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想象爱情%3a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修辞策略和20世纪中国文学类型史之一

想象爱情%3a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修辞策略和20世纪中国文学类型史之一

?修辞学大视野?

本期话题:文学修辞和意识形态

主持人话语:文学修辞唤起的第一接受反应是言语技巧,但文学修辞决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言语技巧。

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无意论辩文学修辞“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只着力探寻文学修辞研究不拒绝言语技巧、又超越言语技巧的或隐或显的运作规则。

修辞策略、话语结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深层规约与驱动,或许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走出视文学修辞为文学书写技巧的误读,进入更为开阔的解释空间。

《想象爱情: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修辞策略和20世纪中国文学类型史之一》以爱情叙事为观察点,以修辞策略和意识形态介入为逻辑路向,为“重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提供了来自语言学和文艺美学交叉地带的学术文本。

《非马诗歌修辞———兼议当代诗歌的一种倾向》剖析远离主流华语文坛意识形态的诗歌写作,强调诗歌权力争取中的良知到场和话语修辞化,非马的学术背景及作者与非马就本文写作的通信摘要,可作为本文的延伸性阅读材料。

《〈三国演义〉:叙事修辞与小说意识形态》通过对文本镜像修辞、叙事因果关系的分析,指出叙事修辞既可以维护作品的意识形态取向,也可能影响修辞的可靠性,导致意识形态幻象的崩溃。

《〈金光大道〉:意识形态化的小说语言》从广义修辞学角度阐述这部有争议的小说话语生产权、话语符号、言说方式的意识形态化,认为对显性政治意识形态文本艺术含量的判定应围绕所处意识形态语境进行细致的话语分析。

四篇论文,有宏观视野,也有微观的研究个案,共同探索广义修辞学介入相邻学科前沿对!!!!!!!!!!!!!!!!!!!!!!!!!!!!!!!!!!!!!!!!!!!!

话的可能性。

想象爱情: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

———修辞策略和20世纪中国文学类型史之一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要:文学作品的爱情书写,本质上是一种爱情想象。从历时的角度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爱

情想象有过几次大的修辞策略调整: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想象"收缩爱情想象空间"关闭爱情想象空间"爱情想象的意识形态突围,分析这种调整的深层规约,可以反观文学修辞中意识形态介入的力度。

关键词:爱情想象;修辞策略;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1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6)06-0059-07

收稿日期:2006-10-06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项目“中国诗学的修辞学阐释”(JS 06074S )

。作者简介:谭学纯(1953—)

,男,安徽芜湖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修辞学、文学语言等。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不等于现实中的爱情。如果设现实中的爱情为“爱情1”,那么,文学书写的爱情则是“爱情n ”,“爱情1……n ”的空间,属

于想象空间。

把永恒的爱情话题转换为文学文本,是作家们想象爱情的叙事游戏。叙事层面对爱情的想

2006年第6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6,2006(总第141期)Journal o f fu j ian N or m al u n ivers it y (Ph iloso p h y and S ocial S ciences e d ition )G eneral ,N o.141

象,实际上是对真实爱情的修辞化处理。哪怕真实的爱情故事就是爱情叙事的原型,从前者向后者的艺术转换,也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修辞化的加工。

在意识形态介入的文学生态环境中,从想象爱情到爱情想象的文本生成所需要的修辞化加工,不是随意性的:置身西方宗教意识形态氛围,不太可能想象中国古代的“人—神鬼妖狐”之恋。置身资本神话时代的意识形态氛围,不太可能想象打工仔和超女的现代版天仙配。爱情想象向什么方向展开?想象爱情选择什么样的认知通道?在文学主题推进和叙述推进的线路中,爱情是否在场?如何在场?必定体现为相应的修辞策略。

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爱情想象,可以发现几次修辞策略调整。随着意识形态对文学介入强度的变化,爱情想象的修辞策略可以描述为一条曲线,曲线上分布的阶段性特征依次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想象!收缩爱情想象空间!关闭爱情想象空间!爱情想象的意识形态突围。本文从广义修辞学角度,对这条曲线作历时的考察。

一、爱情在场: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想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爱情叙事的早期开发,有不同的想象模式:

1.革命想象模式(如普罗小说、红色小说)

2.小资想象模式(如鸳鸯蝴蝶派小说、张爱玲的爱情小说)

3.伦理想象模式(如《雷雨》

)4.传奇想象模式(如《原野》

)其中的主流话语,是普罗小说和红色小说的革命想象模式。它的流行,适应了大革命及其后的时代精神走向。由于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的小说中被反复书写,革命想象的

爱情叙事,影响了现代中国几代人的爱情心理。

爱情叙事的革命想象在修辞策略和意识形态

层面至少有三个可分析点:

1.革命和爱情的双重书写是普罗小说、红色小说共同的修辞策略

双重书写互相映射,互相提升:革命为爱情增值“神圣”的语义含量,爱情为革命注册鲜活的生命情感。革命活动为爱情接触创设红色语境,爱情接触为革命活动输入诗意元素。人们的阅读记忆中,林道静(《青春之歌》)、许凤(《战斗中的

青春》)、银环(《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娟子(《苦菜花》)、芳林嫂(《铁道游击队》)等革命女性的成长主题,与她们崇拜的革命者的活动关联在一起。主流意识形态生成隐形的叙事规则,规范着爱情的走向:爱情伴侣与革命的距离,必将导致爱情距离。革命的休止符,必将是爱情休止符———林道静离开她的救命恩人余永泽,许凤离开初恋情人胡文玉,都是特定意识形态设定的叙事修辞。2.革命和爱情的双重书写在普罗小说、红色小说中不同的修辞处理

普罗小说的文学配方,多以爱情叙事为主料,以革命叙事为配料。普罗小说的革命叙事,更多地带有革命启蒙、革命动员性质。革命目标尚未实现,革命叙事的话语和权力都有所保留,爱情想象的革命色彩较少高调渲染。由于当时承担启蒙使命的主体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完成革命化改造之前的小资气质,部分地支持了以他们为对象的爱情想象的小资情调。

红色小说的文学配方,多以革命叙事为主料,以爱情叙事为配料。普罗小说的革命动员转化为红色小说中革命成功的自豪和对革命英雄的缅怀,意识形态层面的革命叙事转入强势书写。普罗小说爱情想象的小资情调在红色小说中被过滤,爱情想象的方向朝着革命的方位寻找生长点。

比较两类小说爱情角色的命名,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普罗小说爱情想象的小资情调在红色小说中如何变换了修辞包装。

表1革命想象叙事模式中的爱情角色命名

文本类型作者作品爱情角色命名普罗小说

洪灵菲流亡沈之菲—黄曼曼胡也频到莫斯科去素裳—洵白阳翰生转换林怀秋—梦云/寒梅蒋光慈

野祭章淑君—陈季侠红色小说

杨朔三千里江山姚志兰—吴天宝知侠铁道游击队刘洪—芳林嫂孔厥、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

牛大水—杨小梅

06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曲波林海雪原少剑波—白茹

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卢嘉川/江华

柳青创业史梁生宝—改霞

梁斌红旗谱运涛—春兰/江涛—严萍

雪克战斗的青春许凤—李铁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银环—杨晓冬

冯德英苦菜花娟子—姜永泉/杏莉—冯德强

人物命名是生命符号,也是修辞符号,曼曼、素裳、洵白、怀秋、梦云之类命名的小资情调,与小说爱情想象的小资情调合拍。红色小说中,林道静的命名比起芳林嫂、改霞、春兰、娟子等散发着泥土气的命名,略带小资色彩,也属于符合人物精神世界的修辞命名。而从小资女性向革命女性的角色转换,则是《青春之歌》女主人公的成长主题。

如果说普罗小说的爱情想象是革命搭台,小资爱情唱戏;那么,红色小说的爱情想象便是革命搭台,革命爱情唱戏。如果出于修辞策略考虑,作品中局部保留爱情的小资情调,也只是作为爱情的革命想象的反向修辞铺垫,并且必然最终为革命想象让出爱情的位置。《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以爱情的小资情调开始,但小资爱情必然为革命爱情让出位置。小说这样表述小资爱情出局的必然:

余永泽常谈的只是些美丽的艺术和动人的缠绵故事;可是这位大学生却熟

悉国家的事情,侃侃谈出的都是一些道

静从未听到过的话。

余永泽讲述“美丽的艺术和动人的缠绵故事”,是具有小资气质的林道静展开爱情想象的话语诱导。卢嘉川侃侃而谈“国家的事情”和“道静从未听到过的话”,启发着向往革命的林道静的另一种爱情想象。林道静的爱情从小资向革命的方向性转换,在文学叙述的修辞策略中达到了统一。林道静离开余永泽,不是余永泽的个人失败,而是革命爱情P K小资爱情的意识形态胜利。救命恩人余永泽从林道静爱情档案出局的道德压力,在革命导师卢嘉川进入林道静爱情档案的意识形态支持下,逐渐模糊、乃至重建女主人公的心理平衡———例如林道静最终离开余永泽之前,把仅剩的钱放在家中,留给自己的第一个爱情对象,在无语中完成廉价的道德自救。卢嘉川牺牲后,革命爱情的接力故事,由江华和林道静续写,同样是意识形态制约着爱情想象的方向。

3.耐人寻味的是,革命想象模式中“革命”的宏大叙事和“爱情”的私人话语合成的修辞策略,在阅读环节发生了审美注意的偏离。不管是普罗小说侧重爱情的文学配方、还是红色小说侧重革命的文学配方,看点似乎都在爱情。

尤其是红色小说,意识形态在创作环节有效地控制着叙事空间的修辞分配———淡妆的爱情和浓墨书写的革命不能错位,但是在接受环节遇到了尴尬:例如:

———即使在符合当时意识形态导向的红色阅读中,读者对《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爱情经历的记忆,也多半甚于对她的革命经历的记忆。

———《战斗的青春》中,许凤和李铁是革命战友兼爱情伴侣,前者是公开的角色关系,后者是隐蔽的角色关系。许凤就义前留给李铁一封信,信的结尾隐蔽的爱情关系公开化:“最后我不得不告诉你,我爱你”是许凤对李铁的第一次爱情呼喊、也是最后一次爱情诀别。这有限的爱情书写,向读者传递的审美电波的强度,远远超过一句话的份量。一个革命女性,为革命付出了爱情成本,最后既没有收获爱情,也没有享受革命成功的喜悦。由此留下文学阅读的惆怅,反向地衬托出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不能成眷属的悲凉。

———《战火中的青春》中,高山女扮男装参加革命,与排长雷振林产生爱情。这是古代木兰从军传奇故事的现代革命版本。对雷振林来说,由于高山的性别角色是隐蔽的,因此高山作为爱情角色也必然是隐蔽的,而这个秘密对文本叙述者和读者却是透明的。隐蔽和透明之间的叙述调节,制造了审美张力。《战火中的青春》叙事空间的修辞分配,遵循着革命/爱情—主/次分明的原则,但爱情想象的戏剧性,仍然成为革命叙事中生动活泼的修辞调节。

此后,文学叙事中爱情想象的修辞策略做了进一步的意识形态调整,促成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学阅读中革命叙事被爱情“抢戏”,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只是这个问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二、收缩爱情想象空间:意识形态调整

1

6

第6期谭学纯:想象爱情: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

随着主流意识形态中革命元素的加码和爱情元素的稀释,想象爱情的空间随之收缩。

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爱情叙事中处于边缘化的小资想象模式、伦理想象模式、传奇想象模式,逐渐隐匿。原先属于主流话语的关于爱情的革命想象,成为唯一得到意识形态默认的叙事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中,革命主题和爱情主题的叙事空间,再次重新分配:革命叙事的音量放大,爱情叙事的音量渐弱。这种重新分配伴随着相应的修辞改造。

较早的意识形态信号是20世纪40年代延安的新秧歌运动对旧秧歌剧的改造。秧歌源于农事活动中的歌唱,后来发展为独立的汉族传统民间歌舞,并逐渐向剧过渡。作为舞、乐、歌、剧的综合体,秧歌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多在广场街头表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民间狂欢化形式。周扬曾经认为,秧歌剧中“恋爱的鼓吹,色情的露骨的描写,在爱情得不到正常满足的封建社会里往往达到了对于封建秩序、封建道德的猛烈的抗议和破坏。”[1]这当然指的是旧秧歌。新秧歌运动的文化土壤已经转化为解放区的革命环境,革命意识形态为新秧歌的主题和艺术形式重新定位,相应的修辞改造可以通过下面的图表见出:

表2:新秧歌修辞改造

旧秧歌新秧歌

基本主题爱情生产劳动

军民关系

自卫防奸

敌后斗争

减租减息舞形图案卷白菜心五角星(工农兵组成)

二龙吐须

道具手绢、扇子、伞、绸镰刀、斧头

意义指向爱情革命

1944年春节期间延安演出56部秧歌剧,主题分布分别为:生产劳动主题26部、军民关系主题17部、自卫防奸主题10部、敌后斗争主题2部、减租减息主题1部。56部秧歌剧,涉及五大主题,惟独驱逐了传统的爱情主题。与此相关,新秧歌舞形图案由传统意象向革命意象的修辞置换,与文学艺术的主题定向同步,并且连带产生其他叙事元素如道具的变化。[2]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说,道具具有符号意义。被改造的符号能指,通过意义所指体现意识形态介入:增强革命元素,淡化爱情元素。

表2对旧秧歌的革命化改版,作为意识形态介入下改造旧艺术形式的样本,对文学叙事中的爱情想象可能具有某种预警意味。1952年,《人民文学》连载的《三千里江山》,淡化了主人公姚志兰、吴天宝的爱情。这种修辞策略,后来在柳青设计改霞和梁生宝的关系时、在浩然设计萧长春和焦淑红的关系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意识形态对爱情叙事空间的重新分配,表明了文学对爱情话语权的审慎。对比“革命想象”叙事模式中的爱情在场,爱情淡化的文学叙事,反向地透露了意识形态介入的强度。

三、关闭爱情想象空间:意识形态干预升级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爱情想象的空间一度关闭,伴随着意识形态政治干预的升级程序:批判—屏蔽—放逐。

20世纪50年代,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叙述的一个诗意化的战地爱情故事,发表之初受到批评。初始的批评比较温和,1954年侯金镜对这篇小说的批评,只是说作品所写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姑娘的跨国爱情,违背了部队政治纪律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实质[3]。时过一年,文学批评在“反胡风”的政治话语中升级。批评话语的火药味开始扩散:

这篇作品带着极其阴毒的反革命使命……散布消极、动摇、阴暗、伤感的

情绪,散布和平幻想和反动腐朽的资产

阶级的思想感情。路翎便是用这样的方

法来消蚀我们的斗争意志,来达到从精

神上瓦解我们的队伍的目的[4]。

不足100字的批评话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倾向示如下表:

表3:一段文学批评话语的政治含量

批评角度关键词

故事定性和平幻想、反动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

叙事动机消蚀(革命斗志)瓦解(革命队伍)

叙事语调消极动摇阴暗伤感

目的指向阴毒的反革命使命

同类情况另如: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批判,在冯雪锋的《〈丁玲文集〉后记》中,定位为小资爱情至上主义者的伤感和绝望,到了1958年姚文元对冯雪峰批判丁玲的批判时,莎菲的小资爱情,重新定位为资产阶级色欲和贪欲,是体现丁玲“反动思想”的一个早期文本[5]。欧阳山的《一代风流》,在文革前被认为是“儿女风情

26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史”对“革命史诗”的歪曲[6],文革中被划入“反动作品”之列。雪克《柳堡的故事》中二妹子和班长李进的爱情叙事,更遭到政治话语的诘难。需要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决定了文革前对爱情叙事的批评基本上都不是叙事技巧的批评,也不是爱情伦理等意义上的批评,而是政治批评。批评话语的政治含量越大,误入爱情红灯区的作者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对文学叙事中爱情的批判和屏蔽互为因果:屏蔽是带着意识形态倾向的情感系统关闭,批判是带着意识形态倾向的政治讨伐。因此,爱情批判直接导致的言后行为,往往就是爱情屏蔽。文革前的电影剧本《红色娘子军》定稿本,屏蔽了有关吴琼花和洪常青的爱情叙事。文革中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屏蔽了小说《林海雪原》中少剑波和白茹的爱情叙事。如果说,屏蔽爱情反映了作者对爱情想象的弃权;那么,批判爱情则反映了读者对爱情话语解释权的政治挪用和滥用。换句话说,是作者放弃爱情叙事权力和读者滥用爱情批判权力,作为一种负面的互动力量,共同关闭了文学叙事的爱情想象空间。

于是,爱情缺席,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萧条风景。

“样板戏”系列“免谈爱情”,隐含了一种价值预设:爱情是不健康的,这是文革公开文本爱情缺席的政治语境。在江青直接控制的《朝霞》丛刊发表的小说《战地春秋》中,出现了文革公开文本中难得一见的爱情表白———女工程师韩珍对工人王大成的“玫瑰之约”:

大成同志!你看我们能成为好战友吗?如果我有你这样的战友永远在一

起,是会很高兴的。

小说中的王大成后来进入了三结合领导班子,意味着权力对知识的控制。韩珍称呼自己的爱慕对象为“同志”和“战友”,属于“革命化”的模仿,模仿对象是文革期间媒体对江青身份的“革命化”修辞处理。当“第一夫人”以“亲密战友”的角色形象出场时,它的修辞意义迅速弥漫开来,其结果:“同志”、“战友”的革命化称谓,取代了“爱人”、“恋人”等情感化称谓,而“爱人”、“恋人”缺席,必然连带着“爱情”缺席。

至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复书写了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爱情”故事,在文革公开文本中产生了修辞置换:以“革命+斗争”覆盖“革命

+爱情”。按照结构主义原理,不同的文本,如果具有相同的角色功能和角色意义,可以归为相同的叙述模型:

表4:两类叙事模型中一种叙事元素的修辞置换

文本类型普罗小说/红色小说文革文学

行为动机革命革命

革命叙事的相关元素爱情斗争

在普罗小说/红色小说“革命+爱情”和文革“革命+斗争”的叙述模型中,“革命”是不同时代的行为主体共同的行为动机,作为主体行为的“爱情”和“斗争”,都是实现主体行为动机的情节链,这里存在着相同的深层结构及其功能和意义。比较两种模式的“革命”书写和后者的修辞置换,隐约可见在修辞策略和意识形态的意义上,如何完成爱情缺席的“革命叙事”。这是一个历史的双向调控过程。

四、爱情想象的意识形态突围

文革公开文本的爱情缺席,隐埋着物极必反的文学走势。对公开文本爱情缺席的非公开抵抗,激发了地下状态的爱情复活。公开文本中被驱逐的爱情转入地下言说,一定程度上正视了人的身心健全的生命状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释放了人的自然生命中被封冻的正常欲求。公开文本谈爱色变,但是在部分地逃离了意识形态监控的地下状态,传抄传阅最具人气的文本,却多半“无爱不成书”。

董兰娣《花冠》中有这样的诗句:

LOve,也许永远不会向我走来

LOve,在我心目中

自有那神圣的理由和格调。

当《花冠》以诗歌话语呼唤爱情的位置时,《第二次握手》、《塔里的女人》、《波动》、《少女的心》、《曼拉回忆录》以叙事话语营造了爱情荒漠中的绿洲。这类文本,通过地下传抄、传阅,带有某种边缘化的意识形态突围性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被封存的爱情记忆。

从创作和接受互动的意义上说,读者传抄,是传抄者启动主体思考、投入审美趣味的读解。有时候,传抄者甚至返身到作者的位置上进行二度创造。比如,当时流传很广的《第二次握手》,据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所述,初稿只是一篇短篇小说,篇名《浪花》,第二稿《香山叶正红》,第五稿《归来》,后由传抄者改名为《第二次握手》,并在公开出版时沿用。《第二次

36

第6期谭学纯:想象爱情: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

握手》的地下文本,可能是当时读者的主动参与热情最高的一个文本,也是在传播和接受的意义上一个很特别的文本:它在文学接受中被重新命名,而传抄者重新命名的事实,又介入了原作者的二度创作。比较不同版本的命名,《浪花》的修辞语义偏于模糊,《香山叶正红》的修辞语义定格在现在,《归来》和《第二次握手》的修辞语义暗示了一种历史场景,也暗示了潜在的情节链,但后者提炼更精,爱情的语义指向更明确:握手是书中男女主人公相互走近的修辞化表述。一对恋人,两次握手,浓缩了几十年的爱情诉说。见表5:

表5《第二次握手》不同版本命名的修辞语义

文本命名语义指向时间标志叙述长度暗示《浪花》较模糊模糊模糊

《香山叶正红》较模糊定格在现在模糊

《归来》较模糊从历史到现在暗示情节链《第二次握手》较明确从历史到现在暗示情节链

爱情想象从文革地下文本向此后的公开文本蔓延,体现了意识形态从边缘突围向话语中心过渡的路径。正像宋代理学的禁锢积蓄着明清言情小说泛滥的动能,这种动能积蓄最初在民间完成。被放逐的爱情的早期回归选择地下文学,回避话语中心,是意识形态边缘化突围的智性选择。这种选择与思想解放的文学生态环境相遇,话语中心才重新荡漾起爱情奏鸣曲。

中国当代文学史较多地把卢新华小说《伤痕》看作“伤痕文学”的标志性文本,却很少注意,这篇小说在《文汇报》首刊,是话语中心对地下的爱情诉说迟到的呼应。《伤痕》的结尾,女主人公的爱情有了暗示性的表现:王晓华带着心上的伤痕,把头靠在苏小林的肩膀上。这个细节,具有双重修辞意味:作为一种爱情叙事,它恢复了文本中被“组织”(县委宣传部)拆散的爱情;作为一个文化信号,它暗示了随着文革的结束,在文革公开文本中免谈的爱情话题,将重返文学书写。

话语中心比较早地恢复爱情话语权的文本,是刘心武的《爱情的位置》。这也可以看作对董兰娣《花冠》在地下喊出的“Love,在我心目中”迟到的公开呼应。今天读起来,《爱情的位置》在艺术上不算成功,甚至不乏败笔,但却是文革结束后最早专门化地为人类“永恒的主题”恢复爱情记忆的文学书写。当读者面对作品描写的不知爱情为何物的亚梅而反思人物所置身的社会文化空间时,人们受到的精神震撼,可能并不小于发现“优秀的学生”和“愚顽的学生”同样无知的心灵悸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情的位置》激起的思想冲击波,不下于作者的代表作《班主任》。

由于历史的惯性,此后相继出现的爱情想

象,多半属于“伤痕”、“反思”文学的一种修辞调节,如《我该怎么办?》、《姻缘》、《在小河那边》、《枫》、《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人生》、《花园街五号》,包括在文体形式上较早体现语言变革意识的《蝴蝶》等,这类作品的主题话语不是爱情,作品中的爱情事件,一般都是作家们借以反思历史、拷问人生的一种修辞设计。

在意识形态追问和修辞策略的智性设计方面,操作得最成功的文本之一,是《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发表的《受戒》。为了表述简洁,仍借助图表:

表6:《受戒》修辞策略和叙事动力

修辞设计叙事动力

角色身份和尚(明海)/村姑(小英子)

情感变化孩子(13岁)/成人(17岁)

受戒的仪式意义结束/开始

意识形态冲突宗教/人性

小说主人公角色身份与爱情期待的冲突,主人公的爱情期待与意识形态冲突。在“受戒”的表层语义和深层象征的裂缝间产生了叙事张力:受戒的表层所指,是明海出家4年之后,在头顶烧戒疤。受戒的深层所指,象征了一种仪式———结束与开始的双重仪式。在宗教意识形态的意义上,受戒是主人公爱情关系的结束。在意识形态突围的意义上,受戒是主人公爱情期待的真正开始。13岁出家的明海,没有感到出家的悲凉。他与小英子两小无猜的真情接触,是两颗无邪的心灵的爱情启蒙。17岁的明海,以受戒的形式完成了象征性的成人仪式。面对完成了成人仪式的明海,小英子若有所失。而完成了受戒仪式的明海,则从心底萌生了娶小英子为妻的欲求。

在意识形态追问和修辞设计方面,与《受

46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戒》同样具有看点的小说,是1985年《人民文学》发表的莫言的《红高粱》。小说中余占鳌杀人抢妻的行为,没有引发道德评价。这种道德淡化的意识形态倾向,在余占鳌身兼土匪司令和抗日英雄双重身份的修辞设计中,获得了较大的书写自由:相对淡化了社会伦理因素,突出对强悍生命的修辞书写,并与对传统道德的颠覆交织在一起:

天,什么是贞节?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没有告诉过我,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作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们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我不想死,我要活……小说中“我奶奶”临死前的生命呼喊,对传统贞节观作了我性的诠释。在有关中国传统道德的语义场中,女子的贞节,即女子的生命。但是当贞节被误读为肉身的坚守时,恰恰淡化了坚守者灵的自救。实际上,只有在贞节作为警示生命沉沦的修辞符号时,贞节才是道德的。但是在男性文化秩序中,贞节与其说维护的是女性的尊严,不如说维护了男性的权利。当贞节成为男人为女人预设的语言陷阱时、当道德成为一部分人控制另一部分人的思想囚牢时,就会在贞节的道德预设中走向不道德,贞节和道德就会走向它自身的反面而成为一种文化压力。在贞节的道德评价谱系中,传统意识形态忽视了我们付出的道德成本和人性成本。在道德和人性的付出中,贞节成为女子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80年代中期以前的爱情想象,除《受戒》

、《红高粱》外,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抗抗《北极光》、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航鹰《东方女性》、张一弓《张铁匠的罗曼史》、张弦《回黄转绿》、唐栋《兵车行》、李宽定《良家妇女》、张承志《黑骏马》、《绿化树》等,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革命想象的爱情书写,但是相对于那一个时期的文学产出总量来说,不算丰富。

80年代中期以后的爱情想象,意识形态追问开始面对更多的认知盲区。意识形态突围之后的爱情想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蓄势,从正视爱情在生命中的位置,转向多方位地审视爱情存在的丰富形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意识形态的宽松为旧有的爱情书写重建了开放性的想象空间:20世纪前叶处于边缘地位的关于爱情的小资想象、伦理想象、传奇想象,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爱情叙事中重新进行修辞化的包装。

2.意识形态的多元碰撞为爱情书写重开了网状交织的想象通道:关于爱情的历史想象、道德想象、哲学想象、大众想象、江湖想象、欲望想象、科幻想象、魔幻想象、跨国想象,纷纷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的文学叙事中。

3.爱情想象的修辞策略逐渐与语言转向的

叙事转型合拍[7]:从叙述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转向怎样叙述一个哪怕是旧版的爱情故事。

爱情想象的意识形态突围和修辞策略共同为进一步扩张想象空间的“性爱叙事”做了文化热身准备。而当“身体叙事”抢滩文坛的时候,想象空间的再扩张则进入“感觉总动员”状态。[参

献]

[1]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A ].周扬文集(一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37!453.

[2]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A ].鸡鸣风雨[C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35-36.[3]侯金镜.评路翎的三篇小说[J ].文艺报,1954(12).[4]陈涌.认清《洼地上的“战役”》的反革命本质[J ].中国青年,1955(14).

[5]姚文元.莎菲女士们的自由王国—

——丁玲部分早期作品批判,并论丁玲创作思想和创作倾向发展的一个线索[A ].论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C ].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293!336.[6]谢芝兰.《三家巷》、《苦斗》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腐蚀性的作品[N ].南方日报,1964-12-01.[7]谭学纯.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文学语言研究[J ].文艺研究,2006(6).

(责任编辑:陈

芳)

(下转第76页)

5

6第6期

谭学纯:想象爱情: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

67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年

[]倪乐雄战争与文化传统———对历史的另一种观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陈芳)

The Rom ance of The Three K i n g dom s:

Narrative Rhetoric in Novels and ideo lo gy

YU d ai-zon g

(C olle g e o f C hinese l an g ua g e and l iterat ure,Fu j ian n or m al unio ersit y,Fuzhou35 7,C hina)

Abstract:an y diff erent ki nds o f narrati ve rhetoric techno lo gy i n t he novel w orks are not neutral,but closel y related to t he aut horf s i deo lo gy p osition C oncretel y anal y sized som e narrati ve rhetoric techno lo gy such as rhetoric o f m irror i m a g e,narrati n g causalit y,t his p a p er show s t hat narrati ve rhetoric al w a y s serves t he i deo lo gy orientation o f t he w orks b y ever y p ossi ble m eans H ow ever,no m atter how p erf ect a certai n narration rhetoric is,it is still p ossi ble to cause conflict w it h t he one i n ot her p arts o f t he text,leadi n g to t he reliabilit y o f i deo lo gy and t he co lla p se o f t he i deo lo gy m ira g e

K e y words:narrati ve rhetoric,rhetoric o f m irror i m a g e,cause and eff ect o f narration,i deo lo

gy

!!!!!!!!!!!!!!!!!!!!!!!!!!!!!!!!!!!!!!!!!!!!

(上接第65页)

Fant as y of Love:ideo lo g ical inter p osition i n L iterar y Rhet oric ———Rhetorical Tactics and A t yp o lo g ical h istor y of t he t h C entur y Chi nese L iterature

TAN xue-chun

(C olle g e o f C hinese l an g ua g e and l iterat ure,Fu j ian n or m al unio ersit y,Fuzhou35 7,C hina)Abstract:T he descri p tion o f love i n literar y w orks is a f antas y o f love i n nat ure fromt he p ers p ecti ve o f lasti n g ness,t here are several bi g m odifications o f rhetorical tactics i n t he f antas y o f love i n t he histor y o f t he Chi nese literat ure i n t he t h cent ur y:froma revo lutionar y f antas y i n t he i deo lo gy o f t he m ai nstrea mto a narrow i n g s p ace o f t he f antas y o f love,to a closi n g s p ace o f t he f antas y o f love,and to t he breakt hrou g h o f t he i deo lo gy i n t he f antas y o f love a n anal y sis o f t he m odification i n t he i n-de p t sti p ulation w ill reflect t he f orce o f t he i deo lo g ical i nter p osition i n literar y rhetoric

K e y words:f antas y o f love,rhetorical tactics,i deo lo gy

想象爱情:文学修辞的意识形态介入——修辞策略和20世纪

中国文学类型史之一

作者:谭学纯, TAN Xue-chun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刊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TEACHERS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6(6)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7条)

1.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 1984

2.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1994

3.侯金镜评路翎的三篇小说 1954

4.陈涌认清《洼地上的"战役"》的反革命本质 1955(14)

5.姚文元莎菲女士们的自由王国--丁玲部分早期作品批判,并论丁玲创作思想和创作倾向发展的一个线索1958

6.谢芝兰<三家巷>、<苦斗>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腐蚀性的作品 1964

7.谭学纯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文学语言研究[期刊论文]-文艺研究 2006(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谭学纯中国修辞学研究30年:解读三组关键词[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6)

2.谭学纯.TAN Xue-chun郑子瑜:被"修辞学史家"遮蔽的学术身份[期刊论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3.肖莉.谭学纯数字化和字母化:挑战语言认知[期刊论文]-外国语言文学2006,23(2)

4.谭学纯古代修辞学和诗学:理论资源共享和研究方法互补[期刊论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24(3)

5.邓军浅析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策略[期刊论文]-新闻界2011(3)

6.樊霏善用情感策略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索[期刊论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

7.谭学纯中国古代时空秩序的修辞建构及其理据[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3)

8.赵洁.Zhao Jie口语化——当代俄罗斯大众传媒语言的修辞策略[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11(4)

9.谭学纯.TAN Xue-chun中国建筑和中国语言:异质同构的文化创造[期刊论文]-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1)

10.张政法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话语责任[期刊论文]-兰州学刊2006(12)

引证文献(1条)

1.连晓霞与主流话语交响的个体言说——《金光大道》话语分析之一[期刊论文]-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1)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210123254.html,/Periodical_fjsfdxxb-zx200606011.asp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