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语文面授讲义0909

初二语文面授讲义0909

科目:语文年级:初二教师:白杨

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一周视频讲义(09.09)

一、知识结构简述

(一)《新闻两则》

1.关于毛泽东和他的作品简介

2.新闻的文体知识

(1)新闻的定义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2)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其特点是:及时准确、真实具体、简明扼要、观点鲜明。

(3)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极少使用描写和说明。

(4)新闻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背景和结语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可有可无。

3.篇章结构分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文章写作背景。

(2)文章的篇章结构。

a.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简明、准确地概括出新闻内容

b.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简述渡江战役取得的胜利,语言凝练、气势壮阔、激动人心,写出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那么“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部分,我们大家不要忽略,这部分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称为电头,它的作用是表明材料的真实与报道的及时。

c.主体:“二十日夜起……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主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笔墨分配并不均衡,而是详略有致。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和渡过的人数,寥寥几笔将中路军有如神兵天降的气势勾勒得呼之欲出,是略写部分;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与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成鲜明的对比,长我军的志气,灭敌军的威风,写出我西路军所向披靡的气

势,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一方面原因,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充溢在敌军中的厌战情绪,在这里体现出新闻写作的客观性,是详写部分;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写东路军的辉煌战绩,写江阴段防线的巩固和敌军抵抗的顽强,从而表明我军的胜利虽然是重大的,但也并非是唾手可得的,而是我军将士浴血奋战的的结果,是记述较为详细的部分。

(3)文章的中心。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总指挥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文章的写作特点。

A、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B、内容安排上详略得当。

C、叙述与议论结合紧密。

D、对材料筛选准确精练。

E、语言精练、鲜明、生动。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文章写作背景。

(2)文章的篇章结构。

A、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B、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导语概括了我军解放南阳的情况,照应了标题。

C、背景:“南阳为古宛县……敌仅余十座”

背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这部分交代了南阳的古时的情况,用了两个史料意在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第二部分(“在过去的一年中……敌仅余十座”)这部分回顾了过去一年中蒋军由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交代了蒋军溃败的背景。

D、主体:“去年七月……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主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层次很清楚。

第一层(“去年七月……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这部分作者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回顾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巨大成绩:首先,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其次,创立了七个军区;最后,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第二层(“我武装力量……而且枝叶茂盛了”)这部分写出了我党的武装力量得到壮大和发展,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意在说明我党在所有的江淮河流域,不仅建立了稳固

的根据地,巩固了根据地,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三层(“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这部分写我党在战争过程中纠正了“左”的错误,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第四层(“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这部分作者客观冷静地分析了现在的战争形势,预言了南阳逃敌王凌云的黑暗前途,鼓舞了我广大军民的士气。

(3)文章的中心。

毛主席撰写的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告知广大军民,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上的主动权,蒋介石全军败局已定,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4)文章的写作特点。

a.体现了新闻的四方面特点;

b.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斗志。

4.两则新闻的比较

(1)相同点

[1]、目的相同;

[2]、主旨相同;

[3]、大背景相同。

(2)不同点”

[1]、具体时间不同;

[2]、具体形式不同;

[3]、具体写法不同;

[4]、构思特点不同;

[5]、语言风格不同。

(二)《芦花荡》

1、孙犁和他的作品;

2、《芦花荡》的写作背景;

3、文章的篇章结构。

文章依据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8节)写在被日军封锁的抗日敌后根据地,在交通员“老头子”的里外交通下,敌人企图围困我军的计划无法得逞,我军的战斗士气高昂。

第二部分(9—54节)写“老头子”在一次护送两个女孩儿——大菱和二菱进芦花荡看病途中,由于他过于自信,导致大菱受了伤,他感到面上无光,决心为大菱报仇,挽回面子。

第三部分(55—63节)写“老头子”用计谋痛打了十几个日本鬼子,为大菱报了仇,也在二菱面前挽回了自尊。

4、理解篇章中的细节问题。

(1)、领悟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妙处。

(2)、理解文章中心人物——“老头子”的形象塑造。

5、文章的中心。

作者通过写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位交通员——“老头子”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他博大美丽的心灵和勇敢乐观的抗战情怀,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体现了中国人民所具有的英雄主义精神的伟大。

6、文章的写作特点。

(1)富于特色的景物描写。

(2)人物刻画的立体与真实。

二、典型例题及检测题。

《新闻两则》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

..()()

阻遏.()鄂豫

..()逃窜.()

2.形似字组词。

① 锐( ) ② 荻( ) ③ 哀( ) ④ 歼( ) ⑤ 溃( ) ⑥ 蓑( )

税( ) 获( ) 衰( ) 纤( ) 遗( ) 衷( )

3.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

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

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二、阅读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

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5.句(2)与句(1)形成鲜明对比。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过的

“”一词和两个“”字,行文很严谨。

6.从句(4)的“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这种感情是()

A.藐视敌人的豪情

B.胜利的自豪感

C.必胜的信念

D.对敌人的嘲讽

7.句(5)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8.前几句中与句(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应的内容应是

“”。

9.句(6)、(7)中能表现我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一系列动词

是:。

《芦花荡》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苇.塘( ) 竹篙.( ) 撑.船( ) 疟.子( )

寒噤.( ) 舀.( ) 拧.( ) 蹿.( )

仄.歪( ) 飒.飒( ) 泅.( ) 张皇.( )

二、解释下列词语

①编算:②寒噤:

③蹿:④张皇失措: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到……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小女孩子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文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活动?

2.文中为黑体字的句子表现“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征?

3.“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一句中,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体现人物怎样的心情?

4.找出景物描写的一句,体会作用?

三、练习参考答案

《新闻两则》

一、1.dídānjiānkuìsuíjìnèèyùcuàn

2.①锐气税收②芦荻获取③悲哀衰老④歼灭纤维⑤击溃遗留⑥蓑衣衷心

3.①不能。如果去掉“不含”,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②好。“不料”一词褒贬鲜明,充满了嘲讽,同时也显出了我军的神勇;③“歼灭”是把敌人消灭掉;“击溃”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不一定消灭。连用两个词表现了不同的作战结果,语气准确、简洁。

④“树木”是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森林”是扩大了根据地;“生了根”是根据地巩固了;“枝叶茂盛”是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体现语言的生动、形象。

4.A C D C A

二、5.不料首先已

6.B

7.真实,及时。

8.句(1)前半句

9.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芦花荡》

一、wěi āo chēnyào jìn yǎo nǐncuān zè

sà qiú huán

二、①方言。这里有计划、盘算的意思。

②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③向上或向前跳。

④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三、1.因未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

2.敢于负责,极其自尊和自信。

3.“砸着鬼子们的脑袋”“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体现复仇的快感,独特的方式

打击敌人的智慧。

4.“在那里,……正在迎风飘撒”优美的景物描写为文章增添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老头子痛打鬼子之后的愉快心情。

最新初中语文阅读讲义资料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汇总 第1课时 专题一、描绘类 (一)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二)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三)分析一句话中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 (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生动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深入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伸义、双关义等深层次意义。

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0

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0 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18 第1-4页 三.[马说] 1喂养驱赶明白走到 2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3D 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怀才不遇的慨叹心情 5有些人只是坐等机遇,而不去争取 6老马识途白驹过隙老骥伏枥马到成功 五.[巧填标点定冠军] 略 第4-9页 一.唐诗印象 1.唐之韵 2.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无从着手无能为力 5.陈子昂杜甫白居易震撼人心奇崛险怪 二.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所有的好东西 都照搬。 三.1.禁2.毕3.邪4.会5.釜6.漠7.砥8.厉9.麟10.曲11.合 12.滥13.筹14.戴15.致16.忍17.骛18.束19.丧20.烽

四.秋 五.1.生命力,类比, 2.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3.生死谜,手足情,弟弟的去世,对生命的感叹。 4.“流着流着……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笼罩着我”。 5.类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遭遇形成鲜明的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6.说它是一幅画,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描绘,把握紫藤萝的大致轮廓、整体印象,可以领略花的色泽、神采和香气;说它是一 首歌,因为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过去,并把它与美好的眼 前联系在一起,会感到一种生命长河的涌动,并珍视眼前的生命。 六.1.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找。 2.①一声不吭或不吱声。②语气的严厉,或:大声批评,大声呵斥。 3.“天使”指老师,“吹拂”能够体现老师语气的温柔(或:柔和、轻柔)。 4.在全班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 5.①“略加”“袒露无遗”形象地写出我心里慌张之极。“闪”则突出我又慌张又想极力掩盖的心理。 ②比喻新奇,生动地表现了同桌脸色惨白、面部扭曲的惊恐之状。 ③将哭比喻为滂沱大雨,生动地写出我感到极度丢人后的痛苦心情。 ④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毛毛虫的姿态,反衬我此时心里的痛苦之状。 ⑤语言活泼、幽默,“英名”大词小用,表现了“我”羞渐之情。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0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0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18 P1: 凡事要从实际出发,读书亦然,不要只钻书本,要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P2: 1.写了人的五种感受 2.原因之一一部分人的共感觉能力逐渐遭 到部分以至甚至是全部破坏,混合感觉都被过滤掉了,只剩下一种 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原因之二,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共感觉能力实际 上是存在的,但由于这种能力不是很强烈,因而没有感觉到这种共 感觉能力。3.为了说明只要想着去做一件事,无论什么困难都阻止 不了 P6: 1.明显 2.显示 3.显示 4.显达 5.施行 6.分布 7.排列 8.交界 9.结识10.交换11.交情12.交错13.成功14.成全15.成为16.成果 P8: 1.是花的主人,与花相亲相融 2.反衬,用我们“为之绝倒发痴”(或“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反衬山村农妇“视而不见”(或:不为所动) 3.略 4.没有游离主题,叙述少年看落霞落日,是为了引出老尼面对晚霞落日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说明这些融入自然造 化的人,心理是一样的,这种写法正是散文“形散”的特点体现。5.第一处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议论,第二处的作用是收束全文,同时 呼应第一处。

衣冠楚楚神采奕奕忠心耿耿虎视眈眈铁骨铮铮相貌平平天网恢恢气喘吁吁战功累累顾虑重重得意洋洋兴致勃勃气势汹汹羞人答答无 所事事威风凛凛小心翼翼气息奄奄想入非非目光炯炯余音袅袅芳草 萋萋忧心忡忡温情脉脉茫茫沧海 巍巍高山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P14: 1.“常记”或“记”。 2.“时间”为落日时分;“节令”为莲花盛开的日子。可以有不同表述,意对即可。 3.示例:那天的云彩一定有着格外的光晕。符合原词意境、句式结构相近即可。 4.“兴尽晚回舟”。 5.示例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示例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P15: 漫画写了两个小孩在军训,而奶奶怕他们晒坏。老远给他们撑遮阳伞。说明乐现在的家长普遍溺爱孩子,“军训”概括了漫画内容,“小祖宗”揭示乐长辈对孩子溺爱,具有讽刺意义。 “男士”不是称呼用语,不用来叫别人,跟“女士”相对的是“先生”,当然,“先生”也跟“小姐”对。 P17: 小女孩并没有开错窗,只是两次开窗,她的视点落在了不同的事物上,所以,“生活中如果我们过于关注丑陋、悲伤的事情会让我 们悲观消极,而美好的事情会让我们心境开朗;但如果我们不关心 丑陋、悲伤的事,则会让我们缺乏生活经验。难以明辨是非。”是 非常有哲理的。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上课讲义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一)成语错误使用 1.望文生义 2.用错对象 3.褒贬颠倒 4.修饰失当 5.不合习惯 6.敬谦错位 7.理解片面 8.形近混淆 9.轻重适当 10.功能混乱 (二)病句修改 1.语序不当 ①多层定语排序不当 ②多层状语排序不当 ③定语、状语混淆 ④虚词位置不当 ⑤主客颠倒 ⑥词语或分句逻辑顺序不当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②动宾搭配不当 ③主宾搭配不当

④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⑤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 ⑥关联词搭配不当 ⑦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④必要附加成分残缺 ⑤介词残缺 ⑥关联词残缺 2)成分赘余 4.结构混乱 ①句式杂糅 ②暗换主语 5.表意不明 ①有歧义 ②指代不明 6.不合逻辑 ①自相矛盾 ②分类不当 ③不合事理 ④否定不当 ⑤滥用数词

(三)句子排序 1.排除法 确定首尾句,排除错误选项 2.对应法 与原文的句子进行一一对应 3.方位法 依照事物的观察方为顺序,例如:正面——侧面——背面 4.语感法 依照上文语境进行选择 5.逻辑顺序法 依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例如: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6.顺藤摸瓜法 依照句子之间有相互连接对应的词语进行排序 (四)信息提炼 1.了解新闻知识,筛选新闻信息 新闻从狭义上讲就是消息。一句话新闻就是狭义的新闻。一句话新闻一般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其中“何时”“何人(何单位)”和“何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2.把握材料中心,概括新闻信息 一句话新闻材料有的提供导语和主体。导语部分中已讲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3.理解新闻内容,注意句式特点 有的新闻类考题考句子的仿写,答题时,既需理解新闻内容,又要注意句式特点。 4.领会新闻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概括事实不能过于笼统,要领会新闻的真正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5.拓宽知识领域,捕捉时代信息 二、古诗文阅读

初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布置安排

初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布置安排 同学们,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希望大家在玩耍的同时不要忘了学习。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提供了初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布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 1.作者____________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联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____________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②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____东西。 3.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 ①优默凄惨红暑梦幻磨磨蹭蹭 ____________? ②奥密马鬃赖皮孰师翻来复去 ____________ 4.“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 5.文章第二段说“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你有过同感吗?结合你的读书体验简单谈谈。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

初中语文阅读辅导讲义

初中语文阅读辅导讲义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初中语文阅读辅导讲义(40课时) 苟钟 一、记叙文阅读(15课时) 二、说明文阅读(12课时) 三、议论文阅读(10课时) 四、现代文阅读综合辅导(3课时) 记叙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必备基础知识(3课时) 1、概念及文体特点。 2、分类。 3、记叙的要素。 4、记叙的顺序。 5、叙事线索。 6、记叙的人称。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二、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一)(5课时) 1、基础知识考查:拼音、词语及书写。 2、记叙的要素,文章基本内容理解。 3、记叙文的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层意。 4、信息提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5、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整体把握文意,领悟文章中心思想。 三、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二)(5课时) 1、文章关键词语及句子的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2、各种表达方式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文章人称的作用。 4、对文中具体文段或句子的品析: (1)文段或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开头、中间、结尾); (2)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3)记叙文中抒情句段的作用。 5、修辞手法在文中的理解及表达效果。 6、记叙文的标题: (1)给文章拟标题; (2)判断、选择标题。 四、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二)(2课时) 1、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记叙文阅读拓展延伸: (1)结合文章内容补充; (2)根据文章主题拟广告、宣传标语、对联等; (3)联系实际谈体会; (4)仿照文中某个句子续写。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必备基础知识(3课时) 1、说明文概念及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3、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5、如何把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一)(3课时) 1、如何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或段意。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4、说明顺序的作用。 三、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二)(6课时) 1、说明方法: (1)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关于说明文说明方法的阅读题答题格式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平实 (2)生动 3、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1)加点词的作用; (2)能否替换词语,并说明理由;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并说明理由; (4)“这些条件”,“这种现象”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4、各种表达方式的辨析及在文中的作用。 5、说明文语段及中心句的作用。 6、联系实际谈个人感受类型题答题方法。 议论文阅读 一、议论文阅读必备基础知识(2课时) 1、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2、议论文的分类: (1)立论 (2)驳论 3、议论文的结构: (1)提出问题(引论) (2)分析问题(本论)

人教版语文2018新版初二古诗文汇总上课讲义

人教版语文2018新版初二古诗文汇总

人教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18篇) (前加▲者为新选入篇目) 1、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海国记(节选) (清)沈复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瀴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八年级初二语文暑假作业布置(重点初中生必备)

八年级初二语文暑假作业布置(重点初中生必备)学期期末考试完结,接下来就是假期时间,特整理了八年级初二语文暑假作业布置,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 1.作者____________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但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联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____________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②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____东西。 3.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 ①优默凄惨红暑梦幻磨磨蹭蹭 ____________ ②奥密马鬃赖皮孰师翻来复去 ____________ 4.“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 5.文章第二段说“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你有过同感吗?结合你的读书体验简单谈谈。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习题。 (一) 我是开春上的中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中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手册,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

初二语文假期讲义(教师)(1)

第八讲作文三部曲——审题立意 【名师点睛】 一、审题 1.审题,审什么? 题目是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眼睛”。仔细分析和反复考究题目文字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准了题意,文章才会切题;否则,就会偏题,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审题思路: (1)审清题目蕴涵的主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助人为乐的x x x》《秋景》《一堂有意义的课》……从题目上明显可以看出要表达什么中心。像《园丁》《镜子》……题目中则含蓄地表明主题或象征意义。 (2)审清要求写作的内容。审题时要弄清,记人写什么人,用几件事写人;写事写什么性质,有意义的、有趣的、还是内疚的、接受教训的……写什么限制条件下的事。 如《校园见闻》《我的老师》《不平常的星期天》《欢乐的“六一”节》…… (3)审清要求取材的范围。要从题目上理解取材的时间范围。 如《上学路上》,空间范围如《校园见闻》,数量范围如《一堂有意义的课》,关系范围如《我的老师》 (4)审清写作的重点。要从题目上揣摩重点。 如《老师笑了》,中点在笑,老师为什么笑?《这件事我做对了》重点在“做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做对了”?对一些范围广泛的半命题作文,我们要选择自己能写的内容,再把题目补充完整。 (5)审清要求所用的人称。不少题目对人称有明确的要求,千万不要混淆,对一些没有人称要求的作文题,就要从内容上判断采用哪种人称。 如《一件使我感动的事》就只能用第三人称“他”;《给xx的一封信》就要用第二人称“你”或“您”了。而像《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以用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他”。 (6)审清题目要求的体裁。即要审清是写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 2.怎么审题?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读〈荔枝蜜〉有感》。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2019年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篇一】 一、1.C 2①“率”改为“摔”②“陈寂”改为“沉寂”,“拨”改为“拔” ③“吊”改为“掉”,“道”改为“到” 3.A. 4.略 5①A②D③C. 6.②④①③ 7.C8.D 9.略 10.①鹤立鸡群②颔首低眉③神秘莫测④麻木不仁 11.略12.略13.略 二、(一)甲、 第1题,这是描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作者运用比喻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第2题,高尔基运用夸张的手法,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表现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第3题,“闪光的珠宝”是指托尔斯泰那双珍贵、敏锐的眼睛;“甲壳”原指虾蟹等动物的外壳,质地坚硬,有保护身体的作用;现指胡子、眉毛、头发保护眼睛。这是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这也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第4题,托尔斯泰晚年吃素,从事体力劳动,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病逝于火车站。 第5题,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二)乙、 6.大雁归来与大雁觅食 7.C 8.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9.①拟人②比喻③拟人 10.作者对大雁充满了喜爱之情。他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朋友。 11.①大②借③等待 12.B13.B 14.①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②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15.刻苦勤奋谦恭诚恳。 【篇二】 P18: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P20:略 P24: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 14、以植物为例说明节约的法则,以动物为例说明节约的法则 15、B 16、举例子,列数字举蜻蜓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在动物界贯彻节约法则这一原理。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科学地说明了这种翅膀的构造是“是节约的典型”。 17、(1)“用最少的材料取得最稳固的结构”或“实心圆截面秆子和空心圆截面处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 (2)西瓜、椰子、储气罐、油罐等球状或圆形物体。 P26: 1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 2.举例子为了说明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稍加注意,算一笔“节能帐”,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意思接近即可。 3.不能去掉,因为“大部分”表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意思接近即可。 4.只要扣住第⑶段相关内容,想象合理即可。 5.示例:随手关灯;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空调等。 P28: 1.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著作加以精读和背诵。 2.①有助于透彻地理解著作内容,从而丰富学识; ②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③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3.古今中外 4.门:某个问题钥匙:某个观点 5.乙处。第5段是论读书与作文的关系。这句话正是总结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因此应放在这里。 6.B P30: 1.指: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

初二语文收心班讲义(5)

第一讲语基扫雷大通关 【字词】 1. 请根据下列字音写出拼音:

【成语】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农田村落绿树环绕,一道树影婆娑的绿色屏障横亘原野。终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B. 他在梦里挣扎着,“救命啊,救命”他要活下去,他明明听到汽车的汽笛声,超市外面的人们的话语声,行人从他的身边走过的脚步声……但是,他们好像对他的呼救充耳不闻,他一下惊醒了。 C. 妈妈让我看着弟弟,我把他锁在物理看电视,一个人与同学打电话聊天去了,他竟也相安无事的安静了两个小时。 D. 最近,社区为丰富居民生活,开展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受居民的喜爱。 2.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都是从《论语》中衍生出来的。下列成语与《论语》中的语录相符合的一项是()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②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③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④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A. ①任重道远②舍己为人③一日三省④精益求精 B. ①知过能改②巧言令色③见义勇为④尽善尽美 C. ①因材施教②和颜悦色③言而有信④过犹不及 D. ①知过能改②和颜悦色③了如指掌④尽善尽美 3. “冬雪雪冬小大寒”,小雪、大雪两个节气在立冬和冬至之间。虽然很多地方并不下雪,但人们看到“小雪”、“大雪”这两个节气的名字时,总希望有雪降临,带来一片洁白。“雪”本身就是会意字,从雨,从彗,“彗”的本意是扫帚,引申为清扫、洗刷之意。下列成语中不带有此意的是() A. 报仇雪恨 B. 囊萤映雪 C. 洗雪前耻 D. 沉冤昭雪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我们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B. 一阵巨大的雷声过后,大雨倾盆而下,正在操场上玩耍的几个孩子有些张

人教版初二语文暑假作业

人教版初二语文暑假作业 一. 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为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1)你看见街边重重叠叠挺拔苍劲()的油松那是在长春;你看见一种树冠()修整成一个绿色的圆球的矮树,那样的玲珑精致,那是你从未见过的圆冠榆是新疆喀什市特有的标识。 (2)葛修润站起来:我想耽误一会儿大家的吃饭时间,再谈谈白鹤梁的保护问题。这位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老人,此刻面容极其凝重,迄()今为止,我们提出的白鹤梁保护方案,包括即将通过的这个方案,都不能改变白鹤梁被淹埋的命运。 2. 按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4分) (1)还有(chuān)流不息的轿车们,也都像是刚刚从你那个城市蜂拥而来。________ (2)爸爸竟然说不出它是什么树,一会说是桧树,一会又说恐怕是槭树,都是奇怪的名称;他只说他小时候就经常来爬它,他们那群小孩子管它叫大不列颠,真是莫(mng)其妙。_________ (3)女演员们不由分说,把官兵被海水和汗水浸(rn)得发硬的军装翻出来,用船上发给自己的淡水搓洗起来。_____________ (4)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bǐng)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_______________ 3. 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 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 B. 郁郁葱葱、栩栩如生的杂交水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 C. 袁隆平看到,在公共食堂的灶台上,堆堆野菜,大锅清汤;岌岌可危的村民住房里,躺着一个个因饥饿患水肿病的大人和孩子 D. 经过文物部门几年的勘查发掘,气势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

暑假初二语文辅导讲义

语文六项全能集训营讲义 第一节技法篇:四范式作文法 一、四范式审题讲解与训练——经典作文题示例 1.维度一 这事真带劲 真的不容易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没想到,真没想到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2.维度二 北京:北京,这里有我的() 广州:别担心,我可以的 深圳:因为有我 苏州:我在()看太阳 南昌:钥匙 济南:走向深处 沈阳:物微情浓 山西: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重庆:多一点() 郑州:()让我更出彩 二、万能段与运用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这样一位充满才情的大词赋家,却因为汉景帝的不喜欢词赋而壮志难酬。但是他没有放弃,长卿也好,相如也罢,他总是反思着人生,经营着人生,终成大器。他既有《凤求凰》的浪漫,也有《子虚赋》的豪放。 他,就是司马相如。

三、经典范文与运用 小时候,你带我到江南旅行,你先让我背“鱼戏莲叶间”后让我背“春风又绿江南岸”。那时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学诗,只是你拉着我边走边背,我跟着你懵懂的在音乐间游走。 是因你工作的缘故吧,你总是带我旅行。也不知为何,你总喜欢让我在旅行中学习诗词。你带我来到江南,我跟在你身旁在江南游玩,我似乎想起诗歌,突然对你大声的说到:“水光潋滟晴万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你转身对我开心的笑了笑。可是,这一举动却引来旁边游人诧异的目光,我瞬间窘迫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认为是我破环了大家欣赏美妙江南的气氛。我回到旅店后对你说:“以后我不会在旅行中背诗了,这并不会引来多少艳羡的目光,反而会让我无地自容!”你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点点头说:”好”。从此,你没有再教我背诗,旅行中的话语也少了许多,我与诗歌也渐行渐远。 不知是与江南有缘,还是你的特意安排,我和你又一次来到了江南。你依旧握着我的手,只是不说话,突然,我浅吟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你转过身见我木然,你只好继续默默的往前走。后来,在回家的车上,我与你谈论着在江南的所见所闻,有说有笑,直到我不经意间感慨出一句“能不忆江南”你我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恍然大悟,我的生活中诗歌已是一部分,学习诗歌也会成为一种习惯。接着你和我都笑了,我们回顾着之前到过的许多地方,回顾着在旅行中学习诗歌的日子。那时,你问“君家在何处”我答“孤客最先闻”。你品“何处秋风至”我道“幽人应未眠”。 那一刻——诗香满地。 不知为何我那么喜欢江南,也许是因为有诗歌的陪伴,也许是因为你的陪伴吧。 四、更多作文题运用训练 贵在真(北京) 的旅程(天津)

初中语文讲义方案.doc

第一块内容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8分) 第二块内容是现代文阅读 第三块内容是古诗文阅读。(正确背默古诗文8分)(文言文阅读10分)(古诗词赏析4分) 古诗文背诵和默写 重点:1~6册古诗文名句的积累和运用 目标:正确默写 其中16篇文言文,如《〈论语〉十则》、《桃花源记》等;古诗词34篇,如《观沧海》《钱塘湖春行》等,均要求理解、背会、写对。 在考试时,一般会有三种出题类型: 第一种是直接型默写。此类题一般为补写式,即要求根据上句(下句)写下句(上句),或者根据两头写中间(根据中间写两头)等。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后一句为默写部分。)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准确熟记考纲规定的古诗文篇目(文段)。默写时要认真细心,注意字形和句式。 第二种是理解型默写。此类题不仅考查对古诗文重点句的识记,更重要的是从内容、含义、情感等多角度考查对语句的理解。 例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需关注古诗文中的重点句,在熟练默写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把握其具体特征,如巧用修辞、蕴含哲理、情景交融、警策励志、伤时忧国等。 第三种是主题型默写。此类题可以看作是理解型默写的延伸,它既考查对古诗文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又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分析与归纳概括能力。 例如: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一束花,一座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从内容、含义、情感等方面理解古诗文外,还要善于归纳总结,

暑假乐园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暑假乐园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参考2017年暑假乐园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参考 一、书写(4分)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hài曦宛piē 2.D 3.C 4.A 5.C 6.(1)焜黄华叶衰(2)荡胸生曾云(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或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或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1)《旧事重提》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或简洁有创意,言之成理即可)。 (2)A《二十四孝图》B.阿长 8.(1)宁波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2)略(3)略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9.(2分)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以及得知老王去世后的愧疚之情。 10.(3分)外貌(肖像)描写。(1分)突出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怕人;也暗示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11.(2分)示例:我想:多么善良的一个人!都病成这样了还想着 我们,硬撑着拿了香油和鸡蛋上门感谢。我们该怎么样来帮助他 呢?(能想象出“我”当时的“感激、同情、辛酸”等心理活动,描 写准确细腻即可)

12.(2分)—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 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 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意思接近即可) 13.(2分)略 (二)14.(3分)“狂”主要表现在:母亲决定卖掉白菜时,“我”不愿意且埋怨(冲撞、责怪)母亲;老太太刁难“我”的白菜时,“我”不顾尊长,气愤地回击她;“我”算账时,故意多算一毛钱报复老太太;母亲要“我”算账时,不诚实,欺骗、伤害了母亲。(一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 15.(3分)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 几个动词(2分),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 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2分,大意 正确即可,但没答出“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意思扣1分) 16.(4分)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 子的品质。(一点1分) 17.(2分)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对这棵 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 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我” 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任答对2点即可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23分) (一)(2分)18.“鸣”“吠” 19.(2分)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 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典故1分,“源”写错不得分;情感1分) (二)20.(2分)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1.(2分)(1)高高的(2)靠近 22.(2分)(佛印和尚)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 相同。

初中语文讲义

第一块内容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8分) 第二块内容就是现代文阅读 第三块内容就是古诗文阅读。(正确背默古诗文8分)(文言文阅读10分)(古诗词赏析4分) 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重点:1~6册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 目标:正确默写 其中16篇文言文,如《〈论语〉十则》、《桃花源记》等;古诗词34篇,如《观沧海》《钱塘湖春行》等,均要求理解、背会、写对。 在考试时,一般会有三种出题类型: 第一种就是直接型默写。此类题一般为补写式,即要求根据上句(下句)写下句(上句),或者根据两头写中间(根据中间写两头)等。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后一句为默写部分。)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准确熟记考纲规定的古诗文篇目(文段)。默写时要认真细心,注意字形与句式。 第二种就是理解型默写。此类题不仅考查对古诗文重点句的识记,更重要的就是从内容、含义、情感等多角度考查对语句的理解。 例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就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需关注古诗文中的重点句,在熟练默写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把握其具体特征,如巧用修辞、蕴含哲理、情景交融、警策励志、伤时忧国等。 第三种就是主题型默写。此类题可以瞧作就是理解型默写的延伸,它既考查对古诗文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又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分析与归纳概括能力。 例如:风雅就是一种生活情调,也就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一束花,一座山,这种随意自然就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就是风雅;刘禹锡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就是风雅。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从内容、含义、情感等方面理解古诗文外,还要善于归纳总结,即将

初中语文阅读讲义

初中语文阅读讲义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汇总 第1课时 专题一、描绘类 (一)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二)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三)分析一句话中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 (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生动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深入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伸义、双关义等深层次意义。

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参考

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参考 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参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或讽注音。 (1).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洞 (2).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 (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4).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2.看拼音写汉字。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huāgp的小胡同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n着钱,zhbn地转过身子。 (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zu (4).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wǔrǔ他?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3).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代他传话了。 (4).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 4.根据课文的意思,在空白处加标点。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

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 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5.仔细看看句子里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改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1).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慨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踏败的小屋。() (3).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撒成一堆骨头。() 6.选词填空,仔细品味选择后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1).他送的冰比他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A.前任 B.前一个三轮车工人 (2).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A.笑着B。强笑 (3).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A.镶嵌在门框里 B.站立在门口 【综合练习】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 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 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 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初二语文测试卷上课讲义

初二语文测试卷

初二语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l、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chà异壮志难chóu绵亘.哽咽. 2、、默写。(10分) ①,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白头搔更短,。 ( 杜甫《春望》 )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④,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⑧《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是,。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B、《枣核》作者是萧乾,这篇以“枣核”为线索的散文表现了美籍华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背影》这篇叙事散文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作者用浓墨重彩着意渲染,表达父子情深。 D、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最为显著之处,就是刻画景物十分细致,动静结合又适时含蓄地抒发感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B、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来。 C、学校的教学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D、李春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经理为了改进企业管理,异想天开 ....地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B、好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 C、走到独木桥,他腿打抖,身体直晃,真是骑虎难下 ....。 D、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他忍俊不禁 ....地笑了出来。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清晨,我沿着溪边步行,发现阳光正在苏醒,由重重的山与浓浓的云里拉开弓箭,万箭齐发地射到人间来。晨光在感觉中不只停留在视觉上。 ①原来灰沉的溪水,也浮出黄金的光影 ②溪畔的繁花也都找到自己的颜色,欢欣鼓舞起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