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 1、某建设项目进入企业污水处理站的污水量为3800m?/d,60%经处理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 其余经深度处理后用于部分车间,该项目产生的1200m?/d清净下水水质较好,不经处理后直 接排入附近地表水体,该项目其他重复用水量为1000m?/d,该项目污水回用率为()。 A、25.3% B、30.4% C、40.0% D、42.0% 解析:B。3800×40%÷(3800 1200)=30.4%,清净下水也属于污水,需要计入污水总量里。2、某机械加工厂涂装车间包括喷漆、晾干和烘干等工段,使用的溶剂型清漆主要成分是树脂、 甲苯和二甲苯。涂装车间产生的废气经过滤除漆雾后,经RTO装置焚烧后排放。关于该涂装 车间污染物及污染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晾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漆雾、甲苯和二甲苯等。 B、涂装车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废气、废水、固体 C、烘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树脂、甲苯和二甲苯等 D、喷漆、晾干和烘干工段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不完全相同 解析:D。涂装车间不会有废水产生,晾干和烘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VOC S、甲苯和二甲苯,喷漆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漆雾、VOC S、甲苯和二甲苯。 3、某农药制造企业对胺化后的含三氯甲烷液体进行脱溶回收处理,回收三氯甲烷溶剂,脱溶 回收装置三氯甲烷回收效率为90%。脱溶回收装置为密闭负压装置,脱溶回收装置产生的废气 全部收集导入深度冷凝装置再吸附处理后排放,收集的废气量为10000m?/h,深度冷凝装置和吸附装置三氯甲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0%、50%,排放废气的体积较收集的废气体积有30%的变化,胺化后的液体含三氯甲烷10kg/h。经活性炭吸附后三氯甲烷的排放浓度为()mg/m?。 A、11.5 B、15.0 C、21.4 D、37.5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历年真题

第1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中,必须包括的阶段是( 。 A. 项目选址期 B.建设期和运营期 C. 项目初步设计期 D.产业链规划期 正确答案:B, 第2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 。 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 C. 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 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 正确答案:A, 第3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使用醋酸等异味化学品的PTA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要调查( 。 A.项目财务决算表B.项目施工图 C. 试生产期间环保投诉事件 D.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 正确答案:C, 第4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项目配套建设的硫回收设施,其环境效益可用货币量化的是( 。 A.工程总投资 B.硫的销售收入 C. 土地费用 D.固定资产残值 正确答案:B, 第5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评价某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时, 可作为参考依据的物耗、能耗指标是 (。 A. 同行业任意企业的临时测试数据 B. 同行业任意企业的基础数据 C. 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临时测试数据 D. 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近年的基础数据 正确答案:D, 第6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物品不属于木制家具生产项目中的固体废物是( 。 A.刨花 B.废乳胶 C.废聚酯漆 D.纤维板 正确答案:D, 第7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多晶硅切片加工项目的生产工艺为硅锭一剖方定位→切片→纯水清洗→电烘干, 其中切片工序循环使用碳化硅及聚乙二醇切割液,产生废水的工序是( 。 A. 剖方定位工序 B.切片工序 C. 清洗工序 D.烘干工序

环评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师精品资料: 1 第四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概述 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掌握) (1)减量化———清洁生产 (2)资源化—一综合利用 (3)无害化——安全处置 二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熟悉) (1)预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 (2)堆肥处理 (3)卫生填埋 (4)一般物化处理 (5)安全填埋 安全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也是对其在经过各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所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 (6)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7)热解法 例题:一种把危险废物防止或储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此法为(B)

A 卫生填埋法B安全填埋法C堆肥处理法D热解法 三固体废物常用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1.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 (1)固体废物的压实 (2)破碎处理 (3)分选 2.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 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以把固体废物堆肥分为好氧堆肥法和厌氧堆肥法。故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好氧堆肥法。 例题: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D) A低温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C绝热堆肥法D好氧堆肥法 3.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 燃烧系统中有三种主要成分:燃料或可燃物质,氧化物及惰性物质。为防止二次污染,工况控制和尾气净化则是污染控制的关键。 例题: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A)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烧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A21% B26% C37% D 29% 4.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四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熟悉) 1.城市垃圾的收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基础讲义(1阶段)

事故风险源强识别: 1、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2、风险识别内容 (1)资料收集和准备 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资料、安全管理体制及事故应急预案资料。 环境资料: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 事故资料: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2)物质危险性识别 按附录《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导则》对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3)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按附录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 知识点: 此处主要包括监测因子、监测制度及监测布点方法及监测采样四个知识点。 1.监测因子 (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3)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2.监测制度 (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2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29 一、单项选择题 各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预测某发声源在10m处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为70dB,而该预测点的背景值为60dB,则该处的预测等效声级为。 A.65dB B.67.3dB C.70.4dB D.72dB 答案:C 2. 水采浮游动物调查分三个级别,是。 A.20~200μm、200~500μm、大于500μm B.20~100μm、100~500μm、大于500μm C.20~50μm、50~500μm、大于500μm D.20~50μm、50~200μm、大于200μm 答案:A [解答] “了解海洋生态凋查方法”是2012年大纲的新增内容。 3. 某建设项目位于一般区域,工程占地范围20km2,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生态影响分析

答案:B [解答] 在一般区域,工程占地面积大于或等于20km2,或长度大于或等于100km,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4. 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域面积为1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 A.2000L/(S·km2) B.0.002L/(S·km2) C.2000mm D.0.002mm 答案:A [解答] 径流深的计算公式Y=QT/1000F,表示将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单位是mm;径流模数公式M=1000Q/F,表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单位是L/(s·km2)。 5. 一级评价项目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 A.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B.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C.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D.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完整版)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师资料

概论 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③对于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三同时”原则,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室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具体落实和检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范畴。 3.工程分析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4.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6.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辅 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7.环境影响预测阶段和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 运行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 工程分析 1.污染型项目工程从: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成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 术、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方案等基础资料入手。 2.扩建项目须提出:“以新带老”计划。 3.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①总物料衡算 ②有毒有害物料衡算 ③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详实或对生成工艺熟悉的条件下,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4.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资料归纳

2021年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资料归纳

一、本科目考试基本介绍 1.考试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环评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原则上每年举行1次。 2.考试时间: 2019年度环评师考试定于5月25、26日举行。 3.分数及合格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卷 总分为150分,90分合格。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 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50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选对得分,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二、本科目分析 1.教材变化 2019版教材在20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但调整幅度不算太大,调整的重点是在地下水环境和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的相关章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材变化对比表

2. 与其他科目关系 用一句话来形容该门课程与其他三门考试科目之间的关系:依托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3.教材知识框架及考试重难点

三、教学安排 1.班型介绍 分为三个班型,精讲班、考题预测班、模考试题班。 精讲班是对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重要考点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每章后面配有课堂练习(15道左右),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 考题预测班考前提炼重点内容,为全面冲刺复习做准备; 模考试题班考前全真模拟试题检测学习效果。 2.阶段学习建议 建议大家按照大纲的思路来进行学习,而且不要脱离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主体。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同时,有时可能会需要用到其他科目的知识,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3.教学思路 “以大纲为主” 首先大家应该明确,报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不是系统地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知识,既然大家报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那说明大家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知识体系结构已然十分成形,再讲过多的基础知识对于大家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主要是按围绕大纲讲考点这样的出发点来授课。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概论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3.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 4.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5.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6.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 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7.按评价对象,环评可分为: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 8.按环境要素和专题,环评可分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固体废 物,土壤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9.按时间顺序,环评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 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1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 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 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和制度。 12.工程分析的范围:主铺公环储及依托。 13.工程分析以工艺过程为重点,按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14.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15.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16.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17.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铺 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18.预测范围应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19.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 20.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 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 21.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应划分工作等级,一般可划分为三级。一 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评价;二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深入评价。三级评价可只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22.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2)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 征(3)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4)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第二章工程分析 1.工程分析的作用:(1)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2)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 数据(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4)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2.工程分析的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 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所必需的技术方法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把握和运用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计算与应用; 熟悉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 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 掌握水平衡计算的方法: 熟悉无组织排放的含义; 熟悉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 了解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强分析的方法: 掌握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 熟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 熟悉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分析的编写要求; 了解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了解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 掌握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要求; 掌握评价因子筛选的方法。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熟悉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等)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了解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等)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熟悉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掌握现场实测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算法等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的应用; 熟悉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及与现场观侧资料相关性分析的方法; 熟悉风场的含义及风玫瑰图的使用: 掌握P—T大气稳定度判别方法; 熟悉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熟悉联合频率的含义和应用: 熟悉污染气象调查分析方法; 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布点方法; 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掌握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了解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 熟悉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值获取的基本方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 1、前言 1.1项目背景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2013年,一场持续多日,遍及多个省市的雾霾震惊了国人,引起了世界的围观,再次引发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展结构和产业调整的讨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人与自然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共处。在这样的历史现状及契机下,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开发势在必行。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足用好国家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的利好政策,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发展和培育新能源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是迫在眉睫。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特提出建设颍上县鲁口镇一期60MW光伏发电工程。 1.2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颍上县焦岗湖光伏发电与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一期60MWP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颍上聚安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1.3建设地点及项目情况简介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27′~32°54′,东经115°56′~116°38′。西接阜阳市颍州区和阜南县,东靠凤台县,北为阜阳市颍东区和亳州市利辛县,南邻霍邱县及寿县。淮河是颍上县南部界河。本项目位于颍上县焦岗湖农场。安徽省焦岗湖农场组建于1956年,位于阜阳颍上、六安寿县、淮南凤台三县交界处,地处颍上县鲁口镇境内。 本项目拟建规模为60MW,选址位于安徽省阜阳颍上县鲁口镇焦岗湖滩涂未利用水面。本工程为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焦岗湖的滩涂水面上打桩架设太阳能电池板,本期项目占地面积123.3511公顷,为中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项目采用250Wp多晶硅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240000片,光伏组件采桩基安装在焦岗湖水面上。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27度倾角0度方位角固定安装。项目周边均为水面,500m范围内无敏感保护目标存在。 评价区内生态环境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四周村庄较少,区域周边多为水面、荒地和耕地。项目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无军事设施和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等保护单位。 本项目评价区域属于“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答案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答案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场进水量为10000m3/d,进水 COD 浓度为1500mg/L, COD 总去除率为90%,废水回用率为50%,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 COD 量为(). A. 0.75t/d B. 1. 5t/d C. 7.5t/d D. 15t/d 正确答案:A,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企业实施改扩建工程,评价范围内相关工程氯气排放量见下表,该企业氯气的总排放量为()。 A. 800kg/a B. 700kg/a C. 600kg/a D. 450kg/a 正确答案:C, 1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燃煤锅炉烟气产生量为1OOXlO4m3/h, NO,初始浓度为900mg/m3,脱硝效率70%, NO.排放量为( )。 A. 1. 26t/h B. 0.63t/h C. 0. 54t/h D. 0. 27t/h 正确答案:D,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企业新鲜水用量500m3/d,间接冷却水循环量7000m3/d,锅炉回用水量 200m3/d. 该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为()。 A. 90. 9% B. 93.3% C. 93.5% D. 97.4% 正确答案:C,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 HCl 使用量100kg/h,其中90%进入产品、8%进入废液、 2% 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 HCl 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 HCl 的排放速率是 () . A. 0.01kg/h B. 0. 02kg/h C. 0.08kg/h D. 0. lOks/h 2 正确答案:B,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用边长50cm 的带网铁铗釆集某湖泊植物样品,样方平均高等植物鲜重生物量75g (无滴水时的鲜重),则湖泊中髙等植物群落平均鲜重生物量为()。 A. 300g/m2 B. 225g/m2 C. 150g/m2: D. 75g/m2 正确答案:A, 第 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非污染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运行期工程分析,需要分析項目对生态影想的 ()。 A.途径、方式、时限、过程和范围 B.途径、方式、强度、过程和范围 C.方式、强度、时限、过程和范围 D.途径、方式,强度、时限和范围正确答案:D, 第 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采用两点法进行某河段耗氧系数 K1,估值时,应采用()。 A.与设计枯水流量相应的该河段流速 B.枯水期该河段平均流速 C.釆样期间上游水文站实测流速 D.釆样期间该河段平均流速 3 正确答案:D, 第 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天然河流中的耗氧系数()。 A.恒定不变 B.受河流复氧能力的影响 C.受河宽影响 D.受水温影响正确答案:D, 第 1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已知某河流水文站二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见下表。按经验频率估算其最枯月90% 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 A. lOm3/s B.9m3/sC. 8m3/s D. 7m3/s 正确答案:B, 第 1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监测点 SO2最大日平均浓度超二级标准20%.则 SO2最大日平均浓度为 ()。 A. 0. lOmg/m3 B. 0. 18mg/m3 C. 0.45mg/m3 D. O.6Omg/m3 正确答案:B, 第 1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2015环评技术方法真题讲解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1个正确选项) (1) 某机场有两条跑道,因飞行量增加需扩大飞机场停机坪,飞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至少应为() A.3个 B.9个 C .14个D.18个 2.工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质量的评价量是 A声级 B.声功率级 C.A声级 D.等效连续 3.某列车长度为600m,列车在直线段运行时距轨道中心线l Om测得的最大A声级82 DB(A)。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按线声源简化公式计算,距轨道中心线100m处的最大A声级为()。 A.72 DB(A) B.67DB(A) C.64DB(A) D.62 DB(A) 4.某室内声源围护结构处1 OOOHz的声压级为90D.B.,窗户的隔声量TL=30D.B.(1 OOOHz)。窗户面积为2m2,则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1000Hz)是()。 A. 54DB B. 57DB C. 60DB D. 63DB 5.某高层住宅楼一层安装供热水泵后,楼上多层居民室内噪声超标。宜采取的降噪措施是()。 A.对水泵进行隔声 B.为居民安装隔声窗

C.在居民室内安装吸声材料 D.对水泵和供热装置进行隔振 6.某公路扩建工程,现状公路和周围敏感目标见下图。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合理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② D.① 7.污水处理厂未封闭的油水中立分离设施释放异味物质主要源于 A.质量蒸发 B.空气吹脱 C.蒸汽吹脱 D.热量蒸发 8.某油品专用汽车储罐,容积100m3,用底部装车方式装入相对密度0.75的油品60吨,假设罐内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9g/m3不变,则该次装车非甲烷总烃排出量为() A.900 B.720 C.675 D.540 9.采用萃取工艺生产植物油的过程中,能减少有机溶剂排放的豆瓣干燥工艺是 A.自然通风干燥 B.通风加热干燥 C.循环气回收干燥 D.带式通风干燥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高频考点试题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高频考点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中,必须包括的阶段是()。 A.项目选址期 B.建设期和运营期 C.项目初步设计期 D.产业链规划期 正确答案:B, 第2题 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 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 C.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 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 正确答案:A, 第3题 使用醋酸等异味化学品的PTA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要调查()。 A.项目财务决算表 B.项目施工图 C.试生产期间环保投诉事件 D.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 正确答案:C, 第4题 某项目配套建设的硫回收设施,其环境效益可用货币量化的是()。

A.工程总投资 B.硫的销售收入 C. 土地费用 D.固定资产残值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评价某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时,可作为参考依据的物耗、能耗指标是 ()。 A.同行业任意企业的临时测试数据 B.同行业任意企业的基础数据 C.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临时测试数据 D.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近年的基础数据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下列物品不属于木制家具生产项目中的固体废物是()。 A.刨花 B.废乳胶 C.废聚酯漆 D.纤维板 正确答案:D, 第7题 多晶硅切片加工项目的生产工艺为硅锭一剖方定位→切片→纯水清洗→电烘干,其中切片工序循环使用碳化硅及聚乙二醇切割液,产生废水的工序是()。 A.剖方定位工序 B.切片工序 C.清洗工序 D.烘干工序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燃煤锅炉S02现状排放量90.0t/a。拟对锅炉增设脱硫设施,脱硫效率由现状的50% 增至80%。项目技改后,SO2现状排放总量为()。 A. 90.0t/a B.45.0t/a C. 36.0t/a D.18.0t/a 正确答案:C, 第9题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这里说明导则的适用范围,是制定导则的前提,也是一部导则必须首先说明的事项。但要注意任何一部导则不可能包括一个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做出一般性的规定,而很多情况下是有特殊性的。因此,在生态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既在遵循导则的一般性要求,也要高度重视特殊性。一般性的东西,大家不难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特殊性的东西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掌握的。因此,需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专家审查时,专家们一般既关注一般性(首先一般性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需充分说明理由,甚至需要论证),更关注特殊性。 此外,本导则与原“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相比,在适用范围上不再提出适用于哪几类项目(原导则包括了: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而是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就应依据本导则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工业类项目重污染影响评价,而轻生态影响评价的现象(其实大家知道,工业项目也有生态影响,特别是新建项目)。 考虑到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本导则规定的内容只供其参照,并未规定在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遵循本导则。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由大气降水过程导致的表层土壤中的污染物渗入含水层的污染类型属于()污染。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含水层间越流型 D.径流型 【答案】A 【解析】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归为四类:①间歇入渗型。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性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固体废物在淋滤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也属此类。②连续入渗型。污染物随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主要也是污染潜水。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即属此类。③越流型。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污染物或者是通过整个层间,或者是通过地层尖灭的天窗,或者是通过破损的井管,污染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 ④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 2.某种保护动物,其生境相同、数量相当的四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

图1 A.种群一 B.种群二 C.种群三 D.种群四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种群一和种群四,老年个体数目少,幼年个体数目多,图像呈金字塔型,今后种群密度将不断增长,种内个体越来越多,是增长型种群;种群二中幼年个体与老年个体数量相当,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稳定型种群;种群三中幼年个体数目少,老年个体数目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恶性循环,种群最终灭绝,多见于濒危物种,是衰退型种群。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3.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 A.潜在荒漠化 B.严重荒漠化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基础讲义(1阶段)

事故风险源强识别: 1、风险识别的围和类型 风险识别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2、风险识别容 (1)资料收集和准备 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资料、安全管理体制及事故应急预案资料。 环境资料: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 事故资料:国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2)物质危险性识别 按附录《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导则》对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3)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按附录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 知识点: 此处主要包括监测因子、监测制度及监测布点方法及监测采样四个知识点。 1.监测因子 (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3)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2.监测制度 (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十七讲讲义精选5-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doc

三.验收重点(掌握) (1)核查验收范围①核查项目组成与原审批文件的相符程度。 ②核实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建成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③核查项目周围是否存在环境保护敏感区。(2)确定验收标准主要依据是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标和总量控制满足要求。主要按新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质量标准,对应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的相应标准作为执行标准。(3)核查验收工况(4)核查验收监测(调查)结果①核查建设项目外排污染物的达标情况。②核查主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及设计指标的达标情况。 ③核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④核查敏感点环境质量达标情况。⑤核查清洁生产考核指标达标情况。⑥核查有关生态保护的环境指标的对比评价结果。(5)核查验收环境管理(6)现场验收检查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资料核查(7)风险事故环境保护

应急措施检查(8)验收结论四.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选用的原则(掌握) (1)依据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依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以及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3)依据建设项目环保初步设计中确定的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4)环境监测方法应选择与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相配套的方法。(5)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五标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1)排放高度的考核(2)对于有组织排放的点源:应对照行业要求,分别考核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对无组织排放的点源(4)标准限值的确切含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均指连续1小时采样平均值或1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合同(范本)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合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合同编号: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签订地点: 签订日期:2009年月 管理制度文本编辑word !

管理制度文本编辑 word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合同 委托方(简称甲方): 受托方(简称乙方):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 境管理条例》、《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 题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共同执行。 第一条:项目建设内容 1、生产规模: 第二条:环评收费及支付方式 1、本项目环评费用确定方式:固定总价(含税、监测费、编制费、评审费、 评估费等)人民币 以汇款凭证为准当日即交付所有合格的环评文件 。每次付款前,乙方应事先向甲 方提交当期应付款项的合格发票,否则甲方有权暂停付款。 第三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评审和交付 2、合同生效、甲方提交编制环评报告书所需的资料后乙方于 日内(不含法定节假日)完成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包括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完成); 甲方在合同生效后—个工作日内提交齐全乙方所需资料。 3、乙方向甲方提交通过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稿)正式版 份(环保部门存档的由乙方提供),电子版一份。 第四条: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 1、向乙方提供该项目备案确认书(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 、工程可行研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国 2、项目总投资: 万元 2、支付方式:合同签订一周内首付 元整 ( ¥ ),监测部门的 合格监测报告完成后再付 元整 (¥ ),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通过专家评审、技术评估、环保局批复,甲方付清余款 元整(¥ ), 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单位是 市环保局。 个工作 10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环评技术方法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版专题一工程分析根据对的表现不同,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 一、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一)掌握工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类比法,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的性质、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思想汇报专题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投入=∑产品+∑流失∑排放=∑投入-∑回收-∑处理-∑转化-∑产品实测法: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 实验法: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查阅资料分析法(原称资料复用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特点:方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 适用范围: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二)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三)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污染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应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基础上,根据工艺过程的描述及同类项目生产的实际状况进行绘制。 有别于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更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绘制污染工艺流程应包括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不产生污染物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工序要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实用版

YF-ED-J148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 同实用版 An Agreement Between Civil Subjects To Establish, Change And Terminate Civil Legal Relations. Please Sign After Consensu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Realize Common Interes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实用 版 提示:该合同文档适合使用于民事主体之间建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请经过一致协商再签订,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项目联系人: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 咨询方(乙方):___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项目联系人: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 本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就______________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项服务,并支付相应的报酬。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