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上册第十一章作业 内容

国际经济学上册第十一章作业 内容

国际经济学上册第十一章作业 内容
国际经济学上册第十一章作业 内容

第十一章作业内容

1、即使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增加国家福利,那么这种政策不利的后果是什么?

2、假设美国政府能够确知在以后20年中哪些产业的增长最为迅速,为什么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应该采取政策支持这些产业的增长?

3、如果美国能办到的话,它将会要求日本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多花些钱,在产业应用研究上少花些钱。从无偿占有的角度分析上面的原因。

4、表11-1和表11-2说明了欧洲政府可以通过补贴获得战略优势的情形,而表11-3和表11-4则说明不能获得战略优势的情形。两种情形有什么重要区别?也即决定补贴是否有效的普遍规则是什么?

5、在布兰德-斯潘塞空中客车与波音的案例中,能够使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假设是什么?

6、新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证据表明,韩国决定给出口以补贴,得到补贴的工业可以在世界竞争中建立自己的战略优势,请解释。

7、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工资标准的优势和劣施?

8.假定欧盟委员会要求你给出一份支持欧洲软件业进行补贴的简报——记住现在主导软件产业的是美国,特别是微软公司。你将采取什么论据?这些论据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9、WTO有关环境保护问题受到的主要批评是什么?在有关环境问题的贸易争端中,WTO 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10、除了不时地进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尝试之外,法国还致力于一种积极地民族主义的文化政策,以促进法兰西艺术、音乐、服饰、烹饪等的发展。这项政策可能主要是在日益单一化的世界中保持民族特征的一种努力。但是,一些法国官员还从经济角度来支持这项政策。从何种意义上讲,这项政策的某些方面具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11、限制环境改变的基本问题在于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给植物带来了最大的威胁,但是这些国家几乎又付不起环境激进主义的要价。请用库兹尼茨环境曲线来解释这个问题。

12、法国对进口产品征收碳排放量税的建议是怎样与污染避难地相关的?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第一章

Chapter 1 Introduction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Historians of economic thought often describe ___________ written by _______ and published in __________ as the first real exposition of an economic model.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76 “Wealth of Nations,” David Hume, 1758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58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76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58 Answer: E From 1959 to 2000, the U.S.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the share of US Trade in the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as compared to U.S. exports. U.S. ex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Answer: C The United States is less dependent on trade than most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is a relatively large country. the United States is a “Superpower.”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it less dependent on anything. the United States invest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many countries inv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swer: A Ancie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are: not relevant to current policy analysis. are only of moderate relevance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re highly relevant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 l economy. are the only theories that actually relevant to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by modern mathematically oriented theorists. Answer: C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

C h a p t e r7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a c t o r M o v e m e n t s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ffers in its essential analytical framework (a)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b) I 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 (c)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d)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e) I ntern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 Answer: B 2. The slope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easures (a) t he physical increase in output as country grows. (b) t he dollar-value increase in output as a country grows. (c) t he increase in number of workers as immigration proceeds. (d) t 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e) t 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Answer: D 3. International free labor mobility will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a) i ncrease total world output. (b)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everyone. (c)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workers everywhere. (d)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landlords (or capital owners) everywhere. (e) N one of the above. Answer: E 4. If the world attained a perfect Heckscher-Ohlin model equilibrium with trade, then (a)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b)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wish to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c)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have no desire to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VIP专享]国际经济学(第四版)

国际经济学 名词: 1、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研究等。 2、绝对利益: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双方都可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4、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5、贸易乘数:在开放的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公式为: dY=[l/(dM/dY)] dX。(2003) 6、一价定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7、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成员国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的部分进口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非成员国)转向从较高生产成本国(成员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8、流动借贷:国际金融中决定汇率的理论——国际借贷说中的重要概念,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9、固定借贷:国际金融中决定汇率的理论——国际借贷说中的重要概念,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无实质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现象,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10、边际进口倾向: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进口的比重。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大,则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大,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较小,反之则较大。 11、外汇倾销: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称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以及对方不进行报复等。 12、幼稚产业: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1)穆勒标准: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由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2)巴斯塔布尔标准: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总和,符合条件即为幼稚产业。(3)肯普标准:除了穆—巴标准的内容外,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时期内的外部效应,如某种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 13、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14、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从不同角度出发,汇率有多种表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贸易政策中的争议)【圣才出品】

第11章贸易政策中的争议 一、概念题 1.以邻为壑的政策(beggar-thy-neighbor policies) 答: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提高本国福利的政策,即当一个国家采取某种政策或行动的时候,事实上其得到的好处来自于另一个国家的损失,一个国家所得到的,最终会是另一个国家所失去的。从货币角度来说,本国货币扩张会引起汇率贬值,净出口增加,从而增加产出与就业,但是本国增加净出口对应着国外贸易余额的恶化。本国货币贬值使需求从国外商品转移到本国商品上,国外的产出与就业会因此下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由贬值引起的贸易余额的变动就是以邻为壑的政策,它是输出失业,或以损害其他国家来创造本国就业的一种方式。本国福利的提高是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因此这一政策很容易引起别国的报复和贸易战的爆发,最终损害各方的利益。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说,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鼓励国内特定产品的出口和限制国外特定产品的进口,来保持本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虽然使本国受益,但使外国受到了损失,本国也面临着受到外国报复的问题。反之,如果外国的净出口增加,相当于本国消费者购买了很多外国的商品。这样,对本国该产业的产品需求的下降就是对本国的该产业的一个冲击。这种冲击会阻碍对其进行的投资和经营,从而使得这个产业的状况变坏,进而影响本国经济。总之,以邻为壑的政策将引发贸易战从而使得各方均受到损害。 2.外部性(externalities) 答:外部性是指当某个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某个人的消费行为),经过非价格手段,

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或者其他人的效用),并且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情况时,对前者来说就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使他人或者整个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指某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引起他人成本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减少。外部性意味着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存在着差异:负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某个经济当事人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成本,因而一部分成本由他人或整个社会承担了;正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某人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私人收益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收益,即他人或者整个社会从这个活动中得到了一部分收益。 3.布兰德-斯潘塞分析(Brander-Spencer analysis) 答:“布兰德-斯潘塞分析”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对国内企业实行补贴政策,将国外企业排斥在本国市场之外,从而增加国内企业利润的分析方法,由加拿大经济学家斯潘塞和布兰德首先提出。具体分析方法如下:假定国内外各有一家条件完全相同的企业打算生产某种产品并供应整个市场。如果一家企业生产,则生产的一家获取10单位的利润(不生产的一家利润为0);如果两家都生产,那么过度竞争将导致它们的利润均为-2单位;如果两家都不生产,则利润均为0。如果政府不参与其中,那么谁领先一步就意味着谁将生产。如果已知对方开始生产,那么本国企业就不会生产(不生产的利润为0,生产的利润为-2单位)。如果政府参与其中,承诺如果本国企业从事生产将给予5单位的补贴,那么就整个地改变了竞争状况。这时不论外国企业是否生产,本国企业都会选择生产。已知本国企业必然生产,则外国企业必然不会选择生产。其最终结果是:外国企业退出了竞争,本国企业获得15单位的利润。从总体上看,本国净增10单位的利润,从而使国民福利增加。因此,政府补贴能够大大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增加本国企业的利润,并将外国企业可能获得的利益转移至

第十一章 国际劳动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第十一章国际劳动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格瓦蒂(J. N. Bhagwati)认为,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三者的国际流动中,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最困难的,特别是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如移民。总的来说,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主要还是经济因素。因而,我们这里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效果。 第一节国际劳动流动的一般分析模型 给出如下条件: (1)假定劳动力的跨国移动没有非经济因素的限制,仅仅是由收入所决定的; (2)在封闭条件下,各个国家的劳动力收入由本国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决定;于是,不同的国家内部将存在不同的工资水平; (3)开放以后,为追求较高的收入水平,劳动力将由收入较低的地区流向收入较高的地区; (4)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移民的流动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各个国家的工资水平达到趋同。 (5)从福利角度讲,劳动移入国将获得较廉价的劳动,从而扩大其生产规模;劳动移出国则获得移民的工资汇款;对于移民来说,他们将获得更高的工资水平。 则根据上述这些条件,我们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是劳动输出国(B 国),一是劳动输入国(A国)。劳动力从输出国进入输入国会引起两国劳动市场上劳动供求均衡发生变化,从而劳动力的价格或工资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导致一种新的劳动供求均衡的形成。我们可用下图对此加以描述。 W W W m W0 W 102 (a)(b)

上图给出了两国劳动力供给变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其中图(a)表示甲国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图(b)表示乙国劳动力的供求变动状况。 在图(a)中,横轴表示甲国劳动力的供求数量,纵轴表示劳动力的价格,S 表示劳动力的供给曲线,D表示对劳动力需求曲线。在封闭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供求均衡点为A,此时均衡价格(工资)为OW0,均衡的劳力供求量为OM0。 图(b)表示乙国劳动力市场。在封闭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为D曲线与Sr+Sm曲线的交点A',此时均衡价格为OW'0,表示每小时工资水平,而均衡的供求量为OM'0。显然两国的工资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如果劳动力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那么这种工资水平上的差异很自然地成为劳动力流动的推动力。乙国的劳动力就要流向甲国,我们假设这种情况可以成为现实,那么甲国大量的劳动力流入就会引起其劳力市场上供求的不平衡。与原有的情况比,劳动力的供应显然大于需求了,这就迫使劳动力的价格下降,假设降至W m点,此时甲国原有劳动力的供应从OM0减少到OM1,在工资水平下降的情况下,需求量增加到OM2,供求之间有M1M2量的差别,这一缺口由移入的劳动力来补充。在此情况下,甲国本国的工人供应者剩余减少了a部分,而甲国的雇主或劳动力的需求者剩余增加了a+b部分。 在乙国的市场上,劳动力的移出使其国内劳动力的供应量减少了,在图(b)中,表示为劳动力的供应曲线从Sr+Sm移到S,劳力供应量的减少使国内劳力的供求发生了变化,劳力的国内供应量由原来的Om o'减少到OM1',在新的均衡价格OW m'下,乙国国内劳力的供应量由原来的OM o' 增加到OM2',但国内只需要OM1',这样就出一了解M1'M2' 的供求缺口,这一供大于求的量正好移居甲国,这一移出量又恰好等于甲国国内供不应求的数量,即M1M2=M1'M2',结果在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情况下,A国和B国的劳动力市场都达到了新的均衡状态。在B国劳动力市场上留在B 国的工人所得利益(供应者剩余)为c,移出的工人的利益d+e。 第二节国际劳动流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要素所有者提供要素目的在于取得要素报酬(或收益)。根据劳动力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原则,国际劳动流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国际化流动能够实现更多的劳动所得或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劳动者存在某种关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工资率差别的预期。另外,劳动流动过程中的风险、成本以及政策法规制度以及国际经济周期、国际直接投资等因素,也是影响国际劳动流动的重要因素。 一、国际工资率差异 劳动是劳动者赖以谋生的手段,劳动者总是期望自己付出的劳动能够得到更多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1_ 11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形状、递增原因、含义) 1)含义: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产生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有产量组合。 2)模型:两种产品——X、Y; 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劳动L 3)递增原因: 2、机会成本: 1)含义: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2)表达式:-△dY/△dX 3)解释: A)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生产点由a向b运动时,对应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B)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不变。生产X和Y的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自焚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个部门完全吸收,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 3、社会无差异曲线 1)含义: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2)性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不相交、凸向原点、负斜率 3)用途: a) 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均衡消费点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 b)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曲线越高,福利越高。 4、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市场出清

2)消费均衡点唯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处生产者利润达到最大化,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生产等于消费,市场出清。 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A)含义:分别为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 B)推导:P21 C)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消费水平以及相对价格 5、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平衡 2)国际均衡价格为过剩供给曲线与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 1、起因: 1)生产技术差异 2)要素禀赋差异 3)要素禀赋差异 4)要素禀赋差异 5)要素禀赋差异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模型 1、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A、绝对优势 含义: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B、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问题

1.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2.什么是理性人? 第二章经济的运行模式和GDP 1. 什么是GDP? 2. GDP由那四部分组成? 3. GDP的组成说明了什么? 4. 人均GDP说明了什么? 4. 什么是PPP? 思考题: 1. 你认为用PPP和市场汇率计算的中国的GDP,哪一种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 2. 为什么巨无霸指数也可以用来比较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水平? 第三章市场问题 1. 市场的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2. 市场为什么可以用价格来调动资源? 3.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有效率? 4. 竞争的市场为什么比垄断的市场有效率? 思考题: 1.为什么需求和价格是反相关的?

2.为什么供给和价格是正相关的? 第四章企业的组织模式 1. 企业有哪几种基本的组织模式? 2. 什么是有限责任制? 3. 什么是无限责任制? 4. 公司以什么组织方式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第五章失业、通胀和财政政策 1.失业的定义是什么? 2.经济学是从什么角度考虑失业问题的? 3.失业和GDP有什么连带关系? 4.什么是隐性失业? 5.通胀的定义的什么? 6.什么是CPI? 7.什么是PPI? 8.从CPI和PPI的变化看可以看出什么? 9.发生通胀的原因是什么? 10.什么是财政政策? 11.政府为什么可以用财政开支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第六章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

1.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2.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什么? 3.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4.商业银行为什么具有货币放大功能? 第七章投资学原理 1.什么是投资? 2.直接和间接投资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说教育是重要的投资行为? 4.政府的那些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投资? 5.直接和间接投资分别通过哪些方式影响宏观经济?第八章国际直接投资 1.FDI和FII分别表示什么? 2.FDI有哪两种形式? 3.FDI对资本流入国的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4.FDI对资本流出国的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上述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 第九章跨国公司 1.为什么说并购是跨国公司扩张的主要途径? 2.什么是协议收购?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萨尔瓦多、杨冰译)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多米尼克.萨尔瓦多(著) P16页练习题 6.(1)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税率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下降。 (2)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进口关税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出口量将会下降。 7.(1)一国政府如何能消除或减少预算赤字? 答: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来消除或者减少预算赤字。(2)一个国家如何能消除或减少贸易逆差? 答:一个国家要消除或减少其贸易逆差的方式有:对进口商品增税、补贴出口,借如更多的国外债券、减少借出外国债券,降低该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8.(1)国际经济关系与地区经济关系有何区别? 答:在国际经济关系下,国家通常限制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不同的语言、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同样也阻碍了它们在国际间的流动,此外,国际收支会在各种货币收据和付款中流通。 而在地区经济关系下,就关税和进行相同的货币而言,区际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没有面临这样的限制因素,它们经常是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下,在类似的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下进行的,这就与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2)它们在哪方面相似? 答:国际经济关系和地区经济关系的相似点:两者都跨越了空间距离,事实上,它们都是在远距离贸易下的产物,把经济看待成在一个进行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空间中的单一点,这也是从经济学的复位空间将它们区分。 1

国际经济学试题-精选稿(教师用-含部分答案)-

国际经济学精选习题集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划分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B) A.国际商品流动 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C.国际收支平衡 D.国际人员流动 3.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易度看,流动最容易的是(B)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二、判断分析题 1.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分支科学。 √。大部分国际经济学应用了宏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无差异曲线、需求曲线、企业产量按照确定等,但是国际经济学理论本身也获得了许多理论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学研究又推动了一般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 第2章比较优势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2.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3.绝对成本学说是比较成本学说的(C)。 A.同一形式 B.发展形式 C.特殊形式 D.理论形式

4.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5.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计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6.根据比较成本说,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创造大量贸易顺差 B.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在国内生产 C.本国比贸易伙伴国强大 D.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 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8.如果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进行贸易,则( B )。 A.大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大部分利益 B.小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大部分利益 C.贸易将仅使小国收益 D.贸易将仅使大国收益 9.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一种主张(A)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国家干预 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 10.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C)。 A 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9版教材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Organization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The Gains from Trade The Pattern of Trade How Much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s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and Money ?Chapter Overview The i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o provide both an overview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o provide a guide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It is relatively easy for an instructor to motivate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The front pages of newspapers, the covers of magazines, and the lead reports on television news broadcasts heral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U.S. econom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s interdependence may also be recogniz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purchases of imports of all sorts of goods, their personal observ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dislocat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ir experience through travel abroad.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ene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many key events that shape ou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recent history, these events includ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ramatic ap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followed by its rapid depreci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the 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 of the 1980s and the Mexican crisis in late 1994; and the increased pressures for industry protection against foreign competition broadly voic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more vocally espous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90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began in East Asia in 1997 and spread to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and the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Europe highlighted the way in which various national economies are linked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se connections. These global linkages have been highlighted yet again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protests at global economic meetings and a rising wave of protectionist rhetoric have highlighted opposition to globalization. The text material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context in which such events occur. ? 2012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ddison-Wesley

国际经济学重点1~11章

国际经济学重点1~11章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形状、递增原因、含义) 1)含义: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产生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有产量组合。2)模型:两种产品——X、Y; 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劳动L 3)递增原因: 2、机会成本: 1)含义: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2)表达式:-△dY/△dX 3)解释: A)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生产点由a向b运动时,对应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B)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不变。生产X和Y的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自焚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个部门完全吸收,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 3、社会无差异曲线 1)含义: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2)性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不相交、凸向原点、负斜率 3)用途: a) 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均衡消费点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 b)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曲线越高,福利越高。 4、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市场出清 2)消费均衡点唯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处生产者利润达到最大化,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生产等于消费,市场出清。 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A)含义:分别为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 B)推导:P21 C)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消费水平以及相对价格 5、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平衡 2)国际均衡价格为过剩供给曲线与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 1、起因: 1)生产技术差异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第七章

Chapter 7 International Factor Movements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ffers in its essential analytical framework? (a)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b) I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 (c)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e) Intern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 Answer: B 2. The slope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easures (a) the physical increase in output as country grows. (b) the dollar-value increase in output as a country grows. (c) the increase in number of workers as immigration proceeds. (d)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e)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Answer: D 3. International free labor mobility will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a) increase total world output. (b) i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everyone. (c) i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workers everywhere. (d) i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landlords (or capital owners) everywhere. (e) None of the above. Answer: E 4. If the world attained a perfect Heckscher-Ohlin model equilibrium with trade, then (a) w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b) w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wish to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c) w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have no desire to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d) workers in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would wish to migrate to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e) workers in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would migrate to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Answer: C

完整版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十版重点笔记

《国际经济学》(第10版)保罗·R·克鲁格曼 重点笔记 第三章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1.机会成本:利用一定资源或时间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之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他指出,国际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该理论被称为李嘉图模型。 3.单一要素经济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a):生产率的倒数,用来表示劳动生产率。L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它所能生产的产品也是有限的,因此就存在着产品替代的问题:多生产一种产品就意味着要牺牲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一个经济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显示了其固定数量资源所能生产的商品的最大数量。 本国资源对产出的限制:aQ + aQ ≤ L WLWLCC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横轴商品的机会成本)奶酪的机会成本k= - a /a = (a – /a )Q ,Q = L/a LWCLCLWLCWLW相对价格与供给而劳奶酪和葡萄酒的供给是由劳动力的流向决定的,简化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等工资率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奶酪部门每小时的动力总会流向工资比较高的部门。 /a。,葡萄酒部门每小时的工资率等于小时内创造的价值P/aP于一个工人在1LWWCLC < /P时,奶酪部门的工资率就比较高,该国会专业化生产奶酪;当 > a/aP当P /P WLC CLWWC/a = aP /P/aa时,葡萄酒部门的工资率就比较高,该国会专业化生产葡萄酒;当LWCLC LC WLW时,该国会生产奶酪和葡萄酒两种产品。该国价格与生产之间关系的关键命题:当一个国家的奶酪的相对价格高于它的机会成本时,就专门生产奶酪;当奶酪的相对价格低于它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就专门生产葡萄酒。a = /P如: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它们的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P LC CW /a LW 4.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我们就说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绝对优势 **aaaa < < 和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如:LWLCLCLW ****/a/ aaaa/aa/a本国在生产奶酪上具有比较优势:或 < < LW LCLW LCLCLCLW LW **/a/aaa,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为。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本国奶酪的相对价格为LW LWLCLC将奶酪从本国运到外国或将葡萄酒一旦进行国际贸易,因为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比本国高,外国将出口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