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数据库和表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二章1、关系的性质,关系模式的形式化表示、各参数的含义。
答: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具有下列一些性质。
(1)任意两个元组(两行)不能完全相同;(2)关系中元组(行)的次序是不重要的,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3)关系属性(列)的次序也是不重要的,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4)同一列中的分量必须来自同一个域,是同一类型的数据;(5)属性必须有不同的名称,但不同的属性可出自相同的域,即它们的分量可以取值于同一个域。
(6)每一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
关系模式的形式化表示: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
它的形式化表示为:R( U, D, DOM, F)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2、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答: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三类:○1关系代数语言,如ISBL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如ALPHA、QUEL○2关系演算语言域关系演算语言如 QBE○3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如 SQL这些关系数据语言的共同特点是,语言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是非过程化的集合操作语言,功能强,能够嵌入高级语言中使用。
3、完整性约束的分类,3类完整性规则的含义。
答:关系模型中有3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为了维护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在对关系数据库执行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时,必须遵循下述3类完整性原则。
(1)实体完整性规则:关系中的元组在主属性上不能有空值。
(2)参照完整性规则:外键的值不允许参照不存在的相应表的主键的值。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是用户根据具体应用语义要求,利用DBMS提供的定义的完整性规则的机制,用户自己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4、关系代数中传统的集合运算有哪些,专门的关系运算有哪些。
答:关系代数中传统的集合运算有:并、差、交、笛卡尔积4种运算○1并(Union):设有同类关系R和S,则它们的并记为R∪S,仍然是R和S的同类关系,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但必须除去重复的元组R∪S={t∣t∈R∨t∈S},其中t为元组。
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二章复习重点计算机等级考试要取得好成绩平时一定要多加练习,提高做题技巧和速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17计算机二级考试《VFP》第二章复习重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二章 Visual FoxPro系统初步知识特点:1. windows版本数据库的特点(1)查询与管理功能(2)数据库表新概念(3)可视化的界面操作工具(4)支持更多的SQL语言(5)互操作性(6)支持网络4. Visual FoxPro 6.0的基本组成Visual FoxPro 6.0启动后,打开主窗口,主窗口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状态栏、命令窗口和主窗口工作区几个组成部分。
8个下拉式菜单项Alt+”热键”下拉菜单 ctrl+相应的“热键”5.VFP 主要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功能字符型(C) 由英文字母、汉字、数字、空格和各种符号组成的字符串。
0-254 各字节。
每个字符占1 个字节,每个汉字占2 个字节。
货币型(Y) 主要用来存储货币量。
8 个字节,小数点超过4 位,系统会自动四舍五入。
数值型(N) 数值型的数据包含正负号、数字及小数点。
长度为1-20 个字节,在内存中占8 个字节。
浮动型(F) 浮动型数据与数值型数据完全等价。
日期型(D) 日期型字段包括年、月、日。
占8 个字节。
日期时间(T) 这种数据类型包括日期和时间。
占8 个字节。
双精度型(F) 这种数据类型有更高的精确度,所表示的数值范围也最大。
占8 个字节。
整型(I) 整型数据是没有小数位数的数字。
占4 个字节。
逻辑型(L) 它的值只有真(.T.)和假(.F.)两种。
占1 个字节。
备注型(M) 种数据型可容纳数量不限的字符数据,在表中占4 个字节。
通用型(G) 通用型字段用来存储OLE 对象,如扩展名为.doc 的文档或位图文件等。
在表中占4 个字节。
字符型(二进制) 这种类型与上述的“字符型”相同,只是当更改代码页时字符值不会改变。
第二章.数据库和表必备的知识点1.二维表的每一列就是一字段(属性),每一行叫做一条记录(元组)。
一张表中最多255个字段,10亿条记录、2.字段的属性、每个字段有4个属性: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字段名的命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下划线,汉字;不能含有空格,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以下划线开头。
字段变量的命名和内存变量的命名区别:内存变量可以下划线开头。
字段类型:考点:字符型字段最大的宽度是254个字节,127个汉字;日期型的宽度是8个字节,备注型是4个字节,备注型主要用于奖惩情况,个人简介,如果存储OLE对象,照片图片数据则应该设置为通用型。
(一)表的扩展名 .dbf ,表的备注文件的扩展名 .fpt一个表如果有备注型字段,那么VFP会自动产生一个与表同名的备注文件。
不管备注型字段有多少个,一个表只有一个备注文件。
填写备注字段的内容快捷键:Ctrl+PageDn 或者双击请问xsda表的备注文件名是xsda.fpt 。
(二)表分为两个部分表结构和表记录(数据)。
(三)表分为数据库表和自由表数据库表:属于某个数据库的表。
自由表:不属于任何数据库的表。
在某一时刻,一张数据库表只能属于一个数据库。
数据库表和自由表可以相互转换数据库表和自由表的区别:1.数据库表支持长字段名(128个字符,64个汉字)。
自由表的字段名不超过10个字符。
2.只有数据库表才能设置字段的有效性。
3.只有数据库表才能设置主索引。
create 表名如:create d:\xs\xsda打开表设计器创建表。
SQL命令创建表(无需打开表设计器)create table d:\xsda (姓名C (8),性别C (2),出生日期D ,入学成绩N (5,1),住校否L,照片G)use d:\abc in 0 alias bm noupdate againin 0在最小的暂未使用的工作区打开alias bm 为打开的表到别名noupdate 不允许修改表的数据,指定为只读again 再一次打开已经在其它工作区打开的表exclusive 独占方式。
“MYSQL”期末复习总结题型:填空题(30分)、简答题(20分)、综合应用题(表和数据库、查询、存储过程、用户创建、数据库备份50分)第一章:MYSQL概述与系统安装(1)什么是LAMP???MySQL是开源的,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
使得很多中小型网站为了降低网站总体拥有成本而选择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即LAMP架构。
LAMP=Linux+Apache+MySQL+PHP/Perl/Python(2)MYSQL的版本有哪些?MYSQL数据库分类٭社区版(Community Server):完全免费,官方不提供任何支持。
٭企业版(Enterprise):收费,不能在线下载,提供更多功能和完备的技术支持。
当前常用版本为5.2或5.5٭Standard:标准版,大多数用户使用该版本٭Max:包含standard以外的没正式发布的新特性,用于用户体验٭Debug:和standard类似,包含了一些调试信息,会影响系统性能(3)“选择数据库”含义分别是什么?选择数据库用途٭Multifunction Database(多功能数据库):适用于事务性存储引擎(InnoDB)和非事务性存储引擎(MyISAM)٭Transactional Database only(事务性数据库):优化了事务性存储引擎(InnoDB),但非事务性存储引擎(MyISAM)也能使用٭Non-Transactional Database only(非事务性数据):优化了非事务性存储引擎(MyISAM),事务性存储引擎(InnoDB)不能使用(4)MYSQL的端口号是什么?默认情况下是什么模式?设置端口号٭设置MYSQL服务器使用的端口号3306٭Enable Strict Mode:对字符集及SQL语法采用严格模式,便于数据迁移。
设置默认字符集٭Standard Character Set(标准字符集):默认为Latin1٭Best Support For Multilingualism(多语言支持字符集):UTF8٭Manual Selected Default Character Set(自选择字符集)(5)MYSQL的“启动”、“关闭”命令分别是什么??启动服务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bin>net start mysql关闭服务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bin>net stop mysql第二章:MYSQL数据库与表的创建(1)什么是MYSQL的模式??与其他数据库不同,MYSQL可以运行在不同的SQL MODE模式下。
第2章关系数据库(重点)数据库知识点整理第2章关系数据库(重点)了解: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操作、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掌握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关系代数及其运算,包括并、交、差、选择、投影、连接、除、⼴义笛卡⼉积知识点关系模型三个组成部分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户定义的完整性:针对某⼀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反映某⼀具体应⽤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的语义要求关系数据语⾔的特点和分类关系代数语⾔关系演算语⾔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域、笛卡⼉积、关系、元组、属性域:域是⼀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笛卡⼉积:D1*D2*…*Dn={(d1,d2,…,dn)|di∈Di,i=1,2,…,n}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积D1*D2*…*Dn的⼦集,表⽰为R(D1,D2,…,Dn)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属性:关系也是⼀个⼆维表,表的每⾏对应⼀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个域。
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对每列起⼀个名字,称为属性候选码、主码、外码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属性组的值能唯⼀地标识⼀个元组,⽽其⼦集不能,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主码:若⼀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选定其中⼀个为主码(primary key)外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个或⼀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部码(foreign key),简称外码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关系模式形式化表⽰为R(U,D,DOM,F)。
第2章数据库和表【例2.2】修改数据库mydata(假设mydata已经创建)的默认字符集和校对规则。
ALTER DATABASE mydataDEFAULT CHARACTER SET gb2312DEFAULT COLLATE gb2312_chinese_ci;【例2.3】设已经创建了数据库XSCJ,在该数据库中创建学生情况表XS。
USE XSCJCREATE TABLE XS(学号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姓名char(8) NOT NULL ,专业名char(10) NOT NULL ,性别tinyint(1) NOT NULL DEFAULT 1 ,出生日期date NOT NULL ,总学分tinyint NULL ,照片blob NULL,备注text NULL) ENGINE=InnoDB;【例2.4】假设已经在数据库XSCJ中创建了表XS,表中存在“姓名”列。
在表XS中增加“奖学金等级”列并将表中的“姓名”列删除。
USE XSCJALTER TABLE XSADD 奖学金等级 tinyint NULL ,DROP COLUMN 姓名 ;【例2.5】假设数据库XSCJ中已经存在table1表和table2表,将table1表重命名为student,table2表重命名为course。
USE XSCJRENAME TABLE table1 TO student,table2 TO course【例2.6】假设数据库XSCJ中有一个表test,创建test表的一个名为test_copy1的拷贝。
CREATE TABLE test_copy1 LIKE test;【例2.7】创建表test的一个名为test_copy2的拷贝,并且复制其内容。
CREATE TABLE test_copy2 AS(SELECT * FROM test);【例2.8】删除表test。
第一章数据库概述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容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软件,有效管理用户的数据。
2.T-SQL和PL-SQL有什么不同?SQL:结构化的查询语言T-SQL:SQL Server使用的编程脚本语言PL-SQL:oracle使用的编程脚本语言3.安装数据库时,登陆模式有: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Windows验证和sa混合验证模式4.系统数据库MasterModelMsdbTempdb5.E-R图全称实体关系图(entity relation),作用:找表关系组成部分:实体属性关系E-R图的三种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6.数据库的范式第一范式:单元格第二范式:行(表)第三范式: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管理数据库,表1.T-SQL的分类(1)DDL:数据定义语言Create,alter,drop(2)DML:数据操作语言insert into,update,delete(3)DCL:数据控制语言权限相关(4)标准查询:select2.创建数据库时生成的文件Mdf(ndf)——数据文件Ldf——日志文件3.数据类型IntCharVarcharMoneyDatatimeBlob:大量文本Decimal:精确数值4.相关SQL操作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数据库名使用数据库:use 数据库名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创建数据表:create table 表名(列定义(列名,数据类型,约束))修改数据表:(1)增加列:alter table 表名add 列定义Alter table sc add snamevarchar(10)(2)修改列:alter table 表名alter column 列名,新的数据类型(3)删除列:alter table 表名drop column 列名删除数据表:drop table 表名5.约束(1)主键约束(primary key)(2)外键约束(foreign key)(3)唯一约束(unique)(4)检查约束(check)(5)默认约束(default)(6)非空约束(null/not null)例:(1)创建一个表school(sid,sname,address,xiaozhang)要求sid 为主键,sname不为空Create table(2)插入数据(1,长江学院,成都,吕光军)Insert into(3)修改数据:修改长江学院为长城学院Update…set…(4)删除数据:删除sid = 1的数据Delect from where(5)插入数据:(2,四川大学,谢和平)Insert into(sid,sname,xiaozhang) values(2,’四川大学’,’谢和平’)(6)修改school表:增加列学生数(student_count)Alter table …add column…(7)修改school表:修改xiaozhang数据类型为varchar(10)Alter table… alter column…创建一个表(1)住宿情况表(宿舍号,可住人数,是否有卫生间,实际入住人数,室长姓名,男生或女生寝室)(2)要求宿舍号为主键,男生或女生寝室检查约束只能为’男’,’女’(3)插入数据:1,4,yes,4,陈小玲,女(4)插入数据:2,4,郭阳平,男(5)修改数据:郭阳平寝室有卫生间(6)删除数据:删除室长为陈小玲的寝室(7)增加列:增加是否为优秀寝室的列信息删除列:删除可住人数列第三章操作表中数据插入数据:insert into 表名(列)values (列值)——列和值要对应修改数据:update 表名set 列=值where 条件删除数据:delete from 表名where 条件第四章检索技术语法:select * |[distinct] 列名1,列名2From 表名1,表名2Where 条件Group by 分组Having 聚合函数Order by 排序(desc/asc)Distinct 去掉列中的重复值例:从sc表中选出所有学生的学号Top 从表的开始位置取n条数据例:从学生表的第一条开始取出前5条数据Order by 对查询的数据进行排序例:查询学生表的所有信息按年龄进行降序排列运算符的使用(1)查询学生年纪大于20且是男生(2)查询学生年纪大于20或者性别是女生(3)查询出学号是s001,s002,s003的学生信息(4)查询出学号不是s001,s005,s007的学生信息通配符的使用(1)%:代表可以匹配零个,一个或者多个字符(2)_:代表可以匹配且唯一匹配一个字符(3)[][^]:代表可以(不)匹配括号范围内的字符例1:查询学生姓名是两个字的信息例2:查询学生年龄只有0和2组成例3:查询学生年龄范围为0-25岁之间(通配符)例4:学校与清华有关的统配符表示例5:[a,z]_a%分析该统配符号能代表的字符串日期时间函数Getdate() 获取当前系统时间Dateadd() 在指定日期上加上一段时间,返回新的datatimeDatediff() 两个时间的差值例:在当前系统时间上加2天聚合函数(重点)Max():求最大值Min():求最小值Avg():求平均值Sum():求总和Count():求总记录数查询学生表中的最大学号信息查询学生表中的最小学号信息查询学生表中的平均年龄查询学生表中的总年龄查询学生表中的总记录数查询学生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总分Group by子句的使用作用:对查询的数据进行分组,有利于搭配聚合函数完成更加复杂的统计查询例:对学生表中性别这一列进行分组Select ssex from student group by ssex对学生表中年龄这一列进行分组查询统计学生表中男女生的个数Select ssex,count(ssex) from student group by ssex查询统计学生表中不同年龄的学生个数注意:如果查询语句中没有被聚合函数所包含的列,那么必须在group by子句中出现Having 子句作用:对聚合函数进行比较例查询统计学生表中不同年纪的学生个数,且只显示个数大于2的信息Select sage,count(sage) from studentGroup by sageHaving count(sno) > 2查询统计学生选修的课程数,且只显示选修了一门课程的学生信息Select count(cno) from scGroup by cnoHaving count(cno) = 1查询统计学生表中不同年龄的学生个数,且只显示个数大于2,姓名必须是姓张的信息Select sage,count(sage) 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 ‘张%’Group by sageHaving count(sno) > 2连接技术允许同时从两个表或两个以上的表中检索数据,并指定这些表中的某个或某些列作为连接的条件连接包括:1交叉连接:cross join…on…2内连接:inner join…on…——where 连接3 外连接:outer join…on…例:查询学生姓名,学生选修的课程名,该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名字Selectstudent.sname,ame,teacher.tname From student,course,teacher,scWhere student.sno = sc.snoAnd o = oAnd course.tno = teacher.tno子查询例:查询学生表中学生成绩大于总平均分的信息Select sno,score from scWhere score > (select avg(score) from sc)查询学生考试中最好的成绩和最差的成绩的学生学号Select sno,score from scwhereScore in (select max(score) from sc)OR score in (select min(score) from sc)第五章视图和存储过程视图的概念视图是一个虚拟表,视图的列对应我们真实表中的列数据的插入都是插入真实的表中视图是查询结果,可以由基本表、视图中导出不能影响表中那些特殊的列,比如主键的唯一性不能同时影响2个或2个以上的基表视图只能操作他可以查询出来的数据,对于他查询不出来的数据,即使基表有,也不能进行操作通过函数得到的列不能修改视图相关SQL语句创建视图:create view 视图名as 查询块修改视图:alter删除视图:drop查看视图:sp_help;sp_helptextWITH ENCRYPTION:提示文本已经加密WITH CHECK OPTION:检查每个进行insert,update,delete的查询,根据视图中的where子句来判断这些查询是否可执行例:创建学生课程信息视图(学生姓名,课程姓名,学生成绩)存储过程概念把一个或多个T-SQL语句组合到一个逻辑单元当中,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保存为一个对象创建存储过程的内部逻辑语法分析阶段——解析阶段——编译阶段执行阶段存储过程相关的T-SQL语句创建存储过程: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as 查询语句集合修改存储过程:alter删除存储过程:drop例查询@sno同学的所有课程的平均分作为输出查询@sno同学所有课程的平均分,总分,最高分,最低分第六章索引1.索引概念在表上创建的数据库对象,可以提供到数据的更快的访问通道,并且可以使查询执行更快,相当于书籍的目录2.索引的分类聚集索引(clustered):聚集索引决定实际表数据如何进行物理存储,每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
ACCESS数据库复习知识(2013版本)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数据库基础知识一、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在计算机中,数据管理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的过程。
数据库技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被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不能统一修改,会造成数据不一致数据库系统阶段解决了数据共享问题,减少了数据冗余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采用客户/服务器系统结构(C/S),使用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标准协议通过网络访问远端的数据库。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结合。
ACCESS从本质上说,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但它在用户界面、程序设计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扩充,提供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强大功能。
二、数据库系统数据库(Database,简称为DB),保存在磁盘等外在介质上的数据集合,能被各类用户所共享、数据冗余低、数据之间有紧密联系,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访问。
在ACCESS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以表的形式保存。
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r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一个数据管理软件。
VF和Access都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户不能直接接触数据库,而只能通过DBMS来操作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它实际上是一个集合体,通常包括: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是指的一个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的结构化。
在同一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是有联系的,且在整体上服从一定的结构形式。
(2)数据的共享性。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可以有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甚至不同用户所共享,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数据冗余。
第二章数据库和表2、1、1必备知识和学习要点1、基本概念(1)字段和记录:表中的数据项称为字段(一个表最多可以有255个字段),表中相关字段值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一个表可以存放10亿条记录)。
②通用型字段用于存储OLE对象(电子表格,文档和图片)③备注型字段的数据存储在扩展名为FPT的备注文件中(3)数据库:①扩展名为.DBC②数据库可以打开多个,但当前数据库只有一个,系统默认的是最后打开的一个(4)表:①组成:表结构和数据②扩展名为:.DB F(若表中有备注型或通用型字段会产生.FPT文件,若有索引则会产生.CDX文件)③分类:自由表和数据库表(属于某个数据的表称为数据库表,不属于某个数据库的表称为自由表)④区别:(1)自由表字段名最长为10字符,数据库表可以达到128个字符。
(2)数据库表可以设置默认值、字段有效性规则、记录有效性规则等。
⑤自由表与数据库表相互转换(1)命令:自由表到数据库表:ADD TABLE <表名>数据库表到自由表:REMOVE TABLE <表名>(2)项目管理器2、新建表(菜单、向导、工具栏、项目管理器、命令)(1)方法:①表设计器②表向导(1、可以修改表结构 2、可以为表创建索引)③命令:CREATE <表名> (不打开创建对话框)④SQL创建表的命令:Create table|dbf <表文件名> (<字段名1> <类型>[( <宽度> <小数位>)]……)(2)相关知识点:①表设计器是创建表和修改表结构的有用工具。
②输入备注型字段(或通用型字段)时,需双击该字段(或按Ctrl+Pageup|Ctrl+Pagedown)进入编辑窗口。
③输入通用型字段在编辑窗口状态中选择“编辑”->“插入对象”④若备注型字段内有内容时memo->Memo通用型字段gen->Gen(编辑修改备注型字段的命令为:modify memo 备注字段名)⑤编辑完后按C trl+W或关闭编辑窗口保存数据。
(3)复制数据创建表:C OPY TO <表文件名> [FIELDS 字段列表] [FOR 条件 ](4)复制表结构创建表:COPY STRUCTRURE TO <表文件名> [FIELDS 字段列表] 3、数据库(1)数据库的扩展名:.DBC(创建数据时,VFP自动建立一个扩展名为.DCT的数据库备注文件和一个扩展名为.DCX的数据库索引文件(2)创建数据库的方法:①项目管理器②菜单③工具栏④命令: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3)打开与关闭数据库打开:①OPEN DATABASE <数据库名②MODIFY DATABASE [数据库名]关闭:①命令:关闭当前数据库:CLOSE DATABAS E(若当前库所在的项目管理器已打开,则该命令的作用为取消当前库。
)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1)close all: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及表间关联,不释放内存变量。
(2)clear all: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及表间关联,释放内存变量。
②项目管理器:“关闭”按钮(4)设置当前数据库:①使用工具栏设置当前数据库:“数据库”下拉列表框。
②使用命令设置当前数据库:SET DATABASE TO [数据库名](5)删除数据库:①项目中删除②命令:D4、设置表的属性(只有数据库表才具有)表设计器:标签——字段、索引、表字段:(1)格式:用于指定字段在浏览窗口中的显示格式(输出掩码)A:表示只允许输出文字字符D:表示使用当前系统设置的日期格式L:表示在数值前显示填充的前导零,而不是用空格T:表示禁止输入字段的前导空格符结尾空格字符!:表示输入的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2)输入掩码: 用于限制或控制用户输入数据的格式X可输入任何字符9可输入数字和正负号#可输入数字、空格和正负号$:显示货币符号(3)用于指定字段的显示标题,默认显示字段名(4)字段有效性规则: ①设置字段的有效性规则可以检验输入数据的正确性.②有“规则”、“信息”、“默认值”表:(1)记录有效性规则:①设置记录的有效性规则可以检验同一条记录不同字段间的数据是否满足条件。
(2)触发器:插入触发器、更新触发器、删除触发器。
习题:1、有效性规则主要用于 ______。
A.限定数据的类型 B.限定数据的格式C.设置数据是否有效 D.限定数据取值范围2、记录有效性规则的作用是________。
A.设置当前字段的有效性B.校验多个字段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某种规则C.说明记录的取值范围D.显示提示信息...3、数据库表可以设置字段有效性规则,字段有效性规则属于域完整性范畴,其中的“规则”是一个( )。
A.逻辑表达式B.字符表达式C.数值表达式D.日期表达式4、在定义数据表字段间的有效性规则时,规则表达式的类型应是________型。
5、以下关于字段有效性规则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表和数据库表都可以设置 B.只有自由表可以设置C.只有数据库表可以设置 D.自由表和数据库表都不可以设置6、在Visual FoxPro中的NULL值的含义是。
A.与空字符串相同B.与数值0相同C.与逻辑非相同D.与以上都不相同7.数据库表的INSERT触发器,在表中____记录时触发该规则。
A. 增加B. 修改C. 删除D. 浏览8.输入字段有效性规则时,在选定字段后,规则框、信息框、默认值框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 字符型,字符型,不确定 B) 逻辑型、字符型,数值型C) 字符型,逻辑型,字符型 D) 字符型,逻辑型,不确定9、在Visual FoxPro中,建立数据库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2~14之间的这种约束属于()。
A:实体完整性约束B:域完整性约束C:参照完整性约束D:视图完整性约束10、在表设计器的()选项卡,可以设置记录有效性规则及信息。
A、字段B、索引C、表D、规则2、2维护表的结构和数据1、基本概念(1)工作区:VFP中提供了32767个工作区,工作区号为:1—32767(最小工作区号为1),同时使用A—J作为前10个工作区的别名(2)当前工作区:当前工作区只有一个,VFP启动时,1号为当前工作区。
(3)当前表:当前工作区中打开的表称为当前表注:(1)一个工作区中可以打开48个文件,1张表,7个索引文件(2)vfp中可以打开32767张表(3)vfp中一个工作区中只能打开1张表。
2、打开与关闭表(1)选择当前工作区:①命令:SELECT <工作区号|别名>别名:是使用USE命令打开表时指定的别名或系统默认的前10个工作区的别名。
②SELECT O:选择当前未使用的最小工作区(2)在项目中打开表(3)使用菜单打开表(4)使用“窗口”—>“数据工作期”打开多个表,(数据工作期窗口中可以打开、关闭、浏览表、设置表的属性和建立表间的关系)(5)使用工具栏打开表(6)使用命令打开表:USE <表文件名> [IN 工作区号] [ALIAS 别名][EXCLUSIVE|SHARED]注:默认状态为独占方式。
(7)使用命令关闭表:USE [IN 工作区号|别名] 习题:1. 每一个工作区上只能打开( )个数据表。
A .1个B .2个C .10个D .任意个 2、vfp 中可以打开 张表。
3、命令SELECT 3等价于命令()。
A:SELECT A B:SELECT 0 C:SELECT C D:SELECT Ⅲ4、在表的浏览状态下,可用快捷键 向表中当前字段输入一个空值。
3、删除表:①项目管理器中删除②命令:(SQL 命令)DROP TABLE <表文件名>4、显示与修改表的结构(1)使用命令显示表的结构:DISPLAY|LIST STRUCTURE [IN 工作区号|别名] [TOPRINTER|TO FILE 文件名](2)在项目管理器中打开表设计器修改表的结构:“修改”按钮(3)使用命令:MODIFY STRUCTURE(4)使用菜单修改表(5)使用工具栏修改表(4)SQL 命令:ALTER TABLE <表文件名>①添加字段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lumn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宽度,小数位数) ② 重命名字段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column 字段名 to 新字段名③ 删除字段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字段名 习题:1、 仅关闭当前表文件的命令是()。
A:CLOSE ALL B:CLEAR C:USE D:CLOSE DATABASE2、在表文件中,如果包含有2个备注型字段和1 个通用型字段,则创建表文件后,Visual FoxPro 将自动建立()个FPT 文件。
A:0 B:1 C:2 D:33、SQL 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命令是( )。
A:MODI STRU B:ALTER TABLE C:ALTER STRUCTURE D:MODI TABLE4、当打开一个数据库时,其中的数据库表的状态是( )。
A:全部打开 B:全没打开 C:最后一个表打开 D:第一个表打开5、表打开后,记录指针指向的记录称为__________记录。
6、某个数值型字段的宽度为7,小数位为2位,则该字段的最大值是 。
7、在VFP 环境下,用LIST STRU 命令显示表中每个记录的长度为60,用户实际可用的字段度为( )A 、60B 、61C 、59D 、588、修改表中的数据是在( )环境下完成的。
A 、表设计器B 、表向导C 、表浏览器D 、表编辑器9、一个表有四个备注型字段,这些字段内容存储在( )A 、4个.FPT 文件B 、4个.DBF 文件C 、同一个.DBF 文件D 、同一个.FPT 文件5、显示与编辑数据(1)项目管理器——“浏览”(2)“显示”——“浏览”与“编辑”(3)“数据库”——“浏览”(4)命令:BROWSE [FIELDS 字段列表] [FOR 条件] [FREEZE 字段] [LOCK 锁定字段数] [NOAPPEND] [NODELETE] [NOEDIT ](5(6(7(8)菜单定位记录:“表”——“转到记录”(9)显示数据命令:]习题:1、执行LIST NEXT 1命令之后,记录指针的位置指向()。
A:下一条记录B:原来记录C:尾记录D:首记录2、若表文件及其索引文件已打开,为了确保指针定位在记录号为1的记录上,应该使用的命令是()。
A:GO TOP B:GO RECNO()=1 C:SKIP 1 D:GO 13、下列命令执行完毕后,数据表记录指针一定指向文件尾的命令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