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

心得体会: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

心得体会: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
心得体会: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

心得体会: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做强做大绿色经济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

总书记日前指出,“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对于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就其核心要义来说,绿色发展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求人类在发展中做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时兼得,二者不可偏废。就其涵盖领域来说,绿色发展要求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各方面都朝着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型和发展。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绿色经济也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

所谓绿色经济,是指以生态文明与经济协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的新的经济形式。它大体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经济要环保”,要求经济活动

除了要遵循经济自身规律之外,还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损害生态环境;二是指“环保促经济”,肯定生态环境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主张从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取综合效益。

然而,我国在以往长期发展中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无序开发,导致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等环境问题。在新时代,要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最重要的是要将“绿色”贯穿到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之中,使经济绿色化。

第一,发展理念绿色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发展绿色经济,首先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理念的绿色化变革,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统的思维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对立起来,不仅如此,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还常常选择以牺牲“绿水青山”来换取“金山银山”。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我们必须尊重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是要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决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方式绿色化。生态环境的问题在本质上与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由于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和再生修复功能相对较弱,只有彻底改变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已经被恶化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逐渐得到改善。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路径。为了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我们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幅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水、土地等消耗强度,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产业结构绿色化。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一方面,自然不仅是经济生产的对象,也是经济生产的资源,阳光、河流、地热等自然力量直接参与经济生产过程本身,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自然力是生产者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先决条件,自然界以衣、食、住、行等形式与生产者联系在一起,维持和发展着生产者的体力与智力,而生产者的脑力和体力发展又是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因此,自然环境蕴含经济价值,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经济财富。产业结构绿色化重构,就是要

改造升级高耗能、高污染、效益低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这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长期矛盾的必然选择。

第四,增长动力绿色化。一般来说,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行动力,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个主体,特别是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二是拉动力,指通过经济利益、精神嘉奖等多种手段对绿色经济发展行为给予正向激励和引导;三是推动力,指依靠经济系统以外的强制性力量,如法律、规章制度等,对可能损害环境的经济发展行为给予严格的约束和制衡。其中,绿色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市场经济主体自身行动力缺失或不足,无论外界的推动力和拉动力如何加大也是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的。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绿色化转换是必然的路径选择。

第五,效益评价绿色化。长期以来,我国对经济发展效益的评价是基于单纯的经济数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等,这是造成经济增长的同时

背负严重的“生态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毋庸置疑,GD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效益,但却不能反映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经济效益评价亟需绿色化转型,我们不能以GDP论英雄,而应遵循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对经济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经济建设项目等进行包含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内的综合性效益评价。同时,还要将绿色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和任用制度,引导各级政府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只有使经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效益评价绿色化,才能做强做大绿色经济,让绿色成为发展最亮的底色,从而推动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繁荣。

学习新时代思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学习新时代思想心得体会范文(精 选) 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新理论为纲领,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矛盾抓重点,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个人的政治理论水平。所以关于新时代思想心得体会,精选了2篇优秀范文,*仅供参考。 新时代思想心得体会(一) 在20xx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年轻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作为成长 的基本功,才能在花繁柳绿处拨得开、狂风暴雨时立得定。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这个角度看,今日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期。年轻干部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考验,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新理

论为纲领,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矛盾抓重点,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个人的政治理论水平。 年轻干部学习理论,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面系统学、结合实际学,才能真正学深悟透、学以致用。才能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青年干部只要紧扣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就能跟上新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事业发展的需要。 年轻干部要学懂弄懂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就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会有一颗爱民忧民之心,人生奋斗就有了更高思想起点。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对待事业,不断自我修炼,就必定能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新时代思想心得体会(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时代背景和历史贡献,掌握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指导推进共青团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心得体 会感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现阶段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必须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主义为指导,增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性、忠实性和自觉性,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入学习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着信仰学,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特别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作为看家本领,大兴学习之风,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政治学习,坚定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坚定跟党走、跟总书记走。带着信念学,自觉把理解好、领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提高政治觉悟、增强党性修养、指导工作实践的重要方法,原汁原味学习,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带着问题学,着眼于当前要做的事情、当前要落实的政策、当前要把握的机遇,坚持知行合一,把学和思、践和悟结合起来,依靠学习坚定信念、提升本领。带着责任学,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的站位摆进去、把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摆进去,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好表率、推动学习。

新时代,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就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际成效,推动X藏族自治州改革发展稳定新实践取得新成绩。 一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 策部署,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与实际工作结合的过程,进一步明方向、定路子,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契机,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改革促发展,认真谋划X的发展。以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作为藏区治理切入点,继续推进依法治理、依法规范寺院管理、多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普法宣传教育,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局面。 二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继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推动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厕所革命”,为群众创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十二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据此回答1~2题: 1.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B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A、C、D说法错误。 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A.全面小康是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 B.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过渡期 C.总体小康偏重生存资料消费 D.全面小康偏重精神消费 解析:B只有建立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B正确, A错误;C、D不是二者的联系。 3.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9年翻一番。实现这一目标() ①将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提供经济保障②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③将为消除社会差别和收入差距提供物质保证 ④将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A此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②④观点都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的正确分析。③错在〝消除〞。 5.建设美丽中国,提升生态文明程度,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①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限制工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③推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重视社会效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A对工业应该调整和优化,而不是限制,排除②。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很大联系,排除③。①④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 6.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 解析: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A正确。 7.我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由〝黑色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政府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经济结构改变和调整。这同时也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衡量经济发展不能以低碳为指标 B.要逐步降低能源生产部门的产量 C.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 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发展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 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 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 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 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 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 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 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措施: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蓝图:富民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83084978.html,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蓝图:富民之路 作者:易宪容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7年第11期 中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蓝图是强国富民,最后的落脚点在富民上,由此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目标、新方向,这些都将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在十九大报告中,最为重要或核心的思想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及政治经济生活的重新定位,也正是这种新定位,许多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要求、新方向、新政策、新动能呼之欲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就是让中国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或实现中国的强国富民。可以说,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新定位或中国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凸显了中央对过去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与制度自信,是对当前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深入反思,也对整个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 正是这个新定位,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在新时代,中国要走向一条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富民之路。因为,从历史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矛盾不同的界定,决定了这个阶段政府的政策目标及方向。1956年,党的八大判断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所以当时主要的政策就是促进生产,增加物品的供给,以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为目标。而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促使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开启了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新纪元。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向了过剩经济。这不仅使得中国十几亿人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也让不少居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同时,随着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及广泛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消费模式、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需要的不平衡不充分也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还没有完全冲破。在计划经济时代,相应的制度安排不仅把广大农民完全固定在农村,而且通过农产品及工业品的剪刀差政策让农民为城市工业化提供资金,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严重的差距中。即使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但由于严重的制度路径相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还是没有完全打破。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远不足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