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褒禅山记_1

游褒禅山记_1

游褒禅山记_1
游褒禅山记_1

游褒禅山记

导读: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预习布置

1、通读全文,掌握注释。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判断句。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明确目标

三、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

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

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

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⑵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深度。穷:a--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v--n.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a-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

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

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6.读准句读: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鼎足之形|成矣

E.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五.整体感知

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六.课文分析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

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

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作品多以作者游玩经历中所见所感综述成文,由于散文故事情节性弱行文恣意洒脱加之对文言的厌烦恐惧心理使得高一学生对游记类散文敬而远之。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思辨的角度深入文本,体会景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感悟文章严谨的行文与作者高尚的情操对培养学生综合思辨能力提高文言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教师引导,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 3、学会用质疑批判的目光看待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人生若只如初见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灵

动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飞扬的思绪和无尽的感慨。被誉为“十一世纪的革命家”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有什么样的发现与收获呢,带着问题怀着期待让我们一起走进《游褒禅山记》。 二、疏通文本——字斟句酌为哪般 1、齐读文章,纠正易错字音 2、整体感知文章,梳理文章脉络 游山——游洞——感叹——感悟——补记 3、通过导学案检测学生对重要实词虚词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实 词采取生问生答的抢答模式 4、教师总结“其”的用法 三质疑探究——奇文共赏疑义相析 1、为什么说《游褒禅山记》不是“合格”的游记散文 (设计思路:在题解中介绍游记类文体并分析游记类问题的特征后,不难发现文章“即事说理”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文本,为后面深入分析文本做准备。) 预设:其一,文章山水描摹过少 其二,作者半途而废未得风景 其三,议大于叙文体不符 2、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表现出王安石什么特点 (设计思路:让学生抓住文本,深入分析文本,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预设: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表现出王安石细心谨慎的特点 3、作者游洞的经历是怎样的表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概括游踪,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并能结合生活谈自己感想) 入,题记者少,乃至加少。这种情况又表现出无限风光在险处的人生规律,而人们往往是“就难避轻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基数词。)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底,达到,动词。今天: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 ③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是,对此)在这个时候。今义:由于这个、因此。)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特别,副词。)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治学的人、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道 ①有碑仆道(道路,名词) ②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 2.名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命名、取名,名词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名词作动词) 3.其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好游者)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 ⑦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前一个“其”,结构助词,不译;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 ⑧而予亦悔其随之(自己,代词,指作者) 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⑩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介词)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5.之 ①而卒葬之(代词,这里)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它,代指华山) ③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结构助词,的)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代词,他) 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和译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和译文 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原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

《游褒禅山记》_1

《游褒禅山记》 A.课时安排:三教时。2001年3月7~8日No.19&20&21 B.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F.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

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G.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游褒禅山记中“其”地用法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 王安石在寥寥五百多字的《游褒禅山记》中,用了二十个“其”字,这在古人著作中很少见的,很有研究一下的必要。现依照课文顺序,把有“其”字的地方罗列出来,编上,加以解释,并顺便说说“其”的一些用法。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1)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2)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3)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也,以其(4)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5)文漫灭,独其(6)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7)下平旷,有泉侧出,…… 问其(8)深,则其(9)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10)进愈难,而其(11)见愈奇。 然视其(12)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13)又深,则其(14)至又加少矣。 既其(15)出,则或咎其(16)欲出者,而余亦悔其(17)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18)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19)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20)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古汉语的“其”,是个非常活跃的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也可以用作虚词。

“其”用作实词,主要的作用是用作代词,既可以用作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 “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 上面“其”的(1)(5)(7)(12)都是称代第三人称。(1)始舍于其址:译作,最初在它的山脚下建筑庐舍定居下来。“其”代华山的。(5)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译作,它上面的碑文已剥蚀得模糊不清了,只是从它上面残留的字还勉强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其”代仆碑的。(7)其下平旷:译作它的山脚下土地平旷宽广。“其”代华山的。(12)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译作,可是看看它的左右洞壁,来到这里,并且在洞壁上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其”代后洞的。 “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还可以做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或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作,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叫它为华山洞。“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的“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作,是因为他们探求得深入而且广泛。“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类似的用法还有《狼传》中的“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翻译出来就是:儒家说受人恩而不忍心背叛的,他做儿子必定孝顺父母。“其”是“其为子必孝”这个主谓结构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 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 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 (huā)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 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 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 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 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篇一】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1)慧褒始舍于其址,而(2)卒葬之;以故(3)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4)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5)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6),其文(7)漫灭,独(8)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

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9)。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10),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11)五六里,有*(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12)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13)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14)愈奇。有怠(15)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16)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17)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18)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19),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20)明也。既(21)其出,则(22)或咎其欲出者(2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24)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25)深而无不在也。夫(27)夷以(26)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28)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29)又不随(30)以怠,至于(31)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32)至焉,于人(33)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34)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35)!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36)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37)也哉!此所以(38)学者不可以(39)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1)人教版必修一

游褒禅山记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盖” “焉” “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3.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4.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四、重点、难点: 1.掌握词类活用。 2.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五、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六、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 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课文: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第二册第五单元课。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教学大纲》对言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言,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中常见的言实词、言虚词和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字,热爱中华优秀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言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言实词在中的含义;理解常见言虚词虚词在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筛选并提取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作品,约占课总数的40%,高一言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宋代散继承唐古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字上看,宋朝散较上册的言更为浅显。 言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我个人认为言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言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言实词、虚词,学生的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1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褒禅(bāochán)庐冢(zhǒng )仆道(pū )梵语(fàn)昏惑(hūn)华山(huà)窈然(yǎo )瑰怪(guī )罕至(hǎn )胜道(shēng )懈怠(dài)怠()2.选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A.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B.盖其又深。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答案.A、B。A项的“其”作第三人称代词“它”讲,代石碑;B项“其”仍作“它”讲,只是指代洞罢了。所以A和B两项的“其”字用法是一样的。C项的“其”译为第一人称代词“我”,D 项虽是译为第三人称代词,但它指代古人,应译为复数的“他们”才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答案B。A项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C项非常古义指不寻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D项至于古义指到达,到。今义连词,引起另一话题。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答案. D。因为。分析:A第一个在;第二个判断词,是。B第一个连词,表承接,并且;第二个连词,表转折。却。C第一个助词,无义;第二个代词,指自己。 5.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答案.C。C项意为说明。其余为命名。 6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③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⑦行礼之往来,共其乏困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⑩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 ①②⑦⑨/③④⑧⑤/ ⑥/⑩ B. ①②⑨/③/⑤⑧/⑩ C. ①②⑨/③/⑤⑥⑧/⑩ D. ①②⑨⑩/③⑤/⑧ 答案.B。①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②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③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④非常,古今异义,不寻常的。⑤来,使动用法,使……来。⑥厌,形容词,满足。⑦行李,古今异义,使者。⑧谬,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弄错。 ⑨名,名词活用作动词,说明白。⑩师,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7.标识停顿有误的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8.翻译例句正确的一项是() 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虚词总结

游褒禅山记虚词总结 一、之 (1)代词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指褒禅山 2.而卒葬之——那里,指褒禅山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褒禅山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指华阳洞 5.入之甚寒——指后洞 6.谓之后洞——指后洞 7.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指后洞 8.遂与之俱出——指怠而欲出者 9.来而记之者已少——指后洞 10.而余亦悔其随之——指怠而欲出者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他 12.其孰能讥之乎——他 1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取消句子独立性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2.而人之所罕至焉 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结构助词,的 1.褒之庐冢也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4.余之力尚足以入 5.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8.此余之所得也 二、其 (1)代词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指褒禅山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褒禅埋葬时 3.距其院东五里——指慧空禅院 4.其文漫灭——指仆碑 5.独其为文犹可识——指仆碑 6.问其深——指洞穴 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些,指好游者 8.盖其又深——指后洞

9.则其至又加少矣——指游客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指古人 1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自己 12.然视其左右——指洞壁 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山的名称 14.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些,指欲出者 1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指华阳洞 16.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指前洞 (2)用在数词前,表示“其中的……” 无 (3)用在名词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那个”“这个”无 (4)表示祈使或询问语气 无 (5)副词,表示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6)助词,无实意(为特殊用法) 既其出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存疑 三、者 (1)……的人 1.而记游者甚众 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有怠而欲出者 4.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5.来而记之者已少 6.则或咎其欲出者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8.险以远,则至者少 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0.然力不足者 1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表示停顿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2.如“华实”之“华”者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5.四人者 (3)……的原因 所谓华山洞者 四、所 (1)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游褒禅山记之的词义和用法

游褒禅山记“之”,常用作代词和助词。代词“之”, 一称代:代人:他(们)、她(们);代物:它(们)二指示代词疑代:哪里、哪些、哪个指代:这(里)、那(些)这个

褒禅山亦谓之(它,代词)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这里,代词);以故其后名之(它,代词)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的,助词)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的,助词)阳名之(它,代词)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的,

助词)“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其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那里面,代词)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它,代词)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它的里面,代词)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他,

代词)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那些游记诗文,代词)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那个人,代词),而不得极夫游之(的,助词)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助词)观于天地、山

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得,助词)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的,助词)奇伟、瑰怪、非常之(的,助词)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助词)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 2.(),(),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 之所罕至焉”,照应(),(),()。 4.(),(),(),(),()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5.(),(),(),()。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6.(),(),(),()则说明成功做好一 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7.(),(),(),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8.(),(),()?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 也可以无讥无悔。 9.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 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10.《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 1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一句话同“无限风光在 险峰”的意思很相近,这句话是:(),()。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á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 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 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 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 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 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

《游褒禅山记》梳理(全)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梳理 一、古今异义词: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同一般的)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了) 4、由山以上五六里(而,上) 5、何可胜道也哉(尽) 6、于是余有叹焉(对此)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学的人、求学的人) 二、一词多义: 1、“观”:(1)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2)景象。“非常之观”。 2、“得”:(1)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2)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3、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介词)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⑤由山以上五六里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承接) ⑥无物以相之(来) 4、而:

(1)但是,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2)因而。而人之罕至焉。 5、其: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那些)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 ⑦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前一个“其”,我们,人称代词;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 ⑧而予亦悔其随之(自己,代词,指作者) 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人”) ⑩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6、之:(1)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原文第一段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①,而卒葬之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⑤。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⑥,其文漫灭⑦,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⑧。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⑨。 注释: ①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②而:连词,并且。卒:终,最后。之:指褒禅山麓。 ③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④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 ⑤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第四十八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句,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名:命名,动词。 ⑥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⑦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碑文剥蚀,模糊不清。 ⑧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⑨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花(huā)”字,没有“华”字,后来有了“华”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原文第二段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③,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⑤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⑥。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⑦,然视其左右,来而⑧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⑨。方是时⑩,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⑾。既其出⑿,则或咎其欲出者⒀,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⒁。 注释: ①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②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幽深的样子。 ③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虽:即使。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 ④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⑤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⑥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游褒禅山记之的词义和用法

游褒禅山记“之”,常用作代词和助词。 代词“之”, 一称代: 代人:他(们)、她(们);代物:它(们) 二指示代词 疑代:哪里、哪些、哪 个指代:这(里)、那(些) 这个 ~

褒禅山亦谓之(它,代词)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这里,代词);以故其后名之(它,代词)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的,助词)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的,助词)阳名之(它,代词)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

“华实”之(的,助词)“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那里面,代词)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它,代词)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它的里面,代词)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他,代

词)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那些游记诗文,代词)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那个人,代词),而不得极夫游之(的,助词)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助词)观于天地、山

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得,助词)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的,助词)奇伟、瑰怪、非常之(的,助词)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助词)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

《游褒禅山记》

内容备注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了解文言虚词“其” “以”“而”的不同用法。【重点 难点】 1、文言文的背诵以及文言知识的总结。 2、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思想和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学习目标: 1.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二、释题: 游褒禅山记:游:游览褒禅山:地名“记”是一种文体。分为四类: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体特点: 1、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山水游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3、杂物书画记:《核舟记》 文体知识: [ 记 ] :本文属于游记。 游记:记录游览中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 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本文兼具记游与议论,记游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 文公”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 忧愤而死。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四、正音: 褒 bāo禅chán山始舍shè卒zú葬之庐冢zhǒng 有穴 xué窈 yǎo 然怠 dài 而欲出咎 jiù其欲瑰 guī怪深父 f ǔ胜shēng 道今言“华 huā”如“华 huá实”之“华 音谬 miù相xi àng 之huá” 五、课文分析: (一)、第一段: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名→动,筑舍定居。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动,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是阳:山南水北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 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 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 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 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 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了。 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行文顺序:本名①→别名由来及证明②③→华山洞名来由④→从仆碑看出本名 ⑤→指出音谬⑥ 第一自然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 _名 _、山之 _寺_、山之 _洞 _、山之 __碑。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3、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只有“华” huā字,无“花”字,后来有了“花”字,“花”“华”分家,“华”才读“ 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华”的古音而写 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 ”,而不应该读成“huá ”。 (二)、第二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 问其深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到尽头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