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专】-理论力学复习题

土木工程【专】-理论力学复习题

土木工程【专】-理论力学复习题
土木工程【专】-理论力学复习题

理论力学【专科】

一、单选题

1、某空间力系,若各力作用线均通过某一固定点,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式的最大数目为( A )个。

A. 3

B. 4

C. 5

D. 6

E. 2 2、已知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某瞬时速度为υx = x = 2 m/s ,瞬时加速度为a x = x = -2 m/s 2,则1 s 以后点的速度大小( D )。

A. 等于零

B. 等于-2 m/s

C. 等于-4 m/s

D. 无法确定

3、如下图所示,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A )。

A. 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B.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

C.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D. 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

4、边长为L 的均质正方形平板,位于竖直平面内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下图所示。若给平板一微小扰动,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倾倒,则平板在倾倒过程中,其质心点C 的运动轨迹是( D )。

附图3.3

A. 半径为L /2的圆弧

B. 抛物线

C. 椭圆曲线

D. 竖直线

5.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 ,弹簧的刚度为k ,原长为L o ,静伸长为et δ,如以弹簧原长末端为坐标原点、轴Ox 铅直向下,则重物的运动微分方程为(A)。

① kx mg x m -= ② kx x m = ③ kx x

m -= ④ kx mg x m +=

6、已知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某瞬时速度为υx = x = 2 m/s,瞬时加速度为a x = x= -2 m/s2,则1 s以后点的速度大小( D )。

A. 等于零

B. 等于-2 m/s

C. 等于-4 m/s

D. 无法确定

7、一物块重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摩擦角?max = 20°,若力F作用于摩擦角之外,

且已知力F = P,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 30°,则物体( A)。(注:物块不会翻倒)

A. 能保持静

B. 不能保持静止

C. 处于临界状态

D. P与F的值较小时能保持静止,否则不能

附图3.3

8、在下图所示机构中,杆O1A∥O2B,杆O2C∥O3D,且O1A = 200 mm,O2C = 400 mm,CM= MD= 300 mm,若杆AO1以角速度ω=3 rad/s匀速转动,则点D的速度的大小为cm/s,点M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则横线上正确的是( C)。

A. 60 cm/s2 120 cm/s2

B. 120 cm/s2 60 cm/s2

C. 120 cm/s2150 cm/s2

D. 120 cm/s2 360 cm/s2

二、填空题

1、如下图所示,置于竖直面内的均质正方形薄板重P = 100 kN,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 0. 5,欲使薄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A处的力F的最大值应为__35.4 kN ____。

2、如下图所示正立方体,各边长为a ,四个力F 1,F 2,F 3,F 4大小皆等于F ,分别作用在相应的边上。则此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是__力螺旋,力的大小为2F ,力偶的大小为aF ______。

3、如图所示,已知物块B 按φsin b a s +=运动、且t ωφ=(其中a 、b 、ω均为常量),

杆长L 。若取小球A 为动点,物体B 为动坐标,则牵连速度υe = b ωcos ωt ,相对速度υr = L ω (方向均须由图表示)。

4、如下图所示,已知A (1,0,1),B (0,1,2)(长度单位为m),F 。则力F 对x

轴的矩为____–1 kN ·m _,对y 轴的矩为____–2 kN ·m __,对z 轴的矩为_____1 kN ·m ___。

5、如下图所示,为了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系统B 处约束力,需将支座B 解除,代之以适当的约束力,则A 、D 两点虚位移之比值为δr B ∶δr D = __ 4∶3_,P = 50 N ,则B 处约束力的大小为__37.5 N __。

6、平面力系如下图所示,已知F 1 = F 2 = F 3 = F 4 = F ,则:

(1) 力系合力的大小为__ F R ______;

(2) 力系合力作用线距点O 的距离为___ d =

)

12

a -_____;

7、如下图所示,矩形板(重量不计)用六根直杆固定在地面上(各杆重均不计),杆端均为光滑球铰链。在点A 作用一竖直力P ,则其中内力为零的杆是__杆1、3、5______。

8、如下图所示,已知物块A 重100 kN ,物块B 重25 kN ,物块A 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2,端铰处摩擦不计。则物块A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___15 kN _____。

9、均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 ,绕z 轴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别为ω、α,如下图所

示。则此杆上各点惯性力向点A 简化得:主矢的大小是;主矩的大小

是____21

3

ml α____。

三、计算题

1、已知圆轮以匀角速度ω在水平面上做纯滚动,轮轴半径为r ;圆轮半径R = ,AB = l =

2r ,BC = r 。在下图所示位置时,ω = 2 rad/s ,OA 水平,杆BC 竖直。试求该瞬时:

(1)杆AB 和杆BC 的角速度;

(2)杆AB 的角加速度。

解 (1) 求杆AB 和杆BC 的角速度。

如附图1.19(a)所示,D 和P 分别为轮O 和杆AB 的速度瞬心,由几何关系不难得

∠ADO =∠BAP =∠APB =∠BAC =30°

AD = BP = AB = 2r , AP 根据计算速度(或角速度)的速度瞬心法,有

A A

B v AD AP AP ωω=== · rad/s

B AB B

C v BP BC BC ωω=

== · rad/s 转向如附图(a)所示。

附图

(2) 求杆AB 的角加速度。

以点A 为基点,点B 为动点,作加速度图(见附图1.19(b))。由计算加速度(或角加速度)的基点法,有

n n B B A BA BA ττ

+=++a a a a a

将式①向铅垂方向投影,得

n n B BA a a =cos60°+r BA a cos30°

故 cos60

cos30n n B BA BA a a a τ

-=

cos602cos30n n

BA

B BA AB a a a a AB r τ-==

将2

163

n B BC a r r ω==

,2

8

23

n BA AB a r r ω==代入式②解得

cos6042cos30n n

BA

B BA AB

a a a a AB r τ-===

rad/s 2(↙

)

2、如下图所示,物块重为P ,与接触面间的摩擦角为?m ,斜面倾角为θ。试问:

(1)β等于多大时向上拉动物块最省力;

(2)此时所需的拉力F 为多大。

解 (1) 研究物块,作受力图(见附图),列平衡方程:

x F ∑=0?F cos(β –θ) – P sin θ – F s = 0

y

F

∑=0?F sin(β –θ) – P cos θ + F N = 0

附图

临界平衡条件为

F s = f s F N = F N tan ?max ③ 将式③代入式①得 F cos(β –θ) – P sin θ – F N tan ?max = 0 ④ 将式②乘以tan ?max ,得 F sin(β –θ)tan ?max –P cos θtan ?max + F N tan ?max = 0 ⑤

将式④与式⑤相加,得

F cos(β –θ)+F sin(β –θ)tan ?max – P sin θ – P cos θtan ?max = 0 故

F =

()()()max max

sin cos tan cos sin tan p θθ?βθβθ?+-+- =()()

max max sin cos P θ?βθ?+--

当β=θ+max ?时,F min = P sin(θ+max ?)。

3、机构如下图所示,已知匀质轮O 沿倾角为β的固定斜面做纯滚动,重为P 1、半径为R ,匀质细杆OA 重为P 2,长为l ,且水平放置。初始时系统静止,忽略杆两端A ,O 处的摩擦,试求:(1)轮的中心O 的加速度a O ;(2)用达朗伯原理求点A 处的约束力及点B 处的摩擦力。

·

解取整体为研究对象,运动学关系如附图所示。

附图

设轮的中心O的速度v O,则

υC = υO =ωO R

则此时系统的动能为

T=22222

22

32

11

224

C O O O

P P P

P

g g g

υυωυ

+

+=

功率P = (P1 + P2)sinβ·υO

利用功率方程

d

d

T

P

t

=∑

故有12

32

4

P P

g

+

·

2υO a O = (P1 + P2)sinβυO

a O=

()

12

2

2sin

32

g P P

P P

β

+

+

取杆OA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附图所示。

附图

虚加惯性力为

F IC = 1

P

g

a O

列平衡方程:

()

O

M

∑F= 0?F IC

2

l sinβ–P

2

2

l+ F

N A

l cosβ = 0

F N A =

()2

112

22

12

2cos

1sin

2cos322cos

O

P P P

a

P P

g P P

β

β

ββ

++

??

-=

?

+

??

再取轮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附图所示。

附图

虚加惯性力为

F IO =

1P g a O , M IO = 21122O O P PR R a g g

α= 列平衡方程:

()O

M ∑F = 0?–M IO –F s B R = 0

F s B = –

()1121

12

sin 232O P P P P a g P P β+=+ 4、在下图所示平面结构中,点C 处铰接,各杆自重不计。已知q C = 600 N/m ,M = 3 000 N ·m ,

L 1 = 1 m ,L 2 = 3 m 。试求:

(1)支座A 及光滑面点B 处的反力; (2)绳EG 的拉力。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附图所示,列平衡方程:

x F ∑ = 0?F Ax –F T = 0

y

F

∑ = 0?F Ay + F N B –

1

2

q l ·2L 2 = 0 ②

()A M ∑F = 0 ?–12q t ·2L 2·2

3·2L 2 –F T L 2 +F N B (2L 1 + 2L 2) – M = 0 ③ 再以杆BC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附图所示,有 ()C M ∑F = 0 ? F N B ·2L 1–F T ·L 2 = 0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

F Ax = 1 133. 3 N , F Ay

= 100 N

F N B = 1 700 N , F T = 1 133.3 N

5、在下图所示系统中,已知匀质圆盘A 和B 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试以圆盘A 和B 的转角φ和θ为广义坐标,用拉氏方程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解 以圆盘A 和B 的转角?和θ为广义坐标,以点A 为零势能点,系统动能、势能分别为

T =

222111222

A B B B J m J ?υθ++ =()

2222111

424MR m R r mr ??θθ+++2 V = –mg (R φ+r θ) (略去常数项)

由于该系统是保守系统,其拉格朗日函数为

L = T –V

=()

2

222211

1

42

4

MR m R r mr ??θθ++++mg (R ?+r θ) 利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有

d 0d L L t ????????-= ? ????????22M m R mRr mgR ?θ??++- ???

=0 d 0d L L t ??????-= ?

?????2

32

mr mRr θ?+–mgr = 0

理论力学复习题及答案哈工大版

一、是非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9、在有摩擦的情况下,全约束力与法向约束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 10、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建立的坐标系x,y轴一定要相互垂直。 (×) 11、一空间任意力系,若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最多只有3个。 (×) 12、静摩擦因数等于摩擦角的正切值。(√) 13、一个质点只要运动,就一定受有力的作用,而且运动的方向就是它受力方向。(×) 14、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15、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的动量为零。于是可知如果质点 系的动量为零,则质点系中各质点必都静止。(×) 16、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 17、力对于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18、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υ= 常数,则加速度α= 0。(×) 19、设一质点的质量为m,其速度 与x轴的夹角为α,则其动量在x轴上的投影为mvx =mvcos a。(√) 20、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将一已知力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要得到唯一解答,必须具备:已知 F1和F2两力的大小;或已知F1和F2两力的方向;或已知F1或F2中任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 √) 21、某力在一轴上的投影与该力沿该坐标轴的分力其大小相等,故投影就是分力。 ( ×) 22、图示结构在计算过程中,根据力线可传性原理,将力P由A点传至B点,其作用效果不变。 (×)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pdf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的T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试求固定端A的约束力。 解:取T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q=60kN/m,2q=40kN/m,机翼重1p=45kN,发动机重2p=20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 偶矩M=。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F F F, 求:A,D处约束力. 12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求杆CD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端采用铰链约束,B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在节点E和G上分别作用载荷 F=10kN,G F=7 kN。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E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又EC=CK=FD=DM

2-2 杆系由铰链连接,位于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所示。在节点D沿对角线LD方向作用力D F。在节点C沿CH边铅直向下作用力F。如铰链B,L和H是固定的,杆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

精选-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 1. 物块重P ,与水面的摩擦角o 20m ?=,其上作用一力Q ,且已知P =Q ,方向如图,则物块的状态为( )。 A 静止(非临界平衡)状态 B 临界平衡状态 C 滑动状态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图(a)、(b)为两种结构,则( )。 A 图(a)为静不定的,图(b)为为静定的 B 图(a)、(b)均为静不定的 C 图(a)、(b)均为静定的 D 图(a)为静不定的,图(b)为为静定的 (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 沿边长为m a 2=的正方形各边分别作用有1F ,2F ,3F ,4F ,且1F =2F =3F =4F =4kN ,该力系向B 点简化的结果为: 主矢大小为R F '=____________,主矩大小为B M =____________ 向D 点简化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图示滚轮,已知2m R =,1m r =,ο30=θ,作用于B 点的力4kN F =,求力F 对A 点之矩A M =____________。 3. 平面力系向O 点简化,主矢R F '与主矩M 10kN F '=,20kN m O M =g ,求合力大小及作用线位置,并画在图上。 D C A B F 1 F 2 F 3 F 4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机构如图,A O 1与B O 2均位于铅直位置,已知13m O A =,25m O B =,2 3rad s O B ω=,则 杆A O 1的角速度A O 1ω=____________,C 点的速度C υ=____________。 (三) 简单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梁的尺寸及荷载如图,求A 、B 2. 丁字杆ABC 的A 端固定,尺寸及荷载如图。求A 端支座反力。 3.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m r B O A O 4.021===,AB O O =21,A O 1杆的角速度4rad ω=,角加速度22rad α=,求三角板C 点的加速度,并画出其方向。 F O R ' O M

理论力学复习试题参考答案

理论力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10分) 1. 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同一个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 ) 2. 力对于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 √ ) 3. 凡是受到二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 × ) 4. 平面汇交力系用几何法合成时,所得合矢量与几何相加时所取分矢量的次序有关。 ( × ) 5. 如果一个平面力系是平衡的,那么力系中各力矢的矢量和不等于零。 ( × ) 6. 选择不同的基点,平面图形随同基点平移的速度和加速度相同。 ( × ) 7. 势力的功仅与质点起点与终点位置有关,而与质点运动的路径无关。 ( √ ) 8. 对于整个质点系来说,只有外力才有冲量。 ( √ ) 9. 当质系对固定点的外力矩为零时,质系对该点的动量矩守恒。 ( √ ) 10. 动能定理适用于保守系统也适用于非保守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保守系。( √ ) 11. 速度投影定理只适用于作平面运动的刚体,不适用于作一般运动的刚体。(×) 12. 应用力多边形法则求合力时,所得合矢量与几何相加时所取分矢量的次序有关。(×) 13. 如果一个平面力系是平衡的,那么力系中各力矢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 ) 14. 用自然法求速度,则将弧坐标对时间取一阶导数,就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5. 速度瞬心等于加速度瞬心。(×) 16. 质点系动量的变化只决定于外力的主矢量而与内力无关。 ( √ ) 17. 质系动量矩的变化率与外力矩有关。 ( √ ) 18. 在复合运动问题中,相对加速度是相对速度对时间的绝对导数。(×) 19. 质点系动量的方向,就是外力主矢的方向。(×) 20. 力对于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21. 若一平面力系对某点之主矩为零,且主矢亦为零,则该力系为一平衡力系。(√) 22. 牵连运动是指动系上在该瞬时与动点重合的点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23. 在复合运动问题中,相对加速度是相对速度对时间的绝对导数。(×) 24. 动能定理既适用于保守系统也适用于非保守系统,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保守系。(√) 25. 质点系动量的方向,就是外力主矢的方向。(×) 26. 一个刚体若动量为零,该刚体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27. 内力不改变质点系的动量,但可以改变质点系内质点的动量。(√) 28. 刚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这3个力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内。(×) 29. 刚体的平移一定不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30. 两自由运动质点,其微分方程完全相同,但其运动规律不一定相同。(√) 31. 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常数,则加速度a = 0。(×) 32. 在平面力系中,只要主矩不为零,力系一定能够进一步简化。(×) 33. 点在运动过程中,若速度大小等于常量,则加速度必然等于零。(×) 34. 弹簧从原长拉长10cm再拉长10cm,这两个过程中弹力做功相等。(×) 35. 外力偶不能改变质心的运动。(√) 36. 变力的冲量等于零时,变力F必为零。(×) 二、填空题(20分) 1. 若平面汇交力系的力矢所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表示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2. 多轴钻床在水平工件上钻孔时,工件水平面上受到的是平面力偶__系的作用。 3. 作用于物体上并在同一平面内的许多力偶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偶的_力偶矩 __代数和为 零。 a n a 4. 切向加速度只反映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法向加速度只反映速度方向随时间的变化。 τ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A 卷 第 1页 蚌埠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理论力学Ⅱ》期末考试试题(A ) 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2012级土木工程班、2012级水利水电班、2012级车辆工 程班 2、本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 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 )3.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的动量为零。于是可知如果质点系的动 量为零,则质点系中各质点必都静止。 ( )4.刚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这3个力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内。 ( )5.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建立的坐标系x ,y 轴一定要相互 垂直。 ( )6.一空间任意力系,若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则其独立的平衡方 程最多只有3个。 ( )7.刚体的平移运动一定不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 )8.说到角速度,角加速度,可以对点而言。 ( )9.两自由运动质点,其微分方程完全相同,但其运动规律不一定相同。 ( )10.质点系总动量的方向就是质点系所受外力主矢的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平面力系对一点A 的主矩等于零,则此力系 。 A.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 B.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偶 C.一定平衡 D.可能合成为一个力偶,也可能平衡 2.刚体在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其中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四个力的作用线 。 A.一定通过汇交点 B.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一定不通过汇交点 D.可能通过汇交点,也可能不通过汇交点 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A.变形体 B.刚体 C.刚体系统 D.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 4.在点的复合运动中,牵连速度是指 。 A.动系原点的速度 B.动系上观察者的速度 C.动系上与动点瞬时相重合的那一点的速度 D.动系质心的速度 5.设有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 和B ,在同一段时间内,A 作水平移动,B 作铅直移动,则 两物体的重力在这段时间里的冲量 。 A.不同 B.相同 C.A 物体重力的冲量大 D.B 物体重力的冲量大 三、计算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 1.质量为 100kg 的球,用绳悬挂在墙壁上如图所示。平衡时绳与墙壁间夹角为 30°,求墙壁反力和绳的张力 2.某三角拱,左右两个半拱在C 由铰链连接,约束和载荷如图所示,如果忽略拱的重量,求支座A 和B 的约束反力。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理论力学题库(含答案)---1

理论力学---1 1-1.两个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作用线沿同一直线。这是 (A)它们作用在物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B)它们作用在刚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C)它们作用在刚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D)它们作用在变形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2.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若F1 = - F2,则表明这两个力 (A)必处于平衡; (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一定平衡; (D)必不平衡。 1-3. 若要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则它们所作用的对象必需是 (A)同一个刚体系统; (B)同一个变形体; (C)同一个刚体,原力系为任何力系; (D)同一个刚体,且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 1-4.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中的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作用范围 (A)必须在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点上; (B)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 (C)可以在物体系统的不同物体上; (D)可以在两个刚体的不同点上。 1-5. 若要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其它点而不改变它的作用,则其移动范围 (A)必须在同一刚体内; (B)可以在不同刚体上; (C)可以在同一刚体系统上; (D)可以在同一个变形体内。 1-6.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适用范围是 (A)只适用于刚体的内部; (B)只适用于平衡刚体的内部; (C)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D)只适用于刚体和刚体系统。 1-7. 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这是刚体平衡的 (A)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D)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1-8. 刚化公理适用于 (A)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 (B)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 (C)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 (D)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1-9. 图示A、B两物体,自重不计,分别以光滑面相靠或用铰链C相联接,受两等值、反向且共线的力F1、F2的作用。以下四种由A、B所组成的系统中,哪些是平衡的?

天大-题库-理论力学

天大-题库-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复习题 动力学单选 1. 半径为20cm的圆盘,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ω=绕O轴转动。一质量为5kg的小球M,在1rad/s 通过O轴的直径槽内以t =(l以cm计,t以s l5 计)的规律运动,则当1s t=时小球M的动能的大小为(###) A.250kgcm2/s2 B.125kgcm2/s2 C.62.5kgcm2/s2 D.225kgcm2/s2 [答案]:B 2. 杆OA长L,以匀角速度ω绕O轴转动,其A端与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小圆盘的中心铰接,小圆盘在固定圆盘的圆周上做纯滚动,若不计杆重,则系统的动能为(###)

A.22112mL ω B.22 1 2mL ω C.22 3 4mL ω D.22 1 4mL ω [答案]:C 3. 均质直角杆OAB ,单位长度的质量为ρ,两段皆长R 2,图示瞬时以εω、绕O 轴转动。则该瞬时直角杆的动能是(###) A.32 5R ρω B.32 1 3R ρω

C.32 4 3R ρω D.32 203R ρω [答案]:D 4. 质量为m 的均质杆OA ,长l ,在杆的下端固结一质量亦为m ,半径为2/l 的均质圆盘,图示瞬时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ε,则系统的动能是(###) A.22 1 3ml ω B.22 65 24ml ω C.22 9 4ml ω D.22 65 48ml ω [答案]:D

5. 在竖直平面内的两匀质杆长均为L ,质量均为m ,在O 处用铰链连接,B A 、两端沿光滑水平面向 两边运动。已知某一瞬时O 点的速度为0v ,方向 竖直向下,且θ=∠OAB 。则此瞬时系统的动能是(###) A. 2023cos mv θ B. 2026cos mv θ C. 2023sin mv θ D.20 26sin mv θ [答案]:A 6. 一滚轮由半径不同的两盘固结而成,重Q 。用柔索拖动,柔索一端的速度为v ,滚轮则沿粗糙水平面只滚不滑,设滚轮绕质心C 的回转半径为ρ,则系统的动能为(###)

理论力学复习题

1.图示结构中的各构件自重不计。已知P =5 kN ,M=5 kN. m,q = 2.5kN/m 。 试求固定端A及滚动支座B处的约束反力。 2、一重W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摩擦系数为f, 且tgα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B

工程力学(Ⅱ)期终考试卷(A ) 专业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题分 25 15 15 20 10 15 100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杆AB 绕A 轴以=5t ( 以rad 计,t 以s 计) 的规律转动,其上一小环M 将杆AB 和半径为 R (以m 计)的固定大圆环连在一起,若以O 1 为原点,逆时针为正向,则用自然法 表示的点M 的运动方程为_Rt R s 102 π+= 。 2. 平面机构如图所示。已知AB //O 1O 2,且 AB =O 1O 2=L ,AO 1=BO 2=r ,ABCD 是矩形板, AD =BC =b ,AO 1杆以匀角速度绕O 1轴转动, 则矩形板重心C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 为v =_ r _,a =_ r 。 并在图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3. 两全同的三棱柱,倾角为,静止地置于 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相等的圆盘与滑块分 别置于两三棱柱斜面上的A 处,皆从静止释放, 且圆盘为纯滚动,都由三棱柱的A 处运动到B 处, 则此两种情况下两个三棱柱的水平位移 ___相等;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因为_两个系统在水平方向质心位置守恒 。 4. 已知偏心轮为均质圆盘,质心在C 点,质量 为m ,半径为R ,偏心距2 R OC =。转动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若将惯性力系向O 点简化,则惯性 力系的主矢为_____ me ,me 2 ;____; 惯性力系的主矩为__2 )2(22α e R m +__。各矢量应在图中标出。 5.质量为m 的物块,用二根刚性系数分别为k 1和k 2 的弹簧连接,不计阻尼,则系统的固有频率 为_______________,若物体受到干扰力F =H sin (ωt ) 的作用,则系统受迫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系统将发生共振。 二、计算题(本题15分)

理论力学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理论力学基础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介质中上抛一质量为m 的小球,已知小球所受阻力v k R -=,若选择坐标轴x 铅直向上,则小球的运动微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在下列条件下,各作何种运动?①0=t a ,0=n a (答): ;②0≠t a ,0=n a (答): ;③0=t a ,0≠n a (答): ;④0≠t a ,0≠n a (答): 。 3. 质量为kg 10的质点,受水平力F 的作用,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设t F 43+=(t 以s 计,F 以N 计),初瞬间(0=t )质点位于坐标原点,且其初速度为零。则s t 3=时,质点的位移等于_______________,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 4. 在平面极坐标系中,质点的径向加速度为__________;横向加速度为_______。 5. 哈密顿正则方程用泊松括号表示为 , 。 6. 质量kg m 2=的重物M ,挂在长m l 5.0=的细绳下端,重物受到水平冲击后获得了速度105-?=s m v ,则此时绳子的拉力等于 。 7. 平面自然坐标系中的切向加速度为 ,法向加速度为 。 8. 如果V F -?= ,则力所作的功与 无关,只与 的位置有关。 9. 在南半球地面附近自南向北的气流有朝 的偏向;而北半球的河流 岸冲刷较为严重。 10. 已知力的表达式为axy F x =,2az F y -=,2ax F z -=。则该力做功与路径_ (填“有关”或“无关”),该力_ 保守力(填“是”或“不是”)。 11. 一质量组由质量分别为0m 、20m 、30m 的三个质点组成,某时刻它们的位矢和速 度分别为j i r +=1、i v 21=、k j r +=2、i v =2、k r =3、 k j i v ++=3。则该时刻质点组相对于坐标原点的动量等 于 ,相对于坐标原点的动量矩等于_ 。 12. 一光滑水平直管中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直管以恒定角速度ω绕通过管子一端的竖直轴转动,若某一时刻,小球到达距O 点的距离为a 的P 点,取x 轴沿管,y 轴竖直向上, 并垂直于管,z 轴水平向前,并于管面垂直,如图所示,此时小球相对于管子的速度为 v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卷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 卷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 用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理论力学试题和答案

2010 ~201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 理论力学 》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1、如图1.1所示结构,已知力F ,AC =BC =AD =a ,则CD 杆所受的力F CD =( ),A 点约束反力F Ax =( )。 2、如图1.2 所示结构,,不计各构件自重,已知力偶矩M ,AC=CE=a ,A B ∥CD 。则B 处的约束反力F B =( );CD 杆所受的力F CD =( )。 E 1.1 1.2 3、如图1.3所示,已知杆OA L ,以匀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如以滑块A 为动点,动系建立在BC 杆上,当BO 铅垂、BC 杆处于水平位置时,滑块A 的相对速度v r =( );科氏加速度a C =( )。 4、平面机构在图1.4位置时, AB 杆水平而OA 杆铅直,轮B 在水平面上作

纯滚动,已知速度v B ,OA 杆、AB 杆、轮B 的质量均为m 。则杆AB 的动能T AB =( ),轮B 的动能T B =( )。 1.3 1.4 5、如图1.5所示均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其A 端用铰链支承,B 端用细绳悬挂。当B 端细绳突然剪断瞬时, 杆AB 的角加速度 =( ),当杆AB 转到与水平线成300角时,AB 杆的角速度的平方ω2=( )。 6、图1.6所示机构中,当曲柄OA 铅直向上时,BC 杆也铅直向上,且点B 和点O 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OA=0.3m,BC=1m ,AB=1.2m,当曲柄OA 具有角速度ω=10rad/s 时,则AB 杆的角速度ωAB =( )rad/s,BC 杆的角速度ωBC =( )rad/s 。   A B 1.5 7、图1.7所示结构由平板1、平板2及CD 杆、EF 杆在C 、D 、E 、F 处铰接而成,在力偶M 的作用下,在图上画出固定铰支座A 、B 的约束反力F A 、F B 的作用线方位和箭头指向为( )(要求保留作图过程)。

理论力学考试的试题

本部理论力学复习资料 计算各题中构件的动量、对转轴的转动惯量,对转轴的动量矩、动能。图a-d 中未标注杆长L ,质量m ,圆盘半径R ,质量M ,均为均质构件,转动角速度均为w 。 填空题 1.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力系的( )( )为零。 2.力系向一点简化得到的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主矩矢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可能得到的结果为力系简化为( )、( )或力系平衡。 4.平面汇交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有( )个,空间汇交力系有( )个独立 平衡方程。 5.动点作曲线运动时的全加速度等于( )与( )两者矢量和。 6.已知质点运动方程为22,x t t y t =-+=,式中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则2t =秒时质点速度在,x y 轴投影分别为( )( );质点速度大小为( );加速度在,x y 轴投影大小分别为( )( )。 8. 力F 在x 轴上投影Fx=0和力F 对x 轴之矩Mx(F)=0,那么力F 应与( )轴( )并且( )。 9. 力偶矩矢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和( )。 10. 直角刚杆AO=2m ,BO=3m ,已知某瞬时A 点的速度V A =4m/s,而B 点加速度与BO 成?=α60角。则该瞬时刚杆的角速度ω=( )rad/s ,角加速度ε=( )rad/s 2。 (a)(b) (c) e f

11.物体保持原有的( )( )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12.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可能得到的结果为力系简化为( )、( )或力系平衡。 13.质心运动定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三个投影方程为:( );( );( )。 14.摩擦角是指临界平衡时( )与( )夹角。 15.瞬时平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 );各点加速度一般( )。(填相等、不相等)。 选择题 斜面倾角为30α= ,物块质量为m ,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0.5s f =,动滑动摩擦系数 d f = (A ) (B ) (C ) (D)质量为m 压力大小为(A) mg (C ) 点 (t 以厘米计),则点( ) (C)6cm,8cm/s 2 (D) 16cm,8cm/s 2 点的合成运动中的速度合成定理a e r v v v =+ ,适用于哪种类型的牵连运动? (A) 只适用于牵连运动为平动的情况 (B) (C) (D) 楔形块A ,B 自重不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 A ,B 都不平衡(C) A 平衡, B 不平衡

(完整word版)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带答案)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 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理论力学自测复习题(全)

理论力学自测复习题 静力学部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和。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所满足的条件称为,此力系称为力系,并且力系中的任一力称为其余力的。 3、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4、将一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5、下列各图为平面汇交力系所作的力多边形,试写出各力多边形中几个力之间的关系。 A、B、C、D、。 6、某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三力不互相平行,则此三力必并且。 7、一平面力系的汇交点为A,B为力系作用面内的另一点,且满足方程∑m B=0。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其可简化为。 、q2、q3、q4的均匀分布荷载(亦 8、长方形平板如右图所示。荷载集度分别为q 称剪流)作用在板上,欲使板保持平衡,则荷载集度间必有如下关系:。 9、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为, 其适用条件是。 10、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三力矩式为, 其适用条件是。 11、正方形平板受任意平面力系作用,其约束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其中

属于静定问题; 属于超静定问题。 12、已知平面平行力系的五个力(下左图示) 分别为F 1 = 10 N , F 2 = 4 N ,F 3 = 8 N ,F 4 = 8 N 和F 5 = 10 N ,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为 。 13、平面力系如右图,已知F 1 =F 2 = F 3 = F 4 =F , 则:⑴力系合力的大小为 ; ⑵力系合力作用线距O 点的距离为 (合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应在图中画出)。 14、二力构件是指 ,作用在二力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线必与 相重合。 15、在下图所示的平面平衡问题中,属于静定问题的有 ,属于超静定问题的有 。 16、置于铅垂面内的均质正方形簿板(下左一图所示)重P = 100kN ,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 = 0.5,欲使簿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A 的力F 的最大值应为 。 17、下左二图所示正立方体边长为a ,四个力F 1、F 2、F 3、F 4大小皆等于F ,作用在相应的边上,如图所示。 则此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是 ;并在图中画出。 18、如上右二图所示,已知F ' = 60kN ,F =20kN ,物块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μ= 0.5,动摩擦系数μ'= 0.4,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19、上右一图示矩形板(重量不计)用六根直杆固定的地面上(各杆重均不计);杆端均为光滑球铰链。在A 点作用铅直力P ,则其中内力为零的杆是 。 20、将一空间力系向某点进行简化,若得到的主矢和主矩正交,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

理论力学复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复习题1 一、 是非题 1、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 2、 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 √) 3、 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 ) 4、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 5、 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 ) 6、 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 × ) 7、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 ) 8、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 × ) 9、 在有摩擦的情况下,全约束力与法向约束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 ) 10、 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建立的坐标系x ,y 轴一定要相互垂直。 ( × ) 11、 一空间任意力系,若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最多只有3个。 ( × ) 12、 静摩擦因数等于摩擦角的正切值。 ( √ ) 13、 一个质点只要运动,就一定受有力的作用,而且运动的方向就是它受力方向。( × ) 14、 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 ) 15、 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的动量为零。于是可知如果质点系的动量为零,则质点系中各 质点必都静止。 ( × ) 16、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 ) 17、 力对于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 √ ) 18、 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υ = 常数,则加速度α = 0。 ( × ) 19、 设一质点的质量为m ,其速度 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其动量在x 轴上的投影为mvx =mvcos a 。 (√) 20、 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将一已知力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要得到唯一解答,必须具备:已知F1 和F2两力的大小;或已知F1和F2两力的方向;或已知F1或F2中任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 √ ) 21、 某力在一轴上的投影与该力沿该坐标轴的分力其大小相等,故投影就是分力。 ( × ) 22、 图示结构在计算过程中,根据力线可传性原理,将力P 由A 点传至B 点,其作用效果不变。( × ) 23、 作用在任何物体上的两个力,只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就一定平衡。( × )。 24、 在有摩擦的情况下,全约束力与法向约束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 ) 25、 加速度dt v d 的大小为dt dv 。 (×)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每题2分。正确用√,错误用×,填入括号内。)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2、力对于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3、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υ= 常数,则加速度α= 0。() 4、虚位移是偶想的,极微小的位移,它与时间,主动力以及运动的初始条件无关。 5、设一质点的质量为m,其速度 与x轴的夹角为α,则其动量在x轴上的投影为mv x =mvcos a。 二、选择题(每题3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 是。 ①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②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 ③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④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 2、重P的均质圆柱放在V型槽里,考虑摩擦柱上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时(如图),圆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按触点处的法向反力N A与N B的关系 为。 ①N A = N B;②N A > N B;③N A < N B。 3、边长为L的均质正方形平板,位于铅垂平面内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示,若给平板一微小扰动,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倾倒,平板在倾倒过程中,其质心C点的运动轨迹是。 ①半径为L/2的圆弧;②抛物线;③椭圆曲线;④铅垂直线。 4、在图示机构中,杆O1 A//O2 B,杆O2 C//O3 D,且O1 A = 20cm,O2 C = 40cm,CM = MD = 30cm,若杆AO1 以角速度ω= 3 rad / s 匀速转动,则D点的速度的大小为cm/s,M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cm/s2。 ①60;②120;③150;④360。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题型及比例 填空题(20%)选择题(20%)证明题(10%)简答题(10%)计算题(40%) 第一章:质点力学(20~25%) 一.质点的运动学 I :(重点考查)非相对运动学 1、描述质点的运动需要确定参照系和坐标系。 参照系:没特别声明,一般以地球为参照系,且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即以静止坐标系为运动的参考。 坐标系:根据问题的方便,通常选择直角坐标系(适用于三维,二维,一维的运动),极坐标系(适用于二维运动,题中明显有极径,极角等字眼或者有心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时采用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适用于二维运动,题中明显有曲率半径,切向等字眼时,或者圆周曲线运动,抛物线运动等通常采用自然坐标系)。 2、描述质点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是位移(坐标)、速度、加速度,明确速度、加速度,轨道方程在三种坐标系下的求解,直角坐标系下步骤: (1), 建立好坐标系 (2),表示出质点的坐标(可能借助于中间变量,如直角坐标系中借助于角度) (3)对坐标求一阶导得速度,二阶导得加速度,涉及的未知量要利用题中所给的已知信息求得。 若求轨道方程,先求得x 、y 、z 随时间或其他共同变量(参数)的函数关系,消去共同变量即可,其它坐标系下是一个道理。 若是采用处理二维运动的极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 明确怎么建立这两种坐标系及速度、加速度表的达式和各项的意义 (a) 极坐标系:极轴(不变的),极角与极径(质点对质点的位矢大小)则随质点不断 发生变化,特别需要明确的径向、横向的单位矢量j i ,的确定,径向即沿径矢延长方向,横向是 垂直径向,指向极角增加的一侧,它们的方向随质点的运动不断发生变化,称为是活动坐标系;我们只需应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并理解每一项的意义即可: 速度: 径向, 横向, 加速度:径向 ,明确第一项是由于径向速度得大小改变而引起,第二项则是横向速度得方向发生改变而引起;横向 ,第一项是混合项,其中之一表由横向速度得大小改变而引起,其中之二表由径向速度得方向改变而引起,而第二项则表示由横向速度得大小变化而引起 (b)自然坐标系:明确是把矢量分为切向和法向,活动坐标系的单位矢量i 沿切向,j 沿 法向,并指向轨道弯曲的一侧: 不存在法向速度 是零; 法向 II :相对运动学 r v θθ =r v r =r r a θθθ +=22θ r r a r -=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

D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 物块重P ,与水面的摩擦角o 20m ?=,其上作用一力Q ,且已知P =Q ,方向如图,则物块的状态为( C )。 A 滑动状态 B 临界平衡状态 C 静止(非临界平衡)状态 D 不能确定 2. 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加一个平行于此平面力系所在平面的平行力系组成的空间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目为( B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图示偏心轮顶杆机构中,轮心为C ,ω=常量。选杆端A 为动点,在C 点固连平移系(动系), 则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的方向分别为( B )。 A 垂直于AO ,沿AO 方向 B 垂直于CO ,沿CO 方向 C 沿AO 方向,垂直于AO D A 点切线方向,沿AC 方向 4、正方形薄板由铰链支座A 支承,并由挡板B 限制,使AB 边呈铅垂位置,如图所示。若将挡板B 突然撤去,则在该瞬时支座A 的反力的铅垂分量的大小将( C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26分,请将答案填入括号) 1(本小题4分). 如图所示,沿长方体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棱上作用三个大小等于F 的力。问棱长a ,b ,c 满足( 0c b a --= )关系时,该力系能简化为一个力。 2(本小题4分). 正方形板ABCD 以匀角速度ω绕固定轴z 转动,点1M 和点2M 分别沿对角线BD 和边线CD 运动,在图示位置时相对板的速度分别为1v 和1v ,则点1M 和点2M 科氏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12v ω )和( 0 )。 y x z O c b a 3 F 2 F 1 F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带答案)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 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2-2 杆系由铰链连接,位于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所示。在节点D沿对角线LD方向F。在节点C沿CH边铅直向下作用力F。如铰链B,L和H是固定的,杆重不计,作用力 D 求各杆的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