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文化之二-妇女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性文化之二-妇女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性文化之二-妇女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性文化之二-妇女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

男女两性的分化是人类的基本分化,两性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反映两性关系的性别观念也是社会制度、人际关系、文化风俗的根源。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对女性的基本观点及中国妇女性别认识的基本结构和影响。认为深刻认识传统性别观念,对其影响加以选择和改造,有利于推进中国的妇女事业,促使新中国妇女成为人类妇女大家庭中更加杰出的群体。

关键词女性性文化传统文化性别观念

妇女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男女两性的分化是人类的基本分化,两性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反映两性关系的性别观念也是社会制度、人际关系、文化风俗的根源。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男女两性间的冲突和矛盾,并对当代的妇女问题产生深刻影响。深刻认识传统性别观念,对其影响加以选择和改造,有利于推进中国的妇女事业,促使新中国妇女成为人类妇女大家庭中更加杰出的群体。

一、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界的认识中,最重要的是阴阳的概念,这是彼此相反而互补、相克又相生的两种力量。天地间阴阳二气结合,万物方可生长1。阴阳之间的运动就叫作“道”,成为自然以至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必需遵守的法则。因此中国古代的性文化也将性关系视为人类对宇宙再生过程的对应物,从本能的肉体结合到最崇高的情爱,接受人类再生过程的一切快乐。男女之间的性关系就不单纯是欲望的发泄而已,更是宇宙间两种阴阳力量在人类身上具体而微的体现。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男女交合而生子女。庄严的天地被比喻为两性,万物的产生比喻为两性的交构。如《易经》有“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阐述2。《礼记》则称:“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天地不合,万物不生。”3“阳之精气曰神,阴之气精气曰灵,神灵者万物之本也”,“一阴一阳谓之道。”4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就惯用“云雨”来形容性行为,一如从地上升起的“云”与天上落下的“雨”会合,是一种自然现像的回响。

在原始的知识水平和混乱性关系的制约下,人们认为女人在生育中占有绝对的作用,辅以妇女在维持氏族生存上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奠定了母系社会女人地位高于男人的基础。因此先秦时期言“嫁娶”、言“阴阳”、言“雌雄”、言“牝牡”,都是阴在阳先。当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一次巨大变动,则大大加剧了男女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随父权制的确立,在男女两性观念上发生了几点最重要的变化。

首先是祖先崇拜和生殖器崇拜观念的变化。在古人的心目中,最深刻、最神秘、最使人敬畏的就是生育和性了,而对祖先的崇拜又集中在担负繁衍后代职能的生殖器官上。在母系社会,人们崇拜的是直接孕育后代的阴部,次之是哺乳后代的乳房。进入父系社会后,男性生殖器开始被当做家庭创造者的父亲的权威和力量象征,最终被当做造物者本身的象征,这方面比女性崇拜更为显著、持久和普遍5。

其次,改变了以往按母系血统继承财产的习惯,确立了以男系计算世系的方法和男人的继承权,这是与新的婚姻型态密切联系、并借助新的婚姻型态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男性取代女性成为姓氏始祖,而父子间血缘关系的确立,必然以夫妻关系为前题,就是要保障子女确凿无疑地出自一定的父母。

正如恩格斯所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失败。”6中国自从进

入文明社会以后,妇女就以屈辱的形象俯首听命于生活和家庭。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妇,服也。从女持扫帚洒水也。”意思是说,妇女应屈从于男子,手持箕帚,洒扫庭室。这是进入阶级社会后对妇女形象及其地位的高度概括。女人一出世,她就被社会意识决定了一生所处的“阴”的位置。而阴位,即“坤位”,早在中国上古时代的卜筮之书《易经》里,这种位置的属性便已被规定好了:“坤,顺也。”7顺,即顺从。之所以要“顺从”,是因为这个位置的“卑”,阳为天处上而尊,阴为地处下而卑,“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8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观念确立并不断强化。

随着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更进一步加强了父权(夫权)制为基础的君权制。儒家学者进一步改造奴隶主阶级的礼法,使它更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这种嬗变以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问世为标志。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杂揉了儒、道、阴阳诸学派思想的新儒学成了汉代统治思想。宋儒继汉儒之后,再度振兴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大讲“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将“三纲五常”的伦理纲常哲理化。妇女被政权(君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束缚捆绑了两千年。经过历史的演进,妇女已经从当初受尊崇、受敬仰的地位落到了经济上毫无地位、精神上饱受奴役、人格上倍受侮辱、身体上变成残废(裹脚)的地步。可见,女性在传统性别观念中的地位到了多么卑微的程度!9

二、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有关女性的基本观点

中国传统性别观念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灾异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社会运行、政治状况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相互吻合的,对于得治道而有德者,则以自然祥瑞附会其仁政,歌功颂德;对于私德有失者,则以灾异警戒之。正因为男人为阳,女性为阴,男性主外,女性主内,需严申“阳尊阴卑”。如女性超越职责而干预国事,就要引起上天不满以灾异示警,将日食、地震、火灾、水灾、星陨、山崩等自然现象归疚于女性之“色”“权”。如火灾之发生,常被古人认为是后妃不德而至。《汉书》和《后汉书》中所记火灾,就多次附会到太后临朝、后妃得宠、杀害皇嗣等行为上10。水灾也是古人惯会附会女主干政的一种灾祸。如称西汉初年各地大水,原因就是“女主独治,诸吕相王。”11除此之外,凡日月星地之变化,奇异动植物之出现,皆为女性不良行为之所至,目的就是要剃除女性在政治上的影响力。

2、“女色败家败国”的女祸史观

传统文化视女性有美色或有才智,都可以致祸,这成为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而指导治理国家的历史观中的重要内容。周武王伐纣时,即引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12的古训,以听用妇人之言为商纣的一大罪状。认为报晓是雄鸡的责任,只有家道衰落时才产生雌鸡报晓。《诗经》中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鸠。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至天,生自妇人。”13孔子亦称“为小人与女人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将祸乱之由,归之于女性,否定妇女的政治作用。并塑造了一系列女色亡国的形象,如桀亡于妹喜,纣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夫差亡于西施,还有武则天、杨贵妃乱唐等等。

女性不仅可以亡国,而且可以败家。女祸史观又日趋平民化,即由国至家,由天子而庶人,更多阶层的女性被指为祸人家国的尤物。除禁止后妃干政的理论,在社会则发展成平民文化,种种书籍中充满“女人凶象”、“女人九恶象”、“妇人十贱”、“妨夫论”等等14。一些女教书《闺范》、《训女宝箴》乃至文学作品中,都充满“红颜祸水”、“尤物亡国”的观念和内容,由于这些多层次读物的广泛传播,使这些观念深渗人心。

3、“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文化观

中国传统文化对才与德的关系有过许多讨论,“重德轻才”的倾向十分明显,强调“君子先慎乎德”15,“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16落实到女性的方面,更是“男人有德便是才,妇人无才便是德”17。这种意识在社会上已经深深植根,在这思想的背后,含有双重顾虑,一是“才可妨德”,二是“才可妨命”。或立下“女子勿使之学书,勿使之观史”的信条18。或主张女性“多识字,无益而有损”19。更有“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20结论。唐宋之际,还把女性的“才思”与“淫行”拉上因果关系,不外是女性有了才思,便易于应酬,不守妇道以致“失贞”。一些文学作品中反映才学女性大胆追求爱情者颇多,违反封建礼教,自然引起世人“妇人识字,多致诲淫”的感觉了21。古代有名如蔡琰、李清照等杰出女性皆因未能从一而终而失节,受到“大节有亏,则众长难掩”的讥评22。这加强了社会上女性才德相妨的观念,恶性循环,不仅使人们普遍相信这种观念,也使妇女产生罪疚心理,许多人受尽折磨,却自甘以才貌者而认命。才女往往因生活圈狭小,又只爱伤春悲秋,自然多愁善感,稍遇不快,即忧郁成疾,甚至送命,是故“才女命薄”流行一时。清代才女多有焚毁诗稿者23,就是很好的例子。

4、以女性养生观念

中华民族的先民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树栖穴居到结茅为舍,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后代的繁衍,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了自身保健的方法,并与传统医学、性文化和哲学相结合,形成了拥有系统理论、独树一帜的性养生之道。

性养生之道认为,阴阳的交构不仅是官能上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顺应法则,广延后代以使自然延序永不停止。人体形成有五种无机要素,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又互相适应,才会出现统一的生命现象。阴阳交合、男女交构,男人可以从女人身上得到滋补,有利乾坤康泰。生命中气和血是相对相依的,气为阳,血为阴。一般来讲,女性总是被认为血多气少,故此女性属阴。男性相反,故此属阳。男女经常会产生气血相对不足又相对有余的情况,如能互相得以充实,人体阴阳调合,便可五体之内,五行完全调合,阴阳合一,健康长寿。如果按阴阳之道实行性修炼,便可身健神爽,百病不生,目明耳聪,心旷神怡,甚致身轻如燕,长生不老,羽化而登仙境。这自然给男性以极大的诱惑,将多妻制与房中术结合起来,使带有科学原理的性养生之道蜕变为纵欲和残害女性的依据24。

5、贞操观念

男权高涨的又一表现,就是对女子的贞操日益重视。由于男人在生理上因强健的骨骼和肌肉而优于女人,伴随父权制产生的是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对女人具有强烈的侵略性、排它性和霸占性,绝不容忍他人染指自己的女人25。为了使对妇女性行为的约束(即封建贞操)从他律变成自律,封建传统文化制造了各种保证封建贞操观念的伦理规定:第一,要求妇女从一而终。《易·象传》:“妇人贞吉,从一而终。”《礼记·郊特牲》:“信,妇德也,一之与齐,终身不改,夫死不嫁。”《女诫》:“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总之,从一而终是妇女天经地义的道德信条,只被丈夫一人占有的忠诚是妇女最高的道德品质。第二,要求女子保持贞洁不失身。《女论语》要求女子“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不失身对未婚女子尤为重要,“处子失节,则万事瓦裂”。封建贞操观对女子童贞如此看重,原因在于:封建主义认为妇女在婚姻关系中没有个性意义,她的全部价值是充当传宗接代的手段,而且是某一家族特定男子参与下繁衍后代的手段,因此女子的童贞便成为关系某个家庭血脉纯正、荣辱名节的大计。第三,要求妇女严守男女有别,防隔内外的道德规定。为了禁灭妇女的性意识,封建贞操观设男女之大防,《礼记·内则》要求“男女七年,不同席,不共食”,“男女不杂座……不亲授”,宋代《女论语》则训诫女子:“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处庭,出必掩面,窥必藏形”。如此等等,严格规范,把妇女囚禁于深闺宅院里,隔绝了她们与男性、与社会的一切联系26。

三、中国传统妇女性别认识的基本结构和负面影响

诚然,中国传统女性具有勤劳贤惠、任劳任怨等种种传统美德,也涌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梁红玉击鼓退金、穆桂英挂帅、戚夫人抗倭等刚强不屈的巾帼英雄,更有吕后、武则天等登上政治舞台的女性。但是从总体而言,传统性别观念也对广大妇女的性别认同上造成了种种负面影响。

1、最基本的人格特征—“三从四德”

先秦诸子的经典中已经树立了女性修身的标准。《礼记·郊特牲》与《礼记·昏礼》中主张:“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古者妇人先嫁三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此,各朝代编撰的各种女教著述接踵而起,大到女子一生的各阶段,小到一天从起身到入寝,举手投足,都有具体的规定,成为三从四德的具体阐述。三从四德是传统文化对女性修身养性的最高要求,也使女性自觉不自觉地将其作为完善自我的尺度。从根本上讲,它是为维护男权中心主义和巩固封建制度统治、对广大妇女实行束缚、奴役和压迫服务的。

2、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婚姻家庭

中国妇女历来把婚姻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的重心。在婚姻媒介上,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严酷的妇教与封建礼教中,女性却被完全抹煞了个人意志与自主权力以及人性的因素,倡导自我牺牲精神与服从。封建的婚姻是女性的枷锁,男子既要多子又要好色,既要纯种又要多娶,却要求女子守贞、从一而终27。离婚被视为洪水猛兽,对女性而言则更是有失贞操、遭人唾弃的事情了。妇女宁可承受死亡婚姻的痛苦折磨也要竭力维护“家庭”的外壳,不愿走出离婚这一步,去争取新的幸福。这种糟粕性的文化传统,不仅吞噬了无数女性的生命,而且还渗入女性的思想和情感之中,成为女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致使她们的心理发生畸变,形成病态的人格和不良的心理卫生,如妇女的罪疚心理、三从四德的附庸心理、饿死事小,失节是大、男尊女卑、逆来顺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性压抑心理等等28。

3、最标准的形象—“贤妻良母”

贤妻良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形象和生活的基本范式。在家庭范围内,女性的身份不外三种,未嫁为女,既嫁为妇为妻,生子为母。其中为妻为母的时间最长,对家庭的影响也最大,妇职和母职的要求与规范随之产生。贤妻、良母,基本概括了传统社会与家庭对女性的最高要求。它主张通过男子—丈夫和儿子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来衡量与体现女子即妻与母的功能和作用的,这是儒家文化纲常伦理道德规范妇女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女性地位卑微的夫权社会中,在这种长期女教的影响下,传统女性的观念便一代一代地积淀在人们(包括女性自身)的深层意识中,甚至成为天经地义的规范要求。不仅男性出于自身利益而认为理所当然,而且女性本身也在维护这个道德蕃篱,成为自觉的受害者与施害者。它剥夺了妇女应有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从行为范式上就把女子束缚在家庭生活的狭小天地里,令其从中去追求有限的情感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妇女自由与解放的障碍。这是中国女子比普通男子除政权、族权、神权之外还要多受的一种绳索约束——夫权的支配,它使妇女沦为社会的最低层29。

4、最隐秘压抑的情感—性与爱情

在传统社会中,妇女对待性问题的态度是最敏感和最隐秘的方面,中国传统社会实行的是最严厉的肉体禁欲主义和精神禁欲主义,把性文化严格禁锢起来,不许人们谈论。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发展,使封建礼教恶性发展,作为人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性欲,成为和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于是将正常的性关念、性行为皆视为“淫”。“性”“淫”不分,引淫为恶,“万恶淫为首”,使女性深受其害。它压

制妇女的性生理机能,蔑视妇女的人格和尊严,剥夺妇女追求爱情的权利,甚至剥夺了她们作为社会人的起码权利。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不仅不能直接袒露自己的性心理,而且必需按照公认的礼教要求和道德规范来抑制它以免外化,直到养成自觉抑制的习惯,甚致到敌视、麻木的程度为止。

结语:

大自然对于人类两性奇妙的创造,虽然为人类实现两性的互补互助,从而获得共同的幸福和为社会的共同利益提供了自然基础,但性别矛盾使人类距离实现两性和谐的理想仍相当遥远。在中国现今的社会中,传统文化对女姓歧视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仍然存在,消除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女性的负面影响,仍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从社会和哲学意义上说,两性和谐与两性差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差异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和生理心理之中,形成了人类行为的性别差异(包括不平等层次)。而两性和谐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真理性,强调性别意识的合理度以及人类对性别平等的认同程度。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所具备的性别意识文明与进步程度总是一致的。人类总是在不断追求性别意识的真理性,这一追求过程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进步的象征,因而两性差异中的不平等层次将终究不是人类理想的生存形式,它迟早会被人类自己淘汰。与差异伴生的性别不平等等一系列现象,人类一定会通过自身性别意识的深化而克服,从而在冲突与和谐的斗争中,寻觅一个崭新的两性关系价值世界。

注释

1 、《周易正义》卷9,《易杂卦》,载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同。

2 、《周易正义》卷4,《易咸》,载阮元《十三经注疏》。

3 、《礼记正义》卷37,《乐记十九》,载阮元《十三经注疏》。

4 、《周易正义》卷7,《易系》,载阮元《十三经注疏》。

5 、参见(美)魏勒著,史频译《性崇拜》,中国文联版公司1988年版;李现国《雕凿在岩壁上的生殖崇拜史》,《了望》1988年20期;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略论》,《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1期。

6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页54。

7 、元阳真人著,倪泰一编《易经说卦传》,《周易》,西南师范大学版社1993年版,页83。

8 、班昭《女诫·卑弱第一》,《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787。

9 、梁旭光《历史变迁中的女性形象》,《理论学刊》1997年6期,页63~67。郭芳《中国古代女性人格的历史轨迹》,《探索与争鸣》1998年5期,页46~48。

10 、班固《汉书》卷27上,《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3,《五行逆顺》,上海古籍版社,1986年版。

11 、《汉书》卷27上,《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

12 、《尚书正义》卷11,《周书》,《秦誓》中第2,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 、《毛诗正义》卷18,《大雅瞻卯》,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卷641,《博物汇编艺术典》,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15 、《礼记正义》卷60,《大学》第42。

16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周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17 、冯梦龙《智囊全集》,《闺智部总序》,江苏古籍版社,1986年版。参见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18 、宝克勤《宝静庵遗书》,《教女》,清康熙间刻本。

19 、温以介《温氏母训》,丛书集成本,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20 、《朱淑真集》卷10,《杂题》,上海古籍版社,1986年版。

21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宝秘堂秘桫本。

22 、吕坤《闺范》卷2,《女子之道》。

23 、参见吕一泓《论清代女诗人倪瑞漩》,《江海学刊》1983年6期。

24 、参见蕾伊.唐娜希尔著,(台湾)李意马译《人类情爱史》,云南人民版社1988年版;王绍玺《东方两性论》,辽宁教育版社1989年版。

25 、参见蕾伊.唐娜希尔著,(台湾)李意马译《人类情爱史》,云南人民版社1988年版;王绍玺《东方两性论》,辽宁教育版社1989年版。

26 、安云凤《从妇女个性视角看贞操观的历史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1期,页106-110。

27 、郭芳《中国古代女性人格的历史轨迹》,《探索与争鸣》1998年5期,页46~48。

28 、魏国英《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角色选择》,《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3期,页79-83。

29 、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5期,页73-79。

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价值观念;“以儒济世”;儒学未来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 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 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 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 “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 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 “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 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 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 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忘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日,我们通过对大中小学课本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后发现: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

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职教育也难免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二、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三、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四、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易传》对此作了经典性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格气质与生命精神应当效法健动有力、运行不止的天体,人必须发挥自我能动性,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几千年来这种精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国人的血液中,深深地影响着、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不断地奋发图强。近代以来,多少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思想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充分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卓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卓越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卓越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十足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卓越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梦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古代文学经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为原料,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并给大众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之学说 1、西来说: 2、中源说:正统学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譬如,世人说史,大多从盘古说起,即所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①盘古: 中国传说系统中的领头雁,他的事功只是开天辟地,同人事并无多大关系。按《三五历记》所载,他的事功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②三皇五帝: A.“三皇” “三皇”所指何人,各种文献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天皇、地皇、人皇,二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后者为主。也有文献以祝融、女娲或黄帝代替燧人氏,但伏羲氏和神农氏则是大多数文献的共识。 古人认为,历史按皇、帝、王、霸的顺序展开,三皇、五帝、夏商周王道、春秋战国的霸道,且一代不如一代。《管子·兵法》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管子·禁藏》:“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庄子·人世间》:“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淮南子·本经训》:“帝者替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 三皇时代,人民生活并不幸福。《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以为王,号之燧人氏。”《吕氏春秋·恃君》曰:“昔太古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三皇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三皇的功业: 燧人氏的功业是“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 伏羲氏的功业是“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 神农氏的功业是“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B.“五帝” 五帝所指何人,各家说法不一。 《国语》记展禽语:“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即以黄帝、颛顼、帝喾ku、尧、舜为五帝。《五帝德》、《帝系姓》、《五帝本纪》都依此说。 《吕氏春秋》以少白皋、太白皋、黄帝、炎帝、舜帝为五帝。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论文题目: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影响意义

引言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1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2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1民族影响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学习资料

如何看待 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以仁爱、孝悌、忠信、和

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为美德的统治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民间道义,和祖祖辈辈沉淀的文化素质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呢?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砥柱,我们的所作所为关乎国家的命运。 首先要做到包容,而非排外。应以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我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文化不该排斥其他的文化,而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外国文化服务于中华传统文化。例如西方的许多节日,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之所以同学们接受,是他们可以补充或强化很多我国原有节日给我们的欢乐和满足。我们也看到,中国更重视自己的中秋节,七夕节,和除夕夜了。在物质精神同样受重视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许正对传统文化起到补充的作用。 另外,要保护传统文化。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形态,但不可改变的是文化的精髓。面对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可以看到国家和大众中不乏保护传统文化的声音,当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80后时,看到的是天安门前挺拔的受检身姿,“道,德”是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做事准则,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传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 日前,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地对“中国梦”进行阐释,一下子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弘扬千年流传积淀的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梦要实现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这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存在于一个统一的过程之中。(——P31)。 “传统文化是一面镜子,是一部教科书,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华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智慧、道理,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这些精华不可丢。”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杰结合黄帝文化,谈人的品德、生活风气,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价值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崇礼尚义、“百善孝为先”的道德风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大同世界、天下一家”的美好理想,“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这些无不蕴含着现代性力量。今天,我们提及中国梦的实现,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当今世界,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丰厚滋养,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发展的维度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底气和文化自尊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传统文化塑造坚毅品质。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无数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有韩信受胯下之辱的隐忍。传统文化丰富人的内涵。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着许多珍贵的传统文化,这里有唐诗宋词的风韵、有琴棋书画的艺术、有宽容仁爱的修养。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塑造人的修养和气质,从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亦即“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真正力量,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中国人的万年祖德,是承传之大根大本,我们中华儿女当知当学。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行,就是神是依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

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点与我们古老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是讲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摘要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发展与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封建性、专制性、宗法性和保守性也制约着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创新。另一方面,它又对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本文从解析传统文化入手,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阻碍因素,指出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着新的科学、新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产生和发展起着有益的导向作用,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势必在未来的时代取得成功。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技制约推动影响

前言 1.概述 1.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民创造的一切。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世代相传相继。所谓“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广义的文化是指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精神的表现,称为民族魂或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1.2科学技术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

农业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内容

农业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在农业社会里形成的,无不带有农业文化的特征。在最近几年的文化讨论中,人们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在种种的文化热中,农业文化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同农业文化的地位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是认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缺少对农业文化的认识,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困难的。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已浸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其精华部分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任何一个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不可避免的要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追求,高度哲理化的政治之道,以伦理为本位的政治规范,重视治术与策论的政治经验积累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倾向。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凝聚力。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首倡的“大一统”思想,在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过程中,始终起到特殊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化而言的,主要是指辛亥革命以前的二千多年中,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 经济形态是一切文化产生的根源,中国传统行为文化正是封建农业经济形态下的必然产物。儒家、道家、墨家所倡导的行为文化尽管种类繁多,却无一不受到农业经济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正是由于农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才产生了中国特有的行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总结并例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大地,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动力与精神动力,更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启示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思想的渠道。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1.历史悠久并且世代相传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这是四个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然而,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却渐渐地退出了文化历史的舞台。然而,唯有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年文化历史的长河,依然为当代的中国人所传承,甚至已经远洋海外。 在这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 2.博大精深并且具有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世人皆知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内容广泛,而且颇有深度。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广泛,遍及政治思想,文学艺术,饮食起居,建筑音乐,江河湖海,名川大山。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淡然的心态,也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我们自己的民族性格。这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3.文化传播海外 孔子的思想文化流转至今,他的思想中有着很多的启示,深受启示的不仅仅是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连海外国家的人民也深受启发,日本近代的“实业之父”涩泽荣一从通过《论语》来提高商人的道德,使商人明晓“取之有道”的道理;同时又要让其他人知道“求利”其实并不违背“至圣先师”的古训,尽可以放手追求“阳光下的利益”,而不必以为与道德有亏。由此观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海外也深受其他国家人民的追捧,这是一种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