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解读

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解读

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解读
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解读稿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倍数。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数字编码”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分、秒”、四边形及倍数的认识。

四、教材编排意图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原来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现在放在第五册,“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符合《标准》中提出的“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2.多位数乘一位数,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分数的初步认识,原来编排在第七册,现在因为数与计算的整体要求降低,所以提前到第五册。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米、千米、吨),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2.时、分、秒,原来四册的时、分、秒内容现在分别分布在一、二、五册,本册主要认识单位“秒”,更强调学生对一段时间的体验,知道求一段时间的方法。(三)空间与图形

四边形,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四)集合与数字编码

数字编码,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的新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表示的含义。

(五)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在二年级上册已有渗透,这儿更强调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六)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自主的体验活动来加深对秒的认识。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体验,知道1秒有多长,知道1分=60秒。

3、让学生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观察交流得出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口算方法,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并在此基础上择优选用。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正确笔算几百几十

加、减几百几十。

3、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出加减法估算方法;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比较,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估算会用估算。

第三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相应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通过实践活动,辅助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并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根据物体的特点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长度单位或质量单位。

4、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将“倍的认识”从二上移至三上,老教材将“倍的认识”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分开进行教学,并且单独成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这样的变化,使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外,老教材所用的素材都是用图形作为一个整体,给定一份的标准出示,新教材是在比较关系的过程中把最小的作为一份当做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的几份,也就是几倍。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重点)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难点)

3、通过直观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画一画,积极说等活动,理解明晰“倍”

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验属性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

3、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推、尝试等活动,探究口算乘法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教师在学生用书的组成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列乘法竖式。

3、利用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加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5、通过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结构和含义来体会数字编码的特点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分一分等活动,探究出四边形的特征,并学会区分和辨认。

2、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

3、让学生在描一描、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4、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交流探索找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

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建议

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这只是初步认识分数,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的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都要借助于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方法本身,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数学广角》,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的初步数学思想。

二、单元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重难点

重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难点: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2009年11月22日15:48:01 来源:上林县乔贤镇中心学校【字体:大中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下册介绍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原义务教材在六年制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义务教材修订时,没有安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空间与图形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寄书》教案

观摩课教案 ——《寄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下数学课本P8——P9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正确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关键: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课件:某所小学进行关爱活动,在活动中,大家都积极的将自己喜爱的书邮寄给远在山区的同学们。 二、探究新知 1、师播放课件:小红到邮局寄书。其中《童话故事》需要邮费1.6元,《数学世界》,需要邮费12.4元。 (1)师:你能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吗?学生提问题 (2)解决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她一共需要多少元? 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独立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样列的? 生1:1.6+12.4= 生2:12.4+1.6= 师:你能试着自己解答1.6+12.4吗?试试看。做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选择算法计算,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算法。 (3)师小结: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哪一位相加满十,即向前一位进一。 2、师出示课件:这两本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算法。 汇报计算结果,师小结: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森林医生。(判断) 11.5+2.7=13.2 28.8-2.7=1.8 10.6-3.2=13.8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用竖式计算。 课本第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改,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四、评价小结,全面发展 师: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计算时你要注意什么?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 师评。 五、布置作业:课本第9页第4题,练习册第9页第1题。 板书设计 寄书 12.5+1.6=14.1(元)12.5-1.6=10.9(元) 12.5 12.5 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 + 1.6- 1. 6 14.110.9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人教版www.5y https://www.doczj.com/doc/b81715920.html, 全册教材分析 一、学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解决问题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习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学习目标是: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最新2019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二街中心小学张顺文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分为位置与方向(一)、除数就是一位数得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小数得初步认识、数学广角——搭配(二)、(设计校园)、总复习九个单元得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版教材中得“解决问题”单元在本册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之中,没有形成独立单元;“制作活动年历”与“我们得校园”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出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得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数就是一位数得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就是本次教材得重点教学内容。 对于本册内容首先从下四个领域进行分类: (一)数与计算 本册安排了除数就是一位数得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得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就是小学生应该掌握与形成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就是进一步学习计算得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得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得有关小数得知识与问题,这部分知识得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得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得小数进行表达与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一)与面积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为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得素材。通过这些内容得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

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得方向得能力等。通过现实得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得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得面积单位得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得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得发展。 (三)量得计算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得范围,除了面积单位得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得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得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与时间长短得意识与能力。 (四)统计知识 安排了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在认识复式统计表得学习中,初步学会会数据得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得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得作用。 数学广角——搭配(二),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得排列数与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得能力,并继续培养她们探索数学问题得兴趣与发现、欣赏数学美得意识。 二、各单元分析 (一)位置与方向(一) 本单元分4个例题进行教学、 例1:出示校园平面图,要求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得东、南、西、北中得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得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得方向。可以让孩子们亲身到操场上感受面朝东方,辨认其她得三个方向。 例1得“做一做”。教科书呈现了小组合作指方向得活动情境,使学生知道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得关系。 例2:出示平面图,让学生学习瞧懂简单得平面图,了解平面图就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得方向绘制。 “做一做”要求根据已知物体得方位绘制平面图。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小数 寄书》公开课教案_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案设计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上课伊始,创设妙想去邮局寄书遇到问题,不会计算邮费,请同学们帮忙的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2.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本节课不仅重视学生直观理解知识并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比较——讨论探究——抽象概括”这一学习过程来发现知识、感悟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创新机会。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的培养。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1.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135+86 123-57 (2)想一想:计算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计算时从哪位开始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2.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师:妙想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小女孩,她要把自己用零花钱买的课外书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可是当她来到邮局,邮局的叔叔告诉她“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时,妙想有些着急,不知道应该如何计算一共需要的钱数,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她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复习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进行知识储备;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探究新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能力的源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解读教材,只有准确地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学习价值,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分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认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

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的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全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物体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案 (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第六册寄书 教学内容: 课本P8——P9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1)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 (2)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 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 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3.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 (2)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3)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5)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 2.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一、数学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冀教2011版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三年级上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又有新的突破。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大数、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图形的运动、、四则混合运算、周长、、吨的认识、探索乐园。 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数与代数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5)数与代数部分在本册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本学期的学习在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对称,测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麒麟区四中附设小学刘兴荣 教材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和周长,时、分、秒,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 1.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

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教材的编写特点 1.细致改进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量与量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5.调整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6.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解决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上)解读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观摩了两节课,都是人教课标版三年上,第四单元的内容。我们的目的也旨在就这一册教材关于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两种课型研究,同时也只是抛砖引玉,想与在坐一线的各位实践者共同探讨、交流一下,关于新课标教材中,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应用题)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希望大家积极思考、群策群立,将你在实践中真正遇到的问题,也取得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共享,让我们在交流共享中不断取得共进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正确区分现实情境(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中的不同作用。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把计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计算而教,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而在如今的课改推进中,教师们往往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导致计算课与解决问题的课分不清楚。那么,计算课要不要情景,怎样用情景,需要理性思考。“解决问题”又该如何与之区分呢?首先我们读一下新课标里的一段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第20页中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

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这段内容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应用题)教学进行了精辟的界定。 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算用结合”。 今天我们就立足于教材、教参,本着用好教材才能用活教材的原则,实实在在的展示了两节“常态课”、“平实课”,也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研究的素材,在此感谢矿工街小学的两位教师辛苦的劳动,感谢学校领导的精心筹备。 下面给大家这两种课型的基本模式(粗线条): 计算教学: 新课展开(情境创设)——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明算理、会算法、懂优化(重点)——总结方法(法则)——练习设计(围绕算理设计,尊重教材)——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算法的应用、不宜过多)提示:实际问题背景下,获得计算的方法,懂得运算的道理,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 新课展开(情境创设、复习引入)——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解决策略——应用已有算法解决问题、用算法、懂优化(重点)——解答问题——练习设计、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尊重教材、树立应用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崇左市江州区江南一小覃彩虹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活动四个领域的内容,共十个单元。 ㈠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义务教材:也安排在六年制六册。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义务教材也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㈡空间与图形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是根据课标新增加的内容。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㈢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㈣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实验教材从2001年秋季开始使用,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城乡广大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从2011年7月开始,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2011版)》对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于2013年3月全部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查,并已于2012年秋季开始陆续替换实验教材。到今年已经使用到三年级,其它年级同步进行。 三年级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同时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与周长,时、分、秒,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和修订后教材调整的内容:《有余数除法》上移到二下,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下移到三上(这册),《可能性》下移到第二学段五上。将二年级《倍的认识》下移到三上,乘除法已经教学,再讲倍的知识,认识更充分,体现系统化、结构化。

有变化的内容是:根据十余年教材使用的经验和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意见,将教材“四边形”单元的内容和出现的位置进行了调整。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并将单元的名称改为“长方形和正方形”。删去了“四边形的分类”的内容。将“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内容前移至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增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内容,让学生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正方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好基础;最后还增加利用所掌握的长、正方形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特征以及与周长之间的关系。经过这样的调整,使知识出现的顺序更具逻辑性和严密性,便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第二,将这一单元从“多位数乘一位数”之前移到了它之后。因为在这一单元中要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其中计算周长的题目,特别是联系实际的计算题目,往往涉及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位置的调整,不仅使设计习题的范围加大,也给教师教学和联系实际出题都带来方便,为学生探索解决有关长、正方形周长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 “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加了“分数的简单应用”小节,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学会用简单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接着教学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沟通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学内容简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

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毫米以及时间单位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距离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时间长短的意识。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 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总体特点: 1、内容结构: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整体体例: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汤红艳 大家好!我今天所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我将从以下三大方面,六小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 一、说课标 1、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 2、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 二、说教材 1、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内容结构 2、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2、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一、说课标: 1、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 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 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 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 充分发展。 2、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 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认、 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认识时间单位秒,并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空间与图形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说教材 1、这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创新实用开放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对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笔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例如22页教学笔算减法时,教材以“美丽的云南”为题材,在解决旅游距离问题的情境中教学笔算减法。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例如;在教学在教学时分秒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分钟有多长,先设计了教师带着学生看着钟表共读秒数的活动,接着让学生自己实验一分钟内可以做些什么,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度。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这两部分。例如:毫米、分米的引出就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测量物品长度的方法基础上。另外教材还加强了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第五页第三题就是先估测,在测量。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可能性”这一单元,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摸棋子”活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目标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接下来就围绕数与代数来阐述第一学段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领域,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的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下面我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三年级下册教材的数与代数领域进行分析。 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年级,为以后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根基。本册的数与代数代数包括: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2.第三单元“乘法” 3.第五单元“分数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