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常稻花香大米 [五常大米调查报告]

五常稻花香大米 [五常大米调查报告]

五常稻花香大米 [五常大米调查报告]
五常稻花香大米 [五常大米调查报告]

五常稻花香大米 [五常大米调查报告]

稻花香是先现今五常地区种植的主要品种。由于市场高位销售价格的驱动和诱惑,五常地区原来主要种植的除了稻花香外,还有如:五优稻系列号、松粳系列、龙洋1号、东农系列、绥粳系列、垦稻12号、龙香稻2号、龙庆稻1号、北稻5号、龙稻7号等几个品种在如今五常地区基本被淘汰。同时出现了大面积的“旱改水”的现象,很多去年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旱田改为水田种植了水稻。去年新米上市至今,五常当地米业生产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当地最低价为每斤4.2元,最高价为98元;而市场最低价每斤7元,最高达200元,有的甚至更高,即所谓的“高端米”。实际上,高端米就是将稻花香米或和其他长粒米掺混在一起脱壳后多几次磨光,多几次色选,米的外表洁白如雪、晶莹剔透、好似颗颗珍珠翡翠,再加上精美的内外包装而已;有的还打着“有机米”或“绿色米”的旗号,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大米的附加值,虽然售价很高但是从农民手中收粮的价格却很低,其中大部分利润被加工企业和粮贩子占有。xx年五常大米新稻花香卖到最高199一斤,这绝对算是大米中的战斗米了,然而有多少人能够想到,这么高的销售价格,最辛苦的农民所获得利益只有不到两元钱。这个事件当时在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有相关专家说五常的水稻收购价格提到5至6元钱也不算高,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给力。

因为自己家里就是种水稻的,所以对大五常大米的销售还算了解。目前五常水稻主产区所种的大多是稻花香,稻花香水稻的平均收购价格大概在1.8元左右,这个估计还有些高,因为粮商的收购是要看质量的,我说的这个是质量好的,质量差一点的能达到1.6就算不错了,这还是再有人收购的情况下。按出米率0.6算,一斤大米的价格在3元左右,这也是这些年粮商收购大米的一个标准,以出米率0.6折算,一斤大米的价格是三元,水稻价格就是1.8元。0.6的出米率算是比较高的,大多数水稻还是达不到这样的出米率的,价格就更低。这样的大米经过加工,包装,市场价要达到至少20以上。你可能会说你所见到的五常大米基本都在4块到6块一斤,很明确的告诉你,假的或是掺假了。市面上的礼品盒装的五常稻花香价格四五十的比比皆是,就算是以20块一斤来计算,农民所分得的只有3块左右,这还有除掉一年的投入和劳动。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首先,政府 ___,绝对的,估计很多地方都一样。“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五常市绿色食品办公室的人员同时还是稻米产业管理中心以及大米协会的工作人员,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身兼三个部门负责人的姜大伟说,这几个机构的职能,是统一行使对稻米市场的引导和管理、带领企业闯市场,而对稻农利益只字未提。

粮商联合打压收购是另一个重要原因,粮商很了解农民的心里,水稻的两个收购季节有两个,一个是秋收后,一个是开春,因为很多农民都是负债种地,秋收后银行贷款必须要换,所以这时候卖粮的

居多,另一个收购季节是开春,因为这个季节农民要春播,也需要钱,所以这时候卖粮的也多。近几年,本来供不应求的五常大米,经常出现卖粮难的问题,急着用钱的农民不得不低价卖粮,产粮的人一点定价权没有,农民很受伤。

打压粮价的不只是粮食贩子,更可气的是家族式的地头蛇,这样的人打压粮价用的暴力手段,在他的地区的粮食只能他自己收购,外来的粮商来收粮食,会受到棍棒的恐吓甚至是殴打,这样这一个地区的粮食就只能卖给他,价钱有他来定,以前这样的事情经常有,近些年少了一些。签订收购合同,这本是一个很好的保证农民利益的方法,但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粮食市场价高的时候,粮商会履行合同,按合同价收购,其实这时损失的还是农民,因为市场价比合同价高,但农民却只能按合同价卖粮;市场价低迷的时候,受损失的还是农民,因为粮商往往会拒绝收购,这样的事情曾引起不少纠纷,但受伤的最后还是农民。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涌现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五常地区去年稻花香水稻收购价最初每斤1.8元左右(其他品种为1.4元),而目前也只是每斤2.2元左右。由于米业生产厂低价收水稻,高价卖大米,收购价和市场价巨大的差距,令人眼晕的暴利,使农民心里产生了强烈反差和不满。随之自由联合体—农民

专业合作社相继而生。合作社的目的就是农民自己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使农民直接获得最大利益。

由于农民的思想意识不高,前些年这种方式很不被接受,但这些年随着农民的见识增长,思想也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社逐渐兴起,但这些合作社还只是散兵游勇,大多数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组成,资金少,销路渠道少,虽然自己有了部分定价权,但销售粮食成了一个难题,因为大米的经销商往往会采取与大公司合作的方式。农民合作社几乎没有能力和大公司竞争,这就造成了销售难,发展难。虽然农民合作社这条路很难,很多农民也打退堂鼓,但至少很多人在思想上已经有了转变,意识到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他们也在寻求一种与大粮商抗争的一种方式。如果有当地政府的扶持,这条路是无偿稻农的一条阳光大道。

但是,目前这种合作社还处在初级阶段,合作社内部管理难以规范,没有能力建立他们自己的加工厂,距离形成种--产--销产业链的完善还有很大差距。即使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并给予一定的专用资金补贴,但目前来看,合作社在近年内还难以形成气候。现已存在的米业生产厂或大经销商还会是近年来五常大米产和销的主要力量。

对于五常这样的产粮大县,农民才是根本,只有农民富起来,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府不会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政府已经开始鼓励合作社的发展,并给与很大的支持力度,这是个希望。

/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