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河流补给方式河流综合开发练习题 及答案

高中河流补给方式河流综合开发练习题 及答案

高中河流补给方式河流综合开发练习题 及答案
高中河流补给方式河流综合开发练习题 及答案

3.1 河流的补给类型(文科)

要求:自习前5分钟结合提纲、课本和相关笔记,回顾背诵今天所学,后上交课本至小组长,开始做题。

一、原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的河流,一般多为补给,但气候区的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有补给外,也可能是补给。

3. 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有补给外,也可能是补给。

4. 我国内陆的河流断流,往往是由于冬季低,冰雪不再,

没有了所致。

二、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1.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A.大气降水B.地下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

2. 上面四幅图中表示西北内陆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 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

新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结合材料,回答小题。

4. 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

水 B.季节性积雪融

水 C.冰川融

水 D.湖泊决堤

5. “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自然灾害多

6. 下图中属于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

7. 上述图中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

9.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

10.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 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

1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受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河流径流量和当地气温的年内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 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雨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14. 该流域的气候与我国山东对比()

A.多雨期一致

B.高温期一致

C.都是雨热同期

D.都是雨热不同期

15.下列关于陆地水体补给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冰川融水

B.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大

C.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季流量最大

D.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

16. 下列有关河流汛期与补给水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B. 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往往形成秋汛

C.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秋季

D. 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往往形成夏汛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

18.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珠江B.塔里木河C.松花江D.长江

读某河流量过程线示意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 ,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A.北纬40o-60o之间的大陆西岸B.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东岸C.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D.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20.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

A.受副极地低气压控制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水文站在建坝前后测得的径流量曲线图,据此回答问题。

21.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河流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江南地区

D.西北地区

22. 下列有关该河流正确的说法是()

A.水文站位于水库的上游

B.虚线表示建坝前河流径流量曲线

C.实线表示建坝后河流径流量曲线

D.水文站位于水库的下游

23. 该河流7、8月份径流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增温快,冰川积雪融水多

B.夏季多锋面雨

C.夏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24. 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水文站在1980年和2005年观测到的河流径流量变化曲线,则反映该流域湖泊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是()

①湖泊面积变大②湖泊面积变小

③退耕还湖④围湖造田

⑤降水增多,湖泊水量增大⑥水土流失,湖泊淤积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25、26题。

25.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 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27.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调蓄

D.湖水补给量减小

28. 下图中关于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①④

下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甲图中AB河段河流的流向为()

A、由东南流向西北

B、由西北流向东南

C、A处水位低于B处

D、不能确定

30.造成乙图中河流7、8月份水位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A、气旋活动频繁

B、伏旱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

_______班 _____组______号姓名:__________ 卷面: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三、综合题。(30分)

1.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一个水库下游某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流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__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_

补给,C是___ ___补给。

(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条是在修坝后测得的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 。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该河流的径流变化特点是______ __ _ 。

(4)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的关系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 下图为我国一河流的水文站在建坝前后测得的流量曲线图,其中虚线是水文站建坝后测得

的流量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水文站位于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

(2)建坝前河流流量曲线是虚线还是实线?据此判断此河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3)从图上看,由于水库的修建,_______两个月份河流流量明显减少,而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

度增加,据此说明修建水库对调节径流有何意义?

1.(1)雨水(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

(2)②②流量线起伏小,说明流量变化较平稳;与①流量曲线相比,丰水期流量小,枯水期流量较大;水库具有削峰补枯,调节径流的作用

(3)东北一年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秋汛

(4)河流径流量大时地下水补给量小;河流径流量小时,地下水补给量大

2.答案(1)下游(2)实线东北地区

(3)7、8 修建水库可拦蓄洪水期的部分洪水,降低洪水水位,减轻洪水危害;枯水期向河流排水,抬高水位,提高航运和灌溉价值

河流综合开发试题集

国务院新近批复了海河、太湖、辽河和松花江流域的防洪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大江大河防洪标准,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对保障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到2015年,北京、天津等主要城市的防洪标准可达到200年一遇。据此回答以下3题。

1. 有关辽河与松花江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辽河的含沙量小于松花江

b .辽河的春汛较松花江水量大

c .辽河没有凌汛现象,松花江有

d .辽河注入太平洋,松花江注入北冰洋 2. 国务院批复的海河、太湖、辽河、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的不同流域以及不同河段的防洪标

准不完全相同,其规划依据不包括 ( )

a .以历史上发生在本河段的大洪水为依据

b .以本流域的地形、暴雨强度等自然条件为依据

c .以本流域的社会财力、效益等的差别为依据

d .以本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标准值为依据

3. 目前,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 )

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③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 ⑤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5. 表l 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流域 珠江流域 淮河流域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45 27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1470 920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3338 622 水库库容与径流量的比值*(%) 12.3

63.3 水资源利用率*(%)

18.5 59.4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5

200

500 500

200 500

50

50

50

50

500

500

200 200

500 500

200

200

1000

1000

1000 国界

沙地 规划调

水工程

40°N

120°E

海 黄

东 辽 河

西 辽

A

B 河

等高线

河流 水库

图 例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l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_ 倍(取整数)。(2分)

6.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16分)

材料: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南部,是中国最大

的内陆河,全长2486千米。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近30年的真实写照。

2001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费的10多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主要是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输水。2002年,塔里木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开始征收水费。

(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4分)

(3)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6分)

(4)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包括哪些?

7. 读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8分)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示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8. 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

施的差异

9.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25分)

材料一:墨累一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

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灌溉。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材料二: 墨累一达令河流域重要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

博斯腾湖

(1)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分析这样做对下游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2)针对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何采取措施加以解决?(6分)

(3)为解决墨累一达令河流域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简析该流域以东地区水量丰富的原因。(2分)

(4)墨累一达令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此农业地域类型显著的优点主要有哪些?(7分)

(5)简要比较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在农业方面的主要异同点。(6分)

10.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1月-20°C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图示地区与其他重要商品粮产区相比,最具优势的区位因素有哪

些?(3)分析城市A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

(4)分析图中B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图示区域所在地区是我国保有荒地最多的省份之一,但近年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

【参考答案】

4、(1)

(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200

400

600

800

1000

a b c d

B

东偏北

海拔/米

A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5、解析:河流的径流量不仅与河流的流域面积有关,还有流域的降水、流域集水面积的大小、降水量的大小、上游植被的覆盖情况、该流域的地形、该流域的土质等等有关,从题中表格可以看出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多年平均降水约为珠江流域的2/3,再考虑其它因素,所以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从表中看出由于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使得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夏秋季节是台风影响我国强烈的时期,所以降水较为丰富;冬季降水减少,河流流量减少,海水会出现倒灌入侵的现象,即咸潮。7、8月份雨带移至北方带来大量降水,再加上淮河支流主要集中在北部,河水大量汇入淮河容易引起洪水。珠江流域的耕地面积是淮河流域的2/5,但径流量约是5倍多,所以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13倍。

答案:(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6、(1)自然地理条件:深居我国内陆,位于新疆南部,介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水资源稀缺,由此引发了河流断流、林木死亡、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3)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节约用水,依法治水。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修建水库;中游修建堤防,减少浪费;下游跨流域调水。

7、(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电需求;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降低咸潮危害等);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和抗旱能力。(3分)(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航运;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3分)

8、荆江河道弯曲,导致泥沙沉积,所以荆江的治理要裁弯取直;而黄河是含沙量大,水流平缓导致泥沙沉积,需要在中游地区保持水土。

答案:成因不同:

荆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治理措施差异:

荆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9、(1)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

(4分)

(2)①调整产业结构,压缩农业用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②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合理用水,节约用水;③防止水污染;④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⑤实施跨流域调水以有余补不足;⑥种植耐旱作物等。(6分)

(3)大分水岭以东地区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水量丰富。(2分)

(4)混合农业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7分)

(5)相同点:都有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农畜产品都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不同点:阿根迁的特色农业是大牧场放牧业,以养牛为主;澳大利亚的特色农业是混合农业,畜牧业以养羊为主。(6分)

10、答案(1)图中-20°C等温线向南(或向低纬方向)凸出,说明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低。主要是受山地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影响。(2)有广阔的平原、肥沃的黑土,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

(3)城市A(哈尔滨)靠近松花江,内河航运便利,京哈、滨洲、滨绥等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有通往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空线;是黑龙江的省会(政治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