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虫夏草等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等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等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等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等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

摘要:文章论述了药用真菌深层发酵研究进展,包括目前药用真菌深层发酵培养方法、药用真菌液体发酵产物主要用途、菌种的优化、发酵产物的分析测定。

目录

1 药用真菌发酵培养方法

2 药用真菌液体发酵产物主要用途

3 菌种的优化

4 发酵产物的分析测定

5 总结

关键词:药用真菌液体发酵

随着生活水平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对许多药用真菌产品需求的增大,传统的药用真菌栽培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对药用真菌产品的需求,液体发酵技术在药用苗上的应用便应运而生。液体发酵技术是在抗生素工业发展起来后才运用到药用真菌发酵中的。其优点是可以进行工业化连续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发酵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药用真菌在液体发酵过程中,除菌丝或孢子会大量增殖外,还会在发酵液中产生多糖、多肽、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甾醇、酶、核酸、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及具有抗生素作用的各种化合物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分别对心血管、肝脏、神经系统、肾脏、性器官等人体器官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并有抗癌、抗炎、抗菌、抗衰老、抗溃疡等功效。在液体发酵领域内,研究人员正在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改进发酵过程的条件,促进发酵过程朝向提高目的产物的方向进行,提高产物品质,降低发酵成本,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小的目标。

1 药用真菌发酵培养方法

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生产工艺流程沿用了传统的发酵生产工艺,即试管斜面菌种→一级摇瓶种→二级种→三级种→发酵罐。有关培养基配方方面的研究包括碳源、氮源碳氮比、pH值、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生长因子、增粘剂等;有关发酵过程中参数控制的研究包括接种量、温度、搅拌速度、空气流量、糖含量、pH值、纯度、活力、菌丝形状、发酵罐中菌丝体个数和重量等。在这些方面,人们对不同药用真菌的深层发酵进行了研究。

1.1 灵芝

改变灵芝液体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其最适温度、摇瓶装量、转速、培养初始pH分别为25℃、100~120 ml/500 ml三角瓶、120~150 rpm、4.5~5.0,适宜的碳、氮源分别是玉米粉、黄豆饼粉,最适浓度分别为3% 、2.5%。研究还发现摇瓶培养过程中菌丝球直径在0.85~0.9mm时,菌丝体得率最高。pH值在灵芝深层发酵中对灵芝胞外多糖形成有影响,当起始pH 为5.5时,有利于胞外多糖的形成,发酵过程中控制pH 4.0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大。另外,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改变发酵条件,筛选出灵芝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3.6% 、蛋白胨0.4% 、pH 6.0、酵母膏0.2% 、KH2PO4 0.1% 、MgSO4?7H2O 0.05% 、VitB1 0.005% ,每升发酵液产干菌丝体15.6 g,粗多糖0.75g。

1.2 冬虫夏草

分离纯化后的野生蛹虫草划斜面菌种,经液体培养获得的菌球,可在米饭培养基上成功地培育出子实体。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蛹虫草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为:玉米粉4%,黄豆粉0.6%,酵母汁0.3% ,K2HPO4 0.05% ,MgSO4 0.05% ,接种量

3% ,pH5.5。在25℃培养144 h,胞外多糖产量可达1.83g/L。试验中发现碳源因子对多糖产量影响极显著,C/N(碳氮比)高,有利于次生代谢物的积累。

近年来,应用生物技术发酵工程,进行了冬虫夏草发酵生产,其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 ,蛋白胨0.7% ,玉米浆0.5% ,酵母粉0.5% ,CaCO3 0.15% ,KH2PO40.15% ,pH 自然,培养的虫草菌丝体含甘露醇3.36% ,与天然的冬虫夏草成分相似,用于代替野生冬虫夏草,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野生冬虫夏草的供应不足的状态。

1.3 茯苓

茯苓液体发酵的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0 g,酵母浸膏3.9 g,蛋白胨5.1g,K2HPO4 1g,MgSO4?7H2O 0.5 g,水1L。茯苓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摇瓶装量60 ml(250 ml三角瓶),转速150r/min,培养基初始pH 值5.5,液体菌种菌龄2d,液体菌种接种量6%,摇瓶培养时间7d。

1.4灰树花

灰树花液体深层培养最适宜的碳源为豆粉+麸皮,氮源为蛋白胨、牛肉膏,pH5.3~6.0,通气量为1:(1.0~1.4)。发酵液起始pH为8最适宜,终止pH为3.5,菌丝最适宜生长的pH为5.0。为确定灰树花深层发酵的工艺条件,掌握温度、pH、通气量、培养基粘度、菌龄及接种量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经过试验得知,QF培养基,25℃,pH4.5,装量60ml/500ml三角瓶,转速100r/min,接种量≥l2% ,种子培养基中加0.4% 的CMC,可提高菌丝量。培养基添加生长促进剂板栗壳煮汁后,菌丝的增产率达140%。为进一步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重复利用第一次发酵后的菌丝体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当总糖浓度一定时补料可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补糖最佳时机为发酵84小时后补加葡萄糖,使发酵液浓度达5% ,可使胞外多糖产量最高达1.3g/L。菌丝体回收利用次数以2次为宜。

1.5蜜环菌

试验中改变蜜环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浓度,通过测定生长菌丝干重,获得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未脱脂蚕蛹粉1.5%,豆饼粉1.5%,蔗糖2.0%,乙醇1.0%。蜜环菌摇瓶液体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6℃、盛液量为140ml/500ml三角瓶、摇瓶转速为150r/min、培养基起始pH5.5。发酵条件为:温度26~28℃,搅拌转速200r/min,空气压力40-50kPa,V(发酵罐):V(无菌空气/min):1:0.4,4~5d为最佳发酵时间。结果显示菌体生物量受氮源影响明显。以廉价易得的农作物产品红薯粉作为碳源菌丝,得率为15.4L,NH4CI作为氮源菌丝,得率为13.8 L。研究发现液体摇瓶培养过程中,产生色素和香味物质的多少与培养基的碳、氮源种类有关。研究还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10%~30%(V/V)的泥炭水解液对蜜环菌的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振荡培养形成球型菌丝体,静置液体培养有利于菌索形成。

1.6 金耳

研究表明,金耳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蔗糖3%,酵母膏0.1% ,KH2PO4 0.1% ,MgSO4 0.05%;培养基最佳初始pH值、250ml三角瓶装量、接种量、菌龄分别是3.5、80ml、10% 和120h;用10L 发酵罐发酵时,菌龄是影响菌丝产量的关键因子,其次是温度和接种量,通风量的影响最小,培养的最佳条件是菌龄144h、28℃、接种量10%、通风量2.5L/min。

2 药用真菌液体发酵产物主要用途

2.1 作为液体菌种

利用深层发酵工艺生产药用真菌菌种,生产条件稳定.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菌丝体生长均匀一致、菌龄整齐、周期短、流程快、产量高。把液体菌种接入固体培养料时,又具有流程快、易分散、萌发快、发菌点多等特点。目前已经对黑木耳、香菇、灵芝、竹荪、羊肚菌等药用真菌进行了实验,并用于生产实践。

2.2 用于药品、保健品生产

利用发酵技术获得的菌丝体的营养成分和特殊成分的含量以及疗效和保健功效等均和子实体有相似,有些特殊成分的含量还远远高于子实体。日前,市场已有许多这类药物出售,如:安络痛片、香云片、是芝片、蜜环菌片等,都是用液体发酵方式获得菌丝体成分制成。

2.3 提取利用代谢产物

药用真菌液体深层发酵物可以提取如多糖、多肽、生物碱、萜类化台物、甾醇、苷类、酚类、酶、核酸,氨基酸、维生素、Mn-SOD、具抗生素作用的化合物以及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例如尚德静(1996)采用灵芝、金针菇、香菇和猴头菌深层发酵的方法.利用药用真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产生的纤维素醣、果胶酶、蛋白酶对花粉壁进行生化处理,最终使花粉破壁,破壁率达70% -80% 以上。

3 菌种的优化

为了提高液体深层发酵的水平,获得更多有效产物,除了探索最佳的培养条件外,菌种的优化也是一个关键。在选育优良菌种时,通常使用方法有:

3.1紫外诱变技术

以灰树花为例,用灰树花Gr 980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连续诱变,经分离纯化、驯化等方法,以斜面生长速度和液体摇瓶发酵产多糖总量为监测指标,筛选出一株遗传上相对稳定的适应液体培养的灰树花菌株--GrUV 04,该菌株在综合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菌体丰满纯白。驯化后在液体培养基中发酵生长力强,生物量达1.97% ,发酵多糖总量达216mg/100 ml。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129.1% 和75.6%。对灵芝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和精筛,选出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原始菌株的新品种,经过10代的PDA培养基及摇瓶试验和多次3吨罐的中试试验,表明所得的诱变株确实在产量及多糖含量上超过原来菌株,从小试、中试的结果看该菌株的性状比较稳定。如罗立新等采用紫外线对灵芝菌进行了诱变处理,选育到一株高产菌株,其产菌体量和产胞外粗多糖量,分别比原菌株提高了21.3%和30.6%。

3.2 原生质体融合及基因工程技术

由于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开展较晚,尤其是大型药用真菌,目前人们对其的遗传背景和基因的表达调控尚不清,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及基因工程等技术对大型药用真菌进行基因改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薛平海等对灰树花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液体摇瓶振荡培养7 d的菌丝,以0.6M的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采用浓度为2 %的真菌溶壁酶,在pH5.5、30℃条件下酶解5h,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可达6.6×10个/ml,并所得原生质体在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式中均实现了再生。

4 发酵产物的分析测定

随着药用真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发展,对发酵产物的分析测定方法也不断提高。

如:在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灵芝有效成分的定性分析中,选用甲苯-乙酸乙酯~乙酸(12:14:0.5)为展开剂,以硫酸一甲醇(1:1)为显色剂,通过硅胶薄层层析法由灵芝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三种四环三萜酸,并测定了这三种物质的紫外光谱。在云芝菌丝体提取物云芝糖肽中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及分子量测定中采用了快速、分辨率高和重现性好的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在对天然和发酵培养冬虫夏草中的腺苷、尿苷、鸟苷等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的测定中采用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5 总结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药用真菌食品、营养品,保健品、药品或其它生物制品将是药用真菌产业开发的新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药用真菌发酵研究中应当注意:a.加强优良菌种的选育工作,这是直接关系到液体深层发酵产物量、有效成分含量及有效性;b.加强发酵液优先成分分析,由于发酵产物成分含量复杂,不易把握其药用机理,不利于临床的进一步研究;c.积极改进和完善发酵设备及发酵技术;d.确定标准的发酵产物分析手段,采用现代化学方法,丰富质量鉴定内涵。

参考文献

[1]徐锦堂主编.中国药用真菌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35

[2]洪震等.食用药用苗实验技术厦发酵生产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3]朱戎等.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中药材第26卷第1期2003年1月:55-57

[4]崔战利等发酵技术在食(药)用菌上的应用概况中国林副特产NO2:33-34

[5]张颖等液体发酵蜜环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菌体多糖的分离.食用菌,2001.23(2):7

[6]汪维云,等.灰树花液体深层培养-1-艺研究.生物工程学报.1999.15.(3):378

[7]李刚.发酵灵芝菌粉和灵芝子实体中灵芝多糖含量的比较,中国食用菌,2000.19(1):35

[8]宋爱荣,等.pH对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中国食用菌,1999.18(3):29

[9]裘娟萍,等.灰树花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微生物学通报,2001.28(3):33

[10]李羿等.茯苓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Mar.2OO5,Vo1.28.No1:52-55

[11] 潘继红.灵芝液体培养营养需求的探讨.食用菌学报,1997,4(1):31一43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11-18. [5] Depoortere I,Thijs T,van Assche G,et al.D ose2depen2 de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11on con2 tractile properties in rabbit2,4,62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colitis[J].J Pharmacol Exp Ther,2000,294(3): 983-990. [6] Thielemans L,Depoortere I,Assche G V,et al.Dem on2 stration of a functional m otilin receptor in TE671cells from human cerebellum[J].Brain Res,2001,895(1/2): 119-128. [7] Alcalde AI,Plaza M A,Marco R,et al.S tudy of the bind2 ing of m otilin to the membranes of enterocytes from rabbit jejunum[J].Peptides,1996,17(7):1237-1241. [8] P oitras P,M iller P,Dickner M,et al.Heterogeneity of m otilin receptor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the rabbit [J].Peptides,1996,17(4):701-707. [9] Satoh M,Sakai T,Sano I,et al.E M574,an erythromycin derivative,is a potent m otilin receptor ag onist in human gastric antrum[J].J Pharmacol Exp Ther,1994,271 (1):574-579. [10] Depoortere I,Peeters T L,Vantrappen G,et al.Develop2 ment of m otilin receptors and of m otilin2and erythromycin2 induced contractility in rabbits[J].Gastroenterology, 1990,99(3):652-658. [11] Lebenthal A,Lebenthal E.The ontogeny of the small in2 testinal epithelium[J].J Parenter Enteral Nutr,1999,23 (5Suppl):S3-S6. [12] Depoortere I,Peeters T L.T ransduction mechanism of m otilin and m otilides in rabbit duodenal sm ooth muscle[J]. Regul Pept,1995,55(3):227-235. [13] He X D,G oyal RK.Inhibitory junction potentials in the m ouse pyloric sphincter:roles of ATP,VIP and NO[J]. Gastroenterology,1995,108(4):A975. [14] P orter A J,Wattchow DA,Brookers S J,et al.The neuro2 chemical coding and projections of circular muscle m otor neurons in the human colon[J].Gastroenterology,1997, 113(6):1916-1923. [15] Clark M J,Wright T,Bertrand PP,et al.Erythromycin derivatives ABT229and G M611act on m otilin receptors in the rabbit duodenum[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1999,26(3):242-245. [16] Pasricha P.Identifying the m otilin receptor:science,seren2 dipity,or sim ply business[J]?Gastroenterology,1999, 117(6):1502-1504.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盛春泉,季海涛综述 张万年审校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摘要: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主要是发现了一些新的作用靶点和新的先导化合物。本文综述了作用于真菌细胞壁、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抑制鞘脂生物合成和电子转移抑制剂四类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971(2001)0620347205 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艾滋病的流行以及放射治疗和器官移植的广泛进行,真菌病尤其是深部真菌病发病率大幅上升[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真菌细胞膜脂质合成的药物(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和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52氟胞嘧啶)。然而,两性霉素B由于具有肾毒性而大大限制其应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虽然毒性较小,但  收稿日期:2001205208是它们易产生耐药性而使治疗指数大为降低;52氟胞嘧啶也存在着抗菌谱窄、复发率高等问题;而特比萘芬对深部真菌感染无效。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开发出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抗真菌药物。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一些新的作用途径、作用靶点被发现,并有数个具有开发前景的化合物进入了临床研究。本文就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作一综述。 1 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真菌药物 以真菌细胞壁为靶点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是

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深层培养

中图分类号:Q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篇号:1007-2764(2003)04-0012-04 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深层培养 陆幼兰 (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 510308) 摘 要:本文研究了冬虫夏草的深层培养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工艺流程及所需的设备,并比较了天然冬虫夏草与此方法培养的菌丝成份。采用深层培养虫草菌丝体能大批量生产虫草菌丝体,其分离出的物质有效成份与天然冬虫夏草的成份相同,二者的药理、药效极其相似,能保证筛选用药的物质来源,缓解虫草资源的紧张状况。 关键词:冬虫夏草;深层培养;提取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利用真菌进行酿酒的技术,并发现许多真菌不仅可以食用,味道鲜美,而且还可以入药,虫草的发现和利用最具代表性。虫草具有明显的滋补作用,传说中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考古学家从殷代末期和秦朝的文物中发现贵族死者的随葬品内有口含的刻有蝉浮雕的青玉平板状饰品,以及一些有僵蚕图案的佩带。根据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后人详细的考证,认为这些饰品很可能是古人用来祈福余荫的信物,蝉在当时是指一种可药用的真菌蝉草(corclgceps sobolifera)的寄主,僵蚕则是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寄主,可见我国古人对菌与虫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 虫草菌绝大多数寄生在昆虫体内。虫草菌生活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周期性,多见于春、秋两季,一般分布在高山绝顶和雪线上,或较为寒冷的北方地区,热带地区有时偶有虫草踪迹。虫草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幅度大,可以寄生的昆虫种类较多,其寄生的昆虫大部分以植物的叶、根为食,所以在森林和草甸中虫草发生最多。由于分布广泛,虫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四川称冬虫夏草为虫草,而云南称虫草,甘肃称冬虫草,西藏称雅杂滚卜,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有把冬虫夏草叫做春虫夏草,等等。 虫草是一类珍贵药材,我国古代就对它的药用价值有深刻的认识。吴仪洛所著《本草从新》指出,冬虫夏草具有“保肺益肾,止血化淤”的药用功效。由于各类虫草(特别是冬虫夏草)的滋补治疗效果显著,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便干脆把虫草类的药用归之为“能治百虚百损”一句话。 现代研究表明,虫草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和其它经济价值,虫草中含有丰富的虫草酸、虫草素及各收稿日期:2003-8-16 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扩张气管、镇静、抗各类细菌、降血压的功效。近年来,美、日本等国相继报道虫草具有提高人体抑止肿瘤能力,能加强人体排异作用。解放后我国也对食用菌和虫草的人工引种、驯化、栽培、遗传、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 目前我国虫草培养大部分是人工栽培培养,由于受地理环境、气侯、水土及虫草品种等各方面的自然条件影响,虫草的质量和产量极不稳定,难于实现规模产业化。采用深层发酵生产虫草菌丝体,一方面很容易从培养液中分离和提取出各种有效成份物质,提取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等有用物质和具有抗癌作用的冬虫夏草素及多种氨基酸,大批量生产虫草菌丝体;另一方面利用5t~10t甚至更大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能够提高产量,保证筛选用药的物质来源,缓解虫草资源的紧张状况。本文研究了虫草的深层发酵方法,发现此方法培养的虫草成品与虫草菌丝体均含有相同的物质成份,同时二者的药理、药效也极其相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材料 1.1 冬虫夏草[corelyceps sinsensis (bers) sacc]:采自甘肃甘南草原。 虫夏草的组织分离采用组织分离法,即采用直接切取虫草的子座部分或菌核部分的一小块组织,经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由虫草体上转移到培养基上。切取组织1mm左右,组织切取过大会增加染菌的机会,组织切取过小,一方面在表面消毒过程中易将该组织杀死,另一方面也相应地延长了虫草菌种的生长时间。 工序:取春夏之交的新鲜冬虫夏草的子座→0.1%L汞液表面消毒5min→无菌水反复冲洗→无菌条件 12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 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和肯定。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药品生产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大力开展药用真菌的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1 药用真菌的发展史 真菌类药物的药用历史悠久,在我国远古时代,对其就有了较深的了解。古代对真菌入药应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用某一种真菌的子实体、菌核入药,现称为药用真菌,始见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00年左右。明代的《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用真菌包括木耳、香菇、马勃等大约20余种;清代又增加冬虫夏草与银耳,到本世纪60年代药用真菌总数达到30余种。另一类是经一种或者多种真菌在各种培养基质上自然发酵形成各种曲、酒入药,共约10种,可以称为真菌药物,例如唐代《药性论》记载“神曲”,清代《纲目拾遗》记载的“酒酿”也有300年历史。但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历经1900余年,药用真菌有名可查的也仅有40种左右,其中有些已经失传。 从人工栽培的历史看,中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在历代本草农书中可以看到药用真菌栽培技术的有关记载。如中药“八珍”之一的茯苓,其栽培起源于南北朝;中国人工栽培香菇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对于灵芝、黑木耳等药用真菌栽培在一些古籍中也都有记载。这都是华夏祖先对人类的贡献。 2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的意义 2.1 药用真菌在医药中的应用 药用真菌在中国现代医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草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药用真菌的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近年来已经陆续发掘出一些新品。但目前大量用于医疗临床的只有几十种,在中国加入WTO,医药行业面临十分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大力进行药用真菌的研究开发,为中国医药行业尽快地提供尽可能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药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药用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药用真菌是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保健食品。其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及其他许多保健功能已经收到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市场以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猴头、蜜环菌等药用真菌及其多糖等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为热销。 2.3 药用真菌在药理临床的应用 2.3.1 抗肿瘤上的应用 药用真菌以抗肿瘤为特色。在已经研究的品种中,多数具有抗肿瘤活性,这在当今抗癌药缺乏、疗效不明显而且副作用大的医药界,药用真菌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类真菌代谢产物

(整理)药用昆虫简介

药用昆虫简介: 《神农本草经》(公元前100-200年)——21种; 《本草纲目》(1590年)——73种; 《中国药用动物志》——78种; 冬虫夏草、蚂蚁——鼎突多刺蚁、僵蚕、斑蝥地鳖虫、胡蜂、蜜蜂、牛虻、桑螵蛸(螳螂卵)、屎壳郎、黄粉虫、叩头甲等。 另外,其他节肢动物还有: 蝎子、蜈蚣、蜘蛛 冬虫夏草 概况: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主产于我国青海、西藏、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生的高寒地带、雪山草原。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寄主:昆虫、蜘蛛及其它生物。全世界已报道的虫草有400多种,我国已记录68种。 广义的冬虫夏草: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复合体通称为冬虫夏草。 狭义的冬虫夏草: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山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aley) Saecardo(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菌属Cordyceps)寄生于高山草

甸土中的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传统上对将冬虫夏草依产地分为: 炉草:产于西康的巴塘和里塘(现属于四川省)一带,以打箭炉(现在的康定)为集散地,品质最好; 灌草:产于四川松番一带,以灌县为集散地,品质次之; 滇草:产于康南滇西一带,以昆明为集散地,品质较次。 现在药材市场多以产地分,如:青冬虫草、川冬虫草、藏冬虫草等。 寄主蝙蝠蛾种类及形态 蝙蝠蛾科Hepialidae幼虫。已报道的有28种。 蝠蛾属Hepialus有23种: 虫草蝙蝠蛾H. armoricanus Oberthur、 康定蝠蛾H. kangdinegnsis Chu et Wang、 斜脉蝠蛾H. oblifurcus Chu et Wang 类蝠蛾属Hepialiscus 3种: 丫纹类蝠蛾H.sylvinus Linnaeus、 尼泊尔类蝠蛾H.nepalensis Walker、 黄类蝠蛾H.flavus Chu et Wang。 二岔蝠蛾属Forkalus1种: 西藏二岔蝠蛾F.xizangensis Chu et Wang。 双栉蝠蛾属Bipectilus1种: 云南双栉蝠蛾B.yunnanensis Chu et Wang。 其中以虫草蝙蝠蛾为主要寄主,产生的冬虫夏草质量最优。 虫草蝙蝠蛾的形态特征 ? 成虫雌虫体长14.6~15.4毫米,雄虫体长14.2~14.5毫米,全身密被金黄色细长毛,前翅灰褐色上有多条黑色横线和黑白斑。触角丝状,无下唇须,前足胫节有胫刺。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_刘正印

文章编号:1001-8689(2006)02-0069-03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Advances in antifungal agents 刘正印 王爱霞 Liu Zheng -y in and Wang Ai-x ia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100730) (P eking U nio n M edical Co llege Ho spit al,Chinese A cademy of M 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0) 摘要: 近20多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骨髓和脏器的移植、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艾滋病发病率的增加、各种导管的介入和真菌检测技术的提高,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曲霉感染逐渐增多。北京协和医院报道在四个不同年代败血症血培养的结果显示,1994~1995年真菌发生率为8.1%;2000年为6.7%。20年149例真菌感染的分析显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已有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耐两性霉素B 的曲霉存在。因此需要新的抗真菌药物。目前即将推出和已上市的新药有:多烯类的制霉菌素脂质体、两性霉素B 脂质体剂型A mBisome 、两性霉素B 脂质体复合物A belect 、两性霉素B 胶样分散体Amphot ec 、伊曲康唑口服液和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和口服片剂以及卡泊芬净注射剂。各种新药均有其特点与不良反应,但总的是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将会对侵性真菌感染提供有力的治疗措施,真菌感染的治疗前景将会有进一步的改观。 关键词: 抗真菌药; 多烯类; 三唑类; 棘白菌素类中图分类号:R978.5 文献标识码:A 第十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作者简介:刘正印,男,生于1966年,硕士,副主任医师。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骨髓器官移植的开展、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曲霉病等系统性真菌感染逐渐增多。资料显示,上述人群中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约为11%~40%,病死率为40%[1~3] 。北京协和医院四个不同年代败血症培养的结果显示,1994~1995年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高达8.1%[4];2000年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达6.7%。20年149例真菌感染的分析显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5]。去氧胆酸两性霉素B(AMB)作为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广谱抗真菌药已成为治疗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临床上已经发现有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耐两性霉素B 的曲霉存在,因此近年来一些新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三唑类、棘白菌素类以及毒性较小的两性霉素B 衍生制剂不断出现,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6] 。 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药物现共有多烯类(两性霉素B 及其衍生物)、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嘧啶类(如氟胞嘧啶)、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等。第一个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由于毒性大而逐渐被停用;1959年两性霉素B 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和80年代分别研究出氟胞嘧啶和酮康唑,随着氟胞嘧啶的 临床应用很快出现对氟胞嘧啶耐药现象,而酮康唑的毒性也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20世纪90年代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由于疗效确定且不良反应较少,迅速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自1990年至今的14年中,先后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的不同剂型[包括两性霉素B 脂质体(L -AM B )、两性霉素B 胶体分散体(ABCD)、两性霉素B 脂质复合物(ABLC)],卡泊芬净(caspo fungin)及伏立康唑等。不久还有其它更多的药物将应用于临床如普沙康唑(po saco nazo le)、拉夫康唑(r av uconazole )、制霉菌素脂质体(lipo som al nystatin ,nystatin LF,商品名:Nyotran)以及micafung in (FK-463)这些药物不但毒副作用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两性霉素B 效果还好[6]。1 多烯类药物 (1)制霉菌素脂质体 制霉菌素属多烯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新型隐球菌、念珠菌属、曲霉等均有良好作用,经皮肤黏膜用药不吸收,口服几乎全部自粪便排出对深部真菌感染无治疗作用,注射用药肾毒性大。临床上仅限于局部治疗口咽部、胃肠道及阴道真菌感染。Aronex 公司将游离制霉菌素包裹在多层脂质中,研制出注射用制霉菌素脂质体(lipo som alny statin ,Ny s- ? 69?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年2月第31卷第2期

虫草菌丝体发酵的研究进展

虫草菌丝体发酵的研究进展 摘要:虫草具有良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国内外对于虫草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天然虫草生长环境特殊,产量有限,近年来的过度采挖严重降低了虫草的产量,破坏了产地的生态环境。人们希望通过掌握虫草的人工栽培和液体发酵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虫草深层发酵条件、发酵产品活性成分和发酵功能用途的研究。 关键字:虫草发酵条件活性成分 虫草的子实体、菌核及菌丝体中都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虫草多糖、胆甾醇、真菌甾醇、麦角甾醇、腺嘌呤核苷、腺嘌呤、尿嘧啶、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硬脂酸、软脂酸、D-甘露醇、维生素、有机酸和微量元素。但是野生虫草资源短缺,人工栽培周期长、成本高,而利用虫草深层发酵生产虫草替代品,既可有效保护虫草这一珍贵资源,又不受气候、地理环境和虫草寄生条件严格的限制,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生产出的替代品如菌丝体其成分和药效也与天然虫草相似。现在许多科研人员和生产厂家正在从人工培养着手,利用液体深层培养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虫草菌丝希望能解决虫草大规模人工栽培的缺点,以求得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虫草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虫草菌有几十种,其中以蛹虫草菌和冬虫夏草菌在生产栽培上最为常用。国内对虫草胞外多糖、虫草素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因为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但是针对不同的发酵条件,虫草的多糖含量、虫草素含量和生物量等指标都有较大不同。蛹虫草作为虫生真菌,一般认为动物蛋白对其菌丝体生长发育更为有利,但温鲁等(2008)研究发现植物蛋白豆粕和豆粉也适合蛹虫草的生长发育,现在大多数研究都是以蛋白胨作为氮源。但是,王菊凤等(2009)认为不管是植物蛋白还是动物蛋白,都应该有一定的适宜浓度,她发现1% 低浓度的氮能促进菌丝体的生长,也有利于多糖的合成,随着氮浓度的增高,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的含量也随之降低。 王菊凤等(2009)发现在6%的碳源和1%的氮源以及25℃的条件下,能获得蛹虫草的最大生物量以及总多糖和胞外多糖的最大产量;碳源为6%、氮源为1%、温度为22℃时,胞内多糖的产量达到最高。廖春丽等(2009)在优化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基时使用蔗糖2.00%,蛋白胨1.50%,KH2PO40.05%,酵母粉0.20%,硫酸镁0.01%,在pH值6.8,温度28℃时蛹虫草胞外多糖得率为19.4 g/L。 对于蛹虫草菌丝体的最佳生长条件,赵雪梅等(2008)通过实验证明泰山蛹虫草菌丝体液体发酵中最佳碳氮比在3.0到4.0之间;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玉米粉3.0%、葡萄糖1.5%、黄豆粉1.0%、酵母膏0.8%,菌丝体的最大生长量平均在1.29g/100ml。 针对虫草素最优发酵条件的研究,郑婷婷(2004)发现蛹虫草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10%(v/v),发酵初始pH7.0,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96 h。扩大培养后,测得菌丝体中虫草素的含量为51.785 mg/100g,虫草精多糖含量为1.92 g/100g。 文庭池等(2009)认为腺苷作为虫草菌素的直接前体,腺嘌呤能有效地提高虫草菌素产量,它能迅速有效的被蛹虫草吸收与利用。刘艳芳(2010)的研究也认为腺嘌呤和腺苷均可以明显提高虫草素的产量,两种化合物在虫草素的合成中发挥的作用基本相同,而且细胞吸收利用腺嘌呤的速度比利用腺苷的速度快,在同样的添加浓度下,腺嘌呤比腺苷更有利于虫草素的合成,在培养基中加入0.5g/L的腺嘌呤可使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提高约30%。 刘小莉等(2008)通过实验发现蛹虫草菌株能适应较宽的pH值范围,在pH值2~11

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姓名:专业:学号: 摘要:冬虫夏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名贵药材,与鹿茸、人参并称为中药三宝,素有“软黄金”之称。冬虫夏草因其重要的保健及较强的药理作用,冬虫夏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保护肾脏、抗疲劳、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的文献报道加以综述。并对其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综述 前言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千,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症[1]。现代研究证明冬虫夏草以其调节阴阳、肺肾双补之特性,补而不峻、温而不火之优势,广泛应用于免疫、心血管、呼吸、泌尿生殖消化等疾病的治疗。现将近几年该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化学成分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主要富含虫草素、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其中虫草富含虫草素约为百分之七,脂肪约为百分之八、碳水化合物约为百分之二十九,蛋白质约为百分之二十到百

分之二十五,而其中脂肪中约百分之八十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冬虫夏草还含有各种有机酸,大概有十二种,如十六烷酸、十五烷酸、油酸、硬脂酸、软脂酸等。虫草体内的微量元素还很多,大概有三十多种,如钙、铁、锌、硒等。其次冬虫夏草还是多糖类,大概含有糖类百分之二十八,其中主要有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最后还有许多冬虫夏草其他的化学成分,如二十一烷粗纤维素等。还有一些化学成分暂时未被医学界所发现。 2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 2.1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常服用冬虫夏草会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巨噬细朡的免疫活性同样会得到增强。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研究证明,冬虫夏草不仅对人体有免疫作用,并且在皮肤或器官移植中具有抑制排异反应的作用[2]。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冬虫夏草的水提液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百分率【3】;其水提物和醇提物均能使小鼠的胸腺缩小,并且可使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状态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和脾细胞免疫溶血活性提高,对体液免疫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细胞免疫方面,冬虫夏草的免疫调节功能表现为:其醇提物可使小鼠脾脏 T 淋巴细胞增殖,并提高T 辅助细胞的比例;还可激活巨噬细胞的活性等。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是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张传开等研究发现较小剂量的冬虫夏草(CS)和中国拟青霉(PS )对正常小鼠的 DTH 反应无明显影响,但较大剂量时均能将环磷酰胺(Cy)诱导的小鼠DTH 过高或过低模型调节到正

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 肉苁蓉2-3g、姬松茸提取物1.5g、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发酵虫草菌粉Cs-4)1.0g 药材安全性用量 肉苁蓉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管花肉苁蓉水提物 MTD > 20g/kg,属 无毒物; 3 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管花肉苁蓉水提物无 致突变作用; 90 天喂养试验未见样品对大鼠有明显毒副作用; 管花肉苁蓉水提物有较好的安全性。(张娟, 卿德刚, 孙宇,等. 管花肉苁蓉水提物安全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21(4):413-414.) 1、经口灌胃给予小鼠0.067g/kg·bw、0.133g/kg·bw、0.400g/kg·bw (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 剂量的 5、10、30 倍),灌胃体积0.2m L/10g·bw,能显著提高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 NK 细胞活性、抗体生产细胞数,各剂量对小鼠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单核—巨噬细 胞碳廓清能力、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提 示管花肉苁蓉复方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卿德刚, 张娟, 孙宇,等. 管花肉苁蓉复方制剂 增强免疫力的研究[J]. 新疆中医药, 2014, 32(3):62-64.) 2、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管花肉苁蓉提取物最大耐受剂量(MT D)>10g/kg·bw,属实际无毒物;3项遗传毒性试验 (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表明该样品无致突变作用;致畸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无致畸作 用。管花肉苁蓉提取物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开 发。(张娟, 卿德刚, 贾晓光,等. 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安全性评价 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5(7):870-873.) 2、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以0.75、1.50、4.50rng/kgBW3个剂量组的肉苁蓉汤茶及纯净水(对 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8d后,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脾琳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抗体生成 细胞、血清溶血素滴度、碳廊清、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NK细胞活性(LD日法)7项实验, 测定免疫指标。结果:肉苁蓉汤茶具有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作用,能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 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但对其余检测指标无明显作用。结论:肉苁蓉汤茶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作用。(谢岚, 李文立, 陆彦. 肉苁蓉汤茶增强免疫力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5):412-414.) 3、以最大给药剂量( 20 000 mg/kg 体重) 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 性试验,未见小鼠有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 验及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3 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 鼠 30 d 喂养试验结果显示,动物总增重、总进食量、食物利用 率、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4、肉苁蓉能够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进行调节。灌胃给药肉苁蓉水煎液提取物125μg/kg,发现肉 苁蓉能够激活巨噬细胞产生IL-1细胞因子,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2、活化NK细 胞、使T淋巴细胞增殖及提高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的表达,表明肉苁蓉可以提高机 体细胞免疫功能。(沈敬华,五种中药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2006, 12(2):57)0.11*125=13.75*60=0.825mg,2.06ml,0.5g肉苁蓉

冬虫夏草开发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冬虫夏草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由于其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对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其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冬虫夏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发展趋势 Advanc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rdyceps sinensis Abstract:Cordyceps sinensis is a rare medicinal fungus,due to its unique medicinal value and become a research focus of many countrie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ordyceps sinensis, pharmacology,medicinal value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search. Key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Trend of development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e]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ur)的幼虫上所形成的子座与幼虫僵体的复合体干燥而得。在世界上仅分布在我国四川、青海、西藏、甘肃、云南等省,是中国特产的名贵药材。该药始载于《本草从新》。味甘、性温;归肾、肺经;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之效。用于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病后体虚或自汗畏寒等症;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现代医学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高血脂和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 1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 近几年来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冬虫夏草及其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化学成分大致可分为多糖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类、脂类、核苷类、甘露醇、麦角甾醇类、微量元素等。

虫草多糖

虫草多糖 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虫草多糖,虫草多糖是由甘露糖、虫草素、腺苷、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精、葡萄糖、岩藻糖组成的多聚糖。实验证明,虫草多糖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升高白细胞,临床已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另外冬虫夏草还用于治肺结核、气短喘咳、阳痿、梦遗、自汗盗汗、腰膝酸痛,同时有降血糖作用。 虫草多糖为白色粉末,无异味,易溶于水,多糖的化学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多糖与蒽酮试剂反应为蓝绿色,与苯酚?硫酸试剂反应为桔红色,与α?萘酚试剂反应为紫红色。但虫草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与有机溶剂。有报道天然虫草及虫草菌丝体中所含有的虫草多糖具有广泛药理作用。近年来资源日益衰竭,人们尝试培养冬虫夏草菌丝体作天然虫草的替代,已经获得不同程度的认可。国家一类新药虫草菌粉,系采用从天然冬虫夏草中分离出虫草菌种,人工培养液体发酵和固体培养制成。虫草多糖是虫草体内含量最丰富、最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大量医学实验证实,虫草多糖可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可使肾上腺重量、血浆皮质醇、醛固酮及肾上腺内胆固醇含量增加,有促进肾上腺的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并具有抗肿瘤、抗辐射、降血糖和脂蛋白、止咳、化痰、润肺和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此外,虫草多糖还能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外周血管,降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虫草多糖来源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从天然虫草子实体中提取;②从人工培养虫草子实体中提取;③从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但是虫草菌丝体中所含有的虫草多糖是人工种植的提取物,医药疗效远不及野生冬虫夏草。 前人曾有诗云:“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 间物理信难穷。”其实,虫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继而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引其营养,萌发菌丝。当虫草蝙蝠蛾的幼虫食到有虫草真菌的叶子时也会成为虫草。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这就是“冬虫”。幼虫虽死,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这就是“夏草”。虫草这时发育得最饱满,体内有效成份最高,是采集的最好季节。青海,云南省迪庆、怒江州是中国虫草的主要产地之一。虫草分很多种,分别有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藿克虫草、蛹虫草、武夷山虫草、龙洞虫草、张家界虫草、大塔顶虫草、多壳虫草、柔柄虫草、下垂虫草、江西虫草、四川虫草、尖头虫草、巴恩虫草、贵州虫草、赤水虫草、革翅目虫草、拟布班克虫草、珊瑚虫草、娄山虫草、鼠尾虫草、绿核虫草、泽地虫草、茂兰虫草、布氏虫草、高雄山虫草[淡黄蛹虫草]、球头虫草、金龟子虫草、螳螂虫草、沫蝉虫草、柄壳虫草、拟茂兰虫草、细虫草[黑锤虫草]、发丝虫草、金针虫虫草、日本虫草、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广谱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的大量应用,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剧增等,使真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大,其中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0倍。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研究者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进行了化学及药理研究,至今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研究范围从单味中药发展到复方,研究和探索抗真菌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为发现和研制抗真菌药物提供有利的线索和理论依据。目前中药抗真菌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有水煎剂,乙醇、乙醚、稀醋酸等的浸出制剂。另外研究中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方法很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管碟法、固体培养基法、纸片抑菌法、平皿稀释法以及平板打孔扩散法等,它们通常只用于对中药的抑菌活性作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常用二倍稀释法。本文就近年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字中草药抗真菌研究 1、不同形式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1.1单味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 近百年来,人们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王理达等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MTT法测定了黄柏等13种生药醇提物的抗真菌作用,发现黄柏、丁香、乌梅等有强烈抑制真菌活性。宫毓静等采用体外半固体药基法对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进行筛选,发现牡丹皮、土槿皮等22种中药对一种或几种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纪丽莲[证明野菊花、艾叶等8种菊科中草药有抗霉菌活性。王昊、付爱

华[5~6]发现茵陈、黄精、白头翁等中药对浅部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尹秀芝报道苍术浸出液致真菌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结构破坏。屠鹏飞测定龙血竭对多种真菌的MIC在18.8~750μg/ml,其作用靶位是真菌的细胞壁。刘小琴等发现紫苏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侯幼红等[10]发现飞龙掌血等药性苦寒的中药表现出类似几丁质酶和刀豆蛋白A的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体外粘附作用.何进测定了大蒜油的抗真菌活性(MIC为6.25~50μg/ml),认为其作用机理为延长真菌生长的迟缓期。付爱华等发现东北刺人参挥发油、藿香精油等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皮肤癣菌及烟曲霉等18种深部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杜青云报道姜黄挥发油对动物皮肤藓菌感染模型的有效率达87.5%。夏忠弟、方芳等]采用同位素标记和电镜证实山苍籽油乳剂干扰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和细胞壁的合成。 1.2中草药复方的抗真菌作用 中草药抗真菌的机理复杂,有些方剂中的单味药并无明显的抗真菌活性,但复方却呈现一定疗效。邱莹等在对中药祛屑洗药抗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中发现,中药复方制剂(桑白皮、鱼腥草、川椒、皂角、硼砂、红花及其混合液体)的MIC值最低为312.5ms/L,而其他单味中药制剂的MIC值除鱼腥草外均在 600ms/L以上。纳猛等用藿香、香薷、茵陈、土槿皮和石榴皮5味中药组成复方洗剂,该复方水煎剂稀释到40%(v/v),10%(v/v)和5%(v/v)时能够完全杀灭不同的表皮真菌。隋芝芹等取足癣患者损伤处皮屑培养,加入苦甘洗剂(由苦参、当归各30g,白藓皮、枯矾各20g,甘草40g组成),絮状表皮癣菌菌落明显减少或不出现。郭建辉Ⅲ1发现癣净散(地肤子、土荆皮、白藓皮、苦参、金银花、夏枯草、丁香)对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具有较强的

四种人工冬虫夏草制剂说明及比较

附一:至灵胶囊药品说明书(旧版) 批准文号:(93)晋卫药准字12-085 冬虫夏草(Cordyceps)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Cordycepssisensis (Berk) Sacc)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昆虫幼虫的复合体,是我国传统名贵野生药材中的一种真菌类生药。历来本草记载,它具有补虚损、益精气、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等功效。古代医家称为治疗“诸虚百损至灵上品”并视为高级平温型滋补药品。由于药效上乘,药源稀少,价格昂贵,所以限制使用。 至灵胶囊是从采自川藏高原4000 米以上灌丛草甸中的新鲜冬虫夏草分离出的一种真菌,经纯化,培养和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制成的菌丝体。内含虫草菌素、虫草多糖、麦角甾醇、甘露醇和十九种氨基酸,以及锌、锰、钙等多种微量元素,与天然冬虫夏草在化学成份、实验药理和临床疗效等方面十分相似,可与天然冬虫夏草相媲美,故取名“至灵胶囊”。 本品能提高肿瘤放、化疗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迟发性变态反应,避免放、化疗对病人免疫抑制,防止肿瘤病人在放、化疗期间的白细胞下降并对白细胞下降者有提升作用。改善病人眠食减少,乏力出汗等虚弱症状。 本品具补虚损、益肾保精的功效,有助于填补脏腑阴常不足,调节失调的阴阳,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有明显疗效。对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肾动脉硬化)症,可使肾功能、血脂、尿蛋白得到改善,胆固醇降低。浮肿、心悸气短、腹胀、尿少等症状明显好转。 本品能有效地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因单胺氧化酶活性随年龄增长而加强,造成机体的生物化学损害,也是造成衰老的原因之一。本品可改善中老年人单胺氧化酶系统,调节机体各种功能,同时丰富的微量元素可改善骨质疏松、智力、记忆力衰退症状,延缓衰老,增加寿命。 本品有显著扩张支气管作用。通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提高免疫机能消除痰咳喘炎,故对劳咳痰血、肺结核及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本品对男女更年期出现的神经及内分泌腺功能紊乱等综合症有良好作用,使疲乏、面部潮红、心悸失眠、头晕头痛、腰肢酸痛、面部和下肢浮肿、性欲消失等症状明显改善。 本品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性腺功能,对命门火衰、精气虚寒所致的阳萎滑精有明显改善作用,使滑精次数减少、阳萎消除,性欲恢复。对原发性不孕症也有较好效果。本品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炎、肝硬化也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本品无任何副作用,男女老少均可服用,对中老年人服用尤佳。不仅可作治疗药品,还可作为病愈康复、预防疾病、日常保健的一种免疫滋补保健品。 成份:每粒内含至灵菌丝(冬虫夏草菌丝)250mg。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3 次,每次2~4 粒或遵医嘱,2~3 个月为一疗程。 附二:百令胶囊使用说明书(旧版)

微生物学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微生物学》 主讲教师:李明春、吴卫辉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例如噬菌体展示技术,病毒载体等) 2. 近年来重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特征和病毒复制、致病机制(如埃博拉出血热、 中东呼吸综合征等) 3. CRISPR-Cas9技术综述(来源,机制,应用) 4. 细菌耐药遗传水平机制 5. 微生物遗传物质水平转移方式和机制 6.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7.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8.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保护中的作用 9. 人体肠道微生物分类、功能研究进展 10. 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11. 微生物作为模式系统揭示生命过程的优势 12. 试述未来微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13. 从细胞形态结构及一些重要结构的化学成分组成等方面分析细菌、古生菌及真 核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进化关系 14. 微生物营养及代谢的多样性对微生物生存能力的影响 15. 极端微生物对生命起源和生命极限的启示 16. 你认为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微生物学家及其成就 17. 微生物学中的独特技术及对发展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18.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19. 微生物在自然界碳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 20. 生物固氮的原理、意义及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