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您安全使用仪器,更能真实记录您的血压信息,请佩戴者注意以下事项:

1、袖带一般绑在优势臂,袖带绑好后如果袖带明显松动,可在自动测量的间隔时间,重新绑好,松紧度以放下两个手指为准。

2、自动测量时间间隔为白天30分钟一次,夜间为1小时一次。病人在间隔期可进行日常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动态血压记录时(绑带属于充气时),立即停止所有活动,手臂放松垂直;随时注意绑带的位置,压力管任何时候不要处于弯曲状态。

3、检查期间请坐好记录盒的保护,不得自行打开记录盒取出电池,不能洗澡,游泳弄湿或碰撞记录仪,不要去强磁场、电厂处,不使用电热毯,不能操作重型机械或动力工具,以免造成干扰,影响监测结果。

4、尽量减少驾驶和乘坐汽车。

5、患者就寝时脱衣服要小心,小心不要将空气软管从监护仪上断开。

6、按约定时间到本科室装、拆卸记录仪。

7、检查中如有明显不舒服的感觉,请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2017.10.30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

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一)装入电池或外接电源 ●请务必使用碱性电池或DC6V 800mA以上的电源适配器。 1血压计翻过来,按箭头所指方向卸下电池盖。 2确认电池的极后,装入AA(5号)碱性电池4节。 注:血压计第一次装上电池或外接电源时,液晶屏全显约1秒,并伴有“嘀”声3盖上电池盖,直至听见“咔哒”声。 更换电池出现以下情况时请更换电池 ●测量过程中出现标记显示时。 ●按下“ON/OFF 开/关”键,液晶屏无任何显示。 【电池寿命】 ●使用一组新的LR6 AA碱性电池,约可进行300次测量。(环境温度22℃,加压180mmHg,手臂周长17cm时)●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则会缩短电池寿命。 ●碱性电池如果被充电、正负极置入不当、短路、与使用过的电池或不同种类的电池混用、投入火中等,都可能造成漏液或爆炸。请勿分解电池。若长时间不使用本血压计时,应从血压计中取出电池。 ●废弃电池请勿乱扔,注意回收。 (二)臂带之绑法

1将臂带卷绑在裸露的手臂上,胶管的出口应与手掌面的小手指 对齐. 2扎牢臂带后,请勿将衣服带入臂带,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臂带不能捆綁太紧,也不能太松,能放进一根手指最为合适). 3 测量时姿势是将胳膊肘放在桌子上.手心向上,身体放松,将臂带与心脏高度保持一致. ※如不将臂带正确绑好,位置放置正確,可能无法测得正确血压. 测量 ●测量时请在身体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测量,并不可抽烟、深呼吸、说话及蠕动,否则将影响测量结果。 1 单位转换:血压值单位KPa/mmHg转换(开机默认单位为mmHg) ●长按ON/OFF开/关键5秒 ●根据需要,当显示KPa时松开ON/OFF开/关键,此时所有测量数据为KPa单位;●同理,当显示mmHg时松开ON/OFF开/关键,此时所有测量数据为mmHg单位。

为什么要测24小时动态血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814098739.html, 为什么要测24小时动态血压 作者:徐浩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09期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其分析内容包括全天、自昼、夜晚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度及昼夜血压节律等项目。最常用的动态血压记录仪为袖带式,可定时给袖带充气,测量肱动脉血压,并自动存储数据,一天最多可存储200多个血压值,然后经计算机分析打印出血压值。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呢?它和偶测血压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有助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患者在医院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而在家中测量时血压正常。这种一看见医生血压就升高的现象,可能是由于这些人看到穿白大衣的医生、护士时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交感神经兴奋。“白大衣”高血压只是暂时的反应性血压升高,其血压平时处于正常水平,所以它属于假性高血压。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患者携带测血压装置,无须医务人员在场,因此可以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真性高血压。临床上对一些年轻患者,或是性格内向、精神紧张者,在确诊高血压病之前,最好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压。 有助于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 偶然测一次血压,所获得的是瞬间血压,难以反映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水平,更难以观察患者在各种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血压的波动情况。例如,嗜铬细胞瘤以阵发性高血压为临床特点,若测量血压时恰为其缓解期,则很难确诊。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测量人体昼夜不同时间的瞬间血压,所得数据远较偶测血压值丰富,避免了偶测血压的缺点。

血压计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血压计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孙俊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身体,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测量自己的血压,血压计已成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计量器具。 血压计作为一种生活用计量器具,在使用中由于使用不当会导致错误的计量结果,这样就要求我们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血压计的原理分析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因此本文从使用的角度出发着重讲述血压计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血压与健康 血压是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收缩、舒张)被输送到动脉时的压力。心脏收缩时将血液送出至动脉的压力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循环全身后的血液回到心脏,心脏舒张时的压力为舒张压,俗称“低压”。 由于现今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种常见疾病。高血压与过分摄取盐分、酒精,肥胖和运动不足等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血压高的状态长久持续,会加速动脉硬化,容易引起中风或心肌梗塞等危险的疾病。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由于血压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血压的测量便成为我们的日常健康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二、血压计的发展 1819年,法国医生,物理学家普瓦瑟伊尔发明了一种用水银压力计测量血压的方法,随后各种各样的血压计被陆续发明出来。1889年法国人普当发明了传感式血压描记器。1896年,意大利人利瓦罗西(Scipi-onRiva-Rocci)医生发明了囊臂式血压计,可以均匀的紧压在人的胳膊上。1905年,俄国人柯罗格夫(NikolaiKorotkoff)进一步完善了利瓦罗西的桡动脉脉搏切诊橡皮压脉带法,终于使人体动脉血压测定技术臻于完备。 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仪器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新型血压计的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水银血压计之外,各种电子血压计(臂式、腕式、指夹式等)陆续被研制出来。 三、血压计的原理 水银血压计的原理:采用的是科氏音法,医生在给袖带放气过程中通过用听诊器来听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声音有无判断何时是收缩压、何时是舒张压。 电子血压计的原理:采用的是示波法,示波法是通过测量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振动,在袖带放气过程中,只要袖带内压强与血管压强相同,则振动最强。 四、血压计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1、在测量前应身体放松,情绪稳定:人体的血压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波动。在 吸烟、运动、沐浴、饮酒、紧张等情况下血压都会变化,为了真实的反映人体的正常血压,必须使身体保持放松,情绪稳定。例如:有的人在家测量情绪稳定、环境适宜,一般会比在医院测得的值低(20~30)mmHg。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钟栩1滕政杰2王纪3寇宗莉4蒙占权5卢玉俊6 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血压作为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随着机体的生理节奏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呈明显的波动性,这种现象称为血压的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1)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可反映不同生理节律和外界环境时的血压变化,无测量者偏差及“白大衣”现象,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2,3)。因此,采用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可较好地反映血压的变异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常用的ABPM参数有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动态脉压、趋势图、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曲线下面积、动态心率、谷/峰值和平滑指数等。 一. 监测方法: 以美国Welch Allyn 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为例:袖带绑于受试者左上臂,自动充气测量收缩压、舒压,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设08: 00- 23: 00 为日间,23:00 - 08: 00 为夜间。白昼为每15min 、夜间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监测期间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符合有效血压读数标准: 收缩压 70-260mmHg, 舒压40-150mmHg, 脉压20-150mmHg(4)。有效测量血压>90% , 排除心房颤动者。 二. 动态血压正常参考标准: 根据最新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建议,“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 和AAMI)的检测仪,动态血压的国正常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0/70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目前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全世界尚无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范文.docx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范文 测量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 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血压测量的基本要求如下: ⑴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国际标准( BHS和AAMI)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⑵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应使用长35cm、宽12-13cm 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⑶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 5 分钟,在测量前 30 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⑷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 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 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 1 分钟和 5 分钟时测量。 ⑸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 2.5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⑹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 30mmHg(4.0kPa ),然后以恒定的速率( 2-6mmHg/秒)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⑺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第一音)和第 V 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 V时相。 <12 岁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 IV 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⑻血压单位在临床使用时采用毫米汞柱( mmHg),在我国正式出版物中注明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lmmHg=0.133kPa。 ⑼应相隔 1-2 分钟重复测量,取 2 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 压或舒张压的 2 次读数相差 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 3 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 篇 2] 测量血压注意事项:

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二、血压计袖带要足够宽,袖带的大小至少要覆盖被测量者上臂的2/3。 三、测压前半小时不能进食或吸烟,并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休息5~10分钟。焦虑、紧张、过冷、过热、膀胱充盈、疲劳、疼痛都可能影响血压数值。测压前,不要吸烟和喝咖啡。有尿的情况下,血压会升高,要排空尿液。坐靠背椅坐位(可以避免紧张),双脚着地,不要翘二郎腿。测压时不讲话,不活动肢体,保持安静。无论使用哪种血压计,血压计的袖带高度要跟心脏同一水平;即使仰卧,也要与心脏同一水平。给肥胖人测血压,由于其上下位置高,可在血压计下垫东西,使其与心脏水平等齐。 四、被测量者最好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出右上臂,上臂与心脏要处于同一水平,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 五、袖带要紧贴缚在被测量者的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最多不应超过5厘米,过高过低均能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将听诊器置于肘窝的肱动脉处。(另外注意听诊器不要放入袖带内,袖带和听诊器不能碰到的,袖带绑的位置要高一点的,听诊器离开袖带2-3厘米的)将血压计袖带里的空气挤出后,平展无褶地缠在右上臂下端近肘关节处。松紧适宜,以能插入2指为准。用手指摸到肘关节的肱动脉搏动后,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的听头放在动脉上。不要加压,亦不要塞于袖带之下。 六、关紧打气球上的螺旋帽,打气,随心跳所发出的搏动声音消失后,使水银柱再上升到20毫米左右,然后慢慢旋松气门,使水银柱逐渐下降,同时仔细听诊。两眼平视水银柱的刻度,当吸到第一声搏动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将袖带内空气继续放出,当动脉跳动的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搏动的声音,要记录第一个声音(柯氏音第I时相)和消失音(柯氏音第V时相)时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前者就是收缩压的读数,后者是舒张压的读数。 七、应该间隔1—2分钟后再重复测量一次,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超过了5毫米汞柱,应再次测量1次,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5-74岁人群中27.2%的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如果在不同日期三次以上测量血压均超过正常血压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因双上肢血压可相差1.3~2.7千帕(10—20毫米汞柱),故同一患者应固定测量较高一侧的上臂血压,若双臂血压相差不大,一般固定测量右上臂血压。

180例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80例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2-03-19T11:45:18.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1期供稿作者:张进杨春萍段开昌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血压患病率呈日益增长态势。 张进杨春萍段开昌 (云南省南华县人民医院 67520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277-02 【摘要】目的评价180例测试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临床意义,以及降压药物合理应用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美国伟伦Welch Allyn ABPM 6100型)观察180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趋势图、超常模式,平均动脉压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患者24小时血压存在不同的变化,其中,典型血压的节律变化呈“双峰一谷”,一级高血压患者夜间下降率最为显著,二级次之,三级高血压夜间下降率不明显。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正确评价高血压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夜间血压下降 率可作为评价靶器官受损状况的一项指标。 【关键词】24小时动态血压(ABPM)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合理用药靶器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血压患病率呈日益增长态势,在我国每年有一千万新增加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居高不下,如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疾病等。在基层医疗工作中,对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存在着许多误区,一是对高血压的危害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过度治疗,增加了药物对身体的损害。所以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可以有效评估每位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程度,并且合理应用降压药物。 1 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把我院2005年-2010年间具有完整资料的180份ABPM观察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其中门诊病例56例,住院病例124例。其中男99例,女81例,年龄在23-75岁之间。平均年龄47.3岁。病程0—5年127例,5年以上53例。1.2高血压分型,Ⅲ级58例,Ⅱ级92例,Ⅰ级15例,疑似病例15例。 2 结果及结论 2.1人体血压昼夜24小时存在明显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表一 我们观察到:生理状态下血压有节律性的变化。典型血压的节律变化呈“双峰一谷”,即清晨醒后血压逐渐升高,在上午6:00~8:00左右出现第1个高峰,此后血压趋于平稳,下午4:00~6:00左右出现第2个高峰,夜间进入睡眠后,血压逐渐下降,夜间2:00~3:00降至最低。 2.2从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中我们可以评估每一位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图表二 2.3我们还发现:血压昼夜24小时的变化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患病时间的长短相关。最为明显的是夜间下降率。其中从血压分型的角度来看,Ⅲ级高血压患者夜间下降率最为不明显,Ⅰ级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人夜间血压下降率最为显著。我们统计了58例Ⅲ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仅为8.1%,92二级高血压平均夜间下降率为15.6%,而15例Ⅰ级高血压患者及疑似病例15例的收缩压,夜间下降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方法与临床意义

多年来,使用血压计临时测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主要手段。但这样的随测血压值不能可靠地反应血压的波动和活动状态下的情况。 1966年,Bevan首先采用便携式血压记录仪测定24小时血压。 以后随着仪器的不断改进,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近年来已逐渐应用到临床和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 动态血压(ABPM)的监测方法 直接法(损伤性):采用导管插入肱动脉,需使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入肝素生理盐水。 间接法(无损伤性):采用上臂袖带间隙性自动充气加压,然后拾取气囊的压力波信号。本院现采用此种方法。 ABPM记录方法 间接法袖带充气加压方式 间接法:每15~30分钟测定的24小时血压平均值与直接法相关性好,而且安全方便。 间接ABPM的局限性 不能获得24小时的全部资料 。自动加压测量时身体要尽量保持安静。 剧烈活动或运动时测压,由于袖带的移动或肌肉紧可导致较大误差。 睡眠时,上臂位置的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数的可信赖度。 ABPM舍弃标准: 由于ABPM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AND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或<70mmHg。 舒压:>150mmHg或<40mmHg。 脉压:>150mmHg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血压负荷是24小时收缩压或舒压超过正常(140/90mmHg)的百分率。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1 1.夜间低下型: 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可见到血压平稳期和自发波动期 通常见于正常生活的健康人及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24小时血压波动幅度变小。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2 2.全日型 血压昼夜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失 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伴有心、脑、肾明显收缩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3 3.夜间血压上升型 白昼血压低下或直立性低血压 夜间血压升高 见于严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和部分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人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4 4.嗜铬细胞瘤型 见于嗜铬细胞瘤和及少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动态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多年来,使用血压计临时测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主要手段。但这样的随测血压值不能可靠地反应血压的波动和活动状态下的情况。 1966年,Bevan首先采用便携式血压记录仪测定24小时血压。 以后随着仪器的不断改进,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近年来已逐渐应用到临床和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 动态血压(ABPM)的监测方法 直接法(损伤性):采用导管插入肱动脉,需使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入肝素生理盐水。间接法(无损伤性):采用上臂袖带间隙性自动充气加压,然后拾取气囊内的压力波信号。本院现采用此种方法。 ABPM记录方法 间接法袖带充气加压方式 间接法:每15-30分钟测定的24小时血压平均值与直接法相关性好,而且安全方便。 间接ABPM的局限性 不能获得24小时的全部资料 自动加压测量时身体要尽量保持安静。 剧烈活动或运动时测压,由于袖带的移动或肌肉紧张可导致较大误差。 睡眠时,上臂位置的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数的可信赖度。 ABPM舍弃标准: 由于ABPM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AND公司标准): 收缩压:>260mmHg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或<40mmHg。 脉压:>150mmHg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血压负荷是24小时内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正常(140/90mmHg)的百分率。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1 1.夜间低下型: 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可见到血压平稳期和自发波动期 通常见于正常生活的健康人及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24小时血压波动幅度变小。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2 2.全日型 血压昼夜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失 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伴有心、脑、肾明显收缩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3 3.夜间血压上升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临床意义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简介 心电图室新进英国牛津动态血压分析系统一套,可以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病临床诊断、用药指导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该检查项目收费标准:100元/人次,其临床意义如下: 一.明确高血压的诊断 由于血压波动,偶测血压值对高血压患者较易漏诊,而动态血压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一过性血压升高者。 二.鉴别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与正常人相似, 98.5%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大于 15mmHg,而继发性高血压66%的患者无明显昼夜节律变化,如嗜铬细胞瘤、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压夜间升高,无昼夜节律变化。 三.判断高血压病情程度 动态血压参数和高血压的病情程度均有很好的相关性。血压水平持续较高、日夜节律减小或消失、血压变异性较大、血压负荷增高等,提示高血压并发症的存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而且呈正相关。24小时血压均值<120mmHg/80mmHg者很少有并发症,而>160mmHg/100mmHg者则出现并发症。血压负荷>40%,是高血压心、脑受累的警报。 四.评估高血压的预后 1.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 24h平均收缩压增高是导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重要因素。昼夜节律消失,夜间血压降幅越小,左心室肥厚程度越重。 2.动态血压与心肌缺血 与“勺型”血压患者相比,“非勺型”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心肌缺血,尤其是清晨血压升高的患者,心源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高。 3.动态血压与肾脏损害 “非勺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均高于“勺型”血压患者,是肾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水平越高,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的排泄率越高。 4.动态血压与脑卒中 血压越高,脑卒中发生率越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五.指导及评价降压治疗 动态血压监测能反映24小时患者真实血压变化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医生更全面的掌握病情进行合理治疗。目前常用的指标有: 1.血压水平(平均值、最高值) 2.血压负荷 3.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增高比率 4.血压昼夜节律 门诊二楼心电图电话:60908766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监测对临床治疗有何意义 动态血压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它与高血压并发症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助于合理进行降压治疗、进行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动态监测血压的应用,使高血压病的研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进入了一崭新阶段。 动态血压(ABPM)的监测方法 直接法(损伤性):采用导管插入肱动脉,需使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入肝素生理盐水。间接法(无损伤性):①采用上臂袖带间隙性自动充气加压,然后拾取气囊内的压力波信号。本院现采用此种方法。②指套式动态血压记录仪:在指套上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左手食指的动脉血压。但手指的活动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ABPM记录方法 间接法袖带充气加压方式 间接法:每15~30分钟测定的24小时血压平均值与直接法相关性好,而且安全方便。 间接ABPM的局限性 不能获得24小时的全部资料。 自动加压测量时身体要尽量保持安静。 剧烈活动或运动时测压,由于袖带的移动或肌肉紧张可导致较大误差。 睡眠时,上臂位置的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数的可信赖度。 袖带频繁地充气放气,晚上影响病人休息,影响睡眠时段血压评估。 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 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②发作性高血压。③顽固性高血压。④体位性低血压。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ABPM舍弃标准:

由于ABPM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AND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或<40mmHg。 脉压:>150mmHg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血压负荷是24小时内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正常(140/90mmHg)的百分率。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1:夜间低下型: 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可见到血压平稳期和自发波动期 通常见于正常生活的健康人及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24小时血压波动幅度变小。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2:全日型 血压昼夜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失 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伴有心、脑、肾明显收缩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3:夜间血压上升型 白昼血压低下或直立性低血压 夜间血压升高

如何解读动态血压检测报告——24小时血压变化的规律

24小时血管压力变化的规律 白昼血压水平较高,夜晚睡眠时血压水平较低,在清晨4:00-5:00 点开始上升,6:00-8:00 点(也有报道为8:00-9:00 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00 点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 点(也有报道2:00-3:00 点)达低谷并维持到4:00-5:00 点,全天出现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 血压的这种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学者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即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之差除以白昼均值作为判断ABPM 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的定量指标,一般以≥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根据24 小时动态血压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一天分为24 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间、区间的平均收缩压或平均舒张压的曲线图,分析呈“杓型”改变,即夜间血压下降。反之为“非杓型”改变。最近有学者报道了第三种类型(即深杓型),指夜间血压下降超过20 %。 高血压患者据其血压昼夜波动规律分为4 种类型:①正常昼夜节律型;②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③夜间血压升高型;④嗜铬细胞瘤型:常表现为发作性血压明显升高和直立性低血压[1]。 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及产生的可能机理。血压节律受脑力、体力活动的控制,受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及人体内体液激素泌节律的调节。白天血压主要受力、脑力活动的变化控制。正常人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晚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间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肌肉松弛,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夜间血压下降。这对适应机体活动和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义。夜间睡眠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多种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这时的血压最能反映病人最基础状态及高血压相关的病变程度。 Abate的研究显示非勺状现象与副交感神经冲动减弱和交感神经冲动增强相关。非勺状者较勺状者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夜间的血压下降减少,可能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应激敏感性增高,且此敏感性随着靶器官的受累程度的加全重而进一步增高。这种血压不随生理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神经体液调控机制的紊乱导致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夜间血压下降减少,从而引起血压昼夜节律紊乱[2]。高血压病人对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全天24 小时血压水平较高,夜间不下降,使心、脑、肾等脏器更长时间处于压力负荷状态,致使靶器官受损,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血管昼夜节律紊乱提示靶器官受损,节律消失者受损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更频繁[3]。夜间血压降低减弱或消失的高血压病人与较高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相关,收缩压昼夜节律及夜间收缩压水平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勺型曲线预后较好,非勺型预后较差。也有学者认为一旦靶器官受损,其副交感神经活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压昼夜节律引起改变[4]。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动脉硬化的发展,动脉可扩性减少,重要脏器、内分泌腺不足,血管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下降,阻碍(尤其是睡眠中的)动脉血管的扩张,使夜间血压不下降甚至升高。

腕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腕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关于腕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帮助。 腕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1、使用腕式血压计时,左手的拇指向上将腕式血压计腕带直接套在手腕上。 将腕式血压计腕带套在从手掌到手臂离10mm~15mm(一根食指的宽度)的位置上。 使用腕式血压计时,请不要把袖口卷在内。 2、抓着使用腕式血压计时,腕带的下端边拉边紧贴手腕卷上。 使用腕式血压计时,不紧贴卷上有可能不能正确测量。 3、将腕式血压计腕带余下部分折回卷好,则腕带下端不会造成累赘。 4、腕式血压计右手测量时,右手腕也能测量。 5、腕式血压计手腕腕带与心脏的高度(乳头的位置)相同。 手指尖正好与肩接触是最适合的高度。 右手轻扶使其安定。 6、使用腕式血压计,可以在早中晚各测量一次,取平均值。 7、腕式血压计如果使用干电池,如果超过1个月不使用,建议将腕式血压计电池取出,以保护腕式血压计。 8、腕式血压计测量的时候,请坐好,不要讲话,以保持平静保证腕式血压计测量顺利进行、结果准确。

腕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注意事项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腕式的电子血压计,不适用于患有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病会加速动脉硬化,从而引起末梢循环障碍。 这些患者的手腕同上臂的血压测量值相差很大。 建议这些患者及老年人应选择臂式电子血压计来使用。 另外,在购买前应当实地测量一下,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子血压计。 常常听到人们议论电子血压计不准,每次测量的数值都不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每个人的血压在一天之内的变化很大。 严格来说,人每一时刻的血压是不一样的,它是随着人的心理状态、时间、季节、气温的变化以及测量的部位(臂或腕)、体位(坐或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 因此,每次测量血压的数值不同属正常现象。 如由于紧张和焦虑的原因,人们在医院里测量的收缩压(即高压)一般都会比在家里高25毫米汞柱~30毫米汞柱(..4千帕~4.0千帕),有的甚至会相差50毫米汞柱(6.67千帕)。 二是测量方法不正确。 测量时应注意以下3点:首先是袖带的高度要与心脏位置处于同一高度,且袖带的胶管应放在肱动脉搏动点,袖带的底部应高于肘部1~2厘米处;同时袖带卷扎的松紧以能够刚好插入一指为宜。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它与高血压并发症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助于合理进行降压治疗、进行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动态监测血压的应用,使高血压病的研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进入了一崭新阶段, 动态血压(ABPM)的监测方法 直接法(损伤性):采用导管插入肱动脉,需使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入肝素生理盐水。 间接法(无损伤性):①采用上臂袖带间隙性自动充气加压,然后拾取气囊内的压力波信号。本院现采用此种方法。②指套式动态血压记录仪:在指套上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左手食指的动脉血压。但手指的活动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ABPM记录方法 间接法袖带充气加压方式 间接法:每15~30分钟测定的24小时血压平均值与直接法相关性好,而且安全方便。 间接ABPM的局限性 不能获得24小时的全部资料。 自动加压测量时身体要尽量保持安静。 剧烈活动或运动时测压,由于袖带的移动或肌肉紧张可导致较大误差。 睡眠时,上臂位置的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数的可信赖度。 袖带频繁地充气放气,晚上影响病人休息,影响睡眠时段血压评估。 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 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②发作性高血压。③顽固性高血压。④体位性低血压。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ABPM舍弃标准: 由于ABPM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AND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或<40mmHg。 脉压:>150mmHg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血压负荷是24小时内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正常(140/90mmHg)的百分率。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1:夜间低下型: 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可见到血压平稳期和自发波动期 通常见于正常生活的健康人及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24小时血压波动幅度变小。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2:全日型 血压昼夜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失 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伴有心、脑、肾明显收缩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3:夜间血压上升型 白昼血压低下或直立性低血压 夜间血压升高 见于严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和部分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人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4:嗜铬细胞瘤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 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相比有如下优点: (1)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血压,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 (2)动态血压可获知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 (3)对早期无症状的轻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提高了检出率并可得到及时治疗。 (4)动态血压可指导药物治疗。在许多情况下可用来测定药物治疗效果,帮助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与给药时间。 (5)判断高血压病人有无靶器官(易受高血压损害的器官)损害。有心肌肥厚、眼底动态血管病变或肾功能改变的高血压病人,其日夜之间的差值较小。 (6)预测一天内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时间。在凌晨血压突然升高时,最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7)动态血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与常规血压相比,24小时血压高者其病死率及第一次心血管病发病率,均高于24小时血压偏低者。特别是50岁以下,舒张压<16.0kPa(105mmHg ),而以往无心血管病发作者,测量动态血压更有意义,可指导用药,预测心血管病发作[2]。 为什么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访问人次:9467)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大量研究提示,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能更为准确地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关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有以下重要进展: 1.对未接受治疗者,白天与夜间血压水平对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性的价值是相似。 2.接受降压治疗者,夜间血压对发生心血管事件可能性预测作用更佳。 3.最近发表的国际动态血压数据库(n=7458)的资料综合分析结果提示:在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的受检者,白天与夜间血压对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相似的预测价值。 夜间血压越高,心血管与非心血管死亡的危险越大;白天血压越低,非心血管死亡危险越大,其危险增大的原因并非来自于低血压本身。 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仅夜间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而白天血压无此关联。 4.夜间与白天血压比值可独立预测死亡危险。夜间与白天血压比值越高,死亡危险越大,即非杓型血压(夜间与白天血压比值>0.9)患脑卒中的危险显著高于杓型血压(夜间与白天血压比值介于0.8~0.9之间)。所以夜间血压下降率非常重要。 5.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血管功能损伤。可能是高血压的一种较早期表现。 只有通过24小时血压监测,才能了解到白天与夜间血压水平及其变化情况,获得夜间血压与白天血压比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发现单纯夜间高血压,诊断白大衣高血压,也可以发现夜间、白天的低血压。 因此建议有高血压的人应该接受24小时血压监测。

电子血压计使用注意事项

电子血压计使用注意事项 1.为什么测量血压时会有偏低或偏高的现象? 手腕带是否有正确的定位:手腕带捆绑是不是正确?将手腕带下面部分拉紧系好,并注意不要留有缝隙,如手腕带捆绑不正确,将无法精确测量。 *测量中是否有说话或移动?活动、说话、饮酒、饥饿、饱餐、疲劳、紧张、心情不畅等,都会引血压的变化。因此,请选择好测量时机,并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务必自然放松,尽量不要活动和说话。 *测量中姿势是否正确:血压实质上是一种液体压力。将手举起测得的血压值会低,将手垂下测得的血压值会高。因此,测量时请务必坐正,尽量保证每次测量时,头顶至心脏的垂线距离概略相等,并使手腕带与心脏位置同高。 手掌不要用力,自然张开,不要握拳。 2.为什么正常人测试无问题,高血压患者测试偏低? 年老患者血压值为 SYS 140~160 mmHg,DIA 90~100 mmHg, 与水银比较,容许误差为正负 6mmHg, 有些人会量在负 6mmHg 的范围。所以会有这方面的疑问。偏低 6mmHg 是会有的。3.为什么血压计有时会产生再次加压? 如果被测量者血压偏高,血压计的智能检测功能会使血压计再次加压到理想值,并测量出精确的血压值。 4.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与腕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误差大的问题。 从人体构造来讲,上臂处的动脉血管与手腕处的动脉血管的粗细 , 也就是直径几乎是一样的 , 一般上臂处动脉血管直径为 4.2 至 6mm , 手腕处动脉血管直径为 4.2 至 5mm 。而且电子血压计从设计精度到制造精度都是一样的 , 出厂时每台的检验,规格也都是一样。因此从原理上讲没有明显误差。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反映臂式与腕式有误差呢 ? 据我们了解其中多数人反映臂式偏低 , 而腕式偏高。这还是一个测量姿势问题。 ( 比如臂式袖带卷绑的位置是否过高 ? 过松 ? 或过紧 ?) (a) 上臂皮下脂肪多 , 导致袖带卷绑过松或过紧。不论过松、过紧都有会使血压测量值偏低 ( 过紧会使血流不畅 , 过松会使血液振动不能彻底传递到袖带 , 血压值也变低 ) 合 适的程度为袖带卷绑后 , 袖带与手臂之间应能自由伸进一个手指头。 (b) 腕式血压计由于手腕皮下脂肪少 , 所以袖带的卷绑比较容易 , 不易导致过松或过紧 , 但测量时的姿势会影响测量值。实验表明 , 当手腕向外旋转时 , 容易紧张而使血压值升高。 使用说明书中要求测量时手腕自然伸出 , 但一般的顾客在按使用说明书中要求做时总是不自觉的将手腕向外转 , 造成测量误差。所以测量时应按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 , 让手腕自然伸出约呈 45 度。上述几点注意到以后 , 上臂式与腕式电子血压计不会有明显差异。 c) 末梢系统障碍者 ( 一般可由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 ) 其手腕与上臂的血压测量值可能有较大误差 , 建议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 (d) 站立时 , 有些人测量误差较大 , 建议不要站立测试。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 1.核对血压测量医嘱。 双人核对付治疗上测血压医嘱和电子医嘱内“医嘱核查”的医嘱,核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测血压频次。注意事项:双人唱念法核对,一人看电脑医嘱,逐一念出,另一人看付治疗。 2.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询问患者30min内有无剧烈活动、进食、洗澡、情绪不稳定等情况。如有这些影响因素应稳定后再测量。 3.个人准备。 衣帽整齐,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4.物品准备及环境准备 付治疗、血压计、听诊器、笔、记录本。 5.操作前查对 核对床头卡,反向核对,让患者说出床号、姓名。 6.操作中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将衣袖卷至肩部露出上臂,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外展 15度,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放平血压计,水平放稳,打开水银槽开关,观察水银柱是否在零点。排尽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 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嘱患者测量血压时暂时保持安静。戴好听诊器,摸到肱动脉最明显处,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上升 20--30mmHg,;然后以每秒 4mmHg 的速度慢慢放气。双眼平视水银柱刻度,听诊器出现的第一声搏动音,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时,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测量完毕,排尽

袖带余气,缠好放入血压计盒内,将血压计右倾 45°角,使水银回流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关闭血压计。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7.操作后 整理用物,听诊器胸件用酒精棉球擦拭后备用,洗手,记录。 流程图 双人核对医嘱(付治疗+电脑医嘱) ↓ 评估患者,取得配合 携付治疗和血压计至床旁 缠好袖带,放好听诊器 再次核对,测量血压 测量结束,解开袖带,整理衣袖,核对 洗手记录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您安全使用仪器,更能真实记录您的血压信息,请佩戴者注意以下事项: 1、袖带一般绑在优势臂,袖带绑好后如果袖带明显松动,可在自动测量的间隔时间,重新绑好,松紧度以放下两个手指为准。 2、自动测量时间间隔为白天30分钟一次,夜间为1小时一次。病人在间隔期可进行日常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动态血压记录时(绑带属于充气时),立即停止所有活动,手臂放松垂直;随时注意绑带的位置,压力管任何时候不要处于弯曲状态。 3、检查期间请坐好记录盒的保护,不得自行打开记录盒取出电池,不能洗澡,游泳弄湿或碰撞记录仪,不要去强磁场、电厂处,不使用电热毯,不能操作重型机械或动力工具,以免造成干扰,影响监测结果。 4、尽量减少驾驶和乘坐汽车。 5、患者就寝时脱衣服要小心,小心不要将空气软管从监护仪上断开。 6、按约定时间到本科室装、拆卸记录仪。

7、检查中如有明显不舒服的感觉,请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2017.10.30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