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织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圆织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圆织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圆织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圆织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拉丝相关知识和工艺

如何控制编织袋扁丝的拉伸强度

编织袋生产过程中,扁丝的相对拉断力是控制编织袋强度的主要环节之一。如何控制扁丝的相对拉断力,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配比、膜片的冷却成形和扁丝的拉伸三个方面,不同的设备、环境可能控制的方法有所不同。根据塑料编织理论,结合实际生产过程的经验,简要地谈谈如何从上述三个方面控制好扁丝强度。

一、原料的配比

填充母料是原料配比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作用是改善扁丝的物理性能和降低成本。随着填充母料填充量的增加,扁丝的拉伸强度将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填充母料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是没有拉力的,少量的填充母料加入后,分散在聚烯烃高分子链的间隙中,对扁丝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此时扁丝的刚度得到提高。当添加量超过20%~25%时,填充母料因过剩占据了高分子链的位置阻碍高分子的弹性变形,使得高分子链不能沿着纵向的外力作用充分拉伸,影响了高分子链的拉伸取向效果,扁丝的强度,刚度都有明显下降,扁丝的相对拉断力低于0.32N/tex,不能满足国家标准GB/T8946中的规定。实际生产过程中,填充母料的添加量在8%~12%的范围较适合。

二、膜片的冷却成形

水箱是拉丝机的一个组成部分,水箱中的冷却水温的高低影响膜片冷却成形后的物理性能,也是影响扁丝强度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聚丙烯是结晶型高分子材料,其结晶形态有多种。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往往会形成相当大的α型球晶,这种球晶拉伸取向比较困难,不利于拉丝。在水箱中急冷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酝晶结构,酝晶分子链的排列规正性较差,结构较疏松,因而容易拉伸取向。

从结晶度角度看,水温过低时,酝晶分子链尚未及时有序排列成为晶形阵列就丧失了运动能力,其结晶度降低。缓慢冷却时,结晶度增大。拉伸强度随着结晶度增大而大为提高。这是由于结晶度越大,需要更大的力去破坏致密的结晶结构,其晶内滑移比无定形结晶结构更难。但是,急冷会导致结晶速率过快、细腻。水温过高,冷却缓慢,晶核成长过大,拉伸强度会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两种现象:冷却水温过低,薄膜发脆,易产生裂纹,拉伸时断丝率高,膜片发硬,有皱褶时通过分丝刀具易断丝;冷却水温高时,膜出水柔软,容易展平。如果冷却水温继续升高,晶体成长过大,拉伸后易出现竹节丝。综合考虑来看,冷却水温度在40℃~60℃之间较好。我厂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扁丝的厚度范围在0.035mm~0.065mm之间,冷却水温度设定40℃左右。在加工厚度0.029mm,纤度70tex的,宽度2.78mm出口编织袋的过程中,使用聚丙烯全新料生产扁丝,由于厚度要求值较低,加工困难。最初冷却水40℃时,冷却后的扁丝强度低,拉伸时出现了部分的断丝现象,当冷却水温度升到55℃时,扁丝的强度提高了,解决了断丝的问题,编织而成袋布的强度得到了加强。

三、扁丝的拉伸

在生产过程中,扁丝的拉伸就是将冷却定型后的扁丝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软化点以下,使聚合物分子链在很大程度上顺着拉伸方向做有序排列,使分子链之间的引力增加,提高扁丝的相对拉断力。所以,控制扁丝相对拉断力的有效办法是设定出合适的拉伸倍数。拉伸倍数越大,扁丝的相对拉断力越高。对于扁丝拉伸倍数的大小,由扁丝的相对拉断力和断裂伸长率来确定。拉伸倍数5倍时,扁丝的相对拉断力约0.32N/tex,一般厂家设定拉伸倍数4~7倍。我厂生产集装袋的扁丝,其工艺指标厚度0.1mm,线密度150tex,作为一种特殊要求的扁织袋,集装袋扁丝的基布抗拉强度要求达到1470N/50mm,我厂将拉伸倍数设定为7倍,扁丝经测试后,相对拉断力0.48N/tex(断裂伸长率21%),集装袋基布抗拉强度1920N/50rpan,远远大于国标的规定值,充分保证了集装袋灌装的安全性。

实际生产中的拉伸倍数都是恒定的,通过调整扁丝的拉伸温度控制相对拉断力和断裂伸长率两项指标。在拉伸倍数和拉伸速率一定的情况下,拉伸温度越低,取向程度越好。取向后的拉伸强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并不大。拉伸温度升高时,虽然拉伸强度下降,但是断裂伸长率增加更快。拉伸温度降低时,拉伸强度增加较快,但断裂伸长率下降较多。

塑料编织袋工艺指标(塑料编织袋,蛇皮袋,pp bags)

2008-04-25 10:09

塑料编织袋工艺指标(塑料编织袋,蛇皮袋,pp bags)

塑料扁丝,塑编行业简称:扁丝,也有称为切割纤维,它是生产塑料编织物的基本材料,扁丝由特定品种的聚丙烯,聚乙烯树脂经熔融挤出成膜,然后,纵向分切成条,诸条同时加热牵伸取向后定型,最终卷绕成扁丝纱锭,供织造编织物.

扁丝工艺包括:原料改性,共混,着色,填充,配制,防老化,防降解问题,挤出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调节控制及挤出过程的流变行为,功耗,产率问题,牵伸过程的牵引比,吹胀比,牵伸比,结晶冷却,取向,热处理定型问题,卷绕过程中的成型及纱锭的质量检测等技术问题.

扁丝工艺,又称造纱工艺,它是塑料编织物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扁丝生产工艺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两种,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后冷却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间冷,按牵伸加热方式有热板,热辊,热风,按纱锭卷绕成型分有,集中摆线卷绕,单锭力矩电机卷绕,磁力矩卷绕.

3-1.扁丝生产工艺技术指标主要分四类:

3-1-1.是物化改性指标,主要有共混改性,混配比,功能助剂添加比,废旧再生料掺混比.

3-1-2.是物性流变指标,主要有牵伸比,吹胀比,牵伸比,回缩比.

3-1-3.是机械性能指标,主要有拉断力,相对拉断力,断裂伸长率,线速度,线密度偏差.

3-1-4.是公差尺寸指标,主要有扁丝厚,扁丝宽等.

3-1-1.改性混料比及百分率:

扁丝生产工艺方法按成膜方法分有两种,管膜和平膜,按成膜后冷却方式分有,空冷,水冷和间冷,按牵伸加热方式有热板,热辊,热风,按纱锭卷绕成型分有,集中摆线卷绕,单锭力矩电机卷绕,磁力矩卷绕.扁丝原料

中常添加一些改性剂或是功能母料及废旧再生料等,可用两种指标.

3-1-1-1.混料比,某添加组分和主要原料的重量比例称混料重量比.

3-1-1-2.添加百分率,某添加组占总体各组的重量百分数,称添加重量百分率.

3-1-2.流变牵引比,吹胀比,牵伸比,回缩比:

3-1-2-1.牵引比是挤出膜牵引速度与从膜口挤出速度之比,它不仅用于平膜,也用于管膜,通过控制牵引比,使膜在牵引方向上略有取向作用.牵引比的控制是控制挤出膜冷却后的厚度唯一有效的手段.因为一台挤出机的模口间隙基本固定,调节量较小,一般情况下,牵引比保持在4-8为宜.

3-1-2-2.吹胀比,吹塑时,管膜吹出的膜泡直径和原来的模口直径的比,叫吹胀比.显然平膜没有吹胀比问题.从理论上看,吹胀比越大,则薄膜的横向拉伸定向作用越好,拉伸强度越好,但实际上产中不能太高,以免引起蛇形摆动,均匀程度下降,膜厚不等,出现皱褶等.一般情况下吹胀比控制在2.0-3.5之间,最大不超过8位宜.

3-1-2-3.牵伸比,扁丝牵伸时,单位长度分割丝(坯丝)所牵伸的长度倍数,或者描述为牵伸(二牵)速度与牵引(一牵)速度的比值为牵伸比.牵伸比是扁丝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指标.牵伸比也称牵伸倍数,拉伸比.扁丝的牵伸是在熔点温度以下进行的单向拉伸,拉伸过程是取向过程,以便扁丝获得高强度和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一般情况下,牵伸比控制在4-7倍,特殊需要的扁丝,牵涉比柯达11倍.

3-1-2-4.回缩比,是指扁丝牵出速度和牵引速度的比值.从生产工艺需要上看,牵出速度要低于牵引速度,给边丝二次加热定型一个回缩量,使扁丝内应力消除,获得较强的拉力和优良的伸长率.回缩比,又称定型比.一般情况下,回缩比在0.96-0.99之间.

3-1-3.扁丝线密度,相对拉伸负荷,断裂伸长率:

3-1-3-1.扁丝线密度,是表征线性物体单位长度的质量.线密度越大,拉断力越大.在塑编中,扁丝的线密度是衡量塑料编织物总体强度的基本要素.按GB/T8946中附录A的规定,用纱框测长仪去100M扁丝,称重精确到0.1克.

3-1-3-2.相对拉伸负荷,又称相对拉断力,是指每tex的扁丝的拉断力,对于每根扁丝,由于它的密度和厚薄各不相同,因而拉断力不同.但是相对拉伸负荷大小基本上趋于相近.因为相对拉伸负荷是与扁丝宽度和厚度无关的物理强度指标.它的大小取决于原料的温度,牵伸比,定型,冷却,结晶等因素.国标中规定相对拉断力大于等于0.32N/tex.

3-1-3-3.断裂伸长率,是指扁丝拉伸时有效标线部分(两夹具间)拉断时长度增加量与初始有效标线部分(两夹具间)长度的百分比,断裂伸长率是衡量扁丝韧性(弹性)指标.具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表征扁丝抗冲击时有一定的单性伸长,不会立即脆断.因而断裂伸长率大,在同等拉断力条件下,其跌落试验次数可能较多.国标中要求断裂伸长率为15-30%.

3-1-4.扁丝宽与厚:

3-1-4-1.扁丝宽度,是指分割丝经过牵伸后的宽度,它决定了编织物的编织密度.对于塑料编织袋和复合塑料编织袋,国标中推荐了三种常用编织密度(径密*纬密),即36*36,40*40,48*48根/10cm.这三种编织密度也适用其他编织物,按这三种编织密度,扁丝的宽度理论计算为:2.78mm,2.5mm,2.08mm.在生产扁丝过程中要按客户要求的编织密度控制扁丝的宽度.

3-1-4-2.扁丝厚度,是指分割丝牵伸后的厚度.厚度决定了编织布单位面积重量.同时,如果扁丝宽度已经确定,扁丝的厚薄就是扁丝线密度的决定因素.

3-2.编织袋编织工艺指标:

3-2-1.编织密度及编织密度公差.

3-2-1-1.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国家标准GB/T8946-1998中规定,"将袋摊平,在袋子的上,下两个对角处圈定100mm×100mm两方块,方块外边与袋边线相距100mm,目测方块的经,纬根数,取平均值,计数时当讫点最后不足一根时,按一根计."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编织密度的同时,规定了密度公差.编织密度主要取决于包装产品,由用户决定.

常用的编织布密度是36×36根/10cm,40×40根/10cm,48×48根/10cm.

3-2-1-2.编织密度公差.

编织密度公差是指比给定标准编织密度多处或减少扁丝的根数.

3-2-2.编织布单位面积质量.

编织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是以平方米克重数来表示的,是编织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平方米克重数主要取决于经纬密度和扁丝的厚度,平方米克重数影响编织布的拉伸强度,载荷能力,平方米克重数是生产企业控制成本的一个主要环节.

3-2-3.编织布拉伸负荷.

拉伸负荷也称抗拉强度,拉伸强度.对于编织布克承受经向和纬向两个方向的拉伸负荷,故称经向,纬向拉伸负荷.

3-2-4.幅宽.

各种编织布幅宽直接影响制袋工序.对于筒布用折经表示幅宽,折经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幅宽回缩率,所有编织布织造卷取后的宽度,在展卷切割,印刷,缝合后,制成袋子的宽度都要略小于卷取时的宽度,我们称幅宽回缩.

3-2-5.手感.

PP扁丝编织物手感较厚实,挺阔,粗硬些.

HDPE扁丝编织物手感较软,润滑,不致密.

在PP扁丝料中添加钙质母料,手感挺阔,PP中少加HDPE会使其柔软些.

扁丝窄,编织的平,手感柔软,扁丝宽,编织布时折叠丝多,手感粗糙.

3. 塑料编织工艺指标:

3-3.编织袋涂复工艺指标.

GB/T8947-98和GB10803-89分别规定了涂复袋和涂复布的技术质量标准.它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

处,原因是对编织袋和编织布的应用要求不同,指标也略有不同.1998年修改为推荐标准后,比原来的

GB8947-88更科学,更完善.

3-3-1.尺寸系列及公差.

3-3-1-1.复合塑料编织袋.

复合塑料编织袋的有效宽度系列是450-700mm,每50mm为一个档,宽度公差为±15至-10mm.袋的有效长度供需双方决定,公差为±15至-10mm,复膜厚度公差为±0.005mm.

3-3-1-2.复合塑料编织布.

编织布的宽度在2m以下每匹布为100m或是200m,宽度公差为0至+10mm,长度公差不允许负偏差.宽度2m以上每匹布为50m或是100m,宽度公差为0-20mm,长度公差不允许负偏差.

3-3-1-3.单位面积质量及机械强度.

编织布涂复后的单位面积质量和拉伸负荷,剥离强度.编织袋剥离强度为3.0N/3cm,编织布剥离强度为2.5N/3cm.有一种实验剥离力的方法,那就是用胶粘带贴于涂复的膜上,然后撕拉胶粘带,不能把编织布和膜分开为合格,即达到了剥离强度.这种方法非法定检测效力.

3-4.编织袋制袋工艺指标:

编织袋制袋工艺是塑编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包括,印刷,切割,缝合,打包等几个主要环节.

3-4-1.缝制工艺指标.

3-4-1-1.缝合强度指标.

这项指标是制袋的最重要,最关键指标.在塑料编织袋GB/T8946和复合塑料编织袋GB/T8947国家标准中,明确了缝边向和缝底向,的拉伸负荷.影响缝合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缝合线的种类和型号,针距大小,线迹,卷边或折边缝合线到袋边的尺寸,热切和冷切方式等.塑编企业应当制定这些影响因素的内控指标.对于集装袋,国家标准中规定,主体连接部的抗拉强度必须达到基本强度的67%以上,底部连接部的抗拉强度必须达到基本强度的42%以上.对于插口水泥袋的上封口,建议视同缝底向强度处理,对于纸袋缝底向的强度,一般是达不到指标的,故建议改为糊底袋.对于复膜冷切割袋,建议采用卷边处理,因为冷切边缘的缝线可能从经丝中连同纬丝撕出.对于无强度要求的编织袋上口锁边一周,针距可密,线可细.

3-4-1-2.尺寸公差.

对于塑料编织袋和复合塑料编织袋的长度和宽度公差同样是+15mm和-10mm.对于不符合宽度公差的筒布,在制袋工序中筛出,等待处理.对于粘中缝袋,长度公差是指缝合后的有效长度,剪切时留做缝.做缝量的大小由卷边,折边,上口内折边的具体情况确定.集装袋的尺寸公差是: 1m以下为20mm,1m以上是30mm. 3-4-1-3.印刷图文.

塑编印刷主要是凸版印刷,印刷图文位置公差,印刷图文清晰度,印刷图文色彩等.塑料产品国家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有的标准中仅要求印刷清晰.因而塑编企业要根据用户要求制定企业印刷标准.制定企业标准

时,要考虑自己印刷设备种类,印刷油墨种类,印刷能力等.BOPP凹版印刷有待标准规范.

3-4-1-4.外观质量.

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集装袋,水泥袋,所有外观质量欠缺并非都是制袋工序造成的.但是,制袋工序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工序.

3-4-2.粘合工艺指标.

3-4-2-1.粘合强度指标.

塑编产品的国家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粘合强度指标.因而塑编企业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和相关标准来制定企业标准.我们推荐按国家标准GB/T8947中的粘合向拉伸强度来制定企业标准.它不仅适用于各种粘接剂,也适用于各种粘接剂粘接中缝.影响粘接力的主要因素是粘接物的粘接力,搭接宽度,基材对粘接物的亲和力等.

3-4-2-2.搭接宽度.

用熔融树脂粘接,如果原料的温度选择适当,粘接后的强度应达到基材强度的80%左右.

3-4-2-3.熔融树脂的选择.

对于聚乙烯为基材的涂膜布可以用涂膜级聚乙烯,因为它们的相容性比较好.对于聚丙烯为基材的涂膜布,可以用涂复级聚丙烯或是专用聚丙烯中缝料,它们的熔融指数为:16-20g/10min.我们希望中缝粘合PP料比扁丝PP料的熔点温度低10℃左右,防止编织布热氧老化.

3-4-2-4.适用PP中缝粘接料时.挤出机的挤出温度可控制在260-280℃之间,适用PE中缝粘接料时.挤出机的挤出温度可控制在255-265℃,不同树脂,不同设备,可作适当调整.挤出流量控制依粘合速度而定,挤出膜厚0.05-0.12mm即可.

3-4-2-5.粘结剂的配制.

粘接剂用于中缝较少,主要用于糊底.粘接剂的配方,配制工艺,配制设备.应用方法都影响它的质量和粘接力.配方的主剂和固化剂是分别提供给用户的,用户现场配制.主剂和固化剂混合后产生交联固化,这个化学反应过程在常温下进行的比较缓慢,升温快速固化.因而配制量不要超过用量太多,配制后低温储存,储存时间不要太长,储存时密封.例如某配方:200L乙酸乙酯和25kgUlite3076粒子搅拌8h,配成母液,然后添加凝固剂和增稠剂,再搅拌5min,配成粘接剂,用于粘接中缝或糊底.

3-4-3.热封焊接与方阀底口工艺指标.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袋工艺不是缝制,也不是粘合,而是热封焊接.

3-4-3-1.热封焊接工艺方法.

热封焊接的设备类似于纸袋的糊底机,只是把糊底部分改为热封焊接,热封设备首先把涂膜筒布印刷切割,再把它的上下口折叠.用400℃左右的热风焊接阀和加强片.这个技术关键是焊接加强片.

3-4-3-2.影响热封性的因素.

涂膜和基材的充分粘合是前提,如果剥离强度不足,热封焊接后,会产生布膜分离现象.这就要求涂膜表面必须进行适度的氧化,提高剥离强度.过度的氧化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加热加压的树脂表面是相互融合性减弱.

3-4-3-3.方地阀口袋的质量标准.

方底阀口袋的质量要求要比一般复合袋高,它是一种国际流行的高强度包装袋.目前,尚无统一,适用于各种物料包装的国家标准.GB9774-1998中,仅规定了适用于水泥包装的纸袋糊底或纸/塑袋糊底的一些质量指标.

3-4-3-4.各种封口强度比较.

编织布/纸复合缝口袋,无论是折边,卷边,包边,其强度都是最低的,它的拉伸强度只有50N-150N/5cm.

编织布/膜缝口袋,这其中包边袋强度最低,折边袋其次,卷边袋最好.GB/T8946/8947要求缝底向强度,TA 型袋200N/5cm,A型袋350N/5cm,B型袋300N/5cm,C型袋350N/5cm.它的强度比编织布/纸复合缝口袋高.

方底阀口糊口袋,它的强度可按GB/T8947的粘合向强度执行,即TA型袋300N/5cm,A型袋350N/5cm,B 型袋400N/5cm,C型袋400N/5cm.它的强度略高于编织布,编织布/膜缝口袋.

方底阀口热封焊接袋,它的强度最高.足够的搭接量,其强度可和基材相同.它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强度最

高的袋型.

3-4-4.缝纫线的技术指标.

3-4-4-1.塑编用棉线和涤纶线技术指标.

塑编缝合用的棉缝纫线按国家标准GB/T6835-1997和涤纶缝纫线国家标准GB/T6834-1997.

3-4-4-2.线密度(tex)和英制支数(Ne)的选择.

线密度是衡量细长物单位长度上的质量标准.对于缝纫线可视为线的粗细.对于涤纶线和棉线而言,由于涤纶比棉线质重,故等同线密度时.同等股线和黏度前提下,涤纶线比棉线细些.这样选择涤纶线为

29.9tex(20Ne)时,改用棉线时,最好先用线密度小一点的18tex(32Ne)防止线通过针孔困难.

衡量线密度的方法有:

特克斯(tex):1000米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重数.

旦尼尔(D):9000米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重数.

公制支数(Nm):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纱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英制支数(Ne):在公定回潮率时一磅重的纱所具有的长度米数.(每绞长等于840码).

回潮率是指纱线:(烘前重量-干燥重量)/干燥重量比值的百分数.烘干温度在105-110℃以内,烘至恒重.

目前,有的缝纫线供应商仍沿用英制指数Ne表示线密度如:20s/2*3,表示英制20支纱共6股.

3-4-4-3.股数,单线断裂强度,捻度,捻向.

股数:每条线由几股捻成,一般由2-12股捻成.

单线断裂强度:按GB2543-81测试单线的拉断力,用牛顿N表示.

捻度:每10cm长线的单股拧劲圈数.

初捻:没有合股前的单股捻度.

复捻:合股的捻度.

捻向:线拧劲方向,顺时针为S,反时针为Z.

3-4-4-4.线的外观质量及长度公差:

塑编用棉缝纫线和涤纶缝纫线国家标准GB/T6835-1997和GB/T6834-1997中规定了它的外观质量及公差.

塑编企业用边丝或是裂膜丝生产的缝纫线,线密度150tex以上,外观无毛刺,纱锭无掉套.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检验地带网 3、检验科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制度及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检验地带网 4、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务人员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做好登记、签字等。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6、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附件: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1、凡检验科工作人员遇到检验结果达到检验“危急值”时,应立即向本组专业主管(组长)报告,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电话报告检验结果,记录对方接电话者的姓名。小组做好记录,包括报告时间、检验者、报告者和复检结果。 1.2、病区护士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可派人到检验科取报告单,并及时将书面检验报告交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检验地带网 1.3、检验“危急值”检测确认后,通过LIS和HIS接口直接实时向病区护士和医生工作站发出屏闪或警示框,给出危急值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通知病区护士,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2.1、凡检验人员遇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时,同样立即电话报告本组专业主管(组长),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通知门、急诊医师。如果无法通知时,应通知门诊部或急诊护理部门或通知医院总值班医师,同时通过医护工作站以屏闪或警示框方式报告医护人员,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2、作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同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 3.医护工作站接到危急值电话通知后和屏闪或警示框后,必须以工号或密码形式登陆方可退出屏闪恢复工作站,同时系统自动保留执行者相关记录,并可通过HIS系统自动跟踪记录随后的相应诊疗处理过程。 4.检验科、护理部、医务处分别制定相应的危急值处理程序,危急值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等。检验地带网 5、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700-97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煤矿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电气动力设备越来越多,但三相异步电动机以其独有的优势仍占据相当大的分额。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设备,是目前煤矿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动力设备,它具有构造简单、价格便宜、运行可靠、坚固耐用等优点。但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大多工作环境恶劣,负荷变化大并且启动频繁,所以往往容易发生故障,轻则影响生产,重则还会导致人身触电,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有些简单故障能现场排除对煤矿安全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1 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原因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案列)

项目:排除电动机常见故障 学习目的 掌握排除电动机常见故障方法 工作准备 电动机一台,万用表、电桥、常用电动工具 操作步骤 电源接通后,电动机不转,熔丝烧断 运作中的电动机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电动机的正常使用,运作的电动机与被拖动的设备位置要恰当,保证运行的稳定性,不能有晃动,保证通风性能良好。有些电动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经常的挪动,搬运等,对于这种电动机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检查,保证电动机运转的稳定性。 1、事故现象: 原因分析: 1)缺一相电源,或定子绕组一接反。 2)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3)定子绕组接地。 4)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5)熔丝截面过小。 6)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故障判断: 1)首先可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电源开关三相触头是否可靠闭合。 2)如开关正常则用双臂电桥来测量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直阻,以判定定子绕组是否完好。 3)如电机直阻正常可用摇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和电源线对地绝缘电阻,判断电源线或电机是否发生接地故障。 4)如电机定子和电源线绝缘均正常则检查电机电源熔丝(如有)所标熔断电流同电机功率是否相匹配。 5)如以上检查均正常则应考虑电机定子绕组是否接反,如怀疑绕组接反可使用直流法重新判定绕

组首尾端。 处理方法: 1)检修故障开关触头,消除缺相。 2)查出短路点,并修复。 3)消除接地。 4)查出误接,改正之。 5)换较粗的熔丝。 6)重换电源线。 2、事故现象:通电后电动机不转动,有嗡嗡声 原因分析: 1)定子、转子绕组断路或电源一相无电。 2)绕组引出线首末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3)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 4)负载过大,或转子被卡住。 5)电源电压过低。 6)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 7)轴承卡住。 故障判断: 1)首先可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查三相电源是否电压过低或有缺相。 2)如电源电压正常则用双臂电桥来测量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直阻,以判定定子绕组是否完好。 3)如电机直阻正常可用手转动电机转子以判断电机是否有卡涩现象,如有卡涩可将电机与负载解开再转动转子看卡涩是否消失,如消失则应检查负载是否过大或卡涩;如卡涩现象仍存在则需将电机解体做进一步检查。 4)如电机没有卡涩现象就仔细检查电机电源线螺丝是否松动,电源线本身是否损坏。 5)如以上检查均正常则应考虑电机定子绕组是否接反,如怀疑绕组接反可使用直流法重新判定绕组首尾端。 处理方法: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复习课程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 程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超声科 心电图 药学部 检验科 如果闪屏20 分钟后科室 未处理 医学影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 (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

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张;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

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张;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 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2)CT室“危急情况” ①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急性脑疝; ④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及以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精)

班级:07自动化 学号:0709111016 姓名:高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断路电流不平衡短路绝缘损坏磁场不均绕组接地绕组接错 一、绕组开路 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又未清除干净,就可能造成壶焊或松脱;受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与接地故障也可使导线烧毁,在并烧的几根导线中有一根或几根导线短路时,另几根导线由于电流的增加而温度上升,引起绕组发热而断路。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处断路、多根导线并烧中一根断路、转子断笼。 1. 故障现象 电动机不能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有异常噪声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 2. 产生原因 (1)在检修和维护保养时碰断或制造质量问题。 (2)绕组各元件、极(相)组和绕组与引接线等接线头焊接不良,长期运行过热脱焊。 (3)受机械力和电磁场力使绕组损伤或拉断。 (4)匝间或相间短路及接地造成绕组严重烧焦或熔断等。 3. 检查方法 (1)观察法。断点大多数发生在绕组端部,看有无碰折、接头出有无脱焊。(2)万用表法。利用电阻档,对“Y”型接法的将一根表棒接在“Y”形的中心点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无穷大的一相为断点;“△”型接法的短开连接后,分别测每组绕组,无穷大的则为断路点。 (3)试灯法。方法同前,等不亮的一相为断路。 (4)兆欧表法。阻值趋向无穷大(即不为零值)的一相为断路点。 (5)电流表法。电机在运行时,用电流表测三相电流,若三相电流不平衡、又无短路现象,则电流较小的一相绕组有部分短断路故障。 (6)电桥法。当电机某一相电阻比其他两相电阻大时,说明该相绕组有部分断路故障; (7)电流平衡法。对于“Y”型接法的,可将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的交流电,如果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相差大于10%时,电流小的一端为断路;对于“△”型接法的,先将定子绕组的一个接点拆开,再逐相通入低压大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1.引言 电动机在人们的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直流电动机虽然结构较复杂,使用与维护较麻烦,价格较贵,但是由于其具有调速性能好,起动转矩大等优点, 本文分析了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并给出了一些日常维护的方法。 2.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结构与拆装 2.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当把直流电动机的电刷A、B接到直流电源上时,从图2.1可以看出,电刷A是正电位,B是负电位,在N极范围内的导体ab中的电流是从a流向b,在S极范围内的导体cd中的电流是从c流向d。前面已经说过,载流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因此,ab和cd两导体都要受到电磁力Fde的作用。根据磁场方向和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利用电动机左手定则判断,ab边受力的方向是向左,而cd边则是向右。由于磁场是均匀的,导体中流过的又是相同的电流,所以,ab边和cd边所受电磁力的大小相等。这样,线圈上就受到了电磁力的作用而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了。当线圈转到磁极的中性面上时,线圈中的电流等于零,电磁力等于零,但是由于惯性的作用,线圈继续转动。线圈转过半州之后,虽然ab与cd的位置调换了,ab边转到S极范围内,cd边转到N极范围内,但是,由于换向片和电刷的作用,转到N极下的cd边中电流方向也变了,是从d流向c,在S极下的ab边中的电流则是从b流向a。因此,电磁力Fdc的方向仍然不变,线圈仍然受力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见,分别处在N、S极范围内的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总是不变的,因此,线圈两个边的受力方向也不变,这样,线圈就可以按照受力方向不停的旋转了,通过齿轮或皮带等机构的传动,便可以带动其它工 作机械。 图2.1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要使线圈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关键问题是当导体从一个磁极范围内转到另一个异性磁极范围内时(也就是导体经过中性面后),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也要同时改变。换向器和电刷就是完成这个任务的装置。在直流发电机中,换向器和电刷的任务是把线圈中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向外输出;而在直流电动机中,则用换向器和电刷把输入的直流电变为线圈中的交流电。可见,换向器和电刷是直流电机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部件。 当然,在实际的直流电动机中,也不只有一个线圈,而是有许多个线圈牢固地嵌在转子铁芯槽中,当导

危急值管理与处理流程

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在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 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2)CT室“危急情况” ①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急性脑疝; ④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围及以上); ⑤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⑥重要血管急性栓塞,包括肺栓塞(累及肺动脉主干或多发大血管急性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 ⑦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示范文本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广泛,但通过长期运行后,会发 生各种故障,及时判断故障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是防止 故障扩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 冒烟。 1.故障原因①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②熔丝熔 断(至少两相熔断);③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④控制设 备接线错误。 2.故障排除①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 否有断点,修复;②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换新熔 丝;③调节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配合;④改正接线。

二、通电后电动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 1.故障原因①缺一相电源,或定干线圈一相反接;②定子绕组相间短路;③定子绕组接地;④定子绕组接线错误;⑤熔丝截面过小;⑤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2.故障排除①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可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②查出短路点,予以修复;③消除接地;④查出误接,予以更正;⑤更换熔丝; ③消除接地点。 三、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 l.故障原因①定、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②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③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④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⑤电源电压过低;⑥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⑦轴承卡住。 2.故障排除①查明断点予以修复;②检查绕组极性;

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管理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本管理制度所指的检查科室包括检验科、心电图室、放射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等。 2. 医院制定危急界限值(见危急值项目表),并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项目,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措施,以适合于我院病人实际需要。 3.相关检验、检查科室建立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的程序,做好详细记录,同时为临床诊断提供预警提示。 4.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接听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结果,接听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姓名与时间,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即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有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科。 6.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重点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

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7.危急值报告是医疗纠纷、事故处理中举证的重要依据,必须无条件遵守此规定。对不执行、不遵守《危急值管理制度》引起的纠纷和差错事故,按医院相关规定加重处罚。 8.原则上,按年度对危急值标准进行讨论、修改。临床科室如要求对标准进行修改,需写出书面要求,科主任签字后交相应医技科室修订,并报医务科备案。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由医务科组织协调解决。 9.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管理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和报告流程。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患者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长清区人民医院 2013年5月29日

心内科常见危急值及处理

心内科常见检验项目危机值及处理 一、血清钾:参考值3.5~5.5mmol/L 危急值:≤3.0mmol/L或者≥6.0mmol/L 高钾血症 【原因】:常见于口服或静脉输入钾过高过快、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库存血等。 【临产表现】: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四肢麻木、疲劳、肌肉酸痛、呼吸抑制等症状。高钾心肌受到抑制,心肌张力降低,心音减弱,传导阻滞,严重心脏鄹停,继发性酸中毒。心电图特点:T波高尖,Q-T间期延长,P-R间期延长。 【紧急处理】: 1、确认血标本采集是否正确有无溶血。 2、遵医嘱转钾排钾:停(减)经口、静脉的含K饮食和药物;静脉滴入高渗糖及胰岛素溶液,常用5~10%GS250ml+胰岛素4~7U+50%GS20ml;停服保K利尿剂和ACEI(ARB)。 3、必要时透析。 4、复查血钾。 5、心电监护,重点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原发病情变化、尿量。 低钾血症 【原因】:长期低钾饮食、禁食、腹泻、呕吐、长期利尿、肾衰竭少尿期等 【临产表现】:腹泻、腹胀乏力,心律紊乱引起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室颤等表现,心电图特点:ST段下降,T波低平,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紧急处理】: 1、了解进食情况,有无应用胰岛素、氨基酸、利尿剂找出原发病因。 2、立即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钾。常用口服补达秀,钾溶液(口服钾溶液对胃肠道刺激大可以加果汁或适当温水稀释口服),静脉补钾注意不宜过浓(≤0.3%)不宜过快,见尿补钾。 3、嘱患者进食香蕉、菠菜、橙汁、海带、紫菜等富含钾的食物。 4、复查血钾。 5、心电监护,重点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原发病情变化、尿量。 二、血清钠:参考值130-150mmol/L 危急值<115mmol/L或>155mmol/L 高钠血症 【临产表现】:口渴,乏力,尿少,唇舌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窝下陷,严重者烦躁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紧急处理】:遵医嘱限制钠盐摄入,补充水分。可以吃香蕉等含钾食物促钠排出。

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

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 摘要:发电机在运行中会不断受到振动、发热、电晕等各种机械力和电磁力的作用,加之由于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以及系统故障等原因,常常引起发电机温度升高、转子绕组接地、定子绕组绝缘损坏、励磁机碳刷打火、发电机过负载等故障。与之相似的是电动机的故障也主要有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方面。 关键词:定子线圈,激磁电流,短路故障,接地故障。 电机可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两类,电动机又可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发电机也可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本文将主要围绕异步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为例,简要分析电机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 1.机械方面有扫膛、振动、轴承过热、损坏等故障。 ⑴异步电动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很小,容易导致定、转子之间相碰。一般由于轴承严重超差及端盖内孔磨损或端盖止口与机座止口磨损变形,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心引起扫膛。如发现对轴承应及时更换,对端盖进行更换或刷镀处理。 ⑵振动应先区分是电动机本身引起的,还是传动装置不良所造成的,或者是机械负载端传递过来的,而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排除。属于电动机本身引起的振动,多数是由于转子动平衡不好,以及轴承不良,转轴弯曲,或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心,或者电动机安装地基不平,安装不到位,紧固件松动造成的。振动会产生噪声,还会产生额外负荷。 ⑶如果轴承工作不正常,可凭经验用听觉及温度来判断。用听棒(铜棒)接触轴承盒,若听到冲击声,就表示可能有一只或几只滚珠扎碎,如果听到有咝咝声,那就是表示轴承的润滑油不足,因为电动机要每运行3000-5000小时左右需换一次润滑脂。电机超过规定运转时间后,轴承发出不正常的声音,用听棒接触轴承盒,听到了“咝咝”的声响,同时还有微小“哒哒”的冲击声,原因是轴承盒内缺油,同时轴承滚柱有的以有细微的麻痕。通过对轴承进行了更换,添加润滑油脂。在添润滑脂时不易太多,如果太多会使轴承旋转部分和润滑脂之间产生很大的磨擦而发热,一般轴承盒内所放润滑脂约为全溶积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即可。在轴承安装时如果不正确,配合公差太紧或太松,也都会引起轴承发热。在卧式电动机中装配良好的轴承只受径向应力,如果配合过盈过大,装配后会使轴承间隙过小,有时接近于零,用手转动不灵活,这样运行中就会发热。 2. 电气方面有电压不正常绕组接地绕组短路绕组断路缺相运行等。 ⑴电源电压偏高,激磁电流增大,电动机会过分发热,过分的高电压会危机电动机的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危险。电源电压过低时,电磁转矩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负载转距没有减小,转子转数过低,这时转差率增大造成电动机过载而发热,长时间会影响电动机的寿命。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即一相电压偏高或偏低时,会导致某相电流过大,电动机发热,同时转距减小会发出“翁嗡”声,时间长会损坏绕组。总之无论电压过高过低或三相电压不对称都会使电流增加,电动机发热而损坏电动机。所以按照国家标准电动机电源电压在额定值±5%内变化,电动机输出功率保持额定值。电动机电源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的±10%,;三相电源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应大于额定值的±5%。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分诊员),护士(分诊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包括11项内容:日期、床号、姓名、住院号、危急项目及数值、获得信息途径、获得时间、提供者姓名、接受者姓名、报告医生时间、医生签名。护理部要求各科室将登记本定位放置,当班护士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后,立即按照登记本内容逐一做好登记,及时通知医生,并由医生签名。 (四)处理程序 1、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五、“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六、“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 七、质控与考核 40217 9D19 鴙J35752 8BA8 讨35837 8BFD 诽E R26907 691B 椛 1、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主任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流程图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 实际上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值的制定也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有些试验结果的变化具备危急值的意义;有些试验的变化虽然不至于即刻危及生命,但是对生命也会有威胁。因此在制定项目容时可因掌握的不同而有差别。有些试验,如下面所列出的数据也可说明病情的严重性,也具有危急意义,所以也有人定出这些试验的可能危急界限值。所以我们强调不同的部门和病人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需要,应该制定出适用于自己的危急项目和界限值。实验室和临床医生对这些结果也要加以注意,并给患者以正确的处置。 检验常见指标危急值参考数据 1.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4~10)×10的9次方/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5×10的9次方/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的9次方/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的9次方/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的9次方/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2.血红蛋白: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164133) 【摘要】本文现针对电机出现故障各种现象和相应对策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动机;故障;维护检修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in the light of the phenomen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otor malfunction,has made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 words] electromotor;malfunction;maintenance 有些电动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经常的挪动,搬运等,对于这种电动机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检查,保证电动机运转的稳定性。 1 电动机电气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1.1 电动机接通电源起动,电动机不转但有嗡嗡声音。可能原因:①由于电源的接通问题,造成单相运转;②电动机的运载量超载;③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开路成断线;④定子内部首端位置接错,或有断线、短路。处理方法:第一种情况需检查电源线,主要检查电动机的接线与熔断器,是否有线路损坏现象;第二种情况将电机卸载后空载或半载起动;第三种检查电刷,滑环和起动电阻各个接触器的接合情况;第四种情况需重新判定三相的首尾端,并检查三相绕组是否有断线和短路。 1.2 电动机启动后发热超过温升标准或冒烟。可能原因:①电源电压达不到标准,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升温过快;②电动机运转环境的影响,如湿度高等原因;③电动机过载或单相运行;④电动机启动故障,正反转过多。处理方法:第一种情况调整电动机电网电压;第二种情况检查风扇运行情况,加强对环境的检查,保证环境的适宜;第三种情况检查电动机启动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_万萍英

摘要:针对电机出现故障各种现象和相应对策做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动机故障维护检修 0引言 运作中的电动机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检查维护以确保电动机的正常使用,运作的电动机与被拖动的设备位置要恰当,保证运行的稳定性,不能有震动、窜轴,保证通风性能良好。有些电动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经常的挪动,搬运等,对于这种电动机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检查,保证电动机运转的稳定性。 1电动机电气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1.1电动机接通电源起动,电动机不转但有嗡嗡声音可能原因: ①由于电源的接通问题,造成单相运转;②电动机的运载量超载;③被拖动机械卡住;④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开路成断线;⑤定子内部首端位置接错,或有断线、短路。处理方法:第一种情况需检查电源线,主要检查电动机的接线与熔断器,是否有线路损坏现象;第二种情况将电机卸载后空载或轻载起动;第三种情况估计是由于被拖动器械的故障,卸载被拖动机械,从被拖动机械上找故障;第四种情况检查电刷,滑环和起动电阻各个接触器的接合情况;第五种情况需重新判定三相的首尾端,并检查三相绕组是否有断线和短路。 1.2电动机启动后发热超过温升标准或冒烟可能原因:①电源电压达不到标准,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升温过快;②电动机运转环境的影响,如湿度高等原因;③电动机过载或单相运行;④电动机启动频繁、正反转过多。处理方法:第一种情况调整电动机电网电压,使电机尽量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第二种情况检查风扇运行情况,加强对环境的检查,保证环境的适宜;第三种情况检查电动机启动电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四种情况减少电动机正反转的次数,及时更换适应正反转的电动机。 1.3绝缘电阻低可能原因:①电动机内部进水,受潮;②绕组上有杂物,粉尘影响;③电动机内部绕组老化。处理方法:第一种情况电动机内部烘干处理;第二种情况处理电动机内部杂物;第三种情况需检查并恢复引出线绝缘或更换接线盒绝缘线板;第四种情况及时检查绕组老化情况,及时更换绕组。 1.4电动机外壳带电可能原因:①电动机引出线的绝缘或接线盒绝缘线板损坏;②绕组端盖接触电动机机壳;③电动机接地问题。处理方法:第一种情况恢复电动机引出线的绝缘或更换接线盒绝缘板;第二种情况如卸下端盖后接地现象即消失,可在绕组端部加绝缘后再装端盖;第四种情况按规定重新接地。 1.5电动机运行时声音异常主要是因为:①电动机内部一相绕组突然断路,造成电机单相运行,电流不稳引起噪音;②电动机内部轴承磨损严重、间隙不合格,或轴承里面有杂物。处理措施: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则要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必须将轴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或更换新轴承。 1.6电动机振动可能原因:①电动机安装的地面不平;②电动机内部转子不稳定;③皮带轮或联轴器不平衡;④内部转头的弯曲;⑤电动机风扇问题。处理方法:第一种需将电动机安装平稳底座,保证平衡性;第二种情况需校对转子平衡;第三种情况需进行皮带轮或联轴器校平衡;第四种情况需校直转轴,将皮带轮找正后镶套重车;第五种情况对风扇校静。 2电动机机械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2.1定子和转子铁芯故障检修。 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了定子和转子,并由此构成了电动机的磁路部分。导致定子和转子铁芯出现故障的因素有:①经长时间的使用轴承出现严重的磨损,进而使定子和转子相互摩擦,损坏铁芯表面,导致硅钢片之间发生短路,加大了电动机的铁损程度,使其温度快速上升,这时要通过细锉等工具将毛刺搓掉,消除硅钢片短接,然后将绝缘漆涂刷在表面,再加热烘干。②对旧绕组进行拆除的过程中,由于用力较大,造成倒槽出现歪斜现象并向外张开。可使用木榔头、小嘴钳等工具纠偏,使齿槽恢复原位,有的存在缝隙的硅钢片难以复位,可将硬质绝缘材料(如胶木板或青壳纸)夹在钢片之间。③由于空气潮湿或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铁芯表面如果锈蚀,则要使用砂纸打磨干净,再将绝缘漆涂刷在铁芯表面。④若是高热的绕组接地会将齿部和铁芯烧毁,则要通过刮刀、凿子之类的工具剔除熔积物,并将绝缘漆涂刷在其表面,然后烘干。⑤机座和铁芯之间连接不紧密,则必须重新固定。用于定位的螺钉若是无法二次利用,则重新定位,并将定位螺钉旋紧。 2.2电机轴承故障检修。 转轴在轴承的支撑下才能转动,是负载最重的部分,但极易磨损。 2.2.1故障检查运行中检查:若滚动轴承缺油,则可按照以往经验对注意其声音的变化,如果轴承断裂,运行时的声音肯定是异常的。轴承中若是有沙子等杂物,运行时会产生杂音。拆卸后检查:查看轴承的磨损程度,用手将轴承内圈捏紧,同时利用轴承摆平,然后用另一只手用力推外钢圈,如果一切正常,则轴承的外钢圈是平稳运转的,且运转时不会卡滞或振动;当轴承停止运行时也不会倒退,说明轴承彻底坏掉了,应该及时更换。用左手将外圈卡住,右手则捏住内钢圈,稍稍施加推力,如果轴承转动,则说明磨损程度较大。 2.2.2故障修理通过砂布处理轴承表面的锈斑,再在上面涂抹一层汽油;当轴承的磨损程度太深或轴承表面产生裂纹时,就要选用符合标准的新的轴承进行更换。 2.3转轴故障检修。 2.3.1对于弯曲程度较小的轴弯曲,可通过打磨的方式进行修整;若弯曲程度在0.2mm以上,则要利用压力机来修整,修整后将表面磨光,使其还原成原样即可;若肘弯曲程度超过了修整的范围,则要考虑及时更换。 2.3.2如果轴颈处未出现较大的磨损,则可将一层铬涂刷在轴颈处之后,再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打磨;如果磨损过大,可先堆焊,再按照标准尺寸通过车床进行修整;如果轴颈处的磨损超出了可修整的程度,就必须予以更换。 2.3.3轴裂纹或断裂轴的横向裂纹深度不到轴直径的10%~15%,纵向裂纹不大于轴长的10%,则在堆焊之后再修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若裂纹或断裂超过了了修整的范围,则要及时更换。 2.4端盖、机壳的检修。 如果端盖与机壳之间的缝隙太大,则可采取先堆焊后修整的途径进行处理,如端盖与轴承之间配合不紧密,可先通过冲子进行修整,再在端盖上打入轴承,若采用的电动机是大功率的,则可利用电镀加以修整。 3故障的诊断及处理 3.1我厂生产8#泵站300S-90水泵,用Y2-355L1-4280KW电机拖动的故障。 3.1.1故障的现象 生产8#泵站300S-90水泵,原是用JO系列的电机拖动,JO系列的电机是老产品,能耗较高,最近几年随着老产品的淘汰,几乎买不到这种型号的电机,同时也为了节能降耗,改用节能型Y132M-4280KW电机拖动。在冬季还好,特别是天气稍热,电机就不断的出现故障,曾经一月电机故障三台,解体后统一现象都定子绕组整体过热,匝间短路。 3.1.2故障原因的分析 ①电源电压过高。从解体状况来看,是由于绕组过热造成的电机故障;由于生产8#泵站供电电源来源于垣曲县828#线路,并且828#线路供电电压略高于国家标准电压,二次线电压经常在410V以上;电压过高导致电动机的定子磁通接近饱和状态,出现电流急剧增大,电机效率下降而发热严重。导致定子绕组过热而超过允许范围国家标准规定。电动机只有在电源电压波动范围正负5%之内,才能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万萍英(中条山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 科学实践 297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澄迈县中医院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

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护士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医技科室,门急诊、病区分别建立《危机值报告登记表》,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详细见“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 (四)处理程序 1、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