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物联网工程

消防物联网工程

消防物联网工程
消防物联网工程

一、消防物联网工程+

概念:面对消防物联网工程对传统消防工程的设计、施工的包含性,和消防物联网工程本身的独立性,所提出的全新的工程概念。即包括了前期的设计、传统消防施工、消防物联网施工三种工作的工程概念。

目前,针对市面上大多数的消防物联网公司,消防类工程分为三大阶段:

1、设计(消防物联网公司不参与);

2、消防施工(消防物联网公司不参与);

3、物联网改造(直接由消防物联网公司进行,设计、消防施工不参

与)。

以上模式的缺点:

1、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容易出现误差;

2、工程之中容易出现多余的工程量;

3、任何一个工种无法对消防工程进行全局的把控;

4、各工种独立工作,对物联网的数据完整性、安全性无法保证;

完整性、安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1、各个报警主机的品牌、型号不同,协议不同,部分品牌无法开放

全部数据,导致数据完整性无法保证;

2、设计阶段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原规范中没有强制要求采

集的数据可能存在设计不全面的问题,导致数据完整性无法保证;

3、各个物联网平台的管理权在各家物联网公司手上,数据无法保证

私密性、独立性、安全性。

二、临至物联的优势

1、公司性质

临至物联是临港集团与至胜科技联合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消防物联网。

2、公司业务核心

目前临至物联已在打造临港物联网系统工程。

3、公司的业务运营理念

临至物联率先提出设计、施工、物联网建设、平台管理四位一体的项目工作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建设中的问题。

针对以上提出的现有工作流程的问题,临至物联是一个集消防物联网管理,消防物联网施工、消防设计、消防施工为一体的,消防物联网+型管理公司。临至物联的公司成立、公司人员配置和公司技术导向架构,便决定了临至物联可直接解决前期设计的完善性、中期施工的配合性、后期数据的管理安全性、独立性等问题。

我们的优势针对甲方管理、消防物联网、传统消防工程的具体优势如下:1、对甲方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甲方的主要职责在于对各智能部门、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销售公司等公司的衔接工作上,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部门越多、施工单位越多,则甲方的工作越繁琐,出错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一旦出错,造成的施工修改在施工成本上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对工期、工程质量往往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对于甲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工期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即可大大提高甲方对消防类工程管理的效率。

所以在我司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甲方能以总包的形式将这部分工程交予我司。

2、对消防物联网:

消防物联网是一项新生事物,诚然在市面上已有一部分公司对这项工作有过一两年的经验,但是根我司对市场公司的考察发现,目前这类公司的侧重点并不明确,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经验(包括介入时间、对接方式、工作界面等)并不丰富,这是由于这类公司在初期立项时,没有将消防物联网这项工作的基础建设部分放在足够重视的位置上导致的。而我司在公司成立初期,即对基础建设方面也提高了重视度,聘请了拥有近十年设计经验的工程师专门对此项工作进行整理分析,并多次与同济大学设计院的专家进行小组讨论,对基础建设这一看似简单,实际可以有很大发挥空间的工作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所以我司有信心,对物联网这一部分的工作,我司会比其他公司有更好的落地性、合理性。

3、对消防工程:

诚然,对于过去那样的拿着图纸进行招标,工程公司按图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再与设计院沟通这一套工作模式,我司并不能说自己一定比其他工程公司更强。因为这是一项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极为成熟的工作流程。我司也相信,市面上任何一家工程公司都不敢说自己在这套工作体系下拥有绝对的优势。

而对于这一块的工作,我司的优势在于强大的设计能力:我司拥有专门的设计部门,这一部门可以在项目初期即对图纸进行很全面的审核、查

漏补缺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零碎,但是对于工程进度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同时,在消防物联网实施的前提下,我司有能力对原设计缺失的相关系统进行补充设计,这也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工程公司、物联网公司都不具备的能力。这项工作也能大大节约甲方对新增项的统筹安排的时间。

以上三点总结起来,我司可以定义为一家具有设计、施工、物联网平台管理三大功能的一家消防物联网+公司。而这样的定位,目前的市场上少之又少。我司相信,在这样的定位下,我司可以在消防工程施工管理环节大大减轻甲方的负担、提高甲方的效率,并最终实现甲方在项目管理周期中,对时间成本管理的高要求。

三、系统功能及意义介绍

1、消防物联网系统:

采集原建筑内已经设置系统的数据、改造原建筑中不具备远传功能

的部分设备、增加巡检监督能力、增强集中管理能力。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的探测、报警、联动相关的设备、广播、消防电话等;

对于火灾的发现、自动灭火、人员的疏散、报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监测建筑中电气系统内发生的漏电、温度过高等信息;

据统计,建筑火灾中,绝大多数的火灾是由电气火灾引起的。传统

的电气保护装置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由于短路、过载等问题产生的火

灾隐患。但对漏电、温度的测控能力不足,此系统集中处理这一部

分的内容。

4、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监测消防设备的电源电压状态;

在电气系统中,由于配电系统复杂、大电机启动、负载率不稳、电

网质量、安装错误等问题导致的过压、欠压、缺相、错相等现象,

会导致电机本身完好的情况下,无法启动、启动不正常、启动跳闸

等等问题。本系统集中监督这一部分内容。

5、防火门监控系统:

监控常闭防火门关闭状态,控制常开防火门火灾时自动关闭;

由于管理水平有限、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不高,导致现实中有大量的防火门在需要关闭的时候无法关闭,火灾时无法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导致本来可控制范围的火灾变得不可控,楼梯间、电梯前室等逃生通道也变得无法逃生,本系统集中解决这一部分内容。

6、正压风机压差传感系统:

监测防排烟楼梯间、前室等正压风机工作区的实际空气压力,计算与相邻区域的压差,当压差过大时联动泄压阀排除部分气体。

当正压区域与相邻区域压差过大时,会导致防火门无法推开。

举例:走道为0.1MPa的正常大气压,相邻电梯前室为正压工作区,电梯前室联通楼梯间为正压工作区。假设区域分割的防火门为1.5x2米,即3㎡,若相邻区域产生的压差为100Pa(成年男性呼气的压力一般在3000Pa左右),则会在门上产生30公斤的压力,对老幼妇孺则可能出现推不开门无法逃生的状况。

7、视频监控系统:

物联网要求对消防重点单位进行消防监督。

重点监督消防重点单位的工作、火灾情况,防止出现人员不到位、二次火灾、甚至爆炸的情况。

四、改造方案

1、针对规划、设计中的项目

设计配合:针对项目情况向设计院提供设计要求;

施工管理:监督消防施工的准确性、完善性;

物联网施工:对物联网基础设施进行安装(包含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压力、水位传感器等的安装、调试;二维码、电子标签等的设置、

调试);

2、针对现有的基础配置较高的项目

施工管理:查看基础设施的准确性,并敦促施工方或维护方对基础

设施中的错误信息进行修改;

物联网施工:对物联网基础设施进行安装(包含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压力、水位传感器等的安装、调试;二维码、电子标签等的设置、

调试);

3、针对现有的基础配置较低的项目

施工管理:查看基础设施的准确性,并敦促施工方或维护方对基础

设施中的错误信息进行修改;

物联网施工:对物联网基础设施进行安装(包含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压力、水位传感器等的安装、调试);

针对消防物联网设备改造:

改造周期:3个工作日

不需停电、消防水停半个工作日;

其他原建筑缺失的系统,根据甲方需求增加设置:

以下缺失系统希望贵公司能进行增设:

消防电源监控系统:

需根据周期局部停消防用电(一般不会对正常用电造成影响);不需停水;

防火门监控系统、正压风机压差传感系统:

不需停水、停电;

我司可配合:设计、施工、接入平台调试。

三种方案的工作详细计划:

方案一:全面改造

针对未建项目,按集团管理要求,需全面满足上海市地方规范《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甲方需配合要求设计院对以下系统进行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防火门监控系统;

正压风机压差传感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具体系统设计要求详见我方工程联系单。

实施方案:

在项目设计阶段,由我方提供工程联系单给甲方。联系单内容包括需要由设计院设计的系统和相关系统的设计要求;

在消防验收完成阶段,由我方加装远传压力表、液位表、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等设备(因我方需保证加装的远传设备能顺利与管理后台对接、故这一部分远传设备的品牌、型号需由我方定)。平均改造成本约1.5元/平方米。

具体加装内容:

消控室内:针对以上6大系统(每个系统一台主机,如系统有多个主机且主机之间没有通讯的情况下则增加相应数量的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增设2-3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每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采集2-3台系统主机);

消防泵房内:每台消防泵前后各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消防泵的工作状态;在消防进水主管、消火栓出水主管、喷淋出水主管上各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各主管网的压力;

室外消火栓:每只室外消火栓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室外消火栓压力;

试验消火栓:在试验消火栓处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试验消火栓压力;

消防水箱、水池:水箱、水池内增设水位、水质远传装置,用于监测水箱、水池内的水位和水质;

物联网平均改造单价成本约1.5元/平方米。改造时间约10日,无需停电,需半日停消防水。

方案二、方案三:

这两种方案是我司在调查整理中对临港现有建筑和在建建筑的设施状况进行的一个分类;

方案二:针对临港在建、竣工项目中的消防设施十分全面的建筑:

此类建筑在建设阶段即达到了较高的要求,对消防系统的建设十分完善,此类建筑的改造方案与方案一类似,即按照方案一,在:

消控室内:针对已设置的各系统(每个系统一台主机,如系统有多个主机且主机之间没有通讯的情况下则增加相应数量的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增设2-3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每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采集2-3台系统主机);

消防泵房内:每台消防泵前后各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消防泵的工

作状态;在消防进水主管、消火栓出水主管、喷淋出水主管上各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各主管网的压力;

室外消火栓:每只室外消火栓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室外消火栓压力;

试验消火栓:在试验消火栓处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试验消火栓压力;

消防水箱、水池:水箱、水池内增设水位、水质远传装置,用于监测水箱、水池内的水位和水质;

平均改造单价成本约1.5元/平方米。改造时间约10日,无需停电,需半日停消防水。

方案三:针对临港在建、竣工项目中的消防设施不全面的建筑:

这类建筑,在建设中一般只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两类,系统的缺失较大,改造成本高、周期长;故我方对此类建筑的改造采取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方式,初期仅对原施工已安装的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如果甲方有意愿全面升级,具体的工作内容及基础造价见附录A;

基础改造方案:

消控室内:针对已设置的两个系统(每个系统一台主机,如系统有多个主机且主机之间没有通讯的情况下则增加相应数量的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增设1-2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每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采集2-3台系统主机);

消防泵房内:每台消防泵前后各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消防泵的工作状态;在消防进水主管、消火栓出水主管、喷淋出水主管上各增设一只压力远

传表,用于监测各主管网的压力;

室外消火栓:每只室外消火栓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室外消火栓压力;

试验消火栓:在试验消火栓处增设一只压力远传表,用于监测试验消火栓压力;

消防水箱、水池:水箱、水池内增设水位、水质远传装置,用于监测水箱、水池内的水位和水质;

平均改造单价成本约1.5元/平方米。改造时间约10日,无需停电,需半日停消防水。

针对未建项目改造的思路(内部、):

未建项目存在两种可能:整体消防总包交于我方和仅把消防物联网改造交于我方。在以上的改造方案上,核心思路是时间价值最大化,即用最短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改造部分。当消防总包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所以本次的方案以此为分界点,将人力、时间等产生价值小的成本通过设计放在消防总包处,我方保留技术实施和基础改造设备采购两项权益,在无法拿下消防总包的情况下,一来以最快的速度消化一个项目,二来撇清消防工程这一很特殊的责任性的问题,达到快进快出并且不留下隐患的目的。

针对在建项目、竣工项目改造的思路:

在建项目、竣工项目因消防招标或验收已经完成,一般不考虑消防工程部分。从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占有一个建筑的意义大于一个建筑做得很全面,做设备销售的价值高于做人工安装的价值。所以对此类项目应该着重把视线集中在物联网设施的改造上。因为消防物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施工的性质定义并不明确,再结合过去大多数企业都会以“我方的系统数据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希望从其他系统引来”的理由,在楼内做大量重复工作。所以我方可以在上海市地标规范中选取一些适合于短平快的改造作为我们的必选项目,将一些工期长、人工高、需要大量布线工作的改造项嵌入到消防工程的某些系统中,这样对商务谈判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好处。

一、我们的产品与传统消防的比较:

传统消防是点式布局,即每栋建筑独立运行;

消防物联网是利用网络平台,对所有的点式建筑进行一个整合。火

灾是一个大集合小概率事件;发生火灾的几率平摊在整个城市来说

确实不高,但是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所以预防工作成

了重中之重。消防物联网通过网络连接大量建筑的数据,对传统的

消防维护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提前

发现火灾的隐患,

对于传统的消防系统来说,管理更多的是基于消控室的数据主机,

这套主机的特点是数据全但没有预判性,没有监督性,没有第三方

的管理性。更多的依赖了值班人员和巡查人员的自觉自律。

消防物联网首先起到了第三方监督的作用,直接解决了对值班人员

和巡查人员的监督,对维保结果、质量的监督,对消防设备状态的

监督。同时,消防物联网除了提供网络平台的监视页面外,还提供

了移动端的监视平台。可以让企业里每一个与消防相关的人随时随

地实时收到报警、故障等数据的推送。让企业下到基层管理人员,

中到区域管理人员,上到企业管理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

管辖范围的消防状态。

二、必要性:

1、上海市目前正在研讨上海市地方规范《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

技术规范》,预计本规范在2017年底会正式推出。本规范直接要

求打造上海市消防物联网平台。并在规范中对本平台提出了极高

的要求。可见目前的火灾隐患现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2、国家早在2011年便推出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GB

26875.1~6-2011规范(3、4为推荐性规范,其余为强制性规范),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础设备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远程监控的意义在于平台的管理和数据的分析。这两方面目前市面上

的成熟企业仍然稀缺。我司作为一家专门为临港集团建设消防物

联网平台的科技型公司,在这方面的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分析

能力上已经成为了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全能型消防物联网公

司。

3、网络的平台,传统的消防监督页面更多的还是需要专人专

职,而我司打造移动端平台则能更好的让甲方相关人员参与到日

常的消防管理中来,真正做到全民消防、全民参与。

三、对比现在的FAS:

由上表可以看出,现有的FAS系统只是一个电话报警的平台,并没有消防物联网所应有的自动报警、远程监控、巡检管理、大数据分析、移动端平台等功能。

FAS系统功能过于单一,并且此功能只有在火灾时才能起到作用,对实际的火灾隐患的控制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于火灾这一小概率事件起到的实际意义并不大。而消防物联网在管理的全面性、便捷性上,大大弥

补了原有FAS系统的不足。

火灾分析: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胶州路一高层发生大火。

2017年6月14日,伦敦发生大火。

这两起火灾都造成了大量伤亡,火灾的起因、蔓延均是由于一个很小的意外的起火点(胶州路大火由于焊工违规操作引起,伦敦大火由于电器短路引起),加上工程本身的不规范(外墙保温材料采用了可燃材料)而导致。这种起火原因是人为无法控制的,而保温材料采用了可燃材料也是大楼一旦建造完成便一直存在的。这两点很难管理,同时也说明了火灾的不确定性。

但是当我们回头再去思考这两栋楼为什么造成大量人员无法逃生的时候,会发现,当发生了火灾,所有的自动灭火喷淋、防排烟设备均没有工作。而这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这一点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虽然一栋建筑,消防设备建设的很全面,表面上的维护工作也做了,但是在缺少远程第三方管理的情况下,消防设备的完好性根本无法保证。导致了在发生火灾时,设备不工作的情况屡有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高层民用建筑36万余栋,其中有超高层民用建筑8500多栋,类似英国伦敦“6·14”高层建筑火灾时有发生。2009年北京央视新址“2·9”、2010年上海静安公寓“11·15”、2011年辽宁沈阳皇朝万鑫酒店“2·3”等高层建筑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

今年(2017年)以来,全国共接报高层建筑火灾2517起、亡61人、

伤61人、直接财产损失408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起数虽下降7.6%,但亡人、伤人和损失分别上升56.4%、90.6%和7%。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火灾的起数虽然下降了,但是损失却上升了,这说明了民众防范的意识提高了,但是火灾一旦发生后的救灾能力却下降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自身的消防设备完好率极低、民众意识提高却无方可寻导致的。

在这样的现状基础上,消防物联网的推行势在必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