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人类心理的实质、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兴奋产生的原理及传导特点、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方式。

第一节人类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人的心理是人脑在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

自然现实、人造现实、社会现实、机体状态

三、反映是心理存在的形式

四、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人类的脑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心理。但是有了人类的脑而脱离了人类的生活实践,同样也不可能有人类的心理,如:狼孩。因此,关于人类心理活动的研究可以从行为和生理学两个角度来进行。

第二节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神经细胞的活动来实现的。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组成的。因而,把神经纤维分为两类: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二、神经兴奋及其传导

(一)神经兴奋

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安静的状态转为较为活动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神经兴奋。

神经兴奋表现为一系列的可逆的电位变化:

静息状态去极化复极

一次去极化和一次复极,标志着受刺激的局部神经发生一次兴奋,这一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二)神经兴奋的传导

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纤维受刺激的局部就出现电位变化,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由于未受刺激的部位仍然是膜内为负,膜外为正,所以已兴奋的神经段和未兴奋的神经段存在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使邻近未兴奋的神经段膜内电位升高,膜外电位降低,即产生去极化。神经兴奋的传导也叫电传导,是生物电的传导。

三、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神经元之间没有细胞质相连,它们之间的联系只是靠彼此之间的接触——突触。突触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部位。

突触的结构

四、神经网络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构成了极端复杂的神经网络。具体来说,神经网络的基本联系方式主要有三种,它们是神经系统协调反射活动的基础。

五、神经系统

人体内的神经元数目极其庞大,它们通过突触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即神经系统。

(一)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共12对,大多由脑干发出,除迷走神经分布到胸腹腔内脏器官,其他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

脊神经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共31对,脊神经由脊髓前根和脊髓后根神经纤维混合而成。脊髓前根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纤维属感觉性,它们在椎间孔处混合外出。

植物性神经是由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构成。由于它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故又叫内脏神经。同时也由于这种神经所控制的心跳、呼吸等活动往往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因而也有人称其为自主神经。(但现代研究证明,人通过特殊训练,可以控制内脏的活动,所以称其为自主神经是不恰当的)

(二)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是由许多神经元聚集而形成的柱状结构,它上接延髓,下端变为细丝。按脊神经的出入,也可以把脊髓分为相应的31节,31对脊神经就是由不同的脊髓发出的。其功能如下:

脊髓是脑与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具有传导功能

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第三节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一、大脑的结构

(一)大脑的外部结构

(二)大脑的内部结构

二、大脑皮质的分区和机能

1909年,布鲁德曼(Brodmann)根据皮质细胞的类型及其纤维的疏密把大脑皮质分为52个区,并用数字给与表示。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按照功能的不同,目前一般都将大脑皮质分为几个大的功能区。

(一)感觉区;(二)运动区;(三)语言区;(四)联合区

三、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看来,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语言功能方面的不对称性

(二)在信息加工方面的不对称性

(三)在情绪方面的不对称性

(四)性格特征与左右脑半球的活动相关

四、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

生物电是指细胞、组织在有效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它可以沿着神经纤维不断传播。

第四节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动物进行系统的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就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二)反射弧和反射环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成为反射弧,它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人的活动是复杂的,并非一次就能完成。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效应器发生活动后反射并不就此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动作又构成一种新的刺激,再引起一定的神经过程,返回传入到中枢,产生下一个效应活动。这种效应过程的返回传入叫做反馈。

反馈使得反射的神经结构不单是一种弧形结构,而应是一种环形结构,因此反射弧可以改造发展为“反射环”

在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中,感受器是一种生物换能器,它可以把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并加以传导。

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相互诱导规律等。(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

分析和综合是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

大脑皮质系统性功能的表现

(四)两种信号系统

在条件反射中,条件刺激成了无条件刺激的信号,因而,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信号的

活动。由条件反射组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也叫信号系统。

巴甫洛夫将客观环境中所有的刺激分成两种不同的信号刺激物,即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与此相应,条件反射系统中也存在两种信号系统,即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两者协同作用,使人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新发展

(一)安诺欣的机能系统理论

(二)别林斯坦的运动感觉修正原则

(三)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理论

第五节内分泌系统和神经—体液调节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机构,除神经系统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系统,就是内分泌系统。

由于内分泌系统一般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因而,也就形成了神经—体液调节一、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由分散在全身各处的内分泌腺和一些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它是通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华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进行调节的一种重要的整合机制。它对人体的调节与神经系统也有所不同:

内分泌系统:作用范围广、速度缓慢、效果持久

神经系统:作用范围有限、精确的高、速度快、效果显著

二、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系统对机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调节作用有两条途径:

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各器官的活动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各器官的活动,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的两种方式: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直接支配内分泌腺的活动;通过下丘脑先影响脑垂体的活动,再由脑垂体分泌各种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以上两种方式都最终影响效应器官的活动。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心理的实质。

2.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神经兴奋产生的原理及其传导特点。

3.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哪些?

4.简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5.简述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及其新发展。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神经元的概念、结构、功能与种类,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与结构,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和环形通路,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的概念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关系;掌握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联系,能正确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熟悉中枢神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掌握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的概念并且能正确进行区分;掌握扩散和集中与相互诱导(正诱导、负诱导)的概念并能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区分;能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纲内容与重点】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它们的具体功能均有不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所组成: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为神经系统提供能量。树突较短,负责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比树突长,也称神经纤维。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通常,通过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按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运动柙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问,起联络作用,是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的神经元。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 理机制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中间神经。 (2)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4.神经冲动的传递 (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练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神经冲动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在细胞间主要是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交感神经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额叶_;_顶叶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抑制。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相邻性,相倚性。 12、在心理学上,当一个反应的概率由在其之前的事件决定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应答性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自古以来,人类就希望知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由于人会做梦,能够梦到早已去世的亲人.因此有人认为,人的灵魂相肉体是互相分离的,人死以后,灵魂会跑到另一个世界中去。由于人的心脏和人的生命的存亡有直接关系,人在高兴或悲伤时,心脏都有特殊的反应,因此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也有一些人由于看到脑的损伤,会引起某些认知功能的丧失,因而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终于认识到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这个认识是得来不易的。近30年来,由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电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许多崭新的认识,这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章将简要介绍脑和神经系统的最一般的知识。首先介绍神经系统的进化,特别是脑的进化。进化的观点是研究脑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了解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对揭示心理的种系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介绍神经元的构造和神经兴奋传递的特点。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或神经回路。再次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脑是进化阶梯上最后出现的脑组织,是各种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本体。本章还介绍了各种不同的脑学说,特别是当代影响最大的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学说。最后介绍内分泌系统及其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第一节神经系统脑的进化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这样一块复杂的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后,进化的观念已深入到不同学科的研究中。人脑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从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到脊椎动物复杂的神经系统,再到高度复杂的人脑,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研究脑的进化,不仅对揭示人脑的秘密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了解脑与心理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将概述神经系统与脑的进化,包括神经系统的发生、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和高等脊推动物的神经系统等。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 根据科学家的推算,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在地球形成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温度很高,一切元素都呈现气体状态。后来温度下降了,才有了岩石、水和大气等无机物。大约又过了十几亿年,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生物,即生命现象。生命出现以后,又不断发展和分化,大约在几亿年前、产生了动物和植物的分化。动物出现以后,又不断地进化,开始是无脊椎动物,后来是低等脊椎动物.再到高等脊推动物。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神经系统,以后又产生了脑,这就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图2—1)。一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它是一团形态不固定的原生质。胞体向不同方向伸出长短不同的突起、叫伪足。变形虫虽然很简单,但能对外界多种刺激作出反应,如趋向有利刺激(食物),避开有害刺激(玻璃丝);饱食以后不再对食物发生反应等。 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而是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机能。不过,在变形虫身上可以看到其结构的初步分化,即有内浆和外浆之分。外桨在身体表面,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内浆在身体里面,负责体内的功能。外浆与内浆的分化是动物神经系统产生的前奏。

智慧树心理学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2018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864年 B. 1879年 C. 1903年 D. 1920年 正确答案:1879年 2.【单选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特 B. 韦伯 C. 费希纳 D. 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特 3.【单选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 思维 B. 脑电 C. 心理 D. 情绪 正确答案:心理 4.【多选题】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 需要、动机、意志 B. 能力和人格 C.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D. 情绪和情感 正确答案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能力和人格###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情感 5.【多选题】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1913年产生的 B.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 C. 行为主义 D. 积极心理学 正确答案是:1913年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在心理过程或部动力系统。 A. 需要 B. 动机 C. 意志 D. 情绪 正确答案:动机 2.【单选题】()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 安全的需要 B. 爱与归属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 3.【单选题】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 A.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 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 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 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正确答案: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4.【多选题】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满足()。 A. 效价高 B. 效价低 C. 期望值高 D. 期望值低 正确答案:效价高###期望值高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神经系统的进化 1、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无脊椎动物“发头现象”;脑的产生脊椎动物管状神经系统 3、脑进化的特点 脑的相对大小变化 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 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4、脑的进化为人类文化的产生奠定物质基础;脑的变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 二、神经元的构造和神经兴奋传递的特点 1、神经元 含义 作用 组成 胞体 树突(头部):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尾部):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形态 突起数目: 单级、双极、多级细胞 功能: 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连接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 (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2、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 为神经元生长提供线路 形成绝缘层,使得快速传递 输送营养 清除过多的神经递质 3、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冲动 含义(静息到活动) 分类 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借助神经递质 突触接触部分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4、神经回路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元连接方式 发散式 聚合式 环式连接 ?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外周神经系统: 将脑、脊髓与身体其他部分联系起来感觉链接运动链接自主链接传递感觉和运 动信息 ?脊神经31对 ?脑神经12对 ?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应付紧急情况) ?副交感神经(平衡抑制) ?两者具有拮抗性质 ?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脊髓 ?含义:低级部位 ?横切面“H”形的灰质;灰质的外面为白质 ?作用 ?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膝盖反射) ?脑干 ?延脑“生命中枢” ?桥脑传递信息;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 ?中脑“视听反射中枢” ?网状结构 ?上行系统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 ?下行系统肌肉紧张加强或减弱 ?间脑 ?丘脑“中继站” 除嗅觉外 ?下丘脑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小脑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哺乳动物以下没有) ?海马记忆 ?杏仁核情绪 ?扣带回注意 ?3、大脑结构和机能

心理学知识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单选) 1、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A)树突 2、自主神经由()组成。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丘脑是()。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4、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 (D)中央后回 5、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 (B)相互诱导 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B)感受性 7、"红花还得绿叶配"是说绿色背景上的红色看起来更红了,这种现象叫()。 (C)颜色对比 8、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 (C)线条透视 9、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 (C)内隐记忆 10、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的特点。 (C)间接性 11、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C)定势 12、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 (D)再造想象 13、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最主要的特点。 (A)意识 14、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5、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 (C)兴趣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C)两极对立 1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进行的划分叫()。 (C)情绪状态 18、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A)心境、激情、应激 19、和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 (A)受暗示性 20、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 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 ________ 的基础之上。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 .冯特 B .华生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________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 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知神经科学( A )13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D 、相关法 ( A )14 、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若研究者希望了解两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则应该选用 ________ 。 A 、相关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B )1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立关系的派别是 __________ 。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情绪情感过程(feeling process)及意志过程(will process),即常说的知、情、意。认知过程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的过程;意志过程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维持这些行为的内部动力。这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是统一的整体。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构成,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 (一)感知觉 1.概念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日常生活中,外界的许多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在我们的头脑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如感受到一定的温度,闻到某种气味,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等。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却十分重要。一切较高级的心理活动都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初源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人脑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常总与其过去经验联系在一起。单纯的感觉通常不存在,感觉一经产生,知觉也随之产生。 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离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不能产生感知觉。而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对

心理神经生理基础

第三节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与环境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平衡。 一、反射和反射弧 (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例如手遇火时即刻缩回,物体刺激眼睛角膜时产生眨眼,驾车时遇到红灯立即停车等都是反射活动。 (二)反射弧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典型的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再由传出神经把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做出反应。 任何复杂的反射活动都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每次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完成的单方向传导过程,而是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之间多次返回传递与联系的过程。以人的反射活动来说,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后,神经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再沿传出神经至效应器引发活动,此时反射活动并不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又作为新的刺激返回作用于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中枢的调节影响效应器的活动,再次引起神经兴奋并传向神经中枢,这个过程称为反馈联系(或称返回联系)。反馈联系具有两种作用:反馈信息产生并增强中枢神经活动的输出称为正反馈、抑制或减弱中枢神经活动的输出称为负反馈。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反馈作用将学习结果及时提供给学习者以增进学习效果。 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并非仅是反射弧,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环路,这样有机体的活动才能准确与完整。反射弧的神经兴奋传入通路有两条:特异性传入通路和非特异性传入通路。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指特定感受器与特定传导路径传递某种特定信息,并将神经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特定区域。非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指神经兴奋弥漫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使有机体处于清醒状态。反射弧的神经兴奋传出通道也有两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由大脑皮层调节和控制有机体精确、复杂的运动,锥体外系参与调节有机体的肌肉紧张与协调肌肉的运动等。 二、反射的类型 按照反射的不同发生方式,把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本能就是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防御反射等。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称为无条件刺激,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如狗吃肉会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射,其中“肉”是无条件刺激,“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应。针刺手,手即缩回,“针”是无条件刺激,“手缩回”是无条件反应。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内脏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 无条件反射对个体来说是不学而能的,其反射弧是与生俱来的固定的神经联系,主要由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部位实现,是个体生长与发育的先天基础,它对维持有机体的生存、延续种系繁衍具有重要意义,但人的无条件反射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由于无条件反射具有刻板的性质,使有机体不能适应极其复杂和频繁变化的现实情境。因此,有机体在客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 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 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C,E,G) A、感知过程 B、知觉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E、情感过程 F、行为过程 G、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 A、认知 B、能力 C、气质 D、情感 E、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D) A、理论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应用心理学 E、社会心理学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 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 A、社会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管理心理学 E、消费心理学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

第2章心理活动神经生理基础.

第2章心理活动神经生理基础 朱新秤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一、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也称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屮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主要右五种:食物反射、内肌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 非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低级中 枢,具特点是快速和不随意。 非条件反射主耍有五种:食物反射、内脏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等。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是何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的基木条件是, 无关的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这个过程为强化。要形成条件反射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耍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有两种左要类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如下: 食物(US) ---------- 唾液(UR) 铃声+ (致物)--------- 唾液 铃声(CS) ---------- 唾液(CR) 形成条件:无关刺激与IF?条件刺激在时间止的结合, 这个过程称之为强化。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就是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其生理机制是在在脑皮层建立fV吋神经联系的接通。

斯金纳的操作积极条件反射 实验工具: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H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0能得到强化形成的条件反射。它也依赖于强化过程。 强化:每次强化、定比间隔强化、定时间隔强化、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疋时间隔强化。 W种条件反射比较: 无条件刺激的明确性 实验中的『I市活动稗度 非条件应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屮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以强化刺激,经典条件反射刚好与之相反。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其基本过程屮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用。抑制可分为两大类: 1、非条件抑制 仃机体牛.來具令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插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外抑制:外界新颖刺激出现,使正在进行屮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外抑制是神经过程的同时性负诱导。 超限抑制是山相対过强的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超限抵制使人脑皮层的细胞免受超强刺激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而损伤,W此乂叫保护性抑制。超限抑制是神经过程的继时性负诱导。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 的基础之上。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 .冯特 B .华生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知神经科学( A )13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C )11、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功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结构主义 D、精神分析 ( C)12、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生理心理学 B、行为遗传学 C、进化心理学 D、认知神经科学 ( B )16、詹姆斯是学派的代表人物。 A. 结构主义 B. 功能主义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 D )26、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 A、韦特海默 B、华生 C、斯金纳 D、詹姆斯 ( C)27、认知心理学源于对心理学的反对: A、格式塔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构造主义 ( D)28、受调查者在应答时倾向于表现自己积极一面的程度称之为: A、观察者偏差 B、拟人化偏差 C、默许偏差 D、社会赞许性 ( B)29、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如果要全面深入探讨某一种非人为引起的现象,最合适的方法为: A、观察法 B、个案法 C、相关法 D、调查法 ( C)30、有研究者发现,冰淇林销量和犯罪率相关显著,这种相关实质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虚假相关 D、无相关 ( A)31、下列哪种学派反对内省法,主张客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方法来进行研究?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结构主义 D、精神分析 C)3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创立者: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 C)33、和机能主义相比,结构主义更关心意识经验的:。 A.方式 B. 原因 C. 内容 D. 具体场所 (B)34、心理学的实验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一节脑的进化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 (一)结构特点:有专门负责接受刺激的细胞,开始出现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分化出感觉细胞、运动细胞、神经细胞三类细胞。形成了网状神经系统,神经元之间没有突触联系,联系是原浆的,没有神经节和中枢。 1、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单细胞可执行感受器、神经系统、效应器多种功能。 功能特点:趋向有利刺激,避开有害刺激;对刺激有适应性的反应。 2、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如:水螅,海蛰,水母,多细胞

(二)功能特点: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神经元的兴奋不具方向性,而是向任何方向传导,刺激任何一点将引发全身性反应。 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一)环节动物:如,蚯蚓,身体有许多节构成,每个节体中央有一个神经节,由神经节发出的神经分布身体各部,将全身联合成一个整体。出现头部现象,为脑产生准备了条件。头神经节以后是纵贯身体的腹神经索,呈链状,称链状神经系统。 (二)节肢动物:如,昆虫。分三部分:头、胸、腹部,头部有敏锐的感受器,胸部有足、翅,形成三大神经节,头部神经节是脑的雏形,胸和腹部各有一个神经节,形成一条神经索,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三)功能特点:处于感觉阶段,有大量本能行为:①营生,②筑巢,③照顾后代,④种内交际。 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大约出现在5亿年以前,是动物进化史上一大进步。 (一)结构特点:左右对称;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尾部;体内有一根脊柱骨,称脊椎。脊柱骨内有一根神经管,称管状神经系统。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神经形状:链状,节状管状 位置:腹部背部 空间面积:实心(小)空心(大) 管状神经系统为脑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在脊椎动物神经管的前段,首先形成脑泡,随后分化成为相对独立的5个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鱼脑两半球在形成中;两栖动物的前脑已经发展成为两半球;爬行动物开始出现大脑皮层。

最新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1 第一章 2 一、单项选择题: 3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 ________ 的基础之上。 4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5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6 A .冯特 B .华生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7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8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9 代表 10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 代表 11 12 (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13 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________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14 15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16 心理学流派是。 17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18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19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 20 21 理学 22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23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24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25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26 27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28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29 30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31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32 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33 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34 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35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36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37 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38 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 39 40 知神经科学

视觉神经生理

概论 1、视神经分段:眼内段(最短)、眶内段(最长),管内段,颅内段。 2、3种技术可记录信号: a)细胞外记录:单个或一群细胞 b)细胞内记录:膜电位变化 c)膜片钳记录:离子通道 3、膜电位: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通常由于细胞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造成。 4、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的膜电位内负外正,约-70mV 5、电突触:在突触前神经元(神经末端)与突触后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电紧张耦联,突触前 产生的活动电流一部分向突触后流入,使兴奋性发生变化,这种型的突触称为电突触。 6、化学突触 7、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神经生物学从离子通道、细胞、突触、神经回路等水平探 索视觉神经系统中视觉信号的形成和传递机制。视觉的神经机制包括视觉的视网膜机制和中枢机制。视觉信息在视觉系统中的传递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进行的,可运用临床视觉电生理学,包括ERG、EOG、VEP检测临床病人综合电位变化。 8、视觉信号传导通路的四级神经元: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外侧膝状体。 视觉的视网膜机制 1、视网膜神经元的分类: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 神经节细胞。(丛间细胞) 2、按性质,神经元的电信号可分为:分级电位和动作电位。 3、分级电位:分级电位是视网膜中传输信号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时程较慢,其幅度 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即以调幅的方式编码信息。产生于光感受器和神经元的树突。分级电位随传播距离而逐渐衰减,因此其主要功能是在短距离内传输信号。 4、动作电位:即通常所谓的神经冲动,或称峰电位。若因刺激或其他因素,神经细胞 膜去极化达到一个临界的水平,则产生瞬变的动作电位,并沿其轴突传导。其特点是全或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