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井简介

测井简介

测井简介
测井简介

一.国产测井系列

1、标准测井曲线

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

石油,石化,化工,化学,标准,勘探,油藏,采油,测井,炼制,储运,工艺,设备,环境,污水处理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测时是声波时差曲线(AC)

自然电位(SP)曲线。

井径曲线(CALP):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L/RD]*1000=COND。地层对比用。

套管井测井曲线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 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

套管节箍曲线:确定射孔的深度。

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

二、3700测井系列

1、组合测井;

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

微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

自然电位曲线(SP)

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井径测井曲线,测量井眼直径,反映实际井径大砂眼(CM)。

2、特殊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九条曲线,反映地层真倾角。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共测五条曲线,反映地层的岩性和铀钍钾含量。

重复地层测试器(MFT):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点的地层压力,并能取两个地层流体样。

三、国产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

几个基本概念:

深度比例:图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同单位的实际长度,或深度轴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系数。如,1:500;1:200等。

横向比例:每厘米(或每格)代表的测井曲线值。如,5Ω,

m/cm,5mv/cm等。

基线:测井值为0的线。

基线位臵:0值线的位臵。

左右刻度值:某种曲线图框左右边界的最低最高值。

第二比例:一般横向比例的第二比例,是第一比例的5倍。如:一比例为5ΩM/cm;二比例则为25m/cm。

1、标准测井曲线图

2、 5米底部梯度曲线:以其极大值和极小值划分地层界面。它的极大值或最佳值基本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如图)

自然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一般砂岩层为负异常。泥岩为相对零电位值。

标准测井曲线图,主要为2。5粘梯度和自然电位两条曲线。用于划分岩层恢复地质录井剖面,进行井间的地层对比,粗略的判断油气水层。

3、回放测井曲线图(组合测井曲线)

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曲线的极度大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T),浅双侧向的极大值反映浸入带电阻率(RS)。以深浅双侧向曲线异常的根部(异常幅度的1/3处)划分地层界面。

0.5米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储集层,反映侵入带的电阻率。

声波时差曲线:主要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即反映储集层的孔渗性,是判断储层物性好坏的主要曲线。用于计算地层的孔隙度。横向比例为50(MS/M)/CM。

自然电位曲线:主要反映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电导率曲线):主要用于地层对比。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1/R),因此电阻率愈低,电导率值愈高。

测井曲线图主要有以上6条测井曲线。由于感应测井曲线是深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倒数,实际只有5条测井曲线。与回放测井曲线图对应,用单孔隙度解释程序处理了一张处理成果图,这里略去。

4、综合测井曲线图(又称小综合)

将微电极曲线0.45米梯度曲线和井径曲线划在一张窄图上,称为“小综合测井曲线图”。小综合图与回放测井曲线图配合,能更详细的分析测井资料判断油气水层。

微电极曲张,共有微电位和微梯度两条曲线。在储集层上,微电位的电阻率值高于微梯度显示正差异。储集层的物性愈好,正差异均匀,二者的数值也较低。即微电极曲线在好的储集层上显示“低均正”的曲线差异特征。

5、放射性测井曲线图

中子伽玛曲线:反映地层的含氢量多少,即反映地层的含氢特性。反映储层的含气特性。间接分析储层的颗粒大砂眼。用于校正节箍曲线的深度。

自然伽玛曲线:反映储层的泥质含量,判断岩性,划分储集层。

节箍曲线:用于确定射孔的深度。

6、固井质量检查图

声波幅度测井曲线:幅度值小于泥浆井段幅度的20%,固井质量良好,幅度在20%-30%之间,固井质量中等。幅度大于30%。

总之,国产测井系列主要有以上5种测井曲线图件,另外还有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成果图和测井解释成果表等图表。

四、3700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

几个基本概念:

对数刻度:测井曲线图的横轴采用对数刻度,每个阶(模数)成10倍增加。)

算数刻度:测井曲线图的横轴采用算数刻度,每厘米(格)代表一个固定值。

1、测井曲线图(宽的回放曲线图)

从左至右依次的如下测井曲线。

井径曲线:横向比例为1英寸/格,用英制来表示井径的大小。

自然电位曲线。

深双侧向曲线:长虚线。

双侧向曲线:点虚线。

微侧向曲线:实线。

这三条曲线的横轴采用对数刻度,画在同一刻度值的图格内。从0.2-2000.m刻度了四阶,即0.2-2,2-20,20-200,200-2000 等。每阶的模数值为128道。电阻率值超过2000时,返回原0.2-2的道位但刻度成为2000-2000,便画下了高于2000.m的电阻率值。

这三条曲线依次反映,径向地层深部未受泥浆侵入影响部分的地层真电阻率RT,泥浆滤液侵入带电阻率RS和泥浆滤液冲洗带电阻本RX0。RT反映储层的含油性,RS反映储层的残余油含量,RX0反映油的可动性。

声波时差曲线:点虚线。反映地层的细密程度,储集层的孔隙度大小。

补偿中子曲线:长虚线,反映地层的含氢量多少,储集层的孔隙度大小。

补偿密度曲线:实线,反映地层的体积密度,储集层的孔隙度大小。

以上三条曲线主要反映储集层的孔隙度大小。又称为三孔隙度曲线。

自然伽玛曲线:反映地层的泥质含量,确定地层的岩性。

以上九条曲线是3700测井正常测量的9条线。与其对应用泥质砂岩粘土分析解释程序CLASS处理一张处理成果图,这里从略。

2、地层倾角测井处理成果图

从略。

3、碳氧比测井解释成果图

从略。

4、地层压力解释成果图

从略。

五、判断油气水层

1、电阻率测井曲线反映储集层含油气性的机理

岩石颗粒(石英、长石等)不导电,油气也不导电,它们的电阻率接近无穷大。地层水靠离子导电,砂层中的泥质具有附加导电性,随地层水矿化度增加,地层水的电阻率减小。

砂岩层孔隙中饱和有地层水,砂岩层就具有导电性,地层水矿化度愈高,砂岩层的电阻率愈低。

砂岩层孔隙中同时饱和有油气和水时,随含油气饱和度增加,砂岩层的电阻率RT增加,含油气饱和度与砂岩层电阻率之间有如下实验关系:

SW=a?b?Rw/m?RT

S0=1-SW

SW---含水饱和度

S0-----含油饱和度

RT-----地层电阻率

RW----地层水电阻率

b-----比例系数

m------胶结指数

n-------饱和度指数

由以上分析可知,同一砂岩层含油气时电阻率高,含地层水时电阻率低。含油气饱和度愈高,砂岩层电阻率愈高;含水饱和度愈高,砂岩层电阻率愈低。含水饱和度100%则为纯水层,其电阻率称为纯水层电阻率。

2、测井资料解释具有多解性

利用测井资料判断储集层的含油气性具有多解性。岩层孔泽性变化,颗粒度化,胶结物变化以及地层水变化者可以引起电阻率变化。因此,准确的判断储集层的含油气性,必须利用多种测井资料,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和邻井试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3、目视法判断油气水层

利用国产测井系列的回放测井曲线图等图件,或者利用3700测井曲线图,可以简捷快速地判断油气水层,并且有相当高的可靠性。

第一步,利用深双侧向曲线(参考0.5米电位和浅双侧向曲线)在测量井段找出高电阻率异常层。在一定测量井段内(如:东营、沙一、沙二或沙三等),受地质条件控制水层电阻率变化较小,在油气层上其电阻率会成倍或成数倍增高,形成明显的高电阻率异常。

第二步,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和微电极等曲线,检查高电阻率异常层是否是渗透性储集层。在渗透层上,SP为负异常,声波时差与水层的时差相当,微电极曲线为“低均正”差异。非渗透性致密层(玄武岩等)也能形成高电阻率异常。

第三步,分析高电阻率异常渗透性层的曲线变化,深双侧向电

阻率高对应声波时差高值,电阻率低对应时差低值是明显的启油气特征。“高电阻大时差”是判断含油气的精髓。含油气愈饱满,大时差对应的电阻愈高。对含水层,大时差则对应低电阻率,小时差对应高电阻率。

第四步,检查径向电阻率变化。在油气层一般为减阻侵入。即:深双侧向电阻率》浅双侧向电阻率(0.5米电位)》微侧向电阻率,具有正差异。在水层(当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则为增阻侵入,具有负差异。减阻侵入一定程度反映了油气的可动性。

第五步,进一步落实油气层,检查井壁取蕊,岩屑录井,气测资料等。与油气层上下的纯水层比较。参考邻井试油结果,油气动用情况等。

气层与油层都同样形成了高电阻率异常,对于浅部气层(2500m以浅)有以下几个特征。

A、电阻率可以比油层低些,但对高压气层电阻率不低。

B、含氢量较油层低。补偿中子(中子伽玛)显示高值异常,即显示为低孔隙度特征。

C、声波时差值大于油水层值,甚至发生周波踊跃(时差成50MS 的倍数增大)。

六、测井曲线对比

根据碎屑岩的沉积规律,泥岩、油页岩、钙片页岩和粉砂质泥岩等沉积环境稳定,分布范围广,可以作为一类对比标志层。粉细砂岩泥岩互层,粉细砂岩碳质泥岩层可以作为二类对比标志层,玄武岩、煤系地层可以作为附助对标志层。

1、标准测井曲线对比(1/500)

选2.5米曲线值最低,有一定厚度大感动5米),曲线光滑平直的线段作标志层。

从已知层段到未知层段,从浅部馆陶对比下去,从深部已知层位对比上来,用标志层将对比井段卡住,无明显标志层时,对比大段落的泥岩粉细砂岩互层段(曲线呈锯齿状或低幅度变化)。

石油,石化,化工,化学,标准,勘探,油藏,采油,测井,炼制,储运,工艺,设备,环境,污水处理在同一油田开发区块,油气水层可以对比,砂层厚度形态有变化。在同一段块同一盘上,对比曲线形态将基本一至。

对比井段的地层缺失,则有正断层的断点通过该井。对比井段的一组地层发生重复,则有逆断点通过该井。在同一断块上的井,在同一盘上的井其一类对比标志层的深度,反应出了标志层的高低变化。在同一断块上(盘上)砂层上倾高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

2、组合测井曲线对比(1/200)

详细的小层对比,使用1/200的组合测井曲线图。泥岩具有最低的电阻率值,电阻率曲线平直无变化。感应测井测量地层的电导率,即电阻率的倒数。在低电阻率泥岩层上,有高的电导率的变化,使选择一类标志层显得更明显,故在做详细的小层平面时,喜欢用感应曲线。在做小层对比时,应先用1/500曲线将对比井段划准。对比时以电阻率曲线为主,对比追踪有困难时,参考时差,自然电位曲线。

常用测井曲线代码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formation resistivity. 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 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 声波时差 DEN density 密度CN neutron 中子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自然电位CAL borehole diameter 井径K potassium 钾 TH thorium 钍U uranium 铀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 无铀伽马NGR neutron gamma ray 中子伽马 5700系列的测井项目及曲线名称 Star Imager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CBIL 井周声波成像 MAC 多极阵列声波成像 MRIL 核磁共振成像 TBRT 薄层电阻率 DAC 阵列声波 DVRT 数字垂直测井 HDIP 六臂倾角

测井曲线典型形态

测井曲线的形态代表了地层特征,如自然电位曲线分为钟型,漏斗型,锯齿型,指型等,他们分别代表了各种信息。但是其中SP曲线幅度又分为高幅,中幅,低幅。请问一下这些幅度是怎样定义的。是用公式算的还是直接看曲线的。还有双测向曲线,声波时差,微电极曲线齿型是什么意思。 电位的形状确实可以指示出一定的沉积环境,,比如“漏斗”:有口向上的漏斗,有口向下的漏斗,这就能分出沉积顺序,逆序还是正序。 不同测井曲线的形态以及变化关系,都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是沉积相的指相标志,也是层析地层划分识别的标志之一,你随便找一本层序地层学的书都有介绍幅度一般代表了当时的沉积能量; 一般都指的是电位或者伽马曲线. 至于曲线形态: 1)钟型;底部突变接触,代表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 2)漏斗型:顶部突变接触,代表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微相; 3)箱型:顶底界面均为突变接触,表示水动力条件稳定,代表潮汐砂体或者废弃水下分流河道; 4)齿形:反映沉积过程中能量快速变化,一般代表河道侧翼,席状砂,分流间湾微相. 1、曲线幅度 高幅度:反映海湖岸的滩、坝砂岩体,由于波浪的作用淘冼、冲刷干净泥质含量少,改造彻底、分选好,中━细砂岩渗透性好, 故高幅度。 中幅度:反映河道砂岩,水流冲刷强、物源丰富,分选差。 低幅度:反映河漫滩相,水流冲刷弱沉积物以细粒为主故以低幅度为主。 2、曲线形态 钟形:下粗上细,反映水流能量逐渐减弱,物源供应的不断减少。其代表相是蛇曲河点砂坝。曲线反映底为冲刷面,上面为河道 6, 砾石堆积,再上为河道砂,最上是河道侧向迁移后形成的堤岸砂,漫滩泥,沉积序列为河道的正粒序结构特征。 漏斗形:下细上粗反映向上水流能量加强,分选逐渐变好。代表相为海相滩坝砂岩体;另外

超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在套管井中的应用

超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在套管井中的应用 摘要:超声波成像测井仪利用超声波撞击套管内壁,根据超声波的反射原理,通过记录各个界面的反射波,并对其进行复杂的处理后,可得出水泥的声阻抗,套管壁厚,套管内径(相当于40臂井径)等参数,以此获得直观的高分辨率的水泥评价和套管腐蚀图像。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波成像测井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固井质量检测和套管检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超声波成像测井套管井换能器 前言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水平井、侧钻井、大斜度井的逐年增加,对固井完井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固井质量的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油田开发后期的难度加大,对窜槽井和套损井的精密检测也变得尤为重要,常规的检测手段(如声幅等)已不能适应高准确度和高分辨率的要求。超声波成像测井是在早期的井下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采用了以下措施改善了成像质量和分辨率,满足了各种套管井复杂情况的需要。 (1)通过改进超声换能器的布局,将换能器与钻井液直接接触,减小了信号的衰减; (2)通过改进换能器,提高了仪器在高密度钻井液中的适应能力。 (3)通过增大采样点数,提高了仪器的成像分辨率。 (4)采用多种尺寸的扫描头和多种频率的换能器,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套管。 基本原理 超声波成像测井仪(环周声波扫描CAST-V),利用在一个高速旋转的扫描头上安装的换能器发射超声波撞击套管内壁,根据超声波的反射原理,通过记录各个界面的反射波,并对其进行复杂的处理后,可得出水泥的声阻抗,套管壁厚,套管内径(相当于40臂井径)等参数,以此获得直观的高分辨率的水泥评价和套管腐蚀图像,对固井质量和套管状况作出更为直观准确的判断。 如图一所示,仪器的换能器既是发射器又是接收器,换能器(这时作为发射器)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通过流体传到流体与套管界面,大部能量被反射回换能器(这时作为接收器),另一部分能量折射穿过套管到达套管与水泥界面,同样反射回一部分能量被接收器探测到,其折射与反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界面两侧物质的声阻抗差异。这些脉冲在套管内来回反射,引起套管的谐振。接收这些谐振信号并记录下来,对其进行复杂的处理后,可以得出高分辨率的水泥胶结评价和套管腐蚀图像。 图二是胶结好和胶结不好的指数衰减图,可以看出,胶结不好的套管要衰减得慢得多。而且接收器首先探测到的是高幅度的反射首波信号,其后跟着的是按套管内信号的衰减速率取决于套管外物质的声阻抗。

国内随钻测井解释

1国内随钻测井解释现状及发展 在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开展大斜度井和水平井测井资料的可视化解释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井解释识别地质目标的精度,通过实时解释、实时地质导向有助于提高钻井精度、降低钻井成本、及时发现油气层。 未来的勘探地质目标将更加复杂,以地质导向为核心的定向钻井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多。伴随新的随钻测井仪器的出现,应该有新的集成度高的配套解释评价软件,以充分挖掘新的随钻测井资料中包含的信息,使测井资料的应用从目前的单井和多井评价发展为油气藏综合解释评价。因此,定向钻井技术的发展及钻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必将使随钻测井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关泛。 2 提高薄油层钻遇率 提高薄油层水平井油层钻遇率必须加强方案研究及现场调整、实施两方面研究。方案设计包括对油层的构造、沉积相、储层物性、电性特征、油气显示特征综合研究。现场调整、实施包括对定向工具的认识及现场地质资料综合分析、重新调整轨迹后而实施的设计。 一口水平井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地质、钻井工程两方面的因素。地质设计及现场提出的方案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可行性。只有加强综合研究,根据油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轨迹,才能提高油层钻遇率。 目前,在石油、天然气等钻井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水平井作业中,使用随钻测井工具、随钻测量工具和现场综合录井工具。随钻测量工具、随钻测井工具位于离钻头不远的地方,在钻机钻进的同时获取地层的各种资料和井眼轨迹资料,包括井斜、方位、自然伽马、深浅侧向电阻率等。现场综合录井工具获取钻时、岩屑、荧光、气测录井等,这样利用随钻测量工具、随钻测井工具测得的钻井参数、地层参数和现场综合录井资料推导出目的层实际海拔深度和钻头在目的层中实际位置,并及时调整钻头轨迹,使之顺着目的层沿层钻进,尽量提高砂岩钻遇率。

测井曲线代码-整理版

原始测井曲线代码 代码名称 A1R1 T1R1声波幅度 A1R2 T1R2声波幅度 A2R1 T2R1声波幅度 A2R2 T2R2声波幅度AAC 声波附加值 AA VG 第一扇区平均值AC 声波时差 AF10 阵列感应电阻率AF20 阵列感应电阻率AF30 阵列感应电阻率AF60 阵列感应电阻率AF90 阵列感应电阻率AFRT 阵列感应电阻率AFRX 阵列感应电阻率AIMP 声阻抗 AIPD 密度孔隙度 AIPN 中子孔隙度 AMA V 声幅 AMAX 最大声幅 AMIN 最小声幅 AMP1 第一扇区的声幅值AMP2 第二扇区的声幅值AMP3 第三扇区的声幅值AMP4 第四扇区的声幅值AMP5 第五扇区的声幅值AMP6 第六扇区的声幅值AMVG 平均声幅 AO10 阵列感应电阻率AO20 阵列感应电阻率AO30 阵列感应电阻率AO60 阵列感应电阻率AO90 阵列感应电阻率AOFF 截止值 AORT 阵列感应电阻率AORX 阵列感应电阻率APLC 补偿中子 AR10 方位电阻率 AR11 方位电阻率 AR12 方位电阻率 ARO1 方位电阻率 ARO2 方位电阻率 ARO3 方位电阻率ARO4 方位电阻率 ARO5 方位电阻率 ARO6 方位电阻率 ARO7 方位电阻率 ARO8 方位电阻率 ARO9 方位电阻率 AT1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2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3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6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9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A V 平均衰减率 ATC1 声波衰减率 ATC2 声波衰减率 ATC3 声波衰减率 ATC4 声波衰减率 ATC5 声波衰减率 ATC6 声波衰减率 ATMN 最小衰减率 ATR T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RX 阵列感应电阻率 AZ 1号极板方位 AZ1 1号极板方位 AZI 1号极板方位 AZIM 井斜方位 BGF 远探头背景计数率 BGN 近探头背景计数率 BHTA 声波传播时间数据 BHTT 声波幅度数据 BLKC 块数 BS 钻头直径 BTNS 极板原始数据 C1 井径 C2 井径 C3 井径 CAL 井径 CAL1 井径 CAL2 井径 CALI 井径 CALS 井径 CASI 钙硅比 CBL 声波幅度 CCL 磁性定位 CEMC 水泥图 CGR 自然伽马 CI 总能谱比 CMFF 核磁共振自由流体体积 CMRP 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 CN 补偿中子 CNL 补偿中子 CO 碳氧比 CON1 感应电导率 COND 感应电导率 CORR 密度校正值 D2EC 200兆赫兹介电常数 D4EC 47兆赫兹介电常数 DAZ 井斜方位 DCNT 数据计数 DEN 补偿密度 DEN_1 岩性密度 DEPTH 测量深度 DEV 井斜 DEVI 井斜 DFL 数字聚焦电阻率 DIA1 井径 DIA2 井径 DIA3 井径 DIFF 核磁差谱 DIP1 地层倾角微电导率曲线1 DIP1_1 极板倾角曲线 DIP2 地层倾角微电导率曲线2 DIP2_1 极板倾角曲线 DIP3 地层倾角微电导率曲线3 DIP3_1 极板倾角曲线 DIP4 地层倾角微电导率曲线4 DIP4_1 极板倾角曲线 DIP5 极板倾角曲线 DIP6 极板倾角曲线 DRH 密度校正值 DRHO 密度校正值 DT 声波时差 DT1 下偶极横波时差 DT2 上偶极横波时差 DT4P 纵横波方式单极纵波时 差 DT4S 纵横波方式单极横波时 差 DTL 声波时差

SLB随钻测井技术及应用

随钻测井(LWD)技术及应用 WZ11-1 N
宋菊 随钻测量技术 Apr-16-2009
1 Initials 4/18/2009

主要内容
随钻测井简介 VISION Scope 作业要点
环境随钻测井影响
2 Initials 4/18/2009

随钻测井仪器
振共磁核
电缆测井仪器
CMR
proVISION sonicVISION StethoScope TeleScope
随钻测井可以实现 的测井项目
侧向电阻率 电磁波传播电阻率
DSI
PeriScope seismicVISION
geoVISION Xceed/Vortex
3 Initials 4/18/2009
谱获俘、马格西、规常
EcoScope
试测力压层地 像成率阻电 率阻电向侧
波声
MDT
岩性密度 光电指数 中子孔隙度
PEx
元素俘获,自然伽马 声波 地层压力 俘获截面 核磁 地层界面 图像
AIT ECS
HRLS
随钻测井能够完成几乎全部测井项目
FMI
97%以上的随钻测井不再需要重复电缆测井 以上的随钻测井不再需要重复电缆测井

传达独立的地层评价
电缆测井 随钻测井
97%以上的随钻测井不需要重复 相同项目的电缆测井
4 Initials 4/18/2009

随钻测井的价值
决策
决策/ 决策/ 产量
储层增产地质导向
增 值 方 向
地层产能和渗透性
储层产能 储层评价
R Φ R Φ R Φ MR,
孔隙度, 饱和度, 岩性, 孔隙度 饱和度 岩性 流体
西格马
实 时 数 据 构造
随钻测井服务 Φ
地 元 地层元素 地 元 地 元
Rt Rxo
孔 密度 隙 光电 度 指数
ΦISO
向 导 质 质 质 质 地 地 地 地
流度 流 流 流
e e e Perm
V
地层信息
Sc op e
实时测井 EcoScope
GVR (RAB) ARC ADN
马 伽马 伽马 伽马能谱
pe co riS Pe e op Sc tho Ste
N ISIO ProV
Sonic VISION
Te le
测量工具
实时可视化
感应 电阻 率
侧向 电阻 率
试 试 试 测试 力 力 力 压力 层 层 层 地层
振 振 振 共振 核 核磁
测 测 测 测 探 探 探 探 界 界 界 界 边 层 地 地 地 地
西格马
中子
密度
波 声波 声波 声波
成像
遥 测
实时解释
LWD测量的项目 测量的项目
测量项目
5 Initials 4/18/2009

测井知识

测井well logging 在勘探和开采石油过程中、利用各种仪器测量井下地层的物理参数及井的技术状况,分析所记录的资料、进行地质和工程方面研究的技术。 开发测井development well logging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测井方法、仪器设备和解释技术。 测井曲线logs 测量的地层物理参数按一定比例随井深连续变化记录的曲线。 测井系列well logging series 针对不同的地层剖面和不同的测井目的而确定的一套测井方法。 测井仪器标准化logging tool standardization 利用标准物质及其装置、对同类型测井仪器按操作规范进行统一的刻度。 电阻率测井resistivity logging 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方法。 微电极测井microelectrode log 使用微电极系进行的测井。 侧向测井laterolog 采用聚焦电极系,使供电电流向井眼径向聚焦并流入地层的电阻率测井方法。根据电极的不同组合,分为三侧向、七侧向、双侧向、微侧向、邻近侧向及微球形聚焦测井等。 感应测井induction logging 采用一组特定的线圈系,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层电导率的测井方法。 介电常数测井dielectric log 使用特定天线测量地层介电常数的测井方法。根据测量目的不同,又分为幅度介电 测井,相位介电测井。 电磁波传播测井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log 介电常数测井的一种,它测量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时间和衰减率。 自然电位测井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 测量井内自然电场的测井方法。 自然伽马测井natural gamma-ray logging 在井中连续测量地层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射的伽马射线的测井方法。 API单位API unit 美国石油学会规定的自然伽马和中子伽马的计量单位。规定在美国休斯顿大学自然伽马测井刻度井中测得的高放射性地层和低放射性地层的读数差的1/200 为一个API自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 国产测井系列 1、标准测井曲线 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 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测时就是声波时差曲线(AC) 井径曲线(CALP)。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L/RD]*1000=COND。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套管节箍曲线。确定射孔的深度。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 二、3700测井系列 1、组合测井 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微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 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井径测井曲线,测量井眼直径,反映实际井径大砂眼(CM)。 2、特殊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九条曲线,反映地层真倾角。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共测五条曲线,反映地层的岩性与铀钍钾含量。 重复地层测试器(MFT)。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点的地层压力,并能取两个地层流体样。 三、国产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几个基本概念: 深度比例:图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同单位的实际长度,或深度轴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系数。如,1:500;1:200等。 横向比例:每厘米(或每格)代表的测井曲线值。如,5Ω,m/cm,5mv/cm等。 基线:测井值为0的线。 基线位置:0值线的位置。 左右刻度值:某种曲线图框左右边界的最低最高值。 第二比例:一般横向比例的第二比例,就是第一比例的5倍。如:一比例为5ΩM/cm;二比例则为25m/cm。 1、标准测井曲线图 2、2、5米底部梯度曲线。以其极大值与极小值划分地层界面。它的极大值或最佳值基本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如图) 自然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一般砂岩层为负异常。泥岩为相对零电位值。 标准测井曲线图,主要为2、5粘梯度与自然电位两条曲线。用于划分岩层恢复地质录井剖面,进行井间的地层对比,粗略的判断油气水层。 3、回放测井曲线图(组合测井曲线) 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曲线的极度大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T),浅双侧向的极大值反映浸入带电阻率(RS)。以深浅双侧向曲线异常的根部(异常幅度的1/3处)划分地层界面。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DIFL double induction focus log感应测井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浅探测感应测井 DLL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 micro resistivity log微电阻率测井 RNML微电位 RLML微梯度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RPROX邻近侧向测井 CON induction log感应测井 AC acoustic声波时差 AC DT CDL density密度 DEN Z-DEN Z-density岩性密度 Z-DEN PE光电指数 CNL neutron中子 CN GR natural gamma ray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自然电位 CAL borehole diameter井径 K potassium钾 TH thorium钍 U uranium 铀 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无铀伽马 NGR neutron gamma ray中子伽马 NLL 中子寿命 输出曲线中文名 SH 泥质含量 SW 地层含水饱和度 POR 有效孔隙度 PORH 含烃重量

流动成像测井技术的进展

流动成像测井技术的进展 流动成像测井与地面流动成像的不同之处在于:地面测量仪器不受体积大小限制,而油井套管的大小限制了下井仪器的大小;地面流动测量可在塑料或有机玻璃管道中进行,而油井套管通常为钢铁质套管,对测量影响较大;地面流动测量环境通常为常温、常压,而流动成像测井环境为高温、高压。研究实践表明,流动成像测井比地面多相管流成像测量的技术难度更大。 流动成像测井方法适用于水平井、斜井等流体非均匀分布的情况。目前研究提出的流动成像测井方法有光学流动成像方法、电容法和电磁法等。 1.光学流动成像测井 1996年,哈里伯顿公司的Steve Maddox在浅水井中借用特殊制作的井下照相机(Down Hole Video)实现了流动可视化测量。这种技术要求井筒内的流动必须是透明的,而井下流体通常都是不透明的。 2.探针式电导率流动成像测井 探针式电导法采用电导探针构成阵列测量探头,利用油气与水的导电特性差异辨识井内流体,目前在实际测井中已开发出商用技术和仪器。斯伦贝谢公司推出的流体剖面数字图像分析仪(DEFT)有8个电导探针(起初只有4个探针),分别装在扶正器的8个弹簧叶片上,构成测量探头。仪器测量时根据探针附近流体的导电性区分油气与

水,导电性流体为水(置逻辑0);非导电流体为油或气(置逻辑1)。测量数据用于确定持水率比较简便,每个探针处的局部持水率的计算可简化为测遇水的时间与总测量时间之比,测量精度约为5%。测量数据用于重建水平井或大斜度井中流体的层状流动图像比较容易和可靠,但对其它流动机构图像的重建则需要先验知识,并且只能做出粗略估计。康普乐公司推出的流体剖面分析仪(FPT)与DEFT相似,探头由3个电导探针装在三臂扶正器上组成,仪器可以通过弹簧片的收缩、伸张或旋转实现对流动截面上不同位置流体的测量,对于持水率的测量精度同样约为5%。无论是DEFT还是FPT,其对流体流动截面的测量仅局限于个别点上,而物场信息投影测量的数据量和分辨率还未达到成像测量的基本要求,充其量只能视为流动成像测井的雏形技术或初级产品。 3.电容层析成像测井 大庆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近年来对电容层析成像测井做了初步研究。研究的成像测量方法与地面电容流动的成像测量方法相似,采用了12电极结构,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测量敏感场,应用反投影算法实现图像重建。实验室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要制作仪器应用到实际生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 4.电磁波流动成像测井 在井下电磁波流动成像方面,国内石油大学吴锡令教授的课题组早在1995年开展了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该方法综合利用油气与水的介电特性和导电特性差异辨识井内流体。测量探头由8

测井基础知识

测井基础知识 1. 名词解释: 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反映地层储集流体的能力。 有效孔隙度:流体能够在其中自由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百分比。 原生孔隙度:原生孔隙体积与地层体积之比。 次生孔隙度:次生孔隙体积与地层体积之比。 热中子寿命:指热中子从产生的瞬时起到被俘获的时刻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放射性核素:会自发的改变结构,衰变成其他核素并放射出射线的不稳定核素。 地层密度:即岩石的体积密度,是每立方厘米体积岩石的质量。 地层压力:地层孔隙流体(油、气、水)的压力。也称为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压力高于正常值的地层称为异常高压地层。地层压力低于正常值的地层称为异常低压地层。 水泥胶结指数:目的井段声幅衰减率与完全胶结井段声幅衰减率之比。 周波跳跃:在声波时差曲线上出现“忽大忽小”的幅度急剧变化的现象。 一界面:套管与水泥之间的胶结面。 二界面:地层与水泥之间的胶结面。 声波时差:声速的倒数。 电阻率:描述介质导电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含油气饱和度(含烃饱和度Sh):孔隙中油气所占孔隙的相对体积。 含水饱和度Sw:孔隙中水所占孔隙的相对体积。含油气饱和度与含水饱和度之和为1. 测井中饱和度的概念:1.原状地层的含烃饱和度Sh=1-Sw。2.冲洗带残余烃饱和度:Shr =1-Sxo (Sxo表示冲洗带含水饱和度)。3.可动油(烃)饱和度Smo=Sxo-Sw或Smo =Sh-Shr。4.束缚水饱和度Swi与残余水饱和度Swr成正比。 泥质含量:泥质体积与地层体积的百分比。 矿化度:溶液含盐的浓度。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 2. 各测井曲线的介绍: SP 曲线特征: 1.泥岩基线:均质、巨厚的泥岩地层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 2.最大静自然电位SSP:均质巨厚的完全含水的纯砂层的自然电位读数与泥岩基线读数差。 3.比例尺:SP曲线的图头上标有的线性比例,用于计算非泥岩层与泥岩基线间的自然电位差。 4.异常:指相对泥岩基线而言,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位置。(1)负异常:在砂泥岩剖面井中,当井内为淡水泥浆时(Cw>Cmf),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位于泥岩基线的左侧(Rmf>Rw); (2)正异常:在砂泥岩剖面井中,当井内为盐水泥浆时(Cmf>Cw),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位于泥岩基线的右侧(Rmf4d)的自然电位曲线幅度值近似等于静自然电位,且曲线的半幅点深度正对地层的界面。(3)随地层变薄曲线读数受围岩影响,幅度变低,半幅点向围岩方向移动。 SP 曲线的应用: 1.划分渗透性岩层:在淡水泥浆中负异常围渗透性岩层,在盐水泥浆中正异常围渗透性岩层。

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层: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4)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 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 (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3)邻井曲线对比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对比,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这种对比要注意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在横向上的变化,如下图所示。(4)最小出油电阻率法:对某一构造或断块的某一层组来说,地层矿化度一般比较稳定,纯水层的电阻率高低主要与岩性、物性有关,所以若地层的岩性物性相近,则水层的电阻率相同,当地层含油饱和度增加,地层电阻率也随之升高。比较测井解释的真电阻率与试油结果,就要以确定一个电性标准(最小出油电阻率),高于电性标准是油层,低于电性标准的是水层。从而利用地层真电阻率(感应曲线所求的电阻率)和其它资料,可划分出油(气)、水层。但是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断块、不同层系的电性标准不同,当岩性、物性、水性变化,则最小出油电阻也随之变化。 (5)判断气层的方法:气层与油层在许多方面相似,利用一般的测井方法划分不开,只能利用气层的“三高”特点进行区分。所谓“三高”即高时差值(或出现周波跳跃);高中子伽马值;高气测值(甲烷高,重烃低)。 根据油、气、水层的这些曲线特征和划分油、气、水层的方法,就可以把一般岩性、简

成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成像测井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 【摘要】 成像测井作为第四代测井技术予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商业应用。成像测井采用阵列化传感器技术,在井下大量采集丰富的地层信息,利用遥传将采集到的地层信息传到地面,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井壁二维图像或井壁周围某一探测范围内的三维图像。根据预测,使用成像测井技术进行的油气勘探开发与使用数控技术相比,可提高10%一20%的油气储量。因此,成像测井技术对来来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阐述了目前常用的井下成像测井的原理、发展现状及其成用,并预测成像测井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 【引言】 测井起源予1927年的法国,当时只有测量视电阻率、自然电位、井温等仪器,经过近80年的发展。如今发展成为以电法测井仪、声波测井仪与核磁共振测井仪等系列的测井仪器。回顾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测井技术经历了从模拟测井到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的发展历程。 成像测井技术是美国率先推出的具有三维特征的测井技本,是当今世界最新的测井技术。它是在井下采用阵列传感器扫描测量或旋转扫描测量,沿井眼纵向、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利用遥传将采集到的地层信息,利用遥传将采集到的底层信息从井下传到地面,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井壁二维图像或井眼周围某一探测范围内的三维图像。因此,成像测井图像比以往的曲线表达方式更精确、更直观、更方便。 传统的测井只能获取井下地层井眼周向和径向上单一的信急,它适用于简单的均质地层。而实际上地层是非均质的,尤其是裂缝性油气层的非均质性最为明显,在地层的周向和径向上的非均质性也非常突出。这促使人们开始利用非均质和非线性理论来设计测井仪器。成像测井技术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获取井下地层井眼周向方位上和径向上多种丰富的信息,能够在更复杂、更隐蔽的油气藏勘探和开发方面有效的解决一系列问题:薄层、薄互层、裂缝储层、低孔隙低渗透层、复杂岩性储层评价;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的确定;固井质量、压裂效果、套管井损坏等工程测井问题以及地层压力、地应力等力学参数的求取等等。

国外随钻测井发展历程

国外随钻测井发展历程 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是工程技术服务努力追求的目标,就此而言, 随钻测井相对于电缆测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随钻测井资料是在泥浆滤液侵入地层之前或侵入很浅时测得的,更真实地反映原状地层的地质特征,可提高地层评价精度。随钻测井在钻井的同时完成测井作业,减少了井场钻机占用时间,从钻井-测井一体化服务的整体上节省成本。在某些大斜度井或特殊地质环境(如膨胀粘土或高压地层)钻井时,电缆测井困难或风险大以致不能进行作业时,随钻测井是唯一可用的测井技术。因此,随钻测井既提高了地层评价测井数据的质量,又减少了钻井在用时间,降低成本。 在过去的近20年里, 随钻测井技术快速发展, 目前已具备对应电缆测井的所有技术,包括比较完善的电、声、核测井系列,以及随钻核磁、随钻压力等等。同时, 全球随钻测井业务不断增长, 已成为油田工程技术服务的主体技术之一,其业务收入和工作量大幅增加。可以预期,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向复杂储集层纵深发展, 随钻测井技术将更趋完善, 电缆测井市场份额将更多地被随钻测井所取代。 一、随钻测井发展历程 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可追溯到1930年前后,当时电缆测井技术开始出现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早期,Dallas地球物理公司的J.C.Karaher用一段长4-5英尺的绝缘线将钻头与钻柱绝缘,在每根钻杆内嵌入绝缘棒,用一根导线在绝缘 棒中间穿过,通向地面,通过这根导线传输信号。 用这种方法得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测量到连续 的电阻率曲线。1938年采集到第一条LWD电阻率 曲线[1],这是用电连接方式传输数据的第一条 LWD曲线(图1)。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仅有的几个专利文 献表明,许多发明家和研究组织继续致力于实时 的、可靠的随钻测量系统的研究,遗憾的是,LWD 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非常缓慢,技术上很难突破。 在测井技术发展开始的50年时间里,在石油工业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第一讲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钻井取芯、岩屑录井、地球物理测井是目前比较普及的三种认识了解地层的方法。钻井获取的岩芯资料直观、准确,但成本高、效率低。岩屑录井简便、及时,但干扰因素多,深度有误差,岩屑易失真。测井是一种间接的录井手段,它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连续地测定岩石的物理参数,以不同的岩石存在着一定物性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各种测井曲线显示的特征、变化规律来划分钻井地质剖面、认识研究储层的一种录井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收获率高、易保存的优势,是目前我们认识地层的主要途径。 鄂尔多斯盆地常规测井系列分为综合测井和标准测井两种。 综合测井系列:重点反映目的层段钻井剖面的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直罗组底部,比例尺1:200。由感应、八侧向、四米电阻、微电极、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八种测井方法组成。探井、评价井为了提高储层物性解释精度,加测密度和补偿中子两条曲线。 标准测井系列:全面反映钻井剖面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井口(黄土层底部),比例尺1:500,多用于盆地宏观地质研究。过去标准测井系列较单一,仅有视电阻率、自然咖玛测井等两三条曲线。近几年完钻井的标准测井系列曲线较完善,只比综合测井系列少了微电极测井一项。 一、测井曲线的识别 微电极系测井、四米电阻测井、感应—八侧向测井、都是以测定岩石的电阻率为物理前提,但曲线的指向意义各异。微电极常用于判断砂岩渗透性和薄层划分。感应—八侧向测井用于判定砂岩的含油水层性能。四米电阻、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用于砂泥岩性划分。它们各有特定含义,又互相印证,互为补充,所以,我们使用时必须综合考虑。 1、微电极测井 大家知道,油井完钻后由井眼向外围依次是:泥饼、冲洗带、侵入带、地层。泥饼是泥浆中的水分进入地层后,吸附、残留在砂岩壁上的泥浆颗粒物。冲洗带是紧靠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流体几乎被钻井液全部赶走了的部分;其深入地层的范围一般约7—8厘米。侵入带是钻井液与地层中流体的混合部分。

测井曲线名称汇总

测井曲线名称汇总 测井曲线名称汇总(可能有重复,请谅解)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 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 声波时差 DEN density 密度 CN neutron 中子 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自然电位 CAL borehole diameter 井径 K potassium 钾

TH thorium 钍 U uranium 铀 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 无铀伽马 NGR neutron gamma ray 中子伽马 --------------------------------------------------- GRSL—能谱自然伽马 POR 孔隙度 NEWSAND PORW 含水孔隙度 NEWSAND PORF 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NEWSAND PORT 总孔隙度 NEWSAND PORX 流体孔隙度 NEWSAND PORH 油气重量 NEWSAND BULK 出砂指数 NEWSAND PERM 渗透率 NEWSAND SW 含水饱和度 NEWSAND SH 泥质含量 NEWSAND CALO 井径差值 NEWSAND CL 粘土含量 NEWSAND DHY 残余烃密度 NEWSAND SXO 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NEWSAND DA 第一判别向量的判别函数 NEWSAND DB 第二判别向量的判别函数 NEWSAND

测井曲线解释

1.常用测井曲线名及简写: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地层真电阻率 Rxo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声波时差 DENdensity 密度 CN neutron 中子 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自然电位 CALborehole diameter 井径 Kpotassium 钾 TH thorium 钍 Uuranium 铀 KTH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 无铀伽马 NGRneutron gamma ray 中子伽马 5700系列的测井项目及曲线名称 Star Imager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CBIL井周声波成像 MAC 多极阵列声波成像 MRIL核磁共振成像 TBRT薄层电阻率 DAC 阵列声波 DVRT数字垂直测井 HDIP六臂倾角

测井曲线解释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一、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

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 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③估计泥质含量。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⑤判断水淹层。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 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 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③求岩层孔隙度。 ④深度校正。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 顶:低点; 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 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确定岩层界面。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④确定大井径井段。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测井方法及代号

附录33 测井曲线名称代码 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名称代码 0.4米电位电阻率R04 井径1 C1 阵列感应4英尺分辨率及60英寸探测深度电阻率AF60 0.45米电位电阻率R045 井径2 C2 阵列感应4英尺分辨率及90英寸探测深度电阻率AF90 0.5米电位电阻率R05 井径3 C3 阵列感应4英尺分辨率侵入带真电阻率AFRX 1米底部梯度电阻率R1 井斜DEV 补偿声波时差AC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R25 井斜方位AZIM 井径CAL 4米底部梯度电阻率R4 高分辨率侧向电阻率LLHR 长源距声波时差DT 6米底部梯度电阻率R6 方位电阻率曲线1 ARO1 纵横波速度比VPVS 8米底部梯度电阻率R8 方位电阻率曲线10 AR10 纵横波方式单极横波时差DT4S 深侧向电阻率RD 方位电阻率曲线11 AR11 纵横波方式单极纵波时差DT4P 浅侧向电阻率RS 方位电阻率曲线12 AR12 泊松比PR 邻近侧向电阻率RPRX 方位电阻率曲线2 ARO2 上偶极横波时差DT2 微侧向电阻率RMLL 方位电阻率曲线3 ARO3 下偶极横波时差DT1 微球型聚焦电阻率MSFL 方位电阻率曲线4 ARO4 斯通利波时差DTST 深感应电阻率RILD 方位电阻率曲线5 ARO5 全波列波形WF 中感应电阻率RILM 方位电阻率曲线6 ARO6 声波成象ACI 八侧向电阻率RFOC 方位电阻率曲线7 ARO7 自然伽马GR 球型聚焦电阻率SFLU 方位电阻率曲线8 ARO8 无铀自然伽马CGR 数字聚焦电阻率DFL 方位电阻率曲线9 ARO9 钾K 感应电导率COND 阵列感应1英尺分辨率地层真电阻率AORT 钍TH 微电位电阻率ML1 阵列感应1英尺分辨率及10英寸探测深度电阻率AO10 铀U 微梯度电阻率ML2 阵列感应1英尺分辨率及20英寸探测深度电阻率AO20 补偿中子CN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