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阅读习题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阅读习题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阅读习题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阅读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前古文习题带答案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

目录:

(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习题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习题

(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一)、《咏雪》

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

1、【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三、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A:《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

B:《郭伋传》

郭伋始[当初,最初]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编次,排列]迎拜。伋问:“儿曹[孩子们]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敬词]迎。”伋辞[告别]谢之。及[等到]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告诉,对…说]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畏违信[失信]于诸儿,遂止[居住,栖息,停留]于野亭④,

须[等待]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译文〗郭伋做并州牧时,到任不久巡行部属,到西河郡美稷县(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之北),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官名,类似于今天的随行秘书)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时期才进城。郭伋就是这样说到做到。

⒈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太丘舍去

..(不讲信用)..(舍弃、丢下)[放弃等候离开了] B.则是无信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解析】A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相委而.去:承接杂然而.前陈者:修饰

B.计日告之.:他们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元方。

C.遂止于.野亭:在骈死于.槽枥之间:在

D.其.为人若此:他安陵君其.许寡人:语气词

【解析】A表承接;表修饰。B代词,他们;代词,指元方。C都是在的意思。D 代词,他;祈使语气,一定。

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客人问陈元方:“你爸爸在不在?”回答说:“我爸爸等您很久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

⒋文段理解。

⑴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做人要讲信用。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守信)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乙文侧重叙述。

⑵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答:①要讲诚信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疑惑。

23、【堪】能忍受。

24、【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25、【者】代词,“……的人”。

26、【好】喜爱,爱好。

27、【乐】以……为快乐。

2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29、【于】介词,对,对于。30、【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31、【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2、【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33、【川上】河边。【川】,河流。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未、表示感叹。

35、【三军】指军队。

36、【夺】改变。

37、【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38、【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定。

3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40、【仁】仁德。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翻译: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8、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翻译: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翻译: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三、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2、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

3.文章关于学习的态度的有哪些?

答: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文章关于学习的方法的有哪些?

答: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5.文章关于道德修养的有哪些?

答: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⑥匹夫不可夺志也。

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参考: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

7.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参考: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回答即可。

8.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参考: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9.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参考: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回答即可。

答谢中书书的字词翻译

答谢中书书的字词翻译 《答谢中书书 》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 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 精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答谢中书书》的字词翻译以及原文的文言现象, 各位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答谢中书书》原文 作者: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字词翻译 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 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谢中书, 即谢徵, 字元度, 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 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 山川:山河 之:的 美:美景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 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 青林:青葱的林木 翠竹:翠绿的竹林 6.四时俱备:一年四季。 四时,四季;俱,都 7.晓雾将歇 将:将要。 歇:消散。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 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 12.是: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 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 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 公。是南朝文学家。 15 .自:从。 16 .未:没有。 17.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18.奇:指奇山异水。 《答谢中书书》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②晓雾将歇(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 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 答谢中书书中考重点
2. 《答谢中书书》佳句赏评
3. 《答谢中书书》作者详解
4.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

企业创新战略外文翻译文献

企业创新战略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翻译之一: Choosing an innovation strategy: theory and practice Author:Joseph T. Gilbert Nationality:America Derivation:Business Horizons, Nov-Dec, 1994 Innovations come as both inventions and adoptions. They come in many types and vary greatly in complexity and scope. Companies attempting to

make a profit cannot continue for long periods without innovating. If they try, their customers will leave them for firms with more up-to-date products or services. It is an observed fact that different companies tak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use of innovation in attempting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tioner publ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have contained a great deal of writing about innovation, the subjects of which have ranged from comparisons of national patterns of innovation to studies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s. However, little has been published regarding one issue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the innovation policy or strategy of individual firms. Business strategy as a field of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how a company competes in its chosen business. It deals with the analysis of a firm'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presented by the firm's environment. Strategy looks toward consistent execution of broad plans to achieve certain levels of performance. Innovation strategy determines to what degree and in what way a firm attempts to use innovation to execute its business strategy and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To choose an innovation strategy, managers might logically start by thinking about various kinds of innovations and their requirements. We shall discuss three major features of innovation, and analyze each in terms of distinct opposites, even though innovations found in the real world more often appear at various points between these opposites. Innovation is sometimes used in a limited sense to refer only to inventions (products, services, or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that no other firm has introduced). More often, however, it applies in a more general sense that includes both invention as described above and imitation (adoption by a firm of a product, service, or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that is not an invention but is new to that firm). We use the term in this second sense. Innovations can be characterized in a variety of ways. In the following

营销策略外文翻译文献

营销策略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营销策略 内容提要:为了组织的销售能是成功的,它需要根据一个营销策略计划来帮助保证其努力的目标和宗旨与市场的需要想吻合。营销策略审查市场以确定潜在顾客的需要,竞争者的战略和市场地位,并且尝试制定出一套能使组织在市场上获取或维护竞争优势的相关战略。有一些因素会对营销策略计划的发展造成冲击性的影响,它包括内部因素例如组织的财产、技能和组织文化,外在因素例如各种各样的市场驱动者、市场或产业运作方式、战略窗口和竞争的本质。一个优选的营销策略计划也需具备一套意外情况防备策略以应对市场治理及组织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竞争优势竞争策略市场地位市场份额营销销售计划组织文化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简述 无论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多么好,除非它们的价值能被传达给潜在的顾客,否则组织依然无法实现它的使命。这种传达和交流是组织内市场营销功能的职责。根据美国市场协会,营销是“一个组织效能和一套创造过程、交流和传达产品价值给顾客、处理与顾客关系的有益于组织和它的利益共享者的方式”。营销作用包括相辅相成的两方面。营销策略在市场上审查市场来确定潜在顾客和竞争者本质的需要,并且试图开发

出在市场上将使组织获取或维护竞争优势的战略。操作的营销被建立在营销策略作用和贯彻各种各样的计划和策略(包括适当的混合营销的发展)吸引顾客和促进顾客忠实的基础之上的。 产品和服务营销的方法 有很多的方式能用来销售你的产品或服务包括做广告,直接响应、推销活动和宣传。然而,除非你能了解顾客、市场和产业的需要并且竞争的优势和劣势,否则这些方法是不太可能成功的。营销策略帮助一个组织尖化它的焦点和在市场顺利地竞争。营销策略与二个组分有关:目标市场和用最佳的方式传达你的产品价值或服务到那个市场。一个可实行的销售方针的发展取决于几个关键维度。首先,与组织之内的所有全球性战略一样,一个成功的销售方针需要由在组织之内的最高管理层签名。销售方针本质上也具有政治性的色彩:在组织之内的强有力的单位在最佳的销售方针也许不同意,并且协议也许需要谈判达成。销售方针也许受组织文化的也影响,并且那得假定这发生。例如,如果组织总是销售它的装饰物给商业主管,它也许就看不到组织之内的低层人员甚至是成人或少年的个人消费潜力。 实施战略销售计划发展的因素 存在一些能冲击战略销售计划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首先包括组织已经拥有或它可能欣然获取的财产和技能。例如,如果组织拥有一个重大编程的部门,就为它能做和销售应用软件提供了可行性的条件。然而,如果这些人员已经在其他工作介入并且不能自由研究一个新的软件项目,并且组织没能力聘用另外的程序员,起始一条新的软件线是不妥当

战略管理参考文献

战略管理研究参考文献 (总目录) 项保华2003-5-31 重要说明:本目录经过多届博士生的共同努力,于2003年5月整理完成,主要提供本人指导的战略管理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学习参考之用。可以认为,只要通读了本目录的大部分文献,必将能够对战略管理领域的当前及经典理论、方法有比较系统的把握。若能在此基础上潜心感悟,加强与同行的交流探索,定可具备解决具体战略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创新思路与实用技能,从而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作为战略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生培养的业务目标定位为,通过对战略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学习,达到胜任国内重点高等院校战略领域的教学、研究、咨询工作之要求。所以,对于硕士生以及非战略管理研究方向的博士生而言,不作全面通读本目录文献之要求,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本目录中选取部分文献阅读,以作为参与战略课程学习之补充。 学习建议:以具体老师为师的范围终有限,而以文献为师则可延请古今中外名家赐教,广泛借鉴吸收多方面的见解。多读、多思、多写,书山无路勤为径,以学为乐恒则成!谨以此与各位共勉! 1、中文部分 为人经世 ?孔子, 论语(网上下载) ?老子, 道德经(网上下载) ?孙子, 孙子兵法(网上下载) ?马基雅维里(1469-1527), 君主论,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 ?葛拉西安(1601-1658),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网上下载) ?何兆武, 西方哲学精神,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墨顿·亨特, 心理学的故事,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99 ?维克托·E.弗兰克尔, 人生的真谛,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4

? E. 迈尔, 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 四川教育人民出版社, 1990(网上下载) ?威尔逊, 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李昆峰编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网上下载) 战略总论 ?项保华, 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第3版), 华夏出版社, 2003 ?明茨伯格等,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拜瑞·J·内勒巴夫;亚当·M·布兰登勃格, 合作竞争(Co-Opetition),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 ?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原著1980年出版), 华夏出版社, 2003 ?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原著1985年出版), 华夏出版社, 2003 ?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原著1990年出版), 华夏出版社, 2002 ?迈克尔·波特等, 未来的战略,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 公司战略教程, 华夏出版社, 1998 ?小乔治·斯托尔克等, 企业成长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1999 专题探讨 ?保罗·索尔曼、托马斯·弗利德曼, 企业竞争战略,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5 ?罗伯特·艾克斯罗德, 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约瑟夫·巴达拉克, 界定时刻——两难境地的选择, 经济日报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1998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欧洲管理学院、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 把握战略:MBA战略精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哈默尔、普拉哈拉德, 竞争大未来, 昆仑出版社, 1998 ?尼尔·瑞克曼, 合作竞争大未来,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卡尔·W.斯特恩、小乔治·斯托克, 公司战略透视,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乔尔·布利克、戴维·厄恩斯特, 协作型竞争,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答谢中书书 原文、译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整理编制:巍山县紫金中学左增福) 一、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现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有《陶隐居集》。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帮助修订《本草集注》。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为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二、原文及注释: 山川之[1]美[2],古来[3]共[4]谈。高峰[5]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6]。青林[7]翠竹,四时[8]俱备。晓雾[9]将[10]歇,猿鸟乱[14]鸣;夕日欲颓[15],沉鳞竞跃[16],实[17]是[18]欲界之仙都[19],自[20]康乐[21]以来,未[22]复有能与其奇[23]者[24]。 1、之:的。 2、美:美景。 3、古来:自古以来。 4、共:都。 5、高峰:高耸的山峰。 6、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7、青林:青葱的树林。8、翠竹:翠绿的竹林。 9、四时:四季。10、俱:都。11、备:长久存在 12、晓雾:早晨的雾。13、将:将要。14、歇:消散。 14、乱:此起彼伏。15、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6、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 17、实:确实,的确。18、是:这(是)。 19、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20、自:从。 21、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22、未:没有。20、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23、奇:指奇山异水。24、者:...的人 三、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除我以外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第三方物流问题战略外文翻译文献

第三方物流问题战略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我国第三方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战略选择 【摘要】我国物流业发展刚刚起步,第三方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比较薄弱。本文指出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在于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差距、物流效率不高、缺乏系统性管理、物流平台构筑滞后、物流管理观念落后等。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精益物流、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价值链联盟、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虚拟化战等三种可供选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精益物流战略;价值链联盟;虚拟化战略 1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企业对采购、运输、仓储、代理、包装、加工、配送等

环节控制能力不强,在“采购黑洞”、“物流陷井”中造成的损失浪费难以计算。因此,对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对我国策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第三方物流几种可行的战略选择。 2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策三方物流企业与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及资本差距明显。由于国外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从全球经营的战略出发,其规模和资本优势是毫无疑问的,尤其初创时期的我国策三方物流业,本身的规模就很小,国外巨头雄厚的资本令国内企业相形见绌。 2、我国策三方物流业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准及质量控制远不如国外同行。当国内一些企业还在把物流理解成“卡车加仓库“的时候,国外的物流企业早已完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改造。同时,国外的物流组织能力非常强大,例如德国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公司各方面的物流专家遍布欧洲各地。如果有客户的货物需要经达不同的国家,那么欧洲各地的这些专家就在网上设计出一个最佳的物流解决方案。这种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就是这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核心能力,而不像国内公司号称拥有多少条船,多少辆车。 3、我国加入 WTO 后物流产业的门槛降低。在物流服务业方面: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同时在辅助分销的服务方面也作出了类似的承诺。这些方面的限制将在以后 3—4 年内逐步取消,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百分之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国内物流服务业将直面国际竞争。 (二)资源浪费严重,第三方物流效率不高。 从微观上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走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路子,它们拥有自己的仓库、车队、甚至远洋船队,造成物流过程的大量浪费,具体表现为仓库的闲置,物流业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横向联合薄弱。而能够提供一体化、现代化、专业化、准时化、高效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很少。从宏观上看第三方物流未能跟上经

答谢中书书翻译四时

答谢中书书翻译四时 《答谢中书书 》一篇散文 ,短短 68 个字,却成为古今共谈山水的经典作品。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 四时:四季。俱:都。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 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 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 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 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 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 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 (526 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 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 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题解 《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的一封 书信。文题中的 “ 答 ” 是 “ 回复”“ 写给 ” 的意思。 “谢中书”, 即谢徵(zhēng), 字元度, 陈郡阳夏(河南太康)

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 是一种应用 性文体。 《答谢中书书》教学片段及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一: 师: 这些美景, 经过我们的努力, 都能发现、 欣赏。 陶弘景却在文中说: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所发觉的美是不是仅仅是我们 所体会到的那些“清峻的山水,丰富的色彩,勃勃的生机”?再自由 朗读课文 ,看看透过这些文字,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从“实是欲界之仙都”看出,作者非常超脱,体会到了美景 背后的洒脱。 师:“欲界”什么意思? 生:人界。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人界”,而用“欲界”? 生(陷入沉思):…… 师:这“欲”字,传递着陶弘景的独有的人生感悟。 “ 欲:欲, (欠,张大嘴巴,急于进食),《说文解字》:欲,贪欲也。 陶弘景一生历经宋、齐、梁三朝。政权交替频繁,时局动荡不安,战争连绵 不断,皇室内部也因为争夺皇位的斗争,时常发生宗室血腥事件。 追问:“欲界”看出陶弘景怎样的情怀? 生:是以超凡脱俗之心,观俗世之景,一份恬淡浸在这两字上。 教学反思:汉字从形、音、义的关联上分类,可大致分为四种:表形文字、 形义文字、形音文字、义音文字。中国的汉字有相当一部分是形义文字,这些汉 字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有着衣钵的传承。甲骨文、金文往往蕴含这个汉字本初 的意思,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作者的主旨与情感。学生可以轻易地借助翻译书, 说出它们的字面的意思, 但学生不会主动地走进这些言语的背后。 教师应在学生 觉得易懂的词语 上追问,使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抓住字形、字义,抵达文字所寄托情意的 最深处。 教学片段二: 师:“实是欲界之仙都。”其中“实是”,一词是什 么意思?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引导语:《》中感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及原文翻译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插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注释 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山川:山河之:的美:美景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青林:青葱的林木翠竹:翠绿的竹林

《答谢中书书》注释、翻译、默写、阅读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一、重点注释默写: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欲颓】夕阻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5、【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6、【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7、【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三、理解性默写: 1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组是(D )。 A.及城溃及:到了…的时候 B.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营乃:于是,就 C.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去:距离 D.所以三年不攻者所以:用来……的方法 【解析】D……的原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 例句: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 A.独田单宗人皆以铁笼得免 B.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 C.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外文翻译--家族企业战略管理:过去的研究和未来的挑战(节选)

中文2715字 外文翻译: 家族企业战略管理:过去的研究和未来的挑战(节选) 原文来源:CALIS外文期刊网 译文正文: 包含家庭成员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家族企业有选择使用家族或非家族成员的自由。兰兹伯格(1983)建议给所有的亲戚提供学习的机会,但公司只能录用那些最有能力的人。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作为一个起点,但也应考虑家庭成员纳入或排除在政治方面的事务(麦克米兰和琼斯,1986)。 总的来说,研究发现家庭成员是比非家族成员有更多的产出(羅森布莱特,deMik、安德森、和约翰逊,1985分;基尔和基尔,1987)。然而,在劳动补偿的问题上,罗森布莱特得出这样的结论:家庭成员相信他们更劳累,薪酬较低。然而基尔确认为家庭成员能得到更高的工资和额外的补贴。这一问题矛盾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因为如果不能意识到和处理好认知与现实之间的明显差异,可能会导致战略实施出现问题。 相反,在基于家的企业工作者的研究中,赫克和沃克(1993)发现家庭成员和无关的工作者比相关的工作者(即,表兄弟)有更好的绩效。他们提醒说通过家庭关系而就业的亲戚可能是最不能干的。虽然它提供了家业企业的一个聘用战略,这样研究还有待于在大家庭企业中去证实。我们也知道否认亲属就业机会导致的后果。因为招聘决定是一个公司人力资源决策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了公司的业绩,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显然需要的。 从一个战略管理方面,对于家族中妇女的研究是另一个卓有成效的区域。各种各样的研究报告认为妇女不适合被考虑成为家族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其他研究员建议,女性成员作为家庭生活的看守者比男性成员对家业的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妇女自己来说,就应该获得适当的企业技能、训练和经验。如何最好地训练和部署家庭女性成员的商业、政治影响以及职业发展机会和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在这些领域都值得关注。 代际问题 虽然他们是密切的继承关系,但我们已列为战略实施的一部分,而不是因为他们对公司日常的日常运作的潜在影响战略制定的代际问题。许多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一直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明显是片面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创始人是一般的专制、不愿分享权力)和战略保守的。另一方面,儿子一般不耐烦战略转变,个人独立性,并希望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绝大多数的家族文献似乎认为,冲突是有害的,破坏性的。这可能是真的。然而,冲突也可以驱动改变的力量。判决之前的研究,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的程度和类型的冲突发生在双方家庭和商业情况。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可以探讨冲突影响战略的实施与企业绩效。 杜马(1989)得出结论认为,父子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还要推广到父女关系。她建议,父女关系更加和谐和性质不同。女儿愿意承担起照顾父亲责任的作用。因此,他们不太可能像儿子一样在与父亲的冲突中出现权力和控制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基础比较研究代际关系的基础。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考虑战略的实施?通过仔细匹配父子、父女情况类似的企业,研究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 当一个领导者离开时,离开风格可能有所不同。索南费尔德和斯彭斯(1989)确定了

战略管理会计探析外文翻译文献

战略管理会计探析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企业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探析中英文翻译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论文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企业战略内容方法 [key words]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strategy content method [论文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当今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全球性市场

战略管理会计探析外文翻译文献 竞争空前广泛激烈的情况下,为满足现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特定信息需要而建立的新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本文从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目标及特点阐述到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论述。 / paper pick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lex, an unprecedented high competitive global market, to meet the modern enterprise to impl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specific information need and establish a new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from connotation, goa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 the main conten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method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this paper. 一、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看战略管理会计 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eight of business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1981年,英国学者西蒙斯最早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提出战略管理会计之说。战略管理会计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及相关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

跨国公司跨文化战略管理文献综述概要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正发挥日渐突出的作用。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跨国公司的管理者碰到一个共同的难题——跨国公司的跨文化战略管理。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又称国际公司或多国公司。近年来资料显示:跨国公司控制着全世界60%的贸易、70%的投资和80%的技术专利。现代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或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时,普遍采用的经营战略之一就是跨文化战略。 跨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界40年代的美国,是由美国学者首先发展起来。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影响是巨大的,于是便开始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管理问题。在此之后,跨文化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并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众多成果。对跨文化管理这一概念,许多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将跨文化管理概括为:在跨国经营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理解的管理方法,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的管理过程。而跨文化战略管理,即是在企业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对不同文化的统筹管理策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 本文所做的文献综述主要从跨国公司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成果入手,针对这些年国内外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对企业现状管理有实际价值的跨文化战略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跨文化企业管理的理论成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注释、翻译、默写、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 一、重点注释默写: 《答谢中书书》 1、【五色交辉】 2、【四时】 3、【歇】 4、【夕日欲颓】【颓】, 5、【沉鳞】 6、【欲界之仙都】 7、【与】 《记承天寺夜游》 1、【念】 2、【相与】 3、【中庭】 4、【空明】 5、【盖】 6、【但】 7、【耳】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 6、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三、理解性默写: 1、《答谢中书书》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 3、《答谢中书书》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 4、《答谢中书书》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5、《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 6、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复杂又旷达情怀的语句: 四、课内简答题:

1、《答谢中书书》中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答谢中书书》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 3、赏析《答谢中书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找出《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起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记承天寺夜游》中“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6、《记承天寺夜游》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7、《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市场营销外文文献翻译--定义“新产品策略”

中文翻译: 定义“新产品策略” 罗伯特G·库珀 摘要:新产品对于大多公司的成长和生存至关重要。新产品策略是公司的主要计划,它指导公司的产品创新力度,并链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计划。本文首先探讨什么是产品创新策略,其在公司中的作用,以及为什么创新策略是一个有效的新产品计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接下来,本文着重于一个新产品策略的发展过程,从开发目标产品开始和再到产品开发领域的选择。文章使用到矩阵方法去定义和选择产品开发的领域。来源于笔者的实证研究数据在优先选择新产品开发的领域的模型中将会被用到。 一、简介 新产品是现代企业发展和繁荣的核心。越来越多的有见地的管理者认识到,一个新产品或新技术战略应该成为企业策略的明确和中心要素。这篇文章是关于在企业层面上的新产品策略——关于对一个新的产品策略的需求和关于定义和开发这样一个战略。 二、新产品策略的重要性 新产品开发和技术通过帮助定义公司决策的范畴,对公司的战略性思维起到支撑性的完整的关系作用。对于许多公司来说,新的产品和技术已成为企业战略、开辟新的市场、新的商业机会的先驱。无数在办公室的未来,生物工程,微电子,机器人快速增长的公司表明,一个精心构思的新产品战略具有潜在发展势头。同样地,今天的许多企业巨头,如IBM,施乐,宝丽来德州仪器,在几十年前羽翼未丰的公司,如今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就是因为管理者在早期做出了新产品决策。在开发和推出新产品上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公司就是那些明确核心新产品策略,为之实施公司的具体做法,驱使和带动企业目标及策略的公司。这些都是一些布兹- 艾伦和汉密尔顿的关于商业惯例的研究结论。还有其他发现,在企业成功要素上,产品创新策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公司制定这样的策略。例如,克劳福德在研究了125家公司后的研究结果中提出了产品创新章程。他指出,公司现在开始在一个文件中一起推出一个具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原文及译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原文及译文赏析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 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 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 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 山峰插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 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注释 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

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山川:山河之:的美:美景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青林:青葱的林木翠竹:翠绿的竹林 6.四时俱备:一年四季。四时,四季;俱,都 7.晓雾将歇将:将要。歇:消散。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 12.是: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5 .自:从。

答谢中书书译文翻译

答谢中书书译文翻译 导语: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 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 的答谢中书书 译文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7 课《短文两篇》、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课《答谢中书书》)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文·全梁文》〔中华书局 1958 年版〕卷四十六。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 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枢鸿胪(掌管朝廷机密文件)。 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有 《陶隐居集》。 译文 译文一: 山川景色的美丽,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 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 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 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 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 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译文二: 山、 水美丽的景色,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山, 高耸入云; 水, 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直立,五颜六色,交相辉映。绿树翠竹,一年四季都有。早晨,雾将散 未散时,灵猿丽鸟啼鸣;夕阳西下,潜游在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跳出水面,这实在 是人间仙境。但从谢灵运后,就没有人能欣赏到这般美丽的景色中了。 译文三: 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是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河流澄澈 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 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青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