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视点、视线与盲区

九年级数学视点、视线与盲区

九年级数学视点、视线与盲区
九年级数学视点、视线与盲区

3.1 视点、视线与盲区

课型:新授 案序:1

学习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概念。

2.体会视点、视线、盲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视点、视线、盲区与中心投影的关系,感受其生活价值。

学习重点: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概念。

学习难点:现实生活中提炼出视点、视线、盲区的问题,应用概念予以解决。 学习过程:

一、 学前准备

小明和小丽到剧场看

演出。1.坐在二层的小明能

看到一层的小丽吗?为什

么?2.小丽坐在什么位置

时,小明才能看到她?

二、 探究活动:

(一)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概念的学习

2.认真阅读P87“想一想”上面的课文,并回答问题。

3.对照图形理解说出:什么是视点、视线、盲区?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怎样画出盲区?交流,教师点拨。

2.P88“议一议”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后交流。

3.教师演示画图进行说明,有助理解。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让大家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将视点、视线、盲区和中心投影相联系。通过识别,感悟视点、视线、盲区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自我测试

1、走上坡时比走下坡时的盲区

2、某人向一个圆柱形建筑物走去时,他的( )

A 盲区越来越大

B 盲区越来越小

C 盲区不变

D 盲区变化不定

3、小明和小刚听到墙后面有小狗的叫声,但他们都看不到小狗。请画出

小狗的活动区域。

4、小明和小迪分别从两条小胡同走向马路,当他们分别走到图中的位置时,哪个人看到的范围更大一些?为什么?

小明 小迪

墙小刚大王猫

九年级数学上册视图与投影 知识精讲

《部编版》;统编;新人教版 新版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视图与投影 知识要点 1. 主要概念: (1)圆柱的主视图是矩形,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 (2)圆锥的主视图是三角形;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还要画上圆心。 (3)球的主视图是圆;左视图是圆;俯视图是圆。 (4)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 (5)平行投影:太阳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6)中心投影:由一点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 (7)视点: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 (8)视线:由视点出发的线称为视线。 (9)盲区: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2. 主要原理: (1)画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2)我们在画三视图时,主、左视图的高要相等;俯、左视图的宽要相等。 (3)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是成比例的。 (4)在同一天中,由早晨到傍晚,物体的影子由正西、北偏西、正北、北偏东、正东的方向移动。 (5)当投影光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形成的投影就是物体的正投影。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画出正三棱柱在这两种位置时的视图。 位置(一)位置(二) 解:图中正三棱柱在位置(一)时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图中正三棱柱在位置(二)时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例2. 如图所示,画出下列物体的三视图。 (1) (2) 答:两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a )(b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a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b ) 例3. 图1是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俯视图,画出它们主视图和左视图。 d A B C D E F a b c (1) (2) 图1 解:如图2。 主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b d (1) (2)

视点、视线、盲区

》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什么是视点、视线、盲区,会通过画视线确定一个观察者的盲区。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将得到的结论与已有经验相结合,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体会视点、视线、盲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处,用探索的头脑思考现实情境,增强活动性和交流意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概念。 难点: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视点、视线、盲区的问题,应用概念予以解决。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当你沿着一条平坦的道路向前走时,前方较高的建筑物反而被较低的建筑物挡住了;而当经过了较低的建筑后,较高的建筑物又呈现在你的眼前,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学习新课:视点、视线、盲区。 二、一起探究 如图,桃树上落下一些桃子,猴子在墙外的树上向墙内张望,猴子在树上a处看到离墙的最近点为b。 1.当猴子爬到a′处和在处时,请分别画出它看到的离墙最近的点b′和。 2.猴子所在的高度与它看到的桃子数的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3.猴子在处能看到墙根出摆放的盆景吗?为什么? 请同学想一想,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探讨,交换各自的感受。 回答如下:1. 2.猴子所在的位置越高,它看到的桃子就越多。 3.即使猴子爬到树上的最高处也不能看到墙根出摆放的盆景,因为墙把猴子的视线挡住了。老师总结概念:如上图,猴子眼睛所在的位置称为视点,由视点发出的线称为视线,猴子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请同学们看下图,如果在点a观望,你能说出视点、视线是什么吗?视点a的盲区是哪部分? 三、做一做 情境:在一座大楼的后面,有一个高耸的电视塔。小明从大楼前方逐渐向大楼走近。

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库:投影(较易)

投影(较易) 1、下列四幅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 A.B.C. D. 2、如图所示,一条线段AB在平面Q内的正投影为A′B′,AB=4,A′B′=2,则AB与A′B′的夹角为() A.45° B.30° C.60° D.以上都不对 3、王丽同学在某天下午的不同时刻拍了三张同一景物的风景照A,B,C,冲洗后不知道拍照的顺序,已知投影l A>l C>l B,则A,B,C的先后顺序是() A.A,B,C B.A,C,B C.B,C,A D.B,A,C 4、一天上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 m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 m比赛,图29-6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照片是参加100 m的 B.甲照片是参加400 m的 C.乙照片是参加400 m的 D.无法判断甲、乙两张照片 5、小亮在上午8时、9时30分、10时、12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葵的头茎随太阳转动的情况,无意之中,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各不相同,影子最长的时刻为() A.上午12时 B.上午10时 C.上午9时30分 D.上午8时

6、两个不同长度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太阳光下得到的投影是() A.相等 B.长的较长 C.短的较长 D.不能确定 7、在太阳光下,转动一个正方体,观察正方体在地上投下的影子,那么这个影子最多可能是几边形( )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 8、一天上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 m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 m比赛,图29-6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照片是参加100 m的 B.甲照片是参加400 m的 C.乙照片是参加400 m的 D.无法判断甲、乙两张照片 9、夜晚在亮有路灯的路上,若想没有影子,你应该站的位置是( ) A.路灯的左侧; B.路灯的右侧; C.路灯的下方; D.以上都可以 10、夜晚当你靠近一盏路灯时,你发现自己的影子是() A.变短 B.变长 C.由短变长 D.由长变短 11、如图,晚上小明由甲处径直走到乙处的过程中,他在路灯M下的影长在地面上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逐渐变长

【配套K12】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与视图》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与视图》知 识点归纳 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 中心投影: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出发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的光线,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区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观察光源;观察影子。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由视点发出的线称为视线;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提示:点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仍是一个点; 线段在一个面上的投影可分为三种情况: 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为一点; 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等于线段的实际长度; 线段倾斜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小于线段的实际长度。 平面图形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可分为三种情况: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平行的情况下,其投影为实际形状;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垂直的情况下,其投影为一线段;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倾斜的情况下,其投影小于实际的形状。

正投影: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视图:用正投影的方法绘制的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图形,称为物体的视图。 在实际生活的工程中,人们通常从正面、左面和上面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分别得到这个物体的三个视图。这本个视图是常见的正投影,是当光线与投影垂直时的投影。 三个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得到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俯视图:从上面视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 左视图:从左面视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提示:在画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的部分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三视图之间要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一般地,俯视图要画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要画在正视图的右边。 视图中每一个闭合的线框都表示物体上一个表面,而相连的两个闭合线框一定不在一个平面上。 在一个外形线框内所包括的各个小线框,一定是平面体上凸出或凹的各个小的平面体。

九年级数学视点 视线与盲区

5.1视点视线与盲区 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了解视点、视线、视角与盲区的概念; 2、体会视点、视线、视角、盲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视点、视线、视角、盲区与中心投影的关系,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应用盲区的意义解释简单的现实现象。 教学难点: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视线、视角和盲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投影)你知道为什么飞机超低空飞行时,雷达很难发现它? 下图是人观察事物时的直观图,在这个图上涉及了哪些数学知识?(视线,视角,视点) 你能试着给它们下定义吗? 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线,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线所成的角叫做视角。 做一做:课本练习 强调:视角与仰角和俯角的区别。 二、盲区的概念 如下图,小明在点O能看见站在幕布后面点C的小华吗?如果小明的位置不变,小华应怎样移动自己的位置,才能使小明看到自己?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不能;移到幕布前∠AOB的范围内;因为小华在幕布后面的区域是小明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要使小明看到自己,必须要移到小明视线能到达的区域。 教师追问: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区域叫做什么?为什么? 小结: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如上图中的阴影部分的区域就是盲区。 如下图,∠AO1D,∠BO2C,分别表示人的双目水平位置上的最大视角(约120°),在这个图上什么地方是盲区,什么地方是人眼看得最清晰的区域? 盲区的意义还不局限于人观察景物,那么盲区的意义还有哪些应用呢?学生举例 三、应用新知 例如下图,A,B表示教室的门框位置。小聪站在教室内的点P位置,小慧、小红、张杰三位同学分别站在教室外点C,D,E的位置。这三位同学中,小聪能看见谁?看不见谁?请用盲区的意义给出解释。

九年级数学第29章投影与视图导学案

29.1投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了解物体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考: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 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 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 【情境引入】 活动1 设问:你注意观察过周围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吗?影子与物体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教师 展示实物及图片,学生观察、思考,感知物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表观点;教师归纳。 总结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的概念。 总结: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 上,得到的 叫做物体的投影, 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 叫做投影面。 【自主探究】 活动2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组阳光下的投影图片,设问:下列投影中,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 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教师指导。 归纳总结:由 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试举出平行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3 出示一组灯光下的投影,学生观察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学生分析、回答。 归纳总结:由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试举出中心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4 出示教材101页练习:将物体与它们的投影用线连接起来。 【合作探究】 活动5: 问题1 联系:。 区别:。 问题2 图中三角板的投影各是什么投影?它们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学生观察、思考、互相交流。 联系:图中的投影都是投影。区别: 总结出正投影的概念:。

视角是多少

视角是多少 安装在3米高的位置,盲区有多少,能看多少米! 安装在5米高的位置,盲区有多少,能看多少米! 最佳答案 1/3索尼配3.6毫米镜头视角是53.1度, 1/4是41.1度。 盲区差不多有2到3米吧! 盲区跟你安装的角度有关系! 这是普通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尺寸,1/3大于1/4,传感器面积越大越好,就是大面积的画面比小的要清楚。 1/3尺寸是这么规定的,长方形对角线的长度为16mm,然后这个传感器对角线长度为16/3长度,1/4就是16/4长度 1/1.7”是CCD对角线的尺寸,即25.4mm÷1.7=14.94mm; 4/3系统的CCD尺寸是17.3mm×13mm,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就是21.6mm; 两者大小一目了然。 同像素当然1/3比1/4好!!!尺寸大,点阵分布得好. 1/3所有方面都比1/4的好!!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 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它是一种特殊半导体器件 COMS,Comple-mentary Metal-Oxicle-Semiconductor,中文译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以传统观点来说,CCD比CMOS的信号采集能力更强、噪音更低,但技术要求很高(据说全世界只有6家公司掌握了CCD研制技术),成品率较低,因此成本较高(尤其是大尺寸CCD);而CMOS胜在集成度高、生产工艺简单(传统集成电路的生产线稍加改造即可生产CMOS感光器,有很多厂商都能生产),因此成本低廉,但信号采集和噪音控制能力都比CCD更差,而且由于单个感光单元构造比CCD复杂、庞大,CMOS难以做到高象素密度,所以目前在小型DC上CMOS无法跟CCD竞争!当然,经过CANON、SONY等诸多厂家的技术改经,目前大尺寸CMOS的性能已经可以跟CCD相媲美了,加上成本优势,所以在DSLR上得到广泛应用! 至于色彩,其实目前广泛使用的马赛克型感光器是无法直接感知色彩的,它们只能感知光线强度(类似黑白胶片)并将其数字化,然后通过某种运算得出彩色信号即图像。可见,照片的色彩风格基本上是由成像算法决定的,跟感光器本身没多大关系

初三数学视图与投影(一)

第12次课:视图与投影(一) 一、考点、热点回顾 (一)三视图 1.视图: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物象叫做一个物体的视图. 2.三视图: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把从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由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三个视图合起来简称为三视图.3.三视图中三个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4. 三视图中三个视图之间的大小关系为: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这里的长、宽、高分别对应三视图所示物体的左右之间、前后之间、上下之间的长度. (二)投影 1.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 叫做物体的投影(projection),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parallel projection). 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center projection). 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 5.正投影的性质: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二、典型例题 1.视图”以“视”的基础上的“对应”为特征,建立起三维的基本几何体及简单物体与二维(平面)图形表示方法间的对应关系。 例10.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画出图9-12中圆台的正投影. 图9-12

视野的常见术语

视野的常见术语 视野指数:计算机定量检查所得的原始结果是一组(一个矩阵)代表许多许多点阈值的数值。 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ices )是对一次视野检查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而获得的描 写总体的简明数值,是视野总的评价参数,可以快速评估视野缺损。 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 ,MS )等于各个位点的光敏感度相加后除以位点总数,是各 。其正常范围与年龄有关。 位点光敏感度的算术平均数,单位为“dB ” 平均缺损货平均偏差:在Humphrey 称为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 ),Octopus 称为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 )是所有位点上检测值与正常均值之差的平均,表示受检者的 整个视,敏感度与同年龄正常人的参考敏感度相比较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单位为Db 。MD 代表的是整个视野的平均缺损,其正常范围与年龄无关。 丢失方差或模式标准差:Humphrey 视野的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 ,PSD )表示测得的视野形状与正常视野形状的相差程度,代表光敏感度的变异,反映局部视野缺损,值越大,表示视野的形状越不规则,在Octopus 视野计中的丢失方差(loss variance ,LV )与PSD 一样反应视野的的不规则指数。 暗点:是指光敏感度低于视野中其他的一个点或一个区域。暗点分为相对暗点(realative scotoma )和绝对暗点(absolute scotoma) ,如果仅仅是对刺激强度较弱的白色或某种颜色 的视标或光标辨别不清被称之为相对暗点,如果对最大亮度视标或光标均看不见为绝对暗 点,生理盲点即为典型的绝对暗点。 常见的暗点有如下: 中心暗点:是指位于中央注视点及其附近的相对性绝对性暗点,一般指中心10 °视野范围之内的暗点。中心暗点是视网膜黄斑区或视神经黄斑纤维发生并病变的一种表现,多见于黄斑

九年级下册数学《投影与视图》知识

投影与视图 知识要点 1、投影 (1)投影: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projection),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平行投影: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parallel projection). (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center projection)。 (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 注: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 2、三视图 (1)三视图:是指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该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 (2)特点: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九年级上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检测题12--九年级数学试题(北师大版)

1 2013-3-24 九年级上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检测题1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三视图是中心投影 B 小华观察牡丹话,牡丹花就是视点 C 球的三视图均是半径相等的圆 D 阳光从矩形窗子里照射到地面上得到的光区仍是矩形 2.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 ( ) A 平行的 B 聚成一点的 C 不平行的 D 向四面八方发散的 3.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柑子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 A 两根都垂直于地面 B 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 C 两根竿子不平行 D 一根到在地上 4.有一实物如图,那么它的主视图 ( ) A B C D 5.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在平行投影中,两人的高度和他们的影子 ; 7.小军晚上到乌当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的说: “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 ”; 8.圆柱的左视图是 ,俯视图是 ; 9.如图,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 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10.一个四棱锥的俯视图是 ; 二.解答题:(每踢10分,共50分) 11.如图所示:大王站在墙前,小明站在墙后,大王不能让小明看见,请你画出小明的活动区域。 A B C D 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

2 2013-3-24 12.画出下面实物的三视图: 13.李栓身高88.1m ,王鹏身高60.1m ,他们在同一时刻站在阳光下,李栓的影子长为 20.1m ,求王鹏的影长。 14.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下,请你画出它的立体图形: 15.为解决楼房之间的挡光问题,某地区规定:两幢楼房间的距离至少为40米,中午12时 不能挡光.如图,某旧楼的一楼窗台高1米,要在此楼正南方40米处再建一幢新楼.已知该地区冬天中午12时阳光从正南方照射,并且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最小为30°,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请问新建楼房最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732.13≈,414.12≈) 墙大 王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 1(26)题

九年级数学《视点、视线与盲区》学案1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数学《视点、视线与盲区》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 1、 经历由具体情境了解视点、视线和盲区概念的过程。 2、 通过实例体会视点、视线和盲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导航 1、 体会视点、视线和盲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具体情境了解视点、视线和盲区概念 知识链接 小明和小丽到剧场看演出,他们所在的位置如图所示: (1) 站在二层的小明能看到一层的小丽吗?为什么? (2) 下丽坐在一层的什么位置时,小明才能看到她? 探究新知 学生自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 1、视点: 。 2、视线: 。 3、盲区: 。 巩固新知 例 如图,学校教学楼C 正南是两层的图书馆B , 图书馆南面是操场AB , 为了使教学楼内的学生 不受影响(看不到操场),应把学生安排在哪几层楼? 友情提示: (1)不影响可以看做是从A 看教学楼的盲区 (2)不要从教学楼顶去找盲区 运用新知 (必做) 1.当你乘车沿一条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时,你会发现,前方那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 “沉”到了位于它们前面那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这是因为 ( ) A .汽车开的很快 B .盲区减小 C .盲区增大 D .无法确定 2.运动场观众席痤位呈阶梯形状是为了( ) A .增大盲区 B .减小盲区 C .盲区不变 D .为了美观而设计的

3.人离窗子越远,向外眺望时此人的盲区是 (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以上都有可能. 4.如图A 、B 两位同学,在一三面环墙的走廊内向外看, 看到的空间较大, 的盲区大. 5.如图,右边是一个正三棱柱的建筑物,小李站在地面观察该建筑物,他在什么区域 6 .如图,现有m ,n 两堵墙,两个同学分别站在A 处和B 处,请问小明在哪个区域内活动才不会同时被这两个同学发现?(画图用阴影表示) (选做) 小芳的房间有一面积为3m 2的玻璃窗,她站在室内离窗子4m 的地方向外看,她能看到 窗前面一幢楼房的面积有多少m 2(楼之间的距离为20m). 回顾反思 1.数学知识方面的收获: 2.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收获: A B m n

初中数学中考视点、视角与盲区(含答案解析)

视点、视角与盲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 1.如图所示,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 高度,已知标杆BE高为1.5m,测得AB=3m,BC=7m, 则建筑物CD的高是() A. 3.5m B. 4 m C. 4.5m D. 5 m 2.如图,EB为驾驶员的盲区,驾驶员的眼睛点P处与地面BE的距离为1.6米,车头 FACD近似看成一个矩形,且满足3FD=2FA,若盲区EB的长度是6米,则车宽FA的长度为()米. A. 11 7B. 12 7 C. 13 7 D. 2 3.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业余生活,某社区要在如图所示的直线AB上建一图书室,该 社区有一小学在点C处,有一中学在点D处;已知CA⊥AB于点A,DB⊥AB于点B,且AB=22km,CA=10km,当两所学校到图书室的距离相等,点C、D与图书室视角为90°时,图书室应该建在距离点A()km处. A. 12 B. 11 C. 10.5 D. 10 4.如图,△ABC、△FED区域为驾驶员的盲区,驾驶员视线PB与地面BE的央角 ∠PBE=43°,视线PE与地面BE的夹角∠PEB=20°,点A,F为视线与车窗底端的交点,AF//BE,AC⊥BE,FD⊥BE.若A点到B点的距离AB=1.6m,则盲区中DE的长度是()

(参者数据:sin43°≈0.7,tan43°≈0.9,sin20°≈0.3,tan20°≈0.4) A. 2.6m B. 2.8m C. 3.4m D. 4.5m 5.如图,小明和小燕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游戏,院子里有三堵墙,现在小明站在点O.小 燕如果不想被小明看到,则不应该站的区域是() A. (1) B. (2) C. (3) D. (4) 6.如图所示,在房子外的屋檐E处安有一台监视器, 房子前有一面落地的广告牌,那么监视器的盲区在 () A. △ACE B. △BFD C. 四边形BCED D. △ABD 7.如图,从A处观测C处的仰角∠CAD=30°,从B处观测C 处的仰角∠CBD=55°,从C处观测A,B两处的视角∠ACB 的度数是() A. 20° B. 25° C. 30° D. 35° 8.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 为了美观 B. 盲区不变 C. 增大盲区 D. 减小盲区 9.当你乘车沿一条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时,你会发现,前方那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 “沉”到了位于它们前面那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这是因为() A. 汽车开的很快 B. 盲区减小 C. 盲区增大 D. 无法确定

2021年九年级数学章节专题测试及答案《视图与投影》

数学九年级下册 《视图与投影》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球体的三种视图是( ) A.三个圆 B.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C.两个圆和一个半圆 D.一个圆和两个半圆,在如图2中,图1的俯视图的是( )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三视图是中心投影 B.小华观察牡丹话,牡丹花就是视点 C.球的三视图均是半径相等的圆 D.阳光从矩形窗子里照射到地面上得到的光区仍是矩形 4,一天上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米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米比赛.如图3A.甲图是参加100米的照片 B. 乙图不是参加100米的照片C.甲图是参加400米的照片 D. 乙图是参加400米的照片5,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 ) A.平行的 B.聚成一点的 C.不平行的 D.向四面八方发散的 6,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柑子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A.两根都垂直于地面 B.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 C.两根竿子不平行 D.一根到在地上 7,人走在路灯下的影子的变化是(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长→短 D.短→短→长 8,有一实物如图4,那么它的主视图是如图5的( ) 图1图2A D B C 乙 甲图3 A B C D 图5图4

9,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如图6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如图7的( ) 10,在太阳光照射下,下面不可能是正方形的影子的是( ) A.三角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D.圆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 ,在平行投影中,两人的高度和他们的影子 . 12,一个物体由几块相同的正方体叠成,它的三个视图如图8所示,则①该物体共有______层;②最高部分位于_________;③一共需要 _______个小正方体. 正视图侧 视图 俯视图 13,如图9是某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该立体图形的名称是 _______.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14,人在地上的影子,常常是早晚较长,中午时较短,这是因为___. 15,人站在门缝往外看时,眼睛离门缝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这是因为___. 16,小芳晚上到人民广场去玩,她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南,一个向北,于是她肯定的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 ”. 17,圆柱的左视图是 ,俯视图是 .  18,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都是一样的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 19,身高1.8m 的人站在高灯杆6.6m 的地方,影长2.4m,灯离地面____米. 20,如图10中的图(1)是棱长为a 的小正方体,图(2)、图(3)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摆放而成的. 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摆放,自上而下分别叫第一层、第二层、…、第n 层.第n 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当层数为10 时, 小正方体的个数为A B C D 图7图6图8图9

温州蒙氏教育九年级下册视角、盲区与投影(1)

温州蒙氏教育九年级下册(数学)视角、盲区与投影(1)2012年12月18日星期二 姓名得分(满分100分,层次:A层:85 B层:75 C层:65) 一,填空、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视点指的是()A.眼睛的大小 B.眼睛看到的位置 C.眼睛的位置 D.眼睛没有看到的位置2.晚上,小华出去散步,在经过一盏路灯时,他发现自己的身影是() A.变长 B.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3.电影院里座位呈阶梯形状或下坡形状的原因是() A.增大盲区 B.盲区不变 C.减小盲区 D.为了美观而设计的 4.小明在某天下午测量了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6米,5米,4米 B.4米,5米,6米 C.4米,6米,5米 D.5米,6米,4米 5.在同一时刻,一棵高5米的树的影长为2米,此时2米高的小树的影子长为()A.4 5 米 B. 5 4 米C.1米D.2米 6.“一叶障目”的现象指的是一种() A.盲区增大B.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大,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小 C .盲区减小D.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小,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大 7.关于视线的范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走上坡路比走平路的视线范围小 B.走上坡路比走平路的视线范围大 C.在船头比在船尾向前看到的范围大 D.在轿车外比在轿车里看到的范围大 8.一个胖子站在比他矮的瘦子的前面,会发生_______现象,因为_______ . 9.一组平行的栏杆,被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后,它们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 10.当太阳光线与地面成______度角时,站在树下肯定不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11.如图所示是一球吊地空中,当发光的手电筒由远及近时,?落在竖直木板上的影子会逐渐_________. 12.视线与太阳光线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 13.小军晚上到世纪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地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_________.” 14.走上坡路时所能看到的范围比走平路时所能看到的范围________. 二,解答题(共44分) 15.(4分)在操场上找人为什么下课时会比上课时困难? 16.(4分)飞机塔台的窗户是一圈,为什么? 17.(4分)教室里的讲台要高出地面,你能说明为什么吗? 18.(10)当一块斜靠在墙上的木板在地面上的影子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时,木板与地面的夹角为45°,其截面如图, 试求木板的面积. 19.(10)如图,一只猫蹲在墙前,老鼠躲在墙后,请你画出老鼠活命的活动区域. 20.(12分)昨天小明测得小红的影子在3点时是2米,可今天的同一时刻小红却怎么也测不出小明的 影子的长度,为什么?如果小明身高1.7米,小红身高1.5米,你能够帮助他们计算出这一时刻小明的 影子长度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视点、视线、盲区》教案

《视点、视线、盲区》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由于视线类似于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所以在前两节基础上学习本课学生很容易接受,因此本节课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形成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老师给出概念。本节课的难点是视点、视图、盲区的应用,因此教师通过引导与练习让学生理解盲区的意义及画盲区的方法,体会本节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什么是视点、视线、盲区,会通过画视线确定一个观察者的盲区。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将得到的结论与已有经验相结合,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体会视点、视线、盲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处,用探索的头脑思考现实情境,增强活动性和交流意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概念。 难点: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视点、视线、盲区的问题,应用概念予以解决。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当你沿着一条平坦的道路向前走时,前方较高的建筑物反而被较低的建筑物挡住了;而当经过了较低的建筑后,较高的建筑物又呈现在你的眼前,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学习新课:视点、视线、盲区。 二、一起探究 如图,桃树上落下一些桃子,猴子在墙外的树上向墙内张望,猴子在树上A处看到离墙的最近点为B。 1.当猴子爬到A′处和在A''处时,请分别画出它看到的离墙最近的点B′和B''。 2.猴子所在的高度与它看到的桃子数的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3.猴子在A''处能看到墙根出摆放的盆景吗?为什么? 请同学想一想,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探讨,交换各自的感受。 回答如下:1. 2.猴子所在的位置越高,它看到的桃子就越多。

视野和盲点的测定

人体生理学实验 实验名称:视野和盲点的测定 14应用心理学(1)班 洑佳玉 2014326670002 2015年10月15日 指导教师严璘璘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 2、证明盲点的存在,并计算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二、实验原理 (一)视野 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此范围又称为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力。借助此种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觉传导通路以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颞侧和下侧的较宽。在相同的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色次之,绿色最小。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 (二)盲点 视网膜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所在的部位)没有视觉感受细胞,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视觉,故称该部位为生理性盲点。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区。此区为虚性绝对性暗点,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的部位。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一)视野 视野计,各色视标,视野图纸、铅笔、黑笔。 (二)盲点 大张白纸,黑笔、铅笔,尺。 四、实验方法 (一)视野 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 视野计的样式颇多,最常用的是弧形视野计。它是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型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360度。该圆弧上有刻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示。中央装一个固定的黄色注视点,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托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置于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作业题电子稿 第4章 投影与三视图

§4.1视角与盲区 A组 1.入ut,设O为视点,线段AB,CD,EF为遮挡物。 (1)画出视线OA,OB,OC,OD,OE,OF; (2)用阴影表示视点O的盲区。 2.如图,从A,B两个窗口能看到围墙外面的车吗?哪些窗口能看到围墙外面的①号车?哪些窗口能看到围墙外面的②号车?有没有窗口能看到窗口外面全部的车? 3.为了倒车时安全,汽车通常在车尾装有“倒车雷达”。如图①,一辆汽车的倒车雷达有两个探头。如果每个探头的视角为80°,射线的有效距离为2m,如图②,请说出哪一个区域是该倒车雷达的盲点,哪一个区域内的目标物该倒车雷达探测得最清晰,并用阴影标出盲区。 B组 4.请用视角的有关概念加以说明:为什么许多剧院被设计成扇形形状(如图)? 5.如图,小聪坐在客厅的R处看报纸,同时关注厨房里正在烧开水的电茶壶。客厅和厨房之间又一堵墙分隔。问电茶壶应放在说明位置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并画出示意图。

4.2投影(1) A组 1.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如图,带箭头虚线表示投射线),画出线段AB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2.如图,窗户的一条边AB在地面上的平行投影为A’B’。请将整个窗户的投影补充完整。 3.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如图,虚线表示投射线)画出△ABC在投影面上的平行投影。 (1)△ABC所在平面与投影面平行,点A的投影为点A’ (2)△ABC所在平面与投射线平行,点A的投影为点A’ B组 4.如图,虚线表示太阳光线。请画出标杆AB分别在地面上和墙上的投影的示意图。 5.如图,大小不同的两个长方形木板直立于地面,其中一个长方形木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已经画出。试画出另一个长方形木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4.2投影(2) A组 1.在同一地面上,两根高度相同的木杆同时垂直立于地面上,请你根据期中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他们在灯光下的影长相等; (2)他们在阳光下的影长相等; (3)他们在灯光下的影子总在同一侧; (4)他们在阳光下的影子总在同一侧。 2.一天晚上,小杰与小刚两位身高相同的小朋友在路灯下玩耍,小刚站立的位置恰好是小杰影子的头部,请在图中画出小杰的影子(用线段表示即可),并确定小刚站立的位置。3.在灯光的照射下,一块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如图所示,请画出光源的位置。 B组 4.如图,在圆桌的正上方有一盏吊灯,在灯光下,圆桌在地板上的投影是面积为0.81πm2的圆。已知圆桌的高度为1m,圆桌面的半径为0.5m。求吊灯距地面的高度。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视图与投影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视图与投影 『一』.知识归纳: ●知识点1 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三视图之间要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一般地,俯视图要画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要画在正视图的右边。 主视图:基本可认为从物体正面视得的图象. 俯视图:基本可认为从物体上面视得的图象 左视图:基本可认为从物体左面视得的图象. 注:①视图中每一个闭合的线框都表示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或曲面),而相连的两个闭合线框一定不在一个平面上。 ②在一个外形线框内所包括的各个小线框,一定是平面体(或曲面体)上凸出或凹的各个小的平面体(或曲面体)。 ③在画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的部分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知识点2 投影 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的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探照灯、手电筒、路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出发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区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①观察光源;②观察影子。 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就是常见的正投影,也就是视图,是当光线与投影垂直时的投影。 ①点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仍是一个点; ②线段在一个面上的投影可分为三种情况: 1.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为一点; 2.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等于线段的实际长度; 3.线段倾斜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小于线段的实际长度。 ③平面图形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可分为三种情况: 1.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平行的情况下,其投影为实际形状; 2.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垂直的情况下,其投影为一线段; 3.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倾斜的情况下,其投影小于实际的形状。 『二』典型例题解析 【视图类】 ★例题解析1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B ). A B C D ★例题解析2 上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D ) ★例题解析 3 下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 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B A.5 B.6 C.7 D.8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检测及答案【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限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人离开灯光的过程中人的影长() A.变长B.变短C.不变D.不确定 2.小强的身高和小明的身高一样,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3.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个矩形框的影子的形状不可能是() A.线段B.平行四边形C.等腰梯形D.矩形4.如图是北半球一根电线杆在同一天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请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A.(1)(2)(3)(4) B.(4)(3)(1)(2) C.(4)(3)(2)(1) D.(2)(3)(4)(1) 5.下列为某两个物体的投影,其中是在太阳光下形成投影的是() D C B A 6.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中心投影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 B.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D.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7.某同学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其中正确的是( ) ③俯视图 ②左视图 ①主视图 几何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 8.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为圆的是() A B C D 9.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3 2 1 1 A B C D 10.在小孔成像问题中,如图可知CD的长是物长AB长的() B A A.3倍B. 1 2 C. 1 3 D. 1 4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当你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在你的,并且影子越来越. 12.太阳光线下形成的投影是投影.(平行或中心) 13.请你写出一个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的立体图形是. 14.房地产开发商在介绍楼房室内结构时,宣传单上标示的结构图是房间的视图. 15.如图,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中,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则该几何体俯视图和左视图的面积之和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