绝错发错用焊接材料;

●原始记录不丢失,焊缝记录齐全;

5.2 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

每道工作程序作为一个控制点,该控制点由本程序施工人员自检合格后,移交给下道程序人员施工下道程序施工人员复检合格后,才能进行本道程序的施工。重要控制点设置如下:

5.4质量标准及要求

5.5.1展开全员质量教育,提高每个职工的质量意识,抓好焊工各类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

5.5.2 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

5.5.3焊工在施焊前应作到四校核:

一校核焊接部件钢材;二校核焊接材料是否正确;三校核对口质量是否标准;四校核钢印代号是否清楚。

5.5.4在焊接过程中要做到三检查:

一检查根层焊接质量;二检查焊缝外观质量;三检查焊缝是否清理干净。

5.5.5每日下岗前做到二自觉:

一自觉填好自检记录并上报班组长;二自觉上报焊口数量便于及时委托试验室检验。5.5.6加强焊接材料管理。

5.5.7加强工器具的检查、维修和保养。

5.6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 4.1规定:

※5.5.1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的运行操作、检验、焊接、焊后热处理、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

※5.5.4凡是受监范围的合金钢材、部件,在制造、安装或检修中更换时,必须验证其钢号,防止错用。组装后还应进行一次全面复查,确认无误,才能投入运行。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04

※4.1.7 搭接焊缝的搭接尺寸应不小于5倍母材厚度,且不小于30mm。

※5.5.6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6.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表

环境危害因素辩识和控制表

R记录确认点;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连续监视监护;

6.3 消防管理

6.3.1施工前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全员交底,切实做到“四知”、“五清”、

“一审制”。“四知”:知生产储存性质,知火灾危险性,知预防措施,知火灾扑救方法。“五清”:重点要害部位清,防火制度落实情况清,义务消防组织情况清,火险隐患整改进度清,消防器材、设施布局情况清。“一审制”:动火作业票的审查批准制。

6.3.2认真开展防火安全大检查,落实项目部月检查、施工队伍周检查、班组日检查的三级检查制。

6.3.3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志牌,明确标明火警电话119及场内消防电话。施工现场设置灭火装器材,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材的配置由

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各单位应熟悉本单位区域内灭火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6.3.4发生火灾时,应该立即通知项目负责人并迅速采取措施,尽快设法扑灭初起之火

及大声呼喊邻近人员参与扑救。

6.3.5管理区域内的明火作业必须办理明火作业票。严格做到“火前八不、火中四要,火后一清”。

6.3.6各单位要利用安全例会、站班会经常学习公司有关消防管理制度和项目部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进入现场施工的内外分包商要明确防火负责人,签订制防火责任书。

6.3.7场区内(办公区、宿舍、工棚、施工现场)禁止任意焚烧垃圾和杂物,严禁堵塞消防通道;禁止随意动用、占压、挪动、损坏各种消防设施及标志牌。

6.3.8电焊机的一次线要由电工接线,电焊工在接二次线时不要一头多接,特别是快插接头,更不得插错或多接,防止过热起火和焊。电焊机的二次接地线,不得接在乙炔、氧气、氢气、油管等易燃易爆的管道上和各种仪器、仪表盘柜上,防止着火爆炸或烧毁电气设备。机烧毁。

6.3.9交叉作业时,要察看是否有人或易燃易爆物品存在,如有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飞溅的火花烧伤人或引燃易燃易爆物品。

6.3.10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防火工作原则,杜绝重大火灾、消灭一般火灾、消防器材及设施完好率100%,实现火灾事故零目标。

6.3.11氧气与乙炔不得混存,不能混搬运,使用时两瓶间隔不得小于5 米,远离明火10 米以上。氧气瓶须有回火装置。工作人员的手套和衣服不得有油污,防止沾染瓶嘴,避免开启时着火。

6.3.1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严禁吸烟。

6.4 施工方案应急处置预案

6.4.1 项目部成立专项事故应急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

6.4.2成立后勤服务工作小组。负责人员、抢险物资、车辆及后勤保障,协调消防应急行动,保持内外部联络,负责对应急人员的自身保护、急救、消防知识、消防技能培训。

6.4.3 加强安全宣教检查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在施工期首先确保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做到万无一失;其次避免重大机械设备损失、火灾损失以及工程本身和工程物资的损失。

6.4.4项目部发生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应当按照分级管理、逐级上报的原则及时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6.4.5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问清重要信息和情况,立即报告项目领导,并将

项目领导做出的处置突发事件的批示或指示传达给事发单位,启动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指导事发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6.4.6遇有人员受困或有易燃、易爆物品以及贵重设施在事故现场时,按先抢救人员再搬运物资,先搬运有重大危险性的物品再搬运一般物品的顺序进行人员及物资的抢救工作,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进行营救工作。

6.4.7发生放射性事故时应急值班室工作人员接警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情况,并通知应急队伍紧急集合。

6.4.8发生传染病事故时,抢险组人员负责本单位人员和场所的消毒工作,密切观察与病人接触人员,发现传染或疑似状况,立即隔离治疗或送医院治疗;救治人员和车辆经接受消毒后再投入其他活动。

6.4.9接到上级气象灾害通知后,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召开应急会议,针对灾害组织讨论应对措施,布置防灾工作。各级指挥人员立即上岗,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6.4.10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后,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工作场所附近的所有人员离开至安全距离。工作负责人立即派人进行现场监护,把住各个交通要道,禁止他人进入。

6.4.11当接到震情预报信息时,按照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统一布置,所有人员要撤离建筑物内,转移到搭建的临时防震棚内,各级指挥人员要坚守岗位。

6.4.12处置突发性事件要本着统一指挥、服从命令、协同配合、严密控制、积极疏导、及时解决的原则依法进行。

6.4.13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详见项目部文件。

7 绿色施工措施

7.1焊接废料的控制

7.1.1钨棒选用铈钨棒。

7.1.2焊工进行焊接作业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焊工的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工作帽,电焊面罩、电焊手套,口罩,绝缘鞋等。进行高空作业时,还需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等,进行火焰切割要带护目镜。所有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7.1.3使用前,认真计算使用的各类焊接材料的量,避免积压库存,产生更多的焊接材料废料

7.1.4使用过程中,为确保焊材的正确使用,应对焊接技术人员、焊工、焊材库管理人员交底,焊材库管理人员应正确烘焙,并用多少领多少,同时确保使用过程不浪费。当天未使

用完的焊条要退回焊材库。

7.1.5焊接施工完毕后,要及时清理产生的废料,分类存放,焊条头及钍钨棒要交回物资回收妥善处理,药渣等要按垃圾统一处置。

7.2金属检测废料、废水控制

7.2.1废显影、定影液设置临时存放容器,及时收集回收、统一存放并做好记录,集中处理。

7.2.2仪器使用后的废旧电池,着色探伤后的废金属罐,废胶片、办公室使用后的废旧日光灯都属于特殊的固体废弃物,必须收集、分类放置,做好回收记录,集中处理。

7.3焊接弧光污染及伤害控制

7.3.1焊接过程中,点燃电弧前戴好防护面罩,在熄灭电弧后揭开面罩。

7.3.2铁工在对口时,要正确佩戴防护眼镜。

7.3.3同一场地内,多部焊接施焊时,应采取必要的隔离阻挡措施,加设隔离屏。

7.3.4注意定期检查防护面罩的完好性,如黑玻璃、白玻璃镜片有破损,或者面罩的其它部分有损坏,应该及时修复或更换。

7.3.5无关人员,尽量远离焊接作业的场所,避免弧光伤害。

7.4焊接火星、粉尘、有害气体控制

7.4.1火星飞溅防护措施

7.4.1.1在保证施工质量、经济情况下,尽量少采用火星飞溅大的焊接方法或工艺。如二氧化碳保护焊等。

8 附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