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以说这样柔缓宛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遒劲(jì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xián)更张,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并未超出杂

剧的范畴。

B.枸杞是我们家乡最为疯狂的植物种类,有风有雨就有红有绿,每年盛夏河岸沟谷都要结(jiē)满籽粒,红得炯炯有神,大片大片的血红倒印在河水的底部,对着蓝天

白云虎视眈眈(dān)。

C.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chà),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xiè)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

D.一种委曲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眶(kuàng),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jiā)贴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

的泪眼惆怅地望着黑乎乎的远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二〇〇六年十二月报载:由于“龙”字在英文中通常译为“dragon”,而在西方

文化里,后一“动物”通常具有邪恶的内涵

..,所以有关当局为免外人误解,为和“世界接轨”,已责成上海某大学以专题计划的方式,拟放弃以龙为民族与国家图腾的历史常态,转而另觅

其他吉祥物以代之。公布以来,这件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而媒体向来喜欢骇人听闻

....。【乙】于是有报纸马上联想到侯建德的名曲,斗大的标题谓:《中国人可能“不当龙的传人”

了》。我对此“计划”不但觉得不可思议,更有骨鲠在喉

....之感。不过因生性不喜凑热闹,所

以当时看了就罢。【丙】待心绪稍微沉淀,觉得应提笔至少为“龙”字的“翻译过程”稍吐

管见

..。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涵B.骇人听闻C.骨鲠在喉D.管见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欣慰的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化也有所加快,官员们的权力运行将逐步走上规范、健康、透明的轨道,廉政尴尬和贪腐案件必将逐步减少。

B.今天很多人依然将癌症称之为“不治之症”,却没有注意到美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70%。

C.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

年,中国网民平均每天接到3个骚扰电话、2.9条垃圾短信。

D.对于“星际迷航”的拥趸者来说,这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幻系列描述了一个美好而多元化的未来世界:在星际联邦的领导和维护下,各个星球遵循自由、独

立和平等的原则,共享宇宙资源和探索成果。

5.晓杰因父母工作转学到芷江初级中学,不久就重复地被一群学生欺负或骚扰(即校园霸凌)因此精神萎靡,害怕上学,学习退步。晓杰曾告诉过老师和父母,虽有一段时间好转,但不久遭到更大的报复。因此,晓杰和父母都陷入苦恼。如果你是晓杰的好朋友,你如何帮助晓杰走出困境?请给晓杰发一段短信(不少于50字),说说你的解决之道(4分)

6.宁波作为一座江海交融的大港之城,一座充满活力的商贸之城,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一座宜居宜业的和美之城,无论过往还是当代,都有很多值得记忆的城市元素。今天的宁波需要一个独具特色的标识,来形象地诠释“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为此,宁波市曾公开征集城市形象标识,以下是其中一个入围作品。请根据构图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标识的创意内涵。(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都对道德修养有大量精致的论述。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孔子极为重视道德修养方法的探究,提出了学、思、行三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提出了“存心”“养气”“寡欲”和“反躬内求”等修养方法。荀子提出了“以心知道”“善假于物”和“锲而不舍”的修养方法。《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养路径。宋明理学家则创立了“居敬穷理”“自存本心”和“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总之,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甚多,计有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志、力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自省、自讼、格心、自治、反身求诚、见贤思齐、闻过即改、存心养性、养浩然之气等。这些方法大致有两方面内涵:涵养善端与修正错误。前者指自己在有向善的内在禀质的前提下培养善的品质,后者指要同经常困扰自己的邪恶念头做斗争并努力修正不良品性。修正错误与涵养善端是道德修养的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相对而言,道德修养应先从纠邪改过上下手,筑造一道坚固的道德堤坝,防范贪欲之水的泛滥,而后才好涵

养善端。

道家的修养方法强调的是对外忘物,对内忘己,对世忘人,消解心知的枷锁、情感的执着与人世的系缚,根除伤生伤性的“四六”之害。“四六”之害为庄子所提,“四”是指“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这四大害。“六”是指四大害中的每个又包含六小害。庄子说:“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即要从贪欲、意欲、情欲、知欲中解脱出来,养精修性,虚静淡泊。因此,“修道”的方法,一为“心斋”,二为“坐忘”。心斋是净心法,坐忘是禅定法。使心不动不染,如虚空之无,离形去知,内外双忘,最后达到天人统一的“同天”境界。

佛家的修身方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定慧双修、止观双运。前者是指通过修炼能够进入静定状态,再通过静定有所觉悟,发生智慧。后者是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然不动和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

在中国传统修养方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尽管有此分殊,但还是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都将道德论与认识论融为一体,突出了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特别是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的思想,闪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作者:韩东屏。摘自《中州学刊》2015年第l0期)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对道德修养的大量精致论述,是教人进德达善、修身自律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B.宋明理学家创立的“居敬穷理”“自存本心”和“省察克治”的进德达善、修身自律修养方法,也是儒家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C.道家强调的对外忘物,对内忘己,对世忘人,消解心知的枷锁、情感的执着与人世的系缚,以致达到天人统一的“同天”境界的修养方法,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主张。

D.尽管儒家、道家、佛教在入世与超世、出世的主张上是不同的,但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还是共同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和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闪

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8.从内容角度考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A.道德修养方法

B.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修养方法的共同特征

C.儒、道、释的道德修养方法

D.道德修养的实践哲学方法论

9.根据选文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人类道德修养中的两点作用。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项王故里梁衡

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不知几经战火,文物留存极少,而他的故里却一直没有被人忘记。清康熙四十年,时任县令在原地竖了一块碑,上书“项王故里”四个大字。这恐怕是第一次正式为项羽立碑,由是这里就香火不绝,直到现在有了这个旅游城。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沐猴而冠、锦衣夜行、霸王别姬……讲解员说她统计过,有一百多条。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来条,一般的成语辞典收三四千条,大型辞典收到上万条,项羽一人就占到百条。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呀,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这一份文化贡献。项羽少年时不爱读书,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未想他自己倒成了一本后人读不完的书。汉代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司马迁写了这样一个人物,塑造了这样一个英雄,就影响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两千年,而且还将影响下去。

汉之后,项羽成了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史家说,小说家写,戏剧家演,诗人咏,画家画,民间传。直到现在,他的故里又出现了这个旅游城,城门、大殿、雕像、车马、演出、射箭、投壶、立体电影、仿古一条街。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

项羽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子却儿女情长。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的好歌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然后两人从容自刎。他是一个性情中的人物,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有巨大的悲剧之美。他身上有矛盾,有冲突,有故事;而其形象又壮如山,声如雷,貌如天神,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民间说唱的好话题。连国粹京剧都专为他设了一个脸谱。全国北至河北南到台湾,“项王祠”“项王庙”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自觉地封他为神。南迁到福建的王姓奉霸王为自家的保护神,台湾许姓从大陆请去项羽塑像建庙供养,以保佑他们平安、幸福。这就像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

但项羽毕竟是曾活动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于是他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看出来,太史公是以热情的笔触、惋惜的心情刻画了这个人物。后人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鲁迅说,一部《红楼梦》有的见淫,有的见《易》。一个历史人物,就如一部古典名著,能给人以充分的解读空间才够得上是个大人物。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说你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回呢:“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而就在这个园子里,在秋风梧桐与黄河古槐的树荫下,我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

(节选自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题目为编者所加)

10.选文写“项王故里”,对于景致,作者只重点写了“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有何用意?

(4分)

11.全国多个地方修建“项王祠”“项王庙”,作者说是老百姓“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你怎么理解这句话?(4分)

12.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6分)

13.联系全文,评价项羽这一历史人物。(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幼主德裙中奏(节选)

文天祥

自古立国,一是以人心为本。齐一日丧七十余城,以人心失也;田单一日复七十余城,以人心固也。元奸得罪于天下,天下怨愤郁抑,十有五年,遂使诸侯解体,强吾民北面而役之。彼知归怨元奸,未尝归过朝廷也。乃今三百余年,祖宗涵育之遗黎,无辜荼毒于敌人之手,讴吟思汉,日徯王师。所在义民抗敌者,大或数万,小亦数千,此拔乱反正之大机栝也。然人心易得,其失亦易。顷者朝廷弛公田,蠲常赋,宽商禁,起谪籍之淹滞,解科举之靡文,天下诵之,以为快活条贯,人心顿苏,敌势顿沮。我是以有独松关诸屯之捷。通国上下,以为元奸失人心之事已尽洗濯,今日收人心之具已尽举行。而臣恤纬之忠,独以为未也。草间豪杰,方且量朝廷之意向;边头诸将,方且视庙堂之指授;学校之聚议游谈,闾阎之道听涂说,方且劘(注)执政之然否,追行事之得失。于传有之:得国常于斯,失国常于斯。今上至宫闱与嗣皇起居,下与公卿与百执事,必人人一心,以殄此患为主,则诸将莫不用命,英雄莫不归心。以此众战,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如大臣有避嫌远疑之迹,而无推车必行之心,群公持便安自营之私,而无同舟共济之志,宫中与府中不相闻,阃内与阃外不相应,赏罚混淆,正邪贸乱,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断制之义少,敌人以此轻中国,奸雄以此觇朝廷,人心之愤悱者日以怠,公论之激昂者日以靡,而我之人民,将有甘心于敌人之庭而不悔者矣。其祸可胜言哉裴度有言承宗敛手削地韩弘舆疾讨贼岂朝廷之力能制其死命哉由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

【注解】劘(mó,切磋,引申为直言劝谏。)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辜荼毒于敌人之手荼毒:毒害,残害。

B.顷者朝廷弛公田弛:放,放纵。

C.以为元奸失人心之事已尽洗濯濯:洗,洗除。

D.以殄此患为主殄:消灭。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齐一日丧七十余城,以人心失也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元奸得罪于天下不拘于时

C.草间豪杰,方且量朝廷之意向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D.如大臣有避嫌远疑之迹,而无推车必行之心幽于粪土而不辞者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天祥在文中提出自古立国以人心为本的观点,并且强调得人心容易,失人心也容易,值得上至国家,下至部门做管理的人借鉴思考。

B.文天祥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后进言,只要顺应民心,团结抗敌,胜利可待,但同时又建议不可获小胜便以为无忧,而要整顿内弊,处置得宜,征服人心,表现了远见卓

识。

C.本奏章理足言宜,析形势,论对策,大胆抨击朝廷赏罚混淆、正邪错乱、姑息牵制的弊端,颇显忠臣爱国之心。

D.本文的进言技巧值得借鉴,从兴国立意,紧扣皇帝的志趣所在;肯定其曾有的作为,以取悦皇帝之心,为进言奠定基础;以假设指其时弊,不直言说破,便于对方接受。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起谪籍之淹滞,解科举之靡文(4分)

(2)群公持便安自营之私,而无同舟共济之志。(4分)

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其祸可胜言哉裴度有言承宗敛手削地韩弘舆疾讨贼岂朝廷之力能制其死命哉由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①,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②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①茅茨:茅屋。②黾勉:勉力,尽力。

19.简析诗歌最后一句“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的艺术手法及作用。(4分)

20.主人公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结果虽然“不遇”,隐者的生活和性格却逐渐清晰明朗。

我们在寻访过程中可以从多处窥见隐者的形象和志趣,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齐①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③;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注】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②饐而餲:噎与啈同义,指食物腐败变味。③食气:气同“饩”,食气指主食。

21.小如饮食者也常蕴含着大道理,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析其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3分)

22.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极为讲究。你认为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用心躁也。(荀子《劝学》)(2)▲,举匏尊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5)▲。一种相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条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个成语:“熟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则新闻:来自《人民日报》的消息,有学生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

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八百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而且丧失了读书的兴趣,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

一句名言:19世纪英国作家马丁·塔波尔说,记忆不是智慧,白痴也能死记硬背成卷的诗文。

读了上面四则材料,联系近几年社会上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的“读经热”,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拟,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宁波市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C(A遒劲jìng;B倒映;D委屈、脸颊jiá)

2.B(应为“耸人听闻”)

3.B(前有“标题”,不用书名号)

4.D(A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应改为“反腐倡廉制度化的步伐也有所加快”;B结构混乱,

应改为“今天很多人依然将癌症称为‘不治之症’”;C句式杂糅,应改为“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

5.可行性:符合法律和青少年心理,有效果(2分);语言表达:字数和语法符合要求(2分)。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7.B(A项原文说的是“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B的前半句是作为选文第一段第七句与第二句意思的融合,因为第七句作为第二句的具体例举之一,可以推出后半句内容。C的“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主张”不是原文的意思。原文只是客观陈述,认为这是道家“养精修性,虚静淡泊”的方法。D说“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还是共同一致的”不妥。原文说“在中国传统修养方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明确指出“尽管有此分殊”,而后文只是说“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并不能说是他们的修养方法一致。)

8.C(A过于宽泛,选文只是讲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到的修养方法。B概括不全。选文重点介绍儒、释、道三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在“异”中找了一点“同”。C能够概括选文内容。D选文主要不是“论”,而是介绍儒、释、道的道德修养论述中的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表述。)

9.(1)强调个人的进德达善、修身自律,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人的主体性,对片面强调社会法制监督具有纠偏补失作用。(2)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人们修养道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路径。(3)强调从纠邪改过上下手,筑造一道坚固的道德堤坝,有防范贪欲之水泛滥,端正社会风气之效。(4)要人们从贪欲、意欲、情欲、知欲中解脱出来,养精修性,虚静淡泊,对人走上幸福快乐之路有积极作用。(根据原文相关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甚至可以结合西方伦理文化不讲个人修养等情况思考,就可以从各个角度总结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种种作用。意思基本正确,写出两点即可,1点2分。)

10.重点写这个景致,以突出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文化意义。发掘项羽的文化意义在于以其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命瞬间,展示了真实人性的一个个真实的显著特色,以至于人们根

据其瞬间事迹总结出了多达一百多条成语,展示了一个集多种矛盾于一体的令人恨又令人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引出深层追究的话题。(解析:可结合选文第一段的具体叙写和作者的慨叹之语以及后文的多种思考,推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文化意义及分析2分,引出下文的话题2分。)

11.(1)在老百姓心目中,项羽是能体现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英雄人物,凭着勇敢刚烈、纯朴真实成为(和关羽一样的)的偶像;(2分)(2)老百姓希望奉项羽这样“多色彩”

的英雄人物为保护神,(正如把关羽奉为神)以保佑他们平安、幸福。(2分)(3)虽然老百姓只是从寻求“保护神”的角度理解项羽而没有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其价值,但这本身也表现了国人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念。(2分)

(解析:作者在写作中极力想保持客观的态度,不持任何观点,但在具体表述中依然不可避免地显现着自己的思考。从相关段落内容可知,作者一直强调对项羽的崇拜是百姓的自然选择,尽管项羽有残暴的一面,但百姓依然选他做保护神,自然有其道理。作者说“没有什么理由”,但是从全文的相关信息看,百姓肯定是有理由的,他们忽视其恶的一面,赏其英勇的一面,是追求保护的心理再起作用。稍微想一想,不难想出,在一个不得安宁的时代,人们的企求便是有一尊神能够保佑平安。作者在这里揭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答出2点即可)

12.这句话用神态动作描写(或白描手法)生动地勾画了两幅浮雕般的画面,几个姑娘的沉思状,一个小男孩的骑马扬鞭态。(2分)暗示了项王故事对后世的影响:姑娘看过项羽故里,大概在思考一种新的择婿观;男孩大概在以项羽的勇武为榜样朦胧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共同的指向则是崇拜英雄。(2分)隐寓着作者对项羽价值的思考,暗示出历史人物存在的现实和未来价值。(2分)(解析:赏析重要语句,可主要从所使用的手法、表达出的实际内涵和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几个方面分析欣赏。题目要求结合“全文"

内容,也就是选段内容,启示我们分析这句话时要思考这特定的两组形象主体与选段所记所议的人物间的关系,发掘历史人物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作者的人生价值观思考。)13.(1)若从政治夺权斗争的成功与否看,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但他的个性复杂与人格独特却是自古至今令人难下绝对定论的人物。(2)他不仅是个英雄形象,被人尊为保护神,在他身上寄托着人们向往和平、幸福的理想;(3)他更是一个文化形象,他是历史上的一面镜子,他留给后人的是众说纷纭的文化话题,给人以多样的文化启示。(4)他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子却儿女情长,他有时残忍却又有柔情似水。他是可以与关羽、岳飞、文天祥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给人的更多的是做人的启示。(解析:联系全文,搜集相关信息,不难总结出对项羽的评价内容。做题时,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并适当做点分析。答出3点即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14.B(弛:“放松,放宽”)

15.D(A连词,因为/介词,把;B介词,引进对象/介词,被;C副词,将,与“方”连用,表示将要,正将/连词,况且;D连词,表转折,但,却。)

16.C(直言、抨击之说不当。文章用的是假设语气,委婉说法。)

17.(1)起用被贬谪抄家的淹埋滞塞(埋没闲置)的人才,废除科举中浮艳的文风。

(2)公卿们怀着偷安为己(自我谋划、只顾自己)的私念,却没有同舟共济的志向。

解析:(1)重点词语“起”“谪”“籍”“淹滞”“解”“靡”,句子通顺1分。(2)重点词语“便安”“自营”“而”,句子通顺1分。

18.其祸可胜言哉/裴度有言/承宗敛手削地/韩弘舆疾讨贼/岂朝廷之力能制其死命哉/由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

(断对两处给1分,断对四处给2分,断对五处给3分;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19.用典(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中的“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2分)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使读者感受到了一位不亚于隐者的高士情趣。(2分)

20.①“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写隐者居所的高、远、简,写出了隐者简朴的生活和远离尘嚣之心。

②“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描绘了空气清新、草色青翠、青松掩映的优美环境,可以

领略到隐者情趣和生活。

③“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无人应答,门上无锁;直观其室,只有案几,无任何奢华

之物,可见隐者是清除物欲、独处自修的高人雅士。

④“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借助寻访者的想象,推断隐者的去向,乘柴车出游,到水

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突出了隐者的超然。(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1.中庸(2分)。席上肉虽多,但不要比饭吃得多;只有酒不限量,不要醉就可以了。

这体现了孔子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1分))

22.不矛盾。(1分)前者孔子之所以反对讲究吃穿,是对“道”的强调。他认为作为君子应该追求正道(“志于道”),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能如颜回一般“安贫乐道”。(1分)后者孔子之所以对饮食极为重视,则是对“礼”的强调。(“礼”是用以区分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祭祀斋戒是重要的礼,自然要讲究相应的饮食。(1分)译文: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住处也要变动,不要和妻妾住在一起。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肉虽然吃得多,但不超过主食。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23.(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

(3)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两处闲愁

24.(60分)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自古以来建立国家,完全是把人心作为根本。齐国一天之内丧失七十多座城池,因为人心涣散了。田单一天之内收复七十多座城池,因为人心稳定了。大奸臣贾似道得罪天下之人,蓄天下怨恨愤怒,郁闷压抑了十五年,因此就使诸将之心涣散解体,强迫我们的人民投降敌人受奴役。人们只知道把怨气发泄在大奸臣身土,并没有把过错归结给朝廷。至今三百年来,列祖列宗涵养哺育的黎民百姓,无辜地落在敌人手中受磨难,讴歌吟咏都在思念大宋王朝,每天都在苦苦等待王朝的大军打过去。各处义民的抗敌武装,大的有几万人,小的也有几千人,这是澄清混乱,恢复正常的关键。然而人心容易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的人才,废除科举中浮艳的文风。天下颂扬这些措施,认为是办事果断而有条理,人心马上振奋起来,敌人的攻势立刻遭到失败,我们因而有了独松关诸屯的捷报。全国上下,都以为大奸臣丧失人心的事已被涤荡干净,今天收回人心的措施已经全部施行。然而我忧国忘家的忠心,还认为远远不够。草莽中的英雄豪杰,还正在掂量朝廷的意向;边疆上的诸位将领,还正在观察朝廷的指挥,学校里的聚议游谈,街巷中的道听途说,还正在切磋政治的好坏,追究行事的得失。在经传中有这样的话:得国常取决于人心,失国常取决于人心。今天上自太皇太后陛下的宫闱和新即位皇帝陛下的起居,下至政府的公卿及各有关臣僚,一定要人人同心协力,以扑灭祸患为主,那么,边疆诸将无不服从命令,草莽间豪杰无不归心朝廷。用这样的人去作战,谁能抵挡?用这样的力量去攻城,哪座城池攻不下?如果大臣有躲避嫌疑的顾虑,没有一定要推车前进的决心,公卿们怀着偷安自营的私念,没有同舟共济的志向,皇宫和相府互不通消息,朝廷内外的行动互不相应,赏赐和惩罚混淆,正直和奸邪混杂,苟容取安互相掣肘的意思多,奋发图强果断决策的意思少,敌人因此而轻视中国,奸雄因此而窥伺朝政大权,人们心中蕴蓄的忧思日益懈怠,公众舆论中慷慨激昂之气日益松驰,甚至我们的民众将会有甘心于受敌人的统治而不后悔的。这些隐患哪里说得完啊!唐朝宰相裴度有过刚烈的誓言,王承宗便赶忙缩手削让土地,韩弘就带着疾病征讨叛贼,难道是朝廷的力量能够彻底扼制他们的命运吗?是因为处置得当,能够收服他们的心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