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曲酶注射液与银杏叶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64例临床观察

巴曲酶注射液与银杏叶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64例临床观察

巴曲酶注射液与银杏叶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64例临床观察
巴曲酶注射液与银杏叶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64例临床观察

塑鳖丕笠垦酋酶洼魁速皇堡查吐趔型壁金座旦渔痘进屋丝筮疽性碴空史丝趔蝤鏖理壅筮!越

2HolwayAH,Rieger-ChristIO[,MinerWit,eta/.Somaticmutationof

PTENinvulvarcancer[J].ClinCancerRes,2000;6:3228-35.

3KuroseK,ZhouXP。ArakiT,日a1.BiallelicinactivatingmutationsandⅫ

oecul.tgerm恤emutationof眦Nin

primarycervicalcarcinornas[J].

GenesChromosomesCancer,2000;29(2,:166-72.

4SuTH。ChangJG,PemgL1,el02.Mutationanalysisoftheputativetumorsuppressorgene

PTEN/MMACIincervicalcancer[J].GynecolOncol,2000;76:193-9.

5KennedySG,WagnerAJ,ConzenSD,et以TheP13-kinase/Aktsigrm-

?97?ringpathwaydeHversananti-apoptotie8i耐【J].GenesDev,1997;11(6):701.13.

6KennedySG,KandelES,CrossTK,el:aLAkt/ProteinkinaseBinhibits

celldeatIlby

preventingthereleaseofcytochromecfrommitochondria(JjMolCeff8iol,1999;19(s):5800.10.

(2009-03.14收稿2009-05-30修回]

(编辑由莉)

巴曲酶注射液与银杏叶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

缺血性脑卒中64例临床观察

郭继东张晓杰曹丽梅1李景辉2王月2(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11)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巴曲酶注射液;银杏叶制剂;疗效评定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202{2010)01-0097-0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相对进展缓慢,能够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银杏叶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黏度和清除自由基。本文拟探讨巴曲酶注射液和银杏叶制剂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纤维蛋白原(HB)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院住院120例人选病例均符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证实,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40一75岁,发病时间<7d,入选病例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巴曲酶注射液合用银杏叶制剂治疗组(治疗组)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平均年龄(56.34-7.9)岁;单用银杏叶制剂治疗组(对照组)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14-6.7)岁。两组肝、肾功等化验均在正常范围内,HB值均>200mg/dl。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巴曲酶注射液lOU,加入o-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第2天查血凝,如FIB>150rag/d1再应用巴曲酶注射液5u,隔日复查血凝,如HB>100me,/cu,则再次应用巴曲酶注射液5u。两组病例均用银杏叶制剂20“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每天1次静脉滴注,同时应用相同脑细胞活化剂滴注,疗程均为14d,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4及14天,检测血凝,观察FIB变化,并同期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不良反应。

基金项目:吉林市科学技术局资助课题[吉市社发合字(200634)】

l吉林市中心医院2吉林化工医院

第一作者:郭继东(1969-),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定其临床疗效,分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l%一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一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用i±s表示,采用SPSSll.0统计软件进行均数的t检验及率的r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基本痊愈、显著有效、有效、无效及恶化例数分别为(16ys9)、(18ys12)、(24佰15)、(4V812)、(2VS8),治疗组总显效率(53.1%)明显高于对照组(37.5%),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4.3%)(P<O.05)。

2.2丽组患者HB变化对比治疗组HB水平在治疗后第4、14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1)。

表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B变化(覃4-¥,g/L)

与对照组比较:1)尸<O.05

2.3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功,血常规,血脂等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亦无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

3讨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

?98?

微,但晕渐进性加重,48h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40%。其发生原因除外脑水肿、继发脑出血外,大多由血浆FIB水平增高、脑血流量下降、缺血区动脉血栓扩大,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严重缺血坏死所致…。因此,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方法是降低血浆FIB水平,防止血栓扩大,增加脑血流茸。巴曲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单一成分、高纯度的类凝血酶制剂,为丝氨酸蛋白酶的一种,具有降纤、溶栓、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是强力降纤维酶制剂,通过降解血中FIB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巴曲酶能直接使FIB降解为纤维蛋白单体,使FIB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并可降低IffL小板聚集率和黏附性,降低血液黏度,使血管阻力下降,抵制血管痉挛,减轻白细胞黏附及血小板聚焦,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IIlL液循环拉1,减轻阻断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起到有效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保护作用,且未增加出血风险,因而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巧】。应用巴曲酶同时激活内源性t-PA,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微循环使血流再通怕。。并且同时可增加侧支循环,挽救部分缺血半暗带,改变缺血周围组织血液供应,尽可能减少梗死面积,及时恢复脑代谢,使已经缺损的神经功能明显恢复。该药临床应用时间窗宽,监测简单、方便,安全系数大,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中医学认为银杏叶注射液有效成分(黄酮醇苷、银杏内酯)的提取制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叶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㈣。本研究结果提示,巴曲酶合用银杏叶制剂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预防病情进展,且未增加出血风险,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好,安全性高,有双向调节作用。

4参考文献7

1吕传真.进展性脑卒中[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l(3):1.

2黄燕华。王新民,匡培根,等.巴曲酶对海马脑缺氧的保护作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14(6):325.

3黎宝玲,李丽冰,翁宗伟,等.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8):715-7.

4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6-41.

5罗祖明,董佑忠,彭国光.脑血管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55-62.

6匡培根.东陵精纯克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J】.中国新药杂志,1994;3(6):36.

7张立.舒血宁制剂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9):68-9.

2008-ll一12收稿2009-03-16修回】

(编辑王瑞雪/张慧)

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用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53例临床观察兀效儒左文君路晓东(庆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甘肃庆阳745000)

[关键词】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全身麻醉;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61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0)01-00984):2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及慢性肺病等,对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反应更加剧烈,因此,抑制气管导管刺激反应是保证老年患者麻醉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注药式气管导管已有研制…,多功能莺叠双囊气管导管嵋。是一种能够随时进行气管内给药的新型气管导管,本文拟观察其防制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气管导管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6例,其中男58例,女48例,年龄60一78岁,ASAII—in级。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组间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异,见表l。

1.2研究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选用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对照组选用普通气管导管。观察组于苏醒初期通过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将1.73%碳酸利

第一作者:兀效儒(1966一),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多卡因3ml喷洒于气管黏膜进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注药管、注气管、与注药管前端连通的储药囊、与注气管前端连通的储气囊以及注药管和注气管的末端的自动密闭接头B】。经注药管注药并储存于储药囊,再经注气管注气使储气囊膨胀将储药囊内的药液挤压喷洒于气管黏膜表面,完成治疗。对照组于苏醒初期经静脉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3ml(30s注完)。于麻醉前、手术中、麻醉苏醒期、拔管时等多个时点监测、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呛咳反应情况及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带管苏醒例数、使用降压药患者例数。

1.3评判标准苏醒初期指停用全麻药后,患者出现咽喉反射、呛咳或肢体动作时。苏醒时间:苏醒初期至可唤醒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初期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带管苏醒:患者未拔除气管导管情况下可唤醒睁眼且较安静。呛咳反射:按反射强度依次分为:一、+、++、卅4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l.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u检验和计数资料的,检验。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最全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最全版) 关键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诊治指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 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1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 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1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2-3]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09年11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国素。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l推荐强度(分4级,I级最强,IV级最弱): I级: 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II级: 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III级: 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IV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2.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 RCT)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RCT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RCT(高质量) ;B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RCT;C级: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3.诊断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多个或1个样本量足够、采用了参考(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 1B级:至少1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 ;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D::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常规

内二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有四种类型的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 );进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 )。TIA无脑梗死存在,而 RIND、 SIE和CS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存在。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脑卒中的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 1. 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其他包括神经症状 发生及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 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 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但其在指导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的作用尚未肯定。(3)标准MRI:标准MRI (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 临床梗死灶,无电离辐射,不需碘造影剂。但有费用较高、检查时间

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

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分离方法及药理作用 的研究 摘要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内酯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与自由基能力,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随着对银杏叶成分、药理作用、制剂、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加深,银杏叶在传统治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脂血症以及感染、损伤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本文主要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和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出其药理作用。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分离药理作用 前言 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的循环系统、脑功能有改善作用,从此展开了对银杏叶药理及应用的广泛研究。现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肝脏保护作用、抗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辐射作用、肾脏保护等作用以及抗氧化、促智作用、抗焦虑及镇静作用、调节血脂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等,其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尤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银杏叶提取物能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药理机制有:①增加人血浆抗氧化能力;②减少血检的形成;③降低血清TG;④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缺血组织代谢;⑤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清除氧自由基。 正文 1银杏叶的主要成分简述 银杏叶中的成分比较复杂,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苷类(flavonoidglycosides)、萜内酯类(terpenes)、聚异戊烯醇类(polyprenols)、6-羟基犬尿喹啉酸(6-hydroxykynurenic acid ,6HKA)、有机酸、银杏酚酸类(phenolic acids)及烷基酚、烷基酚酸、又称银杏酸(ginkgolic acids)、4’-甲氧基吡哆醇(4’-O-methypyridoxine)等。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22T15:08:04.2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徐宙雄 [导读] 观察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湖南省岳阳市梅溪乡卫生院湖南岳阳 414001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叶制剂。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18%;观察组VTP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VTP情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关键词】银杏叶制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多元醇代谢旁路、高血糖及非酶糖化等因素是诱发该病症的主要原因[1-2]。此外,周围神经病变可遍布于患者机体的各项主要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案,本文选取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对照样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平均分成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临床治疗。观察组中,23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3.17±4.36)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5.01±0.39)年。对照组中2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3.43±4.07)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4.88±0.61)年。将上述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两组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甘舒霖(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进行治疗,同时,监测患者的血糖,监测时间分别为三餐前后2h(6次)、睡前与清晨(2次),共8次。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调整甘舒霖的使用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制剂(四川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10035)与250ml生理盐水的混合药剂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5天。 1.3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腱反射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为显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腱反射情况好转,为有效;患者的自觉症状与腱反射均无改善,为无效[3]。(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此外,对患者的周围神经进行检查时采用以色列定量感觉仪,检查的内容主要为VPT(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即R-VPT(右足大趾震动感觉阈值)与L-VPT(左足大趾震动感觉阈值)。 1.4统计处理方法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44例患者中,12例显效,20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44例患者中,28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18%,两组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1,P<0.05)。 2.2两组患者的VPT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PT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T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3.讨论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存在微循环障碍,我国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等[4]。因此,临床治疗时,患者在采用降血糖药物的同时应用具有活血化瘀效用的传统中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内微循环作用,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 银杏叶制剂是通过配制银杏叶提取物而成,其主要成分为银杏苦内酯和银杏黄酮苷[5]。其中,银杏苦内酯可作为体内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药剂,通过抑制血栓的形成而降低患者血脂以及胆固醇,从而进一步改善血液粘稠度,促进体内微循环作用。银杏黄酮苷不仅能扩张血管,也能修复、保护脆弱变形的血管,从根本上断绝了血管壁增生的现象发生。总而言之,银杏叶制剂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

201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6 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参考学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目前超早期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mogen activator, rt- PA) 静脉溶栓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已被我国和许多国家指南推荐,但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比例仍然很低。 近期研究显示,约20% 的患者于发病 3 小时之内到达急诊室,12.6% 的患者适合溶栓治疗,只有 2.4% 的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其中使用rt-PA 静脉溶栓治疗为 1.6% 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一个主要难点是,大多数患者没有及时送达医院或各种原因的院内延迟。 为使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溶栓治疗并从中受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进行相应的医疗救治体系改革,包括完善院外医疗急救转运网络,组建院内卒中快速抢救小组,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卒中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认证体系等措施,其核心就是要让公众都知道卒中是急症,卒中发生后应尽快送达有能力进行卒中溶栓治疗的医院,并获得规范性溶栓治疗。 为使溶栓这一有效疗法能更好、更广泛地在我国使用,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率,脑防委特组织全国脑血管病权威专家制定静脉溶栓指导规范如下,其中的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采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的标准。 溶栓相关公众教育 为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及时救治,首先应能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研究显示公众对脑卒中临床表现的相关知识仍然十分匮乏。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急性卒中登记(California Acute Stroke Pilot Registry, CASPR) 报告若所有患者能在发病后早期就诊, 则 3 h 内溶栓治疗的总体比例可由 4.3% 上升至28.6%, 因此开展更多的以教育卒中患者更早寻求治疗的宣传活动是必要的。 有效的社区教育工具包括印刷材料、视听节目、网络在线宣传、社区宣讲、板报以及电视广告。卒中教育不应仅针对潜在的患者,也应包括他们的亲属、公共服务部门比如警察以及医护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必要时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公众教育的关键是当可疑卒中发生时应立即拨打120 等急救电话。 推荐:应积极开展针对大众的科普宣传和对医生进行脑卒中规范化诊治的相关培训,加强全社会脑卒中应尽早救治的意识,减少脑卒中就医的时间延误,尽可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使用率。 院前处理

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银杏叶性甘,味苦、涩、平,归心、肺经,有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之功效。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主要含有黄酮苷和萜烯酯,黄酮苷主要是山奈酚及槲皮素的葡萄糖苷,萜烯酯主要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1],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即对GBE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GBE中的黄酮苷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血管流量,清除自由基等作用;银杏内酯则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能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动特性[2]。GBE 在抗脑缺血的作用中,能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和对抗酸中毒,拮抗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和自由基损伤,阻止缺血后炎症反应发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还能明显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从而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3]。 1.1 眩晕症戴春富等[4]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用甲磺酸倍他司汀为对照药,疗程12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2周末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眩晕症状总体评分经Wilcoxon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经1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间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为44.8%,对照组为1 2.9%。 1.2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D)是一种黑质致密层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所致的慢性进行性老年变性疾病,临床以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在对银杏叶的基础研究中发现,GBE除了具有扩血管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抗自由基作用、抗焦虑及镇静作用外,还有抗帕金森病的作用。刘学文等[5]将帕金森病患者68例分为GBE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 GBE20ml/d静滴,连续2周;2组均给予美多巴125~250mg,2~3次/d,每5~7d调整剂量。2周后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E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GBE 治疗帕金森病有良好疗效,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 脑梗死丁国祥等[6]将1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舒血宁20ml,脑蛋白注射液60mg,l次/d,静滴,连用14d;对照组单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14d 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疗效及血流变指标,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 2.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 老年痴呆症盛树力[7]使用GBE(120mg/d)和麦角生物碱类(5.9mg/d)及安慰剂对60例轻、中度老年性痴呆进行治疗,每组20例。结果显示GBE和麦角生物碱类都有一定疗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安慰剂组无变化。采用随机双盲方法观察GBE(80mg/d,共3个月)对另一组40例老年性痴呆的疗效,经SKT等量表评定发现,治疗组服药1个月后记忆力、注意力比空白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其他多项测验也有改善。 2 心血管系统疾病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苷通过抑制缩血管物质内皮素(ET) 发挥体内扩血管作用[8],银杏苦内酯则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从而缓解心绞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控制心律不齐和缩减梗死范围来提供对心肌的保护[9]。 武宇洲等[10]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GBE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各30例。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GBE能明显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P<0.01);而对照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研究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研究 更新时间:2005-7-20 银杏叶中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等,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效果。银杏叶黄酮多为黄酮糖苷。已从银杏叶中分离出二萜内酯有5种,即银杏内酯 A,B,C, J和M,倍半萜内酯1种,即白果内酯(gink- golide)。 国内已开发上市的含银杏叶提取物的品种有固体制剂和注射液,目前市场上作者未见有供注射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原料药,本试验针对其工艺进行了中式规模的研究,该工艺简便,适合于工业生产。 试药与仪器 银杳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山东郑城,经检定,本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银杏叶项下有关规定。槲皮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 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岛津LC-l0ATVP双泵,岛津SPD-10AVP 紫外-可见检测器。CLASS-VP色谱工作站。试剂:乙腈为色谱纯,乙醇为医用酒精,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ZFQ-971型旋转薄膜蒸发器。 方法与结果 1 工艺过程 1.1 粗品制备 已经粉碎至0.3~0.5cm碎块的银杏叶以70%乙醇60℃温浸提取,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3~1.09,50℃测),加 4倍叶重量的水,1~4℃冷藏放置8h,过滤。滤液上DM130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以3~4倍柱体积水、 3倍柱体积15%乙醇、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 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粗品。 1.2 精制过程

白果内酯——银杏叶制剂有效成分研究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812486378.html, 白果内酯——银杏叶制剂有效成分研究现状作者:邹凯华 来源:《上海医药》2008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8-0365- 白果内酯是从银杏叶中提取而得的萜类内酯的有效部位,是传统的银杏叶提取物的重要活性成分,对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较弱,但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1]。近年研究表明,白果内酯在促进神经生长,防止脑、脊髓神经脱髓鞘以及营养神经、保护神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WS-096(Z-016)-2004(Z)中,仅对银杏叶制剂中萜类内酯的总量有限制,而对白果内酯的含量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市场所售银杏叶制剂中白果内酯含量参差不齐。而国际上一般将银杏叶提取物产品的生产历程划分为4个时代[3],对第4代明确要求严格标示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的含量。 有关研究表明,影响内酯类成分的主要因素有产地、采叶时间、加工方式等[4]。因此,通过控制银杏叶产地、采摘时间及加工方式等可提高银杏叶制剂中白果内酯含量。本文就 白果内酯的作用机制、质量控制标准及含量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1 白果内酯神经保护机制 1.1 白果内酯保护线粒体功能 Janssens等[5]认为,白果内酯可抑制缺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中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oe,ATP)含量的降低,这一作用可能与细胞呼吸功能增强有关,体外试验发现,大鼠口服白果内酯增加了从肝分离出来的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g control ratio,RCR)。 由此可推断,由于局部缺血可发生氧化磷酸化(0XPH0S)的解偶联作用,白果内酯能抵抗缺氧 引起的ATP降低,只要存在氧气,就能保存线粒体,重新生成ATP。从采用白果内酯处理大鼠体内分离出来的线粒体,可以进一步观察到,这一类萜可保护线粒体免于安米妥引起的 (OXPHOS的)复合物I的抑制,以及抗霉素A或粘噻唑引起的复合物III的抑制。 1.2 白果内酯与细胞存活

缺血性脑卒中双抗治疗--指南汇总2018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吸收延迟3-6h,因此需快速达到抗板作用时可考虑嚼服。 综述: ●多项大型研究结果显示,双抗并不能使患者获益 ●FASTER:研究探讨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发病24小时内小卒中或TIA患者的疗效,结果显 示,相对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双抗,不能降低卒中复发和主要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MATCH: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与氯吡格雷单抗的疗效,结果显示,双抗无显著优势, 可使主要终点时间绝对值下降1%,而同时严重出血绝对风险增加1.3%。 ●SPS3:双抗不能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但严重出血风险较阿司匹林单抗组增加近2倍。 ●COMPRESS: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不能减少发病后30d内的卒中复发风险,反 而有增加出血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HANCE:评价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对高危轻型卒中和TIA患者的疗效。阳性结果 入选条件: 40岁及以上非心源性高危TIA或小卒中患者 发病24h内 方案: ①阿司匹林75mg/d×90d ②阿司匹林75mg/d×21d+氯吡格雷首剂300mg,随后75mg/d×90d 结果:双抗治疗组90d的卒中复发相对风险降低32%。两组患者的中重度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为什么成功了:关键在于筛选出了卒中复发风险高而出血风险低的患者。 《2014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具有高卒中复发风险(ABCD2≥4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根据24h时间定义)或轻型卒中

(NIHSS评分≤3分)急性期患者(起病24h内),应尽早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1d (氯吡格雷首日负荷量300mg),随后氯吡格雷单药治疗(75mg/d),总疗程为90d。此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Ⅰ,A)。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发病在24 h 内,具有脑卒中高发风险(ABCD2≥4)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NIHSS≤3),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1d(Ⅰ,A),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维持21d,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均可作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Ⅰ,A)。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对于未接受静脉榕栓治疗的轻型卒中患者(NIHSS 评分≤3 分),在发病24 h 内应尽早启动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维持21d,有益于降低发病90d 内的卒中复发风险,但应密切观察出血风险(Ⅰ,A)。 ●应用(未接受静脉溶栓者) ?发病24h内尽早双抗(无证据表明发病24h后双抗能获益) ?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继75mg/d(如果75mg/d起始,需5-7d才能逐渐达到稳态)?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首负,继100mg/d(解读意见) ?应用时间21d(考虑到多数卒中复发在发病后21d内,而长期双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随机化时间NIHSS≤3,随机化时间ABCD2≥4(无证据表明NIHSS>3和低危TIA双抗获益) ●单抗(不符合溶栓、拉栓且无禁忌症) ?发病后尽早阿司匹林150-300mg/d(Ⅰ,A),急性期过后改为预防剂量50-300mg/d(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聚集最佳剂量是75-150mg/d)。

银杏叶提取物相关资料

一、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 目前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在两种有效成分(黄酮和内酯)和一种毒性成分(银杏酸)上。中国药典对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如下:总黄酮含量≥24%,内酯含量≥6%,银杏酸含量<10ppm。这是提取物在每次临床试验中提取物显示实质功效的等级。 二、银杏叶提取物市场需求分析 2013年中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达到348.6吨,下图为2009-2014年中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统计。 国际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总销售额估计达20亿~25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出口银杏叶粗提取物金额在2000万美元左右。2012年,国内银杏叶提取物的市场表现出供应稳定的态势,辽宁产含量为100%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出口报价为46美元/公斤。 三、银杏在全国的分布量 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的60多个县市,另外台湾也有少量分布。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详见下表。 省份市(县) 江苏泰兴、邳州、吴县、泰县、泰州 山东郯城、海阳、文登 广西灵川、兴安、临贵、桂林 湖北随州、安陆、南潭、孝感、京山 河南新县、光山、信阳、峡县、嵩县 浙江长兴、诸暨、临安、富阳、安吉 贵州盘县、正安、务川、道真 安徽金寨、霍山、舒城、歙县、宁国、广德

湖南祁阳、宁远、道县、资兴、新化、洞口、桑植 四川安县、北川、彭州、都江堰 广东南雄 福建浦城、崇安、龙溪、建阳、上杭 江西婺源、德兴、上饶、分宜 河北遵化、易县 辽宁丹东 我国五大银杏基地: 1、邳州是全国五大银杏基地最大种植基地。现有银杏树成片园21万亩,银杏果年产量900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银杏士青叶产量1.2万吨,约占全国部产量的60%。银杏酮生产能力250吨,占全国总量的80%。 2、“天下银杏第一乡”的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 3、宋店银杏基地为全国五大银杏基地之一。曾被林业部、国家科委誉以“银杏第一园”,“优质高产银杏示范基地”、等各种称号。 4、泰兴,古银杏、银杏定植数、银杏产量、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享有华夏“银杏第一市”美誉。目前泰兴银杏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5、中国银杏之乡:广东韶关南雄市。 四、银杏叶提取物的功效 1、促进循环 银杏叶提取物能同时促进大脑和身体肢体的循环。除了抑制血小板粘着外,银杏提取物调节血管张力和弹力,可令血管循环更加有效率。 2、抗氧化 银杏叶提取物可能在大脑、眼球视网膜和心血管系统中可发挥抗氧化特性。其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止因年龄导致的大脑功能衰落。 3、抗衰老 银杏叶提取物提升大脑血流量并对神经系统有极好的滋补作用。银杏对许多衰老的可能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焦虑和忧郁、记忆损伤、难以集中注意力、机敏度下降、智力下降、眩晕、头痛耳鸣、视网膜黄斑部退化(成人失明的最普遍原因)、内耳骚动(其会导致部分失聪)、末端循环不良、阴茎血流不良导致的阳痿。 4、抵抗痴呆、阿兹海默症和记忆力提升 银杏在提升记忆力和感知功能方面较安慰剂明显更加有效。银杏在欧洲被广泛用于治疗痴呆。银杏被认为可有助于防止或治疗这些脑部紊乱的原因是其可增加脑部血流量及其抗氧化功能。 5、调解经前不快 银杏明显地减轻月经前不快症状的主要征候,特别是乳房疼痛和情绪不稳。 6、改善性功能 尽管目前没有关于此功能的双盲试验根据,但病例报告和开放研究提出银杏能使因扑洛扎克类药物及其它抗抑郁药物而来的性功能不良好转。 7、眼部问题

银杏叶制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摘要:随着国内外医学研究者对银杏叶制剂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银杏叶制剂中的有效成分黄铜及银杏内脂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栓形成、缓解脑缺血脑缺氧脑水肿、改善人的记忆力、影响神经介质等作用。本文就银杏叶制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继而得出银杏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国内医学界研究人员对银杏叶制剂在临床运用上做出更大的研究。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银杏叶制剂;治疗 据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改善微循环、抗自由基活性、增加血流想、降低血液粘度等多种作用。从银杏叶中提取的药用有效成份主要为黄铜及银杏内脂等。国外临床上大量使用银杏叶制剂改善脑循环及周围血管循环障碍,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性脑循环不良症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国内用银杏叶黄酮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症,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银杏叶制剂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进行阐述。 1 银杏叶的中医作用 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等功效。《中药志》记载它能“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银杏叶制剂一般副作用轻,偶尔头昏、头痛、乏力、口干、舌燥、胸闷、胃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腹泻等,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有记载,银杏叶能够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防止动脉硬化。能够增加血管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能够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化,降低血液粘稠度,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有一定的疗效。银杏叶还能治疗糖尿病,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除此之外还有通便、排毒、减少雀斑、美丽养颜的功效,且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 药理作用 2.1 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有学者将银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抗肾上腺素所指的兔耳血管收缩,将提取物注入离体的兔耳血管中,兔耳立即出现血管扩张,并持续30min以上,血流显著增加。银杏叶注射液还可以使猫和狗的脑血流量增加,降低脑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量。 2.2 降血脂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产生拮抗作用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有研究者给小白鼠腹腔内注射银杏叶乙醇提取物总黄酮,40d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且人工合成的各种降血脂药物均会产生肝肿大等不良反应,天然黄酮类物质降血脂无以上副作用。因此银杏叶的黄酮提取物降血脂具有较好的临床用用价值。 2.3 改善记忆功能银杏叶提取物中能治疗老年性脑功能障碍,改善病人的记忆功能。有研究发现用银杏叶提取物对小白鼠做实验,发现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记忆受损小鼠的停留潜伏期,促进正常小鼠记忆能力的提高。因此银杏叶提取物的抗缺氧作用还可能语气增加脑血管流量和改善缺氧时的脑能量代谢有关。 2.4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促进人体早衰的原因之一,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银杏叶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使类脂过氧化受抑。因此临床上可将其应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各种疾病,如外周血管功能不全、衰老、行为失常等。 3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3.1 单独用药疗效何群等[1]将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中的有效率为92.00%;另外有学者将93例脑梗死分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结果发现,对照组显效17例子,好转14例子,无效11例,综合有效率为6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魏广兴[2]将73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即分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完整word版本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 版本word完整2014(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近年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病死率约为3.3%~5.2%,3个月时病死率9%~9.6%,死亡/残疾率为34.5%~37.1%,1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残疾[2-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6%早期诊断、.率334%~44.早期

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制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推广,2007年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年2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上述工作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2010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收集到很好的改进建议。因此在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脑血管病学组对2010版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撰写人员通过全面查询、分析和评价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修订原则与方法. 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世界卒中组织指南制定方法,结合国情、可操作性、前两版指南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更新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要点: ①突然短暂可逆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 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1~2h左右,症状和体征应该在24h以内完全消失。 ③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④常有反复发作史,临床症状刻板地出现。 ⑤发作间隙期无神经系统体征。 ⑥起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症。 ⑦无颅内压增高。 2.脑血栓形成 (1)诊断要点: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建议 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②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③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展,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④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⑥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⑦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MRI或CT检查。 (2)诊断标准:采用1982年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的标准 ①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24小时 A.意识障碍。 B.视力、视野障碍。 C.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 D.偏侧感觉障碍。 E.言语障碍。 F.吞咽困难。 G.运动失调。 ②脑脊液无色、透明。 ③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的阳性改变:

A.CT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 B.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 C.脑扫描提示脑梗死而除外脑肿瘤。 判断标准:1.确定诊断完全具备第①~③项(倘已行第②项检查时); 2.高度可能具备第①、②项及第③项之C。 3.脑栓塞诊断要点: ①多为急骤发病,数秒钟或数分钟症状达高峰。 ②多数无前驱症状。 ③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意识障碍。 ④有颈内动脉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⑤头颅CT 可见低密度梗死灶。 ⑥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若有红细胞可考虑出血性梗死。 ⑦栓子来源可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也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皮肤、粘膜等栓塞症状。 4.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银杏叶提取物可行性分析报告

银杏叶提取物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1 银杏叶研究概况 1.1功效成分简述 1.2 银杏叶主要成分研究情况 1.1.1 黄酮类化合物 1.1.2 银杏萜内酯 1.1.3 聚异戊烯醇 1.1.4 有机酸类 1.1.5 酚酸、烷基酚及烷基酚酸类 2 银杏产品开发情况 2.1国内情况 2.2.1 药品 2.2.2 保健品 2.2.3 化妆品 2.2 国外情况 3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1 银杏叶研究概况 1.1功效成分简述 银杏树是目前发现的当今世界上最奇特、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植物,特别是银杏叶具有五大成分五大功效,银杏叶将是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中药材,能够治疗世界上很多的疑难杂症: (1)黄酮苷类:对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显著的疗效,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该类疾病最显著的药物。 (2)银杏内酯A、B、C、M类: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是银杏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效药物。 (3)白果内酯类:白果内酯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为神经精神病药物,对因年老的呆傻症有奇异的疗效,它能抗神经末梢的衰老,被誉为真正抗衰老化学物质。 (4)银杏酚酸类:可促进胃液和胆汗的分泌;具有抗细菌和消炎的作用;制成无残留农药;含有抗真菌物质,能够真正刺激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 (5)聚异戊烯醇类: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肝脏机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对各种肝病、糖尿病具有最显著的疗效,是治疗这类疾病最具有开发前景的药物。 1.2 银杏叶主要成分研究情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药理实验和临床验证,发现银杏叶的多方面生物活性与其所含特定化学成分有关。德国Willamar Schwabe首次注册了银杏叶的一种简单提取物,并于1972年申请了专利(W Schwabe DE 176708和DE 2117429),定名为EGb761,将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银杏内酯类化合物(ginkgolides)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银杏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增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的作用。将银杏制剂列为治疗药物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均只将其用为保健食品或非处方用药。美国开发出的银杏保健食品已经获得FDA的批准,使人们对银杏叶的保健药用价值更加重视,对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最近不断从银杏叶中发现一些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及食用价值 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质量标准,药效学的研究成果、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作一综述,以进一步了解银杏的综合价值。 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白果、公孙树、鸭掌树,系最古老的中生代孑遗稀有植物之一,仅存一科一属一种,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银杏为我国特产,主产于河南、湖北等地。银杏的种子、根、叶均可药用。《本草纲目》记载:银杏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有益肺气、定痰喘、止带浊、缩小便、通经、杀虫等功效。20世纪60年代,德国对银杏叶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循环系统、改善脑功能有良好的作用,从此开始了银杏叶药理及应用的现代研究。1990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举行的两次大脑老化新趋势和治疗脑缺血的学术会议上,法国和德国科学家介绍了银杏叶提取物有延缓细胞老化、抗衰老、防治中老年脑功能不足的保健功效。目前,世界各地相继开展了药理、保健、临床、食品等理论及技术研究,我国已有大量的银杏叶提取物、药品、食品出口和上市,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药品。1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质量标准及测定方法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苷类和萜类物质。黄酮苷占24%,以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为主;萜类占6%,以银杏内酯、白果内酯为主;微量元素有Fe、Cu、Mn、Zn及常量元素Ca、Mg等

目前,国际上对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要求是:黄酮苷>24%,银杏内酯>6%,银杏叶酸<5mg/kg[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D规定的HPLC法测定银杏叶提 取物中的总黄酮。2银杏叶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2.1改善心脑血循环药理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有通过降低血液黏性改善微循环系统的功能[2]。银杏酮可抑制血管紧张素酶(ACE)[3]。ACE的作用是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而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外周小动脉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ACE被抑制后,不但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和醛固酮及儿茶酚胺的分泌,且延缓了舒缓激肽的降解灭活,从而扩张脑血管、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银杏酮用于豚鼠离体心脏灌流,可引起冠状血管扩张,注射于豚鼠后肢动脉,可扩张后肢血管。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小鼠的长期记忆功能,并对大鼠的帕金森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4]。目前,临床应用银杏叶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症,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2抗病毒 银杏叶甲醇提取物十七碳烯水杨酸、氯仿提取物白果黄素有抑制EB病毒活性、TPA致癌启动因子的作用,且活性很强[其效果超过了维生素A酸。2.3抗菌消炎银杏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6]。银杏叶中双黄酮物质参与了炎症反应,从中分离出的几种抗炎成分,其效果为: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银杏双黄酮(ginkgentin)>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2.4解

缺血性脑卒中双抗治疗--指南汇总2018-(34755)

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吸收延迟3-6h ,因此需快速达到抗板作用时可考虑嚼服。 综述: 多项大型研究结果显示,双抗并不能使患者获益 FASTER:研究探讨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发病24 小时内小卒中或TIA 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相对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双抗,不能降低卒中复发和主要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MATCH :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与氯吡格雷单抗的疗效,结果显示,双抗无显著优势,可使主要终点时间绝对值下降1% ,而同时严重出血绝对风险增加 1.3% 。 SPS3:双抗不能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但严重出血风险较阿司匹林单抗组增加近 2 倍。 COMPRESS :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不能减少发病后30d 内的卒中复发风险,反而有增加出血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HANCE :评价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对高危轻型卒中和TIA 患者的疗效。阳性结果 入选条件: 40 岁及以上非心源性高危TIA 或小卒中患者 发病 24h 内 方案: ①阿司匹林75mg/d ×90d ②阿司匹林75mg/d ×21d+ 氯吡格雷首剂 300mg ,随后 75mg/d ×90d 结果:双抗治疗组90d 的卒中复发相对风险降低32% 。两组患者的中重度出血和颅内出血 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为什么成功了:关键在于筛选出了卒中复发风险高而出血风险低的患者。 《 2014 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具有高卒中复发风险( ABCD2 ≥4 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 (根据 24h 时间定义)或轻型卒中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及其研究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银杏是最古老的中生代植物,我国自古以来就将其用作中药,银杏叶提取物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本文对银杏叶提取物防治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肝脏、肿瘤等疾病研究资料进行了分类概述。从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进行综述,为银杏叶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 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白果、公孙树、鸭脚子、鸭掌树,为落叶高大乔木,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第四纪大陆冰川之后成为中国的特有树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原产于中国,于1710年左右引入欧洲,素有“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之称[1]。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很复杂,迄今已发现170多种化合物,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extract,GBE)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萜类内酯[2-3],这使得银杏叶兼具有黄酮类与萜类内酯的药理作用,所以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极为广泛,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除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外,还具有抗脑缺血、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肿瘤及增强神经系统活性等作用,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功能减退、老年性痴呆、记忆减退、衰老等与心脑血管循环有关的疾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中医中,银杏叶常用于治疗记忆丢失,胃部疼痛,痢疾,高血压、精神紧张和呼吸道问题如哮喘,支气管炎和循环不良及其引起的焦虑[4]。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被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应用GBE 治疗于动物及人体的研究中,均显示出较好的心功能改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有保护心脏,扩张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缺血和感染性休克等均有显著的疗效[5]。 1.1对心脏保护作用熊年,韦晟等[6]实验发现,在缺血再灌注前连续给药银杏内酯B(GB)能缩小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这一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和抗凋亡信号通路综合作用实现的。宋贵栎等[7]的研究表明GBE可显著抑制血浆及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持机体总SODCuZnSOD的水平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组织中的t-P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