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论述题精编

2021年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论述题精编

2021年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一、2021年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论述题精编1.分析下列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对师生在课堂里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十分无意识地)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与讲解,而忽视了其他学生。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一般说来,教师对班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优秀生最为关注并给予最多的鼓励,班内半数较差的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最少。师生之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其他学生所得不到的)更多的机会与鼓励。

【答案】(1)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尽管大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难落实。

(2)材料揭示了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即班级授课制影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面向学生集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着很大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结果;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灵活性有限;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和卫生要求,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3)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①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②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③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④探索个别化教学。

2.分析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并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面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3.论述夸美纽斯对西方教育学的贡献。

【答案】夸美纽斯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特别强调教育的自然性:首先,他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天赋予人的自然本性是同样的,人应受到同样的教育(“人人均应受教育”“人人均须学习一切”);其次,人与自然均应遵循同样的法则——秩序,教育可以从自然的法则中找到教育法则、教育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秩序”“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再次,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泛智论”的集中体现)的口号,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知识范围,也提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最后,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依据,论述了学习的程序,提出了统一学制系统。他把学习分成四个时期:婴儿期(出生至6岁)、儿童期(6至12岁)、少年期(12岁至18岁)和青年期(18岁至24岁),相应地成立四种学校,即母音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同时

规定了各级学校学写的不同内容。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和一些教学原则与方法。他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

4.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案】(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被社会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的教育不仅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同时教育也能动地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或阻碍它们的发展。教育不仅被社会所制约和规定,也改变、引导和教化着社会。

②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对象,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人的发展规律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不是同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也使得教育具有特殊的规律。

③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的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接续的关系。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是其思想、制度、内容,还是方法、组织形式等,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也不可能是完全崭新的,它们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并非只是直接的、简单的吻合,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机制,在发展时间上二者不完全同步,存在时间差。尽管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但是,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例如,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时,由于受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传统的影响,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都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此外,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育的发展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教育的发展超过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当然,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我们既反对抹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也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夸大化的历史唯心主义。

①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教育就是教育,不能混同于其他社会活动,要坚持、坚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培养人。教育适应社会不等于盲目顺应社会,教育不能依附于政治或经济。

②教育对社会要有所批判。社会是复杂的,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偏差、错误甚至倒退,这就要求教育对社会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独立的批判性,充分发挥教育对社会的引导、教化作用。

③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教育是要服务于社会的,但由于社会构成和社会组织的复杂性以及社会阶层的多样性,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多元的和多变的,其中有合理的与不合理的、正确的与错误的、短期的与长远的、高层次的与低层次的。这要求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自主地选择适应合理的和正确的社会需要,要综合满足各种合理的社会需要并发挥教育的综合功能,以促进社会健康、全面、持久的发展。

5.简述当前我国教师的地位。

【答案】教师是社会的重要成员,同时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因此教师的地位分析需要从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两个层面进行。首先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

社会地位是由教师的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教师的职业声望综合决定的。判定教师的社会地位,应持全面的、宏观的、发展的观点,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加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劳动人事与工资制度及法制建设诸方面的不足与缺陷,造成我国教师地位偏低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其次是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师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其主体性具体表现为:教育过程设计的目的性、教育内容安排的计划性、教育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疑难解答的即时性、品德陶冶的全面性以及技能训练、能力形成、智力发展的意识性等等。

6.论述讲授教学法的优点,以及如何才能有效运用讲授教学法。

【答案】讲授教学法一直是被广泛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扩大培养人才的范围。讲授教学法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人们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教学方式。

(2)有利于发挥讲授者的作用。讲授者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它保证了每个学生在讲授者直接指导下进行学习。

(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作用。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同时,学生能接受不同讲授者的教导,这些讲授者在思想上、经验上、风格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和发展。

有效运用讲授教学法应做到: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讲述、讲解要以实物、事实与事例作基础;讲授的内容要条理清楚,写成纲要;要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概念、原理和系统的知识与正确的技能。

(2)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除了要考虑是采用讲读、讲述的方法,还是采用讲解、讲演的方法之外,还需要对讲授策略与方式做更为深人的研究与决断。

(3)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7.联系当前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案】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1)思想政治素质。当前教师的思想素质还应包括树立现代的思想观念,如科技意识、质量意识、环境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全球意识与国家观念、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等。(2)科学文化素质。首先,教师要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还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知识,对文化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不断充实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3)教育理论素质。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看,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包括: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与教育测评、青少年心理学及学科教学论、课程论、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等。(4)教育能力素质。包括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5)身体心理素质。教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意识,同时教师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遇到挫折也能振奋精神迎难而上。(6)职业道德素质。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勤业与敬业、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教师的这六项基本素质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一名合格教师身上构成统一的整体。

8.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答案】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于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