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土壤重金属的采样方法

检测土壤重金属的采样方法

检测土壤重金属的采样方法

检测土壤重金属的采样方法

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导致同一研究区域各土壤具有差异性,同一块土壤中不同点也具有差异,采样要贯彻“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采样的布点原则

①布点要有代表性、兼顾均匀性;②采集样品要具有所在单元所表现特征最明显、最稳定、最典型的性质;③尽量避免在多种土壤类型和多种母质母岩交叉分布的边沿地带安排样点;④布点应考虑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和不同的地形部位;⑤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臵采样点;⑥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道路,不能设在住宅周围、田边、沟边、路旁、粪坑附近、肥堆边、坟堆附近人为干扰严重的地方设点;⑦选择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点挖掘土壤剖面,要求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且无侵入体;⑧在耕地上采样,应了解作物种植及农药使用情况,选择不施或少施农药、肥料的地块作为采样单元,以尽量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⑨记录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做详细情况。

土壤环境样品的布点一般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网格法布点。

常规土壤采样方法

①采样筒取样,适合表层土样的采集; ②土钻取样,用土钻钻至所需要深度将其取出,用挖土勺挖出土样。③挖坑剖面取样,适用于采集分层土样。

今天

绿化土壤检测取样方法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绿化土壤检测取样方法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绿化土壤检测取样方法、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一、地形主体构筑所用土壤(40cm地表种植土以下部分) 1、取样方法: 外购土壤的,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m3,且同一检验批应位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80c m)内。 土壤取样原则上应在现场进行,如确实需在场外改良后再进场施工的,可征得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同意后,在监理公司的见证下在土源所在地取样,且土壤的装运应经监理单位签认。 外购土壤取样应随机在土壤的5个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绿化施工场内倒运土壤,按土壤分布范围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m2,且应位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80c m)内。 每组试样至少取样5处混合后组成,且每个取样处在顶部、中部及底部3个不同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pH值~85 2含盐量<% 3密实度>85% 二、栽植普通地被植物的绿化地表土(地表至40cm深范围内) 1、取样方法:

普通地被植物的绿化地表土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m2,在绿化工程现场取样,且应位于同一地点内。 每组试样至少取样5处,且每个取样处在顶部、中部及底部3个不同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每个取样处在取样时应除去表面浮土。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容重g/cm3~cm3 2总孔隙度>10% 3pH值~ 4含盐量<% 5有机质含量>10g/㎏ 6全氮量>㎏ 7全磷量>㎏ 8全钾量>17g/㎏ 9土壤渗透系数≥10-4cm/s 三、草坪坪床土(地表至25cm深范围内) 1、取样方法: 在绿化工程现场取样,同一地点同一时段施工的土壤为同一检验批,不同地点或不同时段施工的土壤为不同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按土壤分布范围每1000m2随机取样5处。每个取样处在除去表面浮土后采样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容重g/cm3~cm3 2总孔隙度≥50%

重金属污染与检测方法探讨

重金属污染与检测方法探讨 更新时间:08-4-30 16:46 摘要:在109种化学元素中,金属就有83种,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锌、铅、镉、铁、锰、钾、钠、钙、镁、铬、汞、砷、镍等。由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指铅、镉、铬、汞、铊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 关键字:重金属检测 1 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 水体中的金属元素按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为三类:一是人体健康必须的常量元素如:钠、钾、钙、镁和微量元素如:铁、锰、铜、锌、镍、钴、硒、钒、钼、硅、锡,他们的缺乏或过量都于人体健康不利。二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砷、铬、铍、铊、钡等。三是在人体中确有存在,但生理功能尚不明的元素如:锂、硼、铝、钛、锆等。 水体中金属有利或有害不仅取决于金属的种类、理化性质,而且还取决于金属的浓度及存在的价态和形态,即使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一数值也会有剧烈的毒性,使动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汞、有机铅、有机砷、有机锡等)比相应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毒性要强得多;可溶态的金属又比颗粒态金属的毒性要大;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要大等等。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摘要:土壤重金属检测是土壤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采用合理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对土壤重金属检测和污染评价,并满足土壤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在介绍各个检测方法特性的同时,就灵敏度,测试范围,精确度,测试样品的数量等优缺点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 1. 前言 许多研究表明,种植物的质量安全与产地的土壤环境关系密切。重金属一般先进入土壤并积累,种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富集重金属,有时也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从空气中吸收气态或尘态的重金属元素[1]。近几年,种植地因农药、肥料、生长素的大量施用及工业“三废”的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较严重且普遍,这不仅毒害土壤-植物系统,降低种植物品质,而且还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尤其重要的是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人体内,对于重金属的富集人体难以代谢,最终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器官的健康[2]。为此,解决这一难题,建设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要求我们从土壤中的重金属检测分析抓起。本文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并且对比各种方法优缺点。2.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2.1 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利用激发光源发出的特征发射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使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关系遵循Lambert-Beer定律[3],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即可求出待测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4],并且克服了这2种方法在某些地方的不足。该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谱线简单;在低浓度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达3~5个数量级,特别是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更佳,但其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5]。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在环境科学、高纯物质、矿物、水质监控、生物制品和医学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6]。突出在土壤中的应用如何,以下各方法均是这个问题,相比之下2.5写的比较好

土壤背景值及其采样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土壤背景值及其采样方法 土壤污染概念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是基于环境科学对土壤污染含义的解释,土壤污染概念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是基于环境科学对土壤污染含义的解释,指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累积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并对土壤功能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有害影响,境中污染物累积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并对土壤功能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有害影响,即以污染物含量及生态效应双重含义作为土壤污染与否及污染程度的评价标准;物含量及生态效应双重含义作为土壤污染与否及污染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种理解则认为土壤污染程度是表征原始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叠加的外源污染作用强度,土壤污染程度是表征原始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叠加的外源污染作用强度,即以地球化学背景作为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学背景作为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等级划分最理想的是通过不同污染等级能够反应人类活动不同强度、不同类别污染,又具有生态效应含义两个方面。 应人类活动不同强度、不同类别污染,又具有生态效应含义两个方面。 基准值具有地域性和成因性。 基准值具有地域性和成因性。 基准值存在一个基本单元,在这个基本单元内成因性与地域性达 1/ 7

到统一单元内成因性与地域性达到统一,基准值存在一个基本单元,在这个基本单元内成因性与地域性达到统一,区内元素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期望值(均值)可以代表该单元的地球化学含量。 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期望值(均值)可以代表该单元的地球化学含量。 三是基准值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 三是基准值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 四是具有相对的代表性区域性的基准值由于以应用为目的,具有相对的代表性,四是具有相对的代表性,区域性的基准值由于以应用为目的,区域内无法以单一的函数确定地球化学元素的的分布特征。 无法确定有绝对代表性的数值,定地球化学元素的的分布特征。 无法确定有绝对代表性的数值,从而可能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值作为其基准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基准值有所不同,代表性的数值作为其基准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基准值有所不同,它不仅含有自然背景的部分,还可能含有一定的面源污染物(如大气降尘等)。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定的自然部分,还可能含有一定的面源污染物(如大气降尘等)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定的自然。 历史期间,一定的地域内土壤中某些原有或淮原有状态的物质丰度原有或淮原有状态的物质丰度[2]。

土壤氡浓度检测方案

土壤氡浓度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东涌社区未建房户统建工程,本工程位于大鹏新区东涌社区大围村南侧。由一个地下室及5栋塔楼组成,本工程用地面积:13303.24㎡ 二、编制依据 2.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检测范围》GB50325-2010 2.2《深圳市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暂行规定》的通知(2003年6月 30日深建字[2003]52号) 三、检测 1、检测方法及要求 1.1 土壤中氡浓度宜采用静电扩散法规定,所用仪器的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工作条件:温度—10~40℃,相对湿度≤90%; 不确定度:≤20%; 探测下限:≤400Bq/立方米。 1.2取样测试时间宜选在8:00~18:00之间,现场取样测试工作不应在雨天进行,如遇雨天,应在雨后24h进行; 1.3现场检测取点应选取没有充水或者潮湿度不大的正常土壤氡浓度的;

1.4在每个测试点,采用专用钢钎打孔,孔的直径为200mm,孔的深度为600~800mm。当把打孔钢钎拔出时,应迅速将取样器插入孔中,并将取样器顶端地表部分用土密封压实,以防止抽气空气进入孔中; 1.5测量时,必须清扫采样点地面,去除腐殖质、杂草及石块,把取样器扣在平整后的地面上,并用泥土对取样器周围进行密封,防止漏气,准备就绪后,开始测量并开始计时(t); 1.6测量应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条件下进行。 2、检测数量和依据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检测范围》GB50325-2010和《深圳市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暂行规定》的通知(2003年6月30日深建字[2003]52号)相关以下几条确定检测数量: 第2.1.5条,当工程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时,检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检测点应按网格布置,测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0m; 2、检测点必须覆盖工程基础范围,基础范围内的测点不应少于10个; 3、基础范围以外的测点不得少于5个,各测点离基础外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4、氡浓度检测数量: 用地面积:13303.24÷(10×10)=133.03点 顾取点共计:134点

(完整word版)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又如1953年至1961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类、贝类摄入累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当地居民食用后中毒。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测定方法

版本1: 土壤中铜锌镉铬镍铅六中重金属全量一次消解测定方法.用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解法,国家标准物质检测值和标准值吻合性很好,方便可行.具体方法: 准确称取0.5克土壤样品(过0.15mm筛)于四氟坩埚中,加7毫升硝酸+3毫升高氯酸+10毫升氢氟酸加盖,放置过夜(不过夜效果同),电热板上高温档加热(数显的控制温度300~350度)1小时,去盖,加热到近干,冷却到常温,然后再加3毫升硝酸+2毫升高氯酸+5毫升氢氟酸,高温档继续加热到完全排除各种酸,既高氯酸白烟冒尽,加1毫升(1+1)盐酸溶解残渣,完全转移到25毫升容量瓶中,加0.5毫升的100g/L的氯化铵溶液,定容,然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含量低用石墨炉,注意定容完尽快检测锌,且锌估计需要适当的稀释.其实放置几天没有问题,相对比较稳定拉. 版本2: 1)称量0.5000g样品放入PTFE(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先称量样品,后称量标 样),用少量去离子水润湿; 2)缓缓加入10.0mLHF和4.0mLHClO4(如果在开始加热蒸发前先把样品在混合 酸中静置几个小时,酸溶效果会更好一些),加盖后在电热板上200℃下蒸发(蒸发至样品近消化完后打开坩埚盖)至形成粘稠状结晶为止(2~3小时); 3)视情况而定,若有未消化完的样品则需要重新加入HF和HClO4,每次加入都 需要蒸发至尽干;若消化完全则直接进行下一步; 4)加入4.0mLHClO4,蒸发至近干,以除尽残留的HF; 5)加入10.0mL的5mol/L HNO3,微热至溶液清亮为止。检查溶液中有无被分解 的物料。如有,蒸发至近干,执行步骤4(此时可以酌情减半加酸); 6)待清亮的溶液冷却后,转入容量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mL(此时所得溶 液中硝酸含量为1mol/L),然后立即转移到新聚丙烯瓶中储存。 附: 现在一般做法是,砷汞用1+1的王水在沸水煮2小时,加固定剂(含5g/l重铬酸钾的5%硝酸溶液),在50毫升比色管中,固定,然后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砷汞.

土壤采样方法

采样前准备 1、工具类:铁铲、镐头、木(竹)片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 2、器具类:GPS、照相设备、卷尺、手提秤、样品袋、采样瓶等 3、文具类:标签、土壤比色卡、记录表格、铅笔、签字笔、胶带、锡纸等 4、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手套、雨具、常用药品、口罩等 5、运输工具:运输箱、冷藏箱等 采样的分类 1、按采样方法分:单独样、混合样、分层样、剖面样 2、按采样阶段分: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 3、按调查目的和土地利用方式分: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污染土壤调查采样、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采样、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1、土壤单独样和土壤混合样 单对角线法:适用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均匀 双对角线法:适用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均匀 棋盘式法:适用面积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不均匀 蛇形法:适用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均匀 2、分层采样:了解土壤污染深度情况 先挖一剖面,观察土壤分层状况,再分层采样 注意:从土壤剖面下层取样,每个采样点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 3、剖面采样 先挖一剖面:150cm*80cm*120cm 深度:采集3层0~20cm、40~60 cm、100~120 cm 采样量:各取1kg土样 注意:一定是从剖面由底向上次序采样

单独样品:有机样品必须采集单独样。 单独样品要在坐标点取0-20cm土壤,先用铁铲三面切割一个大于取土量的20cm高的土方,再用木铲去掉铁铲接触面后装入样品袋。注意不要斜向切割,要尽可能做到取样量上下一致。 有机样品一般用2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垫的棕色采样瓶装样;为防止样品沾污瓶口,可用光洁硬纸板围成漏斗状,将样品装入样品瓶中;样品要装满样品瓶,及时放入样品冷藏箱, 4℃以下避光保存。需采集有机密码平行样的样点,要同点位增采2份密码平行样。 混合样品:采样点位确定后,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采样区域,一般为20m×20m;(当地形地貌及土壤利用方式复杂时,可视具体情况扩大至100m×100m,坐标位置不变)采用双对角线法5点采样,每个分样点采样方法与单独样品采集方法相同,5点采样量基本一致,共计采样总量不少于2000g。 当土壤中砂石、草根等杂质较多或含水量较高时,可视情况增加样品采样 一个混合样品的重量在2 kg左右。如果重量超出很多,可用四分法进行缩分。 采样时间 1、耕地:在播种施肥前或在作物收获后采集 2、果园:在果品采摘后至下一次施肥前采集 3、其他用地类型不受限制 污染事故现场采样 在污染事故中,当液体倾翻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时,土壤监测现场采样的要点包括: (1)采样点不少于5个,每个点分层采样。 (2)事故发点周围样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 (3)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 (4)各点(层)取l 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时,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 交到分析室 土壤采样注意事项

土壤取样方法

土壤取样的方法 如何正确判断整个区域的养分充裕状况呢,这需要做正确的取土样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样本测试值的统计量,从而估计整个区域的养分状况。所以这个时候实地取出来的土样非常重要,如何采集的土样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呢,是能直接放映和代表整个区域的呢?取土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选择取土区域: 选择样区时首先须考虑样区在整个区域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区域生态系统包括地理景观等时空格局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以土壤养分循环为研究目的选择样区时,应以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区域划分理论为基础,所确定的样区要能代表研究区域的完整地貌单元和生态群落结构.另外,人类活动也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循环过程的重要因子,选择样区时还须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代表性.从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生态系统类型、社会经济因素等多个层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区,是由样区研究结果向区域推断的首要条件。2、保证取土样的随机性: 在大尺度上,区域土壤养分受地带性规律和时间性节律的支配,但在小尺度上,由于受土壤母质及耕作施肥非均匀性的影响,它们却表现为/随机分布0的特点.从理论上讲,区域中的样区、样区中的采样单元、采样单元中的样点数都是越密越接近真实值,但在实践中却不可能做到.利用统计学原理的随机性原则,可以用样点来反映其代表的采样单元,以采样单元来反映代表的样区,以样区来反映代表的区域.在选定的样区内按统计学要求设置适当数目的采样单元,根据每个样点都有相同概率的原则进行随机采样. 3、保证取土样的重现性 重现性是指在已定的样区内多次重复采样,结果都能获得相同的规律性.要保证研究区域结果重现性,必须统一区域内各样区的采样标准和方法,并有足够密度的样点,尽可能消除采样方法引起的人为误差.为便于样区内重复采样与样品化验结果的正确分析,在整个采样过程中,有必要对各采样单元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方式、农艺管理措施等实地情况进行详尽的记载,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区域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的因素. 4、保证取土样的时间统一 由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和植物养分含量、植物生物量都存在季节性变化,各样区采样时间不一致易导致样区间结果缺乏可比性,也无法保证样区内土壤养分特征及循环规律与整个研究区域接近。保证各个样区采样时间的相对统一,是样区研究结果拓展到整个区域的关键之一。 土壤养分的状况对植物生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测土施肥方案的实施,也充分体现了土壤养分检测的重要性。目前德国STEPS有一款土壤养分速测仪,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度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产品。 .

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分析探讨

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7-09-25T15:59:15.8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作者:龙四新[导读] 疾控中心采用的多种重金属检测方法具有突出的效果,测定结果可靠性强,在水质检验中值得推广。 (华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广安 638600)【摘要】目的:对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各种金属测定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方法:选用疾控中心提供的水质样本,然后进行重金属检测的分析和探讨。结果:砷、铅、铁以及其他重金属的测定结果均为合格。结论:疾控中心采用的多种重金属检测方法具有突出的效果,测定结果可靠性强,在水质检验中值得推广。【关键词】疾控中心;水质检验;重金属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62-02在工业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水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所以积极的进行污水控制和净化成为了目前环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水污染的治理来看,要实现治理效果的优化,首先需要对污染成分进行确定,而就目前的污水分析结果来看,重金属污染是水污染的重要类别。从具体危害来看,重金属污染的毒性比较大,生态效应和化学行为十分的复杂,而且污染的多源性和隐蔽性比较强,所以要想强化重金属污水的处理,必须要明确的检测其中的重金属元素,这样才好进行针对性方法和措施的利用。疾控中心的水质检验方法对于重金属的检验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所以分析其检验重金属污染的方法现实意义巨大。 1.水质检验的概况 疾控中心要进行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分析,必须要有水质样本,当然还需要利用到专业的测定仪器,所以在此次测定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准备四方面的要素:第一是水质样本。为了保证水质样本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此次测定中利用的样本是疾控中心自行培育控制的样本,样本的质量达标,可以保证测定结果的有效性。第二是测定分析需要用到的仪器。从具体检验来看,此次的水质检验应用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等多种方法,所以仪器使用也具有多样性。就目前准备的仪器来看,主要有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器、火焰原子吸收仪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等。与此同时,还要准备其他的计量仪器等。第三是技术准备。技术准备主要是对测定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技术与方法利用的完善性。第四是人员准备。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水质检验人员一方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专业的操作技术,理论和操作都达标的人员可以使水质检验结果更加的科学。 2.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的重金属测定方法 2.1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目前测定重金属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此种方法需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进行水质的取样。第二是将样品防治在化学池当中然后进行各种参数项的设置。第三是进行实际的测定。从上文的分析中了解到,疾控中心的水质样本已经准备好,所以无需再进行水质样本的提取,所以直接将疾控中性提供的水质样本放入到化学池当进行各种参数项的设置即可。在设置好参数项当中,对各项参数所测出的数据进行记录,便可以综合分析水样中的金属元素以及具体的含量。就目前的应用实践来看,此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而且整体应用的完善性也在不断的加强,其对于铜、镍等元素的测定具有良好的效果。 2.2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是目前在水质检验当中利用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广泛利用与物理学科的光、电研究深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种方法的实际利用中,可以利用APDC和MIBK对水质中存在的铅进行螯合萃取,之后再利用光谱法和萃取技术完成对水中铅的检验工作。就目前的具体应用来看,此种方法对于水中的铅和汞有着突出的检验效果,但是其独立性比较弱,所以使用时往往需要搭配其他的技术或者是方法使用,这样,此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2.3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在目前的水质检验当中利用也十分的普遍。在物理实验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发现,在物质接受到光的普照后其内部会发生物理变化,比如电子的运动状态会更加的激烈,而在失去了光照之后,这种状态又会恢复。在这个变化又恢复的过程中,物质会发射出一定波长的光,而这种光就被称之为荧光。不同的金属物质其结构不同,元素的价态也不同,所以其发出的荧光波长、频率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水质检验的过程中,利用金属元素的这种差异性特点可以有效的判断水中的金属元素种类。此种方法的突出优势是利用简便,金属元素的种类判断清晰,但是在具体数据的测量方面,此种方法的精确度表现出了严重的不足。 2.4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在目前的水质检验中也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从具体的物理实验可以得知,电子在进行跃迁的过程中,能够对一定的光谱进行吸收从而产生可见光。不同的物质在跃迁的过程中对光谱的吸收存在着差异,所以利用这种差异性的特点可以对重金属元素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分光光度法。在具体的利用中,此种方法的单独利用效果较差,所以一般在利用的时候,都是配合荧光分析法使用。这两种方法的组合有效的实现了优势互补,最终的测定结果会出现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5 生物化学法 在进行水质检验的时候,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利用已经十分普遍。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两种手段在水质检验方面的效用无法进一步的提升,所以需要借助其他学科来进行水质检验的进一步与发展。生物化学水质检验法作为将生物和化学进行结合的技术,理论日趋完善,但是具体的使用却相对较少。从理论研究的成果来看,此种方法就有高效性、准确性和绿色性的特点,所以其未来价值比较大。正是因为如此,积极的进行此种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对于全面提升水质检验工作的效果意义重大。 3.结语 疾控中心强化水质检验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为了提升水质检验中对重金属的检验分析,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有着突出的价值。在总结了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检验的基本概况之后,对重金属测定方法进行系统的探讨能够有效的提升重金属检验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水污染的治理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化妆品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现状研究

化妆品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现状研究 摘要: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产品,其质量问题成为了关注的 焦点。为保证化妆品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需要在其中加入多样的成分,由此让 其功能充分体现。本文重点分析化妆品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现状,结合重金属对人 体的危害,辨明其基本的来源,最后揭示检测方法,可以在预防中减轻化妆品重 金属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化妆品;重金属;检测方法 在化妆品中经常会检测到铅、汞、砷等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的使用对人体 是有一定的损害的,铅以及其他的重金属物质渗进肌肤中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肠 胃损伤、肾脏衰竭、四肢无力、记忆力下降、致使女性不孕不育等危险。人们需 要通过对重金属检测方法的探究,降低其对人身健康损害的概率。 1.化妆品中重金属及其来源 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出现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具体的原因有三:第一,化妆 品研制环节中的处方添加;第二,化妆品生产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非法添加金属;第三,在化妆品生产环节中污染入有毒金属。 1.1处方添加 在化妆品中按照处方添加的金属对于人的身体有益,生理学家认为在化妆品 中增加相应的金属离子,能作为健康皮肤新陈代谢活动中的影响酶活动性的因素,如Fe具有保持微循环和完善微血管的作用,Fe元素与蛋白质相互配合融入到化 妆品中,能够预防脱发;Se-蛋白质作为防晒剂中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生态性等。 1.2非法添加 在化妆品生产中包含着很多非法添加的金属元素,如,铅和汞。在化妆品中 添加铅能够促进皮肤吸收化妆品中的多种成分,并且阻止黑色素的形成,使得皮 肤变得雪亮。汞的化合 物在化妆品中应用,能够导致黑色素在短期内无法形成,使得毛孔变细。这 些金属物质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却不是化妆品中的合法处方内容,在化妆品中的 非法添加,会对使用效果产生巨大的不良副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重金属是化妆 品生产环节中由于生产工序复杂、环境不佳而污染到化妆品中。 2.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危害 重金属成为了化妆品中占据比重较大的成分,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美白、美 容效果,但是其危害性不容忽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112个化妆品中汞元素 所占据的比重已经超出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还存在着百分之十的化妆品铅含量严 重超标。 2.1铅的危害 众所周知,铅的毒性比较强烈。在正常的情况下,铅的性质其实还是相对稳 定的。不过,一旦被融进食物或扩散进空气,则会随着这些物质流进身体内,并 被人体快速吸收。想要将铅排除体外,一种方式是通过运动出汗,将其排除,但 是如果铅进入到血液中,不仅很难 被排除,还会影响人体的造血功能,短时间内就会造成人头晕目眩、倦怠、 四肢酸痛等现象。如果摄入过多的铅元素,还会造成动脉硬化、心衰等情况发生,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2.2砷的危害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该地特种玉米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II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士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土壤和矿场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I类II类II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2对长期釆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灌溉对土地的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釆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把许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带入土壤,其中有的污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并不断地积累,它们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危害的临界值,需要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以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能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4通过分析测定该地士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 二、土壤的背景资料 该地区为特种玉米种植区,自然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有:该地区长期采用未经处理过

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混合灌溉,并用污水灌溉3到5年。特种玉米种植区发生大面积死亡现象。 三、监测项目的确定 《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将监测项目分为三类,即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必测项目有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选择必测项目是根据监测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积累积累较多,对农业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物强的污染物。选择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贴、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份、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化物、矿化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以及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采样布点 先将所监测的土地线划分为若干单元。考虑到所监测的土地属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因此每个单元宜采用对角线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由田块进水口向出水口引一条对角线,至少分五等分,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土壤差异性大,可再等分,增加分点数。 2、样品釆集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本次监测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故采用采集混合样品。根据采样布点,将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分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因为该地区为一般农作物种植耕地,所以采集0? 20cm耕作层土壤。混合样量较大,需要采用四分法,最后留下lkg到2kg,装入样品袋。为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按土壤发生层次釆土

水质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检测技术

水质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工农业的发展中,大量污染物排放到水中,污染物中所含的重金属不仅造成水质环境污染严重,对生物的生存以及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目前我国的水质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对重金属检测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意义进行说明。 标签:水质环境;监测;重金属检测 在工农业的发展所排放的污染物中,铅、铜、铁等重金属的含量严重超标,水质环境自身无法对这些重金属物质进行净化。目前人类技术对这种状况处理也不是十分完善,久而久之,造成水质恶化,影响到水中鱼类等生物的正常生长,对人类的饮水、生活也造成极大的不便,产生消极影响。 1 水质环境监测重金属检测的意义 我国的饮用水运输现今已经十分发达,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在进行引用水等日常用水的输送前,都要就行水质净化,通过过滤、消毒等方式,保证水质适用于人体健康。但是在水质净化的过程中,重金属的处理一直是难项所在。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水中含有铅的话,人们通过饮用这种水,就会造成铅在人体内的堆积,出现贫血现象;如果水中含有铝这种重金属,就会对人体的胃蛋白酶造成损坏等,并且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并不仅仅会只含一种,而是多种并存的[1]。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就要结合实际,分析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含量,加入适当的化学物质进行中和处理,要分析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就必须运用重金屬检测技术。 2 目前水质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目前我国的水质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较为普遍,北到松花江,南到海南三亚,都出现了水质重金属污染状况。根据国家相关的水质标准,我国的水质污染多为复合型污染,不仅是一种重金属污染,还是多种重金属污染的混合体,这就使问题更加棘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与水的含盐度有关,也就是说,当水质的盐度较高时,水质中重金属的含量也会相对较高,水底沉淀物重金属含量就不会太高,盐度较低时则恰恰相反。水的pH值也会对水质的重金属含量造成影响,当pH值较高时,水质中重金属的含量相对较低,水底沉淀物的重金属含量较高,若pH值较低时则相反。在河流的受污染状况调查上,我们能发现靠近河岸的地方水质重金属含量较高,河流中部的水质重金属含量较低,例如松花江水质调查中,松花江的中下游重金属含量并没有达到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松花江沉淀物的重金属含量却高于标准,并且主要为Cd和Hg。对长江水域的水质状况研究表明,长江口重金属含量不高,但如果不加紧管控,也会出现风险[2]。值得一提的是,水量的大小、季节的变化也会对水质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仪器选择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等。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原子吸收分析过程如下:1、将样品制成溶液(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大概10-30万左右,可以作为重金属土壤修复的检测仪器。是重金属土壤修复研发试验中,定量、定性检测的精密仪器。而且国标中重金属的检测就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其检测原理是:重金属与显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可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检测。 分光光度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显色”,然后测定。虽然不少无机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但因一般强度较弱,所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较少。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来进行光度测定,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手段。显色剂分为无机显色剂和有机显色剂,而以

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测定方法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版本1: 土壤中铜锌镉铬镍铅六中重金属全量一次消解测定方法.用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解法,国家标准物质检测值和标准值吻合性很好,方便可行.具体方法: 准确称取0.5克土壤样品(过0.15mm 筛)于四氟坩埚中,加7毫升硝酸+3毫升高氯酸+10毫升氢氟酸加盖,放置过夜(不过夜效果同),电热板上高温档加热(数显的控制温度300~350度)1小时,去盖,加热到近干,冷却到常温,然后再加3毫升硝酸+2毫升盐酸溶题,版本1) 2) 3) 4) 5) 6) 附: 现在一般做法是,砷汞用1+1的王水在沸水煮2小时,加固定剂(含5g/l 重铬酸钾的5%硝酸溶液),在50毫升比色管中,固定,然后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砷汞. 1 土壤消化(王水+HClO 4法) 称取风干土壤(过100目筛)0.1 g (精确到0.0001 g )于消化管中,加数滴水湿润,再加入3 ml HCl 和1 ml HNO 3(或加入配好的王水4~5mL ),盖上小漏斗置于通风橱中浸泡过夜。第二天放入消化炉中,80~90℃消解30 min 、100~110℃消解30 min 、120~130℃消解1 h ,取下置于通风处冷却。

精心整理 加入1 ml HClO4于100~110℃条件下继续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冷却,转移至20mL容量瓶中,定容,过滤至样品存储瓶中待测。 注:最高温度不可超过130℃。消化管底部只残留少许浅黄色或白色固体残渣时,说明消化已完全。如果还有较多土壤色固体存在,说明消化未完全,应继续120~130℃消化直至完全。 2植物消化(HNO3+H2O2法) 称取待测植物1~2g(具体根据该植物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强弱而定)于消化管中,加入5ml HNO3,盖上小漏斗置于通风橱中浸泡过夜。第二天放入消化炉中,80~90℃消解30 min、100~110℃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取下置于通风处冷却。加入1 ml H2O2,于100~110℃条件下继续消解30 min,120~130℃消解1 h。冷却,转移至20mL容量瓶中,定容,过滤至样品存储瓶中待测。 精心整理

绿化土壤检测取样方法 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绿化土壤检测取样方法、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一、地形主体构筑所用土壤(40cm地表种植土以下部分) 1、取样方法: 外购土壤的,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m3,且同一检验批应位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80c m)内。 土壤取样原则上应在现场进行,如确实需在场外改良后再进场施工的,可征得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同意后,在监理公司的见证下在土源所在地取样,且土壤的装运应经监理单位签认。 外购土壤取样应随机在土壤的5个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绿化施工场内倒运土壤,按土壤分布范围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 m2,且应位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80c m)内。 每组试样至少取样5处混合后组成,且每个取样处在顶部、中部及底部3个不同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 pH值6.5~85 2 含盐量<0.12% 3 密实度>85% 二、栽植普通地被植物的绿化地表土(地表至40cm深范围内) 1、取样方法:

普通地被植物的绿化地表土每个检验批不得超过1000 m2,在绿化工程现场取样,且应位于同一地点内。 每组试样至少取样5处,且每个取样处在顶部、中部及底部3个不同部位各取100g,经均匀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每个取样处在取样时应除去表面浮土。 2、检测项目及质量指标: 序号性状项目指标要求 1 容重 0.450 g/cm3~1.3g/cm3 2 总孔隙度>10% 3 pH值 6.5~8.5 4 含盐量<0.12% 5 有机质含量>10g/㎏ 6 全氮量>1.0g/㎏ 7 全磷量>0.6g/㎏ 8 全钾量>17g/㎏ 9 土壤渗透系数≥10-4cm/s 三、草坪坪床土(地表至25cm深范围内) 1、取样方法: 在绿化工程现场取样,同一地点同一时段施工的土壤为同一检验批,不同地点或不同时段施工的土壤为不同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按土壤分布范围每1000 m2随机取样5处。每个取样处在除去表面浮土后

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探讨

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12T11:20:21.8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李楚华[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深圳市华保科技有限公司 518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重金属污染情况也逐渐加重。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的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呈多样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整治重金属污染的工作中,监测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还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重金属污染程度等因素,对重金属分析方法进行有效地选择。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引言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防治重金属污染成为我国重要的环保工作之一。为了从根本上减少重金属污染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种种危害,对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首要任务。本文将对污染源及危害进行概述,然后对重金属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论述。希望本文的探讨能给监测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使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工作更加高效进行。 一、重金属污染源及其危害 1.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据研究,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城市和环境事故污染几个方面。工业方面,在采矿、选矿、冶炼、锻造、加工、运输等生产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染,其排放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进入水体与土壤中,废气中的重金属沉降后也进入土壤、水体等环境中,从而导致环境受到重金属污染且重金属浓度超标。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含重金属的污水进行灌溉或者施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等都会直接造成土壤污染。城市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不当、垃圾渗滤液泄漏、含铅汽油的使用以及汽车轮胎等方面;由于污泥、垃圾焚烧物含有大量重金属,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重金属污染;轮胎中含锌等重金属,所以一些繁忙的公路附近的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会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如一些地方发生的砷污染、血铅事件就是由于管理不当、交通事故以及长期积累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 1.2 重金属的危害 重金属排入土壤和水体后,严重危害土壤、水生生态环境。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不能被降解,通过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进入动植物体内,再经食物链富集后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重金属,会与蛋白质、核酸等发生作用,引起酶活性下降或消失,导致核酸结构变化,进而引发基因突变,另外重金属积存在人体内脏中,损伤机体功能,医学已证明水俣病、骨痛病、阿尔滋海默氏病等都与重金属过量有关,所以重金属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二、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 2.1 分析方法概述 在进行重金属元素样本的选择上,主要包括固体样本和水体样本,在采集到的样本中,要做一定的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之后的分析工作,这个环节也被称之为样本的预处理。在现阶段都是使用仪器方法来检验重金属,其中比较常用的有电化学法和光学分析法。就光学分析法而言,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及原子荧光光度法,其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因为其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逐渐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在电化学分析法中,主要包括极谱分析法。选择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根据重金属的浓度,以及元素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高浓度金属元素样本检测多用电化学法,中浓度金属元素样本检测多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原子荧光光度法,低浓度金属元素样本的检测多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2分析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在对重金属污染分析中,对样品的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在重金属样品中,通常其含有的重金属比较低,如果样品有严重的污染,那么样品处理的结果和实际情况会有很大的误差。在进行水样预处理过程中,其根本原则就是处理样本的干挠物质,最大程度减少干挠物质造成的误差。例如悬浮物、有机物就很可能存吸附的被测元素,在分析过程中如果对试液进行预处理就会造成误差。在预处理过程中,首先使用微孔滤膜除去悬浮物等杂质,然后酸化到 PH 值为 1 到 2,予以保存,再进行消解处理, 例如使用 NHO3、王水、HC1O4 等。如果样品在酸化后会挥发,那么就应该使用碱性来消解,或者是使用 Na OH-H2O2 进行消解。如果是对固体样本进行预处理,比如沉积物和土壤,主要方法有碱熔法,酸分解法,以及固体悬浮液进样法,直接固体进样法等。使用酸分解法,根据加热和敞闭方式可以分成高压密闭消解法,电热板法以及微波消解法。最经典的方式是电热板法,但是缺点是加热时间长,有些易挥发的元素容易损失掉。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被高压密闭法和微波消解法所取代。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加快加热的速度,同时还可以减少试剂的使用量,避免造成元素的损失。 2.3 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 本文以 ICP-AES 方法,ICP-AES 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的简称,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矩为激发光源的光谱分析方法,具有检测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和线性范围宽等特点,尤其是它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优势,使其在重金属监测中成为重要的分析手段。 (1)按前述方法采集、消解水样;再以试样同样方法、体积的去离子水进行消解,制备空白溶液。(2)仪器参数。影响 ICP-AES 分析的特性因素很多,主要参数有高频功率、载气流量、观测高度、元素波长等,分析不同的项目应选择合适的参数。(3)试剂。使用分析纯或优级纯的试剂。分别配制单元素和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4)水样测定。以选定的仪器参数,分别将试样和空白溶液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标准化后,做试样和空白测定。消除干扰采用背景去除法或干扰系数法。(5)进行结果分析,按照 ICP-AES 谱图分析结果,选择信号适中,或者干扰情况比较小的谱线进行分析,对于检出限而言,都是使用检出限的 5 倍作为方法定,最后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都要符合基本要求。 2.4液体样品预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