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几何画板

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几何画板

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几何画板
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几何画板

中学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几何画板)

1、《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函数图像

2、《几何画板》:求过两点的直线方程

3、《几何画板》:验证两点间距离公式

4、《几何画板》: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

5、《几何画板》:绘制某区间内的函数图像

6、《几何画板》:运用椭圆工具制作圆柱

7、《几何画板》:绘制四棱台

8、《几何画板》:绘制三棱柱

9、《几何画板》:绘制正方体

10、《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的内切圆

11、《几何画板》:通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点绘制圆

12、《几何画板》:给定半径和圆心绘制圆

13、《几何画板》:绘制棱形

14、《几何画板》:绘制平行四边形

15、《几何画板》:绘制等腰直角三角形

16、《几何画板》:旋转体教学

17、《几何画板》:画角度的箭头

18、《几何画板》:“派生”关系进行轨迹教学板

19、《几何画板》:制作“椭圆”工具

20、《几何画板》:显示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21、《几何画板》:研究圆切线的性质

22、《几何画板》:“垂径定理”的教学

23、《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的中线交于一点

24、《几何画板》:验证分割高线长定理

25、《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外心和重心的距离等于垂心与重心的距离的一半

26、《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7、《几何画板》: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

28、《几何画板》:验证勾股定理

29、《几何画板》:验证正弦定理

30、《几何画板》:验证圆弧的三项比值相等

31、《几何画板》:巧用Excel制作函数图像

32、《几何画板》:绘制极坐标系中的曲线函数图像

33、《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幂函数图像

34、《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正弦函数图像

35、《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抛物线函数图像

36、《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圆函数图像

37、《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直线函数图像

《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函数图像

第1步,启动几何画板,依次单击“图表”→“定义坐标系”菜单命令,在操作区建立直角坐标系。单击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动光标至圆点,当变成一只小黑手时,单击鼠标左键,然后再双击鼠标左键,将标签修改为“A”。同法,给单位点加注标签为“1”。

第2步,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在坐标系第一象限绘制出任意一点,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标签为B。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移动光标至X轴上,当X轴呈现高亮度时,单击鼠标左键,在X 轴上绘制出一点,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标签为C。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选中点A、点B 和点C,按快捷键“ctrl+L”,在操作区绘制出三角形ABC,如图187所示。

第3步,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移动光标至线段AC上,当线段AC呈现高亮度时,单击鼠标左键,绘制出一点,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标签为D。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单击操作区空白处,释放所选对象,然后选中点D和线段AC,依次单击“构造”→“垂线”菜单命令,绘制出过点D 的选段AC的垂线。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移动光标至线段AB和刚绘制的垂线上,当他们均呈现高亮度时,单击鼠标左键,绘制出他们的交点,并加注标签为E。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选中点E和线段AC,依次单击“构造”→“平行线”菜单命令,绘制出过点E的线段AC的平行线。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移动光标至刚绘制的平行线和线段BC的交点处,当他们均呈现高亮度时,单击鼠标左键,绘制出交点,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标签为F。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选中点F和线段AC,依次单击“构造”→“垂线”菜单命令,绘制出垂线,并用上述方法,绘制出与线段AC的交点G,如图188所示。

第4步,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选中第3步中绘制的两条垂线和一条平行线,按快捷键“ctrl+H”,隐藏它们。然后依次选中点D、点E、点F和点G,依次单击“构造”→“四边形内部”菜单命令,填充四边形内部,如图189所示。依次单击“度量”→“面积”菜单命令,矩形DEFG的面积值显示在操作区中。

第5步,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单击操作区空白处,释放所选对象,然后依次选中点D、点E、点F和点G,按快捷键“ctrl+L”,得到矩形DEFG,如图190所示。

第6步,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单击操作区空白处,释放所选对象,然后选中点A和点D,依次单击“度量”→“距离”菜单命令,操作区中显示线段AD的长度度量值。选中操作区中显示的两个度量值,依次单击“图表”→“制表”菜单命令,操作区显示一表格,如图191所示。右键单击表格,单击“属性”菜单项,弹出“属性”对话框,单击“表”选项卡,取消“在最后一行中跟踪变化中的值”选项,如图19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第7步,拖动点D到一个新位置,双击表格,表格中增加一行。用同样方法,不断增加表格中的数据,直到如图193所示。

第8步,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单击操作区空白处,释放所选对象,选中表格,依次单击“图表”→“绘制表中记录”菜单命令,弹出“绘制表格数据图像”对话框,单击“X”按钮下拉列表中的“AD”,如图194所示,

“Y”下拉列表中选择“面积DEFG”,然后单击“绘制”按钮,操作区中绘制出一些点,如图195

所示。

第9步,拖动点D至一新位置,可看到操作区中的两个度量值也发生变化,依次选中AD距离的度量值和矩形DEFG的面积度量值,依次单击“图表”→“绘制(X、Y)”菜单命令,绘制出一点,并加注标签为R。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选中点R和点D,依次单击“构造”→“轨迹”菜单命令,操作区中显示图像,如图196所示。

第10步,在图像处于被选中状态下时,按住“shift”键,依次单击“显示”→“线型”→“粗线”命令,将函数图像设置为粗线。并用“文本”工具增加说明性文字,并拖动到适当位置,如图197所示。

第11步,依次单击“文件”→“保存”菜单命令,保存文件

《几何画板》:求过两点的直线方程

第1步,启动几何画板,依次单击“图表”→“定义坐标系”菜单命令,在操作区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依次单击“图表”→“隐藏网格”菜单命令,隐藏坐标系中的网格。单击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动光标至圆点,当变成一只小黑手时,单击鼠标左键,然后再双击鼠标左键,将标签修改为“O”。同法,给单位点加注标签为“1”。

第2步,单击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在操作区绘制出任意三角形,并用“文本”工具修改标签为“A”、“B”、“C”。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选中点A和线段BC,依次单击“构造”→“垂线”菜单命令,绘制出过点A垂直于线段BC的垂线。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移动光标至刚绘制的垂线与线段BC的交点处,当两条线均呈现高亮度时,单击鼠标左键,绘制出两条线的交点,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标签为“D”,如图181所示。

单击工具箱上的“选择箭头”工具,单击操作区空白处,释放所选对象,然后选中线段BC的垂线,按快捷键“ctrl+H”,隐藏该垂线。然后选中点A和点D,按快捷键“ctrl+L”,绘制出线段AD。用同样方法,绘制出线段AB的高CE,如图182所示。

第3步,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移动光标至线段AD和线段CE的交点处,当两条线段均呈现高亮度时,单击鼠标左键,绘制出两条线段的交点,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标签为H。在点H处于选中状态下时,依次单击“度量”→“横坐标”菜单命令,点H的横坐标度量值显示在操作区中,同样方法,度量出点H的纵坐标的度量值,如图183所示。

第4步,单击操作区空白处,释放所选对象,然后选中点B和线段AC,依次单击“构造”→“垂线”菜单命令,绘制出过点B的线段AC的垂线。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移动光标至刚绘制的垂线和线段AC的交点处,当两条线均呈现高亮度时,单击鼠标左键,绘制出两条线的交点,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标签为F,如图184所示。

几何画板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画出一个正方形 二.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变换中的旋转按钮 三.实验步骤: ①画出一条线段; ②选中线段左端点双击,标记中心; ③选中线段和另一端点,选择变换中的旋转按钮,并设置旋转角度为90°,然后在依次做出另外两条边。 四.实验结果 实验二 一实验内容:构造三角形的中线 二实验目的:学会构造线段中点

三实验步骤: ①单击线段工具,构造出一个三角形ABC; ②选中线段AB,执行构造-中点命令,构造出AB中点D ③单击线段工具,连接CD. 四实验结果 实验三 一实验内容:构造三角形的外心 二实验目的:学会构造线段的中垂线 三实验步骤: ①单击线段工具,构造出一个三角形ABC; ②选中线段AB,执行构造-中点命令,构造出AB中点D,同时选中AB和D,执行构造-垂线

③在AC上重复②,两垂线交点即为外心 四实验结果 一实验内容:绘制三角形的内心 二实验目的:学会构造已知角的平分线 三实验步骤: ①画出任意三点A,B,C,选中A,B.C三点,执行构造-线段,构造出三角形ABC; ②依次选中B,A,C,执行构造-角平分线,构造出BAC ∠的角平分线i; ③按照②的步骤做出ABC ∠的角平分线j; ④选中i,j,执行构造-中点命令,构造出三角形内心D; ⑤选中i,j,执行显示-隐藏平分线,隐藏平分线。 四实验结果:

实验五 一实验内容:绘制函数x =的函数图像 y3 二实验目的:绘图菜单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步骤: ①执行绘图-定义坐标系命令,新建坐标系,并将原点坐标的标签设为O; ②执行数据-新建函数命令,新建函数x =; y3 ③选中函数,执行绘图-绘制函数命令,画出x =的函数图像. y3 四实验结果

中学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几何画板)

中学数学全套课件制作实例(几何画板) 1、《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函数图像 2、《几何画板》:求过两点的直线方程 3、《几何画板》:验证两点间距离公式 4、《几何画板》: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 5、《几何画板》:绘制某区间内的函数图像 6、《几何画板》:运用椭圆工具制作圆柱 7、《几何画板》:绘制四棱台 8、《几何画板》:绘制三棱柱 9、《几何画板》:绘制正方体 10、《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的内切圆 11、《几何画板》:通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点绘制圆 12、《几何画板》:给定半径和圆心绘制圆 13、《几何画板》:绘制棱形 14、《几何画板》:绘制平行四边形 15、《几何画板》:绘制等腰直角三角形 16、《几何画板》:旋转体教学 17、《几何画板》:画角度的箭头 18、《几何画板》:“派生”关系进行轨迹教学板 19、《几何画板》:制作“椭圆”工具 20、《几何画板》:显示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21、《几何画板》:研究圆切线的性质 22、《几何画板》:“垂径定理”的教学

23、《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的中线交于一点 24、《几何画板》:验证分割高线长定理 25、《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外心和重心的距离等于垂心与重心的距离的一半 26、《几何画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7、《几何画板》: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 28、《几何画板》:验证勾股定理 29、《几何画板》:验证正弦定理 30、《几何画板》:验证圆弧的三项比值相等 31、《几何画板》:巧用Excel制作函数图像 32、《几何画板》:绘制极坐标系中的曲线函数图像 33、《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幂函数图像 34、《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正弦函数图像 35、《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抛物线函数图像 36、《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的圆函数图像 37、《几何画板》绘制带参数直线函数图像 《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函数图像 第1步,启动几何画板,依次单击“图表”→“定义坐标系”菜单命令,在操作区建立直角坐标系。单击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动光标至圆点,当变成一只小黑手时,单击鼠标左键,然后再双击鼠标左键,将标签修改为“A”。同法,给单位点加注标签为“1”。 第2步,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在坐标系第一象限绘制出任意一点,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标签为B。单击工具箱上的“点”工具,移动光标至X轴上,当X轴呈现高亮度时,单击鼠标左键,在X轴

用几何画板503制作小学数学课件入门培训教程

用“几何画板5.03”制作小学数学课件 入门培训教程 几何画板是一个通用的数学、物理教学平台,只要熟悉软件简单的使用技巧,就可以自行设计和编写出能够动态演示的教学课件,从而表现实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说几何画板是最出色的教学软件之一。 下面就以最新版本“几何画板 5.03”为例,学习一些几何画板的基本操作知识,并用它制作出简单适用的小学数学教学课件。 一、几何画板的简单操作。 1、认识几何画板5.03的工作界面(见下图): 几何画板的操作界面非常简洁,上面是它的菜单栏,左侧是它的绘图工具箱。中间空白区就是我们绘制几何图形的区域。 2、用常用的绘图工具画图形: 左侧工具栏的第一个工具是选择工具,第二、第三、第四个分别是画点、画圆、画线工具,第五个是文字标注工具。这几个工具是我们在制作几何图形时最常用的。 (1)用画点、圆和线工具分别画一个点,一个圆和一条线段,然后再用画线工具随意画一个三角形。 重要提示:我们在操作几何画板时,左手要始终放在电脑键盘的“Esc”键上面,通过按“Esc”键,随时把鼠标切换到选择工具状态。 (2)用选择工具选择刚刚画完的点、圆、线段。把鼠标移动到要选择的对象时,左上箭头变成向左的箭头时点击一下,对象就被选中了。 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显示”,改变一下点的大小,线的粗细、虚实,以及信息技术 培训资料

它们的颜色。 3、用标注工具给三角形标注上字母标签。首先点一下标注工具,然后把鼠标移动到三角形的顶点上点击一下,三角形的顶点就标上字母了;再右击三角形的某一个顶点,点击“属性”—“标签”,可以在这里更改这个顶点的字母。 4、隐藏对象。分别选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显示”-“隐藏点”,三角形的顶点就隐藏起来了。 重要提示:隐藏对象是几何画板中应用最多的操作。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几何图形的领属关系(即父子关系)非常明确,如:我们先画了一个点,又从这个点上引出一条线段,再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画了一个圆,那么这个点就是“父”,这条线段就是“子”,这个圆就是“孙”,如果删除了点,线段和圆就都不存在了;如果删除了线段,圆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在制作几何图形时,为了避免误删除,一般都采用隐藏对象的方法处理。对象隐藏后虽然看不见了,但它仍然是存在的。 5、制作“显示/隐藏”操作按钮。框选三角形,然后点击“菜单”栏的“编辑”-“操作类按钮”-“隐藏/显示”,工作区就出现了一个按钮“隐藏线段”,右击此按钮,选“属性”-“标签”,把“线段”改为“三角形”。我们点击这个按钮,这个按钮就会在“显示”和“隐藏”间进行切换,一个简单的切换按钮就制作完成了。 用上述方法,我们再制作一个这样的按钮,选中其中的一个按钮,选择的方法是用选择工具点击一个按钮左边的小颜色条。选中这个按钮后,右键点击“属性”—“隐藏/显示”,然后点选“总是隐藏对象”,点“标签”,把“线段”改为“三角形”确定退出;再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个按钮改为“总是显示对象”,点“标签”把“线段”改为“三角形”确定退出。这样就制作了两个按钮,一个是显示按钮,一个是隐藏按钮。 重要提示:为课件中的图形(或文字等)制作“显示”或“隐藏”的操作按钮,是实现课件动态演示的最常用的重要手段,一定要掌握它的制作方法。 二、通过“构造”或“变换”,定义教学需要的具有一定性质的几何图形。 随意拉一拉刚才画的三角形,它的形状(即边的长度、角的大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这就说明:我们通过点、圆、线工具所绘制的图形,没有固定的几何性质,是不符合教学需要的。只有通过“构造”或“变换”所绘制的具有某种几何性质的图形才是我们教学所需要的。 (一)绘制具体固定性质的几何图形。 1、绘制一个等腰三角形: (1)制作固定长度、固定角度的线段: 首先用点工具绘制一个点,在确定这个点在选中状态时,点击“菜单”上的“变换”—“平移”,然后点选“极坐标”,填写“固定距离”(如:8厘米)、“固定角度”(如:0度)后,点“平移”退出,就画出了第二个点。

几何画板实验报告(函数y=Asin(ωx+φ)图象)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设计制作课堂教学型的课件 班级:姓名: 学号:实验时间:2013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查阅资料,设计制作中学数学某一节课(自选内容)的课堂教学型课件,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课堂教学型课件设计方法与制作技巧。 二、实验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几何画板等 三、教学设计方案

四、课件的创作思路 按照课本要求,考虑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相对难掌握,特选取几何画板作为课件的制作软件。课件设计由浅入境,通过对旧知识点的回顾复习,再慢慢计入新知识点的学习,以问题为基本主导线,注重学生自主动手,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探讨问题渐渐深入课程学习,渐渐把握参数φ、ω、A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影响。所以课件在设计中看重问题,情景的设计,以及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了解,掌握参数φ,ω,A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变换规律。讲授新知识点后及时进行例题讲解,让学生查漏补缺,真正把知识学懂,学通,学透,本课件按照人教版要求,符合普遍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带动学生思考问题。在传递新内容上,通过图文解说,形象表达学习内容,层次分明,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学习和掌握知识。学习完新知识后,进行一段小结,巩固学生记忆。最后布置几道与这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是为了巩固本节课内容。使学生通过本节课,能基本掌握参数φ,ω,A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变换规律。 五、思考题

分析课件所使用的媒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本课件主要应用了几何画板软件,应用几何画板的“形象、直观”的动态效果,能很好的演示课本上的内容和几何图片,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新概念。本节课的一些思考及练习,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几何画板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准确地表达几何图像。本课件适用大部分地区高中学校的课堂教学。

几何画板上机实验素材

几何画板上机实验素材 1.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高线、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2. 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连线构成的四边形为平等四边形;(探究矩形、菱形、正方形) 3.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 三角形的内切圆、外接圆; 5. 绘制正方形; 6. 验证三角形的重心定理; 7. 作已知线段的n 等分点; 8. 验证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定理; 9. 任意五边形变换成为正五边形和正五角星; 10. 作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动态演示课件; 11. 验证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 12. 构造椭圆的几种方法:(第一定义、第二定义、单圆法、两圆法、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 13. 切割三棱柱; 14. 旋转大风车; 15. 日、地、月三星运动 16. 三角形对折、打开; 17. 动画彩轮、闪烁的五角星; 18. 圆柱、圆锥、圆台 19. 系列命令按钮的使用;(任意角) 20. 三角形拼接成平形四边形;(标记角旋转) 21. 二次函数表达式中系数a,b,c 随外界数值改变而改变(对象的分离与合并) 22. 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图像; 23.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24. 画函数图像并用阴影填充区间上的曲边梯形 25. 动态字幕; 26. 线段上的一点绕另一端点运动,线段上一动点的轨迹; 27. 长方形周长的展开、折叠动态演示; 28. 球 29. 准线 30. 切线 31. 圆锥曲线θ ρcos 1e ep -= 32. 星形线?????==t a y t a x 33sin cos 33. 叶形线??? ????+=+=323 1313t at y t at x 34. 三角形一部分旋转拼成平行四边形 35. 文档分页管理 36. 迭代:(1)三角支撑架;(2)谢尔宾斯基三角形;(3)正多边形;

几何画板技巧

几何画板技巧 一.把一个课件制作成若干页 运用“隐藏/显示”功能把一个课件做成若干页。 假定已经在画板上进行了若干制作(即把课件的某一部分做好,仅需要添加“使用说明”。 1.首先选择【编辑】菜单中的【选择全部】,并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操作类按钮】中的【隐藏/显示】,屏幕上出现【显示】,【隐藏】按钮。 2.单击【隐藏】按钮,隐藏屏幕上的所有对象,用【文本编辑】工具编辑一段有关该课件使用说明的文字,也可用Wps、word等编辑,然后复制在“剪贴板”上,进入几何画板,选择【粘贴】,这样使用说明就制作好了。 3.选择“使用说明”的所有内容,并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操作类按钮】,【隐藏/显示】,又产生一对【显示】,【隐藏】按钮,屏幕上有四个按钮。 4.先后选择第二次的【隐藏】和第一次中的【显示】两个按钮,并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操作类按钮】【系列】,屏幕上出现一个【系列】按钮。并把“系列”改名为“显示课件“,同法再把第一次中的隐藏和第二次中的显示,作出一个【系列】按钮,并把“系列”改名为“使用说明”。 5.同时选择【隐藏】,【显示】四个按钮,【显示】菜单中的【隐藏按钮】屏幕上仅剩下【使用说明】与【显示图形】两个按钮。 【经验与技巧】 1.如果一个课件由3“页”或更多“页”组成时,就会产生3对或更多对按钮(【显示】和【隐藏】按钮),制作【系列】按钮时,应该选择其中两对【隐藏】按钮和另一对按钮中的【显示】产生一个【系列】按钮。

2.利用“隐藏/显示”这一功能可以作出界面友好,功能强的课件来,由于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有些教学内容就可能需要制作几个课件,使用起来不方便,若利用“隐藏/显示”这一功能就可以把课件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课件,使用方便。 3.同样,作为习题课的课件,需要标准答案,而答案与习题显示在同一屏幕上,运用“隐藏/显示”这一功能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4.还可以给课件加一个封面。 二.外部对象的插入 通过Windows画笔或其它图形工具来制作“弹簧”,把外部对象插入几何画板的方法。 1.打开Windows的画笔工具或其它图形工具,用画线工具画一个“弹簧”,按“复制”按钮,把“弹簧”复制到Windows的剪贴板上。 2.进入几何画板的绘图窗口,画一条线段AB(向上而下),在线段AB上取一点C,制作点C在线段AB上(慢速)运动的【动画】按钮,在点B的右边取一点D。 3.同时选点C、D(无先后),并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弹簧”被嵌入在点C、D之间,双击“动画按钮”,“弹簧”就弹动起来。 【经验与技巧】 1.通过Windows剪贴板可以把外部对象“复制”到几何画板中来。“复制”时,若几何画板中只选择了一个点,则这个对象总是粘贴在这个点的右下方,若选择了两个点,则粘贴在以这个点为对角线的矩形柜内。2.被粘贴的对象有的能双击进行编辑,有的则不能编辑,对于不能编辑的对象,则只能再进入原来的应用软件中编辑好后,再“复制”,“粘贴”过来。

让初中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学数学的一些尝试

让初中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学数学的一些尝试 王松萍 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来临,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教育技术的更新也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 ..并有 更多的精力 ...、探索性 ...的数学活动中去”。 .....投入到现实的 《几何画板》是一个适用于几何教学的软件,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几何图形的内在关系,探索几何图形奥妙的环境。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测量、计算、动画、跟踪轨迹等,构造出其它较为复杂的图形。《几何画板》操作简单,容易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动态几何。 我们学校把《几何画板》作为校本课程,学生进入初中后,我们利用十课时左右的时间教学生掌握《几何画板》中的简单作图、变换、度量等基本功能,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课件、设计作品,试图利用《几何画板》帮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更乐意学习数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几何画板》设计图案,使学生更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能运用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并将这些内容贯穿在七年级到八年级的三册书中。(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八节《图案设计》,《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第三节《图案设计》,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四节《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四节《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七节《平面图形的密铺》) 图案设计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且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服装设计、家居装修等领域都要用到图案设计。 案例1: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七节《平面图形的密铺》中的“读一读”:用多边形及其组合可以拼成许多漂亮的密铺图案。下面的图案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密铺图案的一部分。欣赏这些图案,你能发现哪些多边形或其组合可以密铺。……,你能利用几种多边形,通过组合进行密铺吗? 我要求每位学生设计一个密铺的图案,但收到的作业质量不是很好,只有美术功底较好的学生的作品还算可以。还发现学生用纸笔等传统工具,不是很乐意去完成图案设计作业。于是我就想利用学生已经会用的《几何画板》,让他们完成图案设计的作业,没想到这一改,竟使学生完成的作业美不胜收,即使是数学功底不好的学生,也完成的相当出色。以下是收集的一些同学的作品。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期末考试试题.docx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期末考试试题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几何画板》中选中对象的“动画”的速度有( )。 a、慢 b、中 c、快 d、abc 2、《几何画板》中“显示/隐藏”选项中有( )。 a、总是显示 b、总是隐藏 c、切换“显示/隐藏” d、abc 都是 3、《几何画板》中度量线段步骤是( )。 ①画线段②长度③度量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几何画板》中利用“标记向量”的方法作全等三角形的步骤是( )。 ①画三角形②标记向量③平移④成全等三角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5、《几何画板》中“操作类按钮”有( )。 a、隐藏/显示 b、动画 c、移动 d、abc都是 6 《几何画板》中“操作类按钮”有( )。 ①动画②移动③系列④滚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几何画板》中“操作类按钮”没有( )。 a、动画 b、形状 c、系列 d、滚动

8、《几何画板》中是“变换”菜单中的选项( )。 a、平移 b、旋转 c、缩放 d、abc都是 9、《几何画板》中“平移”在( )菜单项中。 a、显示 b、变换 c、度量 d、图表 10 《几何画板》中“反射”在( )菜单项中。 a、变换 b、显示 c、度量 d、图表 11 《几何画板》中“平移”页面有的项目是( )。 a、直角坐标 b、固定距离 c、固定角度 d、abc都是 12 《几何画板》中利用“旋转”作正方形的步骤是( )。 ①画线段②标记旋转中心③选择线段旋转④成正方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3、《几何画板》中利用“平移”作正方形的步骤是( )。 ①画点②成正方形③变换角度平移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14、《几何画板》中利用“反射”作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是( )。 ①反射②标记镜面③画三角形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15、《几何画板》中度量线段步骤是( )。 ①画线段②长度③度量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情况下在几何画板中点的标签是从( ),线的标签是从

2013几何画板实验作业

2013级《几何画板》期末测试题 1.做一个双圆四边形:既有内切圆,又有外接圆的四边形,要画出它的的内切圆 与外接圆,并且能拖动控制点使之放大和缩小。 2. (2013年安徽省中考数学第14题)已知矩形纸片ABCD中,AB=1,BC=2,将该纸片叠成一个平面图形,折痕EF不经过A点(E、F是该矩形边界上的点),折叠后点A落在A,处,给出以下判断: (1)当四边形A,CDF为正方形时,EF=2 (2)当EF=2时,四边形A,CDF为正方形 (3)当EF=5时,四边形BA,CD为等腰梯形; (4)当四边形BA,CD为等腰梯形时,EF=5。 其中正确的是(把所有正确结论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实验要求: 用几何画板作出矩形及其折痕,以及折叠后的图形,拖动控制点,使折痕变动,折叠后的图形变动,从而验证上述四个判断的正确性。 3. (2013年安徽省中考数学第23题)我们把由不平行于底边的直线截等腰三角形的两腰所得的四边形称为“准等腰梯形”。如图1,四边形ABCD即为“准等腰梯形”。其中∠B=∠C。

(1)在图1所示的“准等腰梯形”ABCD 中,选择合适的一个顶点引一条直线将四边形ABCD 分割成一个等腰梯形和一 个三角形或分割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画出所有可 能情形)。 (2)如图2,在“准等腰梯形”ABCD 中,∠B=∠C ,E 为 边BC 上一点,若AB ∥DE ,AE ∥DC ,求证:EC BE DC AB (3)在由不平行于BC 的直线截ΔPBC 所得的四边形ABCD 中,∠BAD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若EB=EC ,请问当点E 在四边形ABCD 内部时(即图3所示情形),四边形ABCD 是不是“准等腰梯形”,为什么?若点E 不在四边形ABCD 内部时,情况又将如何?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说明理由)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实例教程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实例教程_小学数学篇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实例教程 第一章小学数学 1. 1数与代数 实例1 整数加法口算出题器 实例2 5以内数的分成 实例3 分数意义的动态演示 实例4 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实例5 直线上的追及问题 1.2 空间与图形 实例6 三角形分类演示 实例7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实例8 三角形内角和的动态演示 实例9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实例10 长方形周长的动态演示 实例11 长方体的初步认识 实例12 长方体的体积 1.3 统计与概率 实例1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实例14 折线统计图 “几何画板”软件以其动态探究数学问题的功能,为数学教育活动施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性。经笔者们的尝试,她除了

可在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中大展手脚,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这两个学习领域中,同样也能折射出其独特的魅力光芒。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的特点决定其数学学习活动需以直观的形象作为探索数学问题的支撑,以操作、实验作为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本章实例课件的制作以几何画板善于表现数学思想的特色积极渗透各种数学思想,注重以课件所蕴含的思想推行“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同时也努力实现学生个体在自主操作与学习课件中充分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亲身体验“做数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1. 1数与代数 培养学生的数感与符号感是“数与代数”学习内容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而采用几何画板能较轻易地实现“数形结合”。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可帮助小学生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以及其所含的数学思想。因此,本节实例课件的设计体现了促进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到抽象出数与运算的全过程的观念,同时也充分展露了几何画板善于以直观的图形表现抽象的数学思想的特点。 实例1 整数加法口算出题器 【课件效果】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要求熟练掌握20以内整数的口算加减法。编制“口算出题器”类课件,以往可能要在可编程类软件的平台上进行,现在却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参数【动画】功能,较轻易地实现。 如图1-1所示,单击按钮,出示随机加法算式,单击按钮,显示当前算式的结果。本实例适用于整数加法意义的教学、20以内的加法口算测试等,显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 整数加法口算出题器 4+8= 图1.1 图1-1 课件效果图 【构造分析】 1.技术要点 υ几何画板软件参数【动画】的运用 υ【带参数的迭代】的运用 2.思想分析

几何画板实验报告要点

实验一数学教学软件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1、作出三角形的垂心。 2、作出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 外接圆 内切圆 3、验证: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条高的垂足、垂心到三顶点的中点共圆。

4、作出两圆的内外公切线。 三、实验步骤 1、作出三角形的垂心。 步骤: ○1构造△ABC; ○2选中点A和线段BC,构造垂线; ○3同理,构造线段AB、BC上的垂线; ○4交点D即为垂心。 2、作出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 外接圆步骤:

○1构造△ABC; ○2选中线段AB,构造中点E; ○3选中线段AB和点E,构造垂线; ○4同理构造线段AC、BC上的中垂线,交点为K; ○5选中点K、A,构造圆。 内切圆步骤: ○1构造△ABC; ○2选中线段AB、AC,构造角平分线; ○3选中AB、BC,构造角平分线,交点为D; ○4选中A、D,构造圆。 3、验证: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条高的垂足、垂心到三顶点的中点共圆。 步骤: ○1构造△ABC; ○2选中线段AB、BC、AC分别构造中点D、E、F; ○3选中线段BC和点A构造垂线,垂足为H,同理得到垂足L、K,三条 垂线的交点为M; ○4选中点A和M构造线段,再选中线段AM构造中点O,同理得到点N、P; ○5选中点E、P、O构造过三点的弧,选中点O、D、E构造过三点的弧; 4、作出两圆的内外公切线。 外公切线步骤: ○1构造两圆C、D,圆心分别为C、D(注:圆C 的半径大于圆 D 的半径); ○2选中点C、D,构造直线CD; ○3在圆D 上任意取一点F,连接构造线段DF; ○4选中点C、线段DF,构造平行线交圆 C 于点G、P ○5选中点G、F,再构造直线GF 交直线CD 于点H; ○6选中点D、H,构造线段DH,再构造线段DH 的中点M; ○7依次选中M、D(H),接着“构造”—“以圆心和圆周上的点作圆”—“生成一个圆M 交圆 D 于点O 和N ; ○8分别构造出直线OH 和直线NH,即为所求的外公切线。 内公切线步骤: ○1构造线段FP 交直线CD 于点Q; ○2选中点C、Q,构造线段,再构造中点R; ○3依次选中点R、C(Q),构造圆交圆C 于点S、T; ○4分别构造出直线QT 和直线QS,即为所求的内公切线。 四、实验的结论及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数学课件的方法和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89949977.html,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数学课件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童之慧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年第09期 摘要:几何画板是一款简洁易用的开发数学课件的小软件,利用它可以很容易地制作数学课件,用好它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在制作数学课件时利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轻松实现绘制和填充数学图形、闪烁数学图元、实现动态效果、打包成可执行文件,并可与其他软件结合起来使用等。 关键词:几何画板数学课件方法技巧 笔者曾先后制作了几个多媒体数学课件;这几个课件分别在全国、地市、学院获得了多媒体课件竞赛奖,其中二次曲线课件主要是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的,几何画板软件具有能够准确地绘制几何图形,在运动中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使用简便易学等许多优点。 要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开发数学课件,需要掌握它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笔者在制作数学课件的过程中使用了如下一些方法和技巧,现介绍给大家。 一、绘制数学图形 数学课件中经常需要绘制许多数学图形,例如二次曲线课件中就要绘制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图形;绘制圆非常容易,但是绘制椭圆就需要一定技巧了,因为在几何画板中没有直接绘制椭圆的工具,只能用间接的方法绘制;方法如下: 执行“图表”菜单下“定义坐标系”命令,建立坐标系;执行“图表”菜单下“隐藏网格”命令,隐藏网格;用点工具在X轴的左侧建立两个点F1和点A;选择Y轴,执行“变换”菜单下“标记为镜面”命令;选择点F1和点A,执行“变换” 菜单下“反射”命令得到两点F2和点B,用直尺工具连接A和B;选择点F1和线段AB,执行“构造”菜单下的“以圆心和半径绘圆”命令创建一个圆;在圆周上创建任意一点C,连接F1和C,再连接F2和C;选择线段F2C,执行“构造”菜单下的“中点”命令,创建线段F2C的中点;选择线段F2C和中点,执行“构造”菜单下的“垂线”命令,作线段F2C的垂直平分线;选择垂直平分线和直线F1C,执行“构造”菜单下的“交点”命令, 生成垂直平分线与直线F1C的交点D;交点D将随着点C在圆周上的运动而运动,选择点D和点C执行“构造”菜单下的“轨迹”命令,将绘制一个椭圆;将除椭圆和坐标系外

几何画板视频教程全集(完整)精编版

几何画板视频教程全集(完整) 一、绘制几何图形和几何体[本章实例下载] 实例1 利用画点工具任意画三点 实例2 绘制线段 实例3 绘制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 实例4 绘制相同端点的三条射线 实例5 绘制三个同心圆 实例6 绘制共点圆 实例7 绘制圆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 实例8 绘制三角形的中线 实例9 绘制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实例10 绘制三角形的三条高 实例11 绘制相邻两边可以随意改变的平行四边形 实例12 绘制菱形 实例13 绘制梯形的中位线 实例14 绘制等腰梯形 实例15 绘制正三角形 实例16 绘制正五边形 实例17 绘制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实例18 绘制关于某点对称的两个三角形 实例19 绘制相似三角形 实例20 绘制五角星 实例21 绘制正方体 实例22 绘制相邻三条棱可改变的三棱柱 实例23 绘制三棱台 实例24 绘制圆柱 实例25 绘制圆锥 实例26 绘制圆台

二、制作度量型课件[本章实例下载] 实例1 验证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实例2 验证圆幂定理 实例3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 实例4 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实例5 验证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实例6 验证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实例7 验证勾股定理 实例8 验证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实例9 验证正弦定理 实例10 验证两平行线间的斜率关系实例11 验证余弦定理 实例12 绘制分段函数

实例1 二次函数的图像 实例2 指数函数的图像 实例3 对数函数的图像 实例4 函数y=sinx的图像 实例5 绝对值函数的图像 实例6 可变系数的二次函数的图像 实例7 可变系数的三角函数的图像 实例8 定义在区间[a,b]上的函数的图像实例9 椭圆的参数方程 实例10 星形线 实例11 圆锥曲线的统一方程 实例12 心脏线

几何画板_实验报告

_____梯形的面积推导公式____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日期 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设计一个“梯形面积推导公式”的演 示 一、上机实验的问题和要求(需求分析): 用几何画板设计一个“梯形面积推导公式”的演示。 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1、打开 打开几何画板,建立新绘图 2、画两个全等的梯形 用【文字工具】在画板上输入“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用【线段直尺工具】画一个梯形ABCD----用【点工具】在空白处画一点E----选中点E和线段BC构造圆----用【点工具】在圆上画一点F----构造线段EF----度量∠ABC的度数----选中点E标记中心----选中EF旋转----标记角度单击参数----选中点E 和线段AB构造圆----选中新线段和新圆构造交点G----隐藏新线段和新圆----构造线段EG----度量∠DAB的度数----选中点G标记中心----选中EG旋转----标记角度单击参数----选中点G和线段AD构造圆----选中新线段和新圆构造交点H----隐藏新线段和新圆----构造线段GH和线段FH 3、做运动的梯形 选中点E和线段BC构造平行线----选中圆和平行线构造交点1和2----选择点E和点B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标签:移动E→B----选择点F和点1 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标签:旋转----选中点E和点A 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标签:移动E→A----依次选择三个按钮(移动E→B--旋转--移动E→A)编辑操作类按钮系列----标签:移动----选择点F和点2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标签:旋转还原----在空白处画一点3----选择点E和点3编辑操作类按钮移动----标签:移动E→3----隐藏点123----依次选择三个按钮(移动E →B--旋转还原--移动E→3)编辑操作类按钮系列----标签:还原----隐藏前三个按钮和一些不用的东西 三、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制作系列按钮时要按顺序依次选定按钮

最全的几何画板实例教程

上篇用几何画板做数理实验 图1-0.1 我们主要认识一下工具箱和状态栏,其它的功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学会使用。 案例一四人分饼 有一块厚度均匀的三角形薄饼,现在要把它平 均分给四个人,应该如何分? 图1-1.1 思路:这个问题在数学上就是如何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方案一:画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分三角形所成的四部 分面积相等,(其实四个三角形全等)。如图1-1.2。 图1-1.2

方案二:四等分三角形的任意一边,由等底等高的三角 形面积相等,可以得出四部分面积相等,如图1-1.3。 图1-1.3 用几何画板验证: 第一步:打开几何画板程序,这时出现一个新绘图文件。 说明:如果几何画板程序已经打开,只要由菜单“文件” “新绘图”,也可以新建一个绘图文件。第二步:(1)在工具箱中选取“画线段”工具; (2)在工作区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画出一条线段。如图 1-1.4。 注意:在几何画板中,点用一个空心的圈表示。 图1-1.4 第三步:(1)选取“文本”工具;(2)在画好的点上单击左 键,可以标出两点的标签,如图1-1.5: 注意:如果再点一次,又可以隐藏标签,如果想改标签 为其它字母,可以这样做: 用“文本”工具双击显示的标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 行修改,(本例中我们不做修改)。如图1-1.6 图1-1.6 在后面的操作中,请观察图形,根据需要标出点或线的 标签,不再一一说明 B 图1-1.5 第四步:(1)再次选取“画线段”工具,移动鼠标与点A 重合,按左键拖动画出线段AC;(2)画线段BC,标出标 签C,如图1-1.7。 注意:在熟悉后,可以先画好首尾相接的三条线段后再 标上标签更方便。 B 图1-1.7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实例教程_代数篇

中学数学——代数 代数学是整个高中数学里最重要的内容,而函数又是代数学的基础,因此学好函数也就为学好代数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函数思想一直是数学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思想,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而教师在进行函数教学时,最感头疼的是函数的图像,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用手工绘制函数图像,但手工绘制的函数图像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且函数图像缺乏变化。运用几何画板则能快速直观地制作出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能轻松领会较抽象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录 实例29 一次函数 实例30 二次函数图像的动态演示 实例31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值域 实例32 函数的拟合工具 实例33 圆周上的追及问题 实例34 二分法求方程的根 x的图像的关系 实例35 函数y=a x的图像与y=log a 实例36 用函数的观点研究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 实例37 等比数列的图像(一) 实例38 等比数列的图像(二) 实例39 函数y= Asin(ωx+φ)的图像 实例40 轨迹一边红、一边篮 实例41 正弦函数线 实例42 定积分意义的动态演示 实例43 打造个性化的课件

–148–实例29 一次函数 【课件效果】 如图2-78所示,在直线j上拖动点B,直线l的解析式y=1.54x+1.69的一次项系数发生改变,直线l的斜率随着系数的改变发生相应改变;在直线k上拖动点C,直线l 解析式的常数项发生改变,直线l随着点C的上下移动而移动。 图2-78 课件效果图 【构造分析】 1.技术要点 ◆度量点的(横、纵)坐标 ◆利用两个度量值(或计算值)绘制点 ◆轨迹的构造 ◆文本的合并 2.思想分析 本例要实现的效果是通过拖动点来改变函数解析式及其图象。利用几何画板4可以直接度量点的横(纵)坐标的功能,得到点B和点C的纵坐标的值y B和y C ;把y B和y C 作为参数k和b,用于进行相关计算。度量出x轴上的点D的横坐标x D,绘制出点(x D,kx D+b),通过构造轨迹得到直线y = kx D+b;最后利用文本合并的功能得到解析式y = kx+b。 【制作步骤】 1. 在坐标系上绘制图形

几何画板实验作业资料

2013级《几何画板》期末测试题 1. 做一个双圆四边形:既有内切圆,又有外接圆的四边形,要画出它的的内切圆 与外接圆,并且能拖动控制点使之放大和缩小。 2. (2013年安徽省中考数学第14题) 已知矩形纸片ABCD 中,AB =1,BC =2,将该纸片叠成一个平面图形,折痕EF 不经过A 点(E 、F 是该矩形边界上的点), 折叠后点A 落在A ,处,给出以下判断: (1)当四边形A ,CDF 为正方形时,EF =2 (2)当EF =2时,四边形A ,CDF 为正方形 (3)当EF =5时,四边形BA ,CD 为等腰梯形; (4)当四边形BA ,CD 为等腰梯形时,EF =5。 其中正确的是 (把所有正确结论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实验要求: 用几何画板作出矩形及其折痕,以及折叠后的图形,拖动控制点,使折痕变动,折叠后的图形变动,从而验证上述四个判断的正确性。 3. (2013年安徽省中考数学第23题)我们把由不平行于底边的直线截等腰三角形的两腰所得的四边形称为“准等腰梯形”。如图1,四边形ABCD 即为“准等腰梯形”。其中∠B=∠C 。 (1)在图1所示的“准等腰梯形”ABCD 中,选择合适的一个顶点引一条直线将四边形ABCD 分割成一个等腰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或分割成一 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画出所有可能情形)。 (2)如图2,在“准等腰梯形”ABCD 中,∠B=∠C ,E 为边BC 上一点,若AB ∥DE ,AE ∥DC ,求证:EC BE DC AB

(3)在由不平行于BC 的直线截ΔPBC 所得的四边形ABCD 中,∠BAD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若EB=EC ,请问当点E 在四边形ABCD 内部时(即图3所示情形),四边形ABCD 是不是“准等腰梯形”,为什么?若点E 不在四边形ABCD 内部时,情况又将如何?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说明理由) 实验要求: 画出(1)、(2)小题的精确图形。 作出(3)小题的动态图形,拖动控制点,使得点E 在四边形内部、在BC 边上、在四边形外部,观察结论是否成立。特别E 在外部时,结论何时成立?请指出来。 4.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第15题)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P 为BC 的中点,Q 为线段1CC 上的动点,过点,,A P Q 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当102CQ << 时,S 为四边形; ②当12 CQ =时,S 为等腰梯形; ③当34CQ =时,S 与11C D 的交点R 满足113 C R =; ④当314 CQ <<时,S 为六边形; ⑤当1CQ =时,S 的面积为 62 . 实验要求: 作一个正方体,作出过点,,A P Q 的平面,拖动控制点,使得截面(构造截面内部)能够动起来,从而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实例教程_解析几何篇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实例教程 (5) 中学数学——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现在用几何画板展示直线、圆、圆锥曲线非常方便;用几何画板可以演示曲线关于某点某线的对称图形,让我们一目了然;也可以用几何画板演示我们不很清楚的习题,使我们对某一类型的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并为利用代数方法的计算提供了一个动画思维的过程。 目录 实例51 直线的斜率 实例52 两直线垂直 实例53 网页探究型课件 实例54 椭圆(双曲线)的第二定义 实例55 椭圆长、短轴变化(一) 实例56 椭圆长、短轴变化(二) 实例57 椭圆工具(已知顶点和任意一点) 实例58 发掘课本习题的作用 实例59 半椭圆 实例60 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实例61 双曲线的切线 实例62 抛物线的切线 实例63 抛物线的焦点弦 实例64 圆锥曲线的统一形式 实例65 与定线段成定张角的点的轨迹 实例65 与定线段成定张角的点的轨迹 实例65 与定线段成定张角的点的轨迹 实例66 到定点的距离与定直线的距离的比值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 实例67 与两定点的距离的比值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 实例68 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 实例69 与两定直线的距离之积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 实例70 心形曲线的构造

–249– 实例51 直线的斜率 【课件效果】 直线的倾斜程度由倾斜角和斜率确定。本实例效果图,如图2-169a 表示单击【旋转】按钮后的状态,直线CE 将从x 轴开始旋转到与直线CD 重合,同时出现倾斜角和斜率,如图2-169b 所示。拖动点D ,可以改变直线CD 的倾斜度,拖动点C ,可以将直线CD 平移。 a b 图2-169 课件效果图 【构造分析】 1.技术要点 ◆ 利用圆上的弧标记角 ◆ 【移动】按钮的使用 2.思想分析 本例构造的的目的用于理解直线倾斜角的范围及斜率的含义。对于与x 轴相交的直线,可以通过移动交点将直线进行平移,为此构造了一个辅助圆。选择【显示】|【显示所有隐藏】命令,显示出整个课件的制作过程,如图2-170所示;对于与x 轴平行的直线,读者可以自行构造。

几何画板实验七曲线图像的绘制

实验报告 数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夏艳红 105012011088【实验名称】:曲线图像的绘制(续) 【实验目的】:进一步掌握特殊要求的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能熟练应用轨迹的思想绘制曲线图形。 【实验步骤】: 一、如图,已知y 轴两定点A ,B 。点C 在X 轴求,作出∠ACB 随C 点横坐标变化的图像 1、新建画板,建立一个矩形网格的直角坐标系,在y 轴上做两点A 、B ,x 轴上任做一点C 2、度量点C 的横坐标,度量∠ACB ,依次选择度量值X c 和m ∠ACB ,以(X c ,m ∠ACB )为坐标绘制出点D ; 3、同时选中点C 、D ,绘制轨迹,由实验图像如下图所示: 二、作出 1、新建画板,建立一个矩形网格的直角坐标系,在x 轴上取两点A,B ,并分别度量其横坐标记为a,b. 2、作一个单位圆,取一角度CDE,将其转化为以弧度度量,并度量出为参数 ,θθ θs ec tan {a x b y ==

其弧度,并且求出其tan和sec值。 3、分别计算出X=a·secθ,Y=b·tanθ,坐出该点在坐标轴上所对应的点F,再以C点为主动点,F点为被动点,作出轨迹。 三、教材P103:1(3) 1、在x轴上任取一点A,度量并标记其横坐标为k 2、新建函数y=sin(k·sinx),绘制新函数的图象。 实验图像如下图所示:

四、教材P104:1(4) 1、新建画板,建立一个极坐标网格的直角坐标系,新建参数k,定义k的值。 2、新建函数r=sin(k·sinθ),绘制新函数的图象。

五、教材P105:4 1、新建画板,建立一个极坐标系,设定极点标签为0,单位点加注标签B ; 2、用画圆工具做单位圆,并画出半径OC ;用选择工具先后选择点B 、 C 、单位圆做圆弧BC ,度量弧度角BOC ; 3、按住shift 键做射线DE ,并做出射线上的点F ;度量线段DF 、DE 的距离,计算出DF/DE 的值;隐藏点E ,将DF/DE 的标签改为e ; 4、按住shift 键做射线GH ,并做出射线上的点I ;度量线段GI 的距离,将度量值GI 的标签改为p ; 5、隐藏点H ,用计算器带入公式θρcos 1e ep -= 计算极径长;依次选择 计算值θ ρcos 1e ep -=、弧度角BC (即为θ)绘制出点J ; 6、同时选择点C 、J 做轨迹,将线形设置为粗线。 实验图像如下图所示: 六、教材P118:3 1、将x 轴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直线l 。 2、在l 上取一个点B ,以坐标任取x 轴上一点,并过原点和该点作射线 3、过B 作x 轴的垂线,与x 轴交于C,度量出C 的横坐标。 4、计算出Xc*(1+Xc)的值,以C 点的横坐标和Xc*(1+Xc)的值绘点 42246 105510 e ?p 1 e ?cos mBC () = 5.12p = 4.71e = 0.61DE = 10.00DF = 6.05mBC = 0.75弧度P O D E G H B C F 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