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数学计算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21.61 KB
- 文档页数:5
各类计算公式大全计算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技能。
不同领域的计算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公式和方程。
本文将为您提供各类计算公式的大全,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等方面的计算公式。
一、数学公式1. 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求根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 四则运算规则: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求平方根公式:√a = b,等价于a = b^22. 几何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A = 长L ×宽W-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A = πr^2,其中π≈3.14159,r为半径-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A = 1/2 ×底边长度 ×高3. 统计学公式:- 平均数计算:平均数 = 所有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 标准差计算:标准差= √(每个数据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 / 数据个数)二、物理公式1. 运动学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 = 速度v ×时间t- 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 = 初速度v0 ×时间t + 1/2 ×加速度a ×时间t的平方2. 力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力F = 质量m ×加速度a- 功公式:功W = 力F ×位移s × cosθ,其中θ是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三、化学公式1.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 各同位素质量 ×各同位素的丰度之和2. 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四、经济学公式1. 利息计算:利息 = 本金 ×年利率 ×时间2. 折现现金流量计算:现值 = 现金流量 / (1 + 折现率)^时间以上仅是各类计算公式的一小部分示例,实际应用中还有各种综合计算的公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单位的转换和精度的保留。
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数学计算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包括代数、几何和统计学等方面的公式。
一、代数公式1. 一次方程解法:一次方程通常采用求根公式来解决,即:对于方程ax + b = 0,其解为x = -b/a。
2. 二次方程解法: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解法为:x = (-b ± √(b^2 - 4ac))/(2a)。
3. 乘法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a + b)(a - b) = a^2 - b^24.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二、几何公式1.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l和宽度w来计算,公式为A = l ×w。
2.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r来计算,公式为A = πr^2。
圆的周长可以通过直径d或者半径r来计算,公式为C = πd或C= 2πr。
3.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b和高h来计算,公式为A = 0.5bh。
4.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的长度可以通过两个直角边a和b的长度来计算,公式为c = √(a^2 + b^2)。
三、统计学公式1. 平均数的计算:给定n个数据的平均数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和S除以n来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S/n。
2. 标准差的计算:给定n个数据的标准差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来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Σ(x-μ)^2)/n],其中Σ表示对所有数据求和,x表示每个数据,μ表示平均数。
3.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通过公式f(x) = (1/√(2π))e^(-x^2/2)来计算,其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
全部高等数学计算公式高等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方程、概率论、复分析等多个内容。
每个分支都有大量的计算公式,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分支中一些经典的计算公式。
一、微积分公式1.极限公式:(1)函数极限公式:$lim(f(x)±g(x))=limf(x)±limg(x)$$lim(f(x)g(x))=limf(x)·limg(x)$$lim\frac{{f(x)}}{{g(x)}}=\frac{{limf(x)}}{{limg(x)}}$(2)常见函数极限:$lim\frac{{sinx}}{{x}}=1$$lim(1+\frac{1}{{n}})^n=e$$lim(1+\frac{1}{{n}})^{n(p-q)}=e^{(p-q)}$2.导数公式:(1)基本导数公式:$(c)'=0$$(x^n)'=nx^{n-1}$$(e^x)'=e^x$$(a^x)'=a^xlna$$(lnx)'=\frac{1}{{x}}$$(sinx)'=cosx$$(cosx)'=-sinx$$(tanx)'=sec^2x$(2)导数的四则运算:$(f(x)\pm g(x))'=f'(x)\pm g'(x)$$(f(x)g(x))'=f'(x)g(x)+f(x)g'(x)$$(\frac{{f(x)}}{{g(x)}})'=\frac{{f'(x)g(x)-f(x)g'(x)}}{{g^2(x)}}$(3)链式法则:$(f(g(x)))'=f'(g(x))g'(x)$3.积分公式:(1)基本积分公式:$\int{cx^n}dx=\frac{{cx^{n+1}}}{{n+1}}+C$$\int{e^x}dx=e^x+C$$\int{a^x}dx=\frac{{a^x}}{{lna}}+C$$\int{\frac{{1}}{{x}}}dx=ln,x,+C$$\int{sinx}dx=-cosx+C$$\int{cosx}dx=sinx+C$$\int{sec^2x}dx=tanx+C$(2)常用积分公式:$\int{u}dv=uv-\int{v}du$$\int{sin^2x}dx=\frac{{x}}{2}-\frac{{sin2x}}{4}+C$$\int{cos^2x}dx=\frac{{x}}{2}+\frac{{sin2x}}{4}+C$4.泰勒展开公式:$f(x)=f(a)+f'(a)(x-a)+\frac{{f''(a)}}{{2!}}(x-a)^2+...+\frac{{f^{(n)}}}{{n!}}(x-a)^n+R_n(x)$二、线性代数公式1.行列式公式:(1)二阶行列式:$D=\begin{vmatrix}a&b\\c&d\end{vmatrix}=ad-bc$(2)三阶行列式:$D=\begin{vmatrix}a&b&c\\d&e&f\\g&h&i\end{vmatrix}=aei+bfg+c dh-ceg-afh-bdi$2.矩阵运算公式:(1)两个矩阵的和:$A+B=\begin{bmatrix}a_{11}&a_{12}\\a_{21}&a_{22}\end{bmatrix }+\begin{bmatrix}b_{11}&b_{12}\\b_{21}&b_{22}\end{bmatrix}=\begin{bmatrix}a_{11}+b_{11}&a_{12}+b_{12}\\a_{21}+b_{21}&a_{22}+b_{2 2}\end{bmatrix}$(2)两个矩阵的乘积:$AB=\begin{bmatrix}a_{11}&a_{12}\\a_{21}&a_{22}\end{bmatrix} \begin{bmatrix}b_{11}&b_{12}\\b_{21}&b_{22}\end{bmatrix}=\begin{ bmatrix}a_{11}b_{11}+a_{12}b_{21}&a_{11}b_{12}+a_{12}b_{22}\\a_{ 21}b_{11}+a_{22}b_{21}&a_{21}b_{12}+a_{22}b_{22}\end{bmatrix}$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公式:$A-\lambda I=0$其中,A为矩阵,$\lambda$为特征值,I为单位矩阵。
计算公式大全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计算公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计算公式是基于数学原理和逻辑推理总结出的一系列公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和应用有所帮助。
一、代数公式1. 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a≠0,它的解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给出:x = [-b ± √(b^2 - 4ac)] / 2a2. 两点间距离的公式对于平面坐标系上的两个点A(x1, y1)和B(x2, y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给出:d = √[(x2 - x1)^2 + (y2 - y1)^2]3.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给出:Sn = (n/2)(a1 + an)4.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给出:Sn = a1 * (1 - r^n) / (1 - r)二、几何公式1. 圆的面积公式对于半径为r的圆,它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给出:S = πr^22. 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面积:S = (1/2)bh3.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其中a、b为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满足以下公式:a^2 + b^2 = c^24. 三角函数公式正弦函数的公式:sinθ = 对边/斜边余弦函数的公式:cosθ = 邻边/斜边正切函数的公式:tanθ = 对边/邻边三、微积分公式1. 导数定义公式函数f(x)在x点的导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给出:f'(x) = lim┬(Δx→0)[f(x+Δx)-f(x)]/Δx2. 基本导数法则常数导数公式:(c)' = 0幂函数导数公式:(x^n)' = nx^(n-1)和差法则:(f(x)+g(x))' = f'(x) + g'(x)乘积法则:(f(x)g(x))' = f'(x)g(x) + f(x)g'(x)商法则:(f(x)/g(x))' = (f'(x)g(x) - f(x)g'(x))/[g(x)]^23. 积分定义公式函数f(x)在区间[a, b]上的定积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给出:∫[a,b]f(x)dx = lim┬(n→∞)[Σ▒f(xi)Δx]4. 基本积分法则幂函数的积分公式:∫x^n dx = (1/(n+1))x^(n+1) + C三角函数的积分公式:∫sin(x)dx = -cos(x) + C,∫cos(x)dx = sin(x) + C 综上所述,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其中a≠0,求根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2.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关系:在直角三角形中,假设角A是直角的对角,边长分别为a、b、c,其中c为斜边,则有以下三角函数关系:sin(A) = a/ccos(A) = b/ctan(A) = a/b3.二项式展开公式:对于二项式的展开公式,可表示为:(a + b)^n = C(n, 0)a^n + C(n, 1)a^(n-1)b + C(n, 2)a^(n-2)b^2 + ... + C(n, n-1)ab^(n-1) + C(n, n)b^n其中C(n,k)表示从n中选择k个元素的组合数。
4.对数运算公式:对于对数运算,有以下公式:log(xy) = log(x) + log(y)log(x/y) = log(x) - log(y)log(x^n) = nlog(x)log(x^1/n) = (1/n)log(x)5.梯度的定义:对于一个函数 f(x1, x2, ..., xn),梯度的定义为:∇f(x) = (∂f/∂x1, ∂f/∂x2, ..., ∂f/∂xn)其中∂表示求偏导数。
6.线性回归方程:对于一组数据 (x1, y1), (x2, y2), ..., (xn, yn),线性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y = bx + a其中b为斜率,a为截距,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得。
7.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f(x)=(1/(σ√(2π))*e^(-(x-μ)^2/(2σ^2))其中σ为标准差,μ为均值。
8.泰勒级数展开公式:对于函数f(x),其在点a处的泰勒级数展开公式为:f(x)=f(a)+f'(a)(x-a)+f''(a)(x-a)^2/2!+f'''(a)(x-a)^3/3!+...其中f'(a)、f''(a)、f'''(a)分别表示函数在点a处的一阶、二阶、三阶导数。
数学计算公式大全1.代数:-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x = \frac{-b \pm \sqrt{b^2-4ac}}{2a}$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平方和公式: $(a+b)^2 = a^2 + 2ab + b^2$-余式定理:当整数a被整数b除时,余数等于被除数a与除数b的最小公倍数2.几何:- 三角形周长公式: $Perimeter = a + b + 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3.概率与统计:-加法原理:如果两个事件A与B互斥,则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发生的概率之和-乘法原理:如果事件A与B相互独立,则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排列公式: $P(n,r) = \frac{n!}{(n-r)!}$,其中n为总数,r为选取的数目,!表示阶乘- 组合公式: $C(n,r) = \frac{n!}{r!(n-r)!}$,其中n为总数,r 为选取的数目- 期望值计算公式: $E(X) = \sum x \cdot P(x)$,其中X为随机变量,x为可能的取值,P(x)为随机变量X取值为x的概率4.微积分:- 导数公式: $\frac{d}{dx} (x^n) = n \cdot x^{n-1}$,其中n为常数,x为变量- 积分公式: $\int x^n \,dx = \frac{1}{n+1} \cdot x^{n+1} +C$,其中n为常数,C为常数项- 微分公式: $\frac{d}{dx} (f(g(x))) = f'(g(x)) \cdot g'(x)$,其中f(x)和g(x)为函数,f'(x)和g'(x)为它们的导数-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int_a^b f(x) \,dx = F(b) - F(a)$,其中F(x)为f(x)的不定积分- 泰勒展开公式: $f(x) = f(a) + \frac{f'(a)}{1!}(x-a) +\frac{f''(a)}{2!}(x-a)^2 + \frac{f'''(a)}{3!}(x-a)^3 + \cdots$,用于近似计算函数在特定点的值这只是数学计算公式中的一小部分,数学是一个广泛的学科,涉及到更多的公式和定理。
常⽤数学计算公式 数学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题,那么数学有哪些常⽤的计算公式呢?接下来店铺⼩编为你整理了常⽤数学计算公式,⼀起来看看吧。
常⽤数学计算公式(⼀)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三⾓不等式|a+b|≤|a|+|b||a-b|≤|a|+|b||a|≤b<=>-b≤a≤b |a-b|≥|a|-|b|-|a|≤a≤|a|⼀元⼆次⽅程的解-b+√(b2-4ac)/2a-b-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0注:⽅程有相等的两实根b2-4ac>0注:⽅程有⼀个实根b2-4ac<0注:⽅程有共轭复数根三⾓函数公式两⾓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 R 表⽰三⾓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B是边a和边c的夹⾓圆的标准⽅程(x-a)2+(y-b)2=r2注:(a,b)是圆⼼坐标圆的⼀般⽅程x2+y2+Dx+Ey+F=0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积S=c*h斜棱柱侧⾯积S=c'*h正棱锥侧⾯积S=1/2c*h'正棱台侧⾯积S=1/2(c+c')h'圆台侧⾯积S=1/2(c+c')l=pi(R+r)l球的表⾯积S=4pi*r2圆柱侧⾯积S=c*h=2pi*h圆锥侧⾯积S=1/2*c*l=pi*r*l弧长公式l=a*r a是圆⼼⾓的弧度数r>0扇形⾯积公式s=1/2*l*r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积, 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 常⽤数学计算公式(⼆) 优质解答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倍数⼏倍数÷1倍数=倍数⼏倍数÷倍数= 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作效率×⼯作时间=⼯作总量⼯作总量÷⼯作效率=⼯作时间 ⼯作总量÷⼯作时间=⼯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个加数=另⼀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个因数=另⼀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形:C周长 S⾯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 ⾯积=边长×边长S=a×a 2、正⽅体:V:体积 a:棱长表⾯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形: C周长 S⾯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积=长×宽 S=ab 4、长⽅体 V:体积 s:⾯积 a:长 b: 宽 h:⾼ (1)表⾯积(长×宽+长×⾼+宽×⾼)×2 S=2(ab+ah+bh) (2)体积=长×宽×⾼ V=abh 5、三⾓形 s⾯积 a底 h⾼⾯积=底×⾼÷2 s=ah÷2 三⾓形⾼=⾯积 ×2÷底 三⾓形底=⾯积 ×2÷⾼ 6、平⾏四边形:s⾯积 a底 h⾼⾯积=底×⾼ s=ah 7、梯形:s⾯积 a上底 b下底 h⾼⾯积=(上底+下底)×⾼÷2 s=(a+b)×h÷2 8 圆形:S⾯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 h:⾼ s:底⾯积 r:底⾯半径 c:底⾯周长 (1)侧⾯积=底⾯周长×⾼ (2)表⾯积=侧⾯积+底⾯积×2 (3)体积=底⾯积×⾼ (4)体积=侧⾯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 s底⾯积 r底⾯半径体积=底⾯积×⾼÷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数 (和-差)÷2=⼩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数 ⼩数×倍数=⼤数 (或者和-⼩数=⼤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数 ⼩数×倍数=⼤数 (或⼩数+差=⼤数) 植树问题 1、⾮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封闭线路的⼀端要植树,另⼀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盈-⼩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速度+⽔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速度-⽔流速度 静⽔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常⽤数学计算公式(三)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额=本⾦×涨跌百分⽐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1000⽶ 1⽶=10分⽶ 1分⽶=10厘⽶ 1⽶=100厘⽶ 1厘⽶=10毫⽶ ⾯积单位换算 1平⽅千⽶=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 1平⽅⽶=100平⽅分⽶ 1平⽅分⽶=100平⽅厘⽶ 1平⽅厘⽶=100平⽅毫⽶ 体(容)积单位换算 1⽴⽅⽶=1000⽴⽅分⽶ 1⽴⽅分⽶=1000⽴⽅厘⽶ 1⽴⽅分⽶=1升 1⽴⽅厘⽶=1毫升 1⽴⽅⽶=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 ⼈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 1⾓=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 ⼤⽉(31天)有: 1\3\5\7\8\10\12⽉ ⼩⽉(30天)的有: 4\6\9\11⽉ 平年 2⽉28天, 闰年 2⽉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各种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很大的应用,从数学和物理到工程和经济学等不同学科中都有各种各样的公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包括压缩机相关的公式。
1.数学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末项。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 一次函数公式: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 二次函数公式: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
- 平方根公式:x = (-b ± √(b^2-4ac)) / 2a,其中a、b、c为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的系数。
2.物理公式:- 动能公式:KE = 1/2mv^2,其中K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 力的公式:F = 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其中F表示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量,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欧姆定律: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工程公式:-压力公式:P=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在一些物体或区域上的力,A表示该物体或区域的面积。
-流量计算公式:Q=Av,其中Q表示流量,A表示流体通过的横截面积,v表示流体的速度。
- 管道流速公式:v = (2gh)^0.5,其中v表示水流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水从管道底部到表面的高度差。
-标准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4.经济学公式:-边际效用公式:MU=ΔTU/Δ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ΔTU表示总效用的变化量,ΔQ表示消费量的变化量。
常用初等数学公式1.乘法公式:-(a+b)×c=a×c+b×c-(a-b)×c=a×c-b×c-(a+b)×(c+d)=a×c+a×d+b×c+b×d-(a-b)×(c-d)=a×c-a×d-b×c+b×d2.平方公式:-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 b)² = a² - 2ab + b²3.立方公式:- (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 (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4.四则运算:-a+b=b+a-a-b=-(b-a)-a×b=b×a-a÷b=a/b5.分式运算:- 分式相加:a/b + c/d = (ad + bc) / bd- 分式相减:a/b - c/d = (ad - bc) / bd- 分式相乘:(a/b) × (c/d) = ac / bd- 分式相除:(a/b) ÷ (c/d) = (ad) / (bc)6.指数公式:-a⁰=1-a¹=a-a²=a×a-aᵐ×aⁿ=a^(m+n)(同底数的指数相乘,等于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ⁿ)ᵐ=a^(n×m)(指数的幂,等于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ⁿ=1/aⁿ(负指数的运算)7.开方公式:-平方根:√a×√a=a- a × √b × √b = ab- √(ab) = √a × √b-aⁿ/ⁿ√a=√a8.百分数运算:-百分数变小数:移动两位小数点向左-小数变百分数:移动两位小数点向右-分数变百分数:分子变化,分母变100-百分数变分数:分子不变,分母变1009.比例运算:-比例:a:b=c:d,即a/b=c/d-相等比例:a:b=c:b-倒数比例:a:b=1/b:1/a-反比例:a×b=k(k为常数)10.连续整数运算:-连续整数的和:n个连续整数之和=(第一个整数+最后一个整数)×n/2-连续整数的平均数:n个连续整数的平均数=(第一个整数+最后一个整数)/2-连续偶数的和:n个连续偶数之和=(第一个偶数+最后一个偶数)×n/2-连续奇数的和:n个连续奇数之和=n²或n²+n11.平行线运算:-共线角性质:对内(内错角):互补角之和为180°;对内(内析角):互余角之和为180°;对外角与内错角互补;对外角与内析角互余-切线性质:切线与半径垂直;相交弧(两条)所对圈角相等;切线之间平行12.角度运算:-直角的两个补角相等-锐角的两个角平分线的和等于180°-相邻补角: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对顶角:两个补角叫做一个对顶角13.园及圆周运算:-圆的面积:A=πr²-圆的周长:C=2πr-弧长公式:L=2πr(α/360°)(α为圆心角)-扇形面积公式:A=1/2r²α/360°(α为圆心角)- 弓形面积公式:A = 1/2r²(α - sinα)14.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正弦公式:sinA = 对边/斜边- 余弦公式:cosA = 邻边/斜边- 正切公式:tanA = 对边/邻边15.直角三角形中的特殊比值:- 正弦:sin45° = cos45° = √2/2- 余弦:cos45° = sin45° = √2/2- 正切:tan45° = 1, tan30° = 1/√3- 三角函数的反函数:sin(-A) = -sinA,cos(-A) = cosA,tan(-A) = -tanA16.四边形运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互相垂直-矩形的性质:所有内角为90°;对角线相等-正方形的性质:所有边相等;所有内角为90°;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菱形的性质:所有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互相平分-梯形的性质:上底+下底×高/2=面积以上为常用的初等数学公式,涵盖了乘法公式、平方公式、四则运算、分式运算、指数公式、开方公式、百分数运算、比例运算等多个方面。
数学计算公式表大全一、小学数学计算公式。
1. 加法交换律。
- 公式:a + b=b + a- 示例:3+5 = 5+3=82. 加法结合律。
- 公式:(a + b)+c=a+(b + c)- 示例:(2 + 3)+4=2+(3 + 4)=93. 乘法交换律。
- 公式:a× b = b× a- 示例:2×3=3×2 = 64. 乘法结合律。
- 公式:(a× b)× c=a×(b× c)- 示例:(2×3)×4=2×(3×4)=245. 乘法分配律。
- 公式:a×(b + c)=a× b+a× c- 示例:2×(3 + 4)=2×3+2×4 = 6 + 8=146. 减法的性质。
- 公式:a - b - c=a-(b + c)- 示例:10-3 - 2=10-(3 + 2)=57. 除法的性质。
- 公式:a÷ b÷ c=a÷(b× c)(b≠0,c≠0)- 示例:12÷2÷3 = 12÷(2×3)=28.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公式:C=(a + b)×2(a为长,b为宽)- 示例: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C=(5 + 3)×2=16厘米。
9.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S = a× b- 示例: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S=6×4 = 24平方厘米。
10.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 公式:C = 4× a(a为边长)- 示例: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C=4×5=20厘米。
11.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S=a^2- 示例: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S = 4^2=16平方厘米。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