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绍IB课程中文科目

介绍IB课程中文科目

介绍IB课程中文科目
介绍IB课程中文科目

介绍IB课程中文科目

IB国际课程重在培养全面优秀的人才。所以IB课程科目有很多,如果你对中文科目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什么是IB课程稍微会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IB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什么是IB课程?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

高中十一和十二年级学生设置的两年制大学预科课程。IB课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自成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因此IB课程体系即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

IB国际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有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甚至有的同学修读两门第二语言等。就拿IB中文来说,分为中文A,中文B,中文Ab initio; 每种课程下面又有小分支,比如中文A下面又分为中文A:文学和中文A:语言和文学,每种下面又再细分为高级(High Level,简称HL)和标准级(Standard Level,简称SL),以供不同中文背景的学生学习。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有点乱,看个示意图会比较清楚一些:

类别

适合对象

第一学科组

Chinese

中文A:文学

(分HL和SL)

一般适合家庭母语为中文且仅全英文授课时间不足三年者

中文A:语言和文学

(分HL和SL)

一般适合家庭母语为中文但在国际学校读书超过三年以上者

中文A:文学与表演艺术(仅SL)

跨学科课程,结合中文文学和艺术科目

第二学科组

Mandarin

中文B-HL

适合爱好中文及了解部分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

中文B-SL

适合爱好中文的外国学生

中文Ab initio

针对外国学生学习入门汉语者

看到这里,很多学生和家长可能会想:中文A有点像中国的语文,中文B就是教外国人说的中文。我们可以简单的这么理解,但实际上,中文A与中国的中小学(微博)语文在很多方面差别还是较大的。下面我们重点讲一下IB中文都学什么? 怎么学?

首先,中文A的课程教学重点不是中文语言的本身,而是中文及部分翻译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第1学科组各门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洞察力、审美和文化素养、有效的交流沟通技能,以支持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语言A:文学”关注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批评技巧的理解,并提升他们独立做出文学判断的能力。“语言A:语言与文学”则关注培养学生理解语意的建构性以及语境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文学与表演艺术”则使学生将文学分析与研究表演艺术的作用结合起来,发展我们对戏剧文学的了解。”(摘自IB 中文A大纲说明)

IB中文该怎么学呢?一定要在老师指导下学!一般老师会按照大纲的考核要求并根据学生特殊要求和兴趣安排教学,选定要读的书目。这个书目也不是随便选的,IBO会给出指定作家名单以及作品的大表,老师们可以从中选取。比如翻译作品2-3部;精读作品2-4部,且涵盖不同文学体裁,如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等;按照同一文学体裁编组的作品3-4部;自选作品3部。

老师们经常会让学生对比一些作品并作出分析,比如,举例说明“短篇小说中的背景交待或环境描写的任何细节都必须对人物刻画或情节发展有所帮助”;也有一些综合题目,比如“成功的文学作品能感动不同时代的读者。请通过对所学过的至少两篇(部)作品的具体分析,解释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文学作品具有这种超越时间的感染力。”(摘自2011年IB中文考卷)

看到这里,可能您会问:原来是读书啊,不考字、词、句子,也不考文言文? 是的。IB 中文A看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看中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对作品的分析水平和批判性反思考。所以在学习的内容上反映出来是阅读作品并思考、分析;在考核上注重学生的口头评论

和表达,以及书面的分析和表述等。我们平时听的“语文”,是国内高中的中文课程,它包含了中文基本的听说读写,也涵盖了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学习模式主要以老师讲解,学生学习为主。和IB中文的差别还是很大的。IB中文不再仅仅局限于中文的基础学习,更多地关注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上,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再是听任老师说,而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分析为主,更强调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认知,不再是应试的考试了。

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有的IB学校没有IB中文老师,但是学生也可以选择IB中文,这类学生称为在校自修生(Self-taught)。这类学生只可以选修语言A:文学的SL。他们要和其他SL的学生一样达到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总的来说,中文A的学习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语言,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思想观点,掌握正式表达和进行文学分析所需要的词汇。平时的学习要注意积累各种不同文学体裁,写作手法,创作手法,表达技巧等。

其次,中文B的课程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交际能力。这个我们比较好理解,就像我们平常学习英语一样,听说读写这些内容。说得直接一些,中文A侧重文学的学习,需要阅读鉴赏,而中文B侧重基本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由于学习中文B的学生多是外国学生或者是从小一直在国际学校读书的且不愿意把中文学习到高难度的中国学生,我们再次就不在介绍。

根据汉通多年的调查发现,一般选中文A:文学的学生,中考后开始读IB的学生选的多一些;选中文A:语言和文学的学生,家庭语言虽是中文,但在国际学校读初高中并希望拿到双语文凭的学生较多,京西、乐成,顺义,耀中等国际学校拿双语文凭的此类学生较多。这些中文选A,英文也选A的学生,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双语文凭。这也正是IBDP课程针对国际流动子女家庭提供的一项语言优势。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写作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类) 总学时数 92 周学时数第1学期2,第2学期4 开课学期 1、2 学分 6 先修课程 基本教材《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1. 《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写作教程》,路德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写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础写作理论和主体素养知识,结合写作过程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写作训练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选准知识点精讲细讲,使学生进入写作学理论体系,形成写作和研究的氛围。其次根据每章节的重点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实现最终目标——每人一本“精品作文集”。讲授时以传统讲授为主要授课方法,以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2.为学生提供优秀范文,讲前用例文引路,让学生对相关写作理论有感性认识,讲后用例文分析印证写作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理论。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强调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 4.提倡自主创作,提倡为实际工作和学习写作,鼓励学生为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对发表或录用文章的学生给予奖励。 5.对学生的作文、作业认真批改讲评,每学期作文评改课不得少于6次,其中包括学生互评与自评。 三、课程各章建议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建议学时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有机化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组成。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等机理初步。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

及其相互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结构与性质 1.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2. 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 3.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4.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 5.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 6.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熔点、比重的影响。(二)、饱和脂肪烃1. 烷烃的结构:SP3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n投影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2. 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 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 烷烃的化学性质:自基取代反应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均裂反应、链锁反应的概念及能量曲线、过渡态及活化能) 5. 氧化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 6. 烷烃的来

大纲格式要求模板

理论课教学大纲格式 全文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2磅,除标题等加粗字号为四号或小四外,其余均为五号字. 《地貌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J101404 课程名称:地貌学 总学时数:72 实验或上机学时:0 一、说明 (一)《地貌学》的课程性质: 《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系统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直接(二)教材及授课对象: 1、教材选用:选用了严钦尚主编的《地貌学》(第一版),2003年5月出版。本书为一经典的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地貌学教材。同时选用杨景春主编的《地貌学原理》、吴正主 2、授课对象: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地理科学专业,经过前一阶段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 (三)《地貌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地貌学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地貌类型,分析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掌握地貌发育过程和分布规律,为今后学习相关地理专业课程和讲授中学地理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地貌学》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讲授实验 一绪论 4 二构造地貌8 三风化作用 4 四重力地貌 6 五流水地貌16 六喀斯特地貌 6 总学时72 72

(五)考核要求: 《地貌学》采用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括作业、提问、点名、课堂讨论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主要教学目标:了解地貌学的课程性质;掌握地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地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一)地貌及地貌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三、参考文献 1、严钦尚主编,《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5月(第1版) 2、杨景春主编,《地貌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3、高抒主编,《现代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四、教研室:地理科学课程主讲负责人:XXX 院长审核签名:

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7370050) 学分:2 学时:30学时(其中:讲课学时26:实验学时:4)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热力学、金属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等 适用专业: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 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热加工测控技术石德全,高桂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及相关材料类其它专业 的选修课程。在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非电量测量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基本原理及作用、温度测量及控制技术、检测误差分析、工程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的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检测系统的组成、检测系统的基本要求及检测方法的应用;初步了解控制理论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运用现代工具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新材料开发与材料检测、检验和管理工作。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课程目标1:了解和掌握检测系统的基本单元构建,检测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具有基本检测系统的构建能力; 课程目标2: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及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指标;具备选择传感器类型以及技术指标的能力; 课程目标3:了解力、速度、位移、温度及物位等物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具备力、速度、位移、温度等参数检测的能力; 课程目标4:了解实验数据误差类型、误差原因及误差分析方法,具备数据误差类型鉴别以及数据误差分析的能力; 课程目标5:了解工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控制方法以及对工业过程的控制提出基本的思路;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4、3-1、4-2和5-2。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附件2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学分:周学时:总学时: 课程类别:(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所属团队/团队方向: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 三、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七、实验(实践)环节教学要求(纯理论课程不用) 参照以前格式 撰写人: 审核人: 制定时间:年月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一: 《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自主学习课程;(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法学导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所属团队/团队方向:法学/经济法学课程负责人:李学兰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 《法理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本科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的基础学科,相对于各部门法学、应用法学而言,法理学关注的是法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论。《法理学》课程既是法学教育的起点,又是法科学生为养成法律人素质而须终生修习的一门知识。《法理学》知识不仅是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必考内容,更是法学研究生、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单独一门。 法理学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和民主的法制观,确立法律思维方法,培植法学理论素养,既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并思考法律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问题,又要通过专门训练养成法律人独特的理念、知识同、思维和经验。 《法理学》将从法理学概论、法律本体论、法律方法论、法律价值论、法律社会论等五个层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法律观和分析法律现象的理论框架,熟悉并掌握法学思维方式,从而为有效地学习其他法学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课堂将重点解析贯串整个法学体系的法学基本范畴,如法、法律、权利、义务、法律责任、法律程序、法律方法、法律价;系统介绍法的要素、法的部门、法的体系、法系等法学本体论知识;分析应用法律发现、法律判断、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基本法律方法;分析研讨法的基本价值、法与社会、法律现代化、法治建设等法理学传统理论和前沿问题。具体而言,法理学对培养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方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包括: 1、法律理念:经由感性、知性的认知,通过系统的思维,达到对法律理性

教材编写大纲(样例)

《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与维护》课程教材编写大纲 成都市高级技工学校徐国强 1.课程性质和任务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技工院校电气维修专业预备技师的一门职业能力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主电路、电源电路、触发电路、保护电路、隔离电路、反馈电路、调节电路及系统调试与维护的能力,达到技师职业资格中相关职业功能模块的要求。 1.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方面知识,使学生能根据直流调速设备资料,读懂系统电气原理图,正确调试电路有关工作参数,检修系统电气故障,并具有独立维护系统的能力,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2.教学项目及要求 2.1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一主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二电源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三触发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四保护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五隔离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六反馈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七调节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八系统调试与维护 2.2教学要求 2.2.1 能读懂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电气控制线路; 2.2.2 能独立分析典型直流调速系统各控制环节电路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3 掌握各控制环节参数调试与维护; 2.2.4掌握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系统调试与维护; 2.2.5 会绘制电气控制电路图; 2.2.6 会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3.编写要求与建议 3.1作为职业任务驱动模式下的教材编写思路,我们必须摒弃由概念或原理的

提出、然后推理论证、最后举例说明等传统的编写思路,而应该是首先明确该教材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今后的就业岗位和该岗位要求员工的职业能力,然后模拟工作情境、提出工作任务、总结和写出解决任务的方法与过程。 3.2在职业任务驱动模式下,教材编写的大量工作是思考模拟工作情境、恰到好处地提出工作任务(含知识点和技能点)。 3.3教材编写要贯彻“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精彩展现教学内容”的编写理念,做到实用、够用、能学、会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4教材的编写要围绕职业活动,突出岗位操作技能。以职业活动为教学的依据,虽然考虑到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但是更应该重视职业活动的真实性,避免造成“学校学一套”“工作干一套”的巨大差异。 3.5教材的内容组织采用“逆向推导”的思维方法,从“任务实施”中的技能需求向理论方向寻求界定相关知识的外延和内涵,避免出现“遗漏”或者“过多、过深、过难”。 3.6教学内容要适当体现本行业所需的“四新内容”,尽量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 3.7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编写思路做到体例完整,以图代文、以表代文增强教材的形象化。 4.编写内容(以教学项目为载体,按任务分步实施)

课程教学大纲范例

××课程教学大纲范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分: 起草人: 二、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门类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内容是后续管理类相关课程及日后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理解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整体内容结构基础上,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熟悉知识模块群以及具体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财务政策与经营策略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公司价值管理的影响,了解财务管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务动态,领悟财务管理的概念集合、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教学任务(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载体和训练过程,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教学目标)探究与发现公司财务问题的能力; 运用公司财务理论与方法分析判断与解决公司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题研究报告规范写作与陈述能力。(根据学分和课时量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成3~5具体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方案目标的对应关系如下:

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方案目标的配置关系 三、前导课 如没有前导课,可以填“无”。 四、教学产出 教学产出1: (教学产出的描述应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是对课程整体教学目标的分解,全部教学产出应充分覆盖课程整体教学目标。) 完成标准: (完成标准结合应结合教学产出1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是对教学产出1教学目标的分解,全部完成标准应充分覆盖教学产出1的教学目标。)标准1a: 标准1b: 标准1c: 教学产出2: (教学产出的描述应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是对课程整体教学目标的分解,全部教学产出应充分覆盖课程整体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及所用教材范文

《助理物流师》课程教学大纲 一、(一)《助理物流师》课程性质: 《助理物流师》是一门研究有关物流科学的课程,是连锁物流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有关货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英语基本概念的基础知识,能够通过国家组织的助理物流师资格认证,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物流师基础》,应在开本课程之前先修读《物流师基础》。 (二)教学目标: 学生应当在修读完本课程之后掌握有关货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英语等物流知识,能够通过国家组织的助理物流师资格认证,具备助理物流师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 本课程主要教授货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英语等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①掌握物品需求调查技术及采购谈判技巧、供应商管理等相关知识; ②掌握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运营方案的实施、库存管理,编制配送计划及组织配送计划; ③能够进行运输商务运作,对运输过程的控制及运输合理化; ④掌握生产物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相关知识; ⑤初步掌握国际货运中的集装箱运输和班轮货运及代理业务等知识; 2、实践教学 在有条件下,通过上机操作,使得学生能够对物流信息管理中的仓储、运输、货运代理信息系统进行熟练地操作。 (四)学时数及具体分配 学时数:72 学时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第一章10 10 第二章8 8 第三章10 10 第四章10 10 第五章8 8 第六章10 10 第七章10 10 第八章 6 6 合计72 72 (五)教学方式

课程纲要模板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 一、一般项目 1、课程标题 2、主讲教师 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 4、课程类型 5、授课时间 6、授课对象 二、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明确回答下列问题: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究竟需要哪种课程?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回答后,才能开始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有关社会、学生和知识的信息掌握的越全面,教育目标就越全面、越恰当、越细化。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活动安排。课程内容的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练习等。课程内容必须重点明确、从易到难、并具有针对性,要避免不加选择地采用外来课程内容及方案。 3、课程实施建议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具体时间)、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课程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实施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后实施的评价。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在课程评价建议中要指明评价方式,建议采用多元评价(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

《影评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影评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撰写人: 课程总体介绍:《影评与写作》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课程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影视评论的不同面向与方法,由浅入深地讲述不同批评取向的要旨、历史发展、重要文献及写作指导大纲,结合具体案例训练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写作技巧,技能适应大众媒体写作面向一般读者与影迷的评论,也能具有较好的学术视野写作影视研究性论文。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4学分,32学时。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认识电影的本性、特点,初步了解影视语言,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站在理论的高度和文化的视野,对电影电视、以及影视文化现象进行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影视艺术具有综合性、跨文化性、多学科交叉性,通过课堂教学、观片以及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即时课堂讨论、专题性小论文写作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当前影视文化现象、影视作品关注与讨论,提高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文学科的发展建设的热情,训练学生分析研究影视作品以及当代审美文化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使之初步撰写出能够反映作品的质量,有一定独到判断的影视评论的文章。 二、教学方法:按“理论够用,以实践为主”的原则组织教学,精讲多练,通过对范文的分析、病文修改、模拟写作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力争做到学生在课堂练习,教师当场指导,构建起全新的“教、学、写”一体、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掌握与未来生活、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具备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为此,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理论环节忌滥不简明; 2、实践环节忌少不实用。 三、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范例范文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XXXX》课程教学大纲(小二号黑体字) 一、《XXXX》课程说明(四号黑体字) (一)课程代码(五号宋体加粗):XXXXX(Time New Roman 五号字体) (二)课程英文名称(五号宋体加粗):XXXXX(Time New Roman 五号字体) (三)开课对象(五号宋体加粗):XXXXX(五号宋体) (四)课程性质(五号宋体加粗): 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学科中的地位;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综合教育课、文理基础课、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有明确先后修读关系的课程要说明其前导课程。(五号宋体字) (五)教学目的(五号宋体加粗):XXXX(五号宋体) (六)教学内容(五号宋体加粗):XXXX(五号宋体)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五号宋体加粗) 学时数:学时(五号宋体字) 学分数:学分(五号宋体字) 学时数具体分配(五号宋体字): (八)教学方式(五号宋体加粗)XXXX(五号宋体)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五号宋体加粗) 考试还是考查并说明平时教学的纪律要求;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试验成绩等比例。(五号宋体)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四号黑体字) 第XX章XXXXX(四号宋体) 教学要点:(五号宋体加粗) 教学时数:(五号宋体加粗)学时(五号宋体字) 教学内容:(五号宋体加粗) (以下内容用五号宋体)

第一节XXXX 一、XXXXXXX 1、XXXXXXXX ………… 第二节XXXX 一、XXXXXXX 1、XXXXXXXX ………… 考核要求(五号宋体加粗):XXXX(五号宋体) 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四号黑体字) 列出该课程相关的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五号宋体字) 格式为:《书名》,作者,版别,出版社,出版时间 例: 四、大纲内容的“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页边距上下各2.54,左右各3.17 五、在大纲最后需要注明“执笔人”、“审核人(暂不填,待打印后由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学院名称(政管学院)”。 2

编写故事技巧及范文教学提纲

编写故事考试技巧 主题,使人有种“恍然大悟”或“原来如此”的感慨,并且耐人寻味。 一、什么是戏剧故事 戏剧故事是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纽带,以情感为依托进行展开的语言艺术。故事要在有趣的基础上,做到思想精神和人文内涵的延伸。好的戏剧故事要给人留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具有品味不仅无穷的兴趣,犹如撞钟余音袅袅。戏剧故事最重要的是要制造矛盾冲突,就是要设置戏。这种冲突的设置要求考生敢于想象,要有设置悬念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戏剧故事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物,这个人物要有鲜明的性格,要有使人不能忘怀的点。另外,还要求文中的人物性格,要有立体感,要抓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戏剧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不要太多,感情纠葛太繁复就会很难驾驭。 所有小说都得讲个故事,而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是小说,这里就出现了个问题:什么叫故事?什么叫小说? 1、从材料来说: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的细节,称为故事核。故事就像相声的包袱一样,一切都是围绕这个核来展开的。讲相声开始是卖关子,等到包袱一打开,人们就会发笑。写故事也是先把读者引向歧途,等故事核揭示了真相,故事也就完了。有一篇故事叫“爱在肚里。 2、从表现方式上来说:故事用的是叙述的方法,小说用的是描写的方法。 小说最常用的场景、人物肖像、动作形态描写和对话,故事就很少用。 3、从表现的主体来说,小说是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场景、心理活动、语言、动作描写,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情节也是由人物的性格所决定并发展的。有时候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结尾是什么,只能按照书中主人公的性格走下去。如果把写小说比作走路,事先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中途有岔路,有上坡也有下坡,充满曲折,走到哪里是哪里。因此,一部好的小说,留给你的是那些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那些事。现在年轻让人写小说,是不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的,说的都是作者自己的话,人物立不起来,活不起来,没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核进行的。文章所运用的各种手法目的都是先将读者引向歧途,最后再引向故事核。故事核就像目的地,作者就像黑心的出租车司机,带着读者这个乘客兜圈子,绕弯子,欺骗他,引诱他,让他看沿途的风光,最后到了目的地,

课程大纲范例

2013年度电站IT培训课程大纲 一、背景 2013年度电站信息化进程将继续推进和深化,为使各业务部门相关人员更好地运用信息化工具,促进业务发展,为企业带来更高效益。电站IT部门特别开设IT相关课程,从网络安全、office操作、ERP介绍到结合业务管理的SAP各模块深入应用等方面入手,制定课程培训大纲,以便业务部门相关人员根据需要参加相应培训,为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提供高素质人才。 二、培训对象 集团各业务部门相关人员 三、培训目标 提高业务部门相关人员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水平,最终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 四、培训课程 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不同,课程共分通用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其中: 通用课程包括: ERP介绍、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培训、OFFICE 教程。 专业课程包括:财务相关课程(FI/CO)、生产计划相关课程

(PP/PS)、销售及客户服务相关课程(SD&CS)、物料管理相关课程(MM)、人事管理相关课程(HR)。 五、课程大纲 1、通用课程: 1.1 ERP介绍 什么是ERP ERP的发展历程 实施ERP的意义 上海电气电站ERP实施案例 1.2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培训 计算机基础安全防护常识 邮件安全使用常识 上网安全知识常识 集团在客户端安全防护进行的相关工作 1.3 OFFICE课程 课程一:Word 2007使用基础 Word 2007的工作界面 文档的基本操作 文档的输入和编辑

新文件格式 课程二: Outlook 2007 使用基础 常用命令 发送和接收附件及图片 配置KOA邮件账户 2、专业课程: 2.1财务相关课程(FI/CO): 标准成本核算原理及系统流程 按部套件WBS结算原理及流程 差异分摊原理及系统流程 应收、应付账款帐龄分析 月结流程过程及报表不平的常见原因分析 产品成本估算的原理及常见错误分析 股份分产品盈利情况分析对企业账务处理的要求 现有主要报表查询 2.2生产计划相关课程(PP/PS): 生产业务流程综述 物料、BOM等主数据维护要求及关键点说明 创建及查询生产订单 生产工时报工

《课件制作》教学大纲范文

《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学时:54 ●适用对象: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1)、计算机应用基础(2) ●推荐教材: 段新翌,王建,汪虹,周天宏.多媒体与Authorware.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7 ●主要参考资料: 王雷,郑青松.突破Authorware 6.0创作实例五十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4 一、课程性质、目的 课程性质:《课件制作》属于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和计算机应用类的专业选修课程。它以计算机领域的各种媒体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性质很强的课程。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一款优秀多媒体制作软件,它以其功能强大的多媒体信息集成及多种形式的交互功能,被广大多媒体软件设计用户选用,尤其是强大的交互功能是其它相应软件不能比拟的.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了解Authorware的基本功能,运用其进行多媒体软件的设计,并熟悉丰富的动态效果和交互功能。 设置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达到能够应用Authorware熟练制作简单多媒体课件的水平。为今后从事大型软件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会一些多媒体的应用技术,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认识Authorware6.0 本章教学要求 认识和熟悉Authorware6.0的操作界面,了解各种菜单命令的基本用途、图标栏中各个图标所代表的媒体含义,以及针对图标的各种操作方法。 第一节 Authorware 6的用户界面 第二节 Authorware中的基本操作 第三节 Authorware6.0新增功能 第二章文本和图形 本章教学要求: 文本和图形是多媒体程序中的基本显示对象,在Authorware6.0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这两种显示对象的显示模式进行设置,以达到良好的显示效果。本章主要需要掌握显示图标中对文字和图象的显示模式的设置,另外还需要结合等待图标、擦除图标对显示图标进行过渡效果的制作。 第一节认识展示窗口打开显示图标的展示窗口 第二节创建文本对象完成"文本1"显示图标 第三节文本的设置 第四节等待图标和擦除图标的使用

教学大纲范例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学分:2 学时:32 讲课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科部:外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课程类型:学科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 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Sapir-Wolf, Edward

大纲、要求、报告模板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项目课程。该课程主要是综合应用数据库原理、方法和技术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使学生能够熟悉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掌握使用MySQL完成数据库实现的过程。 三、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及其具体指标点

四、课程内容对指标点的支撑 项目介绍 为某个部门或单位按照机构化系统设计的方式设计一个关系数据库。 项目技术指标要求 1、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完成需求分析报告。 2、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概念模型(E-R模型)。 3、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对其进行优化,完成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构造。 4、使用MySQL完成数据库的构建(完整性约束)以及数据加载。 5、为数据库数据设计增、删、改、查测试用例(单表、多表、排序、分组)。 6、根据用户处理需求,创建视图,完成数据库外模式的构建。 7、定义用户、角色,分配权限给用户、角色,回收权限,以相应的用户名登录数据库验证权限分配是否成功。 8、完成数据库的备份、转储、恢复。 9、明确团队分工,并在文档中进行详细说明。 10、文档开发要在设定好的模板下说明项目设计制作过程。 注意事项: 1、禁止互相抄袭,如有抄袭双方课程设计成绩为零。 2、可适当参考网络资源。如有借鉴网络现有资源,需要在文档中说明,并说明通过借鉴学习到什么知识。 3、请与项目课程课结束前提交到学习委员处,再由学习委员统一提交给老师,每组的项目工程和文档压缩成一个压缩包,压缩包采用组长学号+姓名命名(例如13480323+张三)。 4、注意项目过程的工作都要有相应的文档,注意文档开发和文档保存。 5、注意代码的书写规范,有必要的注释。 实施方案(17-18周) 进度(细化到每一天需要完成的任务,且整体时间跨度需和大纲规定的时长保持一致)、方法(每个节点用什么方法组织学生,使用何种手段督促项目开展)。 第一周:组织学生完成项目分组。项目组讨论并确定数据库设计面向的部门或企业,完成需求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项目组合理分配安排成员的设计工作,根据上周需求分析的结果完成概念模型的构建并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型。 第二周:完成数据库创建及数据加载,增、删、改、查测试用例和权限的设置。项目收尾数据库备份、转储、恢复。完成文档的重点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部分。 学生任务及支持的毕业要求细化指标

演讲稿正确格式及范文教学提纲

演讲稿正确格式及范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演讲稿网权威发布演讲稿正确格式及范文,更多演讲稿正确格式及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XX演讲稿频道。 演讲稿正确格式及范文 演讲是一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用有声语言来传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收到打动,感染听众之效,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换言之,演讲是在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口头语言活动。好的演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上的现实性 演讲稿是为了说明一定的观点和态度的。 2、情感上的说服性 演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生

认可或同情。 3、特定情景性 演讲稿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有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景,演讲稿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景相适应。 4、语言、结构 演讲稿还要在情绪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上做到生动感人。演讲稿的结构。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演讲稿的正文也是整篇演讲的主体。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

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 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的方法有归纳法、引文法、反问法等。归纳法是概括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热门思想汇报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引文法则是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反问法是以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 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演讲稿正确格式及范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每当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我的心中总会荡起一阵阵自豪、激动、骄傲的感觉。1949年的10月1日,毛主席郑重宣布:新中国成立了!这时,中国人民是多么开心,就是有一种非常兴奋

课程设计大纲参考格式

课程设计大纲参考格式 课程设计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根据教务管理系统中课程代码填写) 学分: 周数:周(其中:讲课?学时;设计?学时;上机?学时;答辩?学时)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教材:(选填) 开课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性质 (说明课程设计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与主要作用) 二、任务 (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 1. …… (二)与毕业要求中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认证专业应说明与毕业要求中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及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权重、非认证专业可参照说明) 1. …… 【参考范例】 1.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7和毕业要求8。 2.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5中的指标点5.4:能够根据机械产品或者项目设计任务要求,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软硬件知识,完成符合功能和性能要求的系统设计;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20%。 ……

三、内容与进度安排 1.内容及要求 (设计题目来源、范围、类型;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分组、工艺方案、图纸、说明书等) 【参考范例】 第二部分测绘对象 (1)了解并熟悉测绘对象的用途(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 (2)测绘对象的零部件组成、各零件的作用和功能,传动关系分析。 (3)拆装顺序和装配关系。 (4)画出装配示意图。 …… 2.进度安排 (按天/学时规范要求,专业自行确定)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 1. 考核材料 (如设计说明书、图纸、工艺卡、作业指导书、流程图等) 2. 考核要求及权重 注:1. 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表格内容; 2. 说明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及评定规则(建议五级制)。 五、大纲的说明 (包括:注明课程设计安排的时间;前期课程学习要求;参考书目;网络课程资源及其他应说明事项等。) 制定人:审定人:批准人: 年月日

演讲与口才课程大纲

演讲与口才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28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师范类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地阐述口语与演讲语言艺术、分析单向表述与双向交流口才中各种语病及其病因,理解不同场合之下口语表达的特点与法则,使学生达到语言表达主旨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正确,仪态自然。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达到融会贯通,并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处理各种公共关系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学习演讲与口才基本知识的的基础上,了解口才艺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掌握演讲与口才的技巧,熟练使用演讲与口才这个最有利的工具,以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交际、沟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演讲与口才》是以应用类为主的课程。它以言语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口语表达的实践性特点,从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的思维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写作学、人际关系学等学科中汲取养料,揭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口语表达规律,系统地讲授口语表达活动的技巧,综合训练日常口语表达、演讲、辩论等表达形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口才的基本概念,掌握口语表达各类形式的训练方法,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 掌握多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要求,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了解演讲与口才的关系,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方法。

4.了解公开演讲中心理素质对演讲成功的影响,初步掌握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交际中心理沟通的方法。 5.了解演讲的内涵和特征,学会撰写、鉴赏演讲稿,提高个人演讲能力。 (二)能力目标 1. 会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会科学用气发声,能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 2. 能克服人际障碍,进行自如沟通,态势语言自然、恰当。 3.演讲时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4.辩论时,思维敏捷,说理有方,具有较强的鼓动性。 5.能参加、组织校内外各种语言类活动,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2.培养学生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4.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口才施展的基础知识、实用口才训练两个部分进行。 基础知识部分包括朗诵、演讲、交谈、辩论与主持的基本概念、主要形式、表达要求与技巧等基础理论,旨在提高学生口才知识水平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口才训练部分包括各类口语表达形式经典作品观赏与评析;朗诵、演讲、交谈、辩论与支持的训练。理论知识是口才训练的基础,是师范院校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本课程关系紧密的学科有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质量标准 (一)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人文学院新闻采编和制作专业的职业理论基础课。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写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能适应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的需要,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懂得写作和生活、做人的关系,重视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写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质量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掌握写作基础理论及文学文体、理论文体等常用文体的写作要求,并用以指导实践,进行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具备较高的辞章修养和较强的表达技能,能写出内容充实,感情健康,结构严密,语言流畅,文理通顺,具有一定文采的文章。 2、结合各章节的单元要求,认真阅读范文和其他有关作品,加深对所学写作理论知识的领会程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分析、鉴赏文章的能力。 3、明确写作基础理论对写作实践的指导意义,增强写作基本功,为学好《新闻采访和写作》及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 (2)掌握写作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基本素质:生活素养 学识修养 人格品位

审美理想 基本能力:观察能力 感受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 2、能力培养要求: 学习和培养写作者必备的能力。 第二章主题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识记、理解“主题”的涵义。 (2)识别、辨析主题和课题、论题、标题等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理解并能解释说明主题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作用——它能决定材料取舍,支配谋篇布局,制约表达手法的运用,影响遣词造句。 (4)理解并能解释说明确定主题的要求: 明确: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实证的科学立场和艺术的审美色彩; 集中:简明,单一; 贴切:能同材料完美有机地结合; 深刻:能充分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 2、能力培养要求 懂得提炼主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就是要准确把握材料的性质意义,理解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寻找新颖独特的切入角度,并能反复锤炼,开掘举深化。 第三章材料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识记、理解“材料”概念的涵义,辨析和素材、题材、资料、文献等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2)识别文章中可能用到的各种不同种类的材料:事实材料和观念性材料;个别材料和综合性材料;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原始材料和转手材料的具体形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