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2019学年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

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

(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精选文档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特点、难易程度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择,27 小题共54 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4 小题共46 分。 2 、试卷特点 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高一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试题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试题中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 二、考试情况 从本次地理阅卷情况看,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

上;七是部分学生字迹潦草。 精选文档 三、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 题1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问题的迁移能力比较差。2.地理图文转换能力欠缺,找不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衔接点。3.对地理现象或成因的叙述不规范或者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所在。 4.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 5.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分析学习成败上的原因。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地理必修二所涵盖的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讲的多练得少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单凭死记硬背去学习。 2. 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没要牢固的地理基础、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地理素养较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3. 由于地理教师所教班级较多,导致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减少。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1. 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基础知识是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2.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3.加强集体备课 精选文档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

高二地理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新版)

高二地理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 结(新版)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work; it can clarify the direction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高二地理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新版) 20XX年9月开始我担任了二中学校三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

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总结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1. 平均分 语文:78 数学:82 英语:82 物理:82 化学:90政治:81历史:84地理:88 总分:667 横向比较:历史学科第一以外,其他学科不甚理想,尤其是语文与物理。物理老师曾在私底下与我反映,感觉我班作业较好,且跟月考之前比努力不少,但为何效果不佳?考试成绩与1班比差太多,有4分左右。同是一个老师教的,尽管我承认与1班有一定的差距,但不至于差距会那么多!文科(政治、历史、地理)在各门学科中相对比较好,因此除了历史,其他二门文科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纵向分析:整体比月考有所退步,但数学比月考有一定的进步,当然,文科平均分的优势也不如月考明显。理科中物理与化学的平均分有所退步,主要原因还是高分少,低分多。 2.

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前10名1人,第十名,比上次的0人多1人,前20为1人,比月考的3人少2人,前30名4人,比月考的6人少2人,前50名5人,比月考的8人少3人,前100名13人,比月考的15人少2人,前200名19人,比月考的23人差4人,400名以上有11人,比月考的7人多4人。 所以,与上次月考相比,尖子生略微有点退步,但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班级内的前10名相对的人员结构没发生多大变化,这点上还是可以跟进的。 200名人数减少较多,意味着中间的人员可能在学习或者考试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而400名以上的人员增加也说明个别同学可能已经出现跟不上的现象。(二)存在的问题 期中考试不能说明一切,但肯定可以反映一些现象,说明一些问题的。 (1)不够“静心” 要想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情,没有静下心来是一定完成不了的。由于考试的紧张或者其他情况,同学们整体上都比较浮躁,主要表现为 ①班级中的同学们在早上到教室后无法静下来心来投入到学习中去,经常会趁机讲话,早到的效

中学地理期中考试反思

中学地理期中考试反思 中学地理期中考试反思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 洋思中学最独到的做法是不选择学生。因为他有一个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理念引领着 洋思人不断探索前进,走出了一条独特新颖的办学之路。从最后一 名学生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敢收没人要、没 人管、没法管的孩子,并把他们当作重点关注的对象。学校在表彰 奖励后进生时对帮助他们的尖子生也同等奖励,这样既鼓励了后进生,又鼓励了尖子生,还培养了学生平等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实现了教育教学的双赢。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 式切实转变了教师角色。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 觉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真正把课堂变成了学堂、把教室变成了学室,增强了学 生学习的自主性。 “先学”不是预习,它比预习更有效。“先学”之前教师明确地提出学习目标,并出示自学指导,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 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 程中,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 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为“后教”作好准备。 “后教”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老师始终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实质上还是学生讲、学生互相教。老师主要对规律、方法、注意点等进行点评。

“当堂训练”不仅仅是考试。当堂训练可以是测试,也可以是动手、动口的训练。对于当堂训练,是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全面提高 了学生素质,减轻了学生课外过重负担。 三、集体备课活动 总之,通过对洋思经验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以教师为主体,不相信自己的学生,作业不精炼且没有针对性。当然,洋思 的经验一定要我们辩证的学习,在课堂中吸收一些符合我校我学科 的经验,把有效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把一些还不能用的经验找时 间使用。 在课堂中,改一些教学时的毛病。从布置预习,到课堂教学,有效的践行洋思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洋思经验及实施新课程中,我们 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 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 水平,切实有效地推动我校教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学地理期中考试反思[篇2] 一、试题评价 从分数统计和卷面分析来看,本次初二年级期中试题力求体现《地理课程标准》的思想,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1、试题覆盖面较广,题型多样。本次试题题型有选择40分、连线10分、综合50分。 3、基础知识占得比例较大,除个别题之外,基本做到了难易适中,不偏不怪。 二、试卷分析: ㈠、基础知识部分。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地球的知识,海陆分布,世界的居民等知识学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掌握。

【最新】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 ——选修6 环境保护 1.水体污染 (1)成因:①工业废水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的排放④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 ⑤原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⑥洋流的扩散作用 (2)治理方案:①禁止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②建立污水处理厂 ③政府加强立法保护和执法力度④建立统一管理体制⑤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做好清污工作(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造成水质型缺水⑤农作物减产 2.固体废弃物污染 (1)成因:①人口数量大幅增多②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③农业生产所丢弃(2)治理方案:①进行资源回收利用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减少城市垃圾总量 ④改变垃圾处理方式⑤垃圾分类处理⑥加强立法监督工作 (3)危害:①占据大量土地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③污染土壤、大气、水体④危及人体健康 3.大气污染 (1)成因: 自然:①北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风天气多②火山喷发 人为:①工业废气污染②汽车尾气污染③建筑工地增多④矿石燃料的燃烧 (2)治理方案:①关闭高污染企业②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利用新能源 ④控制汽车尾气排放⑤使用清洁能源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⑧开发煤炭脱硫技术 (3)危害:①污染大气②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雾霾天,危及人体健康 ③引发酸雨④导致光化学烟雾事件 4.淡水资源短缺 (1)成因: 自然: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淡水资源陆地分布不均(中国: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①不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源②淡水资源需求大③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2)解决方案: 开源:①修筑水库②调节季节降水分布不均③跨流域调水④调节空间降水分布不均 ⑤合理开发提取地下水⑥废水处理再利用⑦研发海水淡化技术⑧人工降雨 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②影响工农业生产③破坏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5.耕地问题 (1)原因:①人口持续增长②土地退化现象严重③非农业用地占用农业用地 ④不合理灌溉和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污染⑤耕地分布不均 (2)解决方案:①实行耕地总量不断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 ④控制人口数量⑤提高单位亩产⑥合理灌溉使用农药

高二地理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高二地理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高二地理教师期末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班的地理课程,为了抓好教学,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课前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复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 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具体主要是做好以下几 项工作: 一、提高教学质量,上好每一堂课。 1、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阅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书籍。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新课标,根据教材的特点, 如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2、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方法、习惯,预防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认真钻研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材、如何 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虚心学习,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平时多听同组教师的课,及校级、市级公开课,争取上好每一堂课,同时每次听课进行认真评课、反思,取长补短。

二、重视课堂管理,注重能力养成。 做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课堂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 个科学的课堂管理,那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为此, 我十分重视课堂管理,每天都以自身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使学生们也能以饱满、高涨的情绪来上我的课,然 后抓紧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把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完。 当学生的精力开始涣散了,课堂秩序有些不稳定了,就 要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待学生精力又集中时,及时巩固 重点,难点。同时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即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培养 其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不错。同 时课堂上要注重提高学生地理能力、地理素养。这是高 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围绕 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 界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等。比如在讲到西藏是我国太阳 能最丰富的地区时,以课本中的地图为素材,进行探究,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拓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 读图分析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学生爱动、好玩,有些学生缺乏自控能力。 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汇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图 1 “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 1 ~ 3 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 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 滑坡、泥石流

高二地理工作总结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4)、(5)、(6)班的地理课程,为了抓好教学,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课前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复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具体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教学质量,上好每一堂课。为了上好课,我课前做了下面的工作: 1、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课前阅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书籍。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新课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如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重视课堂管理。 做为一名教师,我十分清楚课堂管理的重要性。我深知,有了一个科学的课堂管理,那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为此,我十分重视课堂管理,在课堂上向45分钟要质量。一般我一进课堂,就以自身饱满的情绪影响全体学生,使学生们也能以饱满的,高涨的情绪来上的我课,然后抓紧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把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完,把难点剖析清楚。接下来学生的精力开始涣散了,课堂秩序有些不稳定了,这时我来个地理小故事或小幽默,改变一下课堂气氛,待学生精力又集中时,及时把重点,难点巩固。至于简单易懂的知识,我一般是让学生相互讨论来完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不错。 三、虚心学习,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个教师最先被要求的往往是他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做一个成功的教师,还是成了一个误人子弟的教书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多次的听学校各位老师的公开课,让我有了学习观摩的机会,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多次的组内教研活动,让我有了检查自己的时机;通过梁永禄老师,张郁老师的尽心指导,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是以世界地理分区、中国地理总论和分区中的自然部分、以及海洋地理为主.本卷总体难度较大,表现在选择题大都不易于下手,得分率较低,综合题主要以分区气候和中国地理中的气候和河流的相关知识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阅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于考查的范围较为集中,学生复习应该说比较到位,因此得分情况相对较为理想. 一、纵观试卷,具有如下特点: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全卷的内容以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指导,注重对地理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 2.以地图语言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注重对地理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综合题都以图表为载体,要求学生能够地理图表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评价和阐释,以获得正确的地理结论. 3.关注社会生活,考查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对生活中地理问题与现象进行了考查,体现了新课标教育的“生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试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回归基础,扎实求学,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5.试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有些试题的设问不够准确,有些选择题的选项需推敲,有些综合题的答案还需进一步完善.如选择题24、25两题,答案在解释给学生听时会有一些难度,试卷在图例的印制上不够清晰,不容易判

断. 二、试题得分情况统计及分析:(一)统计情况:我校均分为75分.随机抽取了50份试卷作为样本分析,为统计结果如下:题号单选双选31 32 33 34 总分均分28 15 9 9 11 9 81 得分率70 50 75 69.2 78.57 81.18 67.5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得分率77.59097.547.595 87.5 50 100 85 85 92.5 47.5 72.5 82.5 90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252627282930得分率55 77.592.540 65 75 42.5 55 7545 77.5 82.5 82.5 85 52.5 (二)典型错误分析:通过抽样统计,将学生在典型错误分析如下:选择题第12小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于板块和洋流的分布已经海底地形中大陆架的特点,涉及较广内容,学生得分偏低;选择题16题,学生对于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的特征已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河流补给水源类型依然掌握不够牢固,选择题19题学生对于河流水系中支流的特征了解圣少,甚至有学生不能读懂题目中的“支流密度差异”是什么意思,以至有学生认为是河流的盐分和密度的比较,22题依然是考察河流特征,学生对于指向标的判读掌握较好,但是不能判断出河流流经区域地形的走向,以及对于乙图中湖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本次试卷命题思想,设计思路剖析。 本次试卷,地理考察的知识面广,共30个选择题、4个综合题。考试内容为第一章。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题型的能力。 二、此次考试高年成绩分析。 三、试卷分析及学生存在问题 从上述数据上来分析,可以发现总体上试卷综合性强,难度适中。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加上白鹤拳冲去大量课程,上课时间较为破碎,学生明显不适应。地理初中学生很少认真学,底子薄,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不复习,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甚至存在明显抄袭现象,导致总体分数差距很大。 综合高一8个班试卷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出以下数据。选择题第1——23题为基础题学生得分情况较好,24——30题为高考原题或者高考模拟题,主要考察晨分线、太阳高度角和时差计算等问题,属于高中地理的难点,一些学生无法取得高分,主要由于这部分失分较为严重。综合题第一题为练习册原题,得分情况较好,第二题考察地球公转相关知识点,得分情况尚可,但很多同学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的区别,题目中要求画图很多同学没有看到,白白失分,同时画图很不规范,没有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失分较为严重,第三题考察地球自转俯视图难度相对较大,但和月考综合题第三题类似,月考做过讲解,新题目做了变形,很多同学又不知所措了,得分情况仍然不理想,第四题主要考察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点,结合生活实例太阳能热水器问题,学生平时没见过类似题目,导致畏难情绪严重,再加上知识不过关,得分较低,很多同学无法动笔。 四、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针对考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开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地理的重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和作图规范性的培养,对部分差生课余进行辅导,争取共同进步。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课外作业,及时批改,杜绝抄袭现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促使学生爱学,认真学地理。 高一地理备课组 2015年11月19日 1 / 1

高中地理选修知识点总结-推荐下载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种类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教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 居民地较多 功能 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 等示例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遗产性质遗产项目及所在省级行政区 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八达岭--北京长城——山海关--河北长城——嘉峪关--甘肃 明清故宫——北京--北京明清故宫——沈阳---辽宁 莫高窟---甘肃 平遥古城--山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苏州古典园林--江苏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颐和园--北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天坛---北京曲阜孔林、孔府、孔庙--山东大足石刻--重庆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青城山——都江堰--四川布达拉宫历史区---西藏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 丽江古城----云南 龙门石窟---河南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北京 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湖北

高二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更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是一门跨越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知识领域的综合学科。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国民素质看作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策略,地理学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主渠道,特别的,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之中,地理学教育是最适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科。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主要有:培养对地理的兴趣,文理兼容的学法,重视地图,高初中知识有机联系等几个方面。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

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的素质。 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

高中学生地理考试总结

高中学生地理考试总结 间飞快,转眼学生的期中考试结束了,针对这次的期中考试,有收获也有遗憾,现将这次期中考试的点滴想法总结. 高中学生地理考试总结本次考试虽然难道较低,但是整体还是考得不好,从考试成绩可以发现,班级的及格率不高,优秀率低,班级平均成绩也不太理想啊,跟期望中有很大的差距,在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存在问题: 每一块试题中,一些平时上课认真的学生差不多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如选择题20道,还有第24,25题能拿满分也有许多,比较可惜的是在一些小题没有仔细看题。 一、基础不扎实,掌握知道不牢固,主意集中体现在选择题方面如:1、5、6、10、16、17还有综合题21四张图,22黄河的发源地和流入海洋错误情况也较明显。 二、考试态度问题不严谨,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对待考试,从其做题试卷表面就能体现出来,字迹了草随便,做题答非所问,乱七八糟。思想品行差。 三、做题不仔细认真,粗枝大叶如:6、10选出错误的答案;21题让你写出序号;22题(2)标出河口孟津等 四、应变能力差,思维扩展力不足。如选择题1-4题,

关于平和的;21题湖北的地图轮廓不会跟其(3)联想起来,23题(3)“正在兴建的b是水电站”,这边没有画一个下横线学生就没有做,全年级没有一个学生这个有做。这说明学生的思想应变能力不足,没有用心去做题,看题审题。 教育教学反思 1.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新、调整、删减和补充,对教材知识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自律学习,学会自觉学习,学会创意学习,要从课堂上课外生活上引导他们爱上地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一丝关怀,少一分责难”“多一些探讨,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 3.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解图的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地理图形知识在地理新教材中所点的比例更加大,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图形知识教学当中要加大对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日强化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迁移能力

高一地理考试反思与总结

高一地理考试反思与总结 引导语:反思一件事情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完善与修改,使其在未来发展得更好,以下是的高一地理考试反思与总结,欢迎参考! 期中考试是对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进行的一次检测和总结,其意义在于查漏补缺和总结进取。考后总结主要可以下: 1、找出成绩与目标的距离。很多进入新高一的同学都给自己制定了目标,考试之后,首先要看看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达到了,总结一下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同时考虑自己的目标是否订的过低而缺乏挑战性。若达到不了,就应该格外反思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等等,同时反省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脱离了实际。 2、总结学习方法的得失。高中阶段有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具体每科还有不同于其它科目的方法。初中的学习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强调思维的规则性和良好的记忆力;高中阶段则进入提高阶段,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学习方法不可避免的会有所转变。考试一旦失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在该科的学习方法上是否存在缺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成绩十分理想,也应该找出原因所在以便今后“发扬光大”。 4、薄弱的知识点。各学科的内容都是由具体知识点构成的整体,每个知识点的缺失都会影响总体成绩。期中考试就是帮助进行的最好途径之一。考试进行之后,对试卷中耗时较多的题、摇摆不定的题、做错的题均做出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是公式掌握不牢,

是该记住的没有记住,是解题方法没有掌握,还是思考方式运用不够熟练?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学习。 考试后无论成绩好坏,提高才是目的。期中考试之后,我们要 认真总结,这一步的意义不低于考试本身。 仔细分析了这次期中考试的地理试卷,应该说题目的风格较传统,所以大部分题目都是见过的,不过很多题目的转弯地方多,个别题目甚至是几个知识的联合,客观的讲这次地理试卷知识点不难,但也反映出了同学们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同学们的读图能力。很多同学能够记得书本上的文字知 识点,殊不知地理知识却也与其它不同,“图是地理的灵魂”这是不会错的,例如你能准确的知道亚非分界线在苏伊士运河,可是如果要你在图上准确的标出来呢?再如很多同学知道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特征,但却不能准确的判断哪幅图是山脊,哪幅是山谷。这也让我联想到很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的历史考试中,有一个题是根据书本上的老子和墨子相关知识,然后自己进行拓展,写也他们的观点,如果我们平时上课时不理解,不去注意听老师讲解,就根本不能准确答案,所以光知道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理解。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同学学习地理时不能把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强行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给分化开来。比如第一章标题中是“地球与地图”,下有三节,其一是地球和地球仪;其二是地球的运动;其三是地图。这三节显然是有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做到把书合上,在头脑里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地理知识结构,这就可以让自己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Summary of geography teaching in Senior Two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教改专题完成情况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重要的一点必须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

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本学期"激趣导学"的教改专题。 3、课堂教学状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