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画颜料在绘画中的使用

国画颜料在绘画中的使用

国画颜料在绘画中的使用
国画颜料在绘画中的使用

国画颜料在绘画中的使用

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从使用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主要色彩有以下几种一、矿物颜料1、朱砂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3、银朱4、石黄5、雄黄(又称雄精)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7、石绿(分头、二、三、四绿)8、赭石(分深赭、浅赭)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11、泥金12、泥银二、植物颜料

1、花青

2、藤黄(有毒)

3、胭脂

4、洋红也叫曙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三、化工颜料(不同于盒装软管的,也为块状)1、曙红2、深红3、大红4、铬黄

5、天蓝第一、二类为纯天然制作,除洋红外(它最初从墨西哥引进),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国画颜料。三类为现代的化工合成颜料,用起来尚可。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当数上海马利实业画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马利牌”中国画颜料,使

用方便、但易退色。一般来说一类为粉状,用时须加明胶,二、三类直接在水中浸泡一会就可,使用比较方便上色的薄厚问题:传统认为颜色应薄上,但是要表现出厚重的感觉,往往一遍遍用较薄的颜色反复上色,最终形成一种多层叠加的厚重效果。薄上色法可以说最好是把握在用绢画时,手放于绢面之上抚摸画面不觉有色的粗糙感,而还能清晰地感觉到绢丝的经纬。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古画上,都有着细腻而厚重的色彩,颜色的质地很细。其实这里还要说明一点,重彩中的重,是厚重的意思,而不是厚厚的颜色。所以不是画的颜色越多,越是符合重彩的需要。今天随着岩彩画的兴起,有些画家追求色彩的厚画法,向油画一样的做肌理,这又是另一种手法,但是这仅限于岩彩画使用较多。在今天大部分绘画中,还应该是厚薄结合比较好,在我的画中就是尽力在尝试厚涂与薄画结合使用。关于用白的问题:在国画中,特别是工笔画中,白色使用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它并不是为了增加厚重感。白色可以用于画领口、袖口;衣服上的图案;土裙(就是仕女最下面穿的裙子);以及和其它颜色混合出的肤色等等……厚重感在前面已经提到,它是多层叠加出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加白达到的,国画中的白要小心使用,锌钛白(锡管装的)中的胶性很大,一旦画上就不好去掉,所以要十分慎重。特别是蛤粉(粉末状),这种颜色在使用中十分不稳定。在加胶时,只要蛤粉一湿立刻变

得十分透明,但是在颜色完全干透以后又显得特别的白,在染时要全凭经验十分不易。因为白色是覆盖性色彩,所以在使用时多使用勾填法,留出墨线贴着线的边缘完成涂色,要做到色不压线、色不离线。在画一些工笔的白花时,有时需要用薄涂法淡淡的罩几遍白色,然后在用曙红或豆绿分染,就形成了白花洁白、明亮的效果。用化学合成的颜色会有许多杂渣,大家可以先用少量水把色调开,过几分后倒上面的颜色用,这样颜料中的渣就没有了。画工笔时最好少调色,几种色调在一起,颜色也会灰,尽量用原色。用花青色时最好加点墨,可以去火气。画白色时,可以加入少量珍珠粉〔最好过期的,要不费用太高〕,这样的白色很白,有光泽。传统国画颜色介绍:石色(不透明色):石色即是矿物质颜色,石色除了使用在绘画中,还应用于壁画、建筑彩绘等地方。在我国古代,画家们有一套十分系统而完整的使用石色的方法,但随着明、清画家对工笔绘画的认识逐渐淡薄,所以,传统制造石色的方法几近失传。今天有许多学者到日本学来了当年日本人从我国学去的制颜色方法,才有现在较为丰富的品种供画家使用。石色主要包括:朱砂、朱磦、石青、石绿、雄黄、雌黄、石黄、黑石脂、云母粉、蛤粉、赭石、土黄、珊瑚粉和其他宝石类颜料粉以及新研制出的高温结晶颜料等。需要说明的是:石青与石绿一般分类较细: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头青色最重,四青色最浅,石绿同理。

水色(透明色):水色主要是由一些天然植物为主材料,配以少量动物质材料、矿物质细粉颜料组成。石色与水色一般是相互结合着使用于国画中,已达到浓淡相间、虚实相生的丰富效果。水色主要包括:朱磦、胭脂、西洋红、藤黄、赭石、花青、水彩色与丙烯色等。需要说明的是:1、朱磦是朱砂最细的形态,所以有些画家在使用时以薄涂法来形成水色透明的颜色效果。2、西洋红:在国画色中的名目较多,又叫做曙红、牡丹红等。金属颜料:画家使用金属颜料由来已久,最早是在唐朝。金属颜料主要是金箔、金粉;银箔银粉。金箔一方面使用在背景上,另一方面主要是使用在局部贴金。金箔有四个品种:紫赤金(略带红色):主要贴寺庙中的佛像。库金(足金金箔):绘画中常用,往往是98%的纯金和2%的纯银合成。大赤金(略带黄色的金):又称冷金,70%的纯金,相当于18K金。田赤金(呈淡黄色):相当于14K的金。银色相比之下不是太常用,故不细说。1、画黑的颜色有几种办法,一种是用淡墨一遍一遍的上,直到达到黑的效果为止。画时注意,要是想达到黑色偏暖的话就用油烟墨;想要发冷的黑的话用松烟墨。另一种是厚涂法,用国画色(上海马利牌颜料)中的黑色,涂几遍就能达到很黑的效果。在绢上尤其明显。(这可是秘密噢)2、现在许多画家抱怨赭石色不好用,与墨或花青调好后会形成沉淀,几乎每一种赭石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这样的现象。其实不是颜色的问

题,而是对颜料性能不了解,赭石基本上其中的矿物质还是较多的,这和植物色的花青是无法调和的,两者不容;同理,赭石与墨也就不可能调和了,这不是颜料的问题。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颜色分开使用就会自然调和,即先上赭石,再等干了往上叠加其他的颜色,这样就不会出现“出渣子”的现象了。3、从我的经验上看,水彩颜色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要注意要用性能较稳定的水彩颜色,比如日本的、英国的,如果怕在装裱时“跑”可以在水彩色中稍加一些胶就可以了。另外还可以用丙烯颜色,性能也很好,但是要注意丙烯色中的胶性较大,如果颜色画错了,颜色干后就无法洗掉了。天雅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兑上胶液即可作画。(一)胶的溶化:胶的溶化是“岩彩”画中的第一步,也是主要的一步。它的浓和淡直接影响画面着色的效果。浓了易开裂,淡了易剥落,只有恰到好处。你的画也就成功了一半。(1)明胶的溶化方法:将所需用量的明胶倒入小碗,先加入4倍凉水泡5分钟后再加入五倍的70OC热水,用筷子充分搅拌开胶粉。如果有疙瘩,说明未完全溶化胶粉,需继续搅拌直至疙瘩全部溶化。溶化后的胶液保质期限:用完后放入冰箱夏天约3~5天,冬季约一至二星期。※另一种颗粒状的“骨胶”比明胶的接着力要强,且不易凝固,但需熬制。※绘画用的日本鹿胶分三千本胶、干燥鹿胶、软韧鹿胶、特殊鹿胶。它们有固

体的,也有液体的。它们是专门为绘画而研制的胶,去掉了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不易凝固和腐臭;尤其是液体的瓶装鹿胶随取随用使用方便,永不腐臭;固体鹿胶需熬制。(2)固体鹿胶的溶化方法:将三千本胶一根掰成几小段放入杯中注入300ml清水,再加入一粒方型的干燥鹿胶或软韧鹿胶,放置半小时。后用温水隔水蒸化即可。※加入方形鹿胶粒的目的是增加接着力和防腐臭。(二)调制颜色:将所需用量的色粉到入小碟,用小勺加入少量胶液,用中指拌匀。胶液不够时可再加,直至调成糊状,用时再略加清水稀释即可作画。※调制颜色时用中指或小棍,切忌用毛笔去直接拌颜色和胶,毛笔会吸走所有的胶液,使色粉未裹上胶液而造成画面剥落。简略地说以上两步就是“岩彩”的基本使用方法。当然就其内在的各种具体技法是各种各样,还有贴箔等特殊技法,就如水墨画的技法,一时不能详尽,大家可参考天雅中国重彩画研究所出品的各种技法书和资料。天雅云母色、闪光片的使用方法云母色做为一种绘画材料,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使用。如敦煌壁画、北京西郊法海寺等壁画中都有使用。从世界绘画来说也不乏采用云母作为绘画材料的作品,尤其是日本画中更是广泛使用,如喜多川歌磨的版画背景大量使用了银白色和银灰色的云母粉;加山又造绘画中的雪山、月光等。它在现代绘画中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素材,用它表现游动的银画,迷茫的雾霭,静谧的雪景,闪烁的灯

光…它是一种具有无尽表现力的素材,用好了、用巧了会使您的画面更添几分神密与灵动。以下为几种简单、常用的使用方法供参考。一、罩色法:将云母粉置于碟或小碗中,加进少量胶液(胶液分高档的日本鹿胶、普通的明胶等)用手指或木棍调和云母粉和胶液(切忌用毛笔直接调和云母和胶液),调匀后略加清水稀释,用毛笔蘸色以平涂法均匀地在已涂有底色的画面上罩一层。因云母干后呈半透明状,故底部的各种色彩及渲染效果会透出来,效果是蒙胧而微微有光感。注意透明度的强与弱可以由最后加清水的多少来控制。

二、掺入颜料法:云母色还可以直接参入矿物色、国画色、水粉色、油画色、水彩、丙烯等颜料中,经调和后直接作画,干后画面带有翌翌闪光的效果。一般情况是同一色相或近似色相的云母和颜料互相调和,也可以根据色彩原理调和出自己所需的特殊色彩效果。三、箩筛法:在画面需要有云母的部分先涂一层胶液,或趁画面未干时,用一头带用铁网或纱网的竹筒,云母粉就会均匀地落下,产生较自然的效果。四、手撒法:将画面需要的部分涂上胶液,或趁画面未干时,用手撮起云母粉,轻轻地撒向画面,不求其均匀,有密有疏可随意形成所需效果。干后如果觉得太亮的部分,可在上面罩透明的任何颜料。五、吹落法:将云母粉放在一张白纸上,双手托起白纸置于画面之上,趁画面未干时轻轻吹散纸上的云母粉,云母粉就会象下雪一样很自然地飘落到画面上,产

生星星点点的效果,很自然很微妙。其星点的明显度不够时可再吹一遍,宁可由淡入深,不可一次吹得多不易把握效果。闪光片的使用和云母色的方法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画面中可以整体用,也可以局部用。总之要用得巧、用得妙才能在画面中起到作用。不能滥用,易造成俗气。以上为几种简单常用的云母使用方法,任何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位画家都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新方法,真正的艺术是在于创造。明胶的使用方法:明胶是工笔调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使用不当会导致决定性的失败。(夸张吗?其实不夸张)想象一下,画完一幅心爱的作品当从裱画师傅手中打开画卷时,却意外的发现画中的颜色或者出现跑色的现象,或者一些多遍渲染的颜色被洗掉,那种心情可想而知。正确的方法是:先用一个白色的小碗把适量的胶粒放进去,再放入凉水要求没过胶粒,放置一段时间,等胶粒变成透明且膨胀以后,倒出凉水,加入适量的温水,用小棒充分搅拌开就可以了。这里还要说一句,胶与水的比例要自己根据经验调整,胶少了颜色粘不住,胶大了颜色会僵。这里的比例我用语言无法说情,还望各位自己摸索吧。使用矿物质颜色的方法、顺序:首先,选择你要画的矿物质颜色,在画之前要准备好明胶液,(前面有介绍如何调制明胶液)下一步,找一个干净的白盘子,把颜色粉倒入其中,加入适量的明胶液,用手指以匀速固定方向研磨,让胶与颜色粉充分融合,

之后就可以用笔蘸着颜色画到画面上了。在画矿物质颜色之前,应在画面上打一层颜色底子,一般来讲:朱砂、大红用淡曙红打底;石青用淡花青打底;石绿用花青加藤黄调成草绿打底,或是用赭石打底。在打底时也要用薄涂法,颜色要上匀。在涂色时要注意:所有的矿物色都具有一定的覆盖力,在画时一定要留出墨线,以免画完后墨线被覆盖住。这几天通过临摹《宋人小品》,对于古代传统技法的体会又加深了不少,有了许多切身的体会。层层渲染就好像溪抚河石,细腻而滋润,柔柔的绢丝被一层层滋润的墨色包围着,显出效果的凝重,色彩的华资。为什么遍数多就厚重了,我的体会就是用砚石来打比方,好的砚石都是选择在历经千百年的古河床上的,因为它长年受河水的浸泡、滋润,才形成了它坚硬、细腻、华资的效果,所以这种石材是最适宜做好的砚台的。颜色的厚重效果也是这种一点一滴的色彩滋润形成的,所以显得色彩的色泽十分生动,而有的时候几种颜色叠加出来的色彩效果又使得观众无法一眼看出颜色的具体成分,在画面中形成了一种十分丰富的叠加出的效果,这就更带出几分神秘的意味。就像肤色,用四五种颜色调制而成,最后画在画面上,你甚至说不出那是由什么颜色调出来的,这就是成功的肤色。而一眼就看出肤色是赭石色或朱膘色的都是不成功的。有的时候在国画中,这些西画中提到的“高级灰”的效果和鲜艳的颜色形成的对比正是国画的精妙所在,为什

么要在花青中加入少许的墨?这正是在调制一种混合的“高级灰”使得颜色厚重,不浮躁。国画颜料方面的使用在正常情况下其实现有的上海马利大管的那种国画颜料就可以使

用的。只不过,很多初学者在使用颜料时有着固定的思维,一般画国画时不喜欢仔细调配色彩,总觉得调色是西画的东东,因此,很多时候总喜欢找一些新材料来使用。无庸讳言,目前的普通盒装国画颜料中花青、藤黄、朱砂、赭石的质量都特别差。细细琢磨起来还是有办法对付的。1、朱砂。朱砂花头传统是以朱砂为底色,然后用洋红分染,取其厚重也。目前朱砂颜料奋气多且颗粒粗糙。我的方法是:先用朱磦打底色,平涂3层左右,罩矾水,后用曙红分染,然后局部胭脂提染,关键之处是以上完成后,再用曙红整体罩染一次(花瓣边缘可留水线),最后,通篇平涂一层淡曙红即可。此设色以石色为底,水色为面,完成的效果厚重不失透明感仍在也。2、花青。国产盒装颜料花青色渣滓甚多,调叶绿色时浑浊现象严重(藤黄也甚差所致)。我通常用的是酞青蓝+墨来调配,出来的颜色细腻不说,且蓝之多寡也可随心,虽色彩上有“飘”的感觉,可略加朱磦即可褪其火气。3、藤黄。因为是原色所以没法调配,一般的平涂还能凑合使用,遇到薄层多染的地方颜色立马显得份量不够,后涂则又粉气,解决的方法是色彩中略调一点点曙红,使其变成中黄色则渲染时感觉就好多了。点花蕊等物需厚涂时可加入少许朱

磦解决。4、赭石。赭石是目前国产颜料中质地最粗糙的,用管装颜料无法作画。可用朱磦加墨来调制,如还显得火气可略加花青褪其火。以上图片来自于网上

国画常用颜料配色表

国画常用顏料配色表 原文地址:国画常用顏料配色表作者:中华诗书画博客 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适当的浅墨 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豆绿[牡丹]: 藤黄少许酞青蓝(三绿) 葡萄紫:花青曙红或花青胭脂 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 赭绿色: 赭石草绿 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 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芽绿色: 汁绿藤黄 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 桔黄色: 藤黄朱膘。畫黄瓜花、丝瓜花、枇杷果、葫芦等用色。 墨青色: 花青墨 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 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畫葡萄、紫薇花、紫藤用色。 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 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 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褐色: 赭石墨 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 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 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 四绿色: 三绿白粉 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 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 蓝色: 酞青蓝三青 朱红色: 朱膘曙红 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 粉黄色: 藤黄白色 绿色:草绿翡翠绿

色卡二配色学习完整版

色卡二配色学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配色学习(二) 绿色系 ████嫩绿: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 ████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 ████柳绿:柳叶的青绿色 ████竹青:竹子的绿色 ████葱黄:黄绿色,嫩黄色 ████葱绿:1,浅绿又略显微黄的颜色2,草木青翠的样子 ████葱青:淡淡的青绿色 ████葱倩:青绿色 ████青葱:翠绿色,形容植物浓绿 ████油绿:光润而浓绿的颜色。以上几种绿色都是明亮可爱的色彩。 ████绿沈(沉):深绿 ████碧色:1,青绿色。2,青白色,浅蓝色。 ████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翡翠色:1,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2,翡翠宝石的颜色。(quester注:C-Y≥30的系列色彩,多与白色配合以体合效果不好:该色个性柔弱,会被黑色牵制)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 ████青色:1,一类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高度饱和。3,本义是蓝色。4,一般指深绿色。5,也指黑色。6,四色印刷中的一色。 ████青翠:鲜绿 ████青白: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鸭卵青:淡青灰色,极淡的青绿色 ████蟹壳青:深灰绿色 ████鸦青: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 ████绿色:1,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2,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3,引申为黑色,如绿鬓:乌黑而少的容颜。(quester注:现代色彩研究中,把绿色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和其它红黄兰三原色并列研究,称做“心理原 ████豆绿:浅黄绿色 ████豆青:浅青绿色 ████石青:淡灰绿色

国画配色表

国画配色表 1.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 赭绿色: 赭石+草绿 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 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芽绿色: 汁绿+藤黄 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 桔黄色: 藤黄+朱膘 墨青色: 花青+墨 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 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 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 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 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褐色: 赭石+墨 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 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 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 四绿色: 三绿+白粉 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 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 蓝色: 酞青蓝+三青 朱红色: 朱膘+曙红 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 粉黄色: 藤黄+白色 ============== 加入秦巴春筱补充的几条:

中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中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从使用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

主要色彩有以下几种 一、矿物颜料 1、朱砂 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 3、银朱 4、石黄 5、雄黄(又称雄精) 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 7、石绿(分头、二、三、四绿) 8、赭石(分深赭、浅赭) 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 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 11、泥金 12、泥银

二、植物颜料 1、花青 2、藤黄(有毒) 3、胭脂 4、洋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

三、化工颜料(不同于盒装软管的,也为块状) 1、曙红 2、深红 3、大红 4、铬黄 5、天蓝 第一、二类为纯天然制作,除洋红外(它最初从墨西哥引进),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国画颜料。三类为现代的化工合成颜 料,用起来尚可。

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当数上海马利实业画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马利牌”中国画颜料,使用方便、但易退色。 一般来说一类为粉状,用时须加明胶,二、三类直接在水中浸泡一会就可,使用比较方便 上色的薄厚问题: 传统认为颜色应薄上,但是要表现出厚重的感觉,往往一遍遍用较薄的颜色反复上色,最终形成一种多层叠加的厚重效果。薄上色法可以说最好是把握在用绢画时,手放于绢面之上抚摸画面不觉有色的粗糙感,而还能清晰地感觉到绢丝的经纬。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古画上,都有着细腻而厚重的色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 一、中国画的概念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较之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和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差异。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今作为中国的画种之一,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中国传统长期创作、形成的绘画品种,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主要运用线条、墨色、色彩来表现,并与诗词、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集中代表了中国绘画传统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是东方绘画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中国画的类别中国画不是一个符合艺术分类学的科学概念。按工具材料分:可以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与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并列。按使用的不同分:中国画作品可分别列入壁画、连环画、年画、插图之中等等。按绘画的对象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花卉、翎毛、草虫、走兽、鱼虾、瓜果、博古)三大科。按技法分:可以分为有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代写画。工笔画工细秀丽,造型严谨,渲染细致,富于装饰效果。而写意画则技法简炼,造型概括,笔趣横生,有意到笔不到的效果。具体到表现绘画的对象又细分为:人物画可分:白描、工笔重彩、半工半写、写意、彩墨。山水画可分:界画、水墨、浅绛、小青绿、大青绿、金碧青绿等。花鸟画可分:白描、勾勒、勾填、没骨、点垛、勾花点叶等。三、

学习中国画所需的用具:1、笔:笔有大中小号之分,也有软毫硬毫之别。初学时,大笔要准备大、小提斗笔各一支。大笔最好买兼鬃的。中等笔要准备一支大兰竹、一支大白云;小笔要准备一支叶筋或衣纹。新买来的毛笔要用清水发开,千万不能用热水泡。每次用完要及时涮干净,不能让残墨或色把笔毫胶住。2、墨和砚:“一得阁墨汁”就可以了,使用方便。也可以在砚台上研墨,砚台最好是带盖的用毕盖严。若残墨太多已变质要及时洗去。3、纸:写意画要用吸水性较强的纸,质量好的有生宣纸,价格低廉的有毛边纸、元书纸、防风纸。工笔画要用熟宣纸或绢。4、画毡:用生宣纸作画一落墨就会洇透,在纸下面必须垫上毛毡。画毡可以用旧毛毯、旧呢子代替,以平而有绒为好,颜色最好浅一些。当然也可以报纸来垫上。5、笔洗:作画要备洗涮笔的工具,最好用广口而光滑的。笔洗不要太小,水不要太深。太小不便清洗,水太深笔杆上残留水分流下来会影响调墨。6、调色盘:调墨、配色,要备有三、四个大一点的白色盘子,最好不要用有花纹的盘子,用后要及时涮干净。7、笔垫:废宣纸、废画可放在画案旁,作为吸水和试墨用。笔上多余水分可用笔垫吸一下,便于掌握水分多少。作画时手边还要有一块生宣纸,下笔水分过多,也可用它及时按压一下。8、颜色:初学者可买一盒12色的中国画颜料。四、学习中国画要把握它的一般特点要想简明地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这里试举数点。

设计师必备标准色卡及配色方案

设计师必备标准色卡及配色方案 标准色卡 配色方案浅析 一、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

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4、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个性的色。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椎壬换岫岳渡男愿窆钩山厦飨缘挠跋炝Α? 1、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1、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

国画颜料调色

国画颜料调色 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常用的色彩之一。 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适当的浅墨。 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豆绿[牡丹]: 藤黄+少许酞青蓝(+三绿) 葡萄紫:花青+曙红或花青+胭脂 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 赭绿色: 赭石+草绿 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 灰绿色: 三绿+少许墨 芽绿色: 汁绿+藤黄 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 桔黄色: 藤黄+朱膘。畫黄瓜花、丝瓜花、枇杷果、葫芦等用色。 墨青色: 花青+墨 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 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畫葡萄、紫薇花、紫藤用色。 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 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 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褐色: 赭石+墨 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 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 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 四绿色: 三绿+白粉 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 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 蓝色: 酞青蓝+三青 朱红色: 朱膘+曙红 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 粉黄色: 藤黄+白色 绿色:草绿+翡翠绿

国画配色表格模板 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配色表 1.草绿: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薄薄 4. 刷背景, 5.米黄: 6.三绿: 7.老赭: 8. 法同理 豆绿: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墨红色:曙红+稍许墨 赭绿色:赭石+草绿 古铜色: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膘

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芽绿色:汁绿+藤黄 米黄色: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藤黄+朱膘 墨青色:花青+墨 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绛红色: 紫色: 墨绿色: 老绿色: 翠绿色: 褐色: 檀香色: 蓝灰色: 豆沙色: 土红色: 青绿色: 四绿色: 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青灰色: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酞青蓝+三青 朱红色:朱膘+曙红 紫青色:胭脂+少许酞青蓝

粉黄色:藤黄+白色 ============== 加入秦巴春筱补充的几条: 绿色:草绿+翡翠绿 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 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 1 赵少昂 1 效果才会显得均匀或有渐层变化。 三.纸中调色法 1.就是罩色法。即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如在上好色後,发现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但用来罩染的颜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较佳。

四?中国传统色彩样本与描述 国画用色 银朱:呈暗粉色。 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 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国画的调色表

常用颜料:柠檬黄(冷调黄) 淡黄(暖调黄)、中黄(暖调黄)、土黄(暗调黄) 桔黄(或桔红)、朱红(暖调红)、曙红(冷调红) 深红(用来压暗红系的重色)、褚石(很常用的哦)、熟褐(脏脏的重色,不敢多用,但很好用) 玫瑰红(美丽透明的颜色,爆炸力强,干后反色,少用效果极好)、紫罗兰(美丽的冷调色)、群青(偏暖的蓝) 钴蓝(挺正的蓝)、湖蓝(冷艳的蓝)、普蓝(除黑之外最重的色,用来加重画面的重色) 淡绿(偏暖的绿)、中绿(用得较多的绿,比较正)、深绿(或橄榄绿,用来压暗绿色系) 粉绿(偏冷,画苹果的时候挺好用的)、草绿(不用说了,画草的时候得劲)、黑(很少用到,但需要备着点) 三原色:红黄青 间色:橙(红加黄)绿(黄加青)紫(青加红) 红+黄=红橙(红多黄少,俗称桔红) 橙色(等量混合,俗称桔黄) 黄+蓝=黄绿(黄多蓝少)草绿 绿色(等量混合)中绿 蓝绿(蓝多黄少)深绿 蓝+红=红紫(红多蓝少) 紫色(等量混合) 蓝紫(蓝多红少)原色适当相混:二间色适当相混: 红灰色:红多,黄、蓝少黄灰:橙加黄 黄灰色:黄多,红、蓝少蓝灰:绿加紫 蓝灰色:蓝多,红、黄少红灰:橙加紫 少红+少黄+多白=肉色 熟褐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粉玫瑰红 = 纯白色 + 玫瑰红

朱红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暗红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紫红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褚石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粉蓝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蓝绿色 = 草绿色 + 天蓝色 灰蓝色 = 天蓝色 + 纯黑色 浅灰蓝 = 天蓝色 + 纯黑色 + 纯紫色粉绿色 = 纯白色 + 草绿色 黄绿色 = 柠檬黄 + 草绿色 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 藤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桔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土黄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传统国画颜料研漂方法

古代画家留传的研漂方法 古代画家研漂颜色的方法,各自不同。依法参酌试制,可以明了各种颜色的特性。大致谈起来,不外“淘、澄、飞、跌”四步手续。“淘”是说把可以洗涤的原料,先像淘米那样的淘洗一下,然后再研。“澄”是淘洗研细之后,兑人胶水,经过相当时间的澄清,清轻的部分上浮,重浊的部分下沉,然后“飞”出--就是把上浮的部分撇到另一碗碟中。留下来下沉的部分,再研,再“跌”汤,使清轻上浮的颜色,不致被压沉在底下。经过这四步手续,朱砂可以漂出朱际(三朱)、正朱(二朱)、粗砂(头朱)。石绿可以漂出绿花、枝条绿、三绿(浅绿)、二绿(工绿)、头绿(坦绿)。这样处理需要相当时间。至于研漂所用的工具为:罗、担笔、乳钵、大碗、大小碟子、风炉、沙锅、磁缸、水桶、生姜、炭、酱和广胶(碗和碟是须用火烤的,先抹上姜汁黄酱烤过,瓷釉就不至于在烤时崩裂)。能再预备一双三百CC的量杯,那就更可以看出研细兑胶后的上下浮沉情况了。 一、朱砂研漂方法 甲、芥舟学画编:“向有说‘朱砂四两,须人工一日’,愚则以为必须两日。不过研愈多则黄瞟亦多耳。研时须用重胶水。工足后.用滚汤人大盏搅均.安半日许,倾出黄膘水,炭火上烘干。……出黄膘后,再入清胶水.细细搅匀,安一顿饭许,倾出,复候出黄膘水。” 乙、绘事琐言:“择其鲜红而有光彩者.洗过晒干,碾人擂钵,干乳至细,却栩栩然飞出。则用胶水少许,兼以温河水飞之,飞下者粗也。再乳再飞.至紫色者.脚也。脚去之。先飞下者为际。浮于际上者,置也,霉.弃之。先后飞下者作三层,大率与青绿同。多者用碗。少者用碟。” “三朱”:研细时,入胶水研匀,温水搅开,将上黄水撇于碗中,皆飞下之朱也。此碗尚有粗脚,以指搅匀,另用一碗撇人黄水为第一碗。所遗沉脚,仍归乳钵,以俟再研。随将第一碗内黄水撇出为第二碗,所留第一碗内之红底,谓之三朱。 “二朱”:第二碗内黄水,少停一划撇出为第三碗。所留第二碗内之红底,谓之二朱。 “头朱”:第三碗内黄水,停半日撤出为第四碗。所留第三碗内之红底.谓之头朱。 “黄膘”:第四碗内黄水,上有浮露.以净纸盖水面拖去浮震后,以碟盛黄水.置手炉上烘干。 朱分三层.每飞下时,须用滚水出胶。 以上二家.一家主张用重胶水研,一家主张洗过干研。朱砂少,可用前法,朱砂多.后法较便。但须滚水洗过再研。又迮朗的漂洼,他把朱标分成四等,这是比较细效的方法。不过,按一般的习惯名件.他所说的“头朱”,正是三朱,他所说的“三朱”.一般的 叫作头朱,他对石青石绿的头、二、三的名称也同佯倒置。又“水飞”“指搅”是漂颜色的方法,这即是《红楼梦))四十二回上宝钗所说的“飞”和“跌”。这方法

工笔国画颜料调配方法

工笔国画颜料颜色调配方法 一:国画颜料的分类 1.矿物颜料:不易褪色、色彩鲜明(遮盖力强,不易分染); (1)朱砂; (2)朱膘(朱砂中提取最上面一层,比朱砂更细致); (3)银朱; (4)石黄; (5)雄黄; (6)石青(分头青、二青、三青、四青,其中头青颜色最重); (7)石绿(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 (8)蛤粉(贝壳磨成粉,白色); (9)赭石(比较粗糙,基本上不用); (10)铅粉(白色,容易被氧化变灰变暗); (11)泥金; (12)泥银; (13)钛白(白色,通常用,比较细致); 2.植物颜料(水色):由树木花卉中提取,透明度高,易于分染; (1)花青(市场上成品基本上不用,颜色过浓,我们可以用汰青蓝+墨调配代替); (2)藤黄(有毒); (3)胭脂; (4)洋红; 3. 化工颜料 (1)曙红; (2)深红; (3)大红; (4)铬黄; (5)天蓝; 二、调和色的调配方法: 1. 绿色系列: (1)稚绿色= 藤黄+ 少量汰青蓝+ 少许朱膘 ●偏暖黄绿色(通常用于嫩叶或反叶打底色) (2)黄绿(草绿)= 藤黄+ 少量汰青蓝(或三绿) ●用于白色花头分染 (3)翠绿= 藤黄+ 汰青蓝+ 微量翡翠绿 ●用于叶子罩色 (4)青绿= 稚绿色+ 少许三绿 ●用于正叶打底色 (5)淡仓绿= 藤黄+ 汰青蓝+ 微量墨 ●用于背景色的背景物打底色(如浮萍、水草等) (6)老绿= 花青色(汰青蓝+少许墨)+ 少许藤黄

(7)草绿= 花青色(汰青蓝+少许墨)+ 多些藤黄 (8)橄榄绿= 稚绿色+ 汰青蓝+ 少许墨 (9)灰绿蓝= 稚绿色+ 汰青蓝+ 少许墨+ 石青色(蓝)(10)头绿= 三绿+ 翡翠绿 (11)四绿= 三绿+ 白粉 (12)灰绿= 三绿+ 朱膘+ 白粉 ●画粉绿色叶子的反叶底色(荷叶反叶、梗茎)(13)石绿草绿= 汰青蓝+ 藤黄+ 朱膘 ●介于正叶和反叶之间,作配景色(比如浮萍等) 2.青色系列: (1)头青= 湖蓝+ 少许汰青蓝+ 少许墨 (2)墨青色= 汰青蓝+ 墨+ 一点点朱膘 (3)二青(头青)= 三青+ 汰青蓝 ●二青+ 墨可用于翠鸟底色 (4)花青色= 汰青蓝+ 墨(另外还可以加入少许朱膘) 3.藤黄系列: (1)粉黄= 藤黄+ 钛白粉 ●用于嫩莲蓬、花蕊点蕊 (2)桔黄= 藤黄+ 朱膘 ●涂鸟眼底色 (3)赭黄= 藤黄+ 朱膘+ 墨 4.其他系列: (1)赭墨= 朱膘+ 墨 (2)赭灰色= 朱膘+ 三绿+ 少许墨 (3)赭石= 藤黄+ 墨+ 曙红 ●非常细致的颜色,水色,可用于分染 (4)粉蓝色= 钛白粉+ 少许汰青蓝 (5)桔红色= 朱膘+ 少许藤黄 (6)素红色= 曙红+ 朱膘+ 墨+ 藤黄 (7)墨红= 曙红+ 墨 (8)紫色= 曙红+ 汰青蓝

传统国画颜色介绍

传统国画颜色介绍: 石色(不透明色):石色即是矿物质颜色,石色除了使用在绘画中,还应用于壁画、建筑彩绘等地方。在我国古代,画家们有一套十分系统而完整的使用石色的方法,但随着明、清画家对工笔绘画的认识逐渐淡薄,所以,传统制造石色的方法几近失传。今天有许多学者到日本学来了当年日本人从我国学去的制颜色方法,才有现在较为丰富的品种供画家使用。 石色主要包括:朱砂、朱磦、石青、石绿、雄黄、雌黄、石黄、黑石脂、云母粉、蛤粉、赭石、土黄、珊瑚粉和其他宝石类颜料粉以及新研制出的高温结晶颜料等。 3 e: N! l! i5 t/ F& w, \需要说明的是:石青与石绿一般分类较细: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头青色最重,四青色最浅,石绿同理。 水色(透明色):水色主要是由一些天然植物为主材料,配以少量动物质材料、矿物质细粉颜料组成。石色与水色一般是相互结合着使用于国画中,已达到浓淡相间、虚实相生的丰富效果 水色主要包括:朱磦、胭脂、西洋红、藤黄、赭石、花青、水彩色与丙烯色等 需要说明的是: 1、朱磦是朱砂最细的形态,所以有些画家在使用时以薄涂法来形成水色透明的颜色效果。 2、西洋红:在国画色中的名目较多,又叫做曙红、牡丹红等。 金属颜料:画家使用金属颜料由来已久,最早是在唐朝。金属颜料主要是金箔、金粉;银箔银粉。金箔一方面使用在背景上,另一方面主要是使用在局部贴金。: 金箔有四个品种: 紫赤金(略带红色):主要贴寺庙中的佛像 库金(足金金箔):绘画中常用,往往是98%的纯金和2%的纯银合成。 大赤金(略带黄色的金):又称冷金,70%的纯金,相当于18K金。 田赤金(呈淡黄色):相当于14K的金。 银色相比之下不是太常用,故不细说。 天雅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兑上胶液即可作画。 (一)胶的溶化:胶的溶化是“岩彩”画中的第一步,也是主要的一步。它的浓和淡直接影响画面着色的效果。浓了易开裂,淡了易剥落,只有恰到好处。你的画也就成功了一半。 (1)明胶的溶化方法:将所需用量的明胶倒入小碗,先加入4倍凉水泡5分钟后再加入五倍的70OC热水,用筷子充分搅拌开胶粉。如果有疙瘩,说明未完全溶化胶粉,需继续搅拌直至疙瘩全部溶※因明胶是由动物生皮熬制而成,未去掉其骨胶原以外的蛋白质和脂肪这些成份,所以在低室温状态下使用时会出现疙瘩,即原已溶化了的胶液加热。 ※溶化后的胶液保质期限:用完后放入冰箱夏天约3~5天,冬季约一至二星期。※另一种颗粒状的“骨胶”比明胶的接着力要强,且不易凝固,但需熬制。※绘画用的日本鹿胶分三千本胶、干燥鹿胶、软韧鹿胶、特殊鹿胶。它们有固体的,也有液体的。它们是专门为绘画而研制的胶,去掉了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不易凝固和腐臭;尤其是液体的瓶装鹿胶随取随用使用方便,永不腐臭;固体鹿胶需熬制。 (2)固体鹿胶的溶化方法:将三千本胶一根掰成几小段放入杯中注入300ml清水,再加入一粒方型的干燥鹿胶或软韧鹿胶,放置半小时。后用温水隔水蒸化即可。※加入方形鹿胶粒的目的是增加接着力和防腐臭 (二)调制颜色:将所需用量的色粉到入小碟,用小勺加入少量胶液,用中指拌匀。胶液不够时可再加,直至调成糊状,用时再略加清水稀释即可作画。※调制颜色时用中指或小棍,切忌用毛

古典颜色图示资料

xx 颜色图示资料 ■■■■粉红,即浅红色。别称: 妃色xx 妃色湘妃色妃红色 ■■■■妃色妃红色: 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 ■ ■■ 品红: 比大红浅的红色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 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 鲜红色 ■■■■xx: 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 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绛紫: xx 略带红的颜色■■■■绯红: 艳丽的深红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 XX: ■■■■丹: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 丹砂的鲜艳红色■■■■彤: 赤色 ■■■■茜色: 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 火焰的红色,赤色 ■■■■XX: 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 鲜艳的红色 ■■■■洋红: 色橘红 ■■■■炎: 引申为红色。 ■■■■赤: 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 绛色;浅绛色。 ■■■■枣红:

即深红 ■■■■ XX: 浅红色,浅绛色。 ■■■■XX: 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酡XX: 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鹅黄: 淡黄色 ■■■■鸭黄: 小鸭毛的黄色 ■■■■樱草色: 淡黄色 ■■■■杏黄: 成熟杏子的黄色 ■■■■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 ■■■■橘黄: 柑橘的黄色。 ■■■■橙黄: 同上。 ■■■■橘红:

国画颜料

国画颜料 国画颜料也叫中国画颜料,是用来画国画的专用颜料。现在销售的一般为管装和颜料块,也有颜料粉的。 中文名国画颜料 类型颜料 用途中国画 分类植物原料,矿物原料 目录 1分类 2矿物颜料 3植物颜料 4化工颜料 5手绘颜料 6具体分类 1分类 传统的中国画颜料, 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从使用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45#厚壁无缝钢管https://www.doczj.com/doc/b81539711.html,烟。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 2矿物颜料 1、朱砂(矿物名:辰砂,化学成分Hgs) 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 3、银朱(硫黄同汞升炼而成,为人工制成的赤色硫化汞) 4、石黄(矿物名:雌黄,化学成分为As2S3) 5、雄黄(又称雄精)(矿物名:雄黄,化学成分为As2S2) 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矿物名蓝铜矿,化学成分为Cu3(CO3)2(OH)2) 7、石绿(分头、二、三、四绿)(矿物名孔雀石,化学成分为Cu2CO3(OH)2) 8、赭石(分深赭、浅赭)(矿物名赤铁矿,化学成分为Fe2O3) 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矿物名方解石,化学成分为CaCO3) 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分子式:2PbCO3·Pb(OH)2) 11、泥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 12、泥银(用银箔和胶水制成的银色颜料) 13、太白(锌钛白,是锌与钛白粉的混合研磨物) 3植物颜料

新彩彩绘需用工具与材料的选择精编WORD版

新彩彩绘需用工具与材料的选择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第二章新彩彩绘需用工具与材料的选择 第一节新彩彩绘需用的工具 一、新彩彩绘需用的工具 新彩装饰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空白瓷器、各种毛笔和一些辅助工具。 1、常用的工艺瓷盘、瓷板、餐 具、茶具等。 工艺白瓷盘,又称“月光盘”, 传统陶瓷釉上彩绘画多采用这种 瓷盘,市场价格也不太贵。 1.用洗涤灵等清洗月光盘表面油 渍; 2.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3.擦净,自然晾干 2、毛笔有勾线笔和填色笔两种。 料笔 料笔一般用景德镇生产的勾线笔,用野兔毛制作而成,性硬而富有弹性,适用于勾勒细线,按笔的大小可分为双料、料半、单料画笔。双料画笔为大号画笔,多用于写字或勾勒较粗的线或绘制大件作品;料半画笔为中号画笔,是最常用的画笔;单料画笔为小号画笔,笔锋尖细,常用于绘制小件、精细的作品。选笔时以笔锋瘦长、尖细、匀整而富有弹性的为好,这样的画笔下料均匀流畅,画出的料线才会富有力度。 鸡亳笔(或兼亳笔)

属兼毫性质,笔锋细长,勾勒线条可细也可粗,使用自如,采用点厾画法时,它可以一笔拓出浓淡变化自然的色块来;也可以用它的干笔锋来渲染或画出颜色的浓淡、深浅变化等。 羊毫笔 由纯羊毫制成,与一般的书画羊毫笔相同,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笔的性能柔软,羊毫笔的填色、绘画。 笃笔 笔头齐平的羊毫笔,用于的彩颜料色块的拍打,使小块颜色均匀或有浓淡渐变的变化。笃笔可用废旧的羊毫、兼毫笔剪齐笔毛后扎制而成。 2、辅助其它工具材料 料盘 俗称料碟,装颜料用,或用水粉调色盒。料碟为可摞叠式,用于贮存各种油料和颜料,既不占桌面空间,又能防落灰,保持颜料洁净、不干涸。景德镇产的资质有盖的调色盘也很好用。另外需准备一些大小各异的白瓷盘,用于调配颜色。 油料 乳油香,以枫松脂(乳香)蒸馏而成,为瓷绘调料中最主要的油料之一。其性质柔润,有粘性,不易干,多用来调制绘画粉彩的颜料,还可用于绘制瓷画时配以其他油料打料,或用于彩绘明暗立体之变化。 樟脑油,由樟树脂提炼而成,略呈黄色,为瓷绘最主要的油料之一。其挥发性强,用于绘画时蘸油调料。 乳油香和樟脑油的区别:樟脑油颜色稍深,有刺激性气味。 存放油料要准备油蛊,如右图: 水料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 调色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国画配色表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配色表 1.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 赭绿色: 赭石+草绿 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 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芽绿色: 汁绿+藤黄 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 桔黄色: 藤黄+朱膘 墨青色: 花青+墨 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 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 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 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 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 赭石+墨 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 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 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 四绿色: 三绿+白粉 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 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 蓝色: 酞青蓝+三青

传统国画颜料研漂方法

传统国画颜料研漂方法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古代画家留传的研漂方法 古代画家研漂颜色的方法,各自不同。依法参酌试制,可以明了各种颜色的特性。大致谈起来,不外“淘、澄、飞、跌”四步手续。“淘”是说把可以洗涤的原料,先像淘米那样的淘洗一下,然后再研。“澄”是淘洗研细之后,兑人胶水,经过相当时间的澄清,清轻的部分上浮,重浊的部分下沉,然后“飞”出--就是把上浮的部分撇到另一碗碟中。留下来下沉的部分,再研,再“跌”汤,使清轻上浮的颜色,不致被压沉在底下。经过这四步手续,朱砂可以漂出朱际(三朱)、正朱(二朱)、粗砂(头朱)。石绿可以漂出绿花、枝条绿、三绿(浅绿)、二绿(工绿)、头绿(坦绿)。这样处理需要相当时间。至于研漂所用的工具为:罗、担笔、乳钵、大碗、大小碟子、风炉、沙锅、磁缸、水桶、生姜、炭、酱和广胶(碗和碟是须用火烤的,先抹上姜汁黄酱烤过,瓷釉就不至于在烤时崩裂)。能再预备一双三百CC的量杯,那就更可以看出研细兑胶后的上下浮沉情况了。 一、朱砂研漂方法 甲、芥舟学画编:“向有说‘朱砂四两,须人工一日’,愚则以为必须两日。不过研愈多则黄瞟亦多耳。研时须用重胶水。工足后.用滚汤人大盏搅均.安半日许,倾出黄膘水,炭火上烘干。……出黄膘后,再入清胶水.细细搅匀,安一顿饭许,倾出,复候出黄膘水。” 乙、绘事琐言:“择其鲜红而有光彩者.洗过晒干,碾人擂钵,干乳至细,却栩栩然飞出。则用胶水少许,兼以温河水飞之,飞下者粗也。再乳再飞.至紫色者.脚也。脚去之。先飞下者为际。浮于际上者,置也,霉.弃之。先后飞下者作三层,大率与青绿同。多者用碗。少者用碟。” “三朱”:研细时,入胶水研匀,温水搅开,将上黄水撇于碗中,皆飞下之朱也。此碗尚有粗脚,以指搅匀,另用一碗撇人黄水为第一碗。所遗沉脚,仍归乳钵,以俟再研。随将第一碗内黄水撇出为第二碗,所留第一碗内之红底,谓之三朱。 “二朱”:第二碗内黄水,少停一划撇出为第三碗。所留第二碗内之红底,谓之二朱。 “头朱”:第三碗内黄水,停半日撤出为第四碗。所留第三碗内之红底.谓之头朱。 “黄膘”:第四碗内黄水,上有浮露.以净纸盖水面拖去浮震后,以碟盛黄水.置手炉上烘干。 朱分三层.每飞下时,须用滚水出胶。 以上二家.一家主张用重胶水研,一家主张洗过干研。朱砂少,可用前法,朱砂多.后法较便。但须滚水洗过再研。又迮朗的漂洼,他把朱标分成四等,这是比较细效的方法。不过,按一般的习惯名件.他所说的“头朱”,正是三朱,他所说的“三朱”.一般的 叫作头朱,他对石青石绿的头、二、三的名称也同佯倒置。又“水飞”“指搅”是漂颜色的方法,这即是《红楼梦))四十二回上宝钗所说的“飞”和“跌”。这方法

国画怎么调色

国画怎么调色 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米黄: 约7 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豆绿: 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赭绿色: 赭石+草绿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膘灰绿色:三绿+少许墨芽绿色: 汁绿+藤黄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 藤黄+朱膘墨青色: 花青+墨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 赭石+墨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四绿色: 三绿+白粉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 酞青蓝+三青朱红色: 朱膘+曙红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粉黄色: 藤黄+白色绿色:草绿+翡翠绿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土黄色:墨

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国画颜料的调色法 一.筆中調色法 1.一筆中蘸二三種顏色,當筆落在紙上,就能產生一氣呵成的色彩效果。主要在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產生彩度低的混濁色彩;如畫嫩葉時常同時蘸二種對比色來畫出嬌嫩的感覺。 二.碟中調色法 1.著色前將含顏料的筆在調色碟上調色,把顏料混勻再畫,如此畫出的效果才會顯得均勻或有漸層變化。 三.紙中調色法 1.就是罩色法。即在原來的顏色上、再罩一層顏色。如在上好色後,發現色彩太浮、太艷、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產生厚重的感覺。但用來罩染的顏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顏料較佳。 四?中国传统色彩样本与描述 國畫用色 ████银朱:呈暗粉色。 ████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朱膘: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 ████赭石: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以画叶或山石。████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花青: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即产的花青。(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 ████藤黄: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藤黄:明黄色。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 ████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雄黄:中药名。为含硫化砷的矿石。别名石黄、。

国画配色表

国画配色表 2.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增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豆绿: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墨红色:曙红+稍许墨 赭绿色:赭石+草绿 古铜色: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膘 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芽绿色:汁绿+藤黄 米黄色:藤黄+朱膘+少许墨 桔黄色:藤黄+朱膘 墨青色:花青+墨 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绛红色:胭脂+朱膘+少许墨 紫色:曙红+少许酞青蓝 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 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褐色:赭石+墨 檀香色:藤黄+朱膘+少许三绿 蓝灰色: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豆沙色:胭脂+朱膘+少许花青 土红色:朱膘+少许胭脂 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 四绿色:三绿+白粉 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青灰色:花青+少许墨+白色 蓝色:酞青蓝+三青 朱红色:朱膘+曙红

紫青色:胭脂+少许酞青蓝 粉黄色:藤黄+白色 绿色:草绿+翡翠绿 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 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 青蓝色:石青+酞青蓝 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 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 暖灰色: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粉紫色:胭脂+白粉+少许酞青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