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之鉴赏情感题

诗歌鉴赏之鉴赏情感题

诗歌鉴赏之鉴赏情感题
诗歌鉴赏之鉴赏情感题

诗歌鉴赏之情感

1.(2019·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崇义里滞雨

李贺

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①古帘暗,湿景传签筹①。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注】①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投的吏部。①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

(1)(对点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谁家子”引出,仿佛是自问之语,实则包含着诗人极度的忧愤。

B.诗人虽处于人生壮年,但由于长期漂泊,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

C.“瘦马”以下四句由直接抒情转入景物描写,笔触细致,紧扣题目“滞雨”行笔。

D.遥望南宫,旧帘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虚实结合,意境幽静冷寂。

(2)这首诗最后两句“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有何含意?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2019·山东临沂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破阵子·赠行①

[宋]辛弃疾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①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拚①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注】①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①扶头:酒醉状。李清照《念奴娇》:“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①拚:甘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首二句用年少时的满眼春光与而今的秋叶离开树枝形成对比,语言含蓄蕴藉。

B.下片首二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醉酒的情状,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

C.结句“天寒将息呵”,笔锋一转,与前面形成顿挫,读来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D.以议论为主是辛词的特色之一,本词引议论性的语句入词,论随情至,富有表现力。

(2)(对点题)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

3、.(2019·江西赣州市高三摸底)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之广陵①宿常二南郭幽居

李白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①。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注】①广陵:即扬州,唐时隶淮南道。①萱:萱草,又呼为忘忧草。吴中书生呼为疗愁草,嵇中散《养生论》云,萱草忘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海言”借夸张比喻手法来表情达意,与《赠汪伦》中“水深千尺”异曲同工。

B.“诗酒别”点出了与友人乍见又分别的惆怅,又使全诗充满了田园隐逸的情调。

C.结尾两句直接告诉友人自己第二天早上出发,并会永远记住今晚的这场送别宴。

D.这首五言古诗语言风格清新:写景精准,不事雕饰;感情自然流露,真率感人。

(2)(对点题)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突出友人居处特点的?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4.(2019·江西红色七校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①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①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①沙。

【注】①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词人随驾北巡塞上时。①谢娘:东晋才女谢道韫。她曾因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①瀚海:谓沙漠。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标题来看,“塞上咏雪花”,按照传统的分类,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但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化用“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又用自我辩解的口气说明喜欢雪花的原因。

B.作者把雪花当作群芳之一,在词的开篇凭空地制造矛盾,再以新奇的手法解决矛盾,这种创新见出了容若的才调高绝、独出机杼。

C.词的上片重点在“不是人间富贵花”,词人旨在表明自己偏爱雪花的理由:雪花虽不像富贵花那样雍容华贵,却自有其清高孤绝的姿态。

D.词的下片“谢娘别后谁能惜”一语沉痛,这句话看似实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实则一语双关,仍有对心爱女子的代称一层意思。

(2)(对点题)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5.(2019·河南许昌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①。不应①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①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①不应:不顾。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片的前两句叙述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的情形,为下面的抒写别情作了铺垫。

B.上片中“谁知”“还与”二词,表达了诗人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即兴而生的愉快之情。

C.下片通过“铁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绘,表现了使君波澜壮阔的边塞生活。

D.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用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

(2)(对点题)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6分)

6、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①,京华父老望和銮①。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庙社:宗庙、社稷。①和銮:又叫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车首或车架上称“銮”。

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6分)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河中鹳雀楼

张乔①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

树隔五陵②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

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注]①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贵池)人,晚唐懿宗咸通年间进士,诗人。②五陵,指汉朝的五个皇帝之陵,地近长安。其地繁华,风俗奢纵。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句直抒胸臆,点明登楼之情,第二句写所见之景,可视为“动悲歌”之因。

B.第三句侧重慨今,第四句侧重怀古,紧承首联,进一步交代“怀古动悲歌”的背景。

C.颈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秋夜的景色,烘托了清冷、凄凉的气氛。

D.本诗语言流畅自然,把历史、眼前之景和诗人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意旨深远。

(2)本诗感情沉郁而丰富,请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伤春①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②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③,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1129年冬,金兵渡江,攻破临安,宋高宗从海上奔逃。1130年春,金兵又攻破明州,宋高宗奔逃到温州,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该诗作于此时。②甘泉,宫名,秦始皇筑的行宫,汉武帝时有所增筑。③向延阁,名子諲,当时做长沙太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的第二句,写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宫,以汉朝之事比况金兵逼近京都,用典贴切,形象化,与第一句形成因果关系。

B.三、四句中“初怪”与“岂知”互相呼应,句法灵活,“穷海看飞龙”是指皇帝逃到偏远的海上。

C.颈联化用诗句,对仗贴切、工整,紧扣题目“伤春”,写诗人白发如霜,对处处烟

花燃放的景象都无心欣赏。

D.尾联落笔有力,写出了向子諲以疲惫力弱的部队,敢于抵挡金兵的入侵,“犬羊”一词是对金人的蔑称。

(2)这首诗雄浑沉郁,深得杜甫同类题材诗歌的神韵,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感情。(6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③浅染饱霜兔④。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①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因被诬陷而被贬黔州,元符元年(1098年)迁戎州。此诗作于黄庭坚初到戎州之时。②石泓:砚台的别称。③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④霜兔:用雪白的秋兔毫制成的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胸次不能平,吐出岁峥嵘,既是黄斌老画竹时的感受,也是作者黄庭坚痛心的真实再现。B.“公与此君俱忘形”是指黄斌老和横竹俱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品格,挺直的竹子变成偃蹇。

C.本诗作者用黄斌老所画横竹的韵,既写出了黄斌老的画技高超,也写出了其性格的倔强

不屈。

D.诗的前两联侧重于借画竹表达人物的品质特征,后两联主要咏叹的是黄斌老画技的高超。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诗歌鉴赏之情感题参考答案

1、(1)解析:选B。B项,“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不正确,诗中说的是“梦泣生白头”,意思是诗人梦见自己白发满头,不禁暗自悲泣,并不是诗人真的已经满头白发了。

(2)解析:从诗歌的内容不难看出:“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意思是诗人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梦中能够实现封侯的愿望。“忧”,表明内心充满忧愤之情;“客”,表明诗人此时客居他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枕剑匣”“封侯”则表明诗人有投笔从戎的愿望,并且希望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梦”却表明,诗人的愿望只能在梦里实现,再结合上文分析,可知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愤懑之情。

答案:①诗人客居他乡,心中满怀忧愤,枕着剑匣入眠,在梦中驰骋沙场,实现了封侯之愿。②寄托着诗人投笔从戎、立功封侯的渴望和对远离家乡、遭遇人生坎坷的忧愤。

2、(1)解析:选B。B项,“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错,“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两句,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无人理解的无奈之情。

(2)解析: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抓住标题“赠行”,结合词人生平,再抓住词中的情语,如“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而今秋叶辞柯”“可怜白发多”等句分析。

答案:①抒发了闲居家中的苦闷之情。“便好”“莫忆”二句和最后一句都写出了作者闲居家中的无奈之举,苦闷之情。②抒发了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伤之情。上片首二句和“可怜白发多”一句,表达了时光飞逝,转眼已近暮年的感伤之情。③抒写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我定思君”二句写出了自己希望报效朝廷却不得朝廷重用,自己的爱国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心情。④抒发了无人理解的孤独无奈之情。下片首二句,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无人理解的无奈之情。

3、(1)解析:选B。B项,“点出了与友人乍见又分别的惆怅”不当,本诗中的“诗酒别”主要表达与友人的深情厚谊。

(2)解析:第一问,前八句写景,寓情于景,委婉表达作者对友人高洁情操的赞美之情。

一、二句以桃花源喻指友人住处之幽僻;三、四句用典,借萱草表达远离尘俗之意,五、六、七、八句运用白描的手法突出了友人居住环境的幽静。第二问,后四句直抒胸臆,从情语“惜”“忆”可以看出作者与友人的深情厚谊。

答案:第一问:比喻,诗人以桃花源喻指友人住处之幽;用典(借代),借萱草表现远离尘俗;白描,天色已晚细雨飘进南窗,归鸟栖息在杨园中茂密的枝头,突出了静。(亦可按概括特点/手法/分析的顺序)第二问:通过对悠闲宁静之地的环境描写,既表达作者对友人高洁情操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对友人幽居之地的喜爱之情以及与友人的深情厚谊。

4、(1)解析:选A。A项,“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分析有误。此词为小令。

(2)解析:本词是咏雪花,词人托物言志,以雪花写自己,寄寓了复杂的情感。“不是人间富贵花”,作者认为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表达词人不慕富贵名利,厌弃官场。“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这两句写出词人羁旅飘泊之感。“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有孤独悲凉之感。

答案:①不慕人世荣华富贵,厌弃仕宦生涯。作者认为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这既是他的审美选择也是他对于富贵门阀种种(仕宦生涯)束缚的逆反心态的映射。②羁旅漂泊之感。漂泊天涯的雪花与随驾北巡塞上的诗人惺惺相惜。③孤独悲凉之情。凄冷的月光下,西风掀起万里狂沙,夹着漫天飞雪,吹向无际的大漠,相伴的只有寒月悲笳,物人相似。整首词中词人以雪花自况,托物言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词人的复杂情怀。

5、(1)解析:选B。B项,“即兴而生的愉快心情”分析不当,此处与使君分手,应为依依惜别之情。

(2)解析:此题注意根据诗句“双鬓已星星”“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分析依依惜别之情;根据“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分析对曾使君为国守边、热爱边关生活的赞许;根据“横槊看诗成”分析对曾使君文韬武略的赞美。

答案:①与曾使君依依惜别之情。在“双鬓已星星”之年,“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再与使君送别,不舍之情油然而生。②对曾使君为国守边、热爱边关生活的赞许。“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就是这一情感的显现。③对曾使君文韬武略的赞美。诗人将曾使君与曹操相比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6、【答案】①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的报国心声,没有忘记为国分忧的责任。

②慨叹与伤感之情。年纪老大,屡遭挫折,壮志难酬的深深慨叹和感伤。③乐观之情。仍对个人和国家前途充满着希望,因为盖棺方能定论。

7、(1)解析:选B。“第三句侧重慨今,第四句侧重怀古”错误,诗的第三句侧重怀古,第四句侧重慨今,进而交代了“怀古动悲歌”的原因。

(2)解析: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如“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写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此时都被笼罩在夕阳之中,呈现出一种悲凉的人生情愫,凸显出诗人的哀叹情愫;“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突出诗人飘零的人生状态,在人生中不断辗转,体现出居无定所的内心悲凉,极其鲜明地突出无家可归的无奈情愫。

答案:①昔盛今衰之叹。诗人“怀古”暗示了昔日的繁盛,“五陵”“三晋”均笼罩在早秋的夕阳中,点明了今衰之悲。②飘泊流浪之悲。“十载重来”,飘泊天涯,体现了诗人江湖辗转的悲伤之情。③思归无计之感。“天涯归计欲如何”充分体现了诗人“无计归家”的无奈之感。

8、(1)解析:选C。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项错在“烟花燃放”,此处“烟花”指春日美丽的景物。

(2)解析:诗歌的首联和颔联写敌人步步进逼、朝廷节节败退的局面,诗人对此痛心疾首。颈联化用诗句,扣题写“伤春”,写出诗人白发如霜,漂泊异地,因国家动荡,虽正值春光美好,也尽是“孤臣”的无力、伤感。尾联赞扬抗金将领向子諲的勇敢行为,与朝廷当权者败逃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①表达了诗人对宋朝统治者败逃行为的讽刺,对国势日衰的忧愤。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流落(客居)异乡,年华已老,不能为国解忧的感伤。③表达了诗人对抗金行为的歌颂,意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9、(1)解析:选B。B项,“改变了自己的品格”说法错误。第四句“公与此君俱忘形”,是解释上句“卧龙偃蹇雷不惊”的,竹之所以能不为风雷所惊,是因为斌老画竹时把自己的品格、精神全都灌注渗透在他所画的竹上,与竹融合为一体。

(2)解析:注意根据诗歌中的“酒浇胸次不能平”和注释中的“黄庭坚因被诬陷而被贬黔州”分析自己被贬官的抑郁不平、愤懑之情;根据“卧龙偃蹇雷不惊”分析黄斌老倔强不屈的性格;根据“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分析对黄斌老的绘画技巧的赞赏之情。

答案:①愤懑,对自己被贬官的抑郁不平、愤懑之情;②倔强不屈,借竹子的不屈来表达自己倔强不屈的性格;③赞赏,对黄斌老的绘画技巧的赞赏。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套路(精品)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套路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 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 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常见特征

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 思妇闺情诗 鉴赏要点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 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祁阳四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主备人:桂华锋上课时间: 学情分析: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古诗表达的情感类型,希望通过对类型的掌握及答题技巧的掌握能够解决高考出现的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的问题。 复习目标:掌握古诗中的表达情感的类型;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复习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复习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复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检测 , 阅读张籍的《节妇吟》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节妇吟唐·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①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②。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③执戟明光④里。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注:①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曾邀张籍以扩充自己的势力。 ②红罗襦[rú] :红罗短袄。③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④明光:本是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 二、教学过程(问题聚集): (一)导入: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作业问题诊断。 生: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 — 1.作者——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 (学生分组讨论)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2016-10-26许愿真摘自新浪博客阅34转9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考点掘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理解D。 【金脉分布】 14(1) 14(2) 15(1) 15(2) 16(1) 16(2) 16(3)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 怀古伤今√ 【脉情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诗歌情感的题目是必考的考点,有的单独命题,有的夹杂在其他的题目当中,考核的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是表面的情感,考核的如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的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和情感有时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的。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的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的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容,好像是写一

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容,如渊明的归园之乐,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的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贺诗奇诡变幻,义山(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等等。所以,同学们在看到是这样的一些诗人的作品时,脑子里就要想象他们的宽泛意义上的写作容,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的风格。同时,平时要有意识的识记他们的写作容和风格,以便在考试时直接套用。我们在后面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便于大家的积累。 3.看意象、炼字 看意象炼字也就是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 读诗就是要抓关健词。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是一首诗的“诗眼”。这里的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的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一个是作者在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这两个方面都是读懂诗歌的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高考命题者考查的地方,又是解题的要素。 4.看注释 注释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的障碍给的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古典诗歌鉴赏内含情感训练专题(含答案)

古典诗歌鉴赏内含情感训练专题 一、高考真题示例 (2019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14、【答案】C 【解析】诗人领略许道宁的画作所表现的辽阔万里的意境,“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的解释不符合生活情景和实际逻辑。“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我仅仅通过距离画作一窗之距就领略到了。 15、【答案】(1)诗的尾联意思是,这幅画作可以激发诗人创作出绝美的诗文,甚至吟诵出的诗文远远超出画作本身。 (2)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画作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画作中山水等景物,意境苍茫阔远,可以说是“画中有诗”,极具艺术魅力,能激发出诗人浓浓的诗情。 【解析】诗句的含义和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二、解题技法点拨 (一)一般答题步骤和要领: 诗歌内涵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二)解题格式和模板: 1、某种情感原因题型: (1)通观整首作品,分条列出原因。 (2)结合各对应句子描述说明分析。 2、作品表达了哪些感情题型: (1)通观整首作品,分条列出情感。 (2)结合各对应句子描述说明分析。 (注:若有情感的体现方式,顺便指出) 3、某句有什么含意题型 (1)描述有关句子内容。 (2)说明作者抒发的情感。

中考复习: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类分析诗文,掌握分析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2.通过方法总结,提高鉴赏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学习内容】 一.了解考点 (1)《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对文言文和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 ①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 (2)考点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是诗人在诗歌流露的思绪情感、理想抱负、及对当时社会的评判。 二.方法探究 1.分析标题 (1)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思念与牵挂 (2)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田园乐(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表现诗人对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2、分析序、注,知人论世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诗歌鉴赏答题原则与内容情感题

诗歌鉴赏答题原则与内容情感题

————————————————————————————————作者:————————————————————————————————日期:

诗歌鉴赏答题原则与内容情感题我们的课程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 ●古体诗 ●近体诗 ●旧体诗 ●新体诗 ●意象 ●意境 ●物象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冰雪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草木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南浦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长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琴瑟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鸿雁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秋水、春山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杨花 ●梧桐 ●松柏 ●梅兰竹菊 ●绿叶、木叶、黄叶 ●鹧鸪 ●杜鹃、猿 ●鹰、鱼 ●沙鸥 ●浮云、浓云 ●桑梓 ●玉 ●西楼 ●红豆 ●烛 ●平仲 ●孔方兄 ●问鼎 ●逐鹿 ●秦晋 ●谢家 ●抱柱 ●请缨 ●三尺 ●还珠 ●烂柯 ●青眼 ●高山流水 ●哀鸿 ●吴钩 诗歌鉴赏的答题原则 ●读懂内容 ?内容题 ?情感题/形象题 ?图像题/意象意境题 ●鉴赏形式 ?炼字题 ?手法题 ?风格题

●形式服务于内容 ?核心能力:翻译 ?心理调节:克服“畏难”情绪 ●对内容的再加工 ?提炼概括 ?术语积累 ●对形式的辨认/概括能力 内容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问题】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情感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题】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学实录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组王桂荣 学习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 课型:专题复习课 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 (生大笑) 师: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情感(师板书课题)【导入方法二】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痴如醉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

的情感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代诗歌,一起触摸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吧! 二、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师:理解古诗词情感是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常考点,也是应试中的难点。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这给理解古诗词情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找到解读情感的切入点,如同有了开启情感迷宫的钥匙,就能够登堂入室,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有了破译古诗情感密码,就能领略古诗词艺术殿堂的华美。 (一)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一读题目-----把握作者情感的流向。 师: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一双眼睛。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体察作者的思想情感。 (带领学生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 师:《春夜喜雨》 生:从“喜”字可以看出作者喜悦之情。 师:《潼关怀古》 生:从“怀古”字可以看出作者怀古伤今之感。 师:《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从“思”“寄”“忆”中流露出思念家乡之情。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

思想感情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二)分析思路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 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思想情感分类2】 1、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甫《兵车行》。(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

鉴赏诗歌之情感

诗歌鉴赏之情感 公丕娟 【考纲分析】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近几年高考考查的情感类题型: 1.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2019年天津卷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018年江苏卷张籍《寄和州刘使君》) 3.赏析尾联的表达情感。(2017江苏卷陆游《秋兴》) 4.“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2017年全国3卷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常见提问方式 1.赏析第X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2.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又怎样的作用? 3.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情感?请简析。 【学习目标】 1.结合辛弃疾鉴赏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情感类试题的解题方法,规范做答。 3.感悟辛弃疾慷慨悲壮的词风和情怀。 【教材温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探究:这两首词作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2013年江西卷)

(完整版)专题六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普通高中适用)

专题六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普通高中适用作业)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 (2)题。(11分)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抓住从薄暮到深夜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山间初夜图”:夕阳西下、群壑蒙 烟、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欲归、烟鸟栖定。 B ?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细致 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很有韵味。 C ? “孤琴候萝径”写诗人独抱古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长满藤萝的小径,痴 痴期盼友人丁大的到来,期待知音之象栩栩如生。 D ?诗人运用视觉、感觉、听觉等写景,笔意在若有若无间挥洒自如,点染空灵,将暮 后山中景色勾勒得极具特色,并寓情于景。 E从表面上看,前六句只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才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人一开始就 在写候友,只是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 解析:选AB A项,“樵人欲归”分析不当,“归欲尽”的意思是差不多走尽了。B 项,“激动心情”分析不当。“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表现了将要见到友人的惬意。 ★ (2)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心态?(6分)

解析:诗题中的“待丁大不至”限定了诗作的感情范围,前三联的环境描写酝酿了感情基础,“孤琴 候萝径”集中展现了诗人的感情所向。 参考答案:抒发了对丁大归宿的期盼之意和对丁大的挂念与信任之情。抒情主人公不心焦,不抱怨, 表现出异常平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 此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全诗不仅 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 言委婉含蓄。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 (2)题。(11分)秋晚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②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①城北门:成都城北门。②幅巾:当时读书人闲居时的一种装束。③杜陵:在今 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暗喻故都汴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了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趋衰颓的状况。 B ?颔联抓住“一点烽”和“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在远观与俯视中想到岁月 空逝,大宋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C ? “杜陵秋”明指长安,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它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 D ?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考问,谁是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的把握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的把握 【教学导引】: 本讲内容是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或主旨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梳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讲解题材与情感的联系,也可以借助“注释”、“意象”、“诗眼”以及“景与情的关系”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主旨;另外,诗人还会运用表达技巧、炼字等艺术手法或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 【考点追踪与分析】: 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对古代诗词鉴赏这一专题有两个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看来,古代诗词鉴赏的考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主旨),而思想感情(主旨)又是一首诗或词的“灵魂”,所以在高考中,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的考查,往往在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都可以牵涉到或落脚到对思想感情的考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把握好一首诗或词的思想感情(主旨),那么在古代诗词鉴赏这个专题中,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考点知识荟萃】: (一)诗歌的思想内容 常见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 1.边塞诗(建功报国类) 唐诗多为: (1).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描绘将士英勇无畏、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4).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5).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6).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 (7)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8).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9).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10)对腐败无能的将领的愤怒和对士兵痛苦生活的同情;(11).盼望爱兵如子、英勇善战的将领出现。 宋词常有: (1).山河沦丧的痛苦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2).壮志难酬的怨愤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痛苦; (4).对投降派、主和派及小人当道的愤懑; (5).对异族统治下人民流离失所、痛苦生活的同情。 2.忧国伤时类(与上一类多有重复)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6).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3 送别诗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前途艰辛的担忧; (2).重在劝勉、鼓励、安慰(3).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4 山水田园诗 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1).描写自然风光;(2).农村景物;(3).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诗风格为恬淡宁谧,山水诗风格为清新优美。 5 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6 思乡怀人类诗歌 (1).羁旅愁思;(2)思念亲友;(3).征人思乡;(4)闺中怀人。 写作上: (1)触景伤情;(2).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3).托物传情(月、雁、笛、柳);(4).因梦寄情;(5).妙喻传情。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甚:为什么。云山:田园。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 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注】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知府时的官邸。金虎署,刑部。玄经,指道教经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2016-10—26 许愿真摘自新浪博客阅34转9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 【考点掘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理解D. 【金脉分布】 14(1) 14(2) 15(1) 15(2) 16(1)16(2)16(3) 借景抒情√ √ √ 托物言志 即事感怀√ √ √ 怀古伤今√ 【脉情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诗歌情感的题目是必考的考点,有的单独命题,有的夹杂在其他的题目当中,考核的难度一般不大,基本都是表面的情感,考核的如是深层情感,后面一定有注释。为了强化该考点的训练,特把抒情方式单独提出,实际上抒情方式和情感有时是连在一起无法分开的。 由此可以预知,17年的高考,探究诗歌情感必考的考点,平时注意积累典型的例题。 一、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①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③竟未休。 【注释】 ①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②回:挽回、扭转。 ③鹓雏: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使用了多个典故,盘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B.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一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乃登楼之所见。 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D.颈联情感又一跳转,由颔联的激昂转入低沉,诗人想象自己一生无为,只能在白发苍苍的晚年泛舟湖上,渺如沧海一粟。 E.尾联用庄子寓言之典,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

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 2.通读全诗,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述之。(6分) 答案 1、CD 【解析】C项“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主要还是诗人的身世自况,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情感没有那么积极。D项意思表述全然相反。颈联是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情感比较积极。(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 2、①怀才不遇之悲。通过贾谊、王粲的典故。②既要扭转乾坤,但并不贪恋禄位的崇高理想。通过范蠡功成身退、泛舟湖上之典。③清高自守的人格自况,对猜忌小人的无情嘲讽。通过庄子寓言。(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三点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 虞美人·寄公度 (宋)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注:①舒亶: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因触犯当政者而被撤职。②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本词上片写了残荷、落日、沧波、飞燕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苍茫渺远的秋景图,营造出苍凉高远的意境。 B. 本词上片由上到下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营造出了苍茫萧索的氛围。 C. “贴云寒”,写出了燕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 D. 最后两句实写远方友人也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表达相隔两地的人彼此思念。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碧叶凝露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唐代的张籍创作的《节妇吟》,同学们先来齐读一遍,体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学生齐读: 节妇吟 唐·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生: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 1、——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 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 (学生适当讨论后) 生:这是一首具有双层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这首诗实际上是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只不过用了比兴手法,说得比较委婉、客气。 师:张籍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很好的利用了诗歌表达情感的多元性。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了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往往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回到应试层面上来看,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中,2008年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2009年则有了多达10套以上试卷涉及。纵观这些试题,我们会发现试题的命题动向有了新的变化。 二、命题动向 我们可以将高考情感类诗歌考查要点归纳为三类: (一)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的分析

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练习(一)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3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8分)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 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4分) 2. 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菩萨蛮·咏梅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注】朱淑真,宋代女词人,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1)简析上阕第一句“湿云不渡溪桥冷”在词中的作用。(4分) (2)探究本词下阕情感抒发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浣溪沙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niè)霜须。 【注】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词人被贬黄州。作者有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是篇为“又作二首”之二。 (1)“但令人饱我愁无”一句与我们哪个诗人的什么诗句表达的情感一致,都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2)该词下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4分) 五、诗歌鉴赏(11分)中吕·满庭芳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①。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选自《元曲三百首》)注释:①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练习及答案(一)】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练习及答案(一)。 1.“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2.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浣溪沙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 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七.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兀坐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①恋微官。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 【注】①升斗:微薄的薪俸。 (1)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4分) (2)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4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雉带箭韩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分析近几年长沙中考题型,了解诗歌思想感情鉴赏题题型。 2、掌握快速把握诗词思想情感的基本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作为一个生活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 仅要背诵积累大量的好的古诗词,而且要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中考都涉及到古诗词的赏析。今天,我们就针对古代诗歌内容情感 的把握做一梳理与复习。(板书:古代诗歌内容情感的把握)我们先来看一些中考例题:二、考题呈现:明确怎么考。 (2013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2014年)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 了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 花、的品质。(3分) (2015年)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销金兽④。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橱: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